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实录与评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65168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实录与评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实录与评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实录与评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实录与评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实录与评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实录与评析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实录与评析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实录与评析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实录与评析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实录与评析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实录与评析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实录与评析文档格式.docx

《最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实录与评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实录与评析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实录与评析文档格式.docx

生1:

听音乐。

生2:

看书。

生3:

看电视。

……

有的小朋友猜对了,老师最喜欢通过看好看的动画片来休息休息了,小朋友们喜不喜欢?

生(齐声):

我们也喜欢看动画片。

现在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欣赏一段动画片,好吗?

生:

好。

(课件演示“蓝猫当家”的动画故事:

妈妈不在家,蓝猫当家,先到超市买食品,交钱;

又去药店给妈妈买药,交钱,投币乘公共汽车回家;

最后把剩下的零钱放进储蓄罐。

看完刚才的动画片,你想到了什么?

生4:

买东西、买药要花钱。

生5:

乘坐公共汽车要付钱。

生6:

要关心妈妈,妈妈生病了要给妈妈买药。

生7:

不能瞒着妈妈偷偷地拿钱买东西。

生8:

不能乱花钱,要把钱存起来。

(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做出评价)

小朋友说得真好,我们从小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老师还听蓝猫说了一句话:

“生活中用钱的地方可真多呀!

”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钱吗?

生9:

买书的时候用到钱。

生10:

交手机费、电话费的时候用到钱。

生11:

上初中、考大学的时候用到钱。

“蓝猫”是所有小学生所熟悉和喜欢的卡通形象。

把日常生活中买食品、买药、乘车等经常用钱的事情用一定的故事情节串连起来,把蓝猫作为故事的主角制成动画课件,一上课就使学生的情绪进入一种亢奋的状态。

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和精神高度兴奋状态下,动画课件的故事情节使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了人民币的作用:

日常生活中处处要用到人民币,人民币是人的生活、学习不可缺少的。

小学生不仅要认识人民币,还要会用人民币,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看来钱的用处非常大,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要用到钱。

小朋友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

人民币。

对,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人民币。

(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

1认一认,说一说。

小朋友认识人民币吗?

认识。

谁能告诉老师你都认识哪些人民币?

生12:

我认识1毛,2毛,1块,2块。

生13:

我认识5毛,10块,20块,100块,50块。

刚才小朋友说的几毛、几块又叫几角、几元。

生14:

我全部都认识。

小朋友真了不起!

认识这么多人民币。

现在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很多人民币,咱们一起来认一认,说一说,不认识的请小组的同学帮忙,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认得多,认得准。

人民币就在桌子上的钱包里,小组长负责倒在桌子上。

(小组活动,初步认识人民币)

一年级的小学生对人民币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前提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初步认识人民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给了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的时间和空间,突出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

同时,每一小组一袋人民币,学生既可以独立认一认、看一看,不认识的又可以和同伴商量,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不失为培养合作意识的最佳时机。

就认到这里吧,小朋友们都认识了吗?

有没有不认识的?

没有。

2分一分,理一理。

这么多的人民币小朋友都能认识,真棒!

不过,老师觉得这些人民币这样放在桌子上是不是太乱了?

是。

那怎么办呢?

生15:

把这些人民币整理整理吧。

生16:

把它们装到钱包里去。

行,咱们就按这两个同学说的方法,把这些人民币分一分,整齐地整理到你们的钱包里,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得又快又好。

(小组活动,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人民币。

给整理快的小组奖励一个“笑脸”。

汇报交流。

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组的整理结果?

做得最好的这一小组上来吧!

(一个小组代表上台展示)

我们组是这样整理的,我们把元的人民币放在一起,角的放在一起,分的放在一起。

(边说边展示不同的人民币)

元的有:

100元的(2个),50元的(2个),20元的(2个),10元的(2个),5元的,2元的,1元的(3种)

怎么会有两个100元的呢?

一个100元是现在用的,一个100元是原来用的。

说得真好,一个是新版的100元,一个是旧版的100元。

两个50元、20元、10元的人民币也分别是一个新版的,一个旧版的。

(学生再展示角的、分的人民币)

刚才这个小组的小朋友是把元和元放在一起,角和角放在一起,分和分放在一起。

(板书:

元、角、分)整理得很好,既清晰,又有条理。

还有没有其他的整理方法?

生17:

我们组是把大钱和大钱放在一起,小钱和小钱放在一起。

大钱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

小钱有5角、2角、1角、5分、2分、1分。

生18:

我们组是把都是1的放在一起,有100元、10元、1元、1角、1分;

都是2的放在一起;

都是5的放在一起……

生19:

我们是把硬币放在一起,纸币放在一起。

要整理好本组的钱包,就要对人民币进行仔细、全面的辨认、区分和归类。

在这里归类整理是手段,进一步辨析、区别各种人民币是目的。

教师正是通过整理钱包这一常见的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使学生自主地、情不自禁地对人民币又一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这一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每一种人民币的直观印象,而且在潜意识里感悟到了各种人民币(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硬币与纸币)的区别,是对人民币的再认识,是对这部分知识认识上的质的飞跃。

小朋友们整理得都不错!

不过小朋友们要注意,人民币因为很多人都用过,上面难免留下病毒与细菌,所以为了保障小朋友的健康,要养成用完人民币及时洗手的卫生习惯。

(教师出示新版的5元和5角)

老师这儿还有两种人民币,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谁认识呀?

生20(争先恐后):

是新的5元和5角。

生21:

我还知道5元的后面有泰山图案,前面有毛泽东图像,5角的后面有荷花图案。

生22:

我还知道这是第5套的人民币。

小朋友们知道的可真多呀,真棒。

这是2002年1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5套新版的5元纸币和5角硬币,小朋友可要看清楚了,以后再见到能认识吗?

能!

第5套新版5元和5角人民币是本节课前刚刚发行的,教材中没有涉及。

在这里,联系实际及时把这一知识介绍给学生,这是教师运用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突出体现。

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内容要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教学内容要有意义等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师(小结):

这一次老师发现这一小组的同学不仅说得好,而且还能认真听别人发言,这一组得一朵小花。

通过整理钱包,我发现小朋友能认识这么多的人民币可真了不起,那你用人民币买过东西吗?

买过。

会买东西吗?

会。

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看谁的本领最大。

3猜一猜,摆一摆。

(1)出示一枝铅笔。

请你来猜猜它的价格,只猜三次,看谁猜得最准或最接近。

生23:

1角。

生24:

5角。

生25:

2角。

×

猜得真准确,这枝铅笔的价格是2角钱。

老师还有个难题,小朋友们愿意帮忙吗?

生(异口同声):

愿意。

每个小朋友用人民币学具摆出铅笔的价格,摆在老师发的纸上,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摆法多。

(学生活动,摆价格)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我摆的是一个2角。

我摆的是2个1角。

你们真聪明,都摆对了,1个2角和2个1角都是2角。

(2)出示转笔刀。

(学生猜价格)

老师是这样摆的(出示1个5角),你能摆出和老师不一样的人民币吗?

(学生活动)

生26:

我摆了1个5角。

生27:

我摆了1个2角和3个1角。

生28:

我摆了2个2角和1个1角。

生29:

我摆了5个1角。

原来5个1角也是5角呀,你们摆得真好。

(3)出示铅笔盒。

猜价格、摆价格同上。

(教师展示学生作品3个:

1个1元、2个5角、10个1角)

老师刚才让小朋友摆的是1元的,他们摆的都对吗?

为什么?

生30:

5角和5角就是1元。

生31:

5+5=10,所以2个5角就是1元。

生32:

1元就是1元。

生33:

2个5角是10角。

生34:

10个1角就是10角,10角就是1元。

小朋友们说得太精彩了,老师都忍不住为你们鼓掌了。

老师也听明白了,原来1元和10角是一样多的。

(板书1元=10角,齐读。

(教师要求学生快速将学具装回自己的信封里,给装得快的小组奖励一片红叶。

让学生摆出不同物品的价格这一操作活动,遵循学生由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规律,使学生直观、形象地体验到了人民币简单的兑换知识。

在实践、体验基础上抽象总结出了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潜力和自主探索的主观能动性,巧妙地、有效地突破了难点,加深了对知识的体验和感悟。

三、应用拓展

算一算,买一买。

老师从自己的家乡给小朋友带来几样特产,我的家乡主要盛产陶瓷和琉璃。

(出示琉璃小狗、琉璃球、陶瓷机器猫、陶瓷小鸭子。

标明价格:

2角,1元,8角,5角)

如果你有1元钱的话,你打算买哪几样物品?

想一想你的钱够用吗?

买完后有没有剩下的?

生35:

我想买2个鸭子,我的钱正好。

生36:

我想买1个小狗和1个机器猫,我的钱也正好。

生37:

我想买1个琉璃球。

生38:

我想买1个机器猫。

生39:

老师,还要找给他2角钱。

生40:

我想买1个小狗和1个小鸭子,还要找给我3角钱。

看来小朋友们不只是认识了人民币,还学会了用人民币买东西,真了不起!

一年级的小学生,一般情况下在课的结束阶段,往往会出现精力不够集中的现象。

但本节课的尾声,教师设计的算一算、买一买练习充分利用了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采用实际物品进行简单的计算交易,调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又一次使全体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进入了学习状态,使课堂气氛又一次掀起了高潮。

学生在意犹未尽的情绪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同时唤起了学生对下一次数学课的期盼,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喜欢数学的兴趣。

四、小结全课

【总评析】

综观这节课教学设计的全过程,体现出如下几个主要特征。

1在教学过程设计上,以活动为主线,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这是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的建议,也是课程改革形势下的数学教学与传统的数学教学的本质区别。

本节课的设计,把认识人民币的全过程用看一看、想一想(看动画片想到了什么?

)---->

认一认、说一说(小组合作初步认识人民币)---->

分一分、理一理(整理钱包,再次认识人民币)---->

猜一猜、摆一摆(猜价格,用学具摆出来)---->

算一算、买一买(算价钱买东西)等几个活动串连在一起,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个动态的教学活动整体。

在这一动态的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

教学活动中,既有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在一次次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各种人民币的颜色、面值,想一想每一种人民币的特征,如何区分各种人民币……),又有学生的操作与表述(通过动手分一分,理一理,整理钱包,在整理过程中要说出分类的标准、方法;

在猜一猜、摆一摆过程中要说出为什么这样摆……);

既有小组的合作交流,又有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认一认、说一说,分一分、理一理以小组合作为主;

猜一猜、摆一摆,算一算、买一买主要以学生独立思考为主);

既有学生的自主探索,又有教师恰当的引导和点拨,使整个教学活动形成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组与组之间的立体交叉互动。

在这一多维互动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均等的参与机会,每个人的才能都得到了充分展示(有的学生讲的关于人民币的知识,甚至是教师也不知道的),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真正使学生动了起来,课堂活了起来,实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展的目的。

2在教材处理上紧密联系实际,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这也是课程改革的意图之一,本节课的设计突出体现了这一特点。

首先是结合学生的实际。

一年级的小学生有顽皮、好动、好奇、易激动的特点,课的开始把课本第46页三幅各自独立的主题图设计为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动画课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创设情境方面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把分类这一环节改为整理钱包的活动,让学生在充分、反复、全身心投入但又不觉重复的认识过程中加深了对人民币的直观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辨析和区分能力。

例2兑换人民币的处理也没有采用师生游戏兑换或虚拟的货币交易兑换方式教学,而是设计了一个猜价格并用学具摆价格的活动,减少了一些虚拟情景的不真实感,多了一些真实感,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活动中感受到了元和角之间的兑换知识,感悟总结出了元与角之间的进率。

其次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实际。

把刚刚出版的第五套新版5元和5角币恰到好处地穿插在活动中教学,使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的信息量,这无疑是信息时代的课程改革和数学教学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运用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课程改革理念。

3在课程目标的实施上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关注能力的形成。

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行为品质,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时比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

综观本节课的设计不难发现,整个教学过程师生完全是一种朋友式、伙伴式的合作关系,课堂气氛是和谐的、宽松的。

例如,“现在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欣赏一段动画片好吗?

”“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人民币”“咱们就按这两个同学说的方法”……教师温馨的话语、宽松的教学环境、自由的学习状态对学生的心灵是莫大的安慰和鼓励。

正是这样的课堂,才保证了学生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状态下畅所欲言,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但是,和谐的教学氛围,友好的师生关系不等于放纵自流,不等于任其自由发展。

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由于一年级小学生自制能力差,辨别能力差,因此必要的常规训练,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还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本节课中许多看似是教师“不经意”的细小环节,实际上都是教师精心设计的结果。

例如,看完动画片后教师一句“从小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认识完人民币后的提示“为了保障小朋友的健康,要养成用完人民币及时洗手的卫生习惯”,为了提醒开小差的学生,及时表扬了表现好的学生:

“这一小组的同学不仅说得好,而且还能认真听别人发言……”为了使学生养成有条理的生活习惯,及时关照学生“用完学具后快速整理好学具袋……”,等等,教学过程中多处细微环节的设计都渗透了教师的一番良苦用心,正所谓细微之处见真情。

因为一年级小学生卫生习惯差,东西乱放,特别是善于自我表现,以自我为中心,听不进不同意见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在本节课中教师恰当地结合教材内容和每一项教学活动,抓住有利时机,通过正面引导的方式既鼓励了表现好的学生,又保护了部分表现差的学生的自尊心,把健康向上的人格培养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系统工程渗透到了课堂教学的各个角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