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XYZB高低压稀油站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65103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XYZB高低压稀油站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GXYZB高低压稀油站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GXYZB高低压稀油站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GXYZB高低压稀油站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GXYZB高低压稀油站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GXYZB高低压稀油站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GXYZB高低压稀油站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GXYZB高低压稀油站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GXYZB高低压稀油站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XYZB高低压稀油站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GXYZB高低压稀油站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XYZB高低压稀油站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GXYZB高低压稀油站说明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1低压供油系统:

2.1.1齿轮泵(低压)装置

型号:

LBZ1-40(2台)

公称流量:

40L/min

公称压力:

0.6MPa

电机型号:

Y100L1-4B5

转速:

1430r/min

功率:

2.2kW

2.1.2过滤器

SPL32C/SPL25C

过滤精度:

0.08mm/0.025mm

2.1.3油冷却器

GLCQ3-4/0.63

工作压力:

0.63MPa

热交换系数:

≥300Kcal/m2.h.℃

2.1.4电加热器

SRY2-220/3

3kW×

3=9kW

2.1.5油箱

有效容积:

1.6m3

2.1.6油站外形尺寸:

~1830×

1455×

1880(长×

宽×

高)

2.1.7工作介质:

L-TSA46

2.1.8油站净重:

约1200Kg

2.2高压系统:

轴向柱塞泵(高压)装置

10SCY14-1B

5L/min

25MPa

系统最高工作压力:

≤16MPa(暂定)

Y112M-4B35

电机转速:

功率:

4kW

3、工作原理:

3.1该油站为整体式结构(见外形图),稀油站工作原理图(见系统图),稀油站由低压供油系统与高压供油系统组成,低压油出口除直接提供润滑外,同时对高压泵吸油口供油。

3.2低压系统由两台齿轮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组成,齿轮泵出油口压力经安全阀调定约0.4MPa,流经过滤器,过滤精度≤80μm,再流经油冷却器,由冷却水的启停控制出口油温为38~42℃范围。

冷却器后低压油出口,一部份通向主机提供润滑,一部份向高压泵吸口供油,高、低压系统工作压力均由压力变送器控制,保证高低压系统的正常工作。

3.3油站启动前,油温低于38℃时,电加热器可自动先启动加热润滑油,油温达到25℃后,启动低压泵,运行3~5分钟,使润滑油在系统中循环后,再提供给主机润滑,在正常运行中,出油口油温为40±

3℃,出油口油温高于43℃冷却器运行,低于38℃时冷却器停止工作。

3.4当低压油压力达到0.2MPa时,高压泵才能启动,当高压泵出口压力达到一定值,主电机才能起动,当工作台未浮起时,不得强行启动主电机。

当高压泵出油口压力达到20MPa(暂定)时,声光报警,主机停车。

3.5主机正常运行中,低压供油压力低于0.12MPa时,备用泵自动启动,同时声光报警,油压升至0.4MPa时,备用泵自动停机,当压力继续下降至0.1MPa时,停车报警,高于0.5MPa时,发出报警讯号。

3.6油箱油位由油位发讯器控制,最高或最低油位发出报警讯号,若油位过低时,发出停车讯号,主机停车。

3.7主机停车后,供油系统的延续时间为1分钟。

3.8当稀油站过滤器前后压差高于0.1MPa时,声光报警。

4、调试、试运转:

4.1润滑装置出厂前,已在制造厂进行性能试验,在现场安装平稳后即可连接油管,电控线路。

4.2接管前,应将管子按酸洗要求去锈、中和、温水清洗、干燥后再进行连接。

4.3现场安装后,首先要检查润滑油是否与设计牌号符合,油液的清洁度是否良好。

润滑油应过滤后再加入油箱,方可进行试车。

4.4启动油泵电机前,应采用点动方式,观察高低压油泵启动方向,转向应符合泵体上箭头所指方向,双筒过滤器手柄搬到一个过滤芯的工作位置上。

4.5压力设定值及压力联锁的动作和信号应与设定相符。

4.6试车启动,首先按2.3与2.4条进行,高压泵启动后,工作台浮起形成油膜后,只要用较小的力,就能使工作台移动,再开始一开一停地启动主机,运转正常后方可连续运转,若有故障,应及时排除,不允许强行启动主机。

4.7在调试过程中,应及时注意高压系统的压力变化,如出现压力不稳定,首先判断是否因载荷变化所引起,其次应检查油路系统中有无空气,以及油中的较多的气泡。

如发现油腔压力下降很多,应及时停车检查原因,停车时要先停主机,待主机停止转动,才可停油泵电机。

4.8如发现异常现象,例如转动不灵活,供油系统噪音大等,立即停车检查,排除故障。

4.9主机运转后应注意发热问题,经过一小时运转后,一般轴承壳体温度为40~50℃,则说明工作正常,若温度达到70℃左右,应停车检查原因:

主要是工作台与轴瓦产生局部接触,形成半液体摩擦而产生很大的热量,只有在温度正常情况下,才能测试静压轴承的主要性能指标。

5、维护和安全技术

5.1齿轮油泵使用与维护

5.1.1齿轮油泵头与电动机采用弹性联接,齿轮油泵中心线与电动机中心线误差不得大于0.1毫米。

转动联轴器是否灵活。

5.1.2油泵应尽量接近油箱,吸入高度不得大于500毫米。

5.1.3油泵应牢固地加以固定,进出口管接头,不得有松动现象。

5.1.4为保证油泵长期使用,其抽送的油液必须清洁,不应有任何腐蚀性物质和机械杂质。

5.1.5油泵使用时应按标牌所指示方向转动。

5.1.6溢流阀应尽可能靠近油泵,最好是直接与油泵相连。

5.1.7油封是易损件,如果主动轴出现漏油现象,应更换油封。

5.1.8油泵采用的是滚动轴承,如果磨损,齿轮泵的噪声增大,压力有所下降,应更换轴承。

5.1.9检修齿轮后,从新装配时应严格控制泵的轴向间隙,同心度,不能超差,否则不能正常工作。

5.1.10齿轮泵严禁在周围环境度过高(超过电机允许温度)的地方工作和露天工作,以免电动机受潮。

5.1.11停止工作时先关闭电动机开关,然后再关闭油管中的阀。

5.2冷却器使用与维护

5.2.1操作规程

a使用前检查所有附件与仪表,并查看各连接处是否紧固。

b将冷却器热侧排气阀打开,再缓缓开启热进阀门(此时热介质排出阀处于关闭状态),当热介质充满后,关闭热进阀门及热侧排气阀。

c将冷却器冷侧排气阀打开,再缓缓开启冷进阀门(此进冷介质排出阀处于关闭状态),当冷介质充满后,关闭冷进阀门和冷侧排气阀。

此时两种介质均成静止状态,经热交换后,温差逐渐减小。

d冷侧介质温升5~10℃后,打开冷热介质的进出阀,使冷热介质均处于流动状态,然后调整两种介质流量,使温度达到工艺要求。

e冷却器因故或正常停止工作时,其操作步骤应按启动的逆过程进行。

5.2.2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a在开动冷却器时,切忌快速打开冷进阀门,因为冷介质大量流过冷却器时,会使换热管表面形成一层导热性很差的“过冷层”,即使以后冷介质流量很大,也起不到良好的换热作用。

b如果冷介质为水,当发生电化腐蚀时,可以自行在水侧选择适当位置安装防电化腐蚀的锌棒。

c冷介质通常采用净化的淡水,为防止水垢形成,水的温度尽可能要低些,水流量要大些。

5.2.3维修、保养

冷却器经过长期工作后,有腐蚀生成物、沉积物及水垢等附着于管壁,会降低传热系数、影响传热效率及增大压降,因此,视具体情况,及时清洗,以保证冷却器性能。

a拆装方法

a.1关闭冷、热介质的进出口阀门,排尽冷却器内剩余的介质,然后从系统中拆卸下来。

a.2打开冷却器,拆去两端头盖,取下密封垫。

a.3由固定管板侧将管束从壳体中抽出来,注意轻拿轻放,以免损坏换热管。

a.4装配顺序应按拆开的逆过程进行,要特别注意密封垫的装配,密封垫不得扭曲或损伤。

a.5装配完毕,应按1.25倍工作压力进行水压试验,合格后排尽积水装入系统中。

b清洗方法

b.1用软管引洁净水高速冲洗头盖、后盖、壳体内壁及换热管内、外表面,同时用清洗通条洗刷换热管内表面,洗毕后,用压缩空气吹干。

b.2清洗液冲洗法:

用泵将清洗液强制通过冷却器,并不断进行循环,清洗液压力不大于0.5MPa,流向最好与工作介质流向相反,清洗时间视结垢情况而定。

清洗完毕,排尽洗液,用清水冲净。

b.3可采用电动清洗机通过加温、加压、化学作用,强制清洗,效果好(我厂有定型标准产品电动清洗机)。

5.2.4常见故障及消除方法

故障原因

消除方法

换热性能下降

冷介质流量不足

1、开大冷介质进口阀门

2、检查管路阀门、过滤网、换热管是否堵塞,如有应排除

换热管内或管间积气

拧下管堵排气

换热管内、外表面结垢

清洗换热管内、外表面污垢

冷却介质混合

换热管破损

1、换热管破损引起泄漏时,可用管塞堵死,堵塞数不应超过管子数的10%

2、更换泄漏的换热和

换热管与管板胀接处松脱

重新胀接牢固

管板腐蚀

更换管束

密封垫损坏或位置不正确

更换或调整密封垫

滴漏

密封垫损坏

更换密封垫

拆装后螺栓未拧紧

拧紧法兰上的紧固件

5.3过滤器的使用与维护

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油滤器的清洗压降≤0.2MPa,如压差超过应迅速转换滤芯腔,对原滤芯腔和滤芯进行检查清洗。

5.3.1使用要点

a在壳体转换阀体腔两侧有两对进出油口,油系下进上出,不得误装,有四种接管方式,由用户根据工况自选。

b转换手柄必须处于左开或右开的极限位置,以保证油路畅通。

c滤器开始通油时,应开启放气阀,待油液充满滤芯腔,排尽空气后关闭放气阀,以免油液外溢。

d当压差超过要求或在系统运转中拆洗滤芯组件时,必须迅速转动手柄,转换结束时手柄应处于极限位置,严禁中途停留。

5.3.2安装和清洗

a拧开滤器盖上的螺母,即可取出港督芯组件。

b对滤芯组件可进行整体清洗或拆洗。

拆洗时先卸下螺母,依次取出弹簧座、弹簧、衬套、滤片及滤片垫圈。

(因滤片内环与滤片垫圈有一定的附着力,拆洗时不要硬拉,以免损坏)。

然后将滤片套在专用清洗套筒上,用毛刷和轻柴油仔细清洗,清洗的柴油用脏时应予以更换,对滤片外观进行仔细检查,若滤网有损坏必须立即更换,清洗后按拆卸顺序反向装配,装配中要严格保持清洁。

无论整体清洗或拆洗,严禁污物进入滤片内部。

c将清洗好的滤芯组件装入滤芯腔,拧紧螺母,注意各个密封接合面的密封。

5.4使用前应详细了解说明书的内容。

5.5管路及连接处应经常检查,防止渗漏现象。

5.6定期检查润滑油质量,发现不合格应及时更换,取油时,可用油箱中位旋塞阀放油取样。

润滑油在使用中会有消耗,应及时予以补充,以免油泵吸油口露出油面,吸入空气产生噪音。

5.7应注意油箱底部积水及污物,可采用油箱下部阀门放水放油。

5.8定期检查仪表盘上仪表及电控箱仪表的使用可靠性,作出鉴定,如不合格应适当调整或更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