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历年物理试题对比分析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63469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15 大小:81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高考历年物理试题对比分析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山东高考历年物理试题对比分析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山东高考历年物理试题对比分析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山东高考历年物理试题对比分析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山东高考历年物理试题对比分析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山东高考历年物理试题对比分析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5页
山东高考历年物理试题对比分析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5页
山东高考历年物理试题对比分析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5页
山东高考历年物理试题对比分析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5页
山东高考历年物理试题对比分析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5页
山东高考历年物理试题对比分析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5页
山东高考历年物理试题对比分析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5页
山东高考历年物理试题对比分析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5页
山东高考历年物理试题对比分析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5页
山东高考历年物理试题对比分析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5页
山东高考历年物理试题对比分析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5页
山东高考历年物理试题对比分析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5页
山东高考历年物理试题对比分析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5页
山东高考历年物理试题对比分析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5页
山东高考历年物理试题对比分析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高考历年物理试题对比分析含答案.docx

《山东高考历年物理试题对比分析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高考历年物理试题对比分析含答案.docx(1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高考历年物理试题对比分析含答案.docx

山东高考历年物理试题对比分析含答案

山东07—12高考物理命题分析

、选择题考点及选项设置对比

年份

16

17

18

19

20

21

22

2007年

平衡问题

超失重

交流电

静电场

图像问题

电磁感应

天体

2008年

平衡问题

图像问题

天体

超失重

交流电

静电场

电磁感应

2009年

平衡问题

图像问题

天体

交流电

静电场

电磁感应

能量问题

2010年

图像问题

平衡问题

天体

交流电

静电场

电磁感应

能量问题

2011年

物理学史

天体

落体上抛

平衡问题

交流电

静电场

电磁感应图像问题

2012

物理学史

(14)

天体(15)

超、失重、

机械能、图象问题

(16)

平衡问题

(17)

交流电(18)

静电场

(19)

电磁感应

(20)

 

二、选择题考查点分析

1.受力分析与平衡状态2.匀变速运动的综合图象3.牛顿运动定律、功和能

4.天体的运动5.电场中的E、φ、F、Ep、W6.电磁感应与电路

7.交变电流.变压器.远距离输电8.新加部分:

物理学史考点1:

利用平衡条件分析受力或计算未知力考查特点:

通常与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受力分析的整体法与隔离法、摩擦力与弹力的特点等相结合,难度相对较低,考查方式更趋细致具体。

热点词:

系统、角度、弹簧

考点2:

运动图像及相关知识

命题特点:

多运动过程,图像多元(v—t、x—t、a—t、f—t、E—t等),涉及对速度、加速度、位移等

概念的考查,涉及力与运动关系的简单应用直线——曲线;单元——多元,考查全面,方式灵活,要求提高。

考点3:

利用牛顿运动定律或功能关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命题特点:

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涉及牛顿运动定律与功能关系的综合应用,与23题(力学计算题)具有互补性,对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要求提高,通常涉及定量计算或推导。

演变趋势:

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综合性提高,覆盖面扩大。

考查方式、综合格局及难度变化较大。

考点4:

万有引力定律与天体运动命题特点:

多以实际卫星为背景,通常涉及不同卫星或不同轨道之间的分析对比,四个选项分别从不同角度设问——速度、角速度、加速度、轨道半径、轨道平面、能量以及变轨道问题等,定性分析为主,难度降低,覆盖面扩大。

演变趋势:

环绕模型——变轨模型;圆轨道——椭圆轨道;定量计算——定性判断考点5:

交流电

〖命题特点〗以变压器问题、交变电流的图像、描述交流电的物理量为考查热点。

以定性判断为主,涉及运算一般不复杂,难度较低。

〖演变趋势〗对变压器问题及交流电路的考查趋向深入,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更加密切,考查方式及难度相对稳定。

考点6:

电场性质及相关物理量〖命题特点〗以点电荷或电场线的分布情况为背景;涉及场强大小及电势高低的判断,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关系的应用;叠加;主要考查电场的性质;一般不与力学部分做过多综合。

〖演变趋势〗电场的复杂性增加,考查方式及难度相对稳定。

考点7:

电磁感应综合问题〖命题特点〗以导体杆平动切割磁感线为背景,涉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安培力及磁通量的相关计算或判断、安培力做功及相关功能关系,可与直流电路或力学知识进行适当综合涉及能量和动力学分析等问题。

〖演变趋势〗通过改变线框形状、增加导体杆数量及磁场分布的复杂性增加试题难度,综合格局不断变化。

命题点8:

物理学史知识命题特点:

选取物理学史上一些重要事件、典型思想和科学研究方法,这些学史中所包含的艰辛探索、

研究方法、创造性思想及其对物理学发展的影响、对社会的推动等无不深深地影响着考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新增考点,不一定具有连续性。

三、对近六年山东高考物理试题的分析对比第Ⅰ卷(选择题部分)

命题点1:

平衡条件在受力分析中的应用;弹力与摩擦力的特点与性质。

【2007山东理综16】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

物体B的受力个数为:

C

A.2B.3C.4D.5

【2008山东理综16】用轻弹簧竖直悬挂的质量为m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L0现用该弹簧沿斜面方向

拉住质量为2m的物体,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也为L0斜面倾角为30,如图所示。

则物体所受摩擦力:

A

1

A.

等于零B.大小为mg,方向沿斜面向下

C.大于为3mg,方向沿斜面向上

2

D.大小为mg,方向沿斜面向上

【2009山东理综16】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P点。

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N。

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mg

A.FB.F=mgtanθ

tan

mg

C.FND.FN=mgtanθ

tan

考点:

受力分析,正交分解或三角形定则

2010山东理综17】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力F的作用下一起

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m1在地面,m2在空中),力F与水平方向成角。

则m1所受支持力N和摩

擦力f正确的是AC

A.Nm1gm2gFsin

B.Nm1gm2gFcos

C.fFcosD

fFsin

【2011山东理综19】如图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a、b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固定于墙壁。

开始时a、b均静止。

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a所受摩擦力Ffa≠0,b所受摩擦力Ffb=0,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

A.Ffa大小不变B.Ffa方向改变

C.Ffb仍然为零D.Ffb方向向右

涉及弹簧的瞬时性问题

AD

2012山东理综17】如图所示,两相同轻质硬杆OO1、OO2可绕其两端垂直纸面的水平轴O、O1、O2

转动,在O点悬挂一重物M,将两相同木块m紧压在竖直挡板上,此时整个系统保持静止。

Ff表示木块

与挡板间摩擦力的大小,FN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正压力的大小。

若挡板间的距离稍许增大后,系统仍静止

且O1、O2始终等高,则()

A.Ff变小B.Ff不变C.FN变小D.FN变大

★命题热点:

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方向的判断、大小的决定因素。

2.弹力产生的条件、方向的判断、大小的决定因素;胡克定律。

3.力的合成与分解,正交分解法。

4.整体法、隔离法。

分析解读:

以上题目都涉及到物体的平衡条件运用,要正确解决这些题目,必须会正确受力分析(按顺序进行,注意接触力),就物理模型来讲,有斜面,弹簧,圆弧等,可能带来麻烦的是摩擦力和弹力,特别是静摩擦力(隐蔽性以及最大静摩擦力)、弹簧的弹力,方法涉及整体与隔离,力的合成和分解、图解法等,这些是力学根本,必须重点掌握,特别是整体和隔离法的运用更为重要。

命题点2:

运动图象及其相关知识

【2007山东理综20】.如图所示,光滑轨道MO和ON底端对接且ON=2MO,M、N两点高度相同。

小球自M点右静止自由滚下,忽略小球经过O点时的机械能损失,以v、s、a、EK分别表示小球的速度、位移、加

速度和动能四个物理量的大小。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球自M点到N点运动过程的是:

A

A

D

2008山东理综

17】质量为1500kg

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

v-t图象如图所示。

由此可求:

ABD

A.前25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B.前10s内汽车的加速度

C.前10s内汽车所受的阻力

D.1525s内合外力对汽车所做的功

【2009山东理综17】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甲所示,据此判断图乙(表示物体的位移)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B

F表示物体所受合力,x

A.B

C.D

v、、f和s分别表示物体速度

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路程。

图乙中正确的是

A.

v

B.

a

C.

f

D.

tO

tO

tO

C

O

图乙

2010山东理综19】如图甲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物体与斜

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

图乙中

 

2011山东理综22】如图甲所示,两固定的竖直光滑金属导轨足够长且电阻不计。

两质量、长度均相同

h

3h

ac

ac

h2h3h4h5hxcO

xc

h2h3h4h5h

图乙

的导体棒c、d,置于边界水平的匀强磁场上方同一高度h处。

磁场宽为3h,方向

与导轨平面垂直。

先由静止释放c,c刚进入磁场即匀速运动,此时再由静止释放d,两导体棒与导轨始终保持良好接触。

用ac表示c的加速度,Ekd表示d的动能,

xc、xd分别表示c、d相对释放点的位移。

图乙中正确的是BD

A.B.C

vt图像

【2012山东理综16】将地面上静止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如图所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C)

A.前3s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

B.最后2s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

C.前3s内与最后2s内货物的平均速度相同

D.第3s末至第5s末的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守恒

命题热点:

1.v-t图象是重点。

明确斜率、面积、截距的物理意义。

2.跟牛顿第二定律密切联系,要关注牛顿定律动态分析的应用。

3.涉及多物理量的分析。

分析解读:

以上题目都涉及到运动物体的图象问题,有V—t图象、S—t图象、F—t图象、a—t图象、E—t图象等,综合考查运动学公式,牛顿运动定律,物体运动性质方面的考查,重在物体运动过程的动态分析,考查图象的有关知识,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灵活性,这是对运动学知识的灵活考查.以后要注意对复杂过程的动态分析。

命题点3:

利用牛顿运动定律或功能关系分析实际问题

【2007山东理综17】下列实例属于超重现象的是:

BD

A.汽车驶过拱形桥顶端

B.荡秋千的小孩通过最低点

C.跳水运动员被跳板弹起,离开跳板向上运动

D.火箭点火后加速升空

2008山东理综19】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如图所示。

设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

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

B.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

C.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

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

30o,质量为M的

【2009山东理综22】图示为某探究活动小组设计的节能运动系统。

斜面轨道倾角为

木箱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3。

木箱在轨道顶端时,自动装货装置将质量为

6木箱载着货物沿轨道无初速滑下,当轻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自动卸货装置立刻将货物卸下,然后木箱恰好被弹回到轨道顶端,再重复上述过程。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BC

A.m=M

B.m=2M

C.木箱不与弹簧接触时,上滑的加速度大于下滑的加速度

D.在木箱与货物从顶端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考点:

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牛顿第二定律,受力分析

【2010山东理综22】如图所示,倾角=30°的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长为质量分布均匀的软绳置于斜面上,其上端与斜面顶端齐平。

用细线将物块与软绳连接,向下运动,直到软绳刚好全部离开斜面(此时物块未到达地面),在此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逐渐增加

1

软绳重力势能共减少了1mgl

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软绳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软绳重力势能的减少小于其动能的增加与克服摩擦力所做功之和【2011山东理综18】如图所示,将小球a从地面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的同时,质量的小球b从距地面h处由静止释放,两球恰在h/2处相遇(不计空气阻力)

两球同时落地相遇时两球速度大小相等从开始运动到相遇,球a动能的减少量等于球b动能的增加量相遇后的任意时刻,重力对球a做功功率和对球b做功功率相等

A.

B.

C.

D.

A.

B.

C.

D.

m的货物装入木箱,然后

l、质量为m、粗细均匀、物块由静止释放后BD

b

将另一相同

则C

h/2va0

2012山东理综16此题与图象问题结合】将地面上静止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

的过程中,vt图像如图所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前3s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

B.

最后2s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

C.

前3s内与最后2s内货物的平均速度相同

D.

第3s末至第5s末的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守恒

命题热点:

1.不倾向于单独考查牛顿运动定律,试图融入其他试题中。

2.超重、失重的概念。

3.牛顿第二定律整体法、隔离法。

4.功和能的基本概念。

5.典型的功能关系。

分析解读:

牛顿运动定律、功和能量是力学的重点,这一重点的考查方式有力学的计算题和选择题,作为求解物理问题的两条基本途径,它们也将渗透到各类题目中。

可能将它们与复杂过程结合,涉及弹簧的物理模型的问题更应重视。

 

命题点4:

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

【2007山东理综22】20XX年4月24日,欧洲科学家宣布在太阳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Gliese581c。

这颗围绕红矮星Gliese581运行的星球有类似地球的温度,表面可能有液态水存在,距离地球约为20光年,直径约为地球的1.5倍,质量约为地球的5倍,绕红矮星Gliese581运行的周期约为13天。

假设有一艘宇宙飞船飞临该星球表面附近轨道,下列说法正确是:

BC

A.飞船在Gliese581c表面附近运行的周期约为13天

B.飞船在Gliese581c表面附近运行时的速度大于7.9km/s

C.人在Gliese581c上所受重力比在地球上所受重力大

D.Gliese581c的平均密度比地球平均密度小

【2008山东理综18】据报道,我国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于20XX年4月2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

中心发射升空,经过4次变轨控制后,于5月1日成功定点在东经77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

关于成功定

点后的“天链一号01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A.运行速度大于7.9km/s

B.离地面高度一定,相对地面静止

C.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

D.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2009山东理综18】20XX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

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相等

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D.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

答案:

BC

考点:

机械能守恒定律,完全失重,万有引力定律解析:

飞船点火变轨,前后的机械能不守恒,所以A不正确。

飞船在圆轨道上时万有引力来提供向心

力,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B正确。

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周期90分钟小于同步卫星运动的

周期24小时,根据T可知,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只有万有引力来提供加速度,提供加速度,所以相等,D不正确。

提示:

若物体除了重力、弹性力做功以外,还有其他力不为零,则机械能不守恒。

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也是只有万有引力来

C正确。

(非重力、弹性力)不做功,且其他力做功之和

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可求卫星的速度、

周期、动能、动量等状态量。

由GMm2

r2

2vm

r

得vGM,由G

Mm

2

r

m(T)2r得T2GrM,由

GMm2m2r得r

GMMm

3,G2man

rr

可求向心加速度。

【2010山东理综18】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红一号”发射成

东方红一号”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其近地点M和运地点N439km和2384km,则BC点的势能大于N点的势能点的角速度大于N点的角速度点的加速度大于N点的加速度点的速度大于7.9km/s

功,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

的高度分别为

.卫星在

.卫星在

.卫星在

.卫星在

B

C

D答案】BC

M

M

MN

N

2

解析】根据GMr2mmamvR,得在M点速度大于在N点速度,

根据机械能守恒,所以卫星在M点的

势能小于N点的势能,A错误,C正确;根据vR,得B正确;【2011山东理综17】甲、乙为两颗地球卫星,其中甲为地球同步卫星,两卫星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周期大于乙的周期

B.乙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D.甲在运行时能经过北极的正上方

D错误。

乙的运行高度低于甲的运行高度,

17、

AC【解析】对地球卫星,万有引力提供其

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则有

22

Mmv2242

G2mmr2mr2man,可知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半径越大加速度越小,同步卫星的轨r2rT2

道与赤道共面,第一宇宙速度为最大环绕速度,可见

A正确、C正确。

2012山东理综15】15.20XX年11月3日,“神州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

目标飞行器成功实施了首

次交会对接。

任务完成后“天宫一号”经变轨升到更高的轨道,等待与“神州九号”

交会对接。

变轨前和

变轨完成后“天宫

号”的运行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

对应的轨道半径分别为

R1、R2,线速度大小分别为

 

v2。

则v1等于(v2

A.

R13

R23

C.

D.

2

解析: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m2mv,得v

R2R

R12

R22

,所以v1

v2

R2

R1

,选项B正确。

答案:

B

命题热点:

1.基本公式的应用。

2.椭圆运动和变轨问题的分析。

3.第一宇宙速度。

20XX

分析解读及预测:

万有引力在天体中的应用,中心思想是: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此涉及到天体质量,密度,同步卫星,变轨问题,双星问题等均在考查之列,还有常用的“黄金代换“也经常使用;预计年,万有引力在天体中的应用还要考,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涉及到有关“天宫一号”的问题,这是反映时代气息的题目,由此预测今年考查的重点在于卫星对接问题,变轨问题,超重和失重问

题等。

5.典型的功能关系。

分析解读及预测:

牛顿运动定律、功和能量是力学的重点,这一重点的考查主要放在力学的计算题中考查,但在选择题中也不能忽视,作为求解物理问题的两条基本途径,它们也将渗透到各类题目中。

在20XX年很有可能将它们与复杂过程结合,涉及弹簧的物理模型的问题更应重视。

命题点5:

交变电流的图象及相关知识;变压器

【2007山东理综18】某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接有负载。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A.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36V

B.原、副线圈中电流之比为55∶9C.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55∶9

D.交流电源有效值为220V,频率为50Hz

【2008山东理综20】图1、图2分别表示两种电压的波形,

图1所示电压按正弦规律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图1表示交流电,图2表示直流电

B.两种电压的有效值相等

C.图1所示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311sin100tV

D.

其中

原来

图1所示电压经匝数比为10:

1的变压器变压后,频率变为

10

【2009山东理综19】某小型水电站的电能输送示意图如下。

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为200V,输电线总电阻为r,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1∶n2。

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匝数分别为n3、n4(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

要使额定电压为220V的用电器正常工作,则

A.

n2n3

n3

发电机

1n

n1n4

升压变压器

降压变压器

C.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等于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

D.升压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大于降压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答案:

AD

考点:

变压器工作原理、远距离输电

解析:

根据变压器工作原理可知

n1

n2

220U2

n3

n4

U3

220

由于输电线上损失一部分电压,升压变压器的

 

输出电压大于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有

U2U3,所以n2n3,A正确,BC不正确。

升压变压器的n1n4

Un

提示:

理想变压器的两个基本公式是:

⑴U1n2,即对同一变压器的任意两个线圈,都有电压和

U2n2

匝数成正比。

⑵P1P2,即无论有几个副线圈在工作,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总等于所有输出功率之和。

只有

当变压器只有一个副线圈工作时,才有

U1I1

I1

U2I2,I

I2

n2

n1

 

远距离输电,从图中应该看出功率之间的关系是:

P1=P2,P3=P4,P1/=Pr=P2。

电压之间的关系是:

U1n1U3n3

11,33,U2UrU3。

电流之间的关系是:

U2n2U4n4

I1n2I3n4

12,34,I2IrI3。

输电线上的功I2n1I4n3

率损失和电压损失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分析和计算时都必须用

2

PrI2r,UrI2r,而不能用

Pr

特别重要的是要会分析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

Pr

P12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