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56305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docx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docx(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docx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一、对试题的认识:

本次试题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题量适中,覆盖面较广,题型灵活多变,很适合当前素质教育。

的内容不仅局限于教材,还检测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

命题人员是希望通过试卷,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不要只围绕课本而教书,而应注重课外阅读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试卷还力求体现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

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

(包括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情况分析

1、检测成绩统计:

应考人数实考人数 总分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最高分最低分

2、分数段统计表(百分制)

%

%

100-90分 89-80分

79-60分

59分以下

三、典型错例分析: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部分

本次考试这部分同学们做得较好,写字尽管平时总是强调纠正,但是还是有个别学生写错,说明在平时没有把它夯实,没有给人人把住关。

有的学生审题不清,有的则是不理解题意,造成失分。

(二)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部分

整个阅读题的得分率偏低,造成的原因主要是1、理解问题不到位。

2、宏观把握内容的能力不强,只是片面的思考。

3、综合概括能力不强。

4、题目没有给出相应的位置,学生又没认真读题,失分严重。

(三)作文部分

很多学生写得很好,内容具体,还有个别学生内容不够具体,造成失分。

四、从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这份做到全、新、活、难度略大,但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在考查“双基”的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以适应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总目标,纵观这次质量检测,可以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1、部分学生平时不注重生字的读音,普通话不标准。

2 、有的同学不认真区分词意,从总体来观察,学生的错别字出现较多。

3 、有的同学平时不注重积累语言。

4 、教师要重视和加强识字写字教学和学生语言的积累,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要把学习拓展到课外,让学生多背诵、多积累好诗文,好文章,好词句,并能学以致用。

5 、部分学生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不够,对文章一知半解,很难正确回答。

五、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关爱后进生做得还不够。

本次试题无怪题,依标扣本比较紧,所考查的字词都是选取生活中频率极高的,所考查的知识点都来源于本学期教材。

教学设计和实施是否主要面向尖子生,以顺利完成教案为主要目标,而忽视了后进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

课堂上对后进生的关注度是多少?

课后补差措施是否落实?

是不断激励后进生前进,还是对其置之不理甚至冷眼相待?

2、目前教学对学生的“双基”训练重视还不够。

3、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过分追求教学过程的完整性,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

教师在上课前都有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把教学设计的完整实施作为目标。

如果以完整实施教学设计为目标,课堂教学中就不存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教学得留一定空间给学生去考虑,加工,消化。

恐怕学不会,由于方法不得当学生也就学不会。

4、教师在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或繁琐。

在整个课堂中问题的理解

与发现都是以教师的提问与发现为中心,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机会太少,学生的思维围绕着老师转,没有了自己和思维空间。

在课堂中,有些问题可以让学生提出来,不应一切问题均由老师设计。

实际的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不妨,讲课前作一项学前调研,对症下药,才能一针见血,效果才能显现。

5、只顾“教”,缺乏培养学生“学”的方法。

教学应该是源于教材但又要高于教

材,尤其在当今社会显得更重要。

教材只不过是一个范文或者例子,在教学时要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并且达到终身学习。

在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逐步领会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窍门。

提炼教材,才能高于教材,同一个问题,可有不同解决方案。

因为人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

六、今后努力方向及改进措施:

通过本次试题,反映出了学生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审题的能力和习惯较差。

面对试题,审视学生的状况,挖掘出现如此状况的根源,今后打算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在继续抓好基础知识和积累运用的同时,要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有力而有效的训练方法,做到既因人而异,又使各种训练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这样学生乐学且有效果。

2、继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加强对差生的辅导,从字、词、句抓起,严格把握好基础关。

3、重视对学生读写练习的指导,使不同基础学生的读写能力都有所提高。

4、在平时的课内外阅读中,要教给学生不仅要读懂句子、文章的表面意思,更要透过表面看本质,想想句子、文章表达的深层含义及情感,做到“学而又思”。

5、加强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包括写字,读书,观察,倾听,思考、写作、审题等习惯,因为很多时候影响学习效果的是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很多时候学生的智力水平是相当的,而学生却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效果,和学生的习惯密切相关。

实践证明,有了良好习惯的人,即使智力平平,也能取得优秀的成绩,而一个智力突出的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习惯,往往没有多么出色的表现。

“磨刀不误砍柴功”,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必然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