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卷辽宁省沈阳市精品含答案解析13页word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65957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卷辽宁省沈阳市精品含答案解析13页word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考卷辽宁省沈阳市精品含答案解析13页word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考卷辽宁省沈阳市精品含答案解析13页word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考卷辽宁省沈阳市精品含答案解析13页word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考卷辽宁省沈阳市精品含答案解析13页word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中考卷辽宁省沈阳市精品含答案解析13页word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中考卷辽宁省沈阳市精品含答案解析13页word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中考卷辽宁省沈阳市精品含答案解析13页word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中考卷辽宁省沈阳市精品含答案解析13页word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中考卷辽宁省沈阳市精品含答案解析13页word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中考卷辽宁省沈阳市精品含答案解析13页word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中考卷辽宁省沈阳市精品含答案解析13页word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中考卷辽宁省沈阳市精品含答案解析13页word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中考卷辽宁省沈阳市精品含答案解析13页word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中考卷辽宁省沈阳市精品含答案解析13页word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中考卷辽宁省沈阳市精品含答案解析13页word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中考卷辽宁省沈阳市精品含答案解析13页word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中考卷辽宁省沈阳市精品含答案解析13页word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中考卷辽宁省沈阳市精品含答案解析13页word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中考卷辽宁省沈阳市精品含答案解析13页word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卷辽宁省沈阳市精品含答案解析13页word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考卷辽宁省沈阳市精品含答案解析13页word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卷辽宁省沈阳市精品含答案解析13页word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卷辽宁省沈阳市精品含答案解析13页word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B.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正确;

D.稀有气体能做各种电光源,故选项错误。

2.

下列早餐食物中富含维生素C的是(  )

A.黄瓜

B.鸡蛋

C.稀饭

D.馒头

A

A.黄瓜中富含维生素C,所以A符合题意;

B.鸡蛋中所含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所以B不符合题意;

C.稀饭饭中所含的主要营养素是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所以C不符合题意;

D.馒头中所含的主要营养素是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所以D不符合题意。

3.

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光电现象

B.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

C.生命有机体的形成及功能

D.矿产资源、地域分布和自然环境

B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故答案选B。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取用固体

C.闻气味

D.过滤

A.倾倒液体药品瓶塞要倒放不能正放,故A不正确;

B.取用固体药品要用药匙不能用手拿,故B不正确;

C.闻气体的气味要用手轻轻扇动不能凑到瓶口去闻,C正确;

D.过滤要用玻璃棒引流液体,漏斗下端的尖嘴部位要紧靠烧杯内壁,D不正确。

5.

2019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

下列做法违背该主题的是(  )

A.燃烧可燃性垃圾用于发电

B.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氧气

C.全力开采化石燃料用于居民供暖

D.农村利用植物秸秆、牲畜粪便等制沼气

A.燃烧可燃性垃圾用于发电可以节约资源又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故A符合主题;

B.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氧气无污染无资源的浪费,B符合主题;

C.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污染,不符合主题;

D.农村利用植物秸秆、牲畜粪便等制沼气变废为宝有保护了环境一举两得,符合主题。

6.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铜离子——Cu+2

B.2个氢分子——2H

C.氧化铝——AlO3

D.氯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

Cl

D

A.离子的表示方法:

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铜离子可表示为:

Cu2+,故A书写错误;

B.分子的表示方法:

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如氢分子是双原子分子,可表示为:

H2,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

2H2,故B书写错误;

C.氧化铝由显+3价的铝元素和显-2价的氧元素组成,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可表示为:

Al2O3,故C书写错误;

D.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氯化钠中的钠元素显+1价可表示为:

Cl,故D书写正确。

7.

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中学生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从化学角度看,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用明火检验燃气是否遗漏

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室内着火时不急于打开门窗

D.火场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A.燃气混有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错误;

B.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隔绝了氧气,起到灭火的作用,正确;

C.室内着火,打开门窗相当于增加了氧气,燃烧更旺,正确;

D.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可以避免呼吸到烟尘和有毒的气体,正确。

2019年6月16日我国“神舟九号”飞船发射成功,飞船采用的某些特殊材料是由沈阳制造的。

有一种航天材料是以铝镁为基础材料,将石墨作为增强材料分散在其中制得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它属于(  )

A.金属材料

B.复合材料

C.合成材料

D.无机非金属材料

A.铝镁属于金属材料,但石墨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所以合在一块不属于金属材料,故A错;

B.铝镁为基础材料中的铝镁属于金属材料,石墨作为增强材料中的石墨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所以放在一块制得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属于复合材料;

C.铝镁属于金属材料,不属于合成材料,故C错;

D.铝镁属于金属材料,石墨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在一块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错。

9.

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B.

C.

D.

A.核内质子数是10,核外电子数:

2+8=10,属于原子,故A错;

B.核内质子数是11,核外电子数:

2+8=10,属于阳离子,故B错;

C.核内质子数是11,核外电子数:

2+8+1=11,属于原子,故C错;

D.核内质子数是17,核外电子数:

2+8+8=18,属于阴离子,故D正确。

10.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常用蒸馏水配置溶液

B.通过活性炭吸附降低水的硬度

C.工业废水要处理达标后排放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A.在配制溶液时不能引入杂质,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所以用蒸馏水配制溶液,故A说法正确;

B.硬水软化的方法有:

蒸馏或煮沸;

活性炭的吸附性不能除掉钙离子、镁离子等,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B说法错误;

C.工业废水要处理达标后排放,否则会污染水体,故C说法正确;

D.由水的化学式:

H2O可知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故D正确。

11.

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和酸反应直接制成的是(  )

A.AgCl

B.FeCl2

C.MgCl2

D.AlCl3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银位于氢的后面,不能与酸反应,故A符合题意;

B.铁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是氯化亚铁,故B不符合题意;

C.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故C不符合题意;

D.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故D不符合题意。

12.

下列各物质的稀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FeCl2、NaOH、Na2SO4、KCl

B.Na2CO3、HCl、CaCl2、HNO3

C.NH4Cl、KOH、Na2SO4、BaCl2

D.KNO3、HCl、NaOH、FeCl2

A.溶液呈现绿色的是FeCl2,然后向FeCl2中滴加其他三种物质,有白色沉淀生成的为NaOH,但无法鉴别Na2SO4、KCl,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B.Na2CO3溶液与HCl、HNO3反应后有气泡产生,故能与两种物质反应后产生气泡的是Na2CO3,与Na2CO3溶液反应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CaCl2,向白色沉淀中滴加其他两种溶液,沉淀都能溶解,即无法鉴别HCl、HNO3,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C.Na2SO4与BaCl2发生反应能生成白色沉淀,但无法鉴别Na2SO4、BaCl2,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D.溶液呈现绿色的是FeCl2,然后向FeCl2中滴加其他三种物质,有白色沉淀生成的为NaOH,向白色沉淀中滴加其他两种溶液,沉淀能溶解的是HCl,无现象的是KNO3,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13.

某化学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做了一个实验:

在甲试管中装入固体物质,乙试管中装入液体试剂,按如图所示组装好仪器(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已略去)。

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同时打开止水夹,看到乙试管液体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发现乙中液面上升,溶液变浑浊。

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

选项

甲中的固体

乙中的试剂

KNO3

BaCl2

Na2CO3

NaOH

Zn

Ba(NO3)2

Cu

KOH

A.A

B.B

C.C

D.D

A.硝酸钾与稀硫酸不反应,没有气体产生,不会出现乙试管中冒气泡的现象,故A错误;

B.碳酸钠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使乙试管出现冒气泡的现象,但是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钠是易溶于水的物质,不会使乙试管出现浑浊,故B错误;

C.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使乙试管出现冒气泡的现象,生成的氢气使甲中的压强增大,将硫酸压入乙试管,硫酸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是不溶于水和酸的沉淀,使溶液变浑浊,故C正确;

D.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发生反应,不会使乙试管出现冒气泡的现象,故D错误。

二、填空与解答(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20分。

14.(4分)

了解物质的用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生活。

请按下列要求选择合适的物质,用编号填空。

①氧气②稀硫酸③氯化钠④碳酸氢铵

(1)能支持燃烧的是_________;

(2)用于腌制食品的是_________;

(3)用于除铁锈的是_________;

(4)在农业上做氮肥的是_________。

(4)④

(1)氧气具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的作用,所以能支持燃烧的是氧气;

(2)食盐是一种调味品,常用来腌制食品,食盐就是氯化钠;

(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由于氧化铁不溶于水,要想把氧化铁反应掉,必须加入酸,所以用硫酸、盐酸可以除去铁锈;

(4)在化学式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一种元素时,有什么元素就是什么肥料,如果含有这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时,就属于复合肥,碳酸氢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15.(4分)

对物质进行分类是我们系统认识物质的常用方法。

如图是物质分类的一种方法,请在方框内填写物质类别,在横线上写出一种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物质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

纯净物再根据组成它的元素种类多少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常见的单质有氧气、氮气、铜、铁等;

化合物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中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属氧化物,氧化铁、氧化铜都是常见的氧化物,无机化合物还包括酸碱盐等。

16.(4分)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M点的含义是_________;

(2)图中A点表示t1℃时,_________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在该温度下,将其变成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

(3)t2℃时,9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是g。

(1)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甲;

加甲物质至不再溶解为止

(3)40

(1)M点的含义是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A点在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加入甲物质,降低温度等;

(3)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80g,即100g水中溶解80g甲,即180g甲物质的溶液中溶解了80g甲物质,所以9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是40g。

17.(3分)

由碳、氢元素组成的物质种类繁多,烷烃就是其中一类重要的物质,表中列出了烷烃的一些信息。

名称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十一烷

十六烷

化学式

CH4

C2H6

C3H8

C5H12

C11H24

C16H34

沸点(℃)

﹣164

﹣88.6

﹣42.1

﹣0.5

36.1

194.5

287.5

相对密度

0.466

0.572

0.585

0.579

0.626

0.741

0.774

分析上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表中丁烷的化学式_________。

(2)烷烃的命名与分子中_________原子个数有关。

(3)总结一条烷烃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_________。

(1)C4H10

(2)碳

(3)随着碳原子数目增加,沸点越来越高,相对密度越来越大

(1)表中所给物质来看,氢原子数为碳原子个数的2倍再加上2,物质的命名以碳原子的数目而定,所以丁烷分子中有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化学式为C4H10;

(2)由表可知,烷烃的命名是以碳原子数目而定的,故命名与分子中的碳原子个数有关;

(3)由表可以看出,随着碳原子数目增加,沸点越来越高,相对密度越来越大。

18.(5分)

构成物质之间相互反应的知识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在图中的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相邻两种物质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A、B、C、D四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其中乙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丙是一种蓝色溶液,B为硫酸盐,C是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和丙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C_________,甲_________。

(3)丁所属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_。

(4)写出丙和丁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1)置换反应

(2)Cu;

H2SO4

(3)碱

(4)2NaOH+CuSO4=Cu(OH)2↓+Na2SO4(合理即可)

(1)由于乙是铁丙是硫酸铜,所以两者会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特征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与化合物,所以是置换反应;

(2)由于C是单质且是由乙丙生成,所以C是铜,因为B是硫酸盐,且是甲乙两者的反应产物,所以甲是硫酸;

(3)丁既可以与甲硫酸反应,又可以与硫酸铜反应,所以丁应该属于碱类物质,因为酸碱可发生中和反应,且硫酸铜可以与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的蓝色沉淀;

(4)丙和丁反应的反应是一种可溶性碱和硫酸铜的反应,可以是:

2NaOH+CuSO4=Cu(OH)2↓+Na2SO4等。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24分。

19.(2分)

某学习小组在一次化学课外活动时,如图所示做了一个小魔术。

他们分别把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两根玻璃棒相互靠近,两棒之间生成一股白烟。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白烟的变化属于_________变化。

(2)该实验说明了微粒的一条基本性质是_________。

(1)化学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1)浓盐酸和浓氨水接触生成白烟,是一种新的物质,所以是化学变化;

(2)因为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两根玻璃棒相互靠近,而没有接触反应生成了白烟氯化铵,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0.(5分)

在学习(石灰石的利用)一节时,小刚和老师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组对比试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小刚

用坩埚夹持——小月石灰石,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如图1所示),2分钟后,把它投入含有酚酞的蒸馏水中。

酚酞溶液不变色

老师

用坩埚夹持——小月石灰石,在酒精喷灯的火焰上灼烧(如图2所示),2分钟后,把它投入含有酚酞的蒸馏水中。

酚酞溶液变红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问题:

(1)小刚的实验现象说明石灰石灼烧时没有发生化学发应,其本质原因是______。

(2)老师的实验现象说明石灰石灼烧时发生化学发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在工业上的一种应用是_________。

(3)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溶液呈_________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

(1)加热的温度不够,碳酸钙没有分解;

(2)CaCO3

CaO+CO2↑;

制取生石灰(或制取二氧化碳)

(3)碱;

CaO+H2O=Ca(OH)2

小刚的实验中,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此时没有生成氧化钙,所以在酒精灯加热的条件下,石灰石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老师的实验中,酚酞溶液变红了,这是由于碳酸钙受热分解生成的氢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了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碱性物质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CaO+CO2↑,

CaO+H2O=Ca(OH)2。

21.(4分)

同学们为了探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是否改变,分别设计了两个实验。

(1)甲组同学利用图1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

把盛有适量BaCl2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Na2SO4溶液的烧杯中,将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烧杯,将BaCl2溶液小心倒入烧杯中,烧杯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

然后把烧杯连同试管再放回天平上,天平仍然平衡。

根据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2)乙组同学利用图2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

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长镁带和一个石棉网,将它们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

取下石棉网,在石棉网上方点燃镁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燃烧结束后将所得的物质与石棉网一起再放回托盘天平上称量,意外发现质量减轻了。

请你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1)有白色沉淀生成;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2)2Mg+O2

2MgO;

镁条燃烧产生的氧化镁以白烟的形式散放到空气中一部分

(1)BaCl2和Na2SO4反应的生成物是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所以现象是由白色沉淀生成,把烧杯连同试管再放回天平上,天平仍然平衡说明了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2)反应物是镁和氧气,生成物是氧化镁,用观察法配平,反应条件是点燃;

因为镁条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白烟,其实是生成的氧化镁部分散失到空气中了,所以质量减少。

22.(7分)

以下是研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时_________。

(3)实验室用H2O2溶液和MnO2混合制氧气,其中MnO2起_________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同学们利用B和F装置,通过排水量来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反应结束后,发现量筒内收集到的水的体积总是比理论值偏大(水的体积测量标准),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1)①酒精灯;

②锥形瓶

(2)A;

E

(3)催化;

2H2O2

2H2O+O2↑;

所收集水的体积包含了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

(1)图中①是酒精灯,②是锥形瓶;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固体的加热反应,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

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用H2O2溶液和MnO2混合制氧气,其中MnO2起催化作用;

发现量筒内收集到的水的体积总是比理论值偏大(水的体积测量标准),其主要原因是所收集水的体积包含了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

23.(6分)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1)分别向两支装有碳酸钠和碳酸钙粉末的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两支试管内均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粉末未全部消失,最终形成无色溶液。

写出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A、B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只洁净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废液变浑浊。

写出产生浑浊的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小组同学将烧杯中的物质进行了过滤,对滤体中的溶质成分展开了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猜想】猜想1:

滤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

猜想2:

滤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

猜想3:

滤液中的溶质_________。

【设计实验】请你选择一种猜想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

预计实验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的滤液于试管中,

 

猜想 正确

(1)有气泡产生;

CaCO3+2HCl═CaCl2+H2O+CO2↑

(2)CaCO3+2HCl═CaCl2+H2O+CO2↑

【提出猜想】氯化钠和氯化钙;

【设计实验】依据猜想的情况对猜想的物质进行鉴定即可

取少量的滤液于试管中

加入少量的稀盐酸

产生气泡

猜想2 正确

(1)因为碳酸钠与碳酸钙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现象应该是有气泡产生,且B中的反应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钙水与二氧化碳,两者的反应产物结合不会生成沉淀,所以考虑反应中碳酸钠有剩余,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的白色沉淀,其反应的方程式为:

Na2CO3+CaCl2═CaCO3↓+2NaCl,因此过滤后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钠;

【提出猜想】从

(1)

(2)中反应的产物之间反应情况分析,恰好反应时滤液中只有氯化钠,碳酸钠有剩余时滤液中会有氯化钙和碳酸钠,氯化钙有剩余时滤液中会含有氯化钠和氯化钙;

【设计实验】依据猜想的情况对猜想的物质进行鉴定即可;

例如验证猜想2的设计可以是:

加入盐酸能生成气体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6分)

24.(6分)

火力发电厂用燃煤进行发电,由于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所以该发电厂采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防止污染大气,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

2CaSO4+2CO2,若处理2000t这种废气(假设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全部被吸收),理论上需要62.6t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

试解答:

(1)若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是_________。

(2)所吸收的废气中二氧化硫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