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教学融入思政内容的探索.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56389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建模教学融入思政内容的探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数学建模教学融入思政内容的探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数学建模教学融入思政内容的探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数学建模教学融入思政内容的探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建模教学融入思政内容的探索.docx

《数学建模教学融入思政内容的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建模教学融入思政内容的探索.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学建模教学融入思政内容的探索.docx

数学建模教学融入思政内容的探索

作者:

徐昌贵张兴元卢鹏

来源:

《卷宗》2020年第05期

摘要:

本文以数学建模中的TSP问题为例,介绍了将思政内容融入数学建模教学中的设计理念,并在教学中进行了课程思政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数学建模;课程思政;TSP问题

1对课程思政的认识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去一直寄托在思政课程即两课上: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2)思

想品德课。

思政课程的学分不低,可是发挥的作用却有限。

主要问题是教育教学观念落后,内容抽象空洞、言之无物、脱离实际等,学生学得枯燥无味,教师教得疲沓、无奈。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在一门课程的教学中,可以考虑加入思政方面的内容有很多,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考虑。

数学建模课程如何与思政内容融合?

在这里,我们选取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突破口,强调数学建模在各项建设中的应用,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尝试,收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2思政内容融入TSP问题的探索

TSP问题是数学建模图论章节内容中非常典型的问题之一。

下面我们以TSP问题为例介绍我们将思政内容融入教学中的设计。

2.1问题的引入——巴蜀旅游

巴蜀盆地在地形上为“四塞之国”,东有巫山,南有大娄山,西有邛崃山,北有大巴山,东接湘鄂山地,南连云贵高原,西依青藏高原,北近秦岭。

为高山和高原所环抱,古代交通甚为困难,故李白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

巴蜀山川,自古有雄险幽秀之称。

整个巴、蜀景观布局疏密相间,如金线穿珠,珍珠满盆,几乎每个县都有可供旅游的景点。

九寨沟山水的神奇,黄龙山水的瑰丽,中国最大的摩崖石刻像-乐山大佛,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

幽,……,就让我们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旅游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人民往往把旅游当做提高生活品质的一个重要部分。

同时,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旅游

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也越显突出,各种节假日的简单旅游已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游览更多的景点,这正是我们在图论中研究的TSP问

题,也称为旅行商问题。

2.2TSP 问题——巴蜀旅游应用案例

一名推销员准备前往若干城市推销产品,然后回到他的出发地。

如何为他设计一条最短的旅行路线?

即要求从驻地出发,经过每个城市恰好一次,最后返回驻地。

这个问题称为TSP

问题,也称为旅行商问题。

与最短路问题不同的是,目前还没有求解旅行商问题的有效算法。

此外,建立TSP问题的数学规划模型的时候,要注意“破圈”。

假设某人到四川旅游,先到成都市,然后从成都市出发租车自驾游到都江堰、青城山、黄龙、九寨沟、乐山大佛、峨眉山、海螺沟、西岭雪山、阆中古城、剑门蜀道、汶川这11个著名景点旅游观光,每个景点恰去一次,最后回到成都市,应如何安排旅游线路,使旅程最短?

先建立问题的规划模型,然后利用Lingo软件编程可求得最短路径为:

成都→阆中古城→剑门蜀道→九寨沟→黄龙→汶川→都江堰→青城山→西岭雪山→海螺沟→峨眉山→乐山大佛→成都。

最短路径长度为2040公里。

2.3问题的深化——治蜀兴川方略

四川自古就是山清水秀的好地方,生态环境地位独特,同时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我们一定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写好;这要求我们把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位置,扎实推进节能减排、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污染防治、国土绿化、生态建设,让四川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治蜀兴川方略,是体现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

我们必须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充分绽放四川独特的自然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谱写美丽中国的四川篇章。

作为位于四川的一所高校,为地方经济服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名高校老师,立德树人,为治蜀兴川积极出谋划策;作為新时代的大学生,努力成为五有交大人,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3课程思政的收获与体会

通过一年多的将思政融入数学建模的教学实践,我们有一些收获与体会,在此与同行们分享。

3.1课程思政教案的制作方法

首先是问题的引入。

一定要结合思政相关的内容引入问题。

如围绕五位一体、国家宏伟目标蓝图、国家最新政策措施等选择引入。

结合点要贴切,和要讲授的问题密切相关。

其次是案例的选取。

一定要结合思政选取恰当的案例。

可以是问题引入中提出的问题的具体化或简化,这样就更加具有实际意义。

最后是问题的深化。

一定要结合思政将问题的外延进一步深化。

深化的效果决定了思政内容的高度,是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的关键。

3.2课程思政的不同层次的进化

课程思政的水平不同,所展现的效果也不一样。

我们大致可以把课程思政分为四个层次。

初级——课程与思政脱节、把课程思政当思政课程讲。

中级——知道将思政与课程进行融合,但效果一般。

高级——有机的将课程与思政进行融合,效果好。

理想——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这是课程思政的最高层次,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既学到知识,又接受了高尚的思想政治教育。

3.3课程思政的注意事项

分清主次。

课程是树干,思政是树枝、树叶,思政内容占总的内容的10%-30%为宜。

注意版权。

课程思政教案的制作是非常耗时耗力的,网络素材的收集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要正式发布的教案涉及的图片和视频等的使用,要注意版权。

4结论

在课程思政这条路上,我们已经开始行动,并且有了一些收获。

如何将思政内容深度融入数学建模课程,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作者简介

徐昌贵(1970-),男,汉族,四川广汉人,研究生,现就读于四川峨眉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副教授,理学硕士,主要从事应用数学方面的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