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防范心得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65650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纠纷防范心得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医疗纠纷防范心得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医疗纠纷防范心得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医疗纠纷防范心得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医疗纠纷防范心得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医疗纠纷防范心得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医疗纠纷防范心得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医疗纠纷防范心得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医疗纠纷防范心得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医疗纠纷防范心得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医疗纠纷防范心得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疗纠纷防范心得文档格式.docx

《医疗纠纷防范心得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纠纷防范心得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疗纠纷防范心得文档格式.docx

还应提高医疗质量避免医疗纠纷的产生,因此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1)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应熟悉掌握常用的卫生管理法律、法规。

(2)加强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服务意识。

医务人员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首要前提,也是衡量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起码标准,所以医院应该教育医务人员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活动,文明行医,养成良好的服务态度,与病人建立亲人般的医患关系,摆脱“医家至上,病家求治”的传统观念,在诊疗活动中尊重患者的意愿,向患者履行告知义务,使患者及时了解有关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的信息,以行使患者本人对疾病诊治的相应权利,减少由于病人对医疗行为不理解而引发的纠纷。

(3)医务人员应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操作规范、常规是医学实践长期经验的科学总结;

是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

是评判医疗护理工作是否存在过失的准则。

因此,医院应该把建立健全医院规章制度、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和加强对医务人员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的培训,作为院、科两级管理工作的重点,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纠,使医院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2医疗机构应加强质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预防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

医疗质量事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医疗纠纷的发生与医疗质量的高低成正相关关系。

要提高医疗质量、对医疗安全有保障、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就要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对影响医疗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监控。

医院应该健全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的预案,狠抓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的三级管理,堵塞漏洞,做到防患于未然,很抓“三基、三严”的培训,才能确保医疗纠纷不发生或少发生。

3提高病历及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并加强管理。

病历是疾病的诊治经过及疗效的原始记录,是进行医学研究的原是资料,也是判断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是否得当的法定证据。

它不仅涉及到医学技术问题,还涉及日后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赔偿问题。

发生纠纷后,病历将成为认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民事法律责任的一种重要依据。

鉴于病历在医疗及法律诸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医院应成立病历质量管理委员会,提高医务人员应对病历在医疗纠纷处理中的法律地位的认识,加强对医护人员书写病历基本功的训练,提高病历书写质量,确保病历的客观、真实、完整。

其次,要对病历质量实行层层负责,严格执行三级查房制,主治医师把关修改,科主任、医务处、病历管理委员会定期检查,杜绝有缺陷的病历归档。

这些措施将无疑对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起到初步把关的作用,也对日后可那能发生的医疗纠纷提供抗辩证据。

应当引起高度注意的是,切忌自作聪明,为掩盖有过失或有缺陷的医疗行为而违背客观事实涂抹、篡改病历资料,否则,很可能会要承担更加严重的法律责任。

法院仅凭这一点(提供虚___据——举证不能)就可判定医方败诉。

4重视医疗以外的其他安全问题,减少非医疗因素引发的医疗纠纷。

医疗以外的安全问题在近几年医疗纠纷的投诉案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例如:

请假或自行外出的患者在院外出现意外;

患者在医院内的摔伤、烫伤、自杀;

精神病人在院内伤人、或外逃伤人等,依据国家的(范本)法律,医院虽对患者没有监护责任,但应负有监管责任,一旦出现问题,很难证明医院完全没有过错。

所以,重视和防止医疗以外的其他因素引发的意外情况的发生,是新时期给医院管理者提出的新的要求。

医院各部门应协调一致,通力合作,制定和建全各项医疗以外的安全防范措施,严格对在院病人的管理,坚持各种“告知、协议”制度,做好入院须知教育,并应取得患者及家属的支持,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不仅要满足病人必须的医疗服务,还要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的其他合理要求,把非医疗因素。

第三篇:

防范医疗纠纷体会学习“防范医疗纠纷及医疗治疗”心得体会

张兆坤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市场经济意识、用法律保护自我合法权益的意识以及大众医学知识的不断普及与提高。

近年来,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日益成为社会___的热点和焦点,也成为困扰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难点。

前天县卫生局专门邀请了___安贞医院的张主任来宁阳授课,获益颇深,现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向院领导汇报如下。

1医疗纠纷增多的原因

1.1部分医生在接诊时往往过多地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医德医风状况不尽如人意,如乱开药乱检查。

1.2医生的服务态度及责任心差多数医疗纠纷并不是因为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低才发生的,而往往是部分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差、责任心不强所造成。

1.3医疗纠纷的增多还有其深刻的社会和体制原因如医疗费用的大幅上涨与百姓收入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医疗纠纷的增加。

要求获得一定数量的经济赔偿是许多患者及其家属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重要原因。

1.4病人对医院和医生的期望值太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医院和医生的期望值往往过高,有的甚至把医生当作“___”,只能“妙手回春”不能有半点差错;

到医院只能“起死回生”,不能发生意外,否则就是医院和医生的责任,不可饶恕。

1.5医学本身的风险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人类对医学技术和医学认识水平也有一个不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再则医疗过程本身风险很大,不确定因素很多。

目前在患者及家属___意识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一旦治疗达不到他们所预期的效果,医疗纠纷随即可能发生。

1.6患者医疗知识欠缺医疗纠纷案件中,患者及其家属缺乏相关医学知识,对医疗水平的认识与医护人员相比有很大差距,医护人员在医学上能接受患者可能发生的病情突变和各种并发症及不良预后;

而患者及其家属则难以接受和理解所发生的一切不良后果,再加上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又缺乏有效沟通,一旦出现患者病情突变、死亡、残疾的事情,患者及家属习惯地归咎于医院。

许多不理智的家属还往往采取过激的行为逼迫医院以求得问题的解决,造成很消极的社会影响。

1.7病情和医疗告知在减少医疗纠纷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往往医护人员没有尽到告知义务,大到损伤性的医疗行为,小到很简单的医疗服务都会引起纠纷。

如果医护人员认真履行了告知义务,求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充分理解,很多纠纷都是可以避免的,即使要对患者进行一些损伤和风险很大的手术,如果事先医生详细告知了病情、治疗方案及所选方案的可能副作用及后果,由患者及其家属参与选择并知情同意签字。

在知情后,即使发生了不良后果,患者及其家属也会理解。

综上所述,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很多,但大部分都与医生的责任心、服务不到位和没有尽到告知义务、临床经验不足等有关。

因此,要防范医疗纠纷的关键还是在于医护人员。

2防范医疗纠纷的措施

2.1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如三级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告知制度、三查七对制度等。

2.2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急病人所急认真细心接诊每一个病人,仔细观察分析每一个病人,积极有效处理每一个病人,这是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

2.4医务人员要树立医疗纠纷防范意识从科主任到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从护士长到护士,人人高度树立医疗纠纷防范意识,努力把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2.5高度重视高投诉人群并与之加强沟通如教师、医护人员、___工作人员、司法人员等。

2.7充分尊重患者和其家属的知情权

(1)要讲究语言沟通艺术和效果,说话态度要诚恳,既要尊重患者及其家属,又要阐明我们的观点,求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2)对病重和病危要及早告之家属。

(3)对输血、手术、所有有创检查均应告知签字。

对自动出院、拒绝治疗等均应履行签字手续,以备不测。

(4)术前把病情、治疗方法、医疗风险、手术方式等如实告知患者和其家属,并知情同意签字。

2.8严格把好手术(术前、术中、术后)关

(1)术前严格把好手术适应证和做好知情告知。

(2)术中发现意外情况及时与家属沟通。

(3)术后注意严密观察病情。

2.9加强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

(1)强化沟通意识。

医护人员要以负责的精神,用热心、诚恳、宽容、和谐的语言,把深奥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术语通过深入浅出让人易懂的科学方法,圆满答复病人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并做到有应必答。

(2)加强医德医风教育。

(3)强化服务观念。

要把握新时期医患关系特点,加强医护队伍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教育,强化服务观念,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优化服务流程,优化服务环境,提高医疗质量,提高服务水平,从医院、医护人员方面最大限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4)加强“谨慎”服务观念。

医护人员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态度对待每一个病员,诊疗谨慎,最大限度减少误诊、漏诊。

(5)对重危病人要及时告病危,以便病人家属有足够思想准备,避免出现医疗纠纷。

(6)抢救重危病人要积极、及时、有效、抢救现场应紧张有序、___严密,所有操作要规范、娴熟,所有抢救设备和器械都应处于完好备战状态。

(7)病员出现异常情况,医护人员必须随叫随到,不能拖延,避免出现医疗问题。

不对同行、同事诊疗方案妄加评论指责,以免挑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8)落实首诊医师负责制,严禁推诿病人。

(9)使用自费高档药物或高档检查前应征得病人和家属的同意,避免因经济负担引发医疗纠纷。

(10)对高危病人要做好防范猝死的应急抢救工作。

总之,引起医疗纠纷和医患矛盾往往是多种因素和原因所造成,但从医护人员自身角度来讲要把医疗纠纷和医患矛盾降低到最低限度必须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1)服务态度要热心、耐心、细心、爱心;

(2)医疗技术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___-9-11

第四篇:

(医疗纠纷防范自查)_________卫生院___年医疗纠纷防范自查报告

___年,本院按照县卫计局相关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风险防范,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止出现医疗差错和纠纷,本院认真开展了医疗纠纷防范各项工作,全年未出现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

现就我院医疗纠纷防范自查总结如下。

一、目前医疗纠纷防范工作开展情况

1、各种应急处置预案、医疗护理核心制度及各科岗位职责、规范、流程健全,我院建立有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本院制定了医疗质量绩效考评细则,医院定期开展质量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本院制定了《考勤管理办法》,加强了劳动纪律的管理,同时加强了重点部门的医疗质量及安全管理工作。

2、定期开展医疗纠纷范、急救知识与技能和医疗质量安全培训教育。

我院每年度进行全员医疗纠纷范、医疗质量安全教育两次以上,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

临床医、护、药每季度认真开展了业务“三基”培训与考核,不断提升了整体专业技术水平。

临床医护加强了急救知识与技能操作的培训演练,进一步提高了医务人员院前急救能力,保障了医疗安全。

3、加强医患沟通,全面履行告知义务。

凡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医务人员尽可能的做好各项政策的宣传解释及引导工作,住院医护及时听取患者的意见和需求,全面履行告知义务,及时完善知情同意书并完成签字手续,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情况如实告知患者本人或家属,耐心解答患者或家属提出的疑问,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规范诊疗签字内容,医务人员及时完成医疗文书,各种有创操作知情同意落实到位。

4、及时了解出院病人反馈意见,本院护理部每天由夜班护士电话回访一周内出了院的患者,了解患者对本院各项工作的评价,对反馈的问题和建议及时上报医务科,由医务科或院办公会综合分析后责成相关科室人员整改,尽可能为病人提供便捷的诊疗服务,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服务行为,改善服务态度,避免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

5、加强医务人员依法执业意识。

要求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凡未取得执业资格的医务人员均未单独从事诊疗服务活动,均指定有带教老师。

二、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1、医患沟通和医务人员服务意识仍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要认真落实首问负责、首诊负责制,各种沟通要及时、要有痕迹可查,各种沟通要全面和彻底,要让患者充分知晓,及时消除患者或家属疑虑。

2、医务人员医疗纠纷防范意识不强,今后要加强全员医疗纠纷防范及医疗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注重医疗文书的法律证据。

3、各种制度、规范、流程落实不细、不实,今后要加强督导检查,严格落实医疗、护理核心制度及各种操作规程,进一步规范诊疗服务行为。

_________卫生院

___年___月___日

第五篇:

防范医疗纠纷的心得与建议防范医疗纠纷的心得与建议

在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疗纠纷很难完全杜绝,一旦形成医疗纠纷,会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医患双方的权益、道德和法律责任问题。

因此,必须重视医疗纠纷的防范工作,只有有效地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才是解决医疗纠纷的关键所在。

一、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

1、医方的原因

(1)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一些医务人员不认真执行医疗规章制度,对医疗技术操作常规不熟悉,医疗工作中不细心、不严谨、不虚心、不请示、基础不牢、粗糙蛮干,导致诊疗和护理中的差错,有的人对诊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估计不足,准备不充分,导致意外造成医疗纠纷。

(2)与病人沟通缺少语言艺术有一些医务人员缺乏与患者沟通的能力,说话缺少艺术和技巧,手术前谈话交待不清,正常治疗说明不详,对病人咨询的回答过于绝对,一旦不能达到病人或亲属所期望的,往往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3)对危重病人和疑难患者预期过高有的医师,对危重病人随时有可能发生呼吸、心跳停止或其它并发症导致生命危险缺乏预知,对疾病(包括一些手术病人)的复杂性或特异性估计不足,与病人或病人亲属交待不明,当发生意外或病情急剧变化时,病人或病人亲属不理解,酿成医疗纠纷。

(4)医疗文书不规范有的医务人员工作不尽心,病历书写不及时,病史采集不全面,不能按要求认真及时完成相关医疗文书,有的病历记录不完整,分析不清楚,交待不明晰,诊断不确切,语句不通顺,用词不妥当;

做各种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和反复输血时,不严格履行签字手续。

病人一旦对治疗效果有异议,容易引发医疗纠纷。

(5)常规检查未按要求完成手术病人术前检查不完善,漏项缺项,术后或出院不复查,事发后现行补救已为时太晚,引起医疗纠纷。

(6)超越职能服务很多科室为追求小团体经济利益,超越范围收治病人,收治的病人病种杂而广,超越技术能力诊治,遇到疑难重危病人不请求会诊或转科,顾及个人面子,凭自己主观经验盲目施治导致不良后果。

(7)医德医风存在问题部分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端正,服务意识淡薄,有的人甚至向病人或及家属索要红包,接受吃请,为个人谋私利,在患者住院时利用患者住院账号拿药,化验、检查等,贪图小便宜,在病人对诊疗效果不满意时,直接转化为医疗纠纷。

(8)未履行告知义务或告知的不完全医疗工作是一种高风险的职业,在法律上医护人员无法承担这种高风险的责任,应加强早告知,让患者明白既要接受医疗服务,就要接受可能受到损害的风险。

患者同意是医疗工作侵权行为的必要免责条件,是医疗工作行为合法性的前提下医护人员应将每项操作的目的、风险因素告知患者和家属,特殊治疗、护理、检查应征得患者的同意,必要时履行签字手续,这既是尊重患者的权利也是医疗人员自我保护的需要。

2、患方和其它原因

(1)人们的法律意识增强随着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人们依法___和自我保护意识普遍增强。

(2)媒体报道推波助澜近些年,不少新闻媒介对医疗纠纷大加炒作,医疗服务市场导向一度失衡,导致医疗纠纷增加,赔偿额度上涨。

(3)对医学未知性的不理解因受科学发展的限制,医学还有相当的未知领域,还有许多无法解释的医学难题,同时,医学上的“双重性”是伴随着每一项医疗行为而存在的,从许多临床实例来看,医师的初衷是好的,但有的结果却是无法预料。

然而,患者及其亲属对此不理解、不配合,自我认为是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无理取闹,纠缠不休。

还有患者也是以自我为中心,每一个患者都要求他在你心中是唯一的,当我们工作忙碌,无法全部顾及时,患者也会不满意,直接就会导致纠纷。

(4)提供病史不真实病史采集需要患者及家属配合,但提供的是否真实,医疗单位无从把握。

有的病人陈述不真实,或是无意识的提供了不正确的信息,如特殊药物过敏史,有的病人记不清楚或无意识或有意思的隐瞒,有的病人入院前或出院后曾在其它地方进行过治疗,也不能如实叙述等,造成医方的误诊、误治、漏诊。

二、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

1、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职业道德考核与考评制度,并纳入医疗质量检测范围,定期进行讲评和奖惩。

2、加强病历质量管理,一旦医疗纠纷发生,病人随时可以要求复印,这就要求医护人员要及时、准确、科学、真实地完成所有病历记录(包括各种必要的协议签字),完成各种必要的检查,它既是医务人员在发生医疗纠纷时用来保护自己的重要依据,也是医护的工作和职责。

3、加强法律知识学习,特别是涉及医疗纠纷,警惕医疗安全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业医师法》、《病历书写规定》及医学问题用民事法规来处理的相关法律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从而提高预防差错、事故的警觉性和责任感。

4、提高自身素质,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技术和质量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在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方面,首先重视医务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培训);

其次是抓好医疗质量管理,完善各种医疗管理制度。

制定符合适宜的工作标准和制度,并且保证将这些制度落实到实处。

其宗旨是全面提高医护人员整体素质,建立起良好的心里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慎独精神,过硬的业务素质,最终树立起与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5、加强语言艺术修养,医生与病人的谈话,对病人的病情、治疗有很大影响。

首先在谈话之前要依据患者的病情或是要解决的问题来决定谈话的内容和方式;

其次要分清谈话对象,对不同文化水平和素质的人在语言、文字、词句上要有所不同;

三是谈话中要注意礼貌。

谈话时态度要和蔼,又不失严肃;

反复解释,又要无懈可击;

四是要加强自身学习,要通过阅读医学杂志,参加学术研讨和不断的研究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把自己掌握的医学知识传递给患者及家属,得到患者及家属认同,增加他们的信任感。

6、及时做好医疗职业责任保险,对减轻医务人员心理承受力,使其轻松进行学术探索和研究是一种有益实践,对减轻医疗纠纷赔偿、当事人的负罪感是一种道义上的支持,是对医疗行业高风险的认可。

7、建立完善的社会监督制度,听取和了解所在地区群众的反映与意见。

不定期向病人发放“征求意见卡”,进行满意度调查。

聘请社会义务监督员,定期召开有关人员座谈会,征求意见。

医院须实施下列公开制度:

(1)上岗人员必须佩戴附有本人照片、姓名或编号、科室、职称或职务等内容的胸卡;

(2)公开张贴___部制订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

(3)公开主要检查、治疗、手术、住院的收费项目及标准;

公开常用药品价格和自费药品品种;

(4)对出院病人出具其费用结算凭证;

(5)公开专家门诊姓名、职称、专科、时间、挂号费标准等;

(6)公开重大检查和手术的时间安排。

8、换位思考,了解病人不满意的原因

能够站在患者的角度想问题,是对医护工作者的要求。

病人对医生的不满有哪些,了解不满的原因,才能有效应对。

仔细聆听病人的主诉,理解病人的痛苦和家人的担心,让他们感到尊重而不是被忽视。

9、医疗机构应加强服务质量监控,制定防范、处理医疗纠纷的预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