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身体各系统机能评定指标及方法.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56312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员身体各系统机能评定指标及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运动员身体各系统机能评定指标及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运动员身体各系统机能评定指标及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运动员身体各系统机能评定指标及方法.doc

《运动员身体各系统机能评定指标及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员身体各系统机能评定指标及方法.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运动员身体各系统机能评定指标及方法.doc

运动员身体各系统机能评定指标及方法

一、运动系统测试指标

(一)肌力

肌力评定主要包括最大肌力、爆发力和肌肉耐力等,有等长力量、等张力量和等动

力量三种形式。

等长力量又叫静止力量,常采用测力计完成,在测试过程中肌肉或肌群做等长收

缩,无关节活动。

此方式主要了解在某一固定关节角度时肌肉或肌群所能克服的最大

阻力负荷(最大肌力)或克服最大阻力的70%的最长时间〔肌肉耐力)。

等张力量又叫动态力量,常用测力计、杠铃、哑铃及力量练习器械来测定。

其最大

肌力的测定是以受试者能克服一次最大阻力值来表示(1,在克服所给予阻力后,

休息2一3分钟后再克服新的阻力值,通常每次增重不超过2一4千克,直到最高阻力值。

其等张耐力的测定通常以能持续克服最大等张力量70%负荷的次数作为评定指标,通常

一般人可连续完成12}1次,而运动员则可完成20一25次。

等动力量的测试需要利用专门的等动测力计完成。

与等长力量和等张力量的区别在节处于最不利收缩角度时的最大肌力,在其他收缩角度时所测出的肌力都小于最大肌

力。

而等动力量的测试过程中,由于运动阻力是随关节活动而不断变化并自动调节的,

因而只要肌肉进行最大收缩,就可准确测出肌肉或肌群在整个运动范围的最大肌力。

此,利用等动练习器进行训练,可发展肌肉各收缩角度的最大肌力。

(二)肌电图

肌电图(EMG)是通过肌电仪将月服纤维兴奋时所产生的动作电位进行放大记录所得

到的图形。

通过计算机可对其进行振幅、频域和时域分析,从而对肌肉兴奋程度、机能

状态进行评定,其详细内容可见第一章。

(三)关节的伸展度

通过测定受试者的相关关节的活动幅度,可以评价运动员的柔韧性。

二、心血管系统测试指标

心脏作为人体的动力器官,在维持正常的_血液循环,确保各组织、器官的血液与营

养物质的供应上发挥重要作用。

而心脏的生理功能的实现主要在于其能自动地、有节律

地发生兴奋和舒缩活动,这就构成了心脏泵血功能的基本条件。

而心脏泵血功能的强弱

主要由心肌收缩性能、心脏前后负荷及心率决定。

对运动员而言,良好的心脏泵血功能

尤为重要。

因此,运动员心血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诊断与监护作为运动医学监督的中

心环节,在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与训练监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对心血管系统机能

进行评定的常用生理指标有心率、血压和心电图等。

(一)心率监测及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心率是心脏周期性机械活动的频率,及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以次份表示。

率可以用脉搏表示。

常用的心率有基础心率、安静时心率、运动时心率和运动后心率。

1.基础心率

是清晨起床前空腹卧位心率,基础心率一般较为稳定。

』基础心率随着训练年限的延

长和训练水平的提高而减慢,基础心率突然加快往往提示有过度疲劳或疾病的存在。

2.安静时心率

安静时心率变化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一般新生儿的心率较快,可达130次/分。

常健康成人的心率为6o一100次/分,而运动员的安静心率一般较低,出现窦性心动徐缓,可以低于60次l分。

耐力项目运动员的安静时心率低于其他项目运动员,最低

可达36次/分左右。

评定运动员安静心率时,应采用自身前后比较,多用于运动时

的对照。

3,运动时心率

分为极限负荷心率(心率达180次/分以__、次极限负荷心率(170次/分左右)

和一般负荷心率(1}}次l分左右)。

运动时心率增加到最大限度时叫最大心率,最大

心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一般用220减年龄估算最大心率。

最大心率与安静时心

率之差称为心搏频率储备,表示人体运动时心率可能增加的潜在能力。

一般情况下,

运动时心率的快慢与运动强度有关。

强度越大,则心率越快。

4.运动后心率

在运动结束后测量心率,运动后心率下降速度的快慢,反映运动员身体机能的恢复

情况。

(二)血压监测及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人体或动物的动脉血压都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其相对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生理意

义。

如果血压过低,供血量减少,不能满足身体组织的代.谢需要,各组织可能因缺血、

缺氧而引起各种疾病。

如果血压过高,心室射血时所遇到的阻力过大,使心肌的负荷

加重。

安静状态时,我国健康成人收缩压为90一140腼Hg,舒张压为60一gor朋IH}

运动员的血压水平一般和健康青年血压值相当。

晨起卧床血压较稳定,若安静血压比

平时上升20%左右且持续两天,可视为机能下降或过度疲劳的表现。

训练中血压的变

化与运动强度有关,大强度训练后收缩压上升和舒张压一「降明显,且恢复较快,表明

身体机能良好。

训练后收缩压明显上升、舒张压亦_上升,或血压反应与强度刺激不一

致、恢复时间延长等,说明机能状况不佳。

(三)心电图监测及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用引导电极置于肢体或躯体的一定部位记录出来的心脏电变化曲线称为心电图。

合国内外对运动员心电图的研究,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变化:

1电压增高。

表现为QRs高电压,在运动员中较为常见,可以诊断为左室高电

压。

但要诊断左心室肥厚,除电压增高外,还应参考心电轴左偏、QRS时间延长、sT-

T改变等心电图综合变化。

(2)激动起源异常。

运动员中常见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

正常窦性心率在60一100

次/分之间,但当窦房结发出的激动超过100次/分时,称为窦性心动过速。

如运动、

兴奋、身体受外界刺激等因素引起。

当窦房结发出的激动在60次/分以下时,称为窦性心动过缓。

普通人在闭气、呕吐、脑内疾病(如肿瘤)、刺激迷走神经或服用某些药

物,均可引起心动过缓。

长期体育运动使心脏功能得到改善,迷走神经功能增强,心率

减慢二运动员中窦性心率不齐占30%一78%。

(3)激动传导异常。

运动员会出现不完全性或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另有l度或

n度房室传导阻滞。

运动员中常可见到非特异性rr-r波,出现平坦、双向或倒置的T波,

可能与过度紧张或过度训练有关。

三、呼吸系统测试指标

呼吸机能是保证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实现气体交换的重要条件,呼吸机能的好坏

严重影响人体的能量代谢系统,并影响人体的运动能力。

呼吸系统测试指标主要肺活

量、连续肺活量、时间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

(一)肺活量的测试

肺活量反映了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也是测定肺通气功能简单易行的指标,运用较

普遍,常用于评定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开展国民体质监测。

正常成人肺活量的平均值,

男性约为3500毫升,女性约为2500毫升,通过训练,呼吸肌的力量提高,吸气、呼气

能力加强,肺活量将会增大,高水平的运动员肺活量可以达到7仪沁毫升左右。

肺活量

主要反映呼吸肌肉力量的大小和胸廓的活动范围,有较大的个体差异,随着人体疲劳或

者衰老加剧,肺活量会减小。

(二)连续肺活量的测试

连续测试5次肺活量,根据5次肺活量数值的变化趋势,判断呼吸肌的机能能力。

若肺活量后一次比前一次数值大,则表示呼吸肌的机能能力强,可看作是身体机能状况

的良好表现;如果肺活量测试数值逐渐下降,则认为呼吸肌处于疲劳状态,表示身体机

能状况恢复不好。

所以,用测定5次肺活量的结果,可以简单快速地判断呼吸肌的疲劳

及身体的机能状况。

(三)时间肺活里的测试

在最大吸气之后,以最快速度进行最大呼气,记录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

称时间肺活量。

正常成人最大呼气时,第1秒、第2秒和第3秒所呼出的气量分别占总

呼出气量的s3%、%%和99%,其中第l秒呼出的气量占的百分比最有意义。

时间肺活

量是一个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动态指标,它不仅反映肺活量的大小,而且还能反映肺

的弹性是否降低、气道是否狭窄、呼吸阻力是否增加等情况。

(四)最大通气量的测试

以适宜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进行呼吸时所测得的每分通气量,称最大通气量。

般只做15秒钟通气量的测定,并将所测得的值乘以4,即为每分最大通气量。

它是衡

量通气功能的重要指标,可用来评价受试者的通气储备能力。

四、能量代谢系统测试指标

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色是身体各种机能活动的综合体现。

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人体各种器官机能活动的基础。

应用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规律

来掌握运动员的机能水平,指导训练,把握恢复规律,可以有效促进运动能力提高,是

训练科学化的标志之一。

有氧、无氧代谢是能量代谢的基本过程,可细分为三大供能系

统,即磷酸原供能系统、糖酵解供能系统和有氧代谢供能系统。

不同专项运动时的能量

代谢类型和供能比例都不相同,因此对.三个供能系统的准确评定,将为运动员选材和训

练效果的客观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