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65079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7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docx

《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docx

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课程标准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等发生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学习目标

1.联系中国水土流失概况,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水土流失的概念,学会运用材料说明水土流失的危害。

2.结合黄土高原的范围和地形图,描述该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理解当地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以黄土高原为例,分析水土流失的危害及综合治理的措施。

[基础知识梳理]

教材梳理1 水土流失的原因

阅读教材P34~P36“水土流失的原因”,填写下列知识。

【图表解读】

1.读教材“图2-1-3陕西绥德的黄土剖面”,据图分析黄土高原黄土的特性。

提示 从图中看出,黄土一般呈灰黄色,以粉砂颗粒为主,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易被流水侵蚀和搬运,也易形成崩解和滑坡。

2.读教材“图2-1-5延安降水量柱状”,据图分析延安的降水特点。

提示 延安是黄土高原上有代表性的城市,分析延安的降水对分析黄土高原的降水有指导意义。

延安7~9月(夏季)降水量总和在300毫米左右,占全年降水量(550毫米)的55%左右。

教材梳理2 水土流失的危害

阅读教材P36~P37“水土流失的危害”,填写下列知识。

【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2-1-6陡坡开垦”,据图分析陡坡开垦的危害。

提示 在陡坡地耕作,导致跑水、跑肥、跑土,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最终导致农作物减产。

黄土高原自古以来盛行轮荒耕作,农民不是选择适宜耕作的土地来开垦、靠精耕细作来增产粮食,而是采取轮荒的办法耕作。

当开垦的土地表土流失、肥力耗尽后,人们便弃荒,另择稍好的荒地开垦。

轮荒的结果使原来的林草植被破坏殆尽,无法恢复,为新一轮水土流失留下隐患。

教材梳理3 水土流失的治理

阅读教材P38~P39“水土流失的治理”,填写下列知识。

【图表解读】

1.读教材“图2-1-10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据图分析生物措施及其作用。

提示 水土流失治理的生物措施主要指植树种草、绿化荒山,这样不仅可以截留泥沙,还能直接增加经济收入。

截留泥沙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2.读教材“图2-1-11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据图对比分析打坝淤地和修建水平梯田的作用。

提示 

(1)打坝淤地

在沟道里修建,可从沟头到沟口层层拦蓄水土,有效地控制沟蚀,减少土壤流失量,还可变荒沟为耕地。

(2)修建水平梯田

在谷坡上修建,可以改变水流的方向和速度,增加地表水的下渗量,同时增加耕地面积。

[预习效果自测]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分布区,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在这块黄土区内,地下储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经济发展水平却较低。

据此回答1~3题。

1.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  )

A.地势低平B.地势坦荡

C.千沟万壑D.波状起伏

2.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是(  )

A.农业历史悠久,耕地垦殖殆尽B.人口快速增长,人地矛盾突出

C.耕作技术、耕作方法落后D.垦荒种地,破坏植被

3.根据这里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其农业发展方向是(  )

A.以林为主、以农为辅

B.以牧为主、以农为辅

C.退耕还林还牧,走林、牧综合发展的道路

D.陡坡退耕还林,走农、林、牧综合发展的道路

解析 由于人口不断增长,尤其是进入20世纪,伴随着人口增长高峰的到来,黄土高原的人地矛盾更加突出。

快速增长的人口,对土地资源的压力很大。

为了吃饭、生活,农民只得开垦新地,向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系统脆弱的边际土地要粮,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该地农业并非不再发展种植业,而是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走农、林、牧综合发展的道路。

答案 1.C 2.B 3.D

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图示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  )

A.黄土高原B.塔里木盆地

C.东北平原D.长江三角洲

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有(  )

①耕地质量下降,农作物单产降低 ②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中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河” ③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④使当地成为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最深厚的地区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①④

解析 土质疏松容易被流水侵蚀和搬运,降水集中多暴雨是导致水土流失的动力条件,植被稀少使土壤失去保护层,极易引起水土流失;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答案 4.A 5.C

6.读黄土高原上韭园沟小流域治理纵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客观上讲,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环境的有利影响是什么?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有哪些?

(3)将代表不同含义的字母分别填入图中的空白圈中,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B.社会经济效益提高

C.农林牧业综合治理

D.水土流失加剧

E.水土流失减轻

F.毁林开荒

G.粮食单产提高

(4)在上述各项中,摆脱恶性循环、形成良性循环的关键在于________。

(答案从上题选项中选择)

(5)若我国北回归线附近某地形成上述恶性循环,是否会形成沙漠?

答案 

(1)在河流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在河流入海处形成三角洲。

(2)黄土高原地区土层变薄,土壤贫瘠,水资源减少等;下游地区河道泥沙淤积,形成“悬河”,旱涝灾害加剧,河流两岸土壤易发生盐碱化;中游水库淤积,调蓄河流径流的能力(或综合效益)降低。

(3)见下图

(4)C (5)不会。

探究点一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案例探究】

材料一 黄土高原是我国甚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研究发现,黄土高原自然原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10%左右,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则占到90%左右。

材料二 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面积45万平方公里,年向下游输沙量约达12.8万吨。

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是泥沙淤积河床,加剧洪涝灾害;冲沙入海影响水资源有效利用;土地退化,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恶化,加剧贫困;削弱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对生态和饮水安全构成威胁;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材料三 黄土高原的范围和地形示意图。

结合材料探究:

(1)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描述黄土高原的大致范围吗?

据图分析黄土高原包含了哪些省区?

(2)从图中可以看出黄土高原的地势有何特点?

(3)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

该区域的降水有什么特点?

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有什么影响?

(4)人为因素是目前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这些人为因素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提示 

(1)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

包含了陕西、山西的大部分,河南、青海、甘肃、宁夏的一部分。

(2)黄土高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1000~2000米。

(3)根据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可以看出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并且处于季风区向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具有降水集中、多暴雨的特点。

黄土高原降水过于集中和多暴雨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4)人类在长期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面积地毁坏森林和草原;不合理利用土地,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伐树木、开矿以及无计划地修建窑洞等。

【反思归纳】

水土流失原因分析的一般思路

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主要是由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因素造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指引起地表土壤加速破坏和移动的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以及其他人为活动,如战乱等。

具体分析如下:

【即时巩固】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

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

(1)~(3)题。

(1)箭头b表示的是(  )

A.风力侵蚀作用B.风力搬运作用

C.流水溶蚀作用D.流水搬运作用

(2)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

①沙尘暴、水土流失 ②水土流失、滑坡 ③泥石流、土地荒漠化 ④沙尘暴、土地荒漠化

A.①②B.②③

C.①②③D.②③④

(3)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特征的气候条件为(  )

解析 第

(1)题,b箭头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2)题,c箭头表示流水搬运作用,而①④中沙尘暴属风力作用,故而排除①④。

第(3)题,黄土高原地区的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选项中A为地中海气候,B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 

(1)B 

(2)B (3)C

探究点二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和治理

【案例探究】

结合材料探究:

(1)A处地形相对平坦,在农业土地利用上,通常用作________,其传统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2)B处作为农业用地,为了减少水土流失,应修建________,C处应________,D处应修建________工程。

通过科技工作者多年的研究探索,已经找到了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模式:

________________。

(3)填写图表,归纳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的治理效果和目的。

措施

治理效果和目的

生物

措施

护坡林

拦截、________径流,护坡

沟底防冲林

既固定了________,又拦截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大量泥沙,稳定了坡脚

工程

措施

修建水平梯田

________水土,________水源

打坝淤地

拦蓄泥沙,________

(4)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什么?

应注意贯彻的原则是什么?

答案 

(1)耕地 谷子

(2)水平梯田 植树造林 打坝淤地 小流域综合治理

(3)涵蓄坡面 河床 坡面 上游 保持 涵养 固沟

(4)小流域综合治理重点是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生产体系。

原则:

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紧密结合。

【反思归纳】

1.水土流失的治理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应利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有效模式。

坚持合理利用与综合治理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有机结合的方法。

不同地段应采用不同的治理措施。

可结合下面示意图来理解。

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措施

适用地段

效果

工程

打坝淤地,兴修小型水库

沟壑地段

拦泥蓄水,防止沟谷继续扩展

生物

营造防护林

工程

修建水平梯田

沟壑的斜坡

拦截、涵蓄坡面径流,发展林果生产

生物

封坡育草种植护坡林

工程

平整土地

部分塬面

合理利用水土,提高劳动生产率

生物

营造护林网

2.常见生态环境类问题的解题流程和答题术语

(1)解题流程

角度一 常见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其解题流程为:

角度二 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的分析,其解题流程为:

(2)答题术语

①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类题目的答题术语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水土

流失

自然原因

土质疏松;多暴雨冲刷;地表植被覆盖较差;地面起伏大,冲刷力强

人为原因

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坡地开垦

荒漠

自然原因

气候干旱;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地表多沙质沉积物;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人为原因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不注意环境保护

湿地

萎缩

自然原因

气候变干,蒸发加强;沉积物长期积累

人为原因

土壤侵蚀;围湖造田;大量引水灌溉;环境污染;河流的截流改向

森林

破坏

自然原因

气候异常,生物演化

人为原因

滥伐森林,毁林开荒,商业性伐木,居民烧柴等

生物

多样

性减

自然原因

物种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

人为原因

乱砍滥伐,生物生存环境遭破坏;过度捕猎

②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类题目的答题术语

思考

方向

满分术语

工程措施

①农业上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平整土地、修筑梯田、引水灌溉、兴建水利设施(打坝淤地,建水库、电站和水渠等);②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有建立分洪区、蓄清排浑、加固堤坝等;③建设工业区和城市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建基础设施、建筑物等;④交通工程措施主要有修铁路、公路、飞机场、汽车站、港口等

生物措施

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秸秆还田,封山育林、育草,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繁殖珍稀野生动物,移植珍稀野生植物等

技术措施

①交通技术措施主要是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②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有深耕改土、科学施肥、科学育种、轮作套种、地膜覆盖、温室栽培、喷灌和滴灌等

生活措施

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以天然气作燃料等

经济措施

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如开展多种农业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使工业由资源消耗型向高科技、节约型转变;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等

政策措施

主要有开发性移民,投入资金、劳动力,城市规划或旅游等

环保措施

主要有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环保产业,控制、治理环境污染,立法进行环境监督、管理、保护,提高环保意识,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等

【即时巩固】 读黄土高原区域简图及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1(单位:

米),回答下列问题。

(1)对黄土高原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应在a、b、c、d四处采取不同措施。

与下列治理措施相适应的地点分别是:

打坝建库________;种草放牧________;平整土地________;修筑梯田________。

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对该区域治理的一项措施。

(2)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  )

A.坡面倾斜方向一致B.等高线基本平行

C.山谷走向基本一致D.山脊走向基本平行

(3)梯田的修筑,最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  )

A.形态B.土壤类型

C.坡向D.物质组成

(4)图1中甲、乙、丙三地,最适宜建窑洞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1中④处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可判断出a处为塬面上,b为陡坡,c为缓坡,d为沟谷,缓坡上修梯田,田埂一般与等高线平行,方可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窑洞的选址要充分考虑背风避寒的要求。

答案 

(1)d b a c 

(2)B (3)A

(4)丙处 丙处与甲处相比,位于向阳坡,采光条件好;位于冬季背风坡,防寒条件好。

丙处与乙处相比,位于山脊,不易积水

(5)草场退化、湖泊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

知识结构

晨背索引

1.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2.说出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

3.说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4.说出水土流失原因分析的一般思路。

5.说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6.说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措施。

7.说出常见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

8.说出常见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

      

对点练一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完成1~2题。

1.两地区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共同问题主要是(  )

A.土地的沙漠化B.水资源缺乏

C.水土流失严重D.沙尘暴盛行

2.针对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治理措施中,生态环境效益最好的是(  )

A.大力推广生活用煤B.营造速生薪炭林

C.进行炉灶革新技术D.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

解析 图示为我国局部地区,左图中的“泾河”,右图中的“赣江”,将两图示的地理区域分别定位于黄土高原和江南丘陵,由此,图示两地区的自然条件、环境问题表现均已明确。

答案 1.C 2.D

对点练二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和治理

鱼鳞坑是在山坡上修筑的半月状蓄水小坑,呈鱼鳞状品字形排列。

下面是鱼鳞坑景观图和鱼鳞坑纵剖面模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建鱼鳞坑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

A.拦截坡面径流B.提高植被存活率

C.保持水土,涵养水源D.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风力

4.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建鱼鳞坑的是(  )

A.华北平原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D.云贵高原

解析 第3题,建鱼鳞坑是坡面水土保持的一项工程治理措施,坑内可以植树种草。

鱼鳞坑在拦蓄地表径流、保持水土、促进林木生长等方面作用比较显著,而在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风力方面作用较小。

第4题,鱼鳞坑的主要作用是防治水土流失,所以最适合建鱼鳞坑的地区是黄土高原。

答案 3.D 4.B

5.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把下列选项填到图中对应空格中。

①平整土地;②修水平梯田;③蓄水保土;④发展多种经营;⑤贮水拦沙;⑥改善生产条件。

(2)表中所列内容是________地区________综合治理开发模式,综合治理的目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理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下表右边的治理目的,写出左边的治理措施代号。

治理措施

治理目的

A

开发水能,加强灌溉,调蓄水源

B

减少水土流失及河道泥沙淤积

C

调蓄洪水减轻洪灾

D

便利航运和防洪

E

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

F

减轻河水污染

①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②调整产业结构;③修河筑堤,疏通河道;④建设分洪、蓄洪区;⑤建设水利枢纽;⑥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

(4)比较西北地区荒漠化与黄土高原治理重点在成因上和治理上有何异同:

在成因上,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同点是两地都表现为________等人为因素占主导地位,都对区域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影响。

在治理上都需要________,改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两个基本措施,及每项措施的目的和发挥的作用。

然后认真研究所给图表及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 

(1)A—①;B—②;C—⑤;D—⑥;E—③;F—④(①②可互换,③④可互换,⑤⑥可互换)

(2)黄土高原 小流域 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水土 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3)A—⑤;B—⑥;C—④;D—③;E—②;F—①

(4)西北地区主要是风力所致,黄土高原主要是水土流失所致 人类不合理的滥垦、滥伐 植树造林,退耕还牧 生态环境

课后作业

基础冲A练

(2017·河南省新乡调研)森林界线简称林线,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以下)和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

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林线海拔高度分布图。

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我国东北地区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B.地形

C.夏季风D.海陆位置

2.下列有关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主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石漠化B.乙地——沙漠化

C.丙地——水土流失D.丁地——土壤盐碱化

解析 第1题,影响林线的主要因素是低温(月平均最高温在7℃以下),其次是风及土壤等条件,而影响温度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纬度等。

读图可知,东北地区林线分布的主要特征是向北逐渐降低,且与纬线大致平行,所以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A正确。

第2题,读图并结合中国地形图可知,甲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乙地位于华北平原,主要环境问题是旱涝、风沙、土地盐碱化;丙地位于黄土高原,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丁地位于三江平原,主要环境问题是湿地减少、水土流失。

故答案选C。

答案 1.A 2.C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县某河流下游横截面略图,该河下游所在地区的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

读图回答3~4题。

3.我国南方农村存在着较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图中各地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4.关于该区域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以解决我国南方人多地少、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

B.利用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形,大规模地植树造林,从而改变该处的降水量,使河流的径流量没有季节变化,使居民免受洪涝灾害之苦

C.大力发展立体农业,水面养鱼,低缓的平地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低山丘陵则发展经济林木

D.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将该区域的农村全部转变为城市

解析 第3题,乙地坡度大且无植被覆盖,故乙地是四地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第4题,以低山丘陵为主的南方农村,如果大力发展种植业,会加剧水土流失;而南方水热条件较好,应因地制宜地发展立体农业,充分发挥自然条件优势。

答案 3.B 4.C

2017年6月19日至7月11日,黄河调水调沙工作基本结束,小浪底水库出库水流含沙量高达263千克/立方米,据估算,三门峡水库排沙2870万吨,小浪底水库排沙3639万吨,库区泥沙淤积状态得到进一步改善。

完成5~7题。

5.黄河水库调水调沙的主要作用是(  )

A.制造人工瀑布,增加旅游收入B.汛期放水,降低水位,减轻洪灾

C.冲沙减淤,减轻洪灾D.蓄清排浑,节约水源

6.本次调水调沙时间选择在此时段,是因为此时(  )

A.黄河正值汛期,有充足的水量

B.黄河流域进入雨季前,降低库容可为防汛做好准备

C.夏季是旅游旺季,利于游客观赏黄河一泻千里、惊涛拍岸的奇观

D.此时段河道泥沙含量最高,冲沙减淤的效果最佳

7.下列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的建议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

B.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

C.改变上游水库的运作方式,变发电为主为向下游调水为主

D.在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与储集工程

解析 调水调沙,就是在充分考虑黄河下游河道输沙能力的前提下,利用水库的调节库容,人为制造“洪水”,适时蓄存或泄放,把淤积在黄河河道和水库中的泥沙尽量多的送入大海,改变黄河不平衡的水沙关系,从根本上遏止河床抬高。

黄河汛期在7、8月份,冬春季节水量小,泥沙淤积严重,黄河上游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不丰富,不具备调水条件。

答案 5.C 6.B 7.C

8.下面是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到寺前王小流域考察搜集到的研究案例,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课题研究。

材料一 寺前王小流域境内总人口887人,面积11.3平方千米,水土流失面积9.2平方千米,林地覆盖面积2.2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05公顷,其中基本农田76公顷,坡耕地129公顷,人均产粮448千克,人均纯收入860元/年。

土壤侵

蚀强度

1955年

5200吨/年·平方千米

2005年

8500吨/年·平方千米

人均耕地

1970年

3.8亩

2005年

2.3亩

耕作方

式变化

1955~1980年

歇地→小麦→豆科类→马铃薯或杂粮→歇地

1981~2005年

小麦→小麦→小麦→马铃薯→马铃薯

材料二 寺前王小流域简图及其气候资料。

(1)甲、乙、丙、丁四地段中,灌溉条件最好的地段是________,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________。

(2)简述寺前王小流域人地关系存在的问题。

(3)根据上述信息,请你为寺前王小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4)从寺前王小流域的案例探究学习中,你能得到哪些学习地理的有效方法?

解析 根据文字和图表判断该流域属于黄土高原是解题的关键。

人地关系存在的问题要从所给材料中归纳总结,建议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