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监管应知应会内容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60581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安全监管应知应会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食品安全监管应知应会内容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食品安全监管应知应会内容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食品安全监管应知应会内容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食品安全监管应知应会内容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食品安全监管应知应会内容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食品安全监管应知应会内容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食品安全监管应知应会内容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食品安全监管应知应会内容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食品安全监管应知应会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食品安全监管应知应会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食品安全监管应知应会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食品安全监管应知应会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食品安全监管应知应会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食品安全监管应知应会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食品安全监管应知应会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食品安全监管应知应会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食品安全监管应知应会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食品安全监管应知应会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食品安全监管应知应会内容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品安全监管应知应会内容Word格式.docx

《食品安全监管应知应会内容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安全监管应知应会内容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食品安全监管应知应会内容Word格式.docx

13、对举报食品违法案件有功人员,要按照(A、B、C)《举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犯罪活动有功人员奖励办法》给予奖励。

A、财政部;

B、工商总局;

C、质检总局;

D、公安部。

14、对食品生产经营涉及前置审批事项的,坚持(A、D)原则。

A、先证后照;

B、先发照后补证;

C、对未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先受理;

D、对未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不得受理。

15、要结合年检验照和日常市场检查,按照(A)原则,每年对食品经营主体进行逐户清理和规范。

A、“谁登记、谁负责”;

B、“谁监管、谁负责”;

C、“谁发现、谁负责”;

D、领导指定负责。

16、要结合年检验照和日常市场检查,对许可证(A、B)的,要责令限期变更或注销,否则,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A、失效;

B、登记事项发生变化;

C、涂改;

D、转让。

17、要进一步完善食品生产经营主体(B)制度。

A、主体登记档案;

B、经济户口管理;

C、食品安全监管档案

18、基层工商所要对本辖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实行一户一帐一卡制度,即(A、B)。

A、登记台帐;

B、经济户口卡片;

C、监管台帐;

D、监管卡片。

19、严格实行食品经营主体(C)制度。

A、分类监管;

B、体系化监管;

C、信用体系监管。

20、要结合市场巡查,依据食品经营者诚信守法情况,将本辖区食品经营主体分为(C)类别。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21、有针对性地加强对(C、D)食品经营者的重点监管。

A、守信;

B、基本守信;

C、失信;

D、严重失信。

22、各级工商将食品安全监管重心下移,将(B、D)层层落实到基层工商所。

A、监管职能;

B、监管任务;

C、责任追究;

D、监管责任。

23、基层工商所按照国家总局《工作规范》的要求,重点监管食品经营(A、B、D)。

A、主体资格;

B、经营行为;

C、经营者义务;

D、食品质量。

24、要引导和监督食品经营者建立和落实各项(D)制度。

A、监管;

B、保证质量;

C、诚信;

D、自律。

25、在农村大力推行(A、B、C、D),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A、12315维权联络站;

B、消费者投诉站建设;

C、食品安全监督站;

D、义务监督员制度。

26、要重点抓好(A、B、C、D)的日常巡查和集中整治。

A、城乡结合部;

B、城中村;

C、旅游景区;

D、农村消费集中的场所;

E、偏远农村;

F、集贸市场。

27、要严厉打击和查处农村食品市场的(A、B、C、D、E)违法行为,确保农村食品消费安全。

A、无证无照经营;

B、掺杂使假;

C、经营过期霉变食品;

D、经营有毒有害食品;

E、经营不合格食品;

F、来路不明食品。

28、对定型包装食品重点检查包装标识是否(A、B、C、D、E)。

A、符合法规规定;

B、符合标准规定;

C、有厂名厂址;

D、有合格证;

E、有生产日期;

F、有代号。

29、对质检部门实施市场准入的28类525种食品,重点检查是否(A、B、C)。

A、加贴了“QS”标志;

B、伪造了“QS”标志;

C、冒用了“QS”标志;

D、涂改了“QS”标志;

E、出租了“QS”标志。

30、对散装、裸装食品要监督(B、C、D)。

A、不能进入市场;

B、制作食品标签;

C、食品名称、产地管理;

D、保质期管理。

31、要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组织领导,采取(B、C、D)等办法,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A、日常监管;

B、重点检查;

C、交叉检查;

D、明察暗访。

32、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中心下移,实现食品安全监管(A、C、D)。

A、日常化;

B、阶段化;

C、程序化;

D、规范化;

E、系统化;

F、体系化。

33、我们食品安全监管实行的是(A、C、E)的监管执法体系。

A、建立健全区域管辖;

B、领导负总责;

C、划片包干;

D、落实到基层所;

E、责任到人。

34、实行属地监管领导责任制是(A、B、C、E、)。

A、市局主要负责人承担主要领导责任;

B、县级局主要负责人承担主要领导责任;

C、工商所主要负责人承担主要领导责任;

D、分管领导承担主要领导责任;

E、分管领导承担直接领导责任。

35、实行岗位责任制是(A、B、C、D)。

A、对管辖区域划片、分段;

B、形成不同的网格式责任区;

C、将监管责任落实到具体监管人员;

D、监管人员对网格责任区食品安全承担岗位监管责任。

36、实行监督指导承包责任制是(A、B、C、D、E)。

A、市局班子成员及职能单位分别承包县级局;

B、县级局班子成员及职能单位承包工商所;

C、承担综合指导和监督职责;

D、对所承包单位负督查指导责任;

E、负责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指导、指挥、协调及应急处理责任。

37、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工作按照(B)的原则,实行逐级负责制,建立健全横向监管执法体系。

A、分别管辖;

B、级别管辖;

C、分类监管;

D、个别指导。

38、市局直接负责指导规范辖区内(D)监督管理。

A、最大超市;

B、最大商场;

C、最大农贸市场;

D、最大食品批发市场。

39、县级局直接负责指导规范辖区内(A、B、C)。

A、最大食品批发市场;

B、大型商场;

C、超市;

D、最大农贸市场;

E、食杂店。

40、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中,职责不到位的责任追究包括(A、B、D、E、F)。

A、口头批评;

B、做出书面检查;

C、经济处罚;

D、通报批评;

E、取消评先选优资格;

F、调离工作岗位。

41、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中,职责不到位的责任追究包括(A、B、D、E、F)。

D、调离工作岗位;

E、党政纪责任;

F、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42、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对经营主体主要履行(A、B、C、D、E、F、)职责。

A、依法办理设立、变更、注销登记;

B、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C、对注册事项进行监督检查;

D、对各类登记信息通报相关部门;

E、进行经济户口管理和信用分类监管;

F、依法查处取缔无照经营。

43、对流通环节食品质量进行监管主要履行(A、B、C、D、E)职责。

A、实行食品质量市场准入;

B、实行食品分类监管;

C、组织实施食品质量检查;

D、组织实施食品质量监测和快速检测;

E、对不合格食品进行市场清理和退市;

F、组织食品安全监管专项整治。

44、对食品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检查,依法查处(A、B、C、D、E)行为。

A、制售假冒伪劣食品;

B、销售不合格食品;

C、欺诈消费者;

商标侵权;

D、违法广告;

E、仿冒知名食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

F、无照经营。

45、指导督促经营者建立并落实(A、B)制度。

A、自律;

B、质量责任;

C、监管;

D、经营。

46、受理和处理消费者食品安全方面的(A、B、D)。

A、申诉;

B、咨询;

C、投诉;

D、举报。

47、宣传有关食品安全的()。

A、法律;

B、法规;

C、规章;

D、政策;

E、食品安全知识

48、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A、B)。

A、管理制度;

B、措施;

C、意见;

D、做法;

E、总结经验。

49、在食品安全监管中主要履行的职责(A、B、C、D、E、F)。

A、主体登记及监管;

B、食品质量监管;

C、经营者经营行为监管;

D、指导督促经营者建立并落实各项制度;

E、预防和应急妥善处理重大食品事故;

F、受理、处理消费者咨询、申诉、举报,宣传法规及食品知识。

50、工商所对食品经营主体主要负责(A、B、C、D、F)。

A、个体共商户登记注册;

B、食品经营者主体资格规范和管理;

C、建立经济户口;

D、实施信用分类监管;

E、查处质量违法行为;

F、查处取缔无照经营。

51、工商所对流通环节食品质量进行监督管理主要负责(A、B、C、D、E)。

A、实行分类监管;

B、配合上级开展质量检测;

C、组织食品质量快速检测;

D、对不合格食品退市;

E、对有毒有害食品退市;

F、实施食品质量抽查。

52、工商所对食品经营者主要负责(A、B、C、E)。

A、宣传教育;

B、提高质量意识;

C、指导监督落实各项自律制度;

D、查处违法食品;

E、落实质量责任制度。

53、工商所对辖区食品(C、E、F)负责全程监管。

A、标签;

B、无照;

C、经营主体;

D、假冒伪劣行为;

E、经营行为;

F、食品质量。

54、工商所对辖区市场负责(A、B、D)。

A、巡查;

B、日常监管;

C、不定期检查;

D、专项执法行动。

55、工商所负责调查处理派出机构及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B、C)的食品安全案件。

A、催办;

B、转办;

C、交办;

D、协办。

56、工商所按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要求,及时防范和妥善处置食品安全(A、C)。

A、事故;

B、案件;

C、突发事件D、违法行为。

57、工商所按照有关规定(A、D)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指导监督经营者公示相关信息

A、上报;

B、转达;

C、下发;

D、公示。

58、工商所负责(A、B、C、D、E、F)。

A、主体监管;

B、质量监管;

C、指导经营者落实各项自律制度;

D、处置突发事件;

E、发布信息;

F、宣传。

59、消保机构负责(A、B、C、D、E、F)。

A、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监管;

B、组织协调专项整治;

C、组织实施食品质量检测;

D、组织指导监督食品经营者落实自律制度;

E、组织协调各内设机构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F、发布监管信息。

60、登记监管部门负责(A、B、C、D、E)。

A、各类主体登记注册;

B、监督管理;

C、经济户口管理;

D、信用分类监管;

E、查处无照经营。

61、依托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C)。

A、体系;

B、网格;

C、网络;

D、系统。

62、市场管理机构负责(C、D)经营秩序的规范管理。

A、食品市场;

B、商场;

C、食品批发市场;

D、集贸市场。

63、公平交易机构负责组织查处食品领域(A、B、E)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A、仿冒知名食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

B、假冒他人注册商标;

C、商标侵权;

D、质量问题;

E、虚假宣传。

64、商标广告机构负责组织查处(A、B、D)。

B、违法印制食品商标标识;

C、假冒商标;

D、违法广告。

65、法制机构负责组织开展食品安全(B)。

A、查办案件;

B、行政执法监督;

C、督查;

D、督办。

66、人事机构负责对食品安全监管(A、D)。

A、力量的配备;

B、督查;

C、不作为处理;

D、人事管理。

67、监察机构负责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C)。

A、督查;

B、督办C、行政监察;

D、行政执法监督。

68、在食品安全监管中,(A、B、C、D、E)造成食品安全事故和严重后果的,追究责任。

A、未按规定履行监管职责;

B、未及时贯彻落实上级和地方政府的部署和要求;

C、执法监管不到位;

D、检查落实不力;

E、未及时作为。

69、在食品经营者登记注册和食品监管中(A、B、C),造成严重后果或者错案的,追究责任。

A、审查不严;

B、执法不严;

C、执法违法。

70、对(A、B、C、D、E)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责任。

A、监督检查中发现;

B、消费者申诉举报;

C、上级机关和地方政府交办或转办;

D、新闻媒体反映;

E、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通报的违法行为未及时查处或者移送。

71、对按照规定应当公示、上报或者通报的食品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监管信息(A、B、C、D、E)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责任。

A、不及时公示;

B、瞒报;

C、谎报;

D、缓报;

E、漏报。

72、在食品安全监管中(A、D)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责任。

A、处置不力;

B、依法处置;

C、认真参与;

D、工作不力。

73、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分为(D)级。

A、Ⅰ;

B、Ⅱ;

C、Ⅲ;

D、Ⅳ;

E、Ⅴ。

74、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Ⅰ级(A)小时内上报。

A、3;

B、6;

C、12;

D、18;

E、24。

75、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Ⅱ级(B)小时内上报。

76、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Ⅲ级(C)小时内上报。

77、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Ⅳ级(E)小时内上报。

7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是(A)。

A、国家标准;

B、行业标准;

C、地方标准;

D、企业标准。

79、预包装食品是经预先(A、B、C)容器中,向消费者直接提供的食品。

A、定量包装;

B、装入;

C、罐入;

D、放入。

80、食品标签包括食品包装上的(A、B、C、D)。

A、文字;

B、图形;

C、符号;

D、一切说明物;

E、广告。

81、食品标签内容应当符合(A、B、D)规定。

D、标准。

82、食品标签所有内容应(A、B、C、D)。

A、清晰;

B、醒目;

C、持久;

D、易于辨认和识读

83、食品标签所有内容应(A、B、C)。

A、通俗易懂;

B、准确;

C、有科学依据;

D、随便标。

84、食品标签所有内容,不得(A、B、C、D)。

B、误导;

C、有欺骗性;

D、利用字号大小或色差误导消费者。

85、食品标签强制标示内容(A、B、C、D、E)。

A、食品名称;

B、配料清单;

C、净含量和固形物含量;

制造者名称、地址;

D、日期标示;

E、产品标准号;

F、产品代号。

86、食品标签可以标示(A、B、C、D、E、F)。

A、新创名称;

B、奇特名称;

C、音译名称;

D、牌号名称;

E、地区俚语名称;

F、商标名称。

87、当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因字号不同易使人误解时,应(C)标注。

A、随便;

B、不同字号;

C、同一字号。

88、食品名称应(A、B)。

A、醒目;

B、清晰;

C、易辨;

D、可区分。

89、日期标示(B、C、D)。

A、可以另外加贴;

B、不得另外加贴;

C、不得补印;

D、不得篡改。

90、日期标示采用“见包装物某部位”(A)。

A、必须在某部位;

B、随便;

C、只要清晰就可;

D、必须标在显著位置。

91、可不标保质期的食品有(A、C、D、E)。

A、乙醇含量10%以上的饮料酒;

B、酱油;

C、食醋;

D、食用盐;

E、固态食糖类;

F、木耳。

92、食品标签可不标的内容有(A、B、C、D)。

A、批号;

B、食用方法;

C、能量;

D、营养素;

E、辐射食品;

F、转基因食品。

93、监管的重点食品有(A、B、C、D、E、F)等。

A、米;

B、面粉;

C、食用油;

D、禽;

E、畜;

F、水产品。

94、从事食品销售的经营者,对初次购进的食品,应向供货方索要(A、B)。

A、营业执照;

B、卫生许可证;

C、商标注册证;

D、其他证件。

95、从事食品销售的经营者,对初次购进的食品,应向生产厂索要(A、B、C、D、E)。

A、生产许可证;

C、质量认证证书;

D、商标注册证;

E、其他证明文件。

96、经营者购进的食品标识有(A、B、C、D、E、F)的,初次进货时索要证明文件复印件加盖公章。

A、驰名商标;

B、著名商标;

C、无公害食品;

D、绿色食品;

E、有机食品;

F、名牌食品。

97、独立经营的(C、D),应当对索取的票证分类建档备案。

A、食杂店;

B、批发部;

D、商场。

98、营养素通常分为(A、B、C、D、E)。

A、蛋白质;

B、脂肪;

C、碳水化合物;

D、矿物质;

E、维生素。

99、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已明确规定保质期或保存期在(D)以上的食品,可以免除保质期和保存期。

A、半年;

B、一年;

C、15个月;

D、18个月。

100、特殊营养食品不得标注(A、B、C、D、E、F)。

A、对某疾病有“预防”或“治疗作用”;

B、“返老还童”;

C、“白发变黑”;

D、“齿落更生”;

E、“祖传秘方”;

F、“滋补食品”。

101、经营者进货过程中应拒绝购入(A、B、C、D、E)。

A、饮料、酒、罐头等食品有杂质的;

B、瓶盖封口破损渗漏,有可能造成变质的;

C、袋装食品真空包装破损漏气的;

D、已经超过保质期的;

E、从外观看发霉变质或发现其他质量问题的。

102、经营者应当检查其包装食品上标注的(A、B、C、D)的真实性、合法性。

A、注册商标标识;

B、绿色食品标志;

C、荣誉称号;

D、质量标志。

103、下列(A、B、C、D、E)食品属于不合格食品。

A、存在危机人身安全的不合理危险;

B、存在不符合国家、行业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标准;

C、不具备应当具备的食用性能;

D、不符合标准;

E、不符合实物样品表明质量状况。

104、经营者销售食品应向消费者提供(B、C、D)。

A、不用提供证明;

B、销货凭证;

C、发票;

D、销货单。

105、经营者有(A、B、C)情形的,可从轻、减轻或者免于处罚。

A、建立并落实进货验收等制度,有充分证据证明不知道食品存在问题,并能如实说明来源;

B、通过自查发现食品有问题,自觉退市,且没有造成后果;

C、在行政部门告知或监督下,自行将有问题食品退市,且没有造成后果;

D、销售不合格食品,造成不良后果。

106、经营者有(A、B、C、D、E、F)情形的,应依法从重处罚。

A、不建立和执行进货验收等制度;

B、从非法食品经营者处购进;

C、不能提供进货来源;

D、无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E、接到行政部门下达的有违法食品下架通知后,不退市继续销售;

F、销售不合格食品,造成不良后果。

107、工商所应当加强食品市场准入管理,禁止市场经营(A、B、C、D、E、F)等食品。

A、包装不符合标准;

B、辐照食品、转基因食品未在显著位置予以清晰标示;

C、特殊膳食用食品未在显著位置予以清晰标示能量营养素、食用方法和适宜人群;

D、超过保质期或者保存期E、经感官鉴别已经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有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

F、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或者检验、检疫不合格。

108、工商所应当通过(A、D)等方式加强对辖区食品经营者的宣传教育,提高食品经营者质量意识。

A、培训;

B、现场检查;

C、行政处罚;

D、现场咨询。

109、引导食品经营者建立健全并落实(A、B、C、D、E、F)食品经营管理自律制度。

A、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B、索证索票制度;

C、购销台帐制度;

D、质量承诺制度;

E、协议准入制度;

F、食品退市制度。

110、 工商所应当加大对(A、B、C)的食品经营者的监督检查力度,对其销售食品的质量进行重点监管,发现有销售不合格食品或其他违法行为的,依法从重处罚。

A、未建立自律制度;

B、自律制度不健全;

C、未有效执行自律制度。

111、工商所应当建立(A、B、C)制定食品安全重大事件预警和处置预案。

A、食品安全预警;

B、快速反应机制;

C、处置机制。

112、工商所食品安全重大事件预警和处置预案,应明确食品安全预警和处置的(A、B、C、D、E、F),并报派出机关备案。

A、组织领导机构;

B、人员名单;

C、联系方法;

D、信息传递、启动方式;

E、处理程序;

F、保障措施。

113、辖区内发生(A、B、C)时,工商所应当立即报告派出机关,迅速进行现场调查,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依法有效妥善处置。

A、制售有毒有害食品致人伤害或者死亡;

B、区域性销售危害人身健康的假冒伪劣食品;

C、以及其他引起市场波动或者严重危及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的食品安全事件。

  

114、工商所应当充分发挥(A、B、C)的作用,并与其他同级行政监管部门密切合作,对辖区食品安全进行综合治理。

A、新闻媒体;

B、消费者组织;

C、行业协会;

D、经营者。

115、工商所可以通过在(A、B、C、D)等设立食品安全监督员等方式,鼓励群众举报食品质量违法行为,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对食品市场的监督。

A、社区;

B、村镇;

C、市场;

D、学校;

E、农村;

F、城市。

116、工商所对辖区内流通环节食品安全负监督管理责任,工商所主要负责人为辖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A)。

A、第一责任人;

B、主要责任人;

C、直接责任人;

D、领导责任人。

117、工商所应当按照《辽宁省流通环节食品安全行政告知书》告知的事项,(A、B)食品经营者依法建立进货查验制度和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

A、监督;

B、指导;

C、帮助;

D、协助。

118、工商所应当指导经营者建立并完善处理消费者投诉制度,监督经营者销售食品时向消费者(A、B、C)等有效购物凭证,及时、认真处理消费者投诉,依法履行相关的民事责任。

A、提供发票;

B、信誉卡;

C、进货单。

119、食品监管员对城镇食品经营者的巡查每个月不得少于(C)次。

A、一;

B、二;

C、三;

D、四。

120、食品监管员对农村经营者不得少于(B)次。

121、工商所接到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申诉举报,应立即出现场进行调查,发现该食品存在严重问题的,应当立即依法采取行政措施控制该食品流通,并按照法定程序调查处理。

对案情重大,发现(A、B、C)的,应立即报告上级机关。

A、有毒有害食品;

B、发生人身伤亡事件;

C、群访群诉案件。

122、工商所对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食品违法行为,应当(A、B、C、D)。

A、按照上级局确定的办案权限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理,并及时追查食品的来源和流向;

B、对涉及辖区外的,应及时报请上级局通报相关工商局;

C、对不属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处理的,要及时报请上级机关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D、对上级交办的案件,应及时调查处理并报告情况。

123、工商所在执法中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