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65360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23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5页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5页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5页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5页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5页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5页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5页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5页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5页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5页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5页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5页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5页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5页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5页
亲,该文档总共7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冷水

溶解快或慢

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的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热水里的盐溶解的快些,冷水里的盐溶解的稍慢一些

有不同的小组吗

我们跟他们一样

所以,回到我们的猜想,实验的结论是?

温度能影响溶解的快慢

活动二:

搅拌会影响溶解的快慢吗

那搅拌呢?

我认为能的

我认为搅拌的越快溶解的越快

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那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验证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仿照我们上一个实验,认真思考需要些什么,实验方法需要注意些什么,完成实验计划的填写

附实验单2:

实验计划

我们猜想:

材料准备:

实验方法:

实验记录

老师为你们准备好了实验材料,请小组自行完成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单

生合作实验

哪个小组愿意上台汇报

组: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搅拌了的溶解得快些

其他小组呢?

我们跟他们的结果一样

所以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搅拌会影响溶解的快慢吗?

会!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在今天的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我知道搅拌和温度能够加快溶解快慢

我知道在实验中要强调公平

哦~像这样需要比较的实验,为了公平,我们需要控制实验的一些条件,比如同样多的水,同样多的时间等,这样的实验方法我们可以称作:

控制变量法,还有其他收获吗?

(板书:

控制变量法)

看来同学们的收获真多,那希望你们能把学过的知识能够运用到生活中,所以,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任务,请小朋友回家完成:

选择糖和盐,运用今天学习的控制变量法,用实验验证其他加快溶解的方法,希望小朋友们下节课能告诉老师答案。

(四)板书设计

能加快溶解吗?

搅拌

温度

第2课能溶解多少

1.知道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的水中的溶解情况不同

2.制订严谨可操作的实验计划,并能根据计划展开实验

3.在对实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学生能意识到按规范进行实验操作的重要性,以及记录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能自主制订计划并完成实验探究

理解饱和这一概念

盐、糖、水杯、水、电子秤、玻璃棒、小勺

(一)情境导入

展示食盐和水、玻璃棒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食盐,你们说说,如果把食盐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盐会消失

盐被溶解

生3:

还有,水会变成盐水

看来同学们对溶解的现象记忆深刻(教师完成倒入、搅拌、溶解过程)。

那如果我继续倒入食盐呢?

(展示少量)

不能溶解

能溶解

我们继续来看(继续倒入,展示溶解过程)发生了什么?

盐被溶解了

猜猜这次呢?

(展示食盐,量多)

还是能溶解

我认为不一定

(展示过程)发生了什么?

盐没有溶解!

观察得很仔细,这一次盐没有完全溶解,为什么呢?

盐太多了

对,当水量一定的时候,盐太多后,多余的盐就不能再溶解了,它会留在水中,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饱和,通俗的解释就是装满了,再也装不下啦(板书:

饱和)

(二)新课探究

活动一:

20ml水里最多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那老师的问题来了,我这里有20ml的水(展示实物),这些水最多能溶解多少克盐呢,谁来猜猜,并说说你的理由(板书:

20ml水里最多能溶解 

克盐)

生1:

20克?

我觉得应该跟水的重量应该差不多

我觉得应该比20克多,老师刚刚倒了好多

我觉得应该很少,因为好多好多菜才放一点点

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那怎么验证呢?

对,那小组成员间讨论看看,做这个实验需要些什么,你们准备怎么做,请开始

那我们统一一下,可以2克2克地倒,所以我们把我们的实验计划再理一理(可以请学生来读),首先材料需要水、盐、玻璃棒、勺、秤等,实验方法是每一次舀2克食盐倒入20ml的水中,搅拌后观察溶解情况,继续倒入食盐直至饱和,并计算倒入食盐的量

请同学们按照我们的实验计划认真完成实验,并最后记录实验结果

学生实验

我们用实验来验证。

请同学们拿出实验单,先制订实验计划

实验计划单

研究问题:

20ml水里最多能溶解多少克白糖

研究过程:

……(可以稍加延伸,想想其他方法)

哪个组愿意上来说一说(平台展示)

我们组用的方法跟上面食盐用的方法一样,材料是糖、水、秤、勺、玻璃棒,实验方法是每次舀2克糖倒入20ml的水中搅拌,带完全溶解后再加,直至饱和,并计算倒入水中的糖的总量。

有什么疑问和补充吗啊?

同学们真棒,那我们开始实验吧

小组完成实验

说一说,糖有多少克?

组1:

我们大概20勺,所以40克不到

组2:

我们大概21勺,所以42克不到

大家虽然结果不太一样,但相差不大,非常接近正确答案,能通过简易的实验方法来完成验证,大家都值得表扬。

请大家翻书第6页,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的介绍。

(齐读)两种物质饱和时的重量一样吗?

不一样

对,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师不一样,而且,溶解还会受到受到什么条件的影响呢?

真会思考,在书中强调了温度是因为,不同温度条件下,同一物质的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也会有所不同。

(三)拓展应用

提高问题难度,猜猜看,如果老师有40ml的水,能够溶解多少克盐呢?

为什么?

我觉得应该乘以2,因为“饱和”是水里装不下盐了啊,但现在水变多了,装的盐也应该变多了

有不同的想法的同学?

大家认为呢?

我们赞同第一位同学的

老师今天先不公布答案,同学们回到家中,做实验也好,查阅资料也好,请通过各种方式得到答案。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我知道了什么叫饱和

我知道了每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不一样

我知道物质溶解受温度影响

希望同学们能将收获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

能溶解多少 

饱和

克食盐

克白糖

第二单元 

水的三态变化

第1课水的蒸发

1.知道水在通常情况下,会从液态的水转化为气态的水蒸气飞散到空中。

知道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2.能在双察的基础上,对蒸发的过程和水蒸气的特征进行推想。

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的经验和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计划对蒸发现象的猜想进行验证。

3.能对常见的自然现象有探究的兴趣。

乐于倾听不同的意见和理解别人的想法。

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对蒸发的过程和水蒸气的特征进行推想。

能基于已有的经验和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计划对蒸发现象的猜想进行验证。

水、无盖的玻璃瓶与带盖的玻璃瓶(瓶子相同)、记号笔等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猜测:

(教师用湿布在黑板上抹一片水迹)黑板上

的水印子会怎样?

2.谈话:

在自然状态下,黑板上的水悄悄逃跑了。

想,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像这样的水悄悄逃跑的现象?

3.学生列举生活中这样的现象,并尝试解释这种现象。

如:

室内晾干衣服和毛巾、桌面上的水不见了、池塘

水干涸。

(二)活动:

悄悄逃跑的水

1.谈话:

大家进行了大胆的猜想,认为水悄悄逃跑了,

有的同学甚至认为可能是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

2.讨论:

刚才只是猜测而已,能不能自己设计实验来

检验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3.出示实验材料:

水、无盖的玻璃瓶与带盖的玻璃瓶

(瓶子相同)、记号笔等

4.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共同设计对此实验如何控制变量(变量:

敞口

密封;

不变量:

同样的瓶子、同样多的水)和统一比较标

准(水位高低)。

即在一样大小的玻璃瓶内注入同样多

的水,做好水位记号,一个散口、另一个加盖。

摆放在

同一地点,数天后观察两个玻璃瓶里水位的变化。

5.出示:

课前早三天做好的实验装置,并请参加实验

的同学讲述实验过程,然后指导全班同学双察实验现象,

得出实验结论。

6.总结:

水在通常情况下,会在水的表面从液态转化

为气态的水蒸气“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

7.在教室里固定位置摆一个实验装置,鼓励学生每天

观察记录。

(三)拓展

1.讨论:

同一件湿衣服,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干得比较

快?

2.想一想,怎样做能加速水的蒸发?

3.思考:

在生活中人们有时为了加快水的蒸发,会怎

样做?

有时为了减少水的蒸发,会怎样做?

谈谈这样做的

道理。

(四)板书设计:

水→水蒸气

(液态)(气态)

第2课 

水蒸气的凝结

1.认识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

2.能根据材料设计对比实验来研究杯盖内的小水珠形成的条件。

能按要求做对比实验,初步学会应用差异法分析对比实验的结果。

3.具有基于证据和推理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能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

认识凝结,知道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设计对比实验。

演示材料:

带盖的杯子、热水

分组材料:

烧杯2个、培养皿2个、热水、冰水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前讲台上准备一杯温开水。

同学们,上课前,我先喝口水。

咦,这杯盖上有许多小水珠。

看到这一现象,你有什么问题?

预设:

杯盖上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杯盖上为什么会有小水珠?

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大屏幕呈现出学生提出的问题。

活动1研究小水珠的由来

(二)大胆猜想,敢于质疑

这三位同学提的问题都跟小水珠的由来有关,请同学们根据以上问题大胆进行研讨和猜想。

小水珠是水蒸气变成的(板书:

水蒸气、水)。

小水珠是指哪里的水蒸气变成的呢?

是保温杯中的水变成的水蒸气,在杯盖上形成的小水珠。

(三)实验探究,解惑明理

1、小组合作制造小水珠

是这样吗?

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实验器材:

烧杯一个、培养皿一个、保温杯中装有温水,你们能利用这些实验器材制造出小水珠好?

(出示PPT)

能。

孩子们真是信心满满,实验前,老师有几点温馨提示要送给大家,请齐读一遍。

1、为节约用水,实验时取适量的温水。

2、实验时,请注意玻璃器皿的安全使用,轻拿轻放。

3、认真观察,实验完成后将实验器材放回讲台原来的位置。

都清楚了吗?

清楚了。

请小组长上台领取实验器材。

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在刚才的实验过程中,孩子们非常认真,小组合作完成了实验,你们都制造出了小水珠吗?

制造出来了。

是用什么方法制造出来的?

在烧杯中导入适量的温水,用培养皿盖住。

然后我们发现在培养皿上形成了许多小水珠。

表述的非常清晰,其他小组都是这样做的吗?

是的。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确实是烧杯中的水变成的水蒸气,在杯盖上形成的小水珠。

那同学们思考一下:

水蒸气在什么条件下能变成水?

2、设计对比实验,小组合作探究

通过刚才的研究,大家一致认为:

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时会变成水。

是不是这样呢?

需要我们做实验来验证。

通过刚才我们的交流,知道热水可以产生大量的水蒸气。

水蒸气是遇到冷的物体变成水,还是热的物体变成水呢?

这需要我们做什么实验?

对比实验。

师:

在这个对比实验中,不同条件是什么?

一个物体冷,一个物体热。

看,老师准备了这些实验材料:

两个同样大的培养皿、热水、冰水(出示实物),该怎样做?

生:

一个培养皿上面装热水,一个装冰水。

说的很对,那实验中还需要大量的水蒸气,这得怎么办?

用热水。

是的,看,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两个同样大小的烧杯。

请同学们根据实验材料,在小组内讨论,你们准备怎样做实验?

学生小组讨论,师巡视。

第一步,在两个烧杯中注入等量的温水;

第二步,将装入热水的培养皿和装有冷水的培养皿同时盖在烧杯上。

第三步,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你们实验中只有培养皿内的水的温度不同,其他条件都一样,实验设计的非常好。

为了方便区分,我们把装有热水的培养皿编号为“1号”、装有冷水的培养皿编号为“2号”。

实验时应该注意什么?

注意安全,不要碰培养皿。

老师这儿也有几点提示,请一个同学读一遍:

1、实验中,注意玻璃器皿要轻拿轻放,注意安全。

2、实验中两个培养皿片要同时放到烧杯上,同时拿下培养皿观察。

3、小组分工合作,及时记录,完成记录单。

带着温馨提示,开始实验吧!

学生分组实验,师巡视指导。

3、展示交流

请同学们停下来,整理好实验器材,完善实验活动记录单。

哪个小组愿意先来分享你们的实验结果?

我们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2号装有冷水的培养皿上有水珠,1号装有热水的培养皿上没有水珠。

实验结论是当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时会变成小水珠。

谁还想展示?

谁再来展示?

小组展示

出示PPT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当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时会变成小水珠。

你们真了不起,通过实验验证了你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板书擦掉“?

”)

师小结:

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叫凝结(指板书,同时出示PPT)。

板书课题:

水蒸气的凝结

(四)拓展创新

凝结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生活中,你从哪些地方见过凝结现象?

(师提示:

洗澡的时候?

做饭的时候?

深秋的早上?

初冬早晨在门窗的玻璃上看到的水珠,浴池顶上的水珠,草叶上的水珠、下雨前水管外壁的小水滴、水杯盖、锅盖内壁的小水滴等等。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图片,谁来解释一下?

水蒸气遇到冷的锅盖后,凝结成小水珠。

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后,凝结成小水珠。

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后,凝结成小水珠。

生4:

水蒸气遇到冷的植物后,凝结成小水珠。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这节课同学们不仅认识了凝结现象,还动脑设计实验,动手验证了水蒸气凝结成水的条件是遇冷。

并能很快地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收获可真多。

其实,只要你留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有关人工降雨的资料,看看人工降雨是谁发明的,是什么原理?

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

下课。

(六)板书设计

第1课水蒸气的凝结

水蒸气→水

(遇冷)

第3课水的沸腾

1.知道水沸腾的基本特征:

水加热到100℃会不停地翻腾起来,同时水会迅速而剧烈地变成水蒸气。

2.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全面准确地描述水沸腾时的现象。

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符号(统计图表记录水沸腾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测量的数据。

能基于证据分析水沸腾时的现象产生的条件。

3.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

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水沸腾时的主要变化。

观察记录,整理、分析实验中的获得的信息解决问题。

铁架台、酒精灯、烧瓶架、石棉网、烧杯、水、温度计等

(一)生活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生活中你烧过开水吗,回想一下,水在烧开的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水烧开了会冒热气(副板书:

冒热气)。

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的孩子。

烧开水的过程中水会不断的冒泡泡(副板书:

冒泡泡)。

你的生活经验也很丰富。

烧开水时,水的温度会不断上升(副板书:

水温不断上升)。

你注意到了温度的变化。

如果烧得太久,就会把水烧干(副板书:

水量减少)。

对,水就快速的蒸发掉了。

看来烧开水对于同学们来说已经非常熟悉了,那烧开水的过程中真的像你们说的这样吗?

还会发生其他变化吗?

水开时还会产生什么现象?

这节课,咱们来烧一次开水。

(二)新授

活动1 

烧开水

1、认识实验器材,组装实验装置。

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以下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烧瓶架、石棉网、烧杯(50ml)、水、温度计)。

我们一起来认识以下。

铁架台、酒精灯、烧瓶架、石棉网、烧杯、水、温度计。

实验时,石棉网应该放在什么位置?

放在烧杯下面。

是的,这一点非常重要,烧杯用火加热必须隔着石棉网。

加热时,石棉网能使烧杯受热均匀。

实验中温度计的摆放也是也要求的,你们知道吗?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在水中,同时不能碰到杯壁和杯底。

(生答不出师直接给)

很好,为了安全。

温度计最好用铁架台悬吊温度计后放入烧杯内。

接下来,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是如何组装这些器材的。

(教师演示组装器材,学生观看)看清楚了吗?

请小组进行组装。

2、讨论实验方法、梳理筛选观察测量的点。

组装好了实验装置,我们接下来该怎样做呢?

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直至把水烧开。

用温度计记录水温的变化(板书:

水温)。

在测量水温变化的时候,同学们,请注意完成活动手册的记录表。

这张表是专门记录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假如0分钟也就是没加热之前水的温度是16℃,就在“温度计”0到16位置上进行填充,依次类推。

通过这个图就可以知道水的温度变化了。

要观察水在烧开的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除了观察水温的变化情况,还可以观察或测量什么?

水量的变化情况(板书:

水量)

水的状态变化,比如冒泡泡的情况(板书:

水的状态)

看来我们要观察和测量的点比较多,实验中还需要计时、记录,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小组一定要合理分工、合作完成实验。

3、讨论实验注意事项。

这样我们测量的温度变化会比较准确。

对于这个实验,老师有几点温馨提示要送给大家。

我们一起看大屏幕。

烧开水的过程时间较长,大家既要细心、认真又要有耐心。

(PPT出示温馨小提示)

(1)由于时间关系,建议只加热30ml水。

(2)不要触摸正在加热和已加热的烧杯,注意安全、防止烫伤手。

(3)小心使用酒精灯和石棉网、不要手持温度计去测量。

(4)小组注意分工合作,认真记录和分析现象。

(5)尤其注意水开了以后要继续加热2---3分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4、分组进行观察实验活动

好,那就比比哪个小组观察的最仔细,小组合作最有效,实验开始吧。

教师巡回指导,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5.汇报与交流

刚才各个小组都在认真地进行实验,现在各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让大家一起来分享。

其他小组的同学要认真听,记住他们的发言要点,以便与自己的实验结果相对照。

温度的变化情况是:

开始加热的时候水的温度上升的很快,上升到一定温度(100℃、99℃、98℃))水就开了,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会再升高(板书:

继续加热、温度不变)。

水量的变化情况是:

刚开始,水量没怎么减少,水开后,水量减少较快。

的的状态变化是:

在加热过程中,杯底会出现小泡泡,水面会冒气;

继续加热,泡泡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后来翻滚了起来(板书:

冒泡冒气翻滚)。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倾听了各组的实验汇报,我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发现:

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会慢慢 

升高 

当加热到沸腾时,水的温度是 

100℃(可以有误差)。

水开后,继续不断地加热,水的温度 

不会 

升高,而水量会慢慢 

减少 

升高、100℃、不会、减少。

那你们都发现烧开水的过程中,水量变少了,水到哪去了?

水减少了,是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

那你们看到的白气就是水蒸气吗?

烧杯上方冒着的“白气”不是水蒸气,是和云、雾类似的液态小水滴。

水蒸气是气体,肉眼看不到。

烧水时水汽化为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水蒸气遇冷碰到空气中的灰尘凝结成为液态小水珠,飘浮在空中,看到白雾。

6、实验小结

将水加热到一定温度(通常是100℃),水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水会剧烈地翻腾起来,水迅速地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作沸腾(板书:

沸腾)。

水沸腾时这个不变的温度叫做水的“沸点”(板书:

沸点)。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同学们测量的各组水的沸点不一样怎么呢?

小结:

水的沸点与温度计的制作是否精密、同学们读数时是否标准、水的纯净程度、还有杯子里水蒸气的压力等因素都对水的沸点有影响,科学家研究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在沸点处板书:

100℃)。

(三)生活中的应用

珠穆朗玛峰山顶水的沸点只有73.5℃,尽管水沸腾了,可是温度却只有73.5℃,所以不能把食物煮熟。

那谁能想个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科学家就是利用我们今天研究的科学原理发明了高压锅。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别小看这些生活中不起眼的现象,其中可有大学问!

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瓦特就是从生活中的沸腾现象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从而引起了一代工业革命。

同学们,只要大家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多尝试、多与人合作,你也一定会从中收获成功和快乐的。

(五)板书设计

第4课结冰与融化

1.认识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

知道水有气态的水蒸气、液态的水、固态的冰三种形态。

知道水、水蒸气、冰都是水,只是形态不同。

2.会设计探究水结冰体积是否会膨胀的实验。

能基于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

3.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具有基于证据和推理发表自己观点的意识。

能对自然现象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

冰冻后的酒精、试管、水、记号笔。

(一)视频导入,认识结冰的力量

上课前,咱们先来看一个视频,请同学们认真观察。

(播放在自然界中,水结冰时轻松胀破钢管、铜管、铝管的视频)

从视频中你发现了什么?

在严寒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