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给水排水专业知识分类模拟16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61302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给水排水专业知识分类模拟16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给水排水专业知识分类模拟16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给水排水专业知识分类模拟16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给水排水专业知识分类模拟16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给水排水专业知识分类模拟16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给水排水专业知识分类模拟16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给水排水专业知识分类模拟16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给水排水专业知识分类模拟16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给水排水专业知识分类模拟16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给水排水专业知识分类模拟16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给水排水专业知识分类模拟16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给水排水专业知识分类模拟16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给水排水专业知识分类模拟16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给水排水专业知识分类模拟16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给水排水专业知识分类模拟16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给水排水专业知识分类模拟16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给水排水专业知识分类模拟16Word下载.docx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给水排水专业知识分类模拟16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给水排水专业知识分类模拟16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给水排水专业知识分类模拟16Word下载.docx

A.水源种类和水质条件将直接影响水处理工艺流程

B.水源地平面位置将直接影响输水管渠的工程量

C.水源地的地形将直接影响取水工程的布置

D.水源地的高程将直接影响水处理工艺选择

D

6.某工业园区拟采用分质供水,下列对其工业用水给水系统的水压、水质和水温要求的叙述中,哪项正确?

A.只要与生活用水相同,就可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

B.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

C.总是低于生活用水

D.总是高于生活用水

B[解析]工业生产用水水质标准并不一定总是比生活用水水质低。

7.下列因素中不影响城市给水系统选择的是何项?

A.用户对水质的要求

B.城市地形起伏

C.居住建筑密度

D.供水水源条件

C[解析]影响给水系统布置的因素:

城市规划的影响、水源的影响、地形的影响。

8.下列关于各类给水系统组成的叙述,何项是正确的?

A.地下水给水系统都不必设水处理构筑物

B.地表水给水系统都必须设水处理构筑物

C.任何一个城市给水系统都必须有管网和水塔

D.任何一个给水系统都必须有取水构筑物和管网

D[解析]以地下水作为水源地给水系统,由于水源水质良好,一般可以省去处理构筑物而只需加氯消毒,使给水系统大为简化。

注意:

是“一般”,而非肯定。

一般水塔或高位水池只用于发展有限的小型管网。

有些给水系统中的水塔设置也非必须,视城市规模大小而定。

9.在一定条件下组成城镇生活用水给水系统时,下列何项工程设施可不设置?

A.管网

B.泵站

C.取水构筑物

D.水处理设施

B[解析]完全靠重力取水与供水时,泵站可不设置。

另外,生活饮用水消毒是必需的,则水处理设施的理解就较为模糊。

10.下列关于给水系统组成的提法中,何项是不正确的?

A.当地下水的原水浊度满足要求时,都可省去消毒的水处理设施

B.当管网中设有水量调节构筑物时,水厂清水池调节容量可以减少

C.当配水管网采用重力配水时,水厂不必设置二级泵房

D.任何给水系统都必须设置取水构筑物

A[解析]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可知,生活饮用水常规指标主要为微生物指标、毒理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放射性等。

原水浊度满足要求,加上消毒,并不能保证所有指标能达到饮用水标准。

11.某小城镇现有地表水给水系统由取水工程、原水输水管、水厂和配水管网组成。

其中水厂净水构筑物16h运行,二级泵站24h运行。

当其供水规模增加40%时,必须扩建的是下列何项?

A.取水工程

B.原水输水管

C.水厂净水构筑物

D.二级泵站和配水管管网

12.下列哪项不属于给水系统或给水系统的组成部分?

A.泉水

B.泉水泵房

C.泉室

D.南水北调工程

A[解析]泉水泵房属于水泵站的组成部分;

泉室属于取水工程的组成部分;

南水北调工程属于输配水工程。

选项A的泉水属于水源。

13.以地表水为水源的城镇供水系统流程为:

水源→一泵房→水厂处理构筑物→清水池→二泵房→管网,指出上述流程中输配水管道设计流量最小的为下列哪项?

A.一泵房→水厂处理构筑物输配水管道设计流量

B.水厂处理构筑物→清水池输配水管道设计流量

C.清水池→二泵房输配水管道设计流量

D.二泵房→管网输配水管道设计流量

C[解析]选项A为最高日平均时+水厂自用水率+原水输水管漏损,选项B为最高日平均时+水厂自用水率,选项C为最高日平均时,选项D为最高日最高时。

14.现有一项城镇给水系统的设计任务,建设单位提供了该城镇2003年编制的《2005~2020年总体规划》,《规划》中人口发展见下表。

在分析论证该城镇给水系统近期设计规模时,确定其综合生活用水定额取300L/人·

d,则近期综合生活用水量为下列何值?

×

城镇人口发展表规划年限2003(现状)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规划人口100,000110,000150,000180,000200,000

A.30000m3/d

B.45000m3/d

C.54000m3/d

D.60000m3/d

C[解析]《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第1.0.6条:

给水工程应按远期规划、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的原则进行设计。

近期设计年限宜采用5~10年。

本题中对“现有一项城镇给水系统的设计任务”的具体年份没有交代,所以有难以理解的地方。

暂且按是2007年有一项城镇给水系统的设计任务对待。

该工程近期设计年限宜采用5~10年,从2007年开始计,即2012~2017年,年限的确定应满足城镇供水的需要,故近期综合生活用水人口宜按2015年取值。

近期综合生活用水量:

Q=180000×

300/1000=54000m3/d

15.下列关于用水定额、用水量及水厂设计规模的叙述中,哪项错误?

A.当采用污水再生水作为冲厕用水时,综合生活用水定额取值可适当减少

B.管网漏损水量与给水系统供水量大小无关

C.在按面积计算城市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时不应计入企业内的道路和绿地面积

D.自来水厂设计规模小于或等于城市所有各项用水量之和

B[解析]选项A说法正确,见《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第4.0.3条注4:

当采用海水或污水再生水等作为冲厕用水时,用水定额相应减少。

选项B理解为错误,注意题目说的是“量”而不是“率”。

选项C理解正确,因为按规范2.0.6条、2.0.7条的解释,“城镇道路”和“市政绿地”不应包括企业内的道路和绿地面积,在实际中也难以有可操作性。

选项D正确,城市用水量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城市规划期限内的城市给水系统供给的居民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用水、公共设施等用水量的总和。

第二部分为上述以外的所有用水量总和,包括:

工业和公共设施自备水源供给的用水,城市环境用水和水上运动用水,农业灌溉和养殖及畜牧业用水、农村分散居民和乡镇企业自行取用水。

在大多数情况下,城市给水系统只能供给部分用水量。

16.下列哪个城镇选用的生活用水定额不在现行规范推荐范围内?

A.位于青海省的某城镇,规划人口20万人,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取110L/(人·

天)

B.位于广东省的某城镇,规划人口30万人,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取130L/(人·

C.位于吉林省的某城镇,规划人口40万人,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定额取230L/(人·

D.位于江苏省的某城镇,规划人口40万人,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定额取300L/(人·

B[解析]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4.0.3条及其注释,B项为Ⅰ区中小城市,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为140~230L/(人·

天)。

17.下列关于城市用水量变化曲线的说法中,哪项正确?

A.每一天都有一条用水量变化曲线

B.用水量变化曲线的变化幅度与当地气候无关

C.城市越大,用水量变化曲线的变化幅度越大

D.水厂清水池调节容积应根据二级泵站供水曲线与用水量变化曲线确定

A

18.对于设有调节水池的配水管网,下列提法中何项是错误的?

A.二级泵房至管网的最大流量为最高日最高时用户用水量

B.夜间转输时二级泵至管网的流量大于用户用水量

C.配水管网节点流量与调节水池容积无关

D.非转输时二级泵房供水范围分界线与调节水池容积有关

A[解析]网中或网后设水塔(或高位水池),二级泵站到管网的输水管设计流量应按最高日最高时流量减去水塔(或高位水池)输入管网的流量计算。

19.下列关于给水系统各构筑物流量关系叙述中,错误的是哪项?

A.给水系统中所有构筑物以最高日用水量为基础计算

B.地表水取水构筑物按最高日平均时流量进行设计

C.配水管网内不设调节构筑物时,水厂二级泵站按最高日最高时流量设计

D.管网中无论是否设置调节构筑物,配水管网都应按最高日最高时流量设计

B[解析]“取用地表水作为给水水源时,取水构筑物、一级泵站及一级泵站到净水厂的输水管及净水厂的设计流量,按最高日平均时流量加水厂自用水量设计计算。

”故答案为B。

此选项实际上是针对水质较好的地下水取水方式而言的。

20.在地形平坦的大中城市的给水管网中设置调节构筑物的作用是下列哪项?

A.可减少取水泵站的设计流量

B.可减少水厂的设计规模

C.可减少配水管网的设计流量

D.可减少水厂二级泵站设计流量

D[解析]清水池的主要作用在于调节一泵站二泵站之间的流量差;

水塔主要作用在于调节二泵站与用户之间的流量差。

21.某24h连续运行的以湖泊为水源的城镇给水系统的流程为:

源水→水厂→供水输水管→网前高地水池→配水总管→管网,上述组成中设计流量最大的是下列哪项?

A.原水输水管

B.水厂二级泵房

C.清水输水管

D.配水总管

D[解析]原水输水管一般以最高日平均时流量与水厂自用水量确定;

二级泵房及清水输水管按二级泵站分级供水之最大一级供水流量确定,此设计流量因有水塔的调节作用而低于最高日最高时设计流量;

配水总管按最高日最高时流量确定。

22.某小镇设有一座自来水、一套给水管网和一座网后水塔。

下列对其二级泵房设计流量的叙述中,哪项正确?

A.应大于给水系统最高日最大时设计流量

B.应等于给水系统最高日最大时设计流量

C.小于给水系统最高日最大时设计流量

D.应等于给水系统最高日平均时设计流量

C[解析]由于水塔可以调节二级泵站供水和用户用水之间的流量差,因此二级泵站每小时的供水量可以不等于用户每小时用水量。

23.配水管网采用分区给水系统能降低能量消耗,其主要理由是哪一项?

A.降低了控制点服务水头

B.降低了用水点多余水头

C.降低了管网水头损失

D.减少了泵房管路损失

B[解析]理论上,控制点水头、管网水头损失、泵房管路损失均不能因分区而减少。

实际情况还是有些差别。

但主要原因是分区后减少了无用的多余水头,使各区处在较合理的一个压力区间。

24.当水源地与净水厂之间有地形高差可以利用时,其原水输水系统的输水方式应为下列何项?

A.采用重力输水方式

B.平时采用重力,高峰用水时加压输水方式

C.采用加压输水方式

D.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输水方式

D[解析]参见《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第3.0.4条、第7.1.6条。

当水源地与供水区域有地形高差可以利用时,应对重力输配水与加压输配水系统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择优选用。

输水管道系统的输水方式可采用重力式、加压式或两种并用方式,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选定。

25.当原水输水管线需要翻越高坡时,其管道的敷设标高应满足下列何项?

A.最大流量运行时的水力坡降线以下

B.最小流量运行时的水力坡降线以下

C.超过最大流量运行时的水力坡降线不大于5m

D.超过最小流量运行时的水力坡降线不大于5m

A[解析]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第7.1.4条:

输水管道系统运行中,应保证在各种设计工况下,管道不出现负压。

7.1.4条条文说明:

输水管出现负压,水中的空气易分离,形成气团妨碍通水,同时还会造成水流的不稳定,另外也可能使管外水体渗入,造成污染。

因此一般输水管线宜埋设在水力坡降线以下,这样可以保证管道内水流在正压下运行。

26.采用合理的分区供水可减少能量消耗,其主要原因是下列何项?

A.降低了多余的服务水头

B.减少了管网的沿线水头损失

C.均衡了供水流量

D.降低了管道压力

A[解析]水头损失本质上取决于管道中的流速,而与整体处在高压力还是低压力无关。

A项明显正确。

27.在正常情况下采用环状配水管网较枝状管网供水具有哪项优点?

A.降低漏渗率

B.降低水锤破坏影响

C.降低二级泵房扬程

D.增加供水范围

B[解析]漏渗率与供水量有关;

二级泵房的扬程应满足最不利点水压的要求;

供水范围由城市规划决定。

只有B选项,当水锤发生时,可以通过环状网进行分流而降低水锤的作用。

28.对于进、出水水位固定的两条并行敷设、直径和材质完全相同的输水管线,影响其事故水量保证率的因素除了连通管的根数外,主要还与下列何项因素有关?

A.输水管线长度

B.连通管设置位置

C.输水管直径

D.输水管线水力坡降

B

29.下列关于原水输水管道设计的要求中,错误的是哪一项?

A.必须采用双管或多管输水

B.尽量沿现有或规划道路敷设

C.埋设在测压管水头线以下

D.长距离输水应检测流量

A[解析]原水输水管不宜少于两条。

30.两条同管径、平等敷设的输水管,中间等距离设置连通管,当某段管道发生事故时,其事故水量保证率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A.输水管管径

B.输水管线总长度

C.输水管工作压力

D.连通管根数

31.在正常情况下,为保证城市生活给水管网供给用户所需水量,布置管网时,下列哪项正确?

A.必须按压分区供水

B.供水水质必须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C.必须布置成枝状管网

D.必须保证管网有足够的水压

D[解析]管网一定前提下,水压越大,流速越大,而流速越大,流量越大,水量和水压正相关,所以必须有相应水压才能达到一定流量,故选项D正确。

选项A错误,不一定必须分区供水,可以采用统一供水系统。

选项B本身含义正确(参见《室外给水设计规范》3.0.8条),但与题干“保证水量”无相关性,故错误。

选项C错误,可以布置成环状。

32.下列有关输水干管设计的叙述中,哪项正确?

A.输水干管必须设计两根及两根以上

B.输水干管发生事故时,该干管必须满足设计水量的70%

C.两条输水干管连通管越多,事故时供水保证率越高

D.重力输水的输水管穿越河道必须采用从河底穿越方式

C[解析]参见《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第7.1.3条,输水干管不宜少于两条,当有安全贮水池或其他安全供水措施时,也可修建一条,故A错误。

根据规范,对于城镇供水,事故保证率为70%,但对于工业用水,事故保证率应根据工业企业的性质决定,故B错误。

规范7.3.8条,穿越河道还可采用管桥方法,故D错误。

33.埋地给水管与下列哪项管道的允许最小水平净距值最小?

A.低压燃气管

B.雨水管

C.污水管

D.热水管

A[解析]参见《室外给水设计规范》附录A,低压燃气管与给水管的允许最小水平净距为0.5m,雨水管和污水管为1.0m(给水管管径小于等于200mm时)或1.5m,热力管为1.5m。

A正确。

34.下列多水源供水方案中,哪项供水方案最可能保障城市用水量和水质安全?

A.从同一个河流不同位置取水的双水厂供水方案

B.从同一河流同一位置取水的双水厂供水方案

C.从不同河流(水质差异小)取水的双水厂供水方案

D.从不同河流(水质差异较大)取水的双水厂供水方案

C[解析]从不同河流取水的方案要优于从同一河流中取水,故排除选项AB。

水质差异越小,处理工艺就越类似,安全性越高,故选择C。

二、多项选择题

1.供水水质必须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的给水系统为下列哪几项?

A.城市给水系统

B.统一给水系统

C.所有的分质给水系统

D.城市中的所有分区给水系统ABCD

ABD[解析]参见《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第3.0.8条,《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是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国家标准,适用于城乡各类集中式供水的生活饮用水,也适用于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的生活饮用水。

《规范》3.0.8条:

生活用水的给水系统,其供水水质必须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故本题中,只要含有生活用水的给水系统都需要满足上述标准。

2.在确定城镇给水系统时,以下叙述中哪几项是错误的?

A.当水源地与供水区域有地形高差可利用时,必须采用重力输配水系统

B.多水源供水的给水系统,无论何时都应保持各水源的给水系统相互独立运行

C.当供水水质不能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时,可对饮水部分采用直饮水分质供水系统

D.城镇统一供水管网不得与自备水源供水系统直接连接ABCD

ABC[解析]选项A应该是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是否采用重力输配水系统。

另外地形有高差,但高差到底是多少未说明。

选项B多水源供水的给水系统,只要给水水质能满足要求可以采用统一管网。

选项C当水质不能满足饮用水卫生标准时,就不能作为生活用水提供。

要注意生活饮用水的定义是:

“供人生活的饮水和生活用水”,不只是“饮水”。

具体见《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术语和定义。

选项D明显正确。

3.工厂给水系统设计时,应尽可能优先采用下列哪几项给水系统?

B.循环给水系统

C.复用给水系统

D.加压给水系统ABCD

BC[解析]按照水的重复利用方式,可将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的给水系统分成循环给水系统和复用给水系统两种,选项B和选项C正确。

直流给水系统供水使用以后废弃排放,或随产品带走或蒸发散失,从节约水资源角度考虑,不是优先考虑的系统,选项A错误。

为了节约能量,应尽量使用城市管网已有的水压,选项D错误。

4.下列有关给水工程的说法中,哪几项不正确?

A.给水系统的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B.当水塔向管网供水时,其作用相当于一个供水水源

C.给水工程应按远期规划、近远期结合、以远期为主的原则进行设计

D.因设施和管理工作增加,在相同事故条件下,多水源供水系统的供水安全性比单一水源供水系统要差ABCD

ACD

5.下列哪几项水质指标不代表具体成分,但能反映水质的某方面的特征?

A.溶解氧

B.CODMn

C.氯化物

D.碱度ABCD

BD[解析]溶解氧代表水中氧气,成分具体;

CODMn——化学需氧量,间接反映有机物浓度;

氯化物——含氯离子物质,成分具体;

碱度——使pH值提高的物质(不限于OH-)。

6.附近地表水源较为丰富时,给水系统可采用多水源供水,这种布置形式的优点是下列哪几项?

A.水厂建设投资较省

B.管理比较方便

C.供水比较可靠

D.管网水压比较均匀ABCD

CD

7.一个城镇的给水系统可以采用多组供水系统的组合,下列哪几项为可行的组合?

A.单水源供水系统与分质供水系统

B.单水源供水系统与分质供水系统和分压供水系统

C.统一供水系统与分质供水系统

D.统一供水系统与多水源供水系统ABCD

ABD[解析]分质给水系统可以是采用同一水源,但水处理流程和输配水子系统独立的供水。

供给不同用户的水压,可以是采用同一水源的给水系统,也可以是采用完全相互独立的各个给水系统分别供给不同的水压。

统一给水系统:

采用同一个供水系统、以相同的水质供给用水区域内所有用户的各种用水。

8.关于水源的选择对城市给水系统布置的影响,下列叙述中哪几项是错误的?

A.水源地的位置将影响到城市给水系统的供水方式

B.水源的类型将决定城市给水系统的供水水质目标

C.水源地的位置将影响到城市给水系统的设计规模

D.水源的类型将影响到城市给水系统的净水工艺ABCD

BC

9.当水源取水泵房、净水设施及二级泵房能力有富余而清水池调节容量不足,水厂又无空地扩建清水池时,为满足用水需要可采用下列哪几项措施?

A.一级泵房水泵改为变频调速泵

B.在管网中增建调节构筑物

C.加大出厂配水管道能力

D.用水高峰时段增加取水泵房和净水设施流量ABCD

BD[解析]因为取水泵房、净水设施、二级泵房能力富余,而且水池调节容量不足,就是说水源取水泵房和用户用水曲线之间(中间跳过了二级泵站供水曲线,从两头分析)的总体调节容积不足,故B项明显正确。

另外,清水池调节有限,则在高峰用水时段增加进水量是明显有效的办法,所以D项也正确。

A项不正确的原因是:

采用变频调速泵,导致二级泵站供水曲线更趋向于用户曲线,意味着更偏离一级泵站的供水线,所以会更显得清水池调节容积不足。

C项明显不正确,因为与清水池调节容积不足没有因果关系。

10.在配水管网中设置高位水池具有以下哪几项优点?

A.有利于供水区域扩大和管网延伸

B.可减少水厂清水池调节容积

C.可适应最小服务水头要求的改变

D.可减小水厂二级泵房设计流量ABCD

BD[解析]设置了水塔(高位水池)的管网扩建不便,因为管网扩建以后通常要提高水厂的供水压力,有可能造成管网中已建的水塔溢水。

所以一般水塔或高位水池只用于发展有限的小型管网,例如小城镇和一些工矿企业的管网系统。

11.某城镇由一座地表水水厂和一座地下水水厂联合通过一套给水管网供水,管网中设有水塔。

下列哪几项说法正确?

A.由地表水水厂、地下水水厂和水塔以及给水管网组成的统一给水系统

B.由地表水水厂和给水管网,地下水水厂和给水管网构成的分质给水系统

C.由地表水水厂、地下水水厂和水塔以及给水管网组成的多水源给水系统

D.由地表水水厂、水塔及给水管网组成的分压给水系统ABCD

AC[解析]统一给水系统,指的是采用同一给水系统,以相同的水质和水压供给用水区域内所有用户的各种用水,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