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基础.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61254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EMS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EMS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EMS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EMS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EMS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EMS基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EMS基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EMS基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EMS基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EMS基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EMS基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EMS基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EMS基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EMS基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EMS基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EMS基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EMS基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EMS基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EMS基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EMS基础.docx

《EMS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MS基础.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EMS基础.docx

EMS基础

1、GB/T24001-2004标准4.5.1要求对(  )进行例行监测和测量。

 

(A)污染物的关键特性 

(B)可能具体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

 (C)可能与环境因素有关的活动 

(D)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的关键特性 

2、下列说法符合运行控制条款要求的是(  )。

 

(A)所有的重要环境因素都应建立程序文件 

(B)建立运行控制程序文件时,可不考虑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的要求 

(C)应对所有的供方及合同方告知适用的程序和要求 

(D)运行控制程序中应规定运行要求 

3、GB/T24001-2004标准中4.5.3要求组织评审所采取(  )的有效性。

 

(A)纠正措施 

(B)预防措施 

(C)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D)信息交流方式 

4、以下哪一项是“预防措施”?

(  )。

 

(A)消除已发生的不符合所采取的措施 

(B)消除不符合发生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C)消除潜在不符合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D)消除内审所发现的不符合,防止再次发生的措施 

5、活性污泥法属于(  )。

 

(A)污水处理生化法 

(B)固废处理方法 

(C)湿式氧化法 

(D)污水处理化学法 

6、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法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法是(  )。

 

(A)排除危害、赔偿损失、恢复原状 

(B)排除危害、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 

(C)具结悔过、赔偿损失、恢复原状 

(D)排除危害、赔礼道歉、恢复原状

 7、下列不属于污染预防内容的是(  )。

 (A)材料替代 

(B)工业污水处理后循环利用 

(C)生活垃圾外运 

(D)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处理 

8、组织建立、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所依据的标准是(  )。

 

(A)GB/T24004      (B)GB/T24001 (C)GB/T24020      (D)GB/T19011 

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  )。

 (A)一级标准 (B)二级标准 (C)三级标准 (D)根据出水受纳水域功能要求而定 

10、对于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单位,在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之前,应当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征求(  )的意见。

 

(A)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C)所在行政区域工商管理主管部门

 (D)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 

1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牌坊速率的单位是(  )。

 

(A)Kg/h        (B)g/h (C)Kg/d        (D)Mg/m3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污染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是否可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所作的规定是(  )。

 

(A)可以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B)禁止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C)经海关同意可以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D)可以在向环保部门缴纳预防危险费后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13、GB/T24001-2004标准的“环境”是指(  )。

 

(A)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B)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C)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D)影响工作场所外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14、关于GB/T24001-2004标准,下面哪一个提法是正确的(  )。

 

(A)标准包含了一些针对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 

14、关于GB/T24001-2004标准,下面哪一个提法是正确的(  )。

 

(A)标准包含了一些针对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 

(B)标准未提出绝对绩效的要求 

(C)标准可能不适用于个别的地理、文化和社会条件 

(D)以上全不正确 

15、重要环境因素是指(  )。

 

(A)环境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 

(B)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C)潜在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D)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16、评价重大环境因素和重大环境影响时应考虑(  )。

 

(A)环境影响的程度 (B)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C)内、外部相关方的关注程度 (D)以上全部 

17、组织(  )决定是否对它的重要环境因素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

 (A)可以         (B)应 (C)不一定       (D)可以才 

18、组织定期对环境法律法规遵守情况进行评价,这是GB/T24001-2004哪个条款的要求?

 (A)4.3.2       (B)4.5.2 (C)4.6         (D)4.5.1

 19、下列哪一项是污染预防。

(  ) 

(A)污染设备转移 (B)生产过程固废收集 (C)工业垃圾焚烧余热利用 (D)生活垃圾倾倒 

20、以下描述符合GB/T24001-2004标准4.4.2条款要求的是(  )。

 

(A)所有在组织内部工作的人员都必须有环境方面的工作能力 

(B)必须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或多个成文的程序 

(C)从事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人员的能力可以基于必要的教育、培训或经历,记录可以不要保存 

(D)为组织和代表组织的人员都应意识到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21、按照GB/T24001-2004标准的要求,组织应就将其环境方针进行传达,传达的范围应包括(  ) 

(A)组织内的所有员工 

(B)组织内的所有员工,以及所有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 

(C)组织内的所有员工和所有的相关方

 (D)组织所使用的产品或服务所涉及的相关方 

22、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中必须包括(  ) 

(A)环境手册 

(B)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的描述 (C)管理评审程序 (D)污水控制程序 

23、环境管理体系是(  )。

 

(A)一个孤立的管理体系 

(B)组织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C)为满足客户的要求而建立

(D)与质量管理体系没有兼容性

24、环境管理者代表()。

(A)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任命

(B)组织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C)为满足客户的要求而建立

 (D)与质量管理体系没有兼容性 

24、环境管理者代表(  )。

 

(A)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任命 

(B)由工会选举产生 

(C)负责并主持管理评审 

(D)可不止一人,但必须是专职的 

25、文件是信息及其承载媒体,其中对于承载媒体,下列哪种说法不对?

(  )

 (A)纸张 

(B)计算机磁盘、光盘或其他电子媒体 (C)照片或标准样品 (D)仅A+B 

26、环境保护的“三同时”制度是指凡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中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

 

(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改造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C)同时设计、同时改造、同时投产 (D)同时设计、同时报批、同时验收 

27、电冰箱制冷剂使用这一活动中环境因素的正确描述应是(  )。

 

(A)电冰箱使用         (B)CFC 

(C)制冷剂的泄漏       (D)臭氧层的破坏 

28、废水监测报告中常出现COD、SS、LAS等污染因子符号,其含义分别代表(  )。

 

(A)化学需氧量、悬浮物含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 (B)化学需氧量、悬浮物含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 (C)化学需氧量、浊度、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 (D)化学需氧量、浊度、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 

29、下列说法符合GB/T24001-2004标准4.5.5条款要求的是( )。

 

(A)只向管理者代表报告审核结果 

(B)制定审核方案应考虑到相关运行的环境重要性和以上的审核结果 

(C)内部审核只能由组织内部人员实施 

(D)内部审核的目的是判定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得到正确的实施 

30、GB/T24001-2004标准中条款(  )明确了“可追溯性”要求。

 (A)4.3.1     (B)4.4.3 (C)4.5.1     (D)4.5.4 

31、GB/T24001-2004标准中条款(  )要求组织定期对其承诺履行的法律法规遵守情况进行评价。

 

(A)4.3.2     (B)4.5.1 (C)4.5.2     (D)4.2 

32、某化工厂现场正在对硫酸储罐砌围堰。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标准条款是(  )。

 (A)4.3.1     (B)4.4.4 (C)4.5.3     (D)4.4.7

33、依据GB/T24001-2004标准中4.4.6条款,需要对哪些进行识别和策划?

()

(A)所有关键岗位的运行

(B)与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运行

(C)与环境相关的各部门的运行

(D)以上皆是

34、下列哪些内容是不属于GB/T24001-2004标准4.5.1条款监测、测量要求的范围?

()(A)灭火器的定期检查

(B)适用的运行情况

(C)水电消耗的设计

(D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情况

35、制定和实施一个或多个方案是成功的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一个关键因素,制定和实施方案的最主要目的是()。

(A)规定和落实环境管理的职责和作用

(B)用于实现组织的环境目标和指标

(C)规定和执行实现环境绩效的方法、措施和时间安排

(D)规定可测量的环境绩效参数,以验证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后果

36、制定环境方案是为了()。

(A)实现环境目标(B)正确表述组织就其环境绩效的意图和方向(C)消除环境风险(D)满足环境法规的要求

37、确定环境管理体系范围时,通常要考虑()。

(A)组织的管理权限(B)组织的活动领域(C)组织的现场区域(D)A+B+C38、造成水体富氧化的主要污染物是()。

(A)氮和磷(B)COD和BOD(C)碳水化合物(D)磷和镍

39、安全科老李正在向为工厂送汽油的某公司司机讲解油库防火管理要求,该场景适用标准中的()条款的要求。

(A)4.4.2(B)4.4.3(C)4.4.6c)(D)4.4.7

40、一个机械加工厂计划扩建热处理车间,对该项目的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应在()进行最合适。

(A)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B)项目设计阶段(C)项目建设施工前(D)产品试生产前41、层次划分主要是解决组织的()。

(A)纵向结构问题(B)横向结构问题(C)纵向协调问题(D)横向协调问题

42、在监督审核中,缩小认证范围的条件不包括()。

(A)获证组织的主要区域、主要生产线、主要过程等不再继续符合认证标准和其他附加要求

(B)获证组织的认证范围内部分产品范围、现场、区域、生产线、主要过程等不愿再继续保持认证资格,但不能将不可分开的环境风险较大的部分去掉

(C)获证组织将某污染较重的工序承包给不在组织区域内的相关方

(D)获证组织不再生产某类产品或不再提供某种服务

43、向导的作用及职责不包括()。

(A)确保审核组成员了解和遵守有关场所的安全规则和安全程序

(B)安排对场内或组织的特定部分的访问

(C)代表受审核方对审核进行见证

(D)收集审核证据

44、一个印染专业大学毕业生在印染车间工作了5年,因此当其成为EMS审核员时应()从事印染企业EMS审核的专业能力。

(A)一定具备(B)不具备(C)经过适当评价才能决定是否具备(D)无法确定是否具备

45、企业进行内审时所选择的内部审核员应该是()。

(A)企业内部专职人员(B)企业内部兼职人员(C)允许聘请外部人员(D)只要是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以上均可以

46、环境管理体系第一个阶段审核的目的包括()。

(A)确定审核范围(B)确定受审核方是否具备认证注册的条件(C)评价受审核方的EMS是否已建立并得到有效实施(D)以上都正确

47、以下可以作为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审核证据的是()。

(A)冲压车间的工人反映车间噪声太大,引起听力下降

(B)企管理部向审核员提供的市环境监测部门的厂界噪声监测报告

(C)审核员听见土石方施工过程中噪声很大,认为厂界噪声超标

(D)以上都可以

48、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是一个()的过程。

(A)发现不合格项(B)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置(C)评价环境管理体系(D)检验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

49、关于审核组的组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一、二阶段审核组的组成应是相同的

(B)受审核方可以对审核组的组成提出异议

(C)审核组中可以包括技术专家

(D)审核组长由认证机构制定

50、关于现场审核中的技术专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不是审核组成员(B)应当在审核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C)不能单独成组实施审核,可以和其他审核员一同实施审核

(D)应当指导审核工作

51、审核中的沟通不包括()。

(A)审核中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B)审核进展(C)审核发现(D)超出审核范围之外引起关注的问题

52、审核的启动可涉及到以下哪一方面的工作?

()

(A)确定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B)评审文件的适宜性和充分性(C)编写审核检查表(D)制定审核计划

53、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 

(A)再认证时可以不进行文件评审 

(B)认证机构根据再认证的结果,作出受审核方是否能够再次认证注册并换发认证证书的决定 (C)再认证和监督审核都不是完整体系审核 (D)再认证和初次审核的审核内容和方法是相同的 

54、判定组织制定的环境管理方案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时,应考虑(  )。

 (A)与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关联 

(B)目标和指标的管理方案必须一一对应 

(C)实现环境绩效的方法、措施和时间安排 

(D)管理方案必须是技术的改进 

55、现场审核过程中,当受审核方提出扩大认证范围的要求时,审核组长应该(  )。

 (A)宣布中止审核 

(B)明确告知受审核方不能接受此要求,仍按原计划进行审核 

(C)与审核委托方和受审核方进行沟通 

(D)本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同意受审核方的要求 

56、一个认证机构的审核组对组织同时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这是(  )。

 (A)联合审核     (B)整合审核 (C)合并审核     (D)结合审核

 57、审核方案是(  )。

 

(A)针对特定时间段所策划的一次或多次的审核 (B)审核管理程序 (C)审核计划 (D)审核的准则 

58、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用来确定(  )。

 

(A)管理的效率 (B)环境现状符合国家法规和标准的情况 (C)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D)环境手册和程序的适宜性 

59、组织对其材料供应商的审核属于(  )。

 

(A)第一方审核 (B)第二方审核 (C)第三方审核 (D)第二方或第三方审核都有可能 

60、“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进行比较所得到的评价结果”是(  )。

 

(A)审核证据 (B)审核发现 (C)审核结论 (D)审核结果 

61、下列哪些单位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

(  ) 

(A)直接向水体排放工业废水和医疗污水的企事业单位 

(B)其他按照规定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方可排放废水、污水的企事业单位 

(C)间接向水体排放工业废水和医疗污水的企事业单位 

(D)以上都是 

62、以下关于地方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方政府负责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 

(B)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生效后,该区域内的中央直属企业单位必须执行该标准 

(C)地方政府可以制定基础标准和标准样品标准 

(D)地方标准中规定的所有项目,应按地方制定的检测方法标准实施监测和分析 

63、GB/T24001-2004标准中哪个条款的未涉及相关方的内容?

(  )

 (A)4.2    (B)4.3.1 (C)4.4.6  (D)4.5.3 

64、TSP是指(  )。

 

(A)10微米以下粒径的飘尘 (B)林格曼黑度 (C)非烃类总有机碳 (D)总悬浮颗粒物 

65、下列说法符合应急准备和响应条款要求的是(  )。

 

(A)针对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潜在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应规定响应措施 (B)对实际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作出响应,以减少财产损失 (C)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应评审其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并予以修订 (D)组织应定期实验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 

66、根据GB/T24001-2004标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组织应编制《环境手册》,描述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并提供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 

(B)组织应当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及其环境绩效上,而不是放在建立一个繁琐的文件控制系统上 

(C)对文件和资料进行定期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 

(D)对于重大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活动,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 

  67、依据GB/T19011-2013标准,针对审核实施阶段的文件评审,以下错误的是( )。

 (A)如果提供的文件不适宜、不充分,审核组长应告知审核方案管理人员和受审核方

 (B)文件评审可以与其他审核活动相结合,并贯穿在审核的全过程 

(C)如果提供的文件不适宜、不充分,审核组长应根据审核目标和范围决定审核是否继续进行或暂停 

(D)必须由审核组长进行 

  68、依据GB/T19011-2013标准,审核过程中抽样包括统计抽样和(  )。

 (A)系统抽样        (B)分层抽样 (C)调查抽样        (D)条件抽样 

69、依据CNAS-CC01:

2011,管理体系证书暂停的时间通常不超过(  )。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2个月 

70、依据CNAS-CC01:

2011,以下哪项不属于认证机构对客户做出的与认证有关的决定( )?

 

(A)授予证书 (B)保持证书 

(C)更新、扩大、缩小、暂停和撤销证书 (D)特殊审核通知 

71、GB/T24001-2004标准4.5.1要求,程序中应规定形成文件的有(  )。

 

(A)污染物监测结果、运行控制、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的结果 

(B)运行控制、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的结果 

(C)环境绩效、运行控制、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的结果 

(D)环境绩效、运行控制符合情况的结果 

72、下列答案中最符合GB/T24001-2004标准4.3.2要求的表述是(  )。

 

(A)识别适用于组织的法律法规 

(B)识别适用于组织的法律法规和其他应遵守的要求 

(C)识别适用于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应遵守的要求,并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组织的环境因素 

(D)识别适用于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应遵守的要求 

73、公司财务科每年定期向当地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水和电的消耗情况,上述情况适用于GB/T24001-2004标准中的条款号( )。

 

(A)4.4.2.    (B)4.4.6 (C)4.4.3     (D)4.5.1 

74、空压站的噪声控制程序中规定了运行控制要求,上述情况适用于GB/T24001-2001标准中的条款号(  )、 

(A)4.4.4  (B)4.3.1 (C)4.4.6  (D)4.4.5 

75、化学品仓库新购进了一批化学品,采购部门未将已获取的MSDS(安全数据表)发放给仓库保管员,上述情况适用于GB/T24001-2004标准中的条款号(  )。

 (A)4.4.2.    (B)4.4.6 (C)4.4.5     (D)4.5.1 

7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考核内容(  )。

 (A)有组织排放浓度、排放速率 (B)有组织排放浓度、排放速率、无组织排放浓度 

(C)排放浓度 (D)有组织排放浓度、无组织排放浓度 

77、为了实现环境方针的承诺,下列更适合描述环境指标的是(  )。

 

(A)XX工艺过程材料利用率比上一年度提高Y%

(B)减少有毒有害原材料的使用 (C)减少生活废水的排放 (D)节约资源、降低消耗 

78、从事利用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  )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国务院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79、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转移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贮存、处置的,应当(  )。

 (A)向固体废物移出地和接受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B)向固体废物移出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经固体废物接受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 

(C)经固体废物移出地和接受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 

(D)向固体废物移出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并报固体废物接受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80、为满足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当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  )。

 (A)组织活动、产品、服务全过程 

(B)组织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C)已纳入计划或新的开发活动 

(D)所有上述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从下面各题选项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最恰当的答案,并将相应字母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中。

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40分,不在指定位置答题不得分) 

81、根据GB/T24001-2004,“应急准备与响应”,组织应(  )。

 

(A)建立程序并定期评审 (B)识别潜在的紧急情况和事故 (C)必须定期试验应急程序 

(D)预防或减少紧急情况或事故产生的有害环境影响

 82、GB/T24001-2004标准4.4.1条款规定(  )。

 

(A)管理者应确保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提供必要的资源 (B)应对职责和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并形成文件 (C)资源只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基础设施 (D)管理者代表负有提出改进建议的职责 

83、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过程中采取的清洁生产措施包括(  )。

 

(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替代毒性大、危害严重的原料 (B)对生产废水进行综合利用 (C)将生产中的废物交给专业机构填埋 (D)削减包装材料 

84、渗滤液是水渗透过垃圾填埋后形成的溶液,它往往是一种高度污染的溶液。

当且仅当超出填埋场的蓄水能力时,才会有渗滤液泄露至环境中,其数量一般不可预测。

必须找到一个处理渗滤液的方法。

大多数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被直接送到污水处理厂中,但并非所有的污水处理厂都有能力处理高度污染的污水。

以下无法从上文中推断出的是(  )。

 

(A)如果能够预测垃圾填埋场泄漏的渗滤液体积,将有助于解决其处理问题 (B)如果有水样液体从垃圾填埋场中渗透出,则将有渗滤液进入环境 (C)有的渗滤液被送到没有能力处理它的污水处理厂中 

(D)如果渗滤液没有从垃圾填埋场泄露至环境中,则尚未超出该填埋场的蓄水能力

 85、组织在建立和评审目标指标时,应考虑(  )。

 

(A)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B)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 (C)技术、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 (D)相关方的观点 

86、以下哪几类区域属于环境敏感区?

(  ) 

(A)需特殊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