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转公资料第二部分心理学基础根据广东代转公《教育教学基础》考试大纲小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65449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代转公资料第二部分心理学基础根据广东代转公《教育教学基础》考试大纲小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代转公资料第二部分心理学基础根据广东代转公《教育教学基础》考试大纲小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代转公资料第二部分心理学基础根据广东代转公《教育教学基础》考试大纲小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代转公资料第二部分心理学基础根据广东代转公《教育教学基础》考试大纲小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代转公资料第二部分心理学基础根据广东代转公《教育教学基础》考试大纲小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代转公资料第二部分心理学基础根据广东代转公《教育教学基础》考试大纲小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代转公资料第二部分心理学基础根据广东代转公《教育教学基础》考试大纲小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代转公资料第二部分心理学基础根据广东代转公《教育教学基础》考试大纲小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代转公资料第二部分心理学基础根据广东代转公《教育教学基础》考试大纲小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代转公资料第二部分心理学基础根据广东代转公《教育教学基础》考试大纲小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代转公资料第二部分心理学基础根据广东代转公《教育教学基础》考试大纲小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代转公资料第二部分心理学基础根据广东代转公《教育教学基础》考试大纲小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代转公资料第二部分心理学基础根据广东代转公《教育教学基础》考试大纲小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代转公资料第二部分心理学基础根据广东代转公《教育教学基础》考试大纲小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代转公资料第二部分心理学基础根据广东代转公《教育教学基础》考试大纲小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代转公资料第二部分心理学基础根据广东代转公《教育教学基础》考试大纲小学.docx

《代转公资料第二部分心理学基础根据广东代转公《教育教学基础》考试大纲小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代转公资料第二部分心理学基础根据广东代转公《教育教学基础》考试大纲小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代转公资料第二部分心理学基础根据广东代转公《教育教学基础》考试大纲小学.docx

代转公资料第二部分心理学基础根据广东代转公《教育教学基础》考试大纲小学

广东省中小学代课教师转公办教师招录考试

 

教育教学基础复习资料

(二)

[根据“广东代转公《教育教学基础》考试大纲(小学版)”整理]

 

第二部分心理学基础

 

一、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一)感知

1.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特点(领会)

A.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1)感觉的适应现象。

(2)感觉的相互作用。

是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因其它感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变化的规律是微弱的刺激能提高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而强烈的刺激则降低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

(3)实践与感受性变化。

B.知觉的特性(规律):

(1)知觉选择性。

人有选择的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其它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

(2)知觉整体性。

知觉对象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人在知觉时,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3)知觉理解性。

在知觉过程中,人总是用过去的经验对感知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观念把它们标示出来。

(4)知觉恒常性。

当知觉条件发生一定的变化时,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2.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简单应用)

A.小学儿童观察能力的发展:

(1)认识“个别现象”阶段。

(幼儿)

(2)认识“空间联系”阶段。

(小学低年级儿童)

(3)认识“因果关系”阶段。

(小学低中年级儿童)

(4)认识“对象总体”阶段。

(小学高年级儿童)

B.小学儿童观察品质的特点:

(1)观察的目的性不强。

(2)观察的精确性不高。

(3)观察不讲顺序。

(4)观察的深刻性差。

C.小学儿童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力的发展不是先天安排好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教师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中发展起来的。

要提高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宜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要使儿童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

2、要使儿童具有相应的知识准备。

3、指导儿童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技能。

(1)加强观察方向的引导。

(2)充分利用感官,勤与思考。

(3)观察时要细致耐心,学会运用比较。

4、要重视观察结果的处理和运用。

(二)记忆

1.小学生记忆的发展特点(领会)

2.小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简单应用)

A.教会儿童识记的方法。

1、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记忆。

2、将所学的内容,安排在儿童积极从事着的智力活动中,成为活动和思考的直接对象。

3、对有意义的材料,尽量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对无意义的材料,尽量赋予人为意义后加以识记。

4、指导学生采用尝试回忆法进行识记。

5、教给儿童一些记忆策略:

(1)把词和形象紧密结合起来识记。

(2)在识记前必须对材料作充分分析。

B。

教给学生避免遗忘的措施。

(联系实际来说明)

1、组织有效的复习。

(1)及时与经常复习相结合。

(2)正确分配复习时间。

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想结合。

(3)复习方式多样化,动员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4)复习是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干扰。

(5)复习时要对学过的知识进一步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

2、适当的超额学习。

最好的超额学习量是50%。

3、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

(三)想象

1.小学生想象的特点(领会)

2.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简单应用)

怎样培养儿童的想象能力?

(举例说明)

1)、创造条件,采用多种手段,丰富儿童的表象和言语。

2)、结合学校的教学活动,进行想象的训练。

(1)结合各科教学活动,训练学生的想象。

(2)通过形式训练,提高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A、对静物做动态想象,变无声为有声想象。

B、对抽象词做具体形象想象。

C、对人物做拟人想象。

3)、正确引导小学儿童的幻想

(四)思维

1.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领会)

(1)、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

这一过渡,存在着一个转折时期,一般认为关键在四年级(约10岁~11岁)。

儿童思维发展有着巨大的潜力,正确的教育可极大的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并促使儿童的思维提前从具体形象思维向以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2)、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过程日益完善。

小学低年级儿童只能在直接感知的条件下进行分析综合。

随着知识的积累,小学中、高年级儿童已能在表象和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抽象的分析与综合。

(3)、小学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开始发展。

在正确的教育下,儿童逐步学会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反省,即“对思维进行思维”,以检查和调节自己的思维。

2.小学生思维基本过程(分类、比较、概括)的发展(领会)

(1)思维过程的基本操作:

分析和综合。

(2)思维过程的具体表现:

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系统化。

抽象是在头脑中抽出一些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舍弃其非本质属性的过程。

概括是在头脑中把从同类事物中抽取出来的共同本质属性结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其它事物的思维过程。

3.小学生思维品质及其培养(简单应用)

(1)思维品质的判断指标:

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批判性。

(2)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思维能力?

(联系实际)

a、发展儿童的言语。

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进行的。

首先丰富儿童的词汇。

其次通过阅读、写作掌握词的运用,使儿童的思维从具体形象向词的思维水平发展。

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丰富儿童的词汇,推动思维的发展。

b、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

(1)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适当运用实物、图片及各种直观教具,并根据教育教学需要组织参观访问、游览等活动。

(2)教师在丰富儿童感性经验的同时,要善于引导儿童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

c、在教学中加强对儿童思维的训练

(1)运用变式与比较,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概念。

(2)教给儿童思考问题的方法。

A、教会儿童以直观材料帮助思维。

B、教给儿童逻辑推理的方法。

C、正确运用教学语言进行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理解题意的能力。

(3)适当开展思维形式训练和教学技术训练。

演绎推理训练;归纳推理训练;类比推理训练;思维冲击法训练。

(五)言语

1.小学生口头言语的发展与培养(领会)

2.小学生书面言语的发展与培养(领会)

(六)注意

1.注意的类型及小学生注意的特点(领会)

A.根据注意产生和维持有无预定目的以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

是指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需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无意注意:

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2.注意规律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综合应用)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联系教育教学实际)

注意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必要前提,也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的重要条件。

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根据注意的规律,组织好学生的注意,才能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课堂上怎样组织学生的注意

(一)无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无意注意是由客观事物的特点和人的内部状态引起的,它既可以成为顺利进行教学的积极因素,又可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分心。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防止和排除那些分散学生注意的不利因素。

充分利用教学的积极因素。

1、优化教学环境。

为了尽量避免分散学生注意因素的出现,

(1)学校应该在远离公路、铁路和闹市的地方。

(2)教室要与音乐教室、操场有一定距离,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尽可能安静。

(3)教室内的布置要适当。

(4)教师的穿着打扮要大众化。

(5)教室要保持空气新鲜,光线充足。

(6)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上课不迟到,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

2、教学内容要丰富、新颖、系统、严密。

(1)新颖、系统、严密的教学,容易引起和稳定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相反,内容贫乏、零乱,脱离实际的教学,学生不感兴趣,注意容易涣散。

(2)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要适当,太难太深,太易太浅的内容都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3)教师的教学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新信息和新内容,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才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

(4)既不要生怕学生不懂,不厌其烦地重复,又不能超出学生接受水平,一味的赶进度,这些做法都无法使学生的注意保持在所学的内容上。

3、教学方法要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富有启发性。

(1)教师要尽可能利用刺激物的特点来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

(2)讲授重点的地方要加强语气,适当重复,一边讲一边写黑板,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3)把讲述、提问、演示与学生看书、回答、做练习、做实验等各种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

(4)启发式教学是引起和保持学生注意的重要手段。

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动脑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兴趣盎然。

(5)正确而合理地运用直观教具也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6)教师讲话要生动、形象、有趣,每句话都应该让学生听清、听懂,声音的高低快慢要适度,要有抑扬顿挫的变化。

(7)板书要整齐,字迹要工整。

这样就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二)有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学习是一种紧张艰苦和持久性的活动,会遇到困难和干扰,只依靠无意注意就难以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要搞好学习,必须学习那些没有兴趣,但又必须学习的知识,这就得靠有意注意来引起和维持。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有意注意的规律去组织教学。

1、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间接兴趣。

(1)教学活动中要做到“教有方向”,“学有目标”。

(2)对于那些学生没有直接兴趣的学科和教材,或者学习中遇到的新问题、新任务、新要求,更要引导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向往和追求,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2、加强组织纪律教育,建立教学常规。

(1)建立正常的教学常规,使学生养成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学习活动,这有利于增强学生有意注意的力量,从而减少注意的分散。

(2)培养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严格遵守纪律和作息制度,养成自觉组织和安排学习、休息和娱乐活动的习惯,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3、严密组织课堂教学。

这是维持学生有意注意的一个重要条件。

(1)教师讲授的内容和时间的安排必须严密紧骤,使教学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

(2)教师要善于面向全体学生,安排与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都积极投入紧张的学习活动,减少注意分散的机会,从而保证有意注意长时间地处于稳定的状态。

(三)两种注意交替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单纯依靠无意注意,会使教学活动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首创性,学习的知识、杂乱无章,浅尝辄止,遇到困难和干扰,容易分散注意,半途而废。

过分强调依靠有意注意,学生容易疲劳造成注意分散。

因而必须交替使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在一堂课中,

(1)上课开始时,学生的注意往往还停留在原来感兴趣的活动对象上,必须通过组织教学明确目的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2)接着通过教师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新内容发生兴趣,形成无意注意;(3)讲到重点、难点和关键时,又提醒学生加强有意注意;(4)在一段紧张努力学习之后,再适当的变换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转入无意注意;(5)下课前,学生注意容易涣散,在布置作业时又要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这样一堂课就能做到注意的松紧交替,有张有弛,不易疲劳,始终保持稳定持久的注意,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二、课堂上学生分心的控制措施

分心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在必要的时间内不能充分地指向和集中,或者完全离开当前指向和集中的事物而转移到无关的事物上去的心理状态。

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控制措施,消除分心。

(1)超前控制。

预先估计可能产生的分心情况和分心的学生,采取预防措施,“打预防针”,减少或消除分心的产生。

(2)信号控制。

教师发现学生分心情况,可采取举目凝视,变化表情动作,变化语调、语气,做出特定的手势或暂时停止讲课等暗示信号,向分心的学生示意,及时制止。

这样做可以不中断正常教学过程。

(3)邻近控制。

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走近分心的学生并站在他的身旁,或轻拍其背或加重语气以提醒。

(4)提问控制。

教师发现有的学生不注意听课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指名不注意的学生起来回答,以达到控制分心的目的。

(5)表扬(批评)控制。

表扬专心听课的学生,使不注意听讲或违犯纪律的学生警觉,从而自我改正错误,,自动转入注意听课状态。

当然,采取恰当的批评,指出违犯纪律和不注意听课的错误,控制分心,也是必要的。

(6)偶发事件的处理。

课堂上有时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如外界的干扰,学生的纠纷。

教师应先稳定一下学生的情绪,然后提问“刚才讲到哪里了?

”以此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所讲的课题上来。

二、小学生的情意发展

(一)情绪与情感

1.小学生情感发展的基本特点(识记)

2.小学生高级情感的发展特点(领会)

3.小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简单应用)

(二)意志

1.意志的品质(识记)

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持性。

和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受暗示性和独断性;和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优柔寡断和冒失;和自制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冲动性和怯懦;和坚持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动摇。

2.小学生的意志特点(领会)

3.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培养小学生的意志(简单应用)

三、小学生的人格发展

(一)自我意识

1.自我意识的涵义与基本心理成份(识记)

(1)自我意识:

是自己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意识。

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人和动物在心理上的根本分界线。

(2)自我意识是心理成分:

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等三种心理成分构成。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

它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包括自尊感(自尊心)、自信感、成功感和失败感。

自我监控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

2.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领会)

小学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水平是由低到高的。

其中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三年级发展的速度较快,尤其是一、二年级之间发展尤为迅速;三年级至五年级期间,自我意识的发展相对平稳;而小学五、六年级内,自我意识发展又出现了加速现象。

小学儿童自我评价的几种表现:

(1)过高的评价。

自我评价过高的儿童,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可能性、活动的成果以及某些个性品质。

这类儿童很容易形成过分自信、高傲、势利眼、不讲策略和难于相处等性格特征。

(2)过低的评价。

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对自己的能力以及今后的发展缺乏信心。

这类儿童很容易形成自卑、退缩、不合群等性格特征。

(3)适当的评价。

自我评价适当的儿童是积极、富有朝气、机智、好与人交往的。

3.小学生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综合应用)

A、通过学习活动提高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策略

(1)利用原有的信心和成功经验逐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在自我评价偏低的儿童中提倡“自我竞赛”。

(3)鼓励儿童与自己在学习上具有相同能力的人进行“平等竞争”。

B、儿童交往中的个别指导。

对自我评价不当的儿童,通过交往中的个别指导使他们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变得比较客观、比较恰当,从而对自己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

(1)对自我评价过高儿童的个别指导。

特征:

自我评价过高的儿童普遍具有与人难于相处的特征。

原因:

一是经常得到周围人们不适当的肯定评价;二是他们确实具有某些能力。

对策:

有针对性的引导他们参加一些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使其内心引起矛盾斗争。

在此基础上,帮助他们分析讨论,切切实实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消除优越感和激情情绪,逐步使行为变得正常起来。

(2)对自我评价过低儿童的个别指导。

特征:

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其特点是倾向于“不与人交往”。

原因:

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往往有着多次交往。

对策:

长期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对儿童个性的正常发展和心理健康是极其不利的。

要多加关心,注意保护。

培养其自尊心;鼓励他们大胆和别人交往,并在交往的技能上给予指导。

(二)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的作用与类型(识记)

2.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综合应用)

3.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领会)

(三)人际关系

1.小学生亲子关系发展的特点(领会)

2.小学生同伴关系发展的特点(领会)

3.小学生师生关系发展的特点(简单应用)

(四)品德心理发展

1.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领会)

A.小学儿童道德判断的特点:

小学儿童在道德判断上,总的发展趋势是只注意行为的效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规律。

(1)从他律到自律。

小学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从以依靠他人的评价为标准逐步发展到以自己独立见解为标准的。

这种转折一般以9岁为界限。

(2)从效果到动机。

小学儿童道德判断的依据是由行为后果逐步发展到行为动机,然后才到后果与动机统一的水平。

(3)由片面到全面。

小学儿童的道德判断往往从带有较大的片面性逐步发展到比较全面、客观,从只看现象逐步发展到深入事物的本质。

B.小学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的一般趋势:

(1)道德行为的发展与认识水平的提高相适应。

(2)由外部调节向内部控制过渡。

(3)道德行为习惯在逐步养成。

C.分析小学儿童撒慌的原因及采取的对策。

撒慌是一种虚构或捏造事实的行为。

有时候儿童表现为用不适当的方式隐瞒部分或全部事实。

(1)造成撒慌的原因

A、家庭中父母与孩子间缺乏民主、信任与沟通,是造成儿童撒慌最为多见的原因;B、儿童撒慌也与他期望获得重视有关,他们经常通过夸大事实,用吹牛的方式来吸引他人对自己的注意,希望借此来发展和巩固自己在同学和家庭社会关系中的地位;C、大部分儿童由于爱幻想,经常把想象中的或期望的事情当作真实的内容加以表述,这通常不是撒慌,而是由于认知和发展的限制,难以把理想与现实区分清楚。

(2)如何对待儿童撒慌

首先,教师、父母要增强对儿童的理解,寻求与儿童取得沟通的共同语言,打消孩子对教师、父母的戒备乃至恐惧的心理。

其次,对于撒慌的儿童,应该认真严肃地指出说慌的危害性,要让儿童知道,用撒慌来掩饰错误是错上加错。

再次,要注意帮助儿童克服因过去说慌而产生的罪恶感。

D.分析小学儿童逃学与离家出走的原因以及采取的对策

逃学与离家出走是一种因为儿童拒绝学校或家庭而造成的社会行为问题。

(1)原因

归纳起来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教师或父母对儿童的过失给予过分严厉的惩罚,造成儿童在自尊或情感上的挫折而出走。

B、同学或一些社会组织团伙中用极具有诱惑力和易使人成瘾的活动吸引儿童,儿童会因为逐渐沉溺于这些活动而实际上造成出走的局面。

C、出走还和儿童不良的个性心理有关。

D、某些在学校中始终受到老师重视的学生,缺少经历生活挫折的心理准备,以会因为偶然的失落而产生出走行为。

(2)如何防止和对待儿童逃学与离家出走

A、父母不要过分娇宠是预防出走的重要前提。

当然,同时也要注意不可走向另一极端,采用体罚、辱骂的方式对待孩子。

B、成人要学会尊重和爱护儿童,又有理有节,不姑息儿童的错误。

C、教师对于好学生不可一味抬举,对于差生也不能总是贬斥,而是要论事不论人,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使好学生不至于承受不了挫折,差生也不至于消极逃避。

(3)对于已经逃学或出走的儿童,可从以下几方面给予系统帮助:

A、对出走行为表示理解,使儿童感受到将不会对出走本身做出更多的惩罚,设法让儿童不再出走和愿意接受帮助,防止造成进一步对立;B、与儿童诚恳交谈,设法寻找出走的原因;C、对造成儿童出走的原因做出必要的解释,但对于确实由于儿童过失造成的出走,也不可无原则地忍让迁就,因为那样做,事实上就纵容了儿童的过失;D、对于因任性而出走的儿童,家长或教师应努力淡化这种行为,使儿童感到这种方式的社会影响效果是微弱的;E、对于因其它社会诱因造成的儿童出走,还应注意消除一些社会影响对儿童造成的危害。

2.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简单应用)

3.小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简单应用)

(五)心理健康与辅导

1.心理健康的涵义(识记)

2.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领会)

3.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简单应用)

4.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途径(简单应用)

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条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辅导。

四、小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

(一)遗传因素

1.遗传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制约(领会)

遗传素质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提供基础,同时也能限定发展幅度。

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使心理发展处于准备状态。

2.教师应如何对待小学生的遗传差异(智力、气质、性别)(简单应用)

(二)家庭因素

1.家庭客观因素的影响(领会)

2.家长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领会)

3.教师应如何对待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简单应用)

(三)学校因素

1.教师人格特征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综合应用)

2.教师期望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领会)

3.校风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领会)

校风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具有的、富有特色的、稳定的学校风气和精神面貌。

校风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主要是:

(1)校风是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无声的行动命令;

(2)校风是一种不成规章的行为准则,不成条文的心理契约,具有深刻的“强制性”的约束作用;

(3)优良的校风能陶冶师生的心灵,鼓励上进,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具有在行为上的激励作用;

(4)优良的校风对成员的心理健康发展有保护和增进作用。

(5)优良的校风对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优良品行的形成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4.同伴交往的影响(领会)

(四)社会因素

1.社会文化对儿童发展途径的影响(领会)

2.文化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简单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