大模板梁板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60104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7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模板梁板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大模板梁板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大模板梁板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大模板梁板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大模板梁板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大模板梁板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大模板梁板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大模板梁板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大模板梁板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大模板梁板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大模板梁板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大模板梁板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大模板梁板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大模板梁板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大模板梁板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大模板梁板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大模板梁板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大模板梁板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大模板梁板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大模板梁板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模板梁板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

《大模板梁板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模板梁板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模板梁板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

5、《民用建筑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

6、《建筑施工手册》

7、总公司《质量手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

二、工程概况

1、设计概况

本工程为XXXXXXX项目,位于济南市XXXXXXXX域该楼地上29层,地下2层,建筑物高99.85m2,长46.40m,宽27.70m,总建筑面积为33765.26m2。

2、高大模板支设部位

本工程1#楼与2#楼之间连接体一层底板标高14.600m,板厚120mm,最大梁截面为500×

700mm;

模板支架自车库起搭,车库顶标高-1.800m。

三、方案选择

本工程考虑到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要求,故在选择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1、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要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

2、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3、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

4、结构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升降搭拆方便,便于检查验收。

5、模板及模板支架的搭设,还必须符合JCJ59-99检查标准要求,要符合省文明标化工地的有关标准。

6、综合以上要求,拟采用以下施工方案(后附计算书):

(1)、板底采用15mm后胶合板,次龙骨采用50×

80木方,间距200mm,主龙骨采用48×

3.5双钢管,立杆的纵距1000mm,立杆的横距1000mm,立杆的步距1200mm。

(2)、梁底模采用15厚胶合板,采用4根50×

80木方,间距200mm,小横杆采用48×

3.5钢管,纵向主龙骨采用48×

3.5钢管;

梁底增加2道承重立杆,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l=1000m,立杆的步距h=1200m,梁两侧立杆间距1.00m。

梁底承重杆均匀布置

(3)、满堂模板支架立柱,在外侧周圈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

中间在纵横向每隔10m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的剪刀撑,其宽度宜为6m,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

剪刀撑杆件的底端与地面顶紧。

在纵横向相邻的两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之间增加之字斜撑,在有水平剪刀撑的部位,应在每个剪刀撑中间处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撑。

四、模板安装

1、梁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模板安装顺序:

搭设架体和调平梁底模板的超平杆→按标高铺梁底模板→拉线找直固定→绑扎梁钢筋→安装垫块→梁侧模板→调整模板。

2、梁模板施工时注意以下几点:

(1)模板支撑钢管必须垫木质垫板,厚50mm;

(2)钢管排架搭设横平竖直,纵横连通,上下层支顶位置一致,连接件需连接牢固,水平拉撑连通;

(3)根据梁跨度,决定顶板模板起拱大小:

按照1.5‰标准起拱;

3、剪刀撑布置要求

  模板支架立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立杆必须设置纵、横扫地杆。

 

(2)高支模立杆步距为1.2m,并应设置纵横水平拉杆。

 (3)立杆接长必须按有关规定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4)支架立杆应竖直设置,2m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为15mm。

五、模板拆除

1、模板拆除根据现场同条件的试块指导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的百分率后,由技术人员发放拆模通知书后,方可拆模。

2、模板及其支架在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如下要求。

在拆除侧模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1.2MPa(依据拆模试块强度而定),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

混凝土的底模,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下表规定后方可拆除。

3、拆除模板的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支的模板后拆,后支的先拆。

六、混凝土浇筑方案

(一)作业准备

1.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木方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保护层垫块是否垫好,钢筋的保护层垫块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浇筑前浇水使模板湿润。

3.施工缝的松散砼及砼软弱层已剔掉清净,露出石子,并浇水湿润、无明水。

(二)砼浇筑与振捣的一般要求

1.采用泵送砼,砼自输送泵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

2.使用插入式振动泵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一般为300~400mm。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10cm,以使两层砼结合牢固。

振捣时,振捣棒不得触及钢筋和模板。

3.浇筑砼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砼初凝前,将次层砼浇筑完毕。

一般超过2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4.浇筑砼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各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捣的砼初凝前修正完好。

(三)梁砼浇筑

1、梁浇筑混凝土与板混凝土同时浇筑,一次浇筑成型。

2、用“赶浆法”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再下料,梁底及梁帮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

3、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浇筑此处混凝土时宜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

(四)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内浇水养护,浇水次数应能保持砼有足够的湿润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天。

五、安全、环保文明施工措施

(1)拆模时操作人员必须挂好、系好安全带。

(2)支模前必须搭好相关脚手架(见本工程脚手架方案及相关方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等)。

(3)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动。

浇筑混凝土时必须由模板支设班组设专人看模,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恢复。

经常检查支设模板吊钩、斜支撑及平台连接处螺栓是否松动,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

(4)木工机械必须严格使用倒顺开关和专用开关箱,一次线不得超过3m,外壳接保护零线,且绝缘良好。

电锯和电刨必须接用漏电保护器,锯片不得有裂纹(使用前检查,使用中随时检查);

且电锯必须具备皮带防护罩、锯片防护罩、分料器和护手装置。

使用木工多用机械时严禁电锯和电刨同时使用;

使用木工机械严禁戴手套;

长度小于50cm或厚度大于锯片半径的木料严禁使用电锯;

两人操作时相互配合,不得硬拉硬拽;

机械停用时断电加锁。

(5)用塔吊吊运模板时,必须由起重工指挥,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模板安装就位前需有缆绳牵拉,防止模板旋转不善撞伤人;

垂直吊运必须采取两个以上的吊点,且必须使用卡环吊运。

不允许一次吊运二块模板

(6)环保与文明施工

夜间22:

00~6:

00之间现场停止模板加工和其他模板作业。

现场模板加工垃圾及时清理,并存放进指定垃圾站。

做到工完场清。

整个模板堆放场地与施工现场要达到整齐有序、干净无污染、低噪声、低扬尘、低能耗的整体效果。

七、模板施工应急救援预案

(一)、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一旦发生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后,项目部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并电话通知公司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同时迅速呼叫医务人员前来现场进行抢救。

2.迅速排除致命和致伤因素:

如搬开压在身上的重物;

清除伤病员口鼻内的泥砂、呕吐物、血块或其他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3.检查伤员的生命体征:

检查伤病员呼吸、心跳、脉搏情况。

如有呼吸心跳停止,应就地立刻进行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

4.止血:

有创伤出血者,应迅速包扎止血,材料就地取材,可用加压包扎、上止血带或指压止血等。

同时尽快送往医院。

5.观察受伤人员摔伤及骨折部位,看其是否昏迷;

注意摔伤及骨折部位的保护,避免不正确的抬运,使骨折错位而造成二次伤害。

6.车辆一到立即就近送往医院。

7.由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责任分析并形成调查报告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8.总结经验教训,教育职工。

(二)、触电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如果发生触电事故时首先断开电源。

项目部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并电话通知公司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同时迅速呼叫医务人员前来现场进行抢救。

2.如果电源开关在较远处,则可用绝缘材料(如木条等)把触电者与电源分离。

3.高压线路触电:

马上通知供电部门停电,如一时无法通知供电部门停电则可抛掷导电体(如裸导线),让线路短路跳闸,再把触电者拖离电源。

4.触电者脱离电源后马上进行抢救,同时通知110送往最近的医院。

5.由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责任分析并形成调查报告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6.总结经验教训,教育职工。

(三)、机械伤害应急救援预案

1.一旦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项目部应立即切断电源并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并电话通知公司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同时迅速呼叫医务人员前来现场进行抢救。

2.对伤员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止血:

3.车辆一到立即就近送往医院。

4.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责任分析并形成调查报告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5.总结经验教训,教育职工。

(四)、模板、脚手架坍塌

1.一旦发生模板、脚手架坍塌事故,现场抢救组应首先进行疏散,清点人员,确定有无人员失踪、受伤。

了解事发前该区域施工人员情况,作业人数,如有施工人员失踪或被压埋,立即组织有效的挖掘、移除工作。

挖掘、移除应采用人工挖掘、移除,禁止采用机械挖掘、移除,防止及机械对被埋人员造成伤害。

人工挖掘、移除尽量避免使用尖锐性工具。

抢救挖掘、移除人员应分班组,合理按照工作面安排人力,及时换班,保障抢救挖掘、移除人员体力,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将被压埋人员抢救出来。

2.如有人员失踪、受伤,安全保卫组应立即报警。

并做好救助车辆引导。

3.在专业医疗人员到达前由现场伤员抢救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简单救助。

(1)争分夺秒抢救被压埋者,使头部先露出,保证呼吸畅通。

(2)出来之后,呼吸停止者立即做人工呼吸,然后进行正规心肺复苏。

(3)伤口止血且使用止血带。

(4)切忌对压伤进行热敷或按摩。

(五)、消防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减小火灾的影响,有效抢救受伤人员,特制订如下应急预案:

1.发生火灾后,应大声喊:

“起火了!

起火了!

”,并拨打110报警;

2.现场抢救组立即展开扑救防止火在蔓延,并立即通知公司消防组;

3.消防组接到报警后立即到现场组织扑救;

4.报警时一定要讲清发生火灾的部署、着火的材料、大概面积并留下报警人的电话;

5.拨打110报警后,报警人到场外马路上等候消防车的到来并做好向导工作;

6.接到报警后,消防组立即通知医务室人员到达现场组织抢救;

7.安全保卫组组织人员按照疏散图指示及时疏散留在现场的工作人员;

8.安全保卫组安排人员管理现场,预防趁乱偷盗行为的发生;

9.现场抢救组随时与现场伤员营救组保持联系,如需送往医院治疗立即通知现场伤员营救组;

10.发生火灾后立即切断电源,以防止扑救过程中造成触电;

11.在火灾现场如有易爆物质,首先转移该物质以防止爆炸的发生;

12.如电器起火应首先切断电源再组织扑救;

13.如精密仪器起火应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扑救;

14.如油类、液体胶类发生火灾应使用泡沫或干粉灭火器,严禁使用水进行扑救;

15.在扑救燃烧产生有毒物质的火灾时,扑救人员应该佩戴防毒面具后方可进行扑救;

16.在扑救火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救人第一的原则,严禁因拯救物资而置生命于不顾;

17.对伤者实施急救措施后,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18.消防组值班人员坚守岗位,认真负责、做好下情上达工作,对事件发展情况,所采取的措施,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做好记录,直至事件完全解决;

19.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评价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事故调查组将事件发生、处理的全过程和预防的方案及时向公司汇报。

20.灭火材料准备:

二氧化碳泡沫

灭火器/台

干粉灭火器/台

消防水带/条

项目部

10

(六)、项目部安全急救援预案

为了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出现安全事故时,能够做到及时,有效的针对事故发生而采取的措施,使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降低到最低限度,项目部特别成立安全事故紧急救援小组,并且经常演练,达到在安全事故发生能够迅速、及时的处理妥当。

一、安全事故紧急救援小组名单:

组长:

薛子浩

副组长:

乔建军

组员:

上官士浩尹相刚冷丙涛各班组组长

各成员职责:

1、组长:

发生安全事故后,负责总体调度指挥,总体策划,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及各救护单位第一时间取得联系。

2、副组长:

负责现场指挥实施救护工作,安排人员疏散、管理,保持稳定现场,冷静沉着处理。

3、各组员:

负责实施救护工作,保证事故发生后,能使救护工作做到最佳,确保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在发生安全事故时,紧急动员小组组员和各班班组进行迅速、针对性的处理,保护好现场。

紧急救援电话:

火警:

119急救:

120报警:

110

楼板模板扣件钢管支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计算参数: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16.28m,

立杆的纵距b=1.00m,立杆的横距l=1.00m,立杆的步距h=1.20m。

面板厚度15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

木方50×

80mm,间距200mm,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梁顶托采用双钢管48×

3.5mm。

模板自重0.3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10kN/m3,施工活荷载3.00kN/m2。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图1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2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按照规范4.3.1条规定确定荷载组合分项系数如下: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2×

(25.10×

0.12+0.30)+1.40×

1.00=5.374kN/m2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35×

24.00×

0.12+0.7×

1.40×

1.00=4.868kN/m2

由于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最大,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40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

48×

3.5。

一、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静荷载标准值q1=0.9×

(25.100×

0.120×

1.000+0.300×

1.000)=2.981kN/m

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活荷载标准值q2=0.9×

(2.000+1.000)×

1.000=2.700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100.00×

1.50×

1.50/6=37.50cm3;

I=100.00×

1.50/12=28.13cm4;

(1)抗弯强度计算

f=M/W<

[f]

其中f——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

M=0.100ql2

其中q——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M=0.100×

(1.20×

2.981+1.40×

2.700)×

0.200×

0.200=0.029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f=0.029×

1000×

1000/37500=0.785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f<

[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可以不计算]

T=3Q/2bh<

[T]

其中最大剪力Q=0.600×

2.981+1.4×

0.200=0.883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

883.0/(2×

1000.000×

15.000)=0.088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40N/mm2

抗剪强度验算T<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v=0.677ql4/100EI<

[v]=l/250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0.677×

2.981×

2004/(100×

6000×

281250)=0.019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00.0/250,满足要求!

(4)2.5kN集中荷载作用下抗弯强度计算

经过计算得到面板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为M=0.2Pl+0.08ql2

面板的计算宽度为1000.000mm

集中荷载P=2.5kN

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静荷载标准值q=0.9×

面板的计算跨度l=200.000mm

经计算得到M=0.200×

0.9×

2.5×

0.200+0.080×

1.20×

0.200=0.137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f=0.137×

1000/37500=3.665N/mm2

二、模板支撑木方的计算

木方按照均布荷载计算。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1=25.100×

0.200=0.602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12=0.300×

0.200=0.060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q2=(1.000+2.000)×

0.200=0.600kN/m

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静荷载q1=0.9×

0.602+1.20×

0.060)=0.715kN/m

考虑0.9的结构重要系数,活荷载q2=0.9×

0.600=0.756kN/m

计算单元内的木方集中力为(0.756+0.715)×

1.000=1.471kN

2.木方的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q=1.471/1.000=1.471kN/m

最大弯矩M=0.1ql2=0.1×

1.47×

1.00×

1.00=0.147kN.m

最大剪力Q=0.6×

1.000×

1.471=0.883kN

最大支座力N=1.1×

1.471=1.619kN

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W=5.00×

8.00×

8.00/6=53.33cm3;

I=5.00×

8.00/12=213.33cm4;

(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f=0.147×

106/53333.3=2.76N/mm2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木方抗剪计算[可以不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

883/(2×

50×

80)=0.331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30N/mm2

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木方挠度计算

均布荷载通过上面变形受力图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跨度得到0.596kN/m

最大变形v=0.677×

0.596×

1000.04/(100×

9000.00×

2133333.5)=0.210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0/250,满足要求!

经过计算得到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为M=0.2Pl+0.08ql2

考虑荷载重要性系数0.9,集中荷载P=0.9×

2.5kN

1.000+0.080×

0.715×

1.000=0.687kN.m

抗弯计算强度f=0.687×

106/53333.3=12.89N/mm2

三、托梁的计算

托梁按照集中与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取木方的支座力P=1.619kN

均布荷载取托梁的自重q=0.092kN/m。

托梁计算简图

托梁弯矩图(kN.m)

托梁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托梁变形计算受力图

托梁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0.834kN.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F=9.019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V=0.467mm

顶托梁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W=10.16cm3;

截面惯性矩I=24.38cm4;

(1)顶托梁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f=0.834×

106/1.05/10160.0=78.18N/mm2

顶托梁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2)顶托梁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v=0.467mm

顶托梁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0/400,满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R≤Rc

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上部荷载没有通过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无需计算。

五、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立杆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的自重(kN):

NG1=0.149×

16.280=2.424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