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09年高考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60217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71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09年高考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新课标09年高考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新课标09年高考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新课标09年高考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新课标09年高考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新课标09年高考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新课标09年高考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新课标09年高考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新课标09年高考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新课标09年高考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新课标09年高考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新课标09年高考生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新课标09年高考生物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新课标09年高考生物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新课标09年高考生物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新课标09年高考生物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新课标09年高考生物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新课标09年高考生物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新课标09年高考生物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新课标09年高考生物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09年高考生物试题.docx

《新课标09年高考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09年高考生物试题.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课标09年高考生物试题.docx

新课标09年高考生物试题

第二章遗传的物质基础与基因工程

第一部分五年高考题荟萃

2009年高考题

一、选择题

1.(09广东卷,9)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

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答案C

解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用到同位素示踪技术,两实验都没有突变和重组。

2.(09江苏卷,5)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答案B

解析A豌豆的遗传物质只有DNA;B中酵母菌的遗传物质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细胞质中也有C中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不含S元素;D中HIV的遗传物质是RNA,水解后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

3.(09江苏卷,13)科学家从烟草花叶病毒(TMV)中分离出a、b两个不同品系,它们感染植物产生的病斑形态不同。

下列4组实验(见下表)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实验

实验结果

编号

实验过程

病斑

类型

病斑中分离出

的病毒类型

a型TMV斗感染植物

a型

a型

b型TMV呻感染植物

b型

b型

组合病毒(a型TMV的蛋白质+b型TMV的RNA)

感染植物

b型

a型

组合病毒(b型TMV的蛋白质+a型TMV的RNA)

感染植物

a型

a型

A.实验①B.实验②C.实验③D.实验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病毒遗传物质的特点。

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因此在③中,组合病毒的遗传物质是b型的,因此病斑类型是b型,病斑中分离出的病毒类型也应是b型的。

4.(09广东卷,24)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

B.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以氢键连接

C.碱基与磷基相连接

D.磷酸与脱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链的基本骨架

答案AD

解析DNA双链上相对应的碱基以氢键连接,单链上相邻碱基之间通过脱氧核糖和磷酸二酯键联系起来,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DNA链的基本骨架。

碱基排列在内侧,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

5.(09江苏卷,12)下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DNA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

B.图中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

C.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

D.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提高了复制速率

答案A

解析本题通过信息考查DNA的复制相关知识。

从图中只能看出有一个复制起点,所以A不对。

图中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参与。

这种半保留复制的模式不仅保持前后代的稳定性,每次复制都可产生两个DNA分子,提高了效率。

6.(09广东卷,22)大多数老年人头发变白的直接原因是头发基部细胞内()

A.物质转运加速B.新陈代谢变缓

C.呼吸速率加快D.与黑色素合成相关的酶活性降低

答案BD

解析生物的基因控制性状,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性状,头发变白是因为黑色素无法形成,与黑色素合成相关的酶活性降低,酶活性降低导致新陈代谢变缓,致使老年人头发变白。

7.(09广东卷,25)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B.每种tRNA只运转一种氨基酸

C.tRNA的反密码子携带了氨基酸序列的遗传信息

D.核糖体可在mRNA上移动

答案ABD

解析携带遗传信息的,是DNA。

8.(09海南卷,10)酶A、B、C是大肠肝菌的三种酶,每种酶只能催化下列反应链中的一个步骤,其中任意一种酶的缺失均能导致该酶因缺少化合物丁而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化合物甲

化合物乙

化合物丙

化合物丁

现有三种营养缺陷型突变体,在添加不同化合物的基本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下表:

添加物突变体

突变体a(酶A缺陷)

突变体b(酶B缺陷)

突变体c(酶C缺陷)

化合物甲

不生长

不生长

生长

化合物乙

不生长

生长

生长

由上可知:

酶A、B、C在该反应链中的作用顺序依次是()

A.酶A、酶B、酶CB.酶A、酶C、酶B

C.酶B、酶C、酶AD.酶C、酶B、酶A

答案D

9.(09海南卷,11)已知a、b、c、d是某细菌DNA片段上的4个基因,右图中W表示野生型,①、②、③分别表示三种缺失不同基因

的突变体,虚线表示所缺失的基因。

若分别捡测野生型和各种突变体中某种酶的活性,发现仅在野生型和突变体①中该酶有活性,则编码该酶的基因是()

A.基因aB.基因b

C.基因cD.基因d

答案B

10.(09海南卷,12)有关真核细胞DNA复制和转录这两种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种过程都可在细胞核中发生B.两种过程都有酶参与反应

C.两种过程都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C.两种过程都以DNA为模板

答案C

11.(09上海卷,17)某条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78,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0,如考虑终止密码子,则编码该多肽的基因长度至少是()

A.75对碱基B.78对碱基

C.90对碱基D.93对碱基

答案D

解析根据题中条件可知该多肽由30个氨基酸组成,则应为30个密码子再加上终止密码子应为31,编码多肽的基因碱基为31×6=186,93对碱基。

二、非选择题

12.(09辽宁、宁夏卷,31)

多数真核生物基因中编码蛋白质的序列被一些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隔开,每一个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称为一个内含子。

这类基因经转录、加工形成的mRNA中只含有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某同学为检测某基因中是否存在内含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步骤①:

获取该基因的双链DNA片段及其mRNA;

步骤②:

加热DNA双链使之成为单链,并与步骤①所获得的mRNA按照碱

基配对原则形成双链分子;

步骤③:

制片、染色、电镜观察,可观察到图中结果。

请回答:

(1)图中凸环形成的原因是,说明该基因有个内含子。

(2)如果现将步骤①所获得的mRNA逆转录得到DNA单链,然后该DNA单链与步骤②中的单链DNA之一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形成双链分子,理论上也能观察到凸环,其原因是逆转录得到的DNA单链中不含有序列。

(3)DNA与mRNA形成的双链分子中碱基配对类型有种,分别是。

答案

(1)DNA中有内含子序列,mRNA中没有其对应序列,变性后形成的DNA单链之一与mRNA形成双链分子时,该单链DNA中无法与mRNA配对的序列能形成凸环7

(2)内含子

(3)3A—UT—AC—G

解析

(1)由题意知,基因中编码蛋白质的序列被一些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隔开,每一个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称为一个内含子。

而mRNA中只含有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因此,变性后形成的DNA单链之一与mRNA形成双链分子时,该单链DNA中无法与mRNA配对的序列能形成凸环。

(2)mRNA逆转录得到DNA单链,该DNA单链也不含有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因此,逆转录得到的DNA单链中不含有内含子序列。

(3)DNA中有四种碱基AGCT,mRNA有四种AGCU,DNA中的A与mRNA中的U,DNA中T与mRNA中A,DNA中C与mRNA中G,DNA中G与mRNA中C,所以配对类型有三种。

13.(09安徽卷,31)某种野生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已知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是:

A和a、B和b是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对a、B对b为显性。

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1紫花∶白花=1∶1。

若将F1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植株中紫花:

白花=9∶7

请回答:

(1)从紫花形成的途径可知,紫花性状是由对基因控制。

(2)根据F1紫花植株自交的结果,可以推测F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其自交所得F2中,白花植株纯合体的基因型是。

(3)推测两亲本白花植株的杂交组合(基因型)是或;用遗传图解表示两亲本白花植株杂交的过程(只要求写一组)。

(4)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中,若中间产物是红色(形成红花),那么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5)紫花中的紫色物质是一种天然的优质色素,但由于B基因表达的

酶较少,紫色物质含量较低。

设想通过基因工程技术,采用重组的

Ti质粒转移一段DNA进入细胞并且整合到染色体上,以促进B基因

在花瓣细胞中的表达,提高紫色物质含量。

右图是一个已插入外源

DNA片段的重组Ti质粒载体结构模式图,请填出标号所示结构的名

称:

①②③。

答案

(1)两

(2)AaBbaaBB、Aabb、aabb

(3)Aabb×aaBB、AAbb×aaBb

遗传图解(只要求写一组)

 

(4)紫花∶红花∶白花=9∶3∶4

(5)①T-DNA②标记基因③复制原点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以及遗传规律的有关知识。

(1)从紫花形成的途径可知,紫花性状是由2对基因控制。

(2)根据F1紫花植株自交的结果,可以推测F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由于其自交所得F2中紫花∶白花=9∶7,所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B-,白花植株纯合体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

(3)依题意,可以推测F1两亲本白花植株的杂交组合(基因型)是Aabb×aaBB或AAbb×aaBb;两亲本白花植株杂交的过程遗传图解表示如下:

 

(4)若中间产物是红色(形成红花),那么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A-B-)∶红花(A-bb)∶白花(3aaB-、1aabb)=9∶3∶4。

(5)依题意,标号所示结构的名称:

①是T-DNA,②是标记基因,③是复制原点。

14.(09浙江卷,31)正常小鼠体内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编码胱硫醚γ—裂解酶(G酶),体液中的H2S主要由G酶催化产生。

为了研究G酶的功能,需要选育基因型为B-B-的小鼠。

通过将小鼠一条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去除,培育出了一只基因型为B+B-的雄性小鼠(B+表示具有B基因,B-表示去除了B基因,B+和B-不是显隐性关系),请回答:

(1)现提供正常小鼠和一只B+B-雄性小鼠,欲选育B-B-雄性小鼠。

请用遗传图解表示选育过程(遗传图解中表现型不作要求)。

(2)B基因控制G酶的合成,其中翻译过程在细胞质的上进行,通过tRNA上的与mRNA上的碱基识别,将氨基酸转移到肽链上。

酶的催化反应具有高效性,胱硫醚在G酶的催化下生成H2S的速率加快,这是因为。

(3)右图表示不同基因型小鼠血浆中G酶浓度和H2S浓度的关系。

B-B-个体的血浆中没有G酶而仍有少量H2S产生,这是因为。

通过比较B+B+和B+B-个体的基因型、G酶浓度与H2S浓度之间的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

(1)

 

(2)核糖体反密码子G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

(3)①血压中的H2S不仅仅由G酶催化产生

②基因可通过控制G酶的合成来控制H2S浓度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有关知识。

(1)遗传图解如下:

(2)B基因控制G酶的合成,其中翻译过程在核糖体上进行,通过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碱基识别,将氨基酸转移到肽链上。

酶的催化反应具有高效性,是因为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3)右图表示不同基因型小鼠血浆中G酶浓度和H2S浓度的关系。

B-B-个体的血浆中没有G酶而仍有少量H2S产生,这是因为血浆中的H2S不仅仅由G酶催化生成。

通过比较B+B+和B+B-个体的基因型、G酶浓度与H2S浓度之间的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基因可通过控制G酶的合成来控制H2S浓度。

15.(09福建卷,27)某种牧草体内形成氰的途径为:

前体物质→产氰糖苷→氰。

基因A控制前体物质生成产氰糖苷,基因B控制产氰糖苷生成氰。

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表现型

有氰

有产氰糖苷、无氰

无产氰苷、无氰

基因型

A_B_(A和B同时存在)

A_bb(A存在,B不存在)

aaB_或aabb(A不存在)

(1)在有氰牧草(AABB)后代中出现的突变那个体(AAbb)因缺乏相应的酶而表现无氰性状,如果基因b与B的转录产物之间只有一个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不同,则翻译至mRNA的该点时发生的变化可能是:

编码的氨基酸,或者是。

(2)与氰形成有关的二对基因自由组合。

若两个无氰的亲本杂交,F1均表现为氰,则F1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3)高茎与矮茎分别由基因E、e控制。

亲本甲(AABBEE)和亲本乙(aabbee)杂交,F1均表现为氰、高茎。

假设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F2中能稳定遗传的无氰、高茎个体占。

(4)以有氰、高茎与无氰、矮茎两个能稳定遗传的牧草为亲本,通过杂交育种,可能无法获得既无氰也无产氰糖苷的高茎牧草。

请以遗传图解简要说明。

答案

(1)(种类)不同合成终止(或翻译终止)

(2)有氰︰无氰=1︰3(或有氰︰有产氰糖苷、无氰︰无产氰糖苷、无氰=1︰1︰2)

(3)3/64

(4)AABBEE×AAbbee

AABbEe

后代中没有符合要求的aaB_E_或aabbE_的个体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的有关知识。

(1)如果基因b与B的转录产物之间只有一个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不同,则翻译至mRNA的该位点时发生的变化可能是:

编码的氨基酸(种类)不同(错义突变),或者是合成终止(或翻译终止)(无义突变),(该突变不可能是同义突变)。

(2)依题意,双亲为AAbb和aaBB,F1为AaBb,AaBb与aabb杂交得1AaBb,1aaBb,1Aabb,1aabb,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氰︰无氰=1︰3(或有氰︰有产氰糖苷、无氰︰无产氰糖苷、无氰=1︰1︰2)。

(3)亲本甲(AABBEE)和亲本乙(aabbee)杂交,F1为AaBbEe,则F2中能稳定遗传的无氰、高茎个体为AAbbEE、aaBBEE、aabbEE,占1/4×1/4×1/4+1/4×1/4×1/4+1/4×1/4×1/4=3/64。

(4)以有氰、高茎(AABBEE)与无氰、矮茎(AAbbee)两个能稳定遗传的牧草为亲本杂交,遗传图解如下:

AABBEE×AAbbee

AABbEe

后代中没有符合要求的aaB_E_或aabbE_的个体,因此无法获得既无氰也无产氰糖苷的高茎牧草。

 

16.(09江苏卷,28)下图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过程①需要等物质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2)从图中分析,核糖体的分布场所有。

(3)已知溴化乙啶、氯霉素分别抑制图中过程③、④,将该真菌分别接种到含溴化乙啶、氯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发现线粒体中RNA聚合酶均保持很高活性。

由此可推测该RNA聚合酶由中的基因指导合成。

(4)用

一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那么推测

一鹅膏蕈碱抑制的过程是(填序号),线粒体功能(填“会”或“不会”)受到影响。

答案

(1)ATP、核糖核苷酸、酶

(2)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核DNA(细胞核)

(4)①会

解析本题以图文为资料考查转录翻译相关知识。

(1)过程①为转录,需要从核外获取ATP、核糖核苷酸、酶;

(2)过程②表示翻译,场所核糖体,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中能进行过程④翻译,所以线粒体中也存在。

(3)已知溴化乙啶、氯霉素分别抑制图中过程③、④,但是将该真菌分别接种到含溴化乙啶、氯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线粒体中RNA聚合酶均保持很高活性。

所以RNA聚合酶不是线粒体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而是由细胞核中的基因指导合成。

(4)用

一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所以抑制了转录合成RNA的过程①,线粒体由于前提蛋白减少,所以功能受影响。

2005-2008年高考题

一、选择题

1.(08海南生物)下列与生物体内核酸分子功能多样性无关的是()

A.核苷酸的组成种类B.核苷酸的连接方式

C.核苷酸的排列顺序D.核苷酸的数量多少

答案B

2.(08上海生物)某个DNA片段由500对碱基组成,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片段复制2次,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

A.330B.660C.990D.1320

答案C

3.(08广东生物)DNA复制和转录的共同点是(多选)()

A.需要多种酶参与B.在细胞核内进行

C.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不需要ATP提供能量

答案ABC

4.(08上海生物)下列各细胞结构中,可能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现象的有()

①染色体②中心体③纺锤体④核糖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B

5.(08江苏生物)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

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答案D

 

6.(08江苏生物)下图为原核细胞中转录、翻译的示意图。

据图判断,下列描述中正确的(多选)()

 

A.图中表示4条多肽链正在合成

B.转录尚未结束,翻译即已开始

C.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翻译

D.一个基因在短时间内可表达出多条多肽链

答案BD

7.(08上海生物)下列大肠杆菌某基因的碱基序列的变化,对其所控制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影响最大的是(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A.第6位的C被替换为T

B.第9位与第10位之间插入1个T

C.第100、101、102位被替换为TTT

D.第103至105位被替换为1个T

答案B

8.(08理综Ⅰ)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所指,如果该线性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b、c、d四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

现在多个上述线性DNA分子,若在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切后,这些线性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DNA片段种类数是()

A.3B.4C.9D.12

答案C

9.(08海南生物)下列关于蛋白质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A.噬菌体利用细菌的酶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B.绿色植物可以合成自身所需的蛋白质

C.tRNA、mRNA、rRNA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D.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答案D

10.(07江苏生物)在采用鸡血为材料对DNA进行粗提取的实验中,若需进一步提取杂质较少的DNA,可以依据的原理是()

A.在物质的量浓度为0.14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DNA的溶解度最小

B.DNA遇二苯胺在沸水浴的条件下会染成蓝色

C.DNA不溶于酒精而细胞中的一些物质易溶于酒精

D.质量浓度为0.1g/mL的柠檬酸钠溶液具有抗凝血作用

答案C

11.(07广东生物)格里菲思(F.Griffith)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此实验结果()

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

C.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D.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答案D

12.(07天津理综)下列关于细胞基因复制与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密码子可以编码多种氨基酸

B.基因的内含子能翻译成多肽

C.编码区增加一个碱基对,只会改变肽链上的一个氨基酸

D.DNA分子经过复制后,子代DNA分子中(C+T)/(A+G)=1

答案D

13.(07上海生物)密码子存在于()

A.DNAB.mRNAC.tRNAD.核糖体

答案B

14.(07广东生物)现有一长度为1000碱基对(bp)的DNA分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I酶切后得到的DNA分子仍是1000bp,用KpnI单独酶切得到400bp和600bp两种长度的DNA分子,用EcoRI、KpnI同时酶切后得到200bp和600bp两种长度的DNA

分子。

该DNA分子的酶切图谱正确的是()

答案D

15.(07广东生物)菊花的紫花和白花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紫色(R)对白色(r)显性。

现已克隆到控制紫色的基因R,如果你打算利用上述材料开展研究,那么下表选项中,合理的是(多选)()

选项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A

用白花植株与紫花植株杂交

判断基因型

B

将控制开紫花的基因转入其他植物中

改变受体植物花的颜色

C

将R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并大量表达紫色蛋白

生产紫色蛋白用作染料

D

用紫花杂合子的嫩芽组织培养获得纯合子植株

用于育种

答案AB

16.(06全国Ⅱ)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DNA、单链DNA、双链RNA和单链RNA四种类型,现发现了一种新病毒,要确定其核酸属于上述哪一种类型,应该()

A.分析碱基类型,确定碱基比率

B.分析碱基类型,分析核糖类型

C.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碱基类型

D.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核糖类型

答案A

17.(05上海生物)tRNA与mRNA碱基互补配对的现象可出现在真核细胞的()

A.细胞核中B.核糖体上C.核膜上D.核孔处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8.(08上海生物)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d所表示的四个过程依次分别是、、和。

(2)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用图中的字母回答)。

(3)a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分裂的期。

(4)在真核细胞中,a和b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5)能特异性识别信使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后者所携带的分子是。

(6)RNA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途径有(用类似本题图中的形式表述):

①;②。

答案

(1)DNA复制转录翻译逆转录

(2)c(3)间(S)(4)细胞核

(5)tRNA(转运RNA)氨基酸(6)如下图:

19.(08海南生物)图为某种质粒表达载体简图,小箭头所指分别为限制性内切酶EcoRI、BamHI的酶切位点,ampR为青霉素抗性基因,tctR为四环素抗性基因,P为启动因子,T为终止子,ori为复制原点。

已知目的基因的两端分别有包括EcoRI、BamHI在内的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