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课间活动实效性的研究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64847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大课间活动实效性的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提高大课间活动实效性的研究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提高大课间活动实效性的研究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提高大课间活动实效性的研究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提高大课间活动实效性的研究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提高大课间活动实效性的研究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提高大课间活动实效性的研究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提高大课间活动实效性的研究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提高大课间活动实效性的研究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提高大课间活动实效性的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提高大课间活动实效性的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提高大课间活动实效性的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提高大课间活动实效性的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提高大课间活动实效性的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提高大课间活动实效性的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提高大课间活动实效性的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提高大课间活动实效性的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提高大课间活动实效性的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提高大课间活动实效性的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提高大课间活动实效性的研究Word格式.docx

《提高大课间活动实效性的研究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大课间活动实效性的研究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提高大课间活动实效性的研究Word格式.docx

素质教育理论是构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要支撑。

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基础教育阶段,提高广大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素质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3、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为构建大课间体育活动展现了更为广阔的视野。

加德勒等人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流行的“情感智能”,现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

多元智能理论所指的7种智能,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个人内在智能和人际智能的培养与提高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都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4、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2006年12月《关于开展全国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5、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积极探索适应青少年特点的体育教学与活动形式,指导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努力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和机能,提高运动能力,达到体质健康标准。

二、课题的概念及界定

课题的界定:

1、提高大课间活动实效性的研究:

本课题就是要合理充分利用大课间体育活动,提高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效性,真正让学生享受运动的快乐、健康的快乐,不断提高身体素质。

2、大课间活动: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在“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健康理念的影响下,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校园体育活动,具有活动时间长、内容丰富、参与面广、形式灵活、强度适宜等特点。

活动时间多则一小时,少则半小时。

我们所倡导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以学生身心和谐为前提,终身体育为方向,快乐体育为主体,蕴含丰富的体育活动。

3、实效性:

实施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的目的性。

实施的可行性是方案的创意、设计、理念、以及使其操作的的可行性,而实施效果则是目的的到达程度或结果。

研究目标

1、激发并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活动的实效性,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

2、有组织,有秩序,安全地进行课间体育活动。

3、促进学生的优秀品质的生成,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

4、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研究内容

1、研究制定适合我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模式

2、“体育大课间活动”项目的遴选、设计与论证。

3、“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场地与器械的合理利用

4、“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评估与激励措施。

根据研究的内容和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我们采取了以下研究方法来保证研究的效果:

1、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行动研究法即在探索高效大课间模式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总结,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最终形成一套趣味高效的大课间模式体系。

2、文献资料法:

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通过图书、报刊、网络等途径,搜集各种大课间活动开展方面的资料,为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提供借鉴。

3、问卷调查法:

在课题实施阶段,采用问卷的方法适时向学生和老师进行问卷调查,获得学生和老师对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的效果,并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根据结果及时调整课题实施的方式方法。

4、经验总结法:

课题组成员经常学习加强研究,提出更加合理的大课间活动主题,对每一阶段实施的情况进行反思,不断总结,撰写论文,根据课题研究进行的具体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情况

(一)研究对象的确定:

此次课题研究我们针对的是全校学生,制定出大课间活动方案,然后全校实施,把实施前和实施后进行对比,并总结成效与经验。

(二)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两年(2013年4月—2015年4月),共分三个阶段。

目前我们进行到了第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4月—2013年6月)

1、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与申报工作,组织成立课题组,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2、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课题研究相关理论,搜集此类课题相关研究情况,丰富理论积累,以提高自身研究的起点和水平。

3、学习研读开展大课间活动的有关实施意见,明确标准,为下一步的研究做好准备工作。

4、调查研究我校学生对当前课间操的认识与态度,了解大课间活动现状。

5、邀请专家来校讲座,通过理论学习,我们认识到了大课间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必须遵守的原则。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3年7月—2015年1月)

这一阶段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总结,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最终形成一套趣味高效的大课间模式体系。

经过前期的准备,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多次讨论,我们决定把这一阶段的工作分为四步走:

第一步(2013年7月--2013年8月):

在前期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同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这一步主要做两项工作:

(一)对当前课间操方案进行改革,初步制定一套新的课间活动方案。

(1)将课间活动时间延长至30分钟,以往一套国家规定的小学生广播体操时间只不过三、四分钟,加上进出场也不过十几分钟,现在延长至30分钟,更能增加学生的活动时间,促使肌力、协调性等方面的提高,达到强身健体的目标。

从其时间构成看:

做广播体操时间比进出场时间要少,学生进场以后整好队伍做操,完了以后退场,其实真正让学生活动时间不够;

而大课间操主要增加了学生主体部分的时间,更能发挥舞台体育的效益。

(2)以音乐控制指挥整个课间操过程(集合、做操、散开、跳绳、集体舞、-----),称之为全音控课间操。

让学生在统一的指令下,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有秩序地参与各类体育活动,做到严而不死,活而不乱,让学生尽情享受大课间操的乐趣。

(3)操场定位,使每名学生最终不离开指定地点,做到活而不乱。

小学生好动、活泼是天性,但小学生自控力差、方位感不强,没有固定的位置,课间操活动中,每完成一个项目后,就不知道会移到哪儿,所以操场定位,让每名学生在活动时都有一个位置。

(4)教师全员参与。

以往课间操都是各班语数老师带领该班学生在指定位置做操、组织管理、维持纪律,现在要求教师全员参与到课间健身之中。

综合科目的老师也要根据分配来到指定班级,和学生一起活动。

让老师和学生一起活动,更能调动学生活动的热情,同时也能增进师生间情感。

(5)课间活动分时间分年级进行。

以往课间广播操是全校学生同时做,但是由于我校近年学生人数猛增,场地面积有限,所以,采取分时间分年级进行课间活动。

如:

上午课间一、二、三年级学生上操场活动,下午课间四、五、六年级学生出来活动,没有出来的年级在班内做室内操。

(6)定期或不定期变换课间活动内容。

一尘不变的内容容易使人乏味,失去兴趣。

因此定期或不定期有针对性地变换活动内容对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会有相应的提高。

所以,我们初步计划除了固定做眼保健操和小学生广播体操外,还轮流做自编操,如:

集体舞、韵律操等。

(二)组织教师分期分批学习培训。

为了实现让教师全员参与大课间活动,让老师的行为影响学生,我们决定先让老师学习,老师学会以后,再去教学生做。

为了能在下学期开学能全面实施新的课间操方案,学校利用暑假组织教师集中培训学习两套室外集体舞和两套室内操。

我们首先挑选了时下很流行的音乐《江南style》、《最炫民族风》《大家一起来》作为主题曲,发动音乐老师编了三套校园集体舞;

同时发动体育老师编了一套室内体操和一套眼保健操。

在培训的过程中,先组织音乐老师和体育老师学会,然后再由他们去教其他老师学会。

这样,等到开学后老师就可以教学生了。

第二步:

(2013年9月—2014年1月)主要在实施新的大课间方案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完善措施。

1、初步制定出新的课间操方案。

(也是我们本学期课题研究的成果,本方案会通过不断地实践一步步修改,一步步完善。

2、根据新方案,每天上午组织一、二、三年级学生上操场跳校园集体舞《江南style》和《最炫民族风》或者《大家一起来》,四、五、六年级学生在教室内做眼保健操和室内操;

每天下午四、五、六年级学生上操场跳校园集体舞,一、二、三年级学生在教室内做眼保健操和手指操。

每次大课间根据时间设定的校园铃声系统会自动播放上操音乐,有时候是《运动员进行曲》,有时候是当前正流行的《我相信》,学生在语数老师的带领下集体到操场指定的位置,这时候《江南style》或《最炫民族风》或《大家一起来》旋律响起,学生随着音乐集体跳舞,阵容强大气势壮观,简直可以用令人振憾来形容。

结束之后,学生集体数节拍四个八拍集合成小方块,整齐化一,井然有序。

随着退场音乐响起,由老师带着各班学生按上楼的先后顺序进教室。

如此实施了一个学期,我们惊喜地发现学生参与大课间的热情明显地被调到起来了,很多有舞蹈基础的学生在大课间中尽情地展示了自己的优势,很多以前没有舞感的学生也在校园集体舞中找到了舞蹈的感觉。

就连老师们也充分体验到新型大课间给自己带来了身心的愉悦。

彻底把过去的“要我做”变成了“我要做”。

在一次全校性的调查问卷中,90%的师生表示新的大课间活动不但强健了体魄,还愉悦了心情,真是一举两得。

一份简单的口头调查最能说明一切,“你喜欢大课间活动吗?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几个学生回答:

“回家还带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一起玩呢!

”。

由此我不禁想到这不正和我们的新课标倡导的“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相吻合吗!

虽然只是变换了一下活动形式,但却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生在做操的同时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兴趣,锻炼了身体,并将活动向校外延伸,培养了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

这些可喜的变化更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继续探索更科学更实效大课间模式的决心。

所以,我们决定下学期继续开发新的大课间活动项目。

第三步:

(2014年2月—2014年6月)这学期我们继续开发新的大课间活动项目,以丰富大课间内容,并在实施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大课间实施方案。

1、自编了两套校园集体舞《爸爸去哪儿》和《倍儿爽》。

2、完善大课间评价方案。

作为该大课间组织的重要部分,大课间活动的评价直接决定模式的顺利实施与否,因此,必须制定规范的评价体系,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进行评价,以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建立校长任组长,体育教师和班主任为组织成员的评价小组,对各个年级或者班级的集合速度、出勤人数、活动情况、精神面貌等做细致的成绩评定,并定期组织广播操、自编操、趣味性体育活动比赛,按名次计分和平时成绩一起计入年级或班级总评,并把该成绩作为评定优秀年级组或文明班级的重要指标。

3、通过本学期的实践,我们课题组成员对大课间活动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进行了总结:

(1)新的大课间组织形式总体上受到学生、教师的好评,无论从运动量还是从操的难度看,是比较适合在生学中开展的,长期进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2)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变换组织形式和操的种类,对学生会时时产生一种新鲜感,提高了他们的练习兴趣,从而使他们主动地进行练习。

提高了锻炼效果。

(4)通过大课间新的组织形式,学生之间的交往合作机会有所加强,同时在大课间进行评比,并与班级评估挂钩,促进了学生练习的自觉性,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课题实施第四步:

(2014年9月—2015年1月)

1、新项目的开发。

为了丰富大课间内容,我们本学期又开发了新的活动项目。

(1)由于我校被评为国家传统文化试点学校,我们就想把传统经典整合到大课间之中,于是首先自编了古诗操;

(2)选取当下流行神曲《小苹果》作为旋律,编了一套校园集体舞。

(3)开发了冬季五环长跑。

(4)为了丰富室内操的内容,我们又组织体育老师外出学习,编成了一套椅子操。

2、进一步完善了大课间活动管理办法。

(1)各班级必须严格按照事先安排的场地进行活动,不得擅自改变地点。

(2)各班级严格按照时间要求和音乐开展活动,不得延迟或拖延各活动时间。

(3)下课后班主任、搭班老师、班干部应及时将班集体带到指定地点。

(4)活动结束后由班主任整好队,点清人数做好记录后带回教室。

点名记录一周后上交到少先队。

(5)活动中少先队会对各班级进行抽查点名。

(6)定期召开班主任、班干部会议,讨论大课间活动出现的问题。

1、通过三个学期的实践、研究和不断调整、完善,我们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我校实际、师生喜欢又能提高大课间实效性的实施方案,并形成了春夏、秋冬两季的大课间活动安排方案。

(见附件)。

2、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尤其是音乐、体育老师成长地更快,在各种专业比赛中频获佳绩。

3、通过课题研究,彻底转变了学生对大课间疲于应付的现状,点燃了学生健身的热情,培养了良好的锻炼习惯。

以学生的自我认同和主动参与为过程,辐射学生行为习惯的方方面面。

学生的体质、自信心、节奏感、协调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并逐渐养成了服从大局、听从指挥、严守纪律的作风。

4、通过课题研究,我校的体育工作取得优异成绩。

2013年四月平桥区第十二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二名;

2014年四月平桥区第十三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2014年5月份信阳市举办的青少年田径锦标赛中获传统项目学校总分第二;

同时,我校申报省级传统项目学校并获批准;

2014年8月我校6名运动员参加省级传统项目田径比赛,全省60个传统项目学校参赛,我校获团体总分第28名,祝彬彬获小学女子跳远第四名,杨少波获小学男子800米第四名,刘思祺获铅球第七名,詹蕊获女子1500米第七名。

七、课题研究的疑难困惑

我们的课题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有以下问题需要注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1、学生的兴趣很难持久,一套新的大课间内容在全体班子成员及老师的支持下编排并推广约一月有余,学生刚开始的时候,兴趣很大,但习惯之后,锻炼的积极性便减弱,这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更换新的内容及如何保持学生锻炼兴趣的持久。

2、阳光体育大课间的评价体系一直不太完善,也是需要我们探索的领域。

3、提高老师参与大课间的积极性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全体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认识提高了,学生参与大课间的安全性及做操质量才能得以保证。

4、改变传统课间操活动形式单一的模式,构建一套适合我校体育大课间可操作性强的活动模式。

如果能把传统体育项目田径及球类等拉进去让学生能更多更好地掌握一两项终身体育的项目,才真正达到了课题研究的目标。

八、课题研究的后段设想

1、继续抓好理论学习,扩大参研教师的知识面及提升教育观。

2、切实抓好课题研究的管理,对课题研究状况不断进行认真及时的调查补充。

3、加强“走出去、请进来”学习模式,进一步扩大视野。

4、加大与家长、教师、学生沟通力度,集思广益,让大课间更加符合学生特点,更好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5、积极鼓励参研老师撰写论文,实验报告、经验总结等。

7、随时积累整理课题研究中的过程性资料,以免遗忘。

附件

(1)

平桥区二小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实施方案

为适应新形势下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开展中小学“阳光大课间”活动,把大课间活动纳入日常教育教学计划之中,将活动与体育课、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场地条件,结合季节气候特点以及传统校园体育健身活动安排,制定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以班级为单位,分阶段每天组织学生进行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学校大课间活动,经校领导班子研究决定,特制定《平桥区二小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开展中小学“阳光大课间”活动,以“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为活动主题。

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落实学生每天体育活动一小时,促进全区“体育、艺术2+1”活动深入开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真正为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基。

二、实施原则

1、全体性原则。

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参与活动,个个都喜爱。

达到全体健身、全员愉悦的目的。

2、科学性原则。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合理安排大课间活动的计划和内容。

3、因地制宜原则。

根据我校场地的特点,为达到锻炼的效果,大课间活动主要以校园集体舞、兔子舞、广播体操、眼保健操、跳绳、踢毽子、室内体操等等为主的高效性体育活动。

4、安全的原则。

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制定出必要的安全措施、应急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组织领导

(一)领导小组

组长:

杨磊

副组长:

谭枫楠

成员:

胡霞李谦徐兵郝玲杨建伟张婧

各包级段主任、各班班主任、于强、卢志刚、体育教师

职责:

负责组织领导“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指导、检查和评比工作,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正常有序开展。

(二)工作小组

谭枫楠

杨建伟于强黄伟

组员:

各班正副班主任

负责“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具体实施,包括拟定方案、制作音乐、组织训练等。

四、活动内容

现阶段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包括眼保健操、广播体操和校园集体舞三个部分,在作息时间表规定的30分钟内进行。

(一)“大课间活动”在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和下午第一节课后进行,时间分别为30分钟。

采用校园集体舞、广播操、眼保健操及室内体育活动相结合的形式,以音乐为背景串联活动过程。

各班级以班级为单位参加大课间活动,班主任要组织好学生有序地参加各项活动。

由于学校场地有限,所以在内容安排上以便于组织,保障学生安全为前提,研究决定单周上午主要是四五六年级进行室外大课间,一二三年级在室内进行室内操及眼保健操的锻炼。

下午主要是一二三年级进行室外大课间,四五六年级在室内进行室内操及眼保健操的锻炼。

双周则改变顺序,上午是一二三年进行室外大课间活动,下午是四五六年级进行室外大课间。

(二)遇雨雪等异常天气,由各班正副班主任统一安排学生在教室内和教室走廊上进行室内广播操及眼保健操的练习。

五、活动流程

1、大课间活动(30分钟)

⑴学生有序入场:

出操音乐响起,各班学生迅速在室外走廊站成两路纵队,随音乐依次有序下楼,到达操场指定位置做操。

⑵体育活动:

由学校统一安排,校园集体舞、呼号、眼保健操、五环长跑等。

〔3〕学生有序离场:

在音乐声中,有序地离开活动场地,以良好的状态投入课堂学习。

六、实施方法

(一)明确职责

大课间活动管理与组织者是校长室、德育处、教务处、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实行责任制管理。

1、大课间活动实行包级段领导负责制。

学校大课间活动由谭枫楠具体负责,其它包级段领导参与其中,督促各组积极参加大课间活动,了解活动情况检查活动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班主任要教育和鼓励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所有老师要每天参与班级的大课间活动,及时检查、了解、监督、管理本班大课间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大课间活动质量,同时负责活动安全工作。

3、于强教师及其余体育老师具体负责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引导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负责指挥和示范,协助班主任工作,确保学生活动的安全。

(二)检查评比

  为了保证大课间活动质量,学校将进行量化评分。

由红领巾监督员负责实施。

各包级段领导负责本组的做操质量及安全。

(三)成果展示

学校将于每年4月—6月和11月—12月开展校园集体舞及眼保健操和室内操的比赛,检验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质量。

七、活动要求

1、注意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

德育处、教导处、正副班主任必须强调大课间活动纪律与安全,并协助体育教师指导学生安全活动。

2、各班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学生乱串、乱跑的混乱现象。

3、负责日常管理值班的领导、值日教师和执勤教师要认真做好当天记录。

4、所有包级段领导和全体正副班主任要全程跟随学生进行现场指导,督促学生安全活动。

八、活动保障

1、认真学习,转变观念,达成共识

组织老师认真学习《平桥区中小学校“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文件,了解学生发展之需,使广大教师深刻体会到:

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明天,热爱锻炼就是热爱生命,注入快乐体育的全新理念,确立合作、竞争、快乐、主动、健康发展的体育工作观。

2、加强领导,保证时间,形成制度

以将快乐体育、趣味体育引入体育活动为主旨,强化活动的领导与管理,在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过程与评价上形成有效管理,不断提升活动水平。

制定安全应急预案,确保学生安全

3、全员参与,注重评价,强化激励

坚持学生全员参与,学校上下紧密配合,教职工全员协作,突出活动的评价作用,对先进班级和个人予以适时激励,并将各种评价资料存档,作为学期考核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主任、老师、学生系列考评中,以保证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效开展

平桥区二小

2013.9

 

补充;

此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改进,一直延续至今。

附件

(2)

平桥区二小(春夏季)阳光体育大课间

活动安排

(2014年2月――2014年6月)

根据我校校园面积小,学生多的特点,为保证活动全过程的安全,“大课间活动”在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和下午第一节课后进行,时间分别为30分钟。

经研究决定单周上午主要是四五六年级进行室外大课间,一二三年级在室内进行室内操及眼保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