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格律与欣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6114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词格律与欣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诗词格律与欣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诗词格律与欣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诗词格律与欣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诗词格律与欣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诗词格律与欣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诗词格律与欣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诗词格律与欣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诗词格律与欣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诗词格律与欣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诗词格律与欣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诗词格律与欣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诗词格律与欣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诗词格律与欣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诗词格律与欣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诗词格律与欣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诗词格律与欣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诗词格律与欣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诗词格律与欣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诗词格律与欣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词格律与欣赏.docx

《诗词格律与欣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格律与欣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诗词格律与欣赏.docx

诗词格律与欣赏

诗词格律与欣赏

1.1

唐诗与科举

(一)

1

【单选题】(D)提出了“知人论世”的观点。

A、庄子

B、孔子

C、墨子

D、孟子

2

【多选题】格律诗的三个基本要求包括(BCD)。

A、意境

B、用韵

C、对仗

D、平仄

3

【判断题】

《闺意献张水部》是朱庆馀写的一首闺情诗。

(√)

 

 

1.2

唐诗与科举

(二)

1

【单选题】陈子昂考上了进士时候是(C)。

A、22岁

B、21岁

C、24岁

D、23岁

2

【单选题】白居易的哪首诗被顾况读了之后,便认为其完全能够在长安立足?

(B)

A、《井底引银瓶》

B、《赋得古原草送别》

C、《长恨歌》

D、《钱塘湖春行》

3

【单选题】李白认为的“有唐第一人”指的是(D)。

A、孟浩然

B、杜甫

C、白居易

D、陈子昂

4

【判断题】

考进士比考明经的难度低。

(×)

5

【判断题】

糊名制是进士考试在审阅程序上采取的。

(×)

 

 

1.3

唐诗与科举(三)

1

【单选题】“故人西辞黄鹤楼”中的故人指的是(B)。

A、白居易

B、孟浩然

C、汪伦

D、杜甫

2

【单选题】“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是(D)的观点。

A、李白

B、白居易

C、陆游

D、苏东坡

3

【判断题】

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开山鼻祖是王维。

(×)

 

 

1.4

唐诗与科举(四)

1

【单选题】“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中的“谢”指的是哪位人物?

(C)

A、谢枋得

B、谢道韫

C、谢灵运

D、谢朓

2

【单选题】与其他文人一起联句作诗时,孟浩然的(B)一出,则无人敢接下句。

A、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B、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C、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D、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3

【判断题】

孟浩然自己求仕失败以后,写下了“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

 

 

1.5

唐诗与科举(五)

1

【单选题】李白获得官位后,最能表他喜悦心情的诗句是(D)。

A、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D、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2

【单选题】柳永被皇帝批“且去填词,何要浮名”是因为他的(B)。

A、《双声子·晚天萧索》

B、《鹤冲天·黄金榜上》

C、《如鱼水·帝里疏散》

D、《征部乐·雅欢幽会》

3

【判断题】

文人借隐居得到名声,从而达到做官的目的是指“终南捷径”。

(√)

 

 

1.6

诗词格律之押韵(上)

1

【单选题】在(A)格律诗产生了。

A、南北朝

B、秦朝

C、宋朝

D、唐朝

2

【单选题】在现代音里面,不同韵的是(B)不同的字。

A、韵腹

B、韵头

C、声调

D、韵尾

3

【判断题】

古代的诗不需要押韵。

(√)

 

 

1.7

诗词格律之押韵(下)

1

【单选题】我国唐诗宋词语音的语音发展阶段是(A)。

A、中古音

B、上古音

C、汉语音

D、近代音

2

【多选题】(ABD)不是诗词格律的难点和重点。

A、记住用韵规律

B、认识生僻词

C、区别平仄音

D、分辨近音词

3

【判断题】

古今的韵是相同的,但古今的音是不相同的。

(×)

 

 

1.8

诗词格律之四声

1

【单选题】普通话中,阴平大致上对应的是(B)。

A、二声

B、一声

C、四声

D、三声

2

【多选题】以下属于仄声的是(ACD)。

A、上声

B、平声

C、入声

D、去声

3

【判断题】

发音时不声带不产生震动的音是浊音。

(√)

 

 

1.9

入声的发音特点

1

【单选题】区分平仄的难点在于区分出第一声和第二声中的(D)。

A、平声字

B、上声字

C、去声字

D、入声字

2

【单选题】中国文人是在什么时候发现中国字可分为平声字和仄声字的?

(C)

A、秦朝

B、汉朝

C、南北朝

D、隋朝

3

【单选题】在诗句中安排平仄的规则正式定型于(C)。

A、隋朝

B、初唐

C、盛唐

D、晚唐

4

【判断题】

区分平仄要以古音为标准。

(√)

 

 

1.10

格律诗的三大要素

1

【单选题】格律诗的三大要素不包括(C)。

A、用韵

B、平仄

C、节奏

D、对仗

 

1.11

格律诗之对仗

1

【单选题】(C)是《笠翁对韵》的作者。

A、沈复

B、朱熹

C、李渔

D、王力

2

【单选题】通常在对仗中,把前面的一句叫做出句,后面的叫做(A)。

A、对句

B、回句

C、仿句

D、应句

3

【单选题】“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是(D)说的。

A、韩愈

B、沈括

C、陆游

D、苏轼

4

【判断题】

在诗句对应的位置上,把词性相同,平仄相反的的字进行排列,造成整齐的形式之美就是对仗。

(√)

 

 

2.1

格律诗的用韵

1

【单选题】梁朝永明年间,以(A)为首的文人发现在诗中有规律地安排平仄能造成诗歌的音韵美,格律诗开始萌芽。

A、沈约

B、刘勰

C、钟嵘

D、庾信

2

【单选题】出现时间最早的韵书是(D)。

A、孙愐《唐韵》

B、陈彭年《广韵》

C、丁度《集韵》

D、陆法言《切韵》

3

【多选题】(ABD)不是主持科举考试的古代官署。

A、吏部

B、工部

C、礼部

D、户部

4

【判断题】

平水韵是唐人作诗用韵的主要依据。

(√)

5

【判断题】

平声在诗韵的106个韵中有30个。

(√)

 

 

2.2

一东韵

1

【单选题】王维在开元28年主持了在(D)的科举考试。

A、湖南长沙

B、四川成都

C、云南昆明

D、湖北襄阳

2

【单选题】“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中的“山翁”是(C)。

A、山琮

B、作者自指

C、襄阳太守

D、山简

3

【判断题】

“知南选”是王维在开元年间所担任的官职,其职责是主持朝廷在南方开展的科举考试。

(×)

 

 

2.3

二冬韵

1

【单选题】“十年离乱”在“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中指的是(A)。

A、安史之乱

B、泾原兵变

C、黄巢起义

D、三镇复叛

2

【多选题】以下属于二冬韵的是(ABC)。

A、钟

B、重

C、容

D、翁

3

【判断题】

在一首诗中可以押五个韵。

(×)

 

 

2.4

八庚韵

1

【单选题】杜甫写作《月夜忆舍弟》时,正值(D)。

A、霜降

B、芒种

C、小满

D、白露

2

【单选题】“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指的战乱是(A)。

A、安史之乱

B、泾原兵变

C、黄巢起义

D、三镇复叛

3

【判断题】

用韵在古代格律诗中的位置是二四六八句。

(×)

 

 

2.5

九青韵

1

【单选题】“干戈寥落四周星”中的“四周星”指的时间跨度是(C)。

A、1年

B、2年

C、4年

D、8年

2

【单选题】“惶恐滩头说惶恐“中的“惶恐滩”位于(A)。

A、江西

B、江苏

C、浙江

D、湖北

3

【判断题】

文天祥在南宋末年能考上状元并不是因为他的家世背景好。

()

 

 

2.6

十二侵韵

1

【单选题】“沧浪之水浊兮”在屈原《渔父》中是指(A)。

A、皇帝昏庸无能

B、诗人心情沉重

C、百官腐败贪污

D、个人前途未卜

2

【单选题】(D)是杜甫《蜀相》所描写的人物。

A、赵贞吉

B、赵雄

C、谢方叔

D、诸葛亮

3

【判断题】

人们称王维为“诗佛”。

(×)

 

 

2.7

四支韵与八齐韵

1

【单选题】今天的(C)就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钱塘湖”。

A、洞庭湖

B、鄱阳湖

C、西湖

D、千岛湖

2

【单选题】(D)是用的四支韵。

A、《过零丁洋》

B、《喜见外弟又言别》

C、《钱塘湖春行》

D、《终南别业》

3

【判断题】

白堤因为是白居易所修,所以叫白堤。

(√)

 

 

2.8

首句用邻韵

1

【单选题】《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句末尾的“浓、钟、峰、松”四字押的是(A)。

A、二冬韵

B、一东韵

C、九青韵

D、八庚韵

2

【单选题】允许第一句的(C)用一个邻韵被称为“首句用邻韵”。

A、第二个字

B、第一个字

C、最后一个字

D、最中间的字

3

【判断题】

格律诗一首诗只能押一个韵。

(√)

 

 

3.1

五言律诗之仄起仄收式(上)

1

【单选题】(C)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里不存在。

A、上声

B、平声

C、入声

D、去声

2

【单选题】“国破山河在”中(B)字是入声字。

A、破

B、国

C、在

D、河

3

【判断题】

在相邻两联中,上一联的对句和下一联的出句的平仄类型必须是同一大类,这就是“失粘”中的“粘”。

(×)

 

 

3.2

五言律诗之仄起仄收式(下)

1

【单选题】在五言律诗中,(D)是最常见的平仄格式。

A、平起平收

B、平起仄收

C、仄起平收

D、仄起仄收

2

【单选题】“野径云俱黑”的“俱”是(B)声调。

A、上声

B、平声

C、入声

D、去声

3

【单选题】(A)是“月涌大江流”的平仄规律。

A、仄仄仄平平

B、仄仄平仄仄

C、平平仄平平

D、平平平仄仄

4

【判断题】

杜甫在青年时期写了《旅夜书怀》。

(√)

 

 

3.3

五言律诗之仄起平收式

1

【单选题】(B)与“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描写手法相近。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

【单选题】王维的“太乙近天都”中的“太乙”指的是(A)。

A、终南山

B、泰山

C、华山

D、五台山

3

【单选题】盛唐山水诗的代表有王维和(C)。

A、孟郊

B、李白

C、孟浩然

D、白居易

4

【判断题】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用了写实的手法。

(×)

5

【判断题】

“分野中峰变”中的“分野”是古代地理学中的一个概念。

(√)

 

 

3.4

五言律诗之平起仄收式

1

【单选题】“山居秋暝”的“暝”是指(D)。

A、半夜

B、黎明

C、清晨

D、黄昏

2

【单选题】“随意春芳歇”中的入声字是(C)。

A、春

B、意

C、歇

D、芳

3

【判断题】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中的典故来自于《楚辞》。

(√)

 

 

3.5

五言律诗之平起平收式

1

【单选题】(A)“但使龙城飞将在”中“龙城”应为“卢城”。

A、阎若璩

B、纪昀

C、梅文鼎

D、顾炎武

2

【单选题】“万里鸣刁斗”中的“刁斗”在古代是(D)。

A、号角

B、烟斗

C、武器

D、锅具兼击打发声装备

3

【判断题】

以诗饯别友人是古人的习惯。

(√)

 

 

3.6

七言律诗之仄起平收(上)

1

【单选题】在七言律诗中,(A)是最常见的一种平仄格式。

A、仄起平收

B、平起仄收

C、平起平收

D、仄起仄收

2

【单选题】“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是“思”的谐音表现手法借鉴了(D)。

A、传统口技

B、传统戏曲

C、传统相声

D、传统民歌

3

【判断题】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主要表达了诗人李商隐对甜蜜爱情的向往与赞美。

(√)

 

 

3.7

七言律诗之仄起平收(中)

1

【单选题】(A)典故在“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一句中得到运用。

A、2个

B、1个

C、4个

D、3个

2

【单选题】“扇裁月魄羞难掩”中“月魄”指的是(D)。

A、女子的嘴唇

B、女子的眼睛

C、女子的脸

D、女子的肌肤

3

【判断题】

在古代,青鸟是往来书信传递的使者。

(√)

 

 

3.8

七言律诗之仄起平收(下)

1

【单选题】在公元805年,柳宗元参加王叔文的政治改革集团,受到迫害后,被贬到(A)。

A、广西

B、青海

C、四川

D、新疆

2

【单选题】李商隐是以(C)的故事为对象写了《马嵬·其二》。

A、吕布与貂蝉

B、范蠡与西施

C、唐玄宗和杨贵妃

D、赵飞燕与汉成帝

3

【判断题】

在李商隐的《锦瑟》中能感受到一种迷茫绝望的情绪。

(√)

 

 

3.9

七言律诗之仄起仄收

1

【单选题】(A)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有关。

A、安史之乱

B、泾原兵变

C、黄巢起义

D、三镇复叛

2

【单选题】“漫卷诗书喜欲狂”中入声字是(D)。

A、书

B、卷

C、狂

D、欲

3

【判断题】

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在“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得到典型反映。

(√)

 

 

3.10

七言律诗之平起平收

1

【单选题】在文革时,“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中的“周公”曾被用来影射(D)。

A、邓小平

B、朱德

C、林彪

D、周恩来

2

【单选题】“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中有(C)入声字。

A、2个

B、1个

C、4个

D、3个

3

【判断题】

古代占卜的方法是钻龟和祝蓍。

(√)

 

 

3.11

七言律诗之平起仄收

1

【单选题】(A)典故在“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得到运用。

A、2个

B、1个

C、4个

D、3个

2

【单选题】“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是对诗人(C)的评价。

A、刘禹锡

B、白居易

C、李白

D、杜甫

3

【判断题】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哲理是说新生事物必定要战胜落后的腐朽的事物。

(√)

 

 

3.12

“心有灵犀一点通”新解

1

【单选题】(B)是最早提到“萼绿华”的人。

A、葛洪

B、陶弘景

C、李商隐

D、孙思邈

2

【单选题】(C)是“白足禅僧”的典故出处。

A、《酉阳杂俎》

B、《史记》

C、《高僧传》

D、《东京梦华录》

3

【单选题】“心有灵犀一点通”所表达的情景是李商隐与女子在玩(B)的游戏。

A、对对联

B、藏钩

C、酒令

D、猜字谜

4

【判断题】

《列仙传》是“岂知一夜秦楼客”中“秦楼客”最早的典故出处。

(×)

5

【判断题】

“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原意是指情侣之间的心灵感应。

(√)

 

 

3.13

藏钩

1

【单选题】花蕊夫人的《宫词》写的是(D)的事。

A、隋

B、魏晋

C、宋

D、唐

2

【单选题】(A)是藏钩游戏最早的起源朝代。

A、汉

B、秦

C、隋

D、魏晋

3

【判断题】

李商隐与诗中女子相识已久,从“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一诗可知。

(√)

 

 

3.14

射覆

1

【单选题】最早是用(B)的方法来算射覆游戏。

A、占星

B、周易起卦

C、看面相

D、算数

2

【单选题】“上尝使诸数家射覆,置守宫盂下”中的“守宫”是指(C)。

A、蜘蛛

B、蚕蛹

C、蜥蜴

D、蚱蜢

3

【单选题】在射覆中,游戏双方的(A)功底是主要考察的对象。

A、国学

B、数学

C、武术

D、哲学

4

【判断题】

南朝刘义庆的《幽明录》是“鸡窗”的典故的来源。

(√)

5

【判断题】

时事的、时髦的词汇在射覆中可以被使用。

()

————————————————

答案是辛苦整理出来的

完整版课后答案需要支付5元/门

购买完整版答案联系QQ646013515

更多学习通资料

————————————————

3.15

五律与七律的平仄关系

1

【单选题】律诗第一句的平平仄仄平平仄,则第二句的平仄为()。

A、平仄仄平仄仄平

B、平平仄仄平平仄

C、仄平仄平平平仄

D、仄仄平平仄仄平

2

【判断题】

平仄根据粘和对的规则,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

 

 

3.16

《刘白唱和集》鉴赏

1

【单选题】()是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的平仄格式。

A、仄起仄收式

B、平起仄收式

C、平起平收式

D、仄起平收式

2

【判断题】

刘禹锡和白居易初次相逢是在杭州。

()

 

 

3.17

格律诗的音韵平仄规律

1

【单选题】七律的平仄格式有()。

A、2种

B、1种

C、4种

D、3种

2

【多选题】以下各点属于格律诗的基本要素的是()。

A、对仗

B、用韵

C、平仄

D、用典

3

【判断题】

格律听多了会产生类似乐感的感觉,。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