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务模拟课程设计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61245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业务模拟课程设计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银行业务模拟课程设计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银行业务模拟课程设计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银行业务模拟课程设计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银行业务模拟课程设计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银行业务模拟课程设计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银行业务模拟课程设计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银行业务模拟课程设计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银行业务模拟课程设计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银行业务模拟课程设计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银行业务模拟课程设计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银行业务模拟课程设计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银行业务模拟课程设计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银行业务模拟课程设计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银行业务模拟课程设计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银行业务模拟课程设计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业务模拟课程设计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银行业务模拟课程设计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处理每个客户业务时,如果属于第一种,且申请额超出银行现存资金总额而得不到满足时,则立即排入第二个队等候,直至满足时才离开银行,?

否则业务处理完后立即离开银行。

3.?

每接待完一个第二种业务的客户,则顺序检查和处理第二个队列中的客户,对能满足的申请者予以满足,不能满足者重新排到第二个队列的队尾。

4.假设检查不需要时间,在此检查过程中,一旦银行资金总额少于或等于刚才第一个队列中最后一个客户(第二种业务)被接待之前的数额,或者本次已将第二个队列检查或处理了一遍,就停止检查(因为此时已不可能还有满足者),转而继续接待第一个队列的客户。

5.?

任何时刻都只开一个窗口,营业时间结束时所有客户立即离开银行。

通过离散的模拟方法求出客户在银行内逗留的平均时间

三、设计期限

日期

内容

选取参考书,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完成资料搜集和系统分析工作。

创建相关数据结构,录入源程序。

调试程序并记录调试中的问题,初步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上交课程设计报告打印版和电子版的论文程序

前言

课程设计是实践性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以某一课程为基础,可以涉及和课程相关的各个方面,是一门独立于课程之外的特殊课程。

课程设计是让同学们对所学的课程更全面的学习和应用,理解和掌握课程的相关知识。

《数据结构》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计算机理论和应用的核心基础课程。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数据结构的逻辑特性和物理表示、数据结构的选择和应用、算法的设计及其实现等方面,加深对课程基本内容的理解。

同时,在程序设计方法以及上机操作等基本技能和科学作风方面受到比较系统和严格的训练。

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我选择的题目是银行业务模拟系统。

一般某个银行在某个地区营业前,都要进行市场调查与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开多少个窗口使效率最高,而且不会产生较大的冗余。

做此项调查通常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我借助计算机系统产生的随机数(时间间隔,每个客户办理的款数以及处理时间)对银行客户的离散事件进行预测,通过银行业务模拟系统计算出客户在银行逗留的总时间并计算出客户在银行的平均逗留时间。

通过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减少实际调查的劳动量,资金及时间耗费,轻松的得到高效的方法。

第1章需求分析‥‥‥‥‥‥‥‥‥‥‥‥‥‥‥‥‥‥‥‥‥‥‥‥‥‥‥‥1

第2章总体设计‥‥‥‥‥‥‥‥‥‥‥‥‥‥‥‥‥‥‥‥‥‥‥‥‥‥2

.设计原理‥‥‥‥‥‥‥‥‥‥‥‥‥‥‥‥‥‥‥‥‥‥‥‥‥‥‥‥2

.设计方案及流程‥‥‥‥‥‥‥‥‥‥‥‥‥‥‥‥‥‥‥‥‥‥‥‥‥2

.系统分析‥‥‥‥‥‥‥‥‥‥‥‥‥‥‥‥‥‥‥‥‥‥‥‥‥‥‥‥2

.银行业务模拟程序流程图‥‥‥‥‥‥‥‥‥‥‥‥‥‥‥‥‥‥‥‥‥3

.本程序包含三个模块‥‥‥‥‥‥‥‥‥‥‥‥‥‥‥‥‥‥‥‥‥‥‥4

.函数调用关系‥‥‥‥‥‥‥‥‥‥‥‥‥‥‥‥‥‥‥‥‥‥‥‥‥‥5

.设定客户信息队列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6

第3章详细设计‥‥‥‥‥‥‥‥‥‥‥‥‥‥‥‥‥‥‥‥‥‥‥‥‥‥‥‥‥7

第4章编码与调试‥‥‥‥‥‥‥‥‥‥‥‥‥‥‥‥‥‥‥‥‥‥‥‥‥‥‥20

调试程序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20

.调试过程‥‥‥‥‥‥‥‥‥‥‥‥‥‥‥‥‥‥‥‥‥‥‥‥‥‥‥‥20

第5章总结‥‥‥‥‥‥‥‥‥‥‥‥‥‥‥‥‥‥‥‥‥‥‥‥‥‥‥‥‥24

参考文献‥‥‥‥‥‥‥‥‥‥‥‥‥‥‥‥‥‥‥‥‥‥‥‥‥‥‥‥‥‥‥25

附录‥‥‥‥‥‥‥‥‥‥‥‥‥‥‥‥‥‥‥‥‥‥‥‥‥‥‥‥‥‥‥‥‥26

第1章需求分析

[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银行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相应的人民对各银行软件的需求也日益迫切,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小组在收集了大量的信息后,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编写了这个系统。

但由于我们目前的水平有限,未能顺利的运行出这个系统,至于其可行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和加工整改。

[问题描述]

客户业务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申请从银行得到一笔资金,即取款或借款。

银行有两个服务窗口,相应地有两个队列。

处理每个客户业务时,如果居于第一种,且申请额超出银行现存资金总额顺得不到满足,则立刻排入第二个队等候,直至满足时才离开银行;

否则业务处理完后立刻离开银行。

每接待完一个第二种业务的客户,则顺序检查相处理(如果可能)第二个队列中的客广,对能满足的申请者予以满足,不能满足者重新排列第二个队列的队尾。

注意,在此检查过程中,一旦银行资金总额少于或等于刚才第一个队列中最后一个客户(第二种业务)被接待之前的数额,或者本次已将第二个队列检查或处理了一遍,就停止被盗(因为此时已不可能还有能满足者)转而继续接待第一个队列的客户。

任何时刻都只开一个窗口。

假设检查不需要时间。

营业时间结束时所有存户立即离开银行。

写一个上述银行业务的事件驱动模拟系统,通过模拟方法求出客户在银行内逗留的平

均时间。

[测试数据]

一天营业开始时银行拥有的款额为10000(元).营业时间为600(分钟)。

其他模拟参量

自定。

注意测定两种极端的情况:

一是两个到达事件之间的间隔时间很短,而客户的交易时

间很长,另一个恰好相反,设置两个到达事件的间隔时间很长,而客户的交易时间很短。

[实现提示]

事件有两类;

到达银行和离开银行。

韧始时银行现存资金总额为total。

开始营业后的第

—个事件是客户到达,营业时间从0到closetime。

到达事件发生时随机地设置此客户的交

易时间相距下一到达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

每个客户要办理的款额也是随机确定的,用负值

和正值分别表示第一类相第二类业务。

变量total、closetime以及上述两个随机量的上下界

均文互地从终端读入,作为模拟参数。

两个队列和一个事件表均要用动态存储结构实现。

注意弄清应该在什么条件下设置离开事件,以及第二个队列甩怎样的存储结构实现时可以获得较高的效率。

注意:

事件表是按

时间顺序有序的。

第2章总体设计

.设计原理:

为了计算平均时间,就要掌握每个客户到达银行和离开银行这两个时刻,后者减去前者即为每个客户在银行逗留的时间。

所有客户逗留时间的总和被一天内进入银行的客户数除便是所求的平均时间。

事件的主要信息是事件类型和事件发生的时刻,算法中要处理的事件有两类:

一类是客户到达的时间,另一类是客户离开的时间。

前一类事件发生的时刻随客户到来自然形成,后一类事件发生时刻则由客户事务所需时间和等待所耗时间而定。

由于驱动程序是按时间发生时刻的先后顺序进行,则事件表应该是有序表,其主要操作是插入和删除事件。

.设计方案及流程

由于在实际的银行中,客户到达的时刻及其办理事务所需时间都是随机的,在模拟程序中可用随机数代替,不失一般性。

假设第一个客户进门的时刻为0,即是模拟程序处理的第一个事件,之后每个客户到达的时刻在前一个客户到达时设定。

因此在客户到达事件发生时需先产生两个随机数:

其一为此时刻到达的客户办理事务所需时间durtime;

其二为下一个客户将到达的时间间隔intertime,假设当前事件发生的时刻为occurtime,则下一个客户到达事件发生的时刻为occurtime+intertime。

由此应产生一个新的客户到达时间插入表;

刚到达的客户则应插入到当前所含元素最少的队列中;

若该队列在插入前为空,则还应产生一个客户离开事件插入事件表。

客户离开时间的处理比较简单。

首先计算该客户在银行逗留的时间,然后从队列中删除该客户后查看队列是否为空,若不空则设定一个新的队头客户离开事件。

系统分析

1.银行业务模拟程序的主要处理对象是“事件”,事件的主要信息是事件的类型和事件的发生时刻。

算法中处理的事件有两类:

一类是客户到达事件;

另一类是客户离开事件。

前一类事件发生的时刻随客户的到来自然形成;

后一类事件发生的时刻由客户办理业务所需时间和等待时间而定。

由于程序驱动是按事件发生时刻的先后顺序进行的,所以事件表应是有序表,其主要操作是插入和删除事件,用一个单链表表示。

2.银行业务模拟程序中需要的另一数据结构是表示客户排队的队列,由于假设银行有2个窗口,因此程序中需要2个队列,队列中有关客户的信息是客户到达的时间和客户办理业务所需要的时间。

队列中的队头客户即为正在窗口办理事务的客户,他办完业务离开队列的时刻影响着即将发生的客户离开事件的时刻,我们要记录前一客户的离开时间。

这就是说,对每个队头客户都存在一个将要驱动的客户离开事件。

因此在任何时刻即将发生的事伯只有4种可能:

1)新的客户到达;

2)队列1队头客户办完业务离开;

3)队列1取款客户由于得不到满足而转至队列2;

4)队列2队头客户办完业务离开;

3.为了使编写的程序具有通用性,在编程序时将银行的营业时间、初始存款

客户办理业务的最长时间及两个客户到达的最大时间间隔都设置成程序运行时动态输入,但是客户办理业务的时间和两个客户到达的时间间隔用随机函数产生的随机数表示。

这样可以对程序进行理性的分析,从而实现真正离散事件的模拟。

4.测试数据。

①客户的存取款金额,不大于5000元

②客户办理业务所要时间,不大于20分钟

③下个客户到达的时间间隔,不大于30分钟

当然,系统的模拟性能完全不受这些规定的限制,用户完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作简单的修改和调整.而且以上各模拟量均由随机函数给出,符合离散事件要求

第1次:

完成程序的主框架设计,进行调试,验证其正确性;

第2次:

详细设计,进行调试,验证其正确性;

第3次:

进行整体调试,运行程序,对运行结果进行分析,完成实验报告。

银行业务模拟程序流程图(如图1)

否否

(图1)

本程序包含三个模块

①主程序模块:

voidmain()

{

输出主界面;

选择操作:

进入银行业务模拟系统/退出程序;

While(进入银行业务模拟窗口)

OpenForDay();

进行初始化操作;

输出格式控制;

银行业务模拟:

while(有要处理的事件时)入银行业务模拟系统\n"

);

printf("

0.退出程序\n"

scanf("

%d"

&

n);

while(n==1)

{

OpenForDay();

业结束后银行现存资金总额(元):

%ld\n"

total_money);

printf("

2.营业时间内实现交易的客户数(人):

%d\n"

number);

3.客户在银行逗留的总时间(分钟):

total_time);

4.客户在银行的平均逗留时间(分钟):

%f\n"

(float)total_time/(float)number);

--------------------------------------"

}

printf("

以上为模拟结果!

请继续选择继续或退出:

\n"

);

1.继续模拟\n"

if(n==0)

{printf("

谢谢使用本系统,再见!

"

break;

}

}}

第4章编码与调试

.调试程序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首先是对指针初始化的问题,一些指针如果不先申请一个新变量就会报错,即使是直接把这个指针赋值为空也要现为其申请一个新的空间。

其次就是对循环退出条件的选择,有几次发现模拟过程出现了停止现象,此时发现问题就可以对循环体进行调试,一般只要对循环体内加上一些认为的输出判断它的执行情况就可以比较方便的发现和解决问题。

.调试过程

1、进入演示程序后,即显示文本方式的主界面窗口,如图3:

(图3)

2.程序测试结果

在此程序中我通过宏定义语句#defineMONEY5000设置了个人业务值的交易上限。

但系统的模拟性能完全不受这些规定的限制,可以通过改变此上限来随机产生不同范围的交易额。

用户完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作简单的修改和调整。

而且时间间隔,每个客户办理的款数以及处理时间这些模拟量均由随机函数给出,符合离散事件要求。

为了测试程序的健壮性,可以输入不同的数据进行测试。

我测试的第一组数据是:

银行初始存款:

10000元

营业时间:

480分钟(即8小时)

两个客户到达的最大时间间隔:

30分钟

最大处理时间:

20分钟

3.进入演示程序后,即显示文本方式的主界面窗口,如图4:

(图4)

进一步按回车键,即出现如下图5的界面:

(图5)

即成为了死循环,不能行通。

进一步的对程序进行整改,调试,又运行出如下图6的界面

(图6)

此次运行的程序中,没有进入模拟系统,但也没形成死循环,原因是主函数没有调用模拟系统的子函数。

最终,此次的课程设计以失败告终。

再运行一次,出现如下图7界面:

(图7)进一步按回车键出现如下图8的界面:

(图8)

第5章总结

心得体会

这是我第一次做课程设计,当初听老师说要做课程设计时,而且得知做设计的要求时,就觉得这会是一个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于是就自己着手收集了一些相关课程设计的题目,综合和这些题目以及自己的水平,最终确定了这个选题。

当明确自己要做课程设计的题目时,充满了好奇心,以前只是一味的学习书本的知识,这次要理论结合实际的去做一个系统程序,有压力也有动力。

编辑好自己的设计任务书,结合设计的要求,脑海中开始寻找合适的数据结构来解决这个问题。

看了从互联网上搜集了一些别人的成果,觉得这个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但我更想挑战下自己,于是便一边学习巩固队列的相关知识及C语言知识,一边编写程序。

做程序时遇到很多难题,在一遍一遍的分析与调试中,逐步的解决程序中的错误。

这使我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了解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充分体会到了在程序执行时的提示性输出的重要性。

编写大一点的程序,应该先写出算法,再写程序,调试时一段一段调试;

对于没有实现在操作用空操作代替,这样容易找出错误所在。

最忌讳将所有代码写完后再调试,这样错误太难找。

虽然,这个程序最终在调试过程中未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但是我为之努力了,因而自豪。

因为在这个程序的编写过程,我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以及一起努力后只要有小小的进步都会觉得万分的满足;

收获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感受到了老师教学的耐心和细心,还有那循循善诱的教导,有时不重一题,但重方法,因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同时也明白了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课程设计,使我对编程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学会了坚持,耐心和努力,也明白了怎样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当中,激励了我的学习主动性。

虽然数据结构这门课已经结束了,但是我们不会停止对这门课的研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此,对李明老师的指导和循循善诱的教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对我的合作伙伴施欢和帮助过我的同学王家宣、陈冉军表示感谢!

总结收获?

(1)对自己所学的数据结构有了更熟练的运用和更深刻的了解。

(2)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学会了自觉主动地查找文献知识,如到图书馆翻阅书籍和上网查阅等。

(3)提高了自己的办事效率,面对挑战不退缩,敢于迎韧而上,除此还学会了遇事沉着冷静,认真思考,逻辑清晰的列出解决方案。

(4)提高了我对市场的了解,使自己很好的将市场与C语言程序设计相结合,使自己能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生活。

(5)学会了感恩,了解到老师和父母对我们的付出都很大。

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

[1]严蔚敏《数据结构》(C语言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2]王昆仑李红《数据结构与算法》(第二版)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

[3]贾伯琪《计算机程序设计》(学习指导与实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2

[4]孙家启《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课题名称

银行业务模拟系统

院系

年级专业

12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班

学号

姓名

成绩

课题设计

目的与

设计意义

1、课题设计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对离散事件模拟的认识;

2)进一步理解队列的实现与应用;

3)对链表的操作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该实验涉及到线性表的建立、插入、删除等操作,涉及到了队列的建立、插入、删除,涉及到了离散事件的应用思想,还涉及到了排序的概念。

完成这个实验对线性表、队列及C语言编程等多方面的知识将是一个很好的利用,对离散事件也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课题设计意义:

巩固和加深我们对数据结构的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掌握C语言编程和程序调试的基本技能。

利用数据结构进行基本的软件设计,掌握书写程序设计说明文档的能力,提高运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锻炼实践的能力,能够做到善于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进一步加深、巩固我们所学专业课程(《数据结构C语言版》)的基本理论知识,如语句嵌套和循环,分支等结运用,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运用C语言独立地编写、调试应用程序和进行其它相关设计的技能,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充分发挥广大同学的潜力,提高程序开发能力,使我们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而得到全面的锻炼

2013年12月3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