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治疗仪的临床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61800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电治疗仪的临床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光电治疗仪的临床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光电治疗仪的临床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光电治疗仪的临床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光电治疗仪的临床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光电治疗仪的临床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光电治疗仪的临床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光电治疗仪的临床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光电治疗仪的临床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光电治疗仪的临床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光电治疗仪的临床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光电治疗仪的临床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光电治疗仪的临床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光电治疗仪的临床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光电治疗仪的临床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光电治疗仪的临床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光电治疗仪的临床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光电治疗仪的临床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光电治疗仪的临床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电治疗仪的临床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光电治疗仪的临床应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目前临床上治疗肥胖病的方法主要有饮食治疗、体育锻炼、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法虽然很多,但均有一定的副作用且远期疗效不理想。

我们采用电针结合激光疗法通过对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评定和疗效比较,对单纯性肥胖病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临床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兹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

1.病例来源

60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均来自江苏省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将其随机分为光电治疗组30例,针刺组30例。

均为女性,年龄最大者60岁,最小者18岁,平均37.5岁;

病程最长6年,最短半年,平均3年。

2.诊断标准

2.1西医诊断标准

(1)(肥胖度)成人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

0.9。

肥胖度=〔(实测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

100%。

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但<

20%者为超重;

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

30%,属于轻度肥胖;

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30%~<

50%,属于中度肥胖;

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50%以上,属于重度肥胖。

(2)体重指数测定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超过25~26为超重,>

26~<

30属于轻度肥胖,>

30~<

40属于中度肥胖,>

40属于重度肥胖;

体重指数<

25者属Ⅰ级,26~30者属Ⅱ级,30~40者属Ⅲ级,>

40者属Ⅳ级。

3.纳入标准

(1)符合西医诊断标准。

(2)符合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3)患者年龄在18~60岁之间。

4排除标准

(1)排除继发性肥胖病患者。

(2)排除妊娠和哺育期妇女。

(3)排除合并心、脑血管病,肝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的肥胖患者。

(4)未按规定的疗程进行针灸的,无法判断疗效的,资料收集不全的患者。

若在疗程中发生意外疾病需作治疗,则剔除此病例。

5一般情况

治疗组30例,最大年龄60岁,最小19岁,平均38.2岁;

对照组30例,最大年龄55岁,最小18岁,平均37.1岁;

两组年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组病程在6个月~1年的患者14例,1年~2年的患者10例,2~6年的患者6例;

对照组病程在6个月~1年的患者12例,1年~2年的患者10例,2年~6年的患者8例。

两组病程比较(P>

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二.观察及治疗方法

1治疗方法

(1)治疗组

①基本方:

中脘、天枢、水道、带脉、足三里。

②随证加减:

脾虚湿阻组加水分、阴陵泉;

胃热湿阻组加内庭、上巨虚;

肝淤气滞组加气海、血海、太冲;

脾肾两虚组加关元、太溪;

阴虚内热组加水道、三阴交。

③操作方法:

穴位常规消毒,取28号1.5寸毫针,针刺深度0.6寸—1.2寸,主穴进针后,以有麻胀触电感为佳。

有针感时停止行针,并提针少许,再予留针。

配穴均取双侧,行一定的补泻手法得气。

用南京小松医疗仪器研究所生产的专利产品XS-998C光电治疗仪。

电极置于腹部穴位,激光输出头置于神阙,水分等穴或局部脂肪较多部位,有脂肪肝者激光头置于肝区附近。

选用频率为循环(相当于疏密波),电流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

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三个疗程。

(2)对照组

常规针刺手法同上,不用电针仪,间隔10分钟行针一次。

2观察指标与观察时间

(1).症状指标

表4单纯性肥胖病症状分级量化表

积分

症状

1

2

3

疲乏无力

轻微或有时有

较明显但不持续

明显且一直持续

食欲

一般

较好

旺盛

便秘

严重

月经不调

有时

明显

其程度用记分法表示,于治疗前后各观察记录1次。

(2)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单纯性肥胖病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症状体重下降F%体重指数

临床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消失或基本消失>

80%男性接近26接近26~27

女性接近30

大部分或基本消失30%~70%下降≥5下降≥4

明显减轻25%~30%下降3~<

5下降2~<

4

无明显改善未达到25%下降未达到3下降未达到2

注:

体重下降:

以疗程结束时体重下降数值占实际体重与标准体重之差的百分值为准。

3统计学处理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分级资料采用Radit分析,所测值以X±

s表示,由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

三.治疗结果

(一)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的比较

1治疗前后各组症状积分改变情况:

(见表1)

表1各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改变X±

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P值

治疗组

30

9.65±

2.10

6.73±

1.92

对照组

9.48±

2.16△

7.67±

1.60*

从表1可以看出,各组治疗前症状积分△P>

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P<

0.05。

2各组病人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各组病人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疗效比较例(%)

组别n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

治疗组302917(93.3%)2

对照组301614(70%)9

经X2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从表2可以看出,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0%。

与前述各组症状积分比较结果一致。

统计结果说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3治疗前后BMI变化:

(见表3)

表3各组治疗前后BMI变化

组别

n

26~3030~40

大于40

30

1412

4

219

0

1510

5

1710

3

从表3可以看出,治疗后两组比较P〈0.05。

说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四.讨论与体会

中医对肥胖的认识早在《内经》中便有详细记载,《灵枢·

逆顺肥瘦篇》“广肩腋项,肉薄厚皮而黑色唇临临然,其血黑以浊,其气涩以迟,其为人贪于取与。

”《灵枢·

卫气失常篇》:

“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

肉者身体容大;

脂者身体收小…是故膏人纵腹垂腴,肉人者上下容大,脂人者虽脂不能大者。

”这是有关肥胖病最早的的医学分类方法。

祖国医学认为,肥胖主要是因为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水谷精微不得输布,脂浊痰湿内聚所致,正如李东垣《脾胃论》所说:

“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

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

”故以健脾化痰、消脂降浊之法治之。

因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故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位最为常用。

取穴天枢能疏调肠腑、理气通便;

足三里以抑制食欲;

胃之募穴中脘以健运中洲、调理气机、升清降浊。

配合三阴交以健脾胃、助运化、除湿浊;

血海以活血;

气海以理气、益气;

阴交以调经血、温下元、利水;

水分以健脾胃、利水湿;

太溪以益肾气、清虚热、调经血;

太冲以疏肝理气;

内庭以清降胃火、通腑气等。

诸穴合用,可调整胃肠道的蠕动功能,抑制食欲,促进代谢。

激光穴位照射法是利用激光原光束来照射腧穴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激光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所出现的一种新技术,1973年德国医生即提出利用微细的激光束来代替针刺,并于1975年研制成功激光治疗仪,以代替传统的针刺治疗。

它具有方向性良好,光谱纯,能量密度高,相干性能好等特点。

非破坏性的低能量激光除具有抗炎和促进上皮细胞的生长外,还对某些器官有调整作用。

将激光探头置于腹部相关区域,既可以调整胃肠道功能,又可以利用激光的特殊穿透作用直达皮下组织深层,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加速脂肪分解及胶原重组。

关于电脉冲波形的选择,一般认为,频率快的密波,能降低神经应激功能,常用于止痛,镇静,缓减肌肉和血管痉挛,频率慢的疏波,能引起收缩,提高肌肉韧带的张力。

疏波和密波相交替的疏密波,能促进代谢,促进气血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炎性水肿。

本研究选择疏密波电针刺激腹部穴位可以加强针感,使腹部穴位得到持续刺激,加强胃肠道的蠕动,促进脂肪代谢。

作者简介:

艾炳蔚*博士,副主任医师。

焦琳**王桂英**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

激光照射耳穴加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32例疗效观察

艾炳蔚罗明

(江苏省中医院针灸科,南京210029)

摘要方法:

采用XS—998光电治疗仪激光照射加针刺耳门透三穴治疗神经性耳鸣,并设单独针刺作为对照组。

结果:

激光照射组有效率为90.63%,针刺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听力正常者其疗效高于听力下降者,经统计学处理P<

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

激光照射耳穴加针刺组疗效优于单独针刺组。

主题词:

神经性耳鸣/激光;

针刺

神经性耳鸣为临床常见病,早期多不影响听力,久则听力渐减,甚至失聪。

我们在既往的治疗中多单独针刺或配合电针治疗,但疗效欠佳;

后加用激光照射耳穴,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经我院耳鼻喉科诊查后转入我科治疗,从2000年至2005年8月共计62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32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8例;

年龄在53岁到68岁之间;

病史最短1.5年,最长10年;

对照组30例,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在50岁到70岁之间,病程最短1年,最长11年。

两组病例经统计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诊断依据病例选择参照《实用耳鼻咽喉科学》有关耳鸣分类诊断标准,根据病史、常规检查及电测听、声阻抗检查等方法确诊为神经性耳鸣。

并排除中耳、外耳疾患和其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耳鸣。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取穴:

患侧耳门透三穴(耳门透听宫,听会);

率谷,翳风,外关,阳陵泉,太溪。

若双耳患病则取双侧,针刺深度及方向按常规进行,进针得气后留针30分钟;

耳穴取肝,肾,内分泌,采用南京小松医疗仪器研究所专利产品XS—998光电治疗仪(波长630-780mm)激光照射上述三个耳穴各10分钟。

每日治疗一次,15次为一疗程。

2.2对照组

取穴同治疗组(不用耳穴),针刺深度及方向同治疗组,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日针刺1次,15次为一疗程。

治疗三个疗程后判断疗效。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痊愈:

耳鸣消失或基本消失,音叉检查及电测听检查基本正常。

显效:

耳鸣显著减轻,音叉检查及电测听检查较治疗前有改善。

好转:

耳鸣稍有减轻,音叉检查及电测听检查较治疗前略改善。

无效:

耳鸣未减轻,音叉检查及电测听检查较治疗前均无变化。

3.2治疗结果

3.1.1两组疗效对比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对比

痊愈

显效

好转

有效率(%)

32

4(2.06)

15(12.39)

10(10.84)

3(6.71)

90.63

0(1.94)

9(11.61)

11(10.16)

10(6.29)

66.67

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性差异。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1.2治疗组疗效与听力的关系见表2

表2治疗组疗效与听力的关系

听力例数痊愈显效好转无效显效率(%)

听力正常14374071.4

听力下降18196355.5

表2示,听力正常者其疗效高于听力下降者,经统计学处理P<

4典型病例

沈×

×

,男,68岁,干部,2004年12月6日初诊。

1年半前,性前列腺手术后,即感觉双侧耳鸣伴听力下降。

经耳鼻喉科电测听检查,骨导,气导均异常,确诊为神经性耳鸣。

来我科治疗采用XS—998光电治疗仪照射耳穴,并针刺双侧耳门透听宫,听会等穴。

每日治疗1次,3疗程后,耳鸣基本消失,听力稍有增加,复查电测听,骨导,气导均趋于正常。

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5讨论

耳鸣的机制尚不明确,大多数专家认为由于耳蜗内外毛细胞细胞膜透性障碍或改变,毛细胞突触代谢障碍,听神经纤维间的短路引起,即这种声感是来自听神经纤维本身。

临床实验表明,近70%耳鸣病例是因听神经某部位受损引起的。

在治疗上,目前西医多采用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和加强神经营养的方法。

神经性耳鸣属中医耳鸣耳聋范畴,临床极为多见,尤以老年患者居多,针刺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不甚满意。

中医认为耳为肾之外窍,为十二宗脉所灌注,内通于脑;

肾藏精而主骨髓,脑为髓海,肾精充沛,脑髓得养,则听力正常,反之则听力失聪,发为耳鸣耳聋。

中医认为耳鸣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十二经脉⋯⋯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中听力与肝、胆、肾、脾的关系尤为密切,针刺取穴意在滋养肝肾,使精髓得以上充耳窍。

今在此基础上,采用现代科技新成果XS—998光电耳穴治疗仪(波长630--780mm),该仪器照射耳穴,穿透力强,功耗低,安全方便,通过照射与肝,肾,耳等相关的耳穴,可以达到改善和促进新陈代谢,加快了耳部的血液循环,促进耳部炎症的吸收,加速神经组织损伤的修复,为耳神经的康复提供了物质基础;

并协同针刺“益肝肾,通耳窍”的作用,发挥针灸刺激穴位和激光的生物刺激两方面作用,从而提高了疗效。

激光针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胡智慧蔡红

(江苏省人民医院,210029,江苏南京)

关键词激光;

穴位疗法;

高脂血症

现代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脂代谢紊乱所致的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是发达国家的主要死亡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食物结构的不断改变,人口的逐渐老龄化,近年来国内高脂血症的患者日渐增多,每年死于高脂血症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达100万以上。

因此积极治疗高脂血症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着重要意义,寻找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为国内外关注。

我们采用低强度激光进行穴位照射治疗高脂血症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

我们在2003年11月-2005年12月收治21例高脂血症患者,患者来源于本院针灸科门诊,其中男性7例,女性14例;

年龄在39-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岁,病程6个月-5年。

其中单纯甘油三脂增高者15例,胆固醇与甘油三脂均增高者6例。

全部患者均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的诊断标准。

2治疗方法

治疗前及治疗中患者停服各种降脂药,治疗前后各做一次血脂检测,以观察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脂的变化。

采用南京小松医疗仪器研究所生产的XS-998光电激光治疗仪,波长为630—780nm半导体激光,脉冲电流,功率为10mw。

将本仪器的笔型探头用保鲜膜包裹住(防止交差感染)后,置于舌下,让其照射舌下的金津、玉液两穴位,每穴每次15分钟,每日一次,每周5次,10次为一疗程。

3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高脂血症痊愈标准:

治疗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脂降至正常水平,好转:

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脂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未降至正常水平,无效:

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脂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4结果

21例高脂血症患者经治疗治愈4例,好转15例,无效2例。

总有效率90.47%。

表1治疗前后血脂测定结果mml/L,x±

-------------------------------------------------------------------------------------------------

治疗前治疗后

TC4.67±

1.312.46±

0.92*

TG6.52±

0.255.06±

0.94*

与治疗前比较,*P<

0.05

5讨论

目前针对高脂血症的治疗,有很多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西药和针灸等。

针灸治疗高脂血症没有副作用,是为近年来针灸研究的课题,且临床疗效也被肯定[2]。

但很多人对于针灸不能耐受,难以坚持长期治疗。

而用低强度激光照射穴位,可增加穴位的光能和热能[3],可以达到刺激穴位的作用,安全性高,与针灸比较无痛苦,与药物比较无副作用。

我们在治疗过程中还选择部分病例进行停止治疗半年

后的远期疗效观察,半年后血脂检测未见加重,说明其不仅具有近期疗效,远期疗效也比较稳定。

选择舌下的穴位有两方面的原因,从中医观念看舌为心之苗,心主血脉,高脂血症主要是引起心脑血管的病变,取舌下的金津、玉液可疏通血脉。

另从激光治疗的原理来看,皮肤颜色深或黏膜部位的照射激光容易被吸收,效率高,疗效好。

激光照射穴位疗法治疗高脂血症遵循“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的治疗原则,作为一种新疗法,是健康新概念形势下适宜于临床推广和患者家庭保健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孙传兴。

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130-131

[2]邓凯文,常小荣。

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J]。

中国康复,2004,19

(2):

120-123

[3]乔志恒,范维铭.物理治疗全书.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82-692

XS—998激光活血仪治疗脑梗塞100例

江苏省人民医院陈巩荪

一、临床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

选择2000.6-2001.6脑梗塞住院患者100例,其中男患者57例,女患者43例,年龄34-77岁,平均年龄61±

9.8,所有患者均符合1989年中国病理生理微循环分会高粘血症诊断标准。

胆固醇>

6.5mmol/L,甘油三酯>

1.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3.1mmol/L。

三项中有一项超过正常值诊断为高脂血症。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激光鼻腔或口腔内照射治疗组)50例,对照组(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组)50例。

二、对照组的设置:

对照组病人均为本科住院脑梗塞患者诊断标准,均符合国家第二次脑血管会议制定诊断标准。

高粘血症诊断根据1989年中国病理生理微循环分会标准。

高脂血症的诊断依据:

3.1mmol/L。

三项中一项成立即可诊断。

对照组(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组)采用低能量氦氖激光治疗仪,取患者平卧位,以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为穿刺静脉,常规局部消毒,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导入光针,使光针处于与被穿刺静脉相对平行,然后局部固定,开机注光照射,每次60分钟,每日一次,光端输出功率为1.5mw,疗程两周。

三、诊断标准及临床观察指标:

诊断标准:

高粘血症的诊断依据(1989年)中国病理生理微循环分会的诊断标准。

观察指标:

血液流变学指标:

采用北京生产的YDA-IV血液粘度计检测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等,血脂采用上海科华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

四、观察结果及疗效等级标准:

临床观察结果:

高粘血症和高脂血症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激光鼻腔或口腔内照射能透过患者较浅的鼻腔和口腔粘膜作用于循环着的血液治疗疾病,该疗法方便,简单,安全,患者可在家中进行治疗。

就我们观察在治疗高粘血症和高脂血症及脑中风、脑梗塞、脑缺血、脑供血不足、头晕、头痛、肢体麻木、视力模糊、语滞、嗜睡、全身乏力、胸闷、气短等症状方面有和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同样疗效。

疗效等级标准:

治愈:

血粘度、血脂异常指标降至正常。

血粘度、血脂各项异常指标明显下降。

有效:

血粘度、血脂各项异常指标有所下降(或各项异常指标无下降,自觉症状减轻/缓解)。

血粘度、血脂各项异常指标无改变,自觉症状无改善。

五、临床试用实施病例记录及检验报告:

临床试用实施病例记录及检验报告见实验记录100份。

统计方法:

治疗前后采用配对资料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检验,采用两样本的数差与检验。

周德轩男64岁,住院号1536头晕、嗜睡、健忘、视物旋转、恶心入院。

查胆固醇:

7mmol/L,甘油三酯2.4mmol/L,高切:

5.9,低切:

11.2,血浆粘度:

2.1,红细胞压积:

48,纤维蛋白原:

4.5。

诊断为动脉供血不足、高脂血症、高粘血症。

给予低强度激光鼻腔或口腔照射治疗20天,复查,胆固醇:

5.9mmol/L,甘油三酯2.1mmol/L,高切:

5.1,低切:

10.8,血浆粘度:

1.9,红细胞压积:

47,纤维蛋白原:

4.1,自述上述症状消失,疗效显著。

陈新光男60岁,住院号2547,病人突然右侧肢体瘫痪、语滞入院。

入院后查胆固醇:

6.6mmol/L,甘油三酯1.71mmol/L,高切:

7.3,低切:

1.94,红细胞压积:

4.2,诊断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