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化学部分安徽卷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64622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化学部分安徽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化学部分安徽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化学部分安徽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化学部分安徽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化学部分安徽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化学部分安徽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化学部分安徽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化学部分安徽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化学部分安徽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化学部分安徽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化学部分安徽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化学部分安徽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化学部分安徽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化学部分安徽卷Word文档格式.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化学部分安徽卷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化学部分安徽卷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化学部分安徽卷Word文档格式.docx

准确量取9.50mL水

D.用

实验室制取乙烯

4.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

A.NH4+、H+、NO3-、HCO3-B.K+、Al3+、SO42-、NH3·

H2O

C.Na+、K+、SO32-、Cl2D.Na+、CH3COO-、CO32-、OH-

5.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

NO(g)+CO(g)⇌

N2(g)+CO2(g)△H=-373.4KJ/mol。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6.向体积为0.05mol·

L-1CH3COOH溶液中加入体积为Vb的0.05mol·

L-1KOH溶液,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A.Va>Vb时:

c(CH3COOH)+c(CH3COO-)>c(K+)

B.Va=Vb时:

c(CH3COOH)+c(H+)=c(OH-)

C.Va<Vb时:

c(CH3COO-)>(K+)>c(OH-)>

c(H+)

D.Va与Vb任意比时:

c(K+)+c(H+)=c(OH-)+c(CH3COO-)

二、填空题

7.W、X、Y、Z是周期表前36号元素中的四种常见元素,其原子序数一次增大。

W、Y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主要物质,X的基态原子核外有7个原子轨道填充了电子,Z能形成红色(或砖红色)的

和黑色的ZO两种氧化物。

(1)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族。

W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

__________(填“强”或“弱”)。

(2)Y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Y的第一电离能比X的__________(填“大”或“小”)。

(3)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与Z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的单质和Fe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某厂废水中含5.00×

10-3mol·

L-1的

,其毒性较大。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变废为宝,将废水处理得到磁性材料

的化合价依次为+3、+2),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1)第①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第②步中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是:

(3)第②步过滤得到的滤渣中主要成分除Cr(OH)3外,还有

(4)欲使1L该废水中的

完全转化为

理论上需要加入

GFeSO4·

7H2O。

9.

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常用来制备抗凝血药,可通过下列路线合成:

(1)A与银氨溶液反应有银镜生成,则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F和过量NaOH溶液共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关于G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能与溴单质反应b.能与金属钠反应

c.1molG最多能和3mol氢气反应d.分子式是C9H6O3

三、实验题

10.Fento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通常是在调节好pH和Fe2+浓度的废水中加入H2O2,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氧化降解污染物。

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探究有关因素对该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设计]控制p-CP的初始浓度相同,恒定实验温度在298K或313K(其余实验条件见下表),设计如下对比试验。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_______(表中不要留空格)。

实验

编号

实验目的

T/K

PH

c/10-3mol·

L-1

H2O2

Fe2+

为以下实验作参考

298

3

6.0

0.30

探究温度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10

[数据处理]实验测得p-CP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上图。

(2)请根据右上图实验①曲线,计算降解反应在50~150s内的反应速率:

(p-CP)=____________________mol·

L-1·

s-1。

[解释与结论]

(3)实验①、②表明温度升高,降解反应速率增大。

但温度过高时反而导致降解反应速率减小,请从Fenton法所用试剂H2O2的角度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③得出的结论是:

pH等于10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与交流]

(5)实验时需在不同时间从反应器中取样,并使所取样品中的反应立即停止下来。

根据上图中的信息,给出一种迅速停止反应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同位素的研究对象是原子,A选项错误;

B.0.12g石墨烯的物质的量为0.01mol,所含碳原子个数为0.01NA,B选项错误;

C.有机物是化合物,而石墨烯只是一种单质,C选项错误;

D.通常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石墨烯的碳原子间均形成共价键结合,D选项正确。

故选D。

2.A

从图示可以分析,该有机物的结构中存在3个碳碳双键、1个羰基、1个醇羟基、1个羧基。

A选项正确。

答案选A。

3.B

A.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橡胶塞,一般用玻璃塞,A选项错误;

B.水和乙酸乙酯的互不相溶,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B选项正确;

C.量筒量取液体只能精确到0.1mL,C选项错误;

D.实验室制取乙烯需要的温度为170℃,该温度计的量程不足,D选项错误。

故选B。

4.D

A.H+与HCO3-能够反应生成CO2气体,A不能大量共存;

B.Al3+与氨水可以发生反应Al3++3NH3·

H2O=Al(OH)3↓+3NH4+,B不能大量共存;

C.Cl2具有氧化性,可以将SO32-氧化为SO42-,离子方程式为Cl2+H2O+SO32-=SO42-+Cl-+2H+,C不能大量共存;

D.Na+ 

、CH3COO-、CO32-、OH-等4种离子之间不能发生离子反应,D可以大量共存。

综上所述,可以大量共存的是D,选D。

5.C

A.该反应为气体计量数减小的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生成物浓度减小,反应物浓度增大,平衡常数减小,A选项错误;

B.同理,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的转化率减小,B选项错误;

C.平衡常数只与热效应有关,与物质的量无关,C选项正确;

D.增加氮气的物质的量,平衡逆向移动,NO的转化率减小,D选项错误。

故选C。

6.C

A.Va>Vb时,醋酸是过量的,即溶液是由醋酸和醋酸钾组成的,由物料守恒得c(CH3COOH)+c(CH3COO-)>c(K+),选项A正确;

B.Va=Vb时,二者恰好反应,生成的醋酸钾水解显碱性,由质子守恒得c(CH3COOH)+c(H+)=c(OH-),选项B正确;

C.Va<Vb时,氢氧化钾是过量的,即溶液是由醋酸钾和氢氧化钾构成的,c(K+)>c(CH3COO-)>c(OH-)>(H+),选项C不正确;

D.Va与Vb任意比时,电荷守恒可知,c(K+)+c(H+)=c(OH-)+c(CH3COO-),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7.2VA弱1s22s22p63s23p4大Cu+2H2SO4(浓)

CuSO4+SO2↑+2H2O3FeO(s)+2Al(s)

Al2O3(s)+3Fe(s)H=-859.7KJ/mol

【分析】

W、Y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主要物质,在结合原子序数的大小可知,W是氮元素,Y是硫元素,X的基态原子核外有7个原子轨道填充了电子,根据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所遵循的原则,可以写出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1,X为铝元素,Z能够形成红色的Z2O和黑色的ZO两种氧化物,推知Z为铜元素,两种氧化物分别为Cu2O和CuO。

(1)W是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2周期第VA族。

N的非金属性比O弱,故其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

弱。

(2)Y是硫元素,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4。

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呈递增趋势,故S的第一电离能比Al的大。

(3)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即浓硫酸,其与Cu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是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结合盖斯定律可知,Al和Fe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3FeO(s)+2Al(s)==Al2O3(s)+3Fe(s)△H=-859.7KJ/mol。

【答案】

(1)Cr2O72-+6Fe2++14H+

2Cr3++6Fe3++7H2O

(2)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3)Fe(OH)3、Fe(OH)2

(4)13.9

【解析】

(1)第①步是Cr2O72-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

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2)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是: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的中心位置,然后对照标准比色卡,读出对应颜色的数据;

(3)从最终所得磁性材料的化学式可知,滤渣中主要有Cr(OH)3、Fe(OH)2、Fe(OH)3;

(4)1L废水中的n(

)=5.00×

10-3mol,根据关系式:

~4Cr0.5Fe1.5FeO4~

10FeSO4·

7H2O,所以理论上n(FeSO4·

7H2O)=0.05mol,m(FeSO4·

7H2O)=0.05mol

9.CH3CHO取代反应

+NaOH

+CH3COONa+CH3OH+H2Oa、b、d

(1)A与银氨溶液反应有银镜生成,则A中存在醛基,由流程可知,A与氧气反应可以生成乙酸,则A为CH3CHO;

(2)由B和C的结构简式可以看出,乙酸分子中的羟基被氯原子取代,发生了取代反应;

(3)D与甲醇在浓硫酸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E的结构为

(4)由F的结构简式可知,C和E在催化剂条件下脱去一个HCl分子得到F,F中存在酯基,在碱液中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方程式为:

+3NaOH

+CH3COONa+CH3OH+H2O;

(5)G分子的结构中存在苯环、酯基、羟基、碳碳双键,所以能够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或者取代反应,能够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a和b选项正确;

1molG中1mol碳碳双键和1mol苯环,所以需要4mol氢气,c选项错误;

G的分子式为C9H6O3,d选项正确。

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是a、b、d。

10.

8.0×

10-6过氧化氢在温度过高时迅速分解反应速率趋向于零(或该降解反应趋于停止)将所取样品迅速加入到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使pH约为10(或将所取样品骤冷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实验①是参照实验,所以与实验①相比,实验②和③只能改变一个条件,这样才能起到对比实验的目的,则实验②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T=313K,pH=3,c(H2O2)=6.0mol·

L-1,c(Fe2+)=0.30mol·

L-1,实验③显然是探究pH的大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填表如下:

(2)由图中信息可知,在50~150s内,△c(p-CP)=8×

10-4mol·

L-1,则v(p-CP)=8.0×

10-6mol·

s-1;

(3)温度过高时,H2O2迅速分解,c(H2O2)浓度减小,导致反应速率减小;

(4)从图中看出,pH=10时,c(p-CP)不变,即反应速率趋向于零(或该降解反应趋于停止),说明碱性条件下,有机物p-CP不能降解;

(5)从第(4)信息可知,将所取样品迅速加入到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使pH约为10,可使反应停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