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岳阳一中高三第一次质检语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62136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岳阳一中高三第一次质检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湖南岳阳一中高三第一次质检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湖南岳阳一中高三第一次质检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湖南岳阳一中高三第一次质检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湖南岳阳一中高三第一次质检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湖南岳阳一中高三第一次质检语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湖南岳阳一中高三第一次质检语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湖南岳阳一中高三第一次质检语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湖南岳阳一中高三第一次质检语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湖南岳阳一中高三第一次质检语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湖南岳阳一中高三第一次质检语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湖南岳阳一中高三第一次质检语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湖南岳阳一中高三第一次质检语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湖南岳阳一中高三第一次质检语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湖南岳阳一中高三第一次质检语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湖南岳阳一中高三第一次质检语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湖南岳阳一中高三第一次质检语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湖南岳阳一中高三第一次质检语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岳阳一中高三第一次质检语文.docx

《湖南岳阳一中高三第一次质检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岳阳一中高三第一次质检语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岳阳一中高三第一次质检语文.docx

湖南岳阳一中高三第一次质检语文

湖南省岳阳市一中2010届高三第一次质检

语文试题

时量:

150分钟分值:

150分命题:

语文备课组许新保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说要定点轰炸伊朗核设施不过是大人吓唬小孩子的恫吓手段而已。

(xià)

B.无良生产者在奶粉、饲料中添加三聚氰胺的行为真的令人咋舌。

(zhā)

C.陈水扁未戴手铐,在法警和一名“国安”人员的戒护下,被解送台北看守所。

(jiè)

D.不要总是这样婆婆妈妈的了,你放心地去吧,家里的事儿有我照看呢!

(kā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销磨推诿大声急呼走投无路仗义执言

B.翘楚煽动谈笑风生再接再厉平心而论

C.挑衅陷井立杆见影珠联璧合明火执仗

D.巨擘思辩题纲挈领磬竹难书以逸待劳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惨烈的5·12大地震,我们在感叹生命脆弱的同时,又不禁质疑那种认为人类无坚不摧无所不为的狂妄的观点。

B.他是个有名的电视迷,经常看得出神入化,有时竟忘了吃饭,工作之余与别人谈论的话题也总是离不开电视。

C.王永庆已驾鹤西归,三夫人李宝珠与王永庆胞弟王永在的人马正在台塑内部分庭抗礼,豪门权力争夺与爱恨情仇还未停止。

D.我国政府斥巨资力保奥运会万无一失,战斗机在空中盘旋,舰艇在海上游弋,警察在街道巡逻:

这真有点风声鹤唳的味道。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为国内外企业搭建一个产品展示、项目交易和信息交流的平台,为国内外客商创造良好的合作。

B.我国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口没有医疗保障,当前失地农民、下岗职工、外地流动人口、在读或失业大学生四类群体需重点保障。

C.今年我省对外招商的重点项目是在农业、交通、信息产业的技术改造方面,并将在改善投资环境的同时,注意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外来投资者适当的优惠。

D.中华诗文朗诵大赛活动旨在以营造书香校园,让中小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提升古诗文素养,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为目的。

5.依次填入下面两段中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1)十多万青藏铁路建设者在世界屋脊上铸就的青藏铁路精神将永远光耀神州大地。

这种精神,,是激励我们56个民族、13亿中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

(2)当然,既善于观察,又善于贯通,这是最理想的了。

可是人们做学问总难免有所偏,,你可以以一方为主,兼顾另一方,走极端就不会有成就。

①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延伸和拓展

②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延伸和拓展,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

③或者比较长于分析条理,组织系统,或者比较善于观察,搜罗事例

④或者比较善于观察,搜罗事例,或者比较长于分析条理,组织系统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二.自然科学类与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选择题每题3分,简答题6分,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①孔子创立的儒学,虽然没有忽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也涉及到老庄“道法自然”的哲理;但更注重现实与期待未来,寻求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之道。

从汉唐两千余年以来,凡是太平之世,都是儒学盛行之时。

因此,有人说,孔子创立的儒学,可以称为是一种盛世之学。

儒学所涉的主要内容,简要而言就是隆礼、重仁和尚中道三项论题。

②“隆礼”就是郑重地遵循礼法。

礼教不是孔子的创造,是先民的文化积淀。

最早形成于文明社会敬天祭祀祖先中,西周时周公制礼作乐,至东周春秋末,社会动荡不安,出现“礼崩乐坏”的社会无序状态,故孔子倡导“复礼”。

“不知礼,无以立也”,“三十而立”。

孔子认为“知礼”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礼治是社会结构的保证,只有礼治,才能规范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秩序。

这充分说明礼制就是社会制度,而礼治则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据与法则,可见孔子论礼与其政教是合一的,故又有礼教的说法。

这种思想对规范汉唐以来的社会形态、促进社会有序发展,曾产生过积极影响,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③“重仁”就是主张人应有仁的品格。

孔子认为仁的含义,就是人与人之间具有本能的相互扶持的意义。

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得以形成,所以他说“仁者,爱人”。

孟子提出“仁政”的主张,从而说明孔子的仁德,就是“大同社会”的理想信念,这成为自古以来人们追求社会和谐的美好蓝图。

④“尚中道”的辨证思想,是孔子对自古以来“允执阙中”的发展。

中道思想是先哲遗留的闪光思想。

唐尧曾对舜说,若执中即信守中道,四海之内便会避免困穷,天禄便会长存。

春秋时代,百家争鸣,集中于一个“治”字,老子倡“守中”,即以柔用中;韩非则倡“法治”,主张以强用中。

孔子认为“中行”者最佳,其次是“狂者”、“狷者”。

社会中之三种人即左中右者,持中者为最佳。

同时,孔子认为事物在发展中又有中庸、过、不及三种形态,而中庸为最佳。

而中道是和,和即事物矛盾之对立统一状态,它表示事物之质的规定性,因此持中的要义,就是要执持事物之质,这也就是“和为贵”之义。

⑤总之,孔子一生做出总结古学、兴办私学和创立儒学三件伟业,他的隆礼、重仁和尚中道的核心思想,均含有积极意义和现代价值,并为国内外有识之士瞩目。

1988年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说:

“人类如果想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必须汲取中国孔子思想中的智慧。

”这种认识无疑是很有道理的。

6.下列对孔子儒学思想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孔子创立的儒学是在古代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特别注重老庄“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

B.孔子在其儒学思想中创建了隆礼、重仁和尚中道三项论题,深化完善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C.孔子创立的儒学,汲取了老庄等哲学思想的智慧,同时又更加注重现实与期待未来,寻求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之道,受到人们的尊崇。

D.自汉唐两千余年以来,凡是太平之世,都是儒学盛行之时。

因此,有人说孔子创立的儒学是一种盛世之学。

7.下列对孔子儒学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所推崇的“礼教”是西周时周公创造的,孔子认为“知礼”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礼治是社会结构的保证,“不知礼,无以立也”。

B.中道思想是先哲所遗留的,以后不同流派又不断充实和发展,孔子认为中道是和,提出“和为贵”的思想。

C.“尚中道”的辩证思想,是孔子对自古以来“允执阙中”的发展。

早在春秋时代,唐尧就曾对舜说,若执中即信守中道,四海之内便会避免困穷,天禄便会长存的。

D.“重仁”就是主张人应有仁的品格。

所以孔子倡导“仁者,爱人”,他的“仁政”主张,为我们构建了一幅“大同社会”的美好蓝图。

8.根据原文信息,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礼教在汉唐以来的社会演变中始终起着积极作用,历史证明这也是现代社会规范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关系秩序的唯一保证。

B.孔子认为在社会“左中右”三种人中,“中庸”之人为最佳,太过激进和保守都不能做到“和为贵”,应该摒弃。

C.人类如果想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必须汲取孔子思想中的智慧,可见21世纪将是孔子,将是中国人的世纪。

D.儒学思想以人为本,西方有识之士对它的认同和倡导将使隆礼、重仁和尚中道等核心思想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发挥其积极意义和现代价值,

9.文末说“人类如果想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必须汲取中国孔子思想中的智慧”,请你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陈述孔子思想中的智慧包含哪些内容?

(6分)

三.文言文阅读(共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丰乐亭记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

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

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

俯仰左右,顾而乐之。

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

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

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

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刬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

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之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①滃(wěng)然:

水势盛大的样子。

②刬(chǎn)削:

铲除,削除。

③刻露:

瘦硬显露。

④涵煦:

滋润温暖。

10.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耸然而特立与众不同

B.掇幽芳而荫乔木乘凉,歇凉

C.遂书以名其亭焉书写

D.向之凭恃险阻,刬削消磨被消灭

11.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修既治滁之明年夏B.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

C.幸生无事之时也D.于是疏泉凿石

12.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会盟而谋弱秦

B.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C.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不拘于时

13.下列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泉名“丰乐泉”,亭名“丰乐亭”,均取自“岁物丰成”、“与民同乐”之意。

本文

感今怀古,歌颂赵宋王朝的功德,赞美丰衣足食,民享安乐的太平景象,但其中也包含了欧阳修的政治理想和追求。

B.本文先写修亭,然后记叙滁州历史,感叹宋朝统一海内的清明,最后写自己安闲于游乐,全文表现了他乐观旷达的胸襟,但也间接、含蓄地抒发了一再遭贬的愤郁和不平。

C.本文体现了欧阳修的文学追求:

不持狭隘的“古文”观念,在注意散体文意脉结构、句法特点的同时,又汲取了骈体文在音律、辞采方面的长处。

D.《丰乐亭记》于丰乐亭的景物本身比较多,而议论的篇幅比较少,这与宋人写杂记文多好议论,略于写景的特点迥然不同。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

(2)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

(3)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四.古诗词赏析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5.古典诗歌鉴赏题(共7分)

御街行·秋日怀旧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

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释】①香砌:

指花坛;②欹:

倾斜。

③都来:

算来。

(1)有人说词句“夜寂静、寒声碎”中的“寒”字下得极妙,请加以分析。

(3)

(2)本诗下片以“愁”为核心,请你分析词人在下片中是如何诉说词人内心的无尽愁苦的。

(4分)

16.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古文默写。

(必须默写)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又何羡乎?

(苏轼《赤壁赋》)

(2)古诗默写。

(任选一首诗)

①桑之落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岁食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氓》)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___________________,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短歌行》)

五.现代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深山夜读陈芳明(台湾)

①深夜校园里的研究大楼如果还点亮着一盏孤灯,那一定是属于我的。

这五年来我一直就是捻熄那盏灯的人。

灯灭后,我走过长廊,拾阶而下,消失在迷蒙的黑夜。

②我越来越习惯于把自己囚禁在书房,那种自我封闭,犹似牢牢锁在孤绝的城堡。

关在那样狭窄的空间,我的生命反而开阔起来。

面对四壁架上高低不齐的书脊,我好像是面对远方起伏不定的山脊。

我容许群书包围着我的魂魄,仿佛是让群山镣铐着我的肉体。

天地之间,只剩下我和不知名的神祗与精灵互相对视,并且窃窃私语。

书中的直行与横行文字,牵引着我进入另一个世界。

我把自己押在孤独的书房里。

③所谓孤独,再也不是抽象的字眼,而是有着具体触觉的存在。

夜读时,我面对着书籍,也面对书中隐藏的灵魂,我终于领悟到,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是孤独。

在深山夜读的时刻,唯寂静与我同在,分不清楚是孤独紧拥着我,还是我紧拥着孤独,只觉得彼此如胶似漆,间不容发。

④夜读到星稀之际,我又体会到孤独是一种遗忘,一种快感,一种颓废。

⑤无边的夜空下,我独守着一盏孤灯,进行着阅读,构思与书写。

我开始重整自己的文学概念,也开始营造文学史的腹稿,并且也编写第二天的课堂讲义。

我是那种可以同时作两种或三种思考的人,常常在同一个晚上轮流撰写两篇文章。

一旦投注于读与写时,便立刻沉溺在遗忘的深渊。

忘情,忘怀,忘我,直到全部的心神都溶入阅读之中。

⑥说孤独是一种快感,那无非是阅读的升华。

远离政治以后,我这样的体会越来越深沉。

背对着人间,背对着权力,背对着世事的浮沉,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思索我乐于思索的,书写我乐于书写的。

在我的灵魂里,没有枷锁,没有包袱,没有疆界。

在荒芜而宁静的山岭深处,隐藏着一间自由心灵的书房。

⑦渐渐地,我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原来书中的世界,不再是文学的世界,而是一个灵异世界。

纸背上印刷的油墨字体,竟然是一串串的符号,巫术,咒语,魔法,密码。

我的肉体彷佛受到作祟与催眠,又好像受到巫师的驱魔,潜藏在内心的邪灵恶魂不期然被召唤苏醒。

从书中的符号,我创造了淫荡的欲望,构筑了邪恶的图像,酝酿了愤懑的情绪。

这都不是出自作者的设计,而是来自我体内恶灵的反射。

⑧追求学问,原就是在自我挖掘,自我发现,自我探索。

因为自己就是残缺的,就是不完整的,所以才需要去阅读。

设若没有经过阅读,没有辨识书中的玄秘语言,我就不可能知道体内竟然监禁一只未曾谋识的灵魂。

面对那么多的作者与作品,毋宁说是在迎接不同的生命经验。

他们透过书籍传达着陌生的、遥远的、隔世的、隔代的信息。

这些作者似乎住在另一个星球,在深夜里拍打着未知的、不可解的密码给我。

于是,我开始体会到,阅读的孤独何其庄严,何其壮阔,何其森冷。

⑨夜读已经成为我仅有的城堡,我的思考,想象,演说,书写,研究,都是阅读的延伸。

走过苍茫的黑夜,拾阶而上,穿越长廊,我再次捻亮书房的孤灯。

17.文章多次提到书房里的那盏“孤灯”,有什么作用?

(4分)

18.在作者的笔下,阅读的“孤独”具有哪些特点?

(3分)

19.作者为什么说“孤独是一种遗忘,一种快感,一种颓废”?

(6分)

(1)说孤独是一种遗忘,是因为

(2)说孤独是一种快感,是因为

(3)说孤独是一种颓废,是因为

20.有人称《深山夜读》是一篇“生命散文”,既是“对生命的体验”,又是“对生命的创造”,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4分)

六.语言运用题(9分)

21.阅读以下新闻,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40字)。

(4分)

中新网7月24日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表示,在解决扩大内需方面,下半年,还将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

尹成基说,这些方面包括:

一是新医改当中关于全面推进城镇居民的医保,要全面覆盖城镇居民。

  二是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要相应提高。

  三是启动新农保试点,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也要增加相应的投入,今年试点要覆盖全国10%的县市,是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事情。

四是研究制定再次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方案,保证明年1月1号能够启动、实施。

22.为接待国外游客,有关部门请你写作一段话,向观光者介绍岳阳楼观光景区的特色。

(不少于60字)(5分)

要求:

①语言通顺得体;不少于60字。

②体现“文化观光”的主旨。

七.写作(60分)

23.请你以“装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角度自选,立意自定,不准抄袭套作。

岳阳市一中2010届

高三第一次质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选择C项(A项改为“hè”;B项改为“zé”;D项改为“kàn”。

2.选择B项(A项销—消急-疾,C项井—阱杆—竿;D项题—提磬—罄)

3.选择C项(A、无所不为:

什么坏事都做。

贬义词;B、出神入化:

形容技艺达到高超绝妙的境界。

C、分庭抗礼:

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

现在用来比喻彼此地位和势力相等,平起平坐或互相对立。

D、风声鹤唳:

形容惊慌疑惧,自相惊扰,含贬义。

4.选择C项(A、成分残缺,“创造”缺宾语“机会”;B超过和以上重复;D、“旨在以……为目的”句式杂糅。

5.选择C项(

(1)这段文字对“这种精神”的诠释,应先有“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再有“时代精神的延伸和拓展”,“传承和升华”及“延伸和拓展”这两组词语本身,就透露出了句子间逻辑关系的信息。

故选①。

第二段话横线处的内容要照应“既善于观察,又善于贯通”,故选填④)

6.选择C项(D项由第一自然段可知,是对该段主要信息的概括。

A项“特别注重”错,正确的信息是孔子创立的儒学“也涉及到老庄‘道法自然’的哲理”。

B项“隆礼、重仁和尚中道”等内容,不是孔子所创建的,“隆礼”是先民的文化积淀,文中也明确表示不是孔子所创造的,“尚中道”也是先哲遗留的闪光思想,尧舜时期就已存在,故该项错。

D项的表述只是一种现象,并没有体现儒学思想的内涵,答非所问,故该项错。

7.选择B项(该题信息涉及到第二、第三、第四三个自然段,涵盖了孔子儒学的内容。

D项见第四自然段,是孔子对中道思想的理解。

A项信息在第二段,礼教是先民的文化积淀,最早形成于文明社会敬天祭祀祖先中,到了西周的周公才编制礼乐,故该项中说“‘礼教’是西周时周公所创造的”错。

C项信息在第四自然段,该项中前提条件错,唐尧舜时期不是春秋时代,故该项错。

D项信息在第三段,“仁政”的主张是孟子提出的,张冠李戴。

8.选择D项(A项信息在第二段,原文无据“始终起着积极作用”错误,原文是说“曾产生过积极作用”,“唯一保证”表述绝对,故该项错。

B项前提错误,信息在第四段,“中庸、过、不及”是指事物发展的三种形态,不是指人,故该项错。

C项过于夸大。

9.孔子思想中的智慧包含:

(1)孔子倡导复礼,他认为礼治才能规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基本秩序,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有序发展。

(2)孔子认为人应该相互扶持,只有爱人,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和大同。

(3)孔子认为中行和中庸最佳,崇尚中道,提倡和为贵。

10.选择A项(“特立”应为“独立”)

11.选择D项(A项,古义:

第二年/今义:

今年的下一年;B项,古义:

静默不语的样子,静静地/今义:

不关心不在意的样子;C项,古义:

没有战事,天下太平/今义:

没有事情;D项“于是”均为承接连词。

12.选择B项(A项第一个“而”是修饰关系的连词,第二个“而”,来,目的连词;B项都是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的结构组词;C项第一个“乃”是连词,解释为“于是,就”,第二个“乃”是副词,相当于“是”“在”;D项第一个“于”为“到”,介词,第二个“于”为“被”,介词)

13.D(D项中理解错误,应为《丰乐亭记》于丰乐亭的景物描写比较少,而议论的篇幅比较多,这体现了宋人写杂记文多好议论,略于写景的特点。

14.文言文翻译题(9分)

(1)向滁州人讯问泉水的所在地,在距离滁州城南面一百步的近处找到了它。

(2)我曾经考察过滁州地区的山水,查核过滁州地区的图籍,登上高山来眺望清流关。

(3)我喜欢这地方僻静,而且政事简单,又喜爱它的风俗安宁闲适。

【参考译文】 我治理滁州以后的第二年春天,才喝到滁州的泉水,觉得甘甜。

向滁州人讯问泉水的所在地,就在距离滁州城南面一百步的近处。

它的上面是丰山,高耸地矗立着;下面是深谷,幽暗地潜藏着;中间有一股清泉,水势汹涌,向上涌出。

我上下左右都看过,很爱这里的风景。

由于这样,我就叫人疏通泉水,凿开石头,拓出空地,造了一座亭子,就同滁州人在那里游玩。

  滁州在五代混战的时候,是个互相争夺的地区。

过去,太祖皇帝曾经率领后周兵在清流山下击溃李景的十五万军队,在滁州东门的外面活捉了他的大将皇甫晖、姚凤,就此平定了滁州。

我曾经考察过滁州地区的山水,查核过滁州地区的图籍,登上高山来眺望清流关,想寻找皇甫晖、姚凤被捉的地方。

可是,当时的人都已经不在,因为天下太平的时间长久了。

  自从唐朝败坏了它的政局,全国四分五裂,英雄们全都起来争夺天下,到处成为敌国的,哪能数得清呢?

到了大宋朝接受天命,圣人一出现,全国就统一了。

以前的凭靠险要的割据势力都被削平消灭,在一百年之间,静静地只看到山高水清;要想问问那时的情形,可是留下来的老年人已经死光了。

如今,滁州处在长江、江淮之间,是乘船坐车的商人和四面八方的旅游者不到的地方,百姓活着不知道外面的事情,宝刀不老耕田种地和穿衣吃饭,快乐地过日子,一直到死。

有誰晓得这是皇帝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滋润温暖到一百年的长久呢!

  我来到这里,喜欢这地方僻静,而且政事简单,又喜爱它的风俗安宁闲适。

在山谷之间找到这泉水以后,就经常同滁州人在这里抬头望丰山,低头听泉声;春天采摘幽香的山花,大旱天在乔木下乘凉,到了秋冬两季,经过风霜冰雪,山水更加清楚地显露出明净秀美,四季的景色没有什么不可爱的。

又庆幸这里的百姓喜欢那年景的丰收,高兴同我一起游玩,因此我根据这里的山水,称道这里的风俗的美好,使百姓知道能够安享这丰收年景的欢乐的原因,是幸运地生活在太平无事的时代啊。

宣传皇上的恩德来和百姓共同欢乐,这是州官的事情。

因此,我写下这篇文章,来给这座亭子命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