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各地市中考真题汇编及解析三古诗词鉴赏 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66008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各地市中考真题汇编及解析三古诗词鉴赏 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浙江省各地市中考真题汇编及解析三古诗词鉴赏 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浙江省各地市中考真题汇编及解析三古诗词鉴赏 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浙江省各地市中考真题汇编及解析三古诗词鉴赏 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浙江省各地市中考真题汇编及解析三古诗词鉴赏 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浙江省各地市中考真题汇编及解析三古诗词鉴赏 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浙江省各地市中考真题汇编及解析三古诗词鉴赏 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浙江省各地市中考真题汇编及解析三古诗词鉴赏 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浙江省各地市中考真题汇编及解析三古诗词鉴赏 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浙江省各地市中考真题汇编及解析三古诗词鉴赏 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浙江省各地市中考真题汇编及解析三古诗词鉴赏 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浙江省各地市中考真题汇编及解析三古诗词鉴赏 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浙江省各地市中考真题汇编及解析三古诗词鉴赏 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浙江省各地市中考真题汇编及解析三古诗词鉴赏 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浙江省各地市中考真题汇编及解析三古诗词鉴赏 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浙江省各地市中考真题汇编及解析三古诗词鉴赏 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浙江省各地市中考真题汇编及解析三古诗词鉴赏 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浙江省各地市中考真题汇编及解析三古诗词鉴赏 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浙江省各地市中考真题汇编及解析三古诗词鉴赏 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浙江省各地市中考真题汇编及解析三古诗词鉴赏 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各地市中考真题汇编及解析三古诗词鉴赏 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浙江省各地市中考真题汇编及解析三古诗词鉴赏 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各地市中考真题汇编及解析三古诗词鉴赏 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各地市中考真题汇编及解析三古诗词鉴赏 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14.表达了诗人对文长老淡泊、安闲生活的羡慕,自己除了作诗之外一事无成的无奈,遍赏浙东山水寄托诗情的愿望。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

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

诗的前两句“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渐已变儿童”,常常在梦中回到远隔万里的家乡,久住吴地,连小孩也是满口吴地方言了。

写出了诗人离开家乡已经很久了,其中最能表现这一内容的诗句是“吴音渐已变儿童”——孩子的口音逐渐变成了吴地口音,侧面写出了诗人来此地的时间之长。

【14题详解】

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答。

苏轼此诗写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任杭州通判时。

全诗表达了对同乡僧人的崇敬和对相隔万里之外的家乡的怀念之情,也流露了仕途失意,只好自我调节的心境。

对仗工稳,风格清雄。

诗句“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百无功。

明年采药天台去,更欲题诗满浙东”是说文长老方丈的心中真有其“道”——安闲淡泊的生活,无须用语言表达。

而我除了写诗以外,什么事都不成。

真的希望能去天台山“求道”,也更希望自己的诗词能享誉整个浙东呀。

既表达了诗人对文长老淡泊、安闲生活的羡慕,还对自己除了作诗之外一事无成而感到无奈,更希望能遍赏浙东山水,寄托自己诗情的愿望。

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3.浙江省绍兴市201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14.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南阳道中田禾大稔①喜而作歌

[明]张元忭②

谷亭渡口麦初熟,绿野黄云绕茅屋。

筑场老子酒半醺,眼前颗粒皆珠玉。

刀剑家家尽买牛,灯火村村可投宿。

农夫勤动亦可怜,行人莫骋骅蹓足③。

【注释】①稔(rěn):

谷物成熟。

②张元忭:

绍兴府山阴县人,张岱曾祖父。

③骅蹓足:

骅,骏马名;

蹓(liù

),慢慢走,散步。

诗题中提到“喜而作歌”,通读全诗,你认为诗人为何而喜?

谷物丰收;

乡村景美;

乡风淳朴、平和祥乐。

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理解诗歌大意后具体分析诗句即可作答。

如“谷亭渡口麦初熟”“眼前颗粒皆珠玉”描绘的是谷物丰收。

“绿野黄云绕茅屋”写的是乡村景美。

“筑场老子酒半醺”是写乡风淳朴。

“刀剑家家尽买牛,灯火村村可投宿”是写平和祥乐。

这些都是诗人“喜而作歌”的原因。

4.浙江省宁波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五)古诗阅读(5分)

牧童词

[唐]李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细雨,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牧童

[唐]栖蟾

牛得自由骑,春见细雨飞。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

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17.两位诗人向往的生活一样吗?

结合牧童形象作出分析。

(5分)

【答案示例】

【示例1】:

一样。

《牧童词》“声管卧吹莎草绿”中的牧童卧吹芦管,自得其乐:

《牧童》“牛得自由骑,春见细雨飞”中的牧童自由自在,骑牛困游。

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悠然自得、闲适自由生活的向往。

【示例2】:

不一样。

《牧童词》中牧童“乱插”“不怕猛虎”表现了牧童的可爱顽皮、率性天真。

诗人描写这种可贵的童稚之心,表达了对生命本真状态的渴慕。

《牧童》中“自由骑”“唱歌去”“抚掌归”写出牧童的悠困自在、怕然自得,表现了诗人对远离俗世纷争生活的向往。

(5分。

结合具体诗句1分,明确牧重形象2分,明确生活向往2分)

此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力。

可以抓住《牧童词》“声管卧吹莎草绿”中的牧童卧吹芦管,自得其乐;

或者,抓住《牧童词》中牧童“乱插”“不怕猛虎”表现了牧童的可爱顽皮、率性天真。

而《牧童》中“自由骑”“唱歌去”“抚掌归”写出牧童的悠困自在、怕然自得,表现了诗人对远离俗世纷争生活的向往。

5.2019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6.古诗阅读

南行别第中

(唐)韦承庆

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

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

卢溪别人

(唐)王昌龄

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

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注释】①此诗为作者流教岭南与弟相别之作。

这两首写离别的诗歌,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与情感的理解鉴赏能力。

答题要注意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对诗歌的主题思想,意象及意境,语言以及作者的情感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

《南行别弟》运用“长江水”烘托离愁别绪的浓厚悠长,用“落花”比喻自己被贬的遭遇,表达诗人流放岭南与弟作别时内心的悲愤、仿感、凄凉、孤寂之情。

《卢溪别人》中把自己比作“溪水”,像溪水样陪伴友人,表达诗人依依惜别之情。

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答案】:

《南行别弟》用“江水”烘托离愁别绪以“落花”自喻,表达诗人流放岭南与弟作别时内心的悲愤、仿感、凄凉、孤寂之情。

《卢溪别人》中把自己比作“溪水”,像溪水样陪伴友人,劝慰友人不要悲伤,要积极乐观,表达诗人依依惜别之情。

【参考译文】:

《南行别弟》水波荡漾的长江水,寄托着即将远去友人的悠悠思绪。

落花和离愁别恨一起飘落,落地悄无声息的落地。

《卢溪别人》在武陵的卢溪水码头停驻着一叶扁舟,我们即将分别,不要忧愁我将像溪水一样随着你一起向北远行。

船行过荆门到了三峡,不要独自面对月亮听着猿啼发愁。

【点拨】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一是间接的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上揣摩,理解诗人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诗中诗人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

6.浙江省衢州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12.古诗文阅读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枕石

高攀龙

心同流水净,

身与白云轻。

寂寂深山暮,

微闻钟磬声。

依据这组诗的某个共同点,分别阐述你对这三首诗的理解。

【答案】示例1:

三首诗都抒发了远离尘世的快乐。

《枕石》中诗人枕在山石上,静听流水,遥望白云,忘却时间,忘记身形,享受自然带来的美好。

《竹里馆》中诗人独坐、弹琴、长啸,和明月相伴,感受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诗人漫步古寺,在内静谧祥和的氛围中参悟出禅意。

示例2:

三首诗都用映衬手法表达情感。

《枕石》中的钟磬声使暮色中的深山更显幽深,传递出诗人断绝尘世的心境。

《竹里馆》中琴声、长啸与竹林的幽静相互映衬,诗人内心的淡定与环境的幽静自然融合在一起。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钟磬音使清晨的古寺更显清幽,诗人淡泊的情怀、内心的感悟随着钟磬音起伏飘扬。

示例3:

三首诗都通过多种角度的描写表达情感。

《枕石》中诗人看悠悠的白云、清澈的流水,产生物我相融之感;

听若有若无的钟磬声,断绝尘想,神往物外。

《竹里馆》中诗人看明月,听琴音,感觉月华如水荡涤胸怀,淡然自适。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诗人看古寺、高林、曲径,体味远离尘世的快乐;

听袅袅钟磬音,参悟禅意。

【解析】考查通过对比理解诗歌主旨的能力。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题壁诗,这首诗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美好景致,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全诗以由外入内的游寺的路线贯穿其中。

首联从“入古寺”“见高林”写起,点明游寺的时间,烘托幽深的气氛,颔联写踏竹径,到进禅房,抓住山寺独特的景物,描绘了山寺幽深寂静的景色;

颈联点明全诗主旨,种种景物的描写,都是围绕“潭影空人心”层层铺垫;

尾联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烘托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

全诗井然有序地塑造了一个幽静、高远的境界。

《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

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全诗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对立统一,相映成趣,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

《枕石》是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世称“景逸先生”,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的高攀龙所写的一首诗,整首诗写的行云流水,读来令人享受。

全诗描写了诗人醉心于这晚景之中,倾听若有若无的钟磬声,超脱自然,游走在自己的悠闲境况之后。

据此作答即可。

7.浙江省湖州市2019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15.古诗阅读。

奉诚园①闻笛

(唐)窦牟

曾绝朱缨吐锦茵,欲披荒草访遗尘。

秋风忽洒西园②泪,满目山阳笛③里人。

次韵刚父即事绝句

(元)赵孟頫④

溪头月色白如沙,近水楼台一万家。

谁向夜深吹玉笛,伤心莫听《后庭花》。

【注释】①奉诚园:

原始唐代名将马燧的园苑,马氏因功高盖主,遭德宗猜忌。

②西园:

系汉末建安诗人宴游之所。

③山阳笛:

“山阳”为魏晋之际竹林七贤旧游之地。

七贤中的嵇康被司马氏杀害后,向秀重过其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因而想到昔日游宴之乐,作《思旧赋》。

④赵孟頫:

湖州人,宋王室后裔。

笛声中有故事,笛声中有情感,请结合典故分别赏析两首诗歌的情感。

【答案】《奉诚园闻笛》:

诗人由如泣如诉的笛声联想到马燧、嵇康的不幸遭遇,表达诗人的不平之鸣和追慕先贤的心情以及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吊古伤感之情。

《次韵刚父即事绝句》:

赵孟頫在月色如沙的深夜听到一曲《后庭花》,借“后庭花”的典故表达内心的亡国之痛。

【解析】本题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

窦牟诗的意思“马燧就像楚庄王和丙吉那样仁厚贤良,我拨开荒草前来寻访这位先贤的遗迹。

秋风中传来的阵阵笛声让人留下泪水,此时的我不禁深深地怀念着先贤马燧。

”首句就是通过这两个典型的故事,刻画出一个目光远大、胸次宽广的人物形象。

“欲披荒草访遗尘”,咏凭吊事兼写出旧园遗址的荒凉。

“朱缨”“锦茵”与“荒草”“遗尘”的对照,突出了一种今昔盛衰之感。

“秋风忽洒西园②泪,满目山阳笛③里人。

”是,写景抒情,秋风、园苑,是眼前景;

闻笛、下泪,是眼前事。

但谓之“山阳笛”、“西园泪”,就赋予笛、泪以特定感情内容,限制同时又丰富了诗意的内涵。

通过笛声表达诗人的不平之鸣和追慕先贤的心情以及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吊古伤感之情。

赵孟頫诗结合注释“湖州人,宋王室后裔。

”分析。

采用了“后庭花”的典故,《后庭花》为陈后主所做,被称为“亡国之音”。

“谁向夜深吹玉笛,伤心莫听《后庭花》”借“后庭花”的典故表达内心的亡国之痛。

8.浙江省温州市2019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古诗阅读(4分)

玉仙馆[唐]张籍

长溪新雨色如泥,野水阴云尽向西。

楚客天南行渐远,山山树里鹧鸪啼。

(选自《全唐诗》)

12.请你完成这首诗歌的微电影镜头脚本设计,来展现诗歌的意境。

(4分)

镜头脚本设计(部分)

景别

摄法

整体画面

配音

预期效果

远景

从人物后面拍摄

(1)

水流声、鹧鸪声

(2)

(1)新雨后溪水湍急,混浊如泥,天上阴云向西奔涌。

“楚客”孤独一人,渐行渐远,在山林小径中留下一个模糊的背影。

(2)用声音、远景镜头从后面拍摄的方法营造出悲凉氛围,表现出楚客思乡不得归的落寞、悲苦的心境。

9.浙江省嘉兴、舟山市2019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2)小禾整理出了四组诗句,你觉得情感最相近的一项是()(2分)

A.处处清溪处处桑,绿云低护古时塘。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B.苏州估客布帆轻,买醉枫桥趁晓晴。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C.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答案】A

A这组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的感情。

B第一组诗是自然景色的赞美,表达愉悦的心境;

第二组诗表达范仲淹的思乡愁绪。

C第一组诗表达韩愈对前途的担忧;

第二组诗表达岑参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D第一组诗表达李白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坚定信念;

第二组诗表达白居易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

故答案为:

A。

本题考查对诗人思想感情把握的能力。

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

2019年浙江省各地市中考真题汇编(八)字音字形词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异乡人这三个字,听起来音色苍凉;

“他乡遇故知”,则是人生一快。

一个怯生生的船家女,偶尔在江上听到乡音,就不觉喜上眉□(shāo),顾不得娇羞,和隔船的陌生男子搭讪:

“君家居何处?

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辽阔的空间,幽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

这就是乡土情□(jié

)。

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jué

)于地理距离的远近。

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1)喜上眉□(shāo)

(2)乡土情□(jié

)(3)取□(jué

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怯(A.qiè

B.què

(2)翘(A.qià

oB.qiá

o)

3.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故知”在句中是“旧知识”的意思。

B.“褪色”在句中是“变淡”的意思。

C.含辛茹苦:

经受艰辛困苦。

D.桑梓:

家乡(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用“桑梓”指代家乡)。

1.

(1)梢

(2)结(3)决

2.

(1)A

(2)B

3.A

【1题详解】

需要注意“梢”的偏旁,与“稍”区分开。

注意“取决”的字形。

【2题详解】

(1)“怯”是一个易错字,应读qiè

故选A。

(2)“翘”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读qiá

o,故选B。

【3题详解】A.“故知”在句中是“老朋友”的意思。

6.根据下图,推测“杳”字的意思。

(2分)

杳:

日在木下,表示昏暗。

根据造字法来理解。

“杳”为“会意字”。

上为“木”,下为“日”,表示太阳落在树木下,天色已昏暗。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吹号者从铺散着稻草的地面上起来了,

他不埋怨自己是睡在如此潮湿的泥地上,

他轻jié

____地绑好了裹腿,

他用冰冷的水洗过了脸,

他看着那些发出困fá

____的鼾声的同伴,

于是他伸手携去了他的号角;

门外依然是一片黝黑,

黎明没有到来,

那醒他的

是他自己对于黎明的

过于殷切的想望。

(节选自《艾青诗选·

吹号者》)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轻jié

____困fá

____

(2)加点字“埋”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má

iB.má

n

(3)填入文中☐正确的一项是()

A.惊B.警

【答案】

(1).捷乏

(2).B(3).A

【解析】试题分析:

(1)解答这道题,要根据拼音提示写出相应汉字。

书写汉字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注意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功能外,还要注意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的写法,对常见的、易写错的多音多义字应重点关注。

本题注意“捷”的写法。

(2)“埋怨”的正确读音是(má

nyuà

n),意思是:

因为事情不如意而不满或怨恨。

故答案为B。

(3)惊醒:

指因受惊动而从睡眠状态中醒来。

警醒:

使人警觉醒悟。

根据语境,并不是说让人警觉醒悟。

所以应该选用“惊醒”。

故答案为A。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这里,鸣响着史前的风铃,流淌着远古的诗情,滋润着世事的沉浮;

这里,有和畅(huì

)风、镜湖月影,有竞秀千岩、廊桥遗梦;

这里,有枕河人家、黛瓦粉墙,有运河蜿蜒、鸟篷咿呀……这里,一半是水,一半是岸,错落有(zhì

)地镶嵌在华夏东南之隅,宛若一幅诗意浓郁的江南水墨,透达出她那深邃而□远的掌故逸事。

她,就是蠡城绍兴。

(节选自《蠡城物语·

序》)

和畅huì

______风错落有(zhì

)______

(2)给文中□处选择合适的汉字。

()

A.幽B.悠

【答案】

(1).惠

(2).致

(2)B

(1)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惠风”:

柔和的风,比喻仁爱。

注意据义定形。

再如“致”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2)幽远:

深远,幽深。

悠远:

长久;

久远。

语境反映的是“掌故逸事”的久远。

所以选“悠远”。

选B。

1.结合语境辨音形。

【任务一】为下面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一个对读书着迷的孩子,一捧起书,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招领启示

今有员工检到皮夹一只,内有现金若干,请失主到门卫处认领。

(1)着迷()

(2)着落()

A.zhāoB.zhá

oC.zheD.zhuó

【任务二】找出右图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______改为______

(2)______改为______

【任务一】

(1)B

(2)D

【任务二】

(1)示改为事

(2)检改为捡

【解析】:

【任务一】此题考查学生对多字音的掌握情况,“着”有四个读音:

zhezhuó

zhá

ozhāo。

着迷注音:

zhá

omí

释义:

对人或事物产生难以舍弃的爱好。

着落注音:

zhuó

luò

,解释:

1.事情有归宿、有结果。

2.依托;

靠头;

指靠。

老头子只担心没有着落。

【任务二】此题考查学生对易错字的辨析情况。

寻找、招领失物的应用文用“启事”,拾到皮夹一只应该用“捡”。

启事”和“启示”区别:

遗失了东西,写一张“寻物启事”;

某单位要招工,贴一份“招聘启事”。

但是,上述“启事”却常被人写成“启示”,这类错误甚至见诸报刊上的广告用词,可见对这两个词的构成和它们各自的含义大有辨析的必要。

在合成词“启事”和“启示”中,“启”表示意义并不相同。

“启示”的“启”义为开导启发,“示”也表示同样的意义。

“示”本指把东西给人看。

在“示威”、“示弱”、“示众”等词语中,“示”皆表此义。

由让人看的意义再引申,“示”又有指示、开导、让人明白某种道理的意思。

如:

“老师,这个问题怎样解答,请您给我一些启示!

”因此,在合成词“启示”中,“启”与“示”是同义并用。

“启示”的意思是启发指示、使人有所领悟的意思。

至于“启事”的“启”,则为陈述表白的意思。

“启事”即为公开声明某事而刊登在报刊上或张贴在墙壁上的文字。

因此,为寻找失物、招聘职工或其它事情写个文告,都应当称“启事”才对,如果自称“启示”,那不仅于文意有悖,而且似乎摆出一副居高临下、自以为给别人启发的架势,这就闹出了笑话。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任务。

(6分)

芒种为五月季。

“芒”是指稻麦,麦子到此时为始熟,因野里开始(mí

)漫着新麦的清香,水稻此时则不可种,稻田里也已一片新绿,令人心(kuà

ng)神(yí

)。

此时草厚螳螂生,螳螂飞捷如马,故又称“飞马”,它是捕蝉高手,却总意识不到黄雀在后。

螳螂两足如斧,故又称“斧虫”,这斧令它自以为螳臂能挡车,这实在是有些可笑。

(选自《微谈节气》)

(1)根据拼著写汉字。

(3分)

(mí

)漫心(kuà

ng)神(yí

(2)根据语段内容写一个与螳螂有关的成语。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诗句内容与语段所写的节气相符的一项是()(2分)

A.书架斜斜设,梅花细细香

B.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C.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1)弥旷怡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螳臂当车(螳臂挡车)等。

(3)B

1.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答案。

妈妈和文文在江边散步。

文文瞧,我们的城市多美呀!

妈妈(笑)那你就背两句应景的诗吧。

文文我想到了白居易的“

(1),

(2)。

妈妈要是站在那叶小舟上,眼前的景象会让你想起什么诗句呢?

文文王湾的“(3),(4)。

妈妈看来诗歌没有白背哦!

(指着草地里的标语牌)这标语怎么只剩一半了呢?

“一花一草一木”三个“一”字连倒也雅致。

你试试用三个“且”字对下半句,提醒人们文明赏花。

文文“(5)且且且”?

妈妈(微笑,点头)不错,很押韵。

两人走到古城墙遗址边。

文文咦,这儿是“攀跃”,上次在车站看到的是“翻越”,到底哪个“yuè

"”字正确?

妈妈两处标语都是提醒人们不要跨过阻拦物,你用“跃”和“越”组词不就能区别了吗?

文文(忧然大悟)我知道了,应该“(6)把改为”。

妈妈(手机响,拿出看)你同学小涵的妈妈在家长群里发了条微信。

文文(嘀咕)又晒娃!

妈妈(念)“周日录了一所名校,今天又收到另一所名校的补录,虽然一波三折,过程煎熬,但普娃进了牛校,诚惶诚恐,只有继续努カ,オ不会被碾成渣……”

文文(噘嘴)妈,你给我念这个,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