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docx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61068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9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docx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docx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docx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docx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docx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docx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3页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docx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3页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docx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3页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docx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3页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docx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3页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docx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3页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docx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3页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docx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3页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docx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3页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docx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3页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docx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3页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docx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3页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docx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3页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docx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3页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docx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3页
亲,该文档总共8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docxWord文档格式.docx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docx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docxWord文档格式.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docxWord文档格式.docx

2.1.16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同一温度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密度与水密度的比值,无量纲。

2.1.17沥青混合料的表观密度

沥青混合料单位体积(含混合料实体体积与不吸收水分的内部闭口孔隙体积之和)的干质量,又称视密度,由水中重法测定(仅适用于吸水率小于0.5%的沥青混合料试件),以g/cm3计。

2.1.18沥青混合料的表观相对密度

沥青混合料表观密度与同温度水密度的比值,无量纲:

2.1.19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

压实沥青混合料单位体积(含混合料的实体矿物成分及不吸收水分的闭口孔隙、能吸收水分的开口孔隙等颗粒表面轮廓线所包围的全部毛体积)的干质量,以g/cn?

2.1.20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

压实沥青混合料毛体积密度与同温度水密度的比值,无量纲。

2.1.21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

压实沥青混合料内矿料及沥青以外的空隙(不包括矿料自身内部已被沥青封闭的孔隙)的体积占混合料总体积的百分率,简称W,以百分率表示。

2.1.22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沥青体积百分率

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内沥青部分的体积占混合料总体积的百分率,简称VA,以百分率表示。

2.1.23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矿料间隙率

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中矿料部分以外的体积占混合料总体积的百分率,简称VMA,以百分率表示。

2.1.24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沥青饱和度

沥青混合料试件内沥青部分的体积占矿料部分以外的体积(VMA)百分率,简称VFA,以百分率表示。

沥青混合料内有效沥青部分(即扣除被集料吸收的沥青以外的沥青)的体积占矿料部分以外的体积(VMA)的百分率,称为有效沥青饱和度。

2.1.25粗集料松装间隙率

干燥粗集料(一般指4.75mm以上的集料)在标准容量简中经捣实形成的粗集料部分以外的体积占粗集料总体积的百分率,简称VCAdrc,以百分率表示。

2.1.26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粗集料间隙率

沥青混合料试件内粗集料部分以外的体积占混合料试件总体积的百分率,简称VCAmin,以百分率表示。

2.1.27马歇尔稳定度

按规定条件采用马歇尔试验仪测定的沥青混合料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以kN计。

2.1.28流值

沥青混合料在马歇尔试验时相应于最大荷载时试件的竖向变

形,以mm计。

2.1.29动稳定度

按规定条件进行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时,混合料试件变形进入稳定期后,每产生1mm轮辙变形试验轮所行走的次数,以次/mm计。

2.130沥青材料的劲度模量

沥青或沥青混合料在温度和加载时间一定的条件下,应力与应变的比值,是温度和荷载作用时间的函数,以MPa计。

2.131沥青含量

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结合料质量与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比值,以百分率表示。

2.1.32油石t:

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结合料质量与矿料总质量的比值,以百分率表示。

2.L33有效沥青含量

沥青混合料中总的沥青含量减去被集料吸收入内部孔隙的部分后、有效填充矿料间隙的沥青质量与沥青混合料总质量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2.1.34稀浆混合料

乳化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粗细集料、填料、水、添加剂等按一定比例拌和所形成的浆状混合物。

2.1.35稀浆混合料可拌和时间

当稀浆混合料变稠,手感到有力时,表明混合料开始有破乳的迹象,记录此刻的时间,即为可拌和时间,以S计。

2.1.36稀浆混合料破乳时间

破乳时间是乳化沥青中的沥青和水分离,沥青微粒吸附到石料上而水析出所需要的时间,以min计。

2.1.37湿轮磨耗值

在成型后的稀浆混合料上用湿轮磨耗仪磨耗一定时间后,测定试件磨耗前后单位磨耗面积的质量差,以g/n?

2.1.38负荷轮黏附砂量

在成型后的稀浆混合料上用负荷轮试验仪模拟车轮碾压,经过一定作用次数后,测定试件单位负荷面积的黏附砂量,以g/n?

计,用于确定稀浆混合料最大沥青用量。

沥青试验

T0601—沥青取样法

1目的与适用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在生产厂、储存或交货验收地点为检査沥青产品质量而釆集各种沥青材料的样品。

1.2进行沥青性质常规检验的取样数量为:

黏稠沥青或固体沥青不少于4.0kg;

液体沥青不少于1L;

沥青乳液不少于4L。

进行沥青性质非常规检验及沥青混合料性质试验所需的沥青数量,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2.1盛样器:

根据沥青的品种选择。

液体或黏稠沥青釆用广口、密封带盖的金属容器(如锅、桶等);

乳化沥青也可使用广口、带盖的聚氯乙烯塑料桶;

固体沥青可用塑料袋,但需有外包装,以便携运。

2.2沥青取样器:

金属制、带塞、塞上有金属长柄提手。

3方法与步骤

3.1准备工作

检查取样和盛样器是否干净、干燥,盖子是否配合严密。

使用过的取样器或金属桶等盛样容器必须洗净、干燥后才可使用。

对供质量仲裁用的沥青试样,应釆用未使用过的新容器存放,且由供需双方人员共同取样,取样后双方在密封条上签字盖章。

3.2试验步骤

3.2.1从储油罐中取样

1)无搅拌设备的储罐

⑴液体沥青或经加热己经变成流体的黏稠沥青取样时,应先关闭进油阀和出油阀,然后取样。

⑵用取样器按液面上、中、下位置(液面高各为1/3等分处,但距罐底不得低于总液面髙度的1/6)各取1〜4L样品。

每层取样后,取样器应尽可能倒净。

当储罐过深时,亦可在流出口按不同流出深度分3次取样。

对静态存取的沥青,不得仅从罐顶用小桶取样,也不得仅从罐底阀门流出少量沥青取样。

(3)将取出的3个样品充分混合后取4kg样品作为试样,样品也

可分别进行检验。

2)有搅拌设备的储罐

将液体沥青或经加热已经变成流体的黏稠沥青充分搅拌后,用取样器从沥青层的中部取规定数量试样。

3.2.2从槽车、罐车、沥青洒布车中取样

1)设有取样阀时,可旋开取样阀,待流出至少4kg或4L后再取样。

2)仅有放料阀时,待放出全部沥青的1/2时取样。

3)从顶盖处取样时,可用取样器从中部取样。

3.2.3在装料或卸料过程中取样

在装料或卸料过程中取样时,要按时间间隔均匀地取至少3个规定数量样品,然后将这些样品充分混合后取规定数量样品作为试样,样品也可分别进行检验。

3.2.4从沥青储存池中取样

沥青储存池中的沥青应待加热熔化后,经管道或沥青泵流至沥青加热锅之后取样。

分间隔每锅至少取3个样品,然后将这些样品充分混匀后再取4.0kg作为试样,样品也可分別进行检验。

3.2.5从沥青运输船中取样

沥青运输船到港后,应分别从每个沥青舱取样,每个舱从不同的部位取3个4kg的样品,混合在一起,将这些样品充分混合后再从中取出4kg,作为一个舱的沥青样品供检验用。

在卸油过程中取样时,应根据卸油量,大致均匀地分间隔3次从卸油口或管道途中的取样口取样,然后混合作为一个样品供检验用。

3.2.6从沥青桶中取样

1)当能确认是同一批生产的产品时,可随机取样。

当不能确认是同一批生产的产品时,应根据桶数按照表T0601规定或按总桶数的立方根数随机选取沥青桶数。

沥青桶总数

选取桶数

2~8

2

217-343

7

9~27

3

344-512

8

28〜64

4

513〜729

9

65-125

5

730-1000

10

126〜216

6

1001〜1331

11

2)将沥青桶加热使桶中沥青全部熔化成流体后,按罐车取样方法取样。

每个样品的数量,以充分混合后能满足供检验用样品的规定数量不少于4.0kg要求为限。

3)当沥青桶不便加热熔化沥青时,可在桶高的中部将桶凿开取样,但样品应在距桶壁5cm以上的内部凿取,并采取措施防止样品散落地面沾有尘土。

3.2.7固体沥青取样

从桶、袋、箱装或散装整块中取样时,应在表面以下及容器侧面以内至少5cm处釆取。

如沥青能够打碎,可用一个干净的工具将沥青打碎后取中间部分试样;

若沥青是软塑的,则用一个干净的热丁具切割取样。

当能确认是同一批生产的样品时,应随机取出一件按本条的规定取4kg供检验用。

3.2.8在验收地点取样

当沥青到达验收地点卸货时,应尽快取样。

所取样品为两份:

一份样品用于验收试验;

另一份样品留存备査。

33样品的保护与存放

3.3.1除液体沥青、乳化沥青外,所有需加热的沥青试样必须存放在密封带盖的金属容器中,严禁灌入纸袋、塑料袋中存放。

试样应存放在阴凉干净处,注意防止试样污染。

装有试样的盛样器加盖、密封好并擦拭干净后,应在盛样器上(不得在盖上)标出识别标记,如试样来源、品种、取样日期、地点及取样人。

33.2冬季乳化沥青试样应注意釆取妥善防冻措施。

33.3除试样的一部分用于检验外,其余试样应妥善保存备用。

334试样需加热釆取时,应一次取够一批试验所需的数量装入另一盛样器,其余试样密封保存,应尽量减少重复加热取样。

用于质量仲裁检验的样品,重复加热的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T0602—沥青试样准备方法

1.1本方法规定了按本规程T0601取样的沥青试样在试验前的试样准备方法。

1.2本方法适用于黏稠道路石油沥青、煤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等需要加热后才能进行试验的沥青试样,按此法准备的沥青供立即在试验室进行各项试验使用。

13本方法也适用于对乳化沥青试样进行各项性能测试。

每个样品的数量根据需要决定,常规测定不宜少于600g。

2.1烘箱:

200C,装有温度控制调节器。

2.2加热炉具:

电炉或燃气炉(丙烷石油气、天然气)。

23石棉垫:

不小于炉具上面积。

2.4滤筛:

筛孔孔径0.6mm。

2.5沥青盛样器皿:

金属锅或瓷増蜗。

2.6烧杯:

lOOOmLo

2.7温度计:

量程0〜KXTC及200°

C,分度值0.1°

C。

2.8天平:

称量g,感量不大于lg;

称量100g,感量不大于O.lgo

2.9其它:

玻璃棒、溶剂、棉纱等。

3.1热沥青试样制备

3.1.1将装有试样的盛样器带盖放人恒温烘箱中,当石油沥青试样中含有水分时,烘箱温度8(rc左右,加热至沥青全部熔化后供脱水用。

当石油沥青中无水分时,烘箱温度宜为软化点温度以上90°

C,一般为135°

C左右。

对取来的沥青试样不得直接釆用电炉或燃气炉明火加热。

3.1.2当石油沥青试样中含有水分时,将盛样器皿放在可控温的砂浴、油浴、电热套上加热脱水,不得己釆用电炉、燃气炉加热脱水时必须加放石棉垫。

加热时间不超过30min,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防止局部过热。

在沥青温度不超过100笆的条件下,仔细脱水

至无泡沫为止,最后的加热温度不宜超过软化点以上100°

C(石油沥青)或50°

C(煤沥青)。

3.1.3将盛样器中的沥青经过0.6mm的滤筛过滤,不等冷却立即一次灌入各项试验的模具中。

当温度下降太多时,宜适当加热再灌模。

根据需要也可将试样分装入擦拭干净并干燥的一个或数个沥青盛样器皿中,数量应满足一批试验项目所需的沥青样品。

3.1.4在沥青灌模过程中,如温度下降可放入烘箱中适当加热,试样冷却后重复加热的次数不得超过两次,以防沥青老化影响试验结果。

为避免混进气泡,在沥青灌模时不得重复搅动沥青。

3.1.5灌模剩余的沥青应立即清洗干净,不得重复使用。

3.2乳化沥青试样制备

3.2.1将按本规程T0601取有乳化沥青的盛样器适当晃动,使试样上下均匀。

试样数量较少时,宜将盛样器上下倒置数次,使上下均匀。

3.2.2将试样倒出要求数量,装人盛样器皿或烧杯中,供试验使用。

3.2.3当乳化沥青在试验室自行配制时,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按上述方法准备热沥青试样。

2)根据所需制备的沥青乳液质量及沥青、乳化剂、水的比例计算各种材料的数量。

⑴沥青用量按式(T0602-1)计算。

式中:

mb——所需的沥青质量(g);

mE乳液总质量(g);

Pb——乳液中沥青含量(%)。

(2)乳化剂用量按式(T0602-2)计算。

me=wexPvJPe(T0602-2)

me乳化剂用量(g);

Pe——乳液中乳化剂的含量(g);

Pe一一乳化剂浓度(乳化剂中有效成分含量,%)o

(3)水的用量按式(T0602-3)计算。

mw=mE-mExPb(T0602-2)式

中:

mw——配制乳液所需水的质量。

3)称取所需质量的乳化剂放入lOOOrnL烧杯中。

4)向盛有乳化剂的烧杯中加人所需的水(扣除乳化剂中所含水的质量)。

5)将烧杯放到电炉上加热并不断搅拌,直到乳化剂完全溶解,当需调节pH值时可加人适量的外加剂,将溶液加热到40°

C〜60°

Co

6)在容器中称取准备好的沥青并加热到120〜150°

7)开动乳化机,用热水先把乳化机预热几分钟,然后把热水排净。

8)将预热的乳化剂倒入乳化机中,随即将预热的沥青徐徐倒人,待全部沥青乳液在机中循环Imin后放出,进行各项试验或密封保存。

注:

在倒人乳化沥青过程中,需随时观察乳化情况。

如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倒入乳化沥青,并把乳化机中的沥青乳化剂混合液放出。

T0603-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

本方法适用于使用比重瓶测定沥青材料的密度与相对密度。

非特殊要求,本方法宜在试验温度25°

C及15°

C下测定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

对液体石油沥青,也能够采用适宜的液体比重计测定密度或相对密度。

2.1比重瓶:

玻璃制,瓶塞下部与瓶口须经仔细研磨。

瓶塞中间有一个垂直孔,其下部为凹形,以便由孔中排除空气。

比重瓶的容积为20〜30mL,质量不超过40g。

2.2恒温水槽:

控温的准确度为0.1°

23烘箱:

200°

C,装有温度自动调节器。

2.4天平:

感量不大于Img。

2.5滤筛:

0.6mm、2.36mm各1个。

2.6温度计:

量程0〜50°

Co

2.7烧杯:

600〜800mL。

2.8真空干燥器。

2.9洗液:

玻璃仪器清洗液,三氯乙烯(分析纯)等。

2.10蒸馅水(或纯净水)。

2.11表面活性剂:

洗衣粉(或洗涤灵)。

2.12其它:

软布、滤纸等。

3.1.1用洗液、水、蒸馅水先后仔细洗涤比重瓶,然后烘干称其质量(〃幻),准确至Imgo

3.1.2将盛有冷却蒸馅水的烧杯浸人恒温水槽中保温,在烧杯中插入温度计,水的深度必须超过比重瓶顶部4()mm以上。

3.1.3使恒温水槽及烧杯中的蒸馅水达到规定的试验温度±

o.rc0

3.2比重瓶水值的测定步骤

3.2.1将比重瓶及瓶塞放人恒温水槽中的烧杯里,烧杯底浸没水中的深度应不少于100mm,烧杯口露出水面,并用夹具将其固牢。

3.2.2待烧杯中水温再次达到规定温度并保温30min后,将瓶塞塞人瓶口,使多余的水由瓶塞上的毛细孔中挤出。

此时比重瓶内不得有气泡。

3.2.3将烧杯从水槽中取出,再从烧杯中取出比重瓶,立即用干净软布将瓶塞顶部擦拭一次,再迅速擦干比重瓶外面的水分,称其质量(從2),准确至Img瓶塞顶部只能擦拭一次,即使由于膨胀瓶塞上有小水滴也不能再擦拭。

3.2.4以〃22-啊作为试验温度时比重瓶的水值。

比重瓶的水值应经常校正,一般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33液体沥青试样的试验步骤

331将试样过筛(0.6mm)后注入干燥比重瓶中至满,不得混入气泡。

3.3.2将盛有试样的比重瓶及瓶塞移入恒温水槽(测定温度±

0.1°

C)内盛有水的烧杯中,水面应在瓶口下约40mmo不得使水浸人瓶内。

333待烧杯内的水温达到要求的温度后保温30min,然后将瓶塞塞上,使多余的试样由瓶塞的毛细孔中挤出。

用蘸有三氯乙烯的棉花擦净孔口挤出的试样,并保持孔中充满试样。

334从水中取出比重瓶,立即用干净软布擦去瓶外的水分或黏附的试样(不得再擦孔口)后,称其质量(m3),准确至3位小数。

3.4黏稠沥青试样的试验步骤

3.4.1按本规程T0602方法准备沥青试样,沥青的加热温度宜不髙于估计软化点以上io(rc(石油沥青或聚合物改性沥青),将沥青小心注入比重瓶中,约至2/3髙度。

不得使试样黏附瓶口或上方瓶壁,并防止混人气泡。

342取出盛有试样的比重瓶,移人干燥器中,在室温下冷却不少于lh、连同瓶塞称其质量(m4),准确至3位小数。

3.4.3将盛有蒸馅水的烧杯放入已达试验温度的恒温水槽中,然后将称量后盛有试样的比重瓶放入烧杯中(瓶塞也放进烧杯中),等烧杯中的水温达到规定试验温度后保温30min,使比重瓶中气泡上升到水面,待确认比重瓶巳经恒温且无气泡后,再将比重瓶的瓶塞塞紧,使多余的水从塞孔中溢出,此时应不得带入气泡。

3.4.4取出比重瓶,按前述方法迅速揩干瓶外水分后称其质量(〃25),准确至3位小数。

3.5固体沥青试样的试验步骤

3.5.1试验前,如试样表面潮湿,可在干燥、洁净的环境下自然吹干,或置50°

C烘箱中烘干。

3.5.2将50〜100g试样打碎,过0.60mm及2.36mm筛。

取0.6〜2.36mm的粉碎试样不少于5g放入清洁、干燥的比重瓶中,塞紧瓶塞后称其质量(〃%),准确至3位小数。

3.53取下瓶塞,将恒温水槽内烧杯中的蒸馅水注入比重瓶,水面高于试样约10mm,同时加入几滴表面活性剂溶液(如1%洗衣粉、洗涤灵),并摇动比重瓶使大部分试样沉入水底,必须使试样颗粒表面所吸附的气泡逸出。

摇动时勿使试样摇出瓶外。

3.5.4取下瓶塞,将盛有试样和蒸馅水的比重瓶置真空干燥箱(器)中抽真空,逐渐达到真空度98kPa(735mmHg)不少于15mmo当比重瓶试样表面仍有气泡时,可再加几滴表面活性剂溶液,摇动后再抽真空。

必要时,可重复几次操作,直至无气泡为止。

注:

抽真空不宜过快,以防止样品被带出比重瓶。

3.5.5将保温烧杯中的蒸馅水再注入比重瓶中至满,轻轻塞好瓶塞,再将带塞的比重瓶放人盛有蒸偏水的烧杯中,并塞紧瓶塞。

3.5.6将装有比重瓶的盛水烧杯再置恒温水槽(试验温度士0.1°

C)

中保持至少30min后,取出比重瓶,迅速揩干瓶外水分后称其质量

(mi),准确至3位小数。

4计算

4.1试验温度下液体沥青试样的密度和相对密度按式(T0603-1)及式

(T0603-2)计算.

一mi

(T0603-1)

Eb一m2-miXQw

m:

3一m\

(T0603-2)

冷_rtn-m\

Pb

试样在试验温度F的泾、度(g/cm3);

Yb

-试样在试验温度下的相对密度;

mi

比重瓶质里(g);

m2

一比重瓶与所盛满水的合计质量(g);

m3

一比重瓶与所盛满试样的合计质量(g);

Pw

-一试验温度下水的密度(g/cm3),15°

C水的密度为

0.999lg/cm3,

25°

C水的密度为0.9971g/cm3o

4.2试验温度下黏稠沥青试样的密度和相对密度按式(T0603-3)及

式(T0603-4)计算。

m4一mi

(T0603-3)

b_(m2-mi)_(m5_m4)乂Qw

(T0603-4)

_(m2-mi)-(m5-m4)

mA

-比重瓶与沥青试样合计质量(g);

秫5比重瓶与试样和水合计质量(g)。

4.3试验温度下固体沥青试样的密度和相对密度按式(T0603-5)及式(0603-6)计算。

ni6一m\

*(m2-mi)-(m7-m6)XQw(T0603・5)

me一m\

(m2-m\)-(s-m6)(T0603-6)

m6——比重瓶与沥青试样合计质量(g);

mi——比重瓶与试样和水合计质量(g)。

5报告

同一试样应平行试验两次,当两次试验结果的差值符合重复性试验的允许误差要求时,以平均值作为沥青的密度试验结果,并准确至3位小数,试验报告应注明试验温度。

6允许误差

6.1对黏稠石油沥青及液体沥青的密度,重复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O.OO3g/cm3,再现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0.007g/cm3o

6.2对固体沥青,重复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0.01g/cm3,再现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0.02g/cm3。

6.3相对密度的允许误差要求与密度相同(无单位)。

T0604—沥青针入度试验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针入度以及液体石油沥青蒸馅或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针入度,以0.1mm计。

其标准试验条件为25°

荷重100g,贯入时间5s。

针入度指数PI用以描述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宜在15°

C、25°

C、30°

C等3个或3个以上温度条件下测定针入度后按规定的方法计算得到,若30°

C时的针入度值过大,可采用5°

C代替。

当量软化点磁是相当于沥青针入度为800时的温度,用以评价沥青的高温稳定性。

当量脆点Th是相当于沥青针入度为1.2时的温度,用以评价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

2仪具与材料

2.1针入度仪:

为提高测试精度,针入度试验宜釆用能够自动计时的针入度仪进行测定,要求针和针连杆必须在无明显摩擦下垂直运动,针的贯入深度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