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考研最新整理名词解释精编版讲解学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65227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较文学考研最新整理名词解释精编版讲解学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比较文学考研最新整理名词解释精编版讲解学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比较文学考研最新整理名词解释精编版讲解学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比较文学考研最新整理名词解释精编版讲解学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比较文学考研最新整理名词解释精编版讲解学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比较文学考研最新整理名词解释精编版讲解学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比较文学考研最新整理名词解释精编版讲解学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比较文学考研最新整理名词解释精编版讲解学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比较文学考研最新整理名词解释精编版讲解学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比较文学考研最新整理名词解释精编版讲解学习.docx

《比较文学考研最新整理名词解释精编版讲解学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较文学考研最新整理名词解释精编版讲解学习.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比较文学考研最新整理名词解释精编版讲解学习.docx

比较文学考研最新整理名词解释精编版讲解学习

 

比较文学考研最新整理名词解释(精编版)

比较文学:

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的眼光来研究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法国学派:

法国学派是比较文学学科史上最早形成的一个学派,也是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维尔曼、戴克斯特、巴登斯贝尔、梵•第根、卡雷和基亚等。

法国学派的比较文学研究是在进化论和实证主义思想指导下发展起来的,着重研究各国文学的联系,用确凿的事实证明各国文学之间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使比较文学的国别文学和民族文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研究国际间文学交流、影响与融合的独立学科。

但其缺陷在于只注重事实的考据,崇尚实证,而且将文学比较的范围仅仅集中在以法国文学为中心的欧洲,从而使其缺乏更为广泛的视野和对文学的美学规律的关注,受到了后来的美国学派为主的比较文学研究新学派的攻击与批评。

美国学派:

美国学派是比较文学史上第二个影响最大的学派,它的主要是针对法国学派在理论与实践中的偏颇和不足而产生。

美国学派将比较文学看作一种文学研究,涵盖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三个方面。

既包括“事实联系”的文学关系研究,也包括无事实联系的跨国界文学研究,还包括对文学与其他学科的比较研究。

强调文学首先是一种美学活动,它的审美价值是第一位的,因而比较文学应该首先建立在不同国别文学的自身审美规律的比较基础之上,据此,美国学派向法国学派提出了挑战,提出了平行研究的研究方法。

中国学派:

中国学派指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一批中国学者为代表所形成的一支重要的比较文学队伍。

他们提出了“阐发研究”等新的研究视野和角度,代表第三世界比较文学学者对于“欧洲中心主义”的挑战,倡导文化平等与文化对话,提出多元共生、“和而不同”的文化多元主义,冲破了欧洲传统的比较文学观念。

影响研究:

比较文学的基本研究类型之一,早期实践中的唯一类型,以一种强烈的历时意识通过广泛搜集材料,对事实和进行严密考据、分析、归纳,来研究各民族文学之间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超越国界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包含着对艺术创作活动本质的理解。

平行研究:

平行研究指将“类似”的、可比的,但没有直接关系的属于不同民族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比较,研究其异同,得出有益的结论。

同时,平行研究还强调文学与其他领域(如政治学、经济学、宗教学、心理学、哲学、历史学等以及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比较研究。

平行研究注重作品的内在因素和美学价值,要求研究对象具有“可比性”和“文学性”。

阐发研究:

阐发研究是近代以来中国比较学者的创造,作为一种研究类型首先是在1976年台湾学者古添洪、陈慧桦在《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一书的序言中提出的,他们将“援用西方文学理论与方法并加以考验、调整以用之于中国文学之研究”称为“阐发研究”。

因此,阐发研究就用一种民族文学的理论和批评方法去解释另一种民族文学的理论和作品,它可以是理论对作品的阐发,也可以是理论与理论之间的相互阐发,甚至是其他学科与文学之间的相互阐发。

是一种双向的、相互的阐发,通过具体的、细微的研究来说明基本道理。

接受研究:

研究作家作品对不同民族的广大读者(听众、观众)产生的作用,即一部文学作品被外民族读者大众接受的情况,是受到接受美学影响的、充分考虑读者的参与作用的研究类型。

跨学科研究:

跨学科研究又称“交叉研究”、“科技整合”、“跨类研究”等。

跨学科研究主要探讨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如美术、音乐、雕塑、影视、建筑等),文学与文人社会科学(如哲学、心理学、历史学、宗教、语言学等),文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它是沟通文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其他艺术门类联系的良好途径。

文类学:

对于文学形式的各个种类和类型以及文学风格的比较研究,通过历时的和共识的方法,了解文类发展的历史和基本特征,认识作家的独创和文学的民族传统、民族特征。

比较文学的文类学强调各国文学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以及相互反照的关系,打破了文类问题的孤立和封闭局面,它要求研究者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视域中去考察文类的特征、文类的划分标准、文类的流传演变等问题。

文类学研究是伴随着形式主义批评和比较文学中平行研究的崛起而得到大发展的。

主题学:

主题学的研究方法,既是在了解掌握了时代背景、地域文化、作者生活经历、价值取向等等方面的信息之后,对一部分作品进行发现和探究、挖掘出作品的主题。

除此之外,主题学的研究范畴还包括题材、母题和意象,甚至某些套语的异同、嬗变、相互影响和发展。

主题学还研究不同时代、不同文化地区的人何以会提出同样的问题,同时也研究有关同一主题的艺术表现、创作心态、哲学思考、意象传统的不同,并对其继承和发展进行历史的纵向研究等等。

主题:

即深藏在作品内部,通过思考和解读才能浮现出来的,作者对生活及其所描写的事件的总的看法。

一般来讲,比较文学中的主题不同于一般文学理论中的主题,在比较文学中往往把主题看成是抽象的。

不同作品有不同主题,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这些不同的主题又往往反映着许多无法解决的人类共同难题。

启悟主题:

原指“成年礼”,即青少年过度到成年的仪式,青少年往往被置于严酷的困境,受到痛苦的磨练,考验合格才能被接纳为正式负责的社会成员。

在文学创作中,常有主人公脱离自幼熟悉的环境,开始人生旅程,受到磨练或“点化”,重新认识自我,形成对过去的超越,性格和对世界的看法都有重大改变,从而进入到另一种成熟的、新的世界。

母题:

所谓母题是题材所显示的信号和意义,就是指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的基本行为、精神现象以及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如生、离、死、别、喜、怒、哀、乐、时空、山岳、江湖、光明、黑暗等等。

母题经过作品的有机组合,便能提升为一定的主题,一部作品可以分列成多个母题。

比如《城堡》中的“城堡”所代表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变形记》中的“人异化为非人”。

题材:

一般文学理论研究中的题材是指作家在观察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在掌握大量素材的基础上形成的,根据一定创作意图进行选择和虚构,从而进入文学作品的一定的人物、事件和生活现象。

主题学中的题材概念与之不同,伊丽莎白•弗伦泽尔认为,题材就是“一个存在于这一作品之前轮廓清晰的故事脉络,一个‘情节’,它是一种内在或外在的经验,一个当代故事中的报导,一个历史的、神话的或者宗教的动作,一部由另外一作家加工了的作品,或者甚至是一件想象的产物,用文学方式进行了处理。

情境:

情境就是作品中人物在特定语境中的相互关系,是一种典型的人生境遇,在这种境遇之中蕴含着一定的戏剧性冲突因素和审美规律。

如三角恋爱关系、仇家子女相恋等就是典型的情境。

意象:

意象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指不同民族文学中具有某种特殊文化意蕴和文学意味的物象。

它常常是一些自然现象或物质客体,如日月星辰、山石云泉等;也可能是一些动植物,如梅兰竹菊、狐狸、狮子等等,还可能是想象性的神话传说中事物,如妖魔鬼怪,神灯宝石等等。

原型:

原型是一种更为宏观的研究,一般指在世界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一些基本现象,包括题材、题旨、主题、意象等等。

比如春,夏,秋,冬,喜剧、悲剧、讽刺、传奇,这些都是世界性的原型和模式。

原型批评就是对这些重复的现象作世界性的综合的宏观分析。

莱辛的原型批评意义在于打破各个作品本身的界限,致力于从众多作品中找到带有普遍性的因素。

媒介学:

媒介学是指一国文学对另一国文学,一个作家对另一民族、国家文学产生影响这一事实的途径、方法和手段及其因果关系的研究。

这些媒介可以是翻译、评论,也可以是人员往来、国际会议等等。

媒介的研究,分为对个人媒介、团体与环境媒介以及文字材料媒介的三大类研究。

形象学:

脱胎于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学科中的一个门类,研究某国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异族形象,关注作家在作品中如何理解、描述、阐释作为他者的异国异族,探索异国异族神话的创造过程和规律,分析其社会心理背景以及深层文化意蕴。

渊源学:

是从接受影响的一方来说,研究某一个思想的这一主题、这一思想、这一作风、这一艺术形式的来源。

它是从“接受者”出发来追溯“发送者”,按其表现形态可以分为意象的渊源、口头的渊源、书面的渊源。

誉舆学:

从放送者出发,研究一部作品、一位作家、一种文体或一种民族文学在外国的影响,是从影响的发送角度所进行的研究,它包括四个方面:

集团对集团的影响,集团对个体的影响,个体对集团的影响,个体对个体的影响。

译介学:

是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民族、跨学科为比较视域而展开的异质文学翻译互动研究。

其学理基础是“国别文学”与国际文学交流的存在,主要研究译家译作与国别文学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也研究译作对输入国及其文学史的影响,同时考察国别或国际翻译活动、翻译思潮及其对总体文学的影响。

比较诗学:

比较文学中的一个研究领域,专指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用更广阔的研究视野和国际角度,以自觉的比较意识,超脱本民族文化体系的“模子”,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探求人类文学的“共同规律”。

(对中国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中西比较诗学。

)比较诗学旨在超越国家和学科界限,在不同的文学理论之间,在文学理论与其他学科、其他艺术理论之间,进行证同辨异,追源溯流,或者旨在从不同作品或理论中,抽取或筛选共同诗学。

开展比较诗学的研究,必然要辨认两种诗学的异同,寻找各国文学普遍使用的那些通则或理论。

教堂山会议:

1958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教堂山召开了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的第二次年会,有关定义的论争成为这次大会的主题。

教堂山会议是比较文学发展史的一个转折点,会上,传统的比较文学观点受到批评,韦勒克宣读了《比较文学的危机》,阐述了美国学派的观点,从而引起了国际上历时十余年的辩,导致比较文学在理论上更趋成熟,促进学科的健康发展。

《管锥编》:

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是以钱钟书的巨著《管锥编》等文章的发表为标志的。

全书共七百八十一则,围绕《周易正义》、《毛诗正义》等古籍十种,引用八百多位外国学者的一千几百种著作,结合中外作家三千多人,阐发自己读书的独到心得。

全书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坚信“人文科学”的各个对象彼此关联,交互渗透,不但跨越国界,衔接时代,而且贯穿着不同的学科。

钱钟书和《管锥编》的存在是中国比较文学沿着健康方向发展的重要保障。

《管锥编》为中西比较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接受屏幕:

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是指由读者的文化修养、知识水平、欣赏水平以及个人经历等因素所构成的对文学内涵接受的范畴。

当作品各作者相接触,首先遭遇的就是读者的“接受屏幕”。

每一个读者都是生活在一个纵的文化历史发展与横的文化接触面构成的坐标之中,正是这一坐标构成了他独特的接受屏幕。

这一屏幕决定了作品在他心目中哪些可以被接受而发生共鸣,哪些可以激发他的想象力而加以再创造,哪些被排除在外。

期待视野:

是指读者在接受屏幕所构成的接受前提下,对作品向纵深发展的理解和期待。

在读者将作者所提供的各种场景和人物发展的可能性加以“整合”的过程中,期待视野起着很大作用。

作家的创作改变着读者的“期待视野”,读者“期待视野”也改变着作家的创作。

期待视野不仅因作者所属文化系统的不同而异,同时也随时代精神和风尚的变化而变化。

接受美学:

亦称接受理论。

是近十几年来在文学的总体研究中形成的一种新的以读者为中心的研究方法,由西德文艺理论家尧斯提出。

它与以往各种传统的以作家作品为中心的研究方法不同,从接受者亦即读者出发,考察一部作品在接受过程中呈现出的不同外貌,研究文学的消费问题。

接受美学认为一部作品的思想意义不是由作家一开始就确定的,是通过与接受者的理解水平融为一体之后才形成的。

而这种理解水平则取决于不同接受着的受教育程度、心理状态及社会因素等。

解释团体:

即是一个具有社会化的公众理解系统,在这个系统内,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受到制约。

但它也适应读者,向读者提供理论范畴。

而读者发过来使其理解范畴与个人面对的客体相适应。

解释团体既决定一个读者阅读的活动状态,也制约了这个活动所创造的文本。

结构主义:

即把一个作品放在很多作品当中,撇开具体现象,找出其本质联系来寻找意义。

结构主义的源头可以上溯到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1935年,布拉格学派提出“结构主义”一词。

50年代在法国兴起,60年代广泛流行于欧美许多国家,在60年代,结构主义远远超过了文学理论的范围,渗透到社会科学各个领域。

互动认知:

认为主体和客体并非截然两分,客体并无与主体认识完全无关的、自身的确定性。

主体和客体都是在相互的认知的过程中,发生变化,重新建构自身,共同进入新的认知阶段。

这种认知方式研究的空间是一个不断因主体的理智、激情、欲望、意志的变化的而变化的、开放的、动态的空间。

互识:

比较文学的根本价值就在于它为文学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层面,使文学突破个别民族的局限和原有思维的束缚,接受新鲜事物,通过了解他者来更好的认识自己,这就是比较文学的重要功能:

互识。

互证:

是以不同文学为例证,在相互参考中,寻求对某些共同问题的相同和不同的应和,形成进一步的共识,证实其共同性,同时反证其不同姓,从而达到进一步的沟通和理解。

互补:

在了解他种文化的同时,从与他种文学的比照中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特色,并在这个过程中按照自己的需要不同程度的借鉴他者文化,谋求新的发展,即比较文学中的“互补”功能。

双向阐释:

是要处理“他者”与“自我”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他者原则”和“互动原则”。

总之是强调对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必须依靠从“他者”视角进行观察和反思;也就是说由于观察者所处的地位和立场不同,他的主观世界和他所认识的客观世界也就发生大了变化。

要真正认识世界,认识主体,就要有这种“他者”的外在观点,要参照他人和他种文化从不同角度对事物的看法。

这种由外在观点所构成的“远景四维空间”,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

从自我的观点来阐释他者,再从他者的观点来阐释自我,这就是“双向阐释”。

现象学范式:

研究的对象首先必须是具体的活生生的人,一个活生生地感受着痛苦和愉悦的人。

现象学强调对自觉经验到的现象作直接的研究和描述,尽量排除未经验证的先入之见,强调“诉诸事物本身”,亦即对具体经验到的东西,采取尽可能摆脱概念前提和理性分析的态度。

“套话”:

套话,又称惯用语,是不同民族文学中经常出现的习惯性的称谓、表述等等。

如西方文学中的“伊甸园”、“禁果”、“方舟”,中国文学中的“江郎才尽”、“穷而后工”等等。

套语背后往往凝聚着特定的文化意蕴和深刻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根源,是他者形象在文本中的最小单位,是在民族心理定势推动下一种不由分说的表述,标志着对“他者”的凝固看法。

它是形象学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文化转型:

文化转型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文化发展明显产生危机和断裂,同时又进行急遽的重组与更新。

如西方的文艺复兴、中国的魏晋六朝和五四时期。

横向开拓:

横向开拓是一种文化外求,外求的方向大致有三:

一是外求于他种文化;二是外求于同一文化地区的边缘文化;三是外求于他种学科。

社会总体想象物:

指全社会对一个异国社会文化整体所做的阐释。

因为想象主体式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他们的思想必然受到其所属文化的影响与制约,他们被其自身所属的文化烙上了强烈的特征。

当他们对另一个文化进行审视时,必然带有其社会整体想象的浓厚印记。

文学误读:

文学误读本来是阅读学中的概念,指偏离阅读对象本身的意思和内容的阅读。

过去常用来指称不正确的阅读,误差性阅读或阅读理解错。

比较文学中指文学作品在传播和接受过程中发送者文化的损耗和接受者文化的渗透而形成的误差。

新批评派:

20世纪20至50年代英美批评界影响较大的一支批评流派,新批评派成员众多,主要有艾略特,理查兹等。

新批评派主张庞杂,他们的共同倾向主要是:

1.他们从象征派的美学观点出发,把作品看成独立的、客观的象征物,是与外界绝缘的自给自足的有机体,称为“有机形式主义”;2.他们认为文学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批评的任务是对作品的文字进行分析,探究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隐秘的关系,称为“字义分析”。

象征主义为他们提供了美学理论,字义分析是他们进行评论的具体方法。

意图谬误:

在新批评派看来,关于作者的社会经历、创作意图的研究,不应影响对于文学作品文本的分析,如果用关于作家的社会学、心理学分析来替代对作品的文学分析,这是一种强加于作品的意图,被称为“意图谬误”。

效应谬误:

读者从阅读作品中得到什么感受,是否从中更多地认识了世界或受到了教育,是教育家和社会学家的事情,与文学本身的分析无关。

如果只从作品的社会效果来分析作品,这就是所谓的“效应谬误”。

视域融合:

“视域”是指一个人领会或理解的构架或视野。

伽达默尔认为,每个人作为一个历史的存在者都处于某种传统和文化之中,并因此而居于某个视域之中。

我们在视域中生活和理解,不存在与人的特殊视域无关的理解。

一个文本的意义是在某个视域中被确定的。

在解释文本时,这个文本的视域和解释者当前的视域之间存在一种张力,要获得对于历史的理解,理解者必须尽力得到一个历史的视域,并且通过历史存在者本身和过去传统的视域来进行解释,而不能只通过这个人的当代尺度和偏见来进行解释。

同时也不可能完全清除理解者自己的标准和偏见。

我们应该意识到双方视域的特殊性,并通过建立一个将其结合的关系而克服这些特殊性。

这一过程称为视域融合,在跨文化研究范畴内与中国古代的和而不同有异曲同工之妙。

诠释循环:

在解读作品时,要了解每一个字在文章中的具体含义,必须把它放在整个文章中的脉络中来了解,先了解其语境,也就是全篇的含义。

但是要了解全篇的意思,又必须先了解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意思。

这样一种诠释的矛盾,在理论上被称为诠释循环。

过度阐释:

由于诠释的循环性,我们对作品的理解是螺旋式不断前进发展的,但这个过程并不是没有限制的。

对于作品的诠释存在一个公认的“度”,超过了这个“度”就是多度诠释。

比如可以说《红楼梦》是历史小说,爱情小说,但不能把其理解为侦探小说。

他者原则/互动原则:

强调以他者的视角进行观察和反思,从而从更深刻的层面阐释自我,了解自我。

整体性悖论:

系统论强调任何事物必归于某个系统,但系统的整体功能不等于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总和,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任何物质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但他们又都是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正是这种部分与整体的对立统一决定着现实生活,这就是作为系统论根本原则的“整体性悖论”。

社会学批评:

社会学批评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是艺术创作的社会性;一个是艺术批评的社会学方法。

形式主义把社会性排除在艺术创作之外,艺术自律于任何社会现实,但社会学批评并不认为艺术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一件作品的创作过程本身离不开社会历史。

社会学批评的方法,则是要求我们从社会的角度,从社会、经济、文化的角度,来看待艺术、评判艺术、考察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