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必备的核心常识 2.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61699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9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股指期货必备的核心常识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股指期货必备的核心常识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股指期货必备的核心常识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股指期货必备的核心常识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股指期货必备的核心常识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股指期货必备的核心常识 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股指期货必备的核心常识 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股指期货必备的核心常识 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股指期货必备的核心常识 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股指期货必备的核心常识 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股指期货必备的核心常识 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股指期货必备的核心常识 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股指期货必备的核心常识 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股指期货必备的核心常识 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股指期货必备的核心常识 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股指期货必备的核心常识 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股指期货必备的核心常识 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股指期货必备的核心常识 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股指期货必备的核心常识 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股指期货必备的核心常识 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股指期货必备的核心常识 2.docx

《股指期货必备的核心常识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指期货必备的核心常识 2.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股指期货必备的核心常识 2.docx

股指期货必备的核心常识2

股指期货的常识

首先来建立这样一种观念:

上市公司的股票是稀缺的、有巨大经济价值的、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

比石油还稀缺、比石油还珍贵、比石油的战略意义还要大。

  

  1、上市公司的股票是稀缺的

  这里说稀缺,不是说股票的股数稀缺,而是说上市公司的数量稀缺。

  要注册一个企业很容易,但是要让这个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可不容易。

中国的登记在册的企业数量在百万至千万级别,据此推测,全球范围内正式注册的企业数量应当以亿计,但是上市公司有多少呢?

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FE)每年都会公布它的会员股票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数量。

这个联合会的会员目前有57家会员交易所,包括了全球几乎所有主要经济体的股票交易所,所以它所公布的统计数据,虽然不等于是对全球股票市场的完全统计,但也差不多已经接近全球市场的全貌。

2005年底,WFE统计它所有会员股票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数量是40573家。

所以说,几千家企业中才能出一家上市公司。

  下面这个图是全球主要大洲从1990-2005年各年的上市公司数量走势。

可以看到,在这16年里,经济最发达的北美和欧洲的上市公司数量的增长已经快接近于停滞。

可以这么说,在这两个地方的上市公司资源已经快挖掘光了。

只有亚洲以及中国,上市公司的数量仍在快速增长,仍然大有潜力可挖。

从这个图我们就很能理解纽约股票交易所(NYSE)、伦敦股票交易所(LSE)的董事长为什么对亚洲、特别是对中国会那么充满热情。

  

  不仅如此,就跟矿有贫富优劣之分一样,上市公司也有这种区分。

在任何一个行业中,在时间的流逝中都会发展出一种金字塔结构,只有极少数几家企业能爬上金字塔尖,成为这个行业的龙大、龙二。

以资源的眼光来看,只有这种能爬上金字塔尖的企业才是富矿、优等矿。

而且,只要行业不变,龙大、龙二型公司的数量就不大会变。

江山可以易主,但是主的数量始终就那么一个。

所以,富矿型的上市公司就更加稀缺,大致数十家上司公司中才会出一家这种公司。

要不怎么说中国的上市公司资源丰富呢?

从中工国际开始,到昨天开始招股的国航,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已经有15家完成和进入上市发行,一下就是500个亿啊。

后面排着的长队中看得见的还有巨大的工商银行和不计其数的中小公司。

  眼下中国的这种资源好像丰富得过了头,把有些人看好的未来的十年大牛市硬生生地压弯了头。

在眼下的中国大讲特讲股票是稀缺资源估计是要讨骂的,呵呵。

饱时嫌多,饿时嫌少,凡事都如此吧。

  

  2、上市公司的股票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如果是从股民的立场来说股票有经济价值,估计又是要讨骂。

所以得解释一下,这是从行业和宏观的立场上来说的。

  首先,因为有了股票,就有了股票市场,有了两个证券交易所、一个券商业、基金业,以及其它为股民、为券商服务的其它行业,如三大证券报社等等。

而且这些个行业都能提供不算低的薪水,所以是为社会提供了相当不错的就业机会。

  其次,因为有了股票,所以就有了股票加工产品市场。

把股票比作原材料,用这种原材料可以加工出:

股票基金(尤其是ETF)、权证、股票期货、股票期权、股指期货、股指期权这六大类产品。

这六大类产品按理都可以叫做股票衍生品,因为它们都由股票而生。

不过习惯上“衍生品”这三个字上是不包含ETF的,而两个证交所的同志也会抠字眼狡辩说权证也不算衍生品。

  不算就不算,就单说股票期货、股票期权、股指期货、股指期权这四类算的股票衍生品,它们不仅在数量上听着多,在规模上也着实比股票市场的规模要大。

下面的表就是两个例子:

  

  2005年美国三大股票交易所股票总市值17万亿美元,全年成交金额24万亿美元,而四类股票衍生品全年成交金额则高达40万亿美元,是股票成交金额的近2倍。

同年香港股市总市值8万亿港元,全年股票成交金额3.6万亿港元,而四类股票衍生品全年的成交金额达10万亿港元,是股票成交金额的近3倍。

  而且,无论在美国还是在香港,四类股票衍生品中,股指期货的交易金额是最大的。

其实,这不仅是在美国和香港是如此,在大部分有股票衍生品的国家中,股指期货都是最主要的股票衍生品种。

  事实上,在2005年的世界主要国家的股市总市值与股票衍生品成交金额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线性关系。

总体上,一个国家的股票市值每增加1元,股票衍生品的成交金额将相应增加约2元。

这是一个平均水平。

也有非常突出的国家,如韩国,同年股票市值与股票衍生品成交额之间的比例关系是1:

52,也即1韩元的市值对应着52韩元的股票衍生品成交额。

从权证的情况来看,未来中国的这个比例也应该会远远高出1:

2的平均水平。

  一个规模更大的市场自然就对应着一个规模更大的、能够提供更优厚薪水的行业。

这些就是股票所具有的最直接的经济价值:

  于国家,首先股票可以成就两个行业,其次这是两个挺能贡献税收的行业;

  于社会,股票可以提供两个行业的就业机会,而且这两个行业里白领和金领的比例还挺大;

  于企业,也就多了两大类业务领域可供经营,自然就多了两大类获得营业利润的领域;

  至于对于个人,就业也好,投资也好,套利也好,投机也好,赚不赚得到钱且另说,但是可以做的事和可以做的梦肯定是因此多了。

3、股票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

  随着最近新股的高密度发行,媒体上“圈钱”的说法也响亮起来。

但是之所以股票具有战略意义,却正是在于它所具有的“圈钱”的功能。

  我们都知道,经济发展的要素无非是:

资金、技术、人才,还有如今得到格外强调的信息。

这些要素说起来都极其重要,但是一说起来,也许是说顺了嘴的原因,资金总是排在第一位。

整个经济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资金的流转和增值的过程。

  资金如水。

如同农业的用水灌溉,经济的发展需要把资金蓄积在一起,以便需要时可随时调用。

正如同水是农业的根本一样,资金是发展经济的根本。

在经济领域,资金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所以,在一个国家经济中,资金的蓄积池永远将处于中心地位、战略地位。

可以这么比较夸张地来说,国与国之间比谁的经济更发达、更有潜力,首先要比的不是谁的技术先进、人才众多、GDP高,而是要比谁的资金蓄积池大、里面蓄积的资金更多。

也正如同哪里的水源丰富哪里的植被就繁茂一样,世界上最大的资金蓄积池在哪里,世界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就在哪里,世界上最富庶的地方、最先进的技术、最尖端的人才、最丰富的信息也一定就在那里或者在那附近。

  

  过去是把资金蓄在银行,但是事实已经证明,银行虽然可以蓄资金,但是一来调用不方便;二来经常跑冒滴漏损耗大;三来蓄资金的同时也在蓄风险,银行作为单体承担不了那么多的风险,资金太多的时候,银行这个容器容易破裂。

  股市就是一个比银行更好的蓄资金的容器。

如果说银行是单个企业所打造的蓄资金的容器,则股市是全社会所共同打造的蓄资金的容器,容量大,强度高,不易破裂,损耗少,调用起来合理有效率。

  股市为什么能蓄资金,就是因为股票是“圈钱”的工具。

一股股的股票就好比一条条的海绵,把一小笔一小笔的资金吸附住,最后汇成一个巨大的资金池。

所以看一个股市蓄积资金的能力,一是股票的数量,二是看股票的质量。

优质股票吸附资金的能力是普通股票的数倍,所以优质股票尤其具有战略意义。

  股票的意义还在于不仅自身能吸附资金,股票还可以加工种类众多的衍生品,这些衍生品同样能吸附资金,而且正如同前面已经看到的那样,股票衍生品吸附资金的容量比股票本身还要大。

  现在国内对衍生品功能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的层次上,这是不够的,一定不能忽视衍生品市场蓄积资金的卓越能力。

首先股票衍生品蓄积资金的能力并不亚于股票本身;而且更重要的是,上面说资金如水,资金过多的时候会如洪水般泛滥成灾,所以建资金蓄积池也如同建水库,一方面是为了蓄积资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强控制资金避免泛滥成灾。

  能泛滥成灾的资金,多是逐利性最强的资金,也即热钱。

这种资金,如果不把它们关起来,任由它们在经济体内流窜,一定会如洪水一般,所到之处,一片狼藉。

那怎么来关它们?

强关是关不住的,只能以诱惑的手段来关。

银行显然是关不住它们的,因为银行满足不了它们的逐利欲望;债市和股市能关一小部分,相比之下,衍生品市场就是一个关它们的绝好地方。

衍生品的暴利性正合热钱的胃口,完全可以将它们请入瓮中。

将热钱引入衍生品市场中,它们一样会上蹿下跳毫不老实,但是让热钱在衍生品市场中泛滥:

  一不会损害实体经济,不会出现过去像海南房地产泡沫破灭后的那种实体经济的浪费、狼藉和萧条。

在衍生品市场上,同样会有泡沫,但是只要能把泡沫关在衍生品市场内,泡沫破裂后会非常干净,没有后遗症;

  二便于控制和管理,让热钱集中在一个和几个地方,显然要比任由它们在经济体内四处流窜要容易控制;

  三可以变废为宝,让它们集中在衍生品市场内泛滥,不仅可以为正当的风险管理需求提供宝贵的流动性,而且热钱对暴利机会的敏感是其它的资金所无法比拟的,它们可以制造出最及时、最正确反映供需关系的价格信号,引导各种资源进行更合理的配置,提高市场无形之手的效率。

  

  建股市也好,建股票衍生品市场也好,都必须要有股票,特别是优质上市公司的股票。

这就是股票的战略价值。

想我泱泱中华大国,有15万亿的银行存款,沪深股市居然要为发大盘股而面容失色;而香港一个小小城市,它的股市居然可以因要发行大陆的大盘股而欢欣鼓舞。

各位看,工商银行以同样的价格,在背靠15万亿银行存款的A股市场居然只能发行200亿股,而在香港股市居然是可以发行400亿股。

这种反差,需值深刻反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我们的官员,过去纷纷把我们最好企业如中国石油、中国移动等拉到香港、纽约去上市,说不定心里是在窃喜:

这些老外傻帽,这么容易就让我们圈到了永远不用还的几千亿的资金!

但是人家老外的心里可同样是在窃喜:

这些中国傻帽,居然把他们最好的企业拉到我们这里来上市,不知道他们晓不晓得,他们虽然从我们这里圈走了几千亿的资金,但是有他们的股票在这里,就可以为我们招来几万亿的资金,而且其中至少会有几千亿的资金是来自他们中国!

世界上最赔本的生意莫过于此!

正是因为上市公司的股票是稀缺的、有巨大经济价值的、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所以说,中国对待新加坡抢先推出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这件事情的正确态度应当是极其愤怒,我想,中国应该明确地告诉新加坡,老子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想一下,如果是埋藏在中国土地上的石油,新加坡不打一声招呼就擅自采去加工成汽油,中国应该是个什么态度?

丫的,怎么地也要把飞机军舰开过去,对不对?

那现在新加坡不打一声招呼就要擅自用中国的股票来加工成股指期货,中国反倒是要忧心忡忡或者无所谓吗?

真TMD,这帮人脑袋里怎么想的!

  中国真的应该愤怒,因为新加坡擅自推出中国的股指期货,是直接侵犯了中国的经济利益。

再说一遍:

新加坡是直接侵犯了中国的经济利益!

看到有些专家在媒体上忧心忡忡的说,新加坡推出的A50指数期货可能会影响中国的金融安全。

笑话!

如果在马路上你看到一个三尺高的强壮汉子,被一小贼偷去钱包,并且这小贼还在他面前晃荡,而这个汉子的反应是忧心忡忡地说这个小贼可能会影响他的安全。

这不是笑话吗?

事情摆在那里,这个汉子首先的反应就应该是:

我的钱被这个小贼偷了!

什么安全不安全,那都是以后考虑的事,眼下要考虑的是立即把这个小贼抓住,把钱包夺回来。

经济利益啊,任何经济问题,首先涉及的永远是经济利益,然后再是其它利益啊!

  为什么不愤怒呢?

想一想,沪深股市这16年来的发展和建设容易吗?

有多少资金、痛苦甚至生命在这16年里面沉淀或者消逝在这股市中?

股市每一次的扩容、每一次的制度变革,就像眼下正在进行着的,都是在中国成百上千万的股民的痛苦中完成的。

现在沪深股市好不容易到了这么一个程度,可以结出股指期货这样一颗经济硕果,NND,居然要被一直冷眼旁观的新加坡给捷足先登地掐走,中国有什么理由不愤怒?

从今年1月份新加坡交易所正式宣布准备推出新华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至今已经6个多月过去了。

在国内对这件事情表示愤怒的机构并不少。

据传说有的机构已经向新华富时公司递交了律师函。

于是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

既然有机构也愤怒了,为什么6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新加坡交易所1月份就宣布的计划为什么现在仍然没有改变?

  其中的具体原因,推测起来,应该在于这样的一个细节所构造的障碍和迷雾。

新加坡交易所推A50指数期货是不用直接跟中国证监会、沪深证交所打交道的。

新加坡交易所是向新华富时指数公司购买A50指数的使用权,新华富时指数公司则是从路透社购买沪深证交所的A股交易数据,路透社才直接从沪深证交所购买A股交易所数据。

这整个流程是:

  

  在这整个流程中,中国只能控制第一个环节,即把A股交易数据卖给信息提供商如路透社。

沪深证交所要赚钱的呢,而且据说在国外的交易所靠卖各种交易信息产品的收入是交易所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所以这信息是一定要卖给路透社(Reuters)、澎博(Bloomberg)这样的信息中间商。

但是信息卖出去之后,这个信息怎么用就跟中国没关系了。

于是,独立的指数公司如新华富时,就从路透社那里购买A股的交易信息,然后加工成指数产品如他们的中国A50指数。

人家到路透社那里买信息,中国总管不着吧?

然后其它的机构如新加坡交易所,就从这些指数公司那里购买指数的使用权,然后开发出自己的指数衍生产品如股指期货。

  所以,从这个流程看上去,中国根本不能制止新加坡交易所推A50指数期货。

因为要制止,看起来只有去制止新华富时指数公司把A50指数的使用权卖给新加坡交易所。

这是不可能的:

  一来人家独立的指数公司吃的就是卖指数这碗饭,不让它卖指数,岂不是要敲掉它们的饭碗?

而且人家买信息是花了钱的,又是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开发出自己的指数产品。

一不偷,二不抢,靠自己的劳动赚钱,合理又合法;

  二来人家新华富时虽然顶了个新华的中国名字,但是人家是合资公司。

再说世界上这独立的指数公司多了,大的就有四个:

道•琼斯(DJ)、标普(S&P)、摩根斯坦利资本国际(MSCI)、富时(FTSE)。

就算中国能制止不让新华富时公司去卖,人家新加坡交易所还可以去找这四大巨头买。

1997年、1998年新加坡就分别向MSCI指数公司买了一个台湾指数和一个香港指数,推出了MSCI台湾指数期货和MSCI香港指数期货,把台湾和香港气得要死,但是又都拿它没辙。

而且,人家新加坡交易所能看上新华富时指数公司的A50指数,也是说明这家在中国的合资公司是有竞争力的。

Cut,再这么说下去,人家新华富时公司反倒是在为中国争光了。

打住。

  从世界上的第一个股指期货推出来至今已经24年,这一个流程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惯例做法。

这个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似乎合情合理,并无越轨之处。

而且中国是一个夸张地出奇地敬重国际惯例的国家,在这种惯例下,中国对新加坡的行为似乎只有束手无策。

  这是今天的一条相关新闻:

  定价权即将旁落新交所回应A50股指期货争议

  

  从里面可以看到,至少华夏期货公司总经理梁峻是束手无策的,也难怪他,对这个市场接触得少,不懂得其中的奥妙。

新交所副主席汪瑞典自然就乐不可支地会出来附和着说些轻松的安慰话,后面会分析到,他的话其实是鬼话,骗人的。

  

  而胡俞越,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虽然在一个不大闻其名的大学,但是专攻期货,对期货市场还是有很深的了解。

他说新交所是个侵略性很强的交易所,这个用词侵略性,就比较精辟和准确。

不过,我更愿意用攻击性这个词,倒不是说新加坡他不是在侵略,而是说我希望中国未来也会有交易所出现跟新加坡类似的行为,希望中国的交易所也能攻出去,将全球各大市场的股票资源为自己所用。

所以用攻击性就更客观一些,哈,要预留一个口子,总不能说自己侵略吧?

  

  为什么说新加坡攻击性很强?

以及新交所产品和服务部国际产品处简佩玉说的话:

"我们怎么可能缺少中国市场?

",简佩玉为何有此一说,后面均会有交待,届时一看便知。

中国该怎么办呢?

如上所述,新加坡的这件事首先是属于经济问题,经济问题的核心是经济利益,经济问题之所以成问题,总是经济利益的分配或者归属上出了问题。

新加坡这件事就是如此。

  根据前面的流程图,慢慢地来估算一笔经济账:

  先从新加坡交易所这个环节开始。

借鉴新加坡过去攻击得来的日经225指数期货和MSCI台湾指数期货这两个品种来作为例子:

  根据新加坡交易所的2006财务年度的年报,该财年新加坡交易所衍生品业务贡献的营业收入计1.224亿新元(相当于6亿元人民币),其中期货清算服务净收入0.846亿新元(相当于4亿元人民币)。

  在该财年内,新加坡日经225指数期货交易量占新加坡全部期货交易量的49.7%,MSCI台湾指数期货的交易量占到29.2%,两者合计占到78.9%,所以,这两个异地期货品种是新加坡交易所最主要的期货品种。

  所以大致可以推算:

在新加坡交易所的2006财年,新加坡交易所从日经225指数期货品种上获得了超过2亿元人民币的收入,从MSCI台湾指数期货上获得了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收入。

  于是可以问:

新加坡交易所凭什么取得这笔收入?

一个交易所的成本费用的构成,一般比重最大的是工资和奖金,可以达到40%到50%;其次是交易系统、场所的维护、租赁和折旧,这一块可以达到30%。

但是这些成本费用基本上属于比较固定的支出,基本不会因为新增加或者减少一个交易品种而发生大的改变。

靠投入人工、设备能取得这笔收入吗?

毫无疑问,对于这笔收入的取得,贡献最大的应当是标的指数,日经225指数和MSCI台湾指数,没有这两个指数,这笔收入就无从谈起。

如果按照贡献的大小来分配收入,出指数的这一方理应分得总收入的至少50%。

  新加坡交易所当然会支付一笔费用,比如日经225指数授权使用费,分别给日经225指数的编制方日本经济新闻社。

这笔费用有多少呢?

具体数字属于商业机密,不得而知。

金额肯定是不低的,应当不少于千万元人民币/年的水平。

  于是可以再问:

独立的指数公司,如日本经济新闻社、MSCI指数公司又是凭什么来取得这笔收入?

在80年代的时候,或许还可以说指数的编制是件高技术含量的工作。

还记得大致在4、5年以前,好像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是另外那个部门,给了清华大学金融系百万资金,以国家重大课题的形式,来研究编制一个统一指数。

现在想想真是夸张。

所以,最开始的时候,指数的编制的确是个高技术含量的东西,因为那个时候可交易的指数是个新事务。

但是时至今日,可交易指数的编制,已经跟流水线上的衣服鞋子一样,没有特别稀奇的地方。

那么,不过是从流水线上下来的一件衣服,凭什么要卖到千万元/年乃至上亿元/年的天价?

当然新加坡交易所付给新华富时指数公司的A50指数的授权使用费估计达不到千万元/年的水平,因为A50指数不是名牌,所以产生不了高溢价(呵呵,说起来上证指数可算个名牌,中国大地妇孺皆知,可惜国内没有品牌意识,这么个著名指数竟然很烂,严重的资源浪费啊)。

  所以,概括起来,一个指数期货品种所产生的巨额收入,主要是在上股指期货的交易所和独立的指数公司之间进行分配。

但是这种分配明显是不合理的,因为上股指期货的交易所和独立的指数公司从中所得到的收入明显远远超过他们所付出的投入。

  在我看来,一个股指期货品种的形成,所做贡献最大的应当是标的指数的成分股和通过交易形成这些成份股的价格的交易者。

所以,这些成份股资源的所有者、以及形成这些成份股价格的交易者应当获得指数期货收入的主要部分,而他们却恰恰在当前的股指期货收入分配体系中被排斥在外。

这一切,都是因为上市公司的股票和它们的交易价格作为一种珍稀资源的价值别忽略,所以它们的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所以,我认为,沪深证交所作为A股资源的拥有者,应当站出来向新华富时以及其它的指数公司、向新加坡交易所提出自己作为资源拥有者所应当享有的经济权利。

这说得抽象一点,就是说,沪深证交所应当提出,他们必须要参与未来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产生的交易收入的分配。

说得更具体一点,我认为,沪深证交所应当将授权开发A股衍生品产品的权利收归己有,也即,任何国家或机构如果要开发以A股为标的的衍生品,必须要先得到A股资源的所有者――沪深证交所的授权,并向之缴纳授权费。

  这也就是说,时至今日,在股指期货收入的分配上,需要建立起新的秩序。

在这个秩序中,上市公司的股票和股票的价格作为一种珍稀资源的价值应当得到充分体现,这种资源的拥有者――股票交易所,应当和上市股指期货品种的交易所、独立的指数公司一起参与对股指期货收入的分配,并在分配中获得主要份额。

在这种新的秩序下,新加坡交易所要推出A50指数期货,不仅需要得到指数编制者新华富时指数公司的授权,还必须要得到A股资源的拥有者沪深证交所的授权,并分别缴纳相应的授权费。

  希望沪深证交所在新加坡这件事上,能够表现出在权证创设上无视条规那样的勇气,来打破股指期货收入分配上的历史并不悠久的国际惯例,争取自己应当所得的经济利益。

  而且,更进一步,由于A股价格是由中国广大股民和机构在交易中形成的,所以,沪深证交所作为A股资源的拥有者,从根本上是在代表中国广大的股民和机构在拥有这些资源,他们所分配到的那部分股指期货交易收入(不仅包括他们应当争取得到的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上的收入部分,也包括日后的诸如从沪深300指数期货上得到的收入),其中的一部分应当纳入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一部分应当作为证交所的风险准备金,剩余的那部分才可以用于支付所员工的工资和奖金。

  此事关我们每个股民的切身利益,各位如同意上述观点,还请广而告之。

事实上,考察新加坡交易所推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的时机,几乎就是他们当年推日经225指数期货、MSCI台湾指数期货的翻版。

  1986年9月,新加坡推出了日经225指数期货;1997年1月,新加坡推出MSCI台湾指数期货。

根据2005年上海期货交易所两个研究人员的一项统计研究,新加坡交易所的日经225指数期货和MSCI台湾指数期货,不仅是新加坡交易所交易量最大的两个期货品种,也是当今世界上交易量最大的两个异地股指期货品种(所谓异地股指期货,就是标的指数的成份股在一个国家上市,但是股指期货是在另一个国家上市)。

值得强调的是,即使在1988年日本、1998年台湾两地分别推出自己的股指期货以后,新加坡的这两个品种仍然保持着活跃的交易量。

  这两个品种之所以能取得如此的成功,个人觉得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新加坡推出他们的时机上。

无论是1986年的日本,还是1997年的台湾,都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共同点:

  1、当时这两个地方的经济都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巅峰时期,这个无须多说,从那些个年代走过来的人都知道的。

因为经济高速增长,所以世界为之侧目或注目,所以他们股市的衍生产品有国际需求;

  2、当时这两个地方对金融衍生品都持保守态度。

无论是1986年的日本、还是1997年的台湾,据考证,那个时候他们的政府当局总体上都视金融衍生品如洪水猛兽,压制金融衍生品在本地的发展。

  正是由于他们当时的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期,所以国际上对他们股市的衍生品需求强劲;也正是由于他们当时本土的政府当局对金融衍生品采取压制的态度,所以导致以他们的股指为标的指数的股指期货市场处于空白状态。

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于是便宜了新加坡交易所,它顺应国际需求,抓住市场空白的历史机遇,于1986年抢先日本搞出了日经225指数期货、1997年抢先台湾搞出了MSCI台湾指数期货。

先发优势一旦发生作用,就不会轻易消除,特别是在新加坡亚洲股指衍生品大超市(也即他们自己所称的亚洲投资门户)的构架已经初步成形的今天,更是如此。

  再来看2006年的中国大陆,与1986年的日本和1997年的台湾何其相似:

经济的高速增长相似!

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的浓厚兴趣相似!

政府当局对金融衍生品的保守态度相似!

新加坡抢先下手相似!

所以,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整个就是新加坡交易所的故伎重施。

新加坡的这个真是太典型的“一招鲜,吃遍天”,不,应该叫吃遍亚洲。

靠亚洲,吃亚洲。

所以,有太充分的理由去相信,如果没有措施,那么新加坡日经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