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作文立意全指导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64514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考作文立意全指导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全国高考作文立意全指导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全国高考作文立意全指导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全国高考作文立意全指导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全国高考作文立意全指导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全国高考作文立意全指导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全国高考作文立意全指导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全国高考作文立意全指导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全国高考作文立意全指导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全国高考作文立意全指导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全国高考作文立意全指导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全国高考作文立意全指导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全国高考作文立意全指导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全国高考作文立意全指导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全国高考作文立意全指导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高考作文立意全指导Word下载.docx

《全国高考作文立意全指导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考作文立意全指导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高考作文立意全指导Word下载.docx

如今是读图时代,人们喜欢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

丁:

浅阅读就像吃快餐,好吃没营养,积累不了什么知识。

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压力这么大,我想深阅读,慢慢品味,行吗?

人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喜好,浅阅读流行,阅读就更个性化和多样化了,挺好。

我很怀念过去的日子——斜倚在书店的一角,默默地读书,天黑了都不知道。

浅阅读中,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什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4月23日的灵感来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

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大众节日“圣乔治节”。

传说中勇士乔治屠龙救公主,并获得了公主回赠的礼物——一本书,象征着知识与力量。

每到这一天,加泰罗尼亚的妇女们就给丈夫或男朋友赠送一本书,男人们则会回赠一枝玫瑰花。

实际上,同一天也是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纪念日,又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

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所以这一天成为全球性图书日看来“名正言顺”。

【作文要求】阅读上边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特色解说】

这里实际上已经介入了阅读学的一些内容:

环球性图书日、读书、浅阅读行动。

是一个具有文化味的题目。

【立意指向】

从材料来看,命题者营造了一种文化背景,主要是讨论浅阅读行动的利与弊。

笔者认为既可以谈浅阅读的兴起缘由、意义、目的以及浅阅读的现实范围,又可以从全球性图书日来谈经典文学的阅读价值、方法与境界,还可以谈在我们的读书经历中,常是浅阅读与深阅读相伴而行的,二者各有其适用范围。

读书有不同的目的,也有不同的路径选择。

三、20XX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

【作文题与要求】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写一个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不限文体。

这是一个大气考查情怀的题目,较之原来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想与做”来说,虽思想内容有些关联,但在艺术是一种提升。

它要学生对“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作出正确的理解,还要理解二者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又是一个充满辩证意味的题目。

“仰望星空”是诗意(精神)追求的形象表达,“脚踏实地”是一种求真务实的态度。

作为我们既要有梦想,有希望,同时又要从点滴做起,做实做好。

光一味地想是不行的,还要付诸于行动。

当然,我们的“脚踏实地”不是闷做,不是呆做,而要靠““仰望星空”那样的心灵指向来引导。

二者要结合起来。

四、20XX年上海高考作文题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

他们说:

“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

”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作文要求】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上海题的最大特色在于引导学生关注个人与城市,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生活,它以丹麦人钓鱼和孟子的话,启发考生在小故事中悟出大道理。

也是一个哲理性很强的很有现实意义的好题目。

针对这个哲理性很强的材料,首先要审读,然后类比生活提炼论点。

大致有以下角度:

(1)批判一些人的目光短浅,讽刺缺少长远考虑,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甚至后人的现象;

如利用恢复重建之机,大肆圈地占地;

(2)讲事物发展规律。

事物的发展总有一个过程,小鱼变成大鱼也需要一个过程。

不能做现在违背规律的事。

如揠苗助长,省略过程,制假贩假等现象。

(3)可从哲学角度谈社会生活中“度”的把握,或谈谈取舍关系。

(4)可直接写写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

五、20XX年天津卷作文题

世界似画家笔下缤纷的色彩,世界如琴弦上跳动的音符;

世界因创新而进步,世界缘和谐而温馨;

世界可以存在于神奇虚拟的网络,世界更演绎着平凡真实的人生;

世界说起来很大,世界其实又很小……

【作文要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个人又都生活在世界之中,请你结合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以“我生活的世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天津卷作文题时代特色鲜明,生活气息浓郁,主体意识突出,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去审视世界,从而体味人间真情、领悟人生真谛。

天津卷作文,有写作难度,难就难在“世界”这一话题限制。

主要的做法是化大为小,化虚为实,以点带面。

可以鸟瞰波澜壮阔的时代,也可以聚焦身边的凡人小事;

可以写物质世界的丰富,也可以写精神文明的进步;

可以写国家的发展、家乡的变迁,也可以写亲人的温暖、校园的苦乐;

可以写实实在在的人生,也可以写虚拟的网络世界;

可以写世界对我的影响,也可以写我对世界的责任……需要的是,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要注意细节描写,要表达细腻情感。

六、2010高考四川卷作文题

【材料内容】几何学上的那个点,只有位置,没有长度,没有宽度,也没有高度,正是那无数个点形成了无数条线,无数个面,无数个立体。

【作文要求】1、根据联想作文;

2、自定题目,自定立意,自定文体。

3、字数不少于800字;

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四川卷作文题是个哲理性很强的作文,材料显示了事物发展壮大的规律,也包蕴着个体与整体、部分与系统的关系范畴。

是一个考查学生的思辩能力的好题目。

四川卷作文题,一要注意审读材料,须注意材料中的这样一些要点:

(1)“三个没有”

(2)“只有位置”(3)“无数个点形成了无数根线,无数个面,无数个立体”;

二要注意合理展开联想,联想现实与生活。

从立意上来讲,既可以从“个体与群体”角度来谈,也可以从事物发展壮大的规律来说;

既可以人生、生活角度来写,从简单的信念出发,扩展到多元化的人生状态、丰富的生活,也可以从:

“爱心汇聚,大爱心相连”角度来展开。

七、2010高考山东卷作文题

【材料内容】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列夫托尔斯泰

【作文要求】请根据阅读的的感悟与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1)自定立意;

(2)自拟标题;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文体特征鲜明。

山东卷作文题借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设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生活中对立统一现象,树立学生的辩证观与和谐审美观。

从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来看,包含三层意思:

(1)人生的一切变化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2)人生的一切魅力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3)人生的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也从立意上指向了三个方面:

(1)认识人生的复杂多样和丰富多彩,有正确对待人生遭际变化的乐观豁达的态度;

(2)认识光明和阴影对立统一所带来的人生的魅力,(3)认识光明和阴影的和谐合一所带来的美。

总之既要理解人生中光明和阴影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又要观照生活的复杂性和变化性,还要认识到“阴影”对于人生之美的价值和意义。

八、2010高考陕西卷作文题

1、把一条热带鱼放在一个小鱼缸里,它只能长到3寸大小;

把它放进大鱼池里,它才有可能长得很大;

2、狼是一种对周边环境充满兴趣的动物,正是因为它不断探索、不断体验,使它能够躲避风险,觅得食物,得以生存下来。

3、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随意抽取了18名学生,并把名单交给了班主任,并说,他们是很有潜力的学生。

由于班主任对这18名学生予以特别照顾和关怀,不久以后,他们的成绩都有提高。

 

这些材料启发我们,人的成才是有规律的。

【作文要求】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陕西卷作文题涉及到成功哲学或成才哲学,作文材料充满哲理暗示。

材料的主体是三则小故事:

观赏鱼的故事的告诉我们的是:

人才的成长需要一个适合自己的宽松的环境;

狼的故事则告诉我们: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不能不注重好奇心,要充分认识到兴趣所起的重要作用;

罗森塔尔心理测验,告诉我们:

积极的心理暗示在人才的成长中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

这三个故事证明了人的成才规律,这就是“宽松的环境、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心理暗示”。

这篇作文,我们可综合立意,也可分开立意。

综合立意,即“人的成才离不开环境,宽松的外部环境与富有吸引力和激励性的心理环境。

分开立意,可像陈金龙老师撰文所说的那样,细化为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

正面立意可为“宽松自由的环境有利于人才自主成长”,反面立意“严苛森严的环境会助长人才的逆反心理”,逆向立意“环境与人才成长无必然联系,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

第二方面:

立意为“兴趣是成才的催化剂”,“好奇心是成功的奠基石”,逆向立意为“好奇心正在走向衰微”,“兴趣被分数俘虏”。

第三方面:

“赏识出人才”,“教育就是尊重”,“积极的心理暗示是成才的第一要素”,“自信者才能成功”,“我能”,“相信自己能成才”;

也可以逆向立意为“少一些指责多一些激励”,“少一些消极讽刺多一些积极引导”。

九、2010高考广东卷作文题

你我为邻,相互依存。

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

【作文要求】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不少于800字。

广东卷作文题的最大特色,是虚实结合。

“虚”指的是它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实”指的是它给了学生明确的社会交往导向,是用胡兴华老师的话来说,是对当前社会“以邻为壑”、“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强力矫正,暗合了时代“和谐”的主旋律,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

这道作文题,从立意上来讲,是多方面的,由考生对“邻”和“你”的不同解读来决定。

题目中“邻”是邻接、邻近、接近的意思,提示语中强调“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我们可以写自己或人们选择与什么“接近”或“邻近”,从中得到什么教益、启示、熏陶、激励,进而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境界、品格修养、人格气质等。

也可以写怎样与选择的对象为邻,或者写应该以什么对象为邻,等等。

“你”,从“有形”方面思考,对象可以是“邻居”、“同学”、“书籍”、“网络”、“音乐”等,得出如下立意

(1)与人友好、和谐的相处或慎重选择交往对象,须“近朱”,不可“近墨”;

(2)写对精神享受的选择与感悟。

从“无形”思考,对象可以是“爱”“节俭”“创新思想”“诚信”“正义”“志节”“坚强”等真善美的东西,写自己的心灵与精神追求。

十、2010高考福建卷作文题

还在念大学的时候,雅科布·

格林与威廉·

格林兄弟俩从的脑子里一直萦绕着这样一个假设:

几百年来,流传在民间的故事或许与人类发展的历史暗藏联系。

为此,兄弟俩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共收集整理出八十六个传说,但他们无论如何也找不出这些传说和人类发展史的联系。

于是他们把厚厚的笔记往书架上一搁,又开始了其他工作。

后来,一个朋友偶然发现了这本笔记,理科联系了柏林一家出版社,把这些故事结集出版。

这本故事集至今已经再版两万多次,印刷量超过一个亿,曾被四十多个国家翻译成五十多种语言。

这本故事集就是世界各国儿童耳熟能详的《格林童话》。

要求:

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福建卷作文题借格林兄弟的故事来传达哲理,可多向解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辐射思维能力。

洪培欣老师指出,福建卷作文题可从以下角度立意:

从格林兄弟的角度可以说永不言弃,是金子总会发光,人生总能找到自己的定位;

从格林兄弟本很想弄懂民间故事与历史的关系,最终放弃了,可以写成“欲速则不达”,“机遇青睐于有准备的人”;

从格林兄弟放下该事转而干别的事,他的朋友反而成就了经典。

可以写成凡事不可强求,换个角度思维等;

从格林兄弟为证明民间童话和历史是否有联系,最后却求证不了,只好把文稿束之高阁,他的朋友发现并且出版了他的作品,《格林童话》成为了经典名著,可以写成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从《格林童话》最终成为了经典名著的角度,想到首先应该是作品本身具备成为名著的条件,可以就此写成“偶然中的必然”、“偶然与必然”。

一一、2010高考江西卷作文题

美国著名歌手迈克尔·

杰克逊在《童年》中曾深情的歌唱:

“你见过我的童年么?

我在寻找我来自的世界。

”童年,本应天真烂漫,童年,本应百无禁忌……可是今天令人神往的“童年”,却渐行渐远,正从我们身边消失。

请以“找回童年”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

(2)立意自定。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江西卷作文题,是命题作文。

这一题目最能唤起学生的心灵感受,是一个走向学生生活、直入学生内心世界,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声的好题目。

江西卷作文题,要重点关注“找回”。

无论是议论,还是记叙,都要回答为什么要找回童年?

这是因为现实太功利了,童年早已离开,随着时代的发展,孩子的童年充斥的是繁重的作业压力,还有各种补习班、各式各样的特长班,孩子的童年被“篡改”了,再加上受信息社会的影响,各种信息不加选择地灌入孩子的大脑,他们的“童年”也被污染了。

童年是一首歌,童年是一份美好的回忆,童年充满快乐、自在与纯真。

社会需要纯真,需要我们找回童年。

这道作文题还要写写“如何找回童年”,如保持童贞,不受污染;

又如健康快乐,自由自在;

再如在回忆中去找寻,在精神世界里固守。

要特别强调,“找回童年”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二、2010高考安徽卷作文题

吴兴杂诗

【清】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

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

(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3)不得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

(4)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安徽卷作文题要求学生根据哲理诗作文,一考诗歌理解,二考写作能力,属于一个文学性与哲理性兼顾的题目。

安徽卷作文题要抓三四句诗,即“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这两句诗规定了立意,这就是因地制宜,因人而用,因材施教。

可写根据地方情况,践行科学发展观,物尽其用;

可写依照实际,按客观规律制定方针政策;

可写按人才优长,做到人尽其材;

可写教育方面的因材施教;

最后可引申写写感悟:

(1)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2)社会是多元的,和谐的。

一三、2010高考江苏卷作文题

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

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

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角度自选;

②立意自定;

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江苏卷作文题“绿色生活”,富有时代气息,生活味浓。

是关注时代,关注生活的好题目。

江苏卷作文题“绿色生活”,关键在于“绿色”的阐释,可以理解为充满人生活力的生活,可以写纯静的精神生活,可以写低碳、环保生活。

一四、20XX年湖南省高考作文题 

【作文题目】早

【作文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特色解说】湖南省高考作文题是个独词句作文,留给考生的写作空间相当宽阔而自由。

考察的是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科综合素养。

“早”这个题目的立意,要根据联想和生活积累而定。

从议论文角度来讲,可以写“早”的好处,如“人生需要早规划”;

也可以写“早”的危害,如“不要过早加重孩子的负担”,还可评析早恋、早熟、早成名、早离早散等现象。

写记叙文,可以记一个人物,写一个故事,须与“早”有关,既可赞,也可贬。

还可以“早”为主题红线串成优美的抒情散文。

一五、20XX年浙江高考作文

传说有的雏鸟长大后,会衔食喂养衰老的母鸟。

人们把此现象称为“反哺”。

人类社会也存在类似现象。

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文化影响被称之为“文化反哺”。

千百年来,在以父辈对子辈施教为主流的正统传承方式下,文化反哺犹如潜流引而不现,但在迅疾变化的当今社会,年轻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

他们在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年长一代,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角色常常发生转换。

针对上述现象及所反映的问题,以“角色转化之间”为题,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文体除诗歌外不限,字数在800字以上。

这是一个引导学生对文化进行反思的题目,培养的是学生的换位思考习惯,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孝心、爱心和感恩心的教育,让他们学会平等、尊重和承担责任。

这道作文题最关键是把握“转化”,要注意材料中两点提示,一是“父辈与子辈的角色转换”,二是“师生的角色转换”。

要写出在角色转化的过程中,子辈、学生在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方面对“父辈”“老师”的影响与作用,要指出“角色转化之间”体现了什么,昭示着什么等,可用以下一些社会事例加以证明。

如伪娘刘著,用自己的执着以及坦荡争取到了母亲的认可,对于母亲而言,从抗拒到接受,除了母爱的因素外,自还有被教育的因素。

又如目前大热的一些相亲类节目,男女嘉宾的大胆说辞和奔放个性,让年长的观众一开始视为天外来客,后渐渐习惯进而吸引。

再比如对于众多流行文化,年轻一代总是急先锋,总是践行者,最后必然成为布道者。

另处可谈新时代的师生角色定位。

  

一六、2010重庆高考作文题

【作文题目】难题

(1)立意自定。

(2)除诗歌外,题材不限。

(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0重庆高考作文题是个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题目,可让学生言之有物,这个题目对学生的思辨能力要求高。

这道作文题,侧重于比喻义,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可以写生活中的难题,也可以写广泛的社会生活、个人生活,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难题。

要通过难题的解决过程,表现人的精神、意志、品质,要通过难题的解决过程,来表现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表现良好的社会风貌。

一七、20XX年湖北高考作文

孙悟空的筋斗云,哪吒的风火轮,都是神奇想象的产物,寄寓了人类渴求飞速行进的美好愿望。

谁能想到,晚清幻想小说《新中国》预言百余年后在上海陆家嘴一带举办万国博览会,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梦想“从地球到月球”,在今天会成为现实?

幻想源自人类的求知本能,展现了人类非凡的想象力。

幻想推动现实,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乐的源泉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写一篇作文。

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请把标题写在答题卡上),不少于800字。

湖北高考作文是以幻想为主旨的开放式作文。

紧扣“幻想”说事,材料广涉古今中外,命题的轴心是“联想和想象”,能够极大地唤起考生的生活与阅读积累,注重情与理的交互渗透与体悟,兼具人文关怀。

什么是幻想?

幻想就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对未来事物的一种美好的设想。

它是创造想像的一种特殊形式,由个人愿望或社会需要而引起,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想像。

积极的、符合现实生活发展规律的幻想,反映了人们美好的理想境界,往往是人的正确思想行为的先行。

这道作文题的立意要抓材料中的三句话:

幻想推动现实,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乐的源泉。

这是“幻想”的价值与作用所在。

记住一位科学家说的话,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才能让我们更快地腾飞。

既可以抒情言志,通过联想古今,贯通中外,引经据典,旁稽博采,展示自己、他人、人类的幻想杰作,歌咏幻想在推动历史、提升生活质量、健全人格心灵上的作用;

又可生发议论,就时下的热点话题共同探讨。

还可以讲故事,记叙经历,演绎一段动人的人生片断。

一八、20XX年辽宁高考语文作文题

3岁的托尼把手伸进瓶子,满满地抓了一大把糖果,他想抽出手时,瓶口太小,出不来。

他一颗糖都不想放弃,手又抽不出来,“哇”地一声哭了。

农场主规定每个雇工除了工钱外,还可以自选一筐水果带走。

20岁的托尼看中一个装得最满的大筐,费了半天劲也没搬动,他喘了喘气,重选了一小筐,高高兴兴地走出了果园。

老板宣布,谁能追回一笔30万英镑的贷款,就把其中的十万奖给他。

员工纷纷出马,却都无功而返。

58岁的托尼也申请试试,两天后就将追回一笔的20万贷款交给了老板。

原来他告诉对方,只需交21万就算结清,对方终于还款,他也得到了1万英镑的奖金。

阅读上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所给素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作文与学生成长、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相关,引导学生去真正地体验生活,认识生活,评价生活。

这道作文题的立意涉及到“大与小的选择”。

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每天都要遇到选择,每一次看似不经意的小选择,累计起来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人生的选择不限于材料中的利益的选择,还有精神与物质、民族利益与个人得失、成就他个与牺牲自我等更具人生境界的选择。

有时我们不要因小失大,有时我们却要顾大丢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