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61576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二.docx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二.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二.docx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二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最新】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二)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食品、调味品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糯米酿甜酒B.水果榨果汁

C.鲜奶制酸奶D.黄豆酿酱油

2.在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B.水银C.干冰D.铁锈

3.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4.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OB.2OC.O2D.O2-

5.日本的强震海啸引发核反应堆爆炸,产生核辐射,其中碘—131是放射性碘的同位素,其辐射波主要破坏人的免疫系统,碘—131原子核内共有53个质子和78个中子,其核外电子数为

A.131B.78C.53D.25

6.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很小

B

敞口容器中的酒精逐渐减少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

体温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原子的体积遇热变大遇冷变小

D

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

夏天温度高,分子间间隔变大

 

A.AB.BC.CD.D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

8.下列物质在氧气种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是()

A.红磷B.硫C.蜡烛D.木炭

9.下列措施不利于保护空气、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使用清洁能源B.推广使用无氟冰箱

C.鼓励驾驶私家车出行D.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10.下列方法中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A.吸附B.消毒C.煮沸D.沉降

11.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A.

B.

C.

D.

12.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

A.用淘米水浇花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

C.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D.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

13.化学使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打火机就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下列有关打火机的主要燃料丁烷(C4H1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性质上看:

丁烷具有可燃性

B.从变化上看:

丁烷完全燃烧只生成水

C.从组成上看:

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从结构上看:

一个丁烷分子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

14.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中子数不同B.核电荷数不同

C.电子层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15.下列关于O2、CO2、S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氧分子B.都是氧化物

C.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D.都含有氧元素

16.下列基本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液体体积读数B.

熄灭酒精灯

C.

检查气密性D.

滴加液体

17.如图所示的是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B.硫、氧均属于非金属元素

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D.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易得电子形成S2+

18.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19.某化学反应可表示为:

二氧化碳+水→M+氧气,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M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B.只含有C、H元素

C.含有C、H、O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20.某化合物由A、B两种元素组成,其原子个数比为1:

3。

其中,A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32B.80C.40D.16

二、填空题

21.现有①空气,②四氧化三铁,③铁粉,④二氧化碳,⑤液态氧,⑥蒸馏水,六种物质。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____。

22.用化学符号表示:

(1)2个铁原子__________;

(2)3个铝离子___________;(3)氦气________;

(4)高锰酸钾___________;(5)过氧化氢___________;(6)氯化钙____________;

(7)两个氧分子_________;(8)两个氯离子__________;(9)红磷______________。

23.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中唯一被液态水所覆盖的星球。

(1)自然界的水需要经过沉降、________、吸附、消毒等多步净化处理才能成为城市生活用水(即自来水)。

(2)自来水中仍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需要经过进一步净化处理才能符合某些实验的要求。

①若自来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则为硬水。

可用来区分软水和硬水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所用的净化程度较高的水,可以通过________(填分离方法)自来水制取。

③在研究水的组成时,先将水电解(装置如图所示),再检验两极产物。

经检验确定其产物分别为氧气和氢气,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爱护水资源一方面需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下列措施中,有助于防治水体污染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使用节水龙头B.直接将工业废水排入大海

C.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后再排放D.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24.用文字或化学方程式写出下列反应的表达式:

(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

____________;

(3)电解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①的仪器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

(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A做发生装置时,试管口需要放一团棉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氧化碳是一种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

(5)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若没有二氧化锰,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26.【最新】12月,网上报道某公司非法使用草甘膦转基因大豆。

草甘膦(化学式为C3H8NO5P)是一种有机磷除草剂,白色结晶,易溶于水、乙醇等,不可燃,常温下稳定。

计算:

(1)草甘膦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

(2)草甘膦中磷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精确到0.1%)

(3)33.8克草甘膦中含有多少克磷元素?

(写出计算步骤,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糯米是发酵后生成了酒精,有新物质的生成,所以为化学变化,选项A不符合题意;

B、水果榨汁是将水果里的液体挤压出来,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选项B符合题意;

C、鲜奶变为酸奶时生成了新的物质乳酸,所以为化学变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

D、黄豆经过酿造后将蛋白质分解生成了氨基酸,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D

【分析】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详解】

A、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

B、水银是汞的俗称,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C、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还含有一些杂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D。

3.C

【详解】

A、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能燃烧,故A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不产生白雾,故B错误;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同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C正确;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物质的名称。

出现物质的名称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

4.C

【详解】

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所以能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分子。

故选C。

5.C

【详解】

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碘—131原子核内共有53个质子和78个中子,其核外电子数为53。

选C。

6.C

【解析】

【详解】

A、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B、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敞口容器中的酒精分子通过运动分散到空气中。

所以,酒精逐渐减少。

故选项解释正确。

C、由于原子间有间隔,间隔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所以,体温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原子的体积不变。

故选项解释错误。

D、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夏天温度高,分子间间隔变大,所以,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

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

7.C

【解析】

试题分析:

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在前四位的是:

O、Si、Al、Fe,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故选C。

考点:

元素的含量

8.B

【详解】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正确;

C、蜡烛在氧气中,发出白光,故选项错误;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9.C

【详解】

A、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有利于保护空气、改善空气质量。

故A不符合题意;

B、推广使用无氟冰箱,减少了氟利昂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空气、改善空气质量。

故B不符合题意;

C、鼓励驾驶私家车出行,增加了能源的消耗,增加了尾气的排放,不利于保护空气、改善空气质量。

故C符合题意;

D、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净化了空气,有利于保护空气、改善空气质量。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C

【解析】

【分析】

降低水的硬度关键是减少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

【详解】

A、吸附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会吸附可溶性杂质,故A错误;

B、消毒并不能除去钙镁离子,故B错误;

C、当硬水被加热后,可溶性的钙镁离子被转化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沉淀,使钙镁离子从水中沉淀下来,降低水的硬度,故C正确;

D、硬水中的钙镁离子是溶于水的,是溶液,是均一的,静置后钙镁离子不会沉淀,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过滤是分离不溶性的物质与可溶性的物质,而蒸馏是分离液态混合物。

11.A

【详解】

A、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正确。

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7,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D、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2.C

【详解】

A、用淘米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故A正确;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可以节约用水,故B正确;C、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不利于节约用水,故C错误;D、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故D正确,故选C。

13.B

【详解】

A、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丁烷是打火机的主要燃料,可见它具有可燃性,选A项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丁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反应,如果丁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应该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选项B不正确;

C、从丁烷的化学式看,它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选项C正确;

D、丁烷是由丁烷分子构成的,每个丁烷分子是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选项D正确。

故选B。

14.B

【详解】

元素是指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可见,元素的种类取决于原子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所以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故选:

B。

15.D

【详解】

A、氧气中含有氧分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中都没有氧分子;故选项错误;

B、氧气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是单质;故选项错误;

C、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为0,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中氧元素化合价都为-2;故选项错误;

D、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中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注意:

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

16.B

【详解】

A、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正确;

B、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否则容易失火,错误;

C、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利用的是装置内气体的压强改变,有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正确;

D、滴液时胶头滴管要竖直放在烧杯口上方,不能伸入烧杯里,正确。

故选B

17.B

【详解】

A、氧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硫、氧均属于非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其离子符号为S2-,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睛】

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

18.C

【详解】

A、反应后生成了一种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此反应有单质生成;故A正确;

B、反应前共有三种原子,而反应后仍然是这三种原子,说明反应中原子不变,可推断得出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故B正确;

C、反应的生成物为一种单质的分子和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生成物一种为化合物一种为单质;故C不正确;

D、反应前的两种分子各有2个分子参加反应,因此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1:

1,故D正确。

故选C。

19.A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通过对比反应前后物质水、二氧化碳以及生成的氧气的组成元素,推断M的元素组成。

【详解】

反应物水由H、O元素组成,二氧化碳由C、O元素组成,反应前为C、H、O三种元素;生成物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反应前后元素不变,推断M中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故选A。

20.A

【详解】

某化合物由A、B两种元素组成,其原子个数比为1:

3,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B3;由题意,A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设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

,x=32。

故选A。

21.

(1)

(2)(4)(6)(4)

【详解】

试题分析:

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气体。

考点:

物质的分类

22.2Fe3Al3+HeKMnO4H2O2CaCl22O22Cl-P

【详解】

(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铁原子,就可表示为:

2Fe;

(2)离子的表示方法:

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Al3+;

(3)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He;

(4)高锰酸钾的化学式为:

KMnO4;

(5)过氧化氢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氧元素的化合价是-1,过氧化氢的化学式是H2O2;

(6)氯化钙中氯元素显-1价,钙元素显+2价,氯化钙的化学式为CaCl2;

(7)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氧分子可表示为:

2O2;

(8)由离子的表示方法:

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氯离子可表示为:

2Cl-;

(9)红磷的化学符号为P。

23.过滤肥皂水蒸馏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C

【详解】

( 1 )由净水的方法可知,自然界的水需要经过沉降、过滤、吸附、消毒等多步净化处理才能成为城市生活用水;

( 2 )① 区分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或者出现浮渣的是硬水; 

② 实验室所用的净化程度较高的水,可以通过蒸馏自来水制取;

③ 在研究水的组成时,先将水电解,经检验确定其产物分别为氧气和氢气,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 3 )A .使用节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但不能防治水体污染,选项错误;

B .直接将工业废水排入大海,会污染水资源,选项错误;

C .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后再排放,既能防治水体污染又能节约用水,选项正确; 

D .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以节约用水,但不能防治水体污染,选项错误。

故本题选C。

24.4P+5O2

2P2O52KMnO4

K2MnO4+MnO2+O2↑2H2O

2H2↑+O2↑

【详解】

(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4P+5O2

2P2O5;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

(3)水通电分解为氧气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2H2↑+O2↑。

25.铁架台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D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的二氧化锰做了氯酸钾的催化剂

【详解】

(1)常见仪器的识记:

①是铁架台;

(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实验过程中漏气;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A做发生装置时,试管口需要放一团棉花的原因是: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4)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

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由于二氧化碳是一种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D;

(5)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若没有二氧化锰,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其原因是:

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的二氧化锰做了氯酸钾的催化剂。

26.9:

2018.3%6.2g

【详解】

(1)分子中含3个碳原子和5个氧原子,草甘膦分子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草甘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所以磷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33.8克草甘膦中含有磷元素的质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