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灯材料及制造工艺.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66057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节能灯材料及制造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节能灯材料及制造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节能灯材料及制造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节能灯材料及制造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节能灯材料及制造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节能灯材料及制造工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节能灯材料及制造工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节能灯材料及制造工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节能灯材料及制造工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节能灯材料及制造工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节能灯材料及制造工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节能灯材料及制造工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节能灯材料及制造工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节能灯材料及制造工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节能灯材料及制造工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节能灯材料及制造工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节能灯材料及制造工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节能灯材料及制造工艺.docx

《节能灯材料及制造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能灯材料及制造工艺.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节能灯材料及制造工艺.docx

节能灯材料及制造工艺

材料及加工过程制造灯具的常用材料为:

钢板、铝合金铸材、型材、塑料材料、锌合金铸件、填料和封接材料(橡胶、泡沫、树脂、等)玻璃、光控制材料、(高纯铝、不锈钢、抛光玻璃等)。

1、钢板应用:

可用于灯具压条、小灯体、灯盖、嵌入式灯具盒、控制盘、底座及投射器。

等级及特性:

低碳钢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延展性,但不耐腐蚀,有圈筒、片或板材形式,厚度为0.45~1.2MM。

对于室内不太注重美观的使用场所,选用的钢板的表面最好镀一层锌,但对大多数使用场所必须刷漆。

预镀层材料加工:

切、钻孔、冲、弯及压的工艺。

人工操作:

先剪出外形,再弯板冲压或飞轮冲压。

半自动操作:

CNC控制,部件移动由操作者完成。

自动冷滚卷成形:

板条通常采用此类方式加工。

滚卷机金属片自动生产控制:

对于大型的盒式嵌入灯和吸顶灯具的制造,欧洲的设备生产厂家已经完全实现了自动机械化。

冲压:

对于一些较小的圆型灯具,一般是用深冲成形级别的低碳钢板直接冲压成形的。

附属的钢制部件:

在喷涂前,无涂层的钢材料可以点焊或者连续焊接。

然而未涂层材料必须用铆钉、螺母和螺栓、自攻螺钉或粘合剂连接。

涂装:

通常采用粉末涂装工艺。

相对传统的湿法涂装层,它能获得更厚的涂层薄膜,典型的可达到50~100um厚度,而传统的方法只能达到25um。

这在要求有高反射特性的器件(如器件箱)中是非常有利的。

有两种处理过程:

除油过程和预处理(通常是磷化),接着是静电喷涂过程和随后的烘干过程。

较少用到电镀,通常只起装饰作用,或用于一些要求保护层的小件零件,如螺丝、螺栓和螺母等。

铬和镍是装饰性电镀的典型,而锌一般用于保护目的的电镀。

在钢板表面涂上一层金属化塑料薄膜可作为反射层来使用。

2、铝合金铸件应用:

泛光照明、街道照明灯、小型室内聚光灯的灯具壳体。

等级与特性:

具有易熔组分的LM6铝硅合金(含Si12%)是最常用的合金材料,因为它凝固时间短、流动性良好及收缩性低,很适合于重力铸造和压力铸造。

此外,还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在室外作用时也不需要涂保护层(除非有美观要求)。

含稍微少一点硅的铜铝合金LM2和LM24也经济实用,具有高强度、较好的铸造性能,但相对LM6而言抗腐蚀性能差。

在某些地方,如机场照明,需要更高强度和抗腐蚀的合金,如LM25。

这些合金都经过高温煅烧以确保能得到足够的强度。

大多数的应用中用到铝

是因为它具有一些重要特性,即它的耐热性能。

由于铝是相对低级的金属,当它与其他金属如钢、不锈钢和铜接触时,将产生电解作用。

因此,对于这些金属的外面很有必要镀上中间性能的金属材料(锌或镉),或用油脂右塑料垫片,起阻挡隔层作用。

铸铝工艺:

主要有两种工艺,都是将熔融的金属注入开孔的模具中。

重力铸造中的压力来自空腔上方熔融金属自身,而在压力铸造中,熔融金属是被猛力挤压进钢型模具中的,后者可生产更薄的器件。

铝铸件的涂装:

在涂装前,要经过修整或翻滚以除去表面闪屑或碎片。

采用相关工艺如LM25适用阳极化工艺,在这各工艺中当铝暴露在空气中时,人为地在其表面瞬时形成薄而坚韧的氧化层,约为10um厚,在氧化层永久封闭以前,浸入染料中可以得到表层颜色。

3、铝材---片材应用:

反射器和格栅特性与等级:

为获得满意效果,反射器中铝的含量至少为99.8%,当使用99.99%的超

纯材料时可获得最佳效果。

大多数反射器通过阳极化过程形成一层薄氧化膜,氧化膜是脆性的,所以在小角度折弯时氧化膜表面会产生许多细的纹理。

加热超过100C后由于膨

胀情况不同也能产生同样的效果。

氧化膜的另一特性是能产生彩虹效果,在三基色灯下尤其明显。

工艺:

反射器材料分成两个主要部分:

一是厚度为0.4~1.2mm的卷材或片材;一是较厚的片材经旋压而生成的对称反射器。

卷材或片材先下料—剪切成形—手工操作或半自动冲压完成,弯曲度可由卷板机械加工完成。

格栅与十字交叉片的装配是劳动密集的生产过程;旋压加工工艺一般用来生产大型抛物线型反射器或轴对称反射器,主要用于聚光灯。

手工或半自动操作—车床加工—使用各种钢质成形器加工—将旋转的平板绕一个凸模塑性成型—表面抛光化学处理发亮。

涂层:

对反射器而言,此工艺主要为阳极氧化作用,使氧化层增厚几个微米,成为自然氧化层,使铝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

在电化学工艺中,氧化层能在基金属上生长,之前必须有手工或化学抛光过程。

膜层越厚反射率越低,增强反射表面效能的方法有新发展:

薄的氧化层(如Ti)被蒸发到阳极氧化表面,它的反射效能与镀铝玻璃的反射效能一致,这种材料较贵但无彩虹现象且减少产生细微裂纹的可能性。

4、其他金属材料

1)灯丝材料材质的发展:

天然纤维—喷丝—碳—锇—钛—钨钨的主要优点:

u高熔点3420C使它较其他金属在更高的工作温度,在所有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越高的温度就意味着越高的流明效率。

在所有导电材料中其蒸气压u是最低的,在这个基础上,可获得非常高的灯丝温度和最小的蒸发(泡壳黑化)。

u钨是选择性光谱发射体,它在可见光谱的发射率高于红外区域的发射率,它对任何给定温度下的效率有重要的贡献。

2)其他用途钨常用作灯丝和电极的制造材料。

u纯铝和黄铜常用于灯头的制造材料,黄铜常被镀镍以达到高抗腐蚀性,铝材逐渐成为低成本u灯(如白炽灯)的制造材料。

锡焊或铜焊常用于灯头和灯丝之间的电连接,在一些u灯型中,灯头和导丝之间传统的熔接正在被机械的压接所代替。

铝的另一个重要用途u是作为蒸气沉积在聚光和映射灯中的反射涂层上,这主要是归

因于它的低熔点660C的性质。

在白炽灯中,灯丝支架由钼(无卤素)和钨(含卤素)制成。

用来放置放电灯或白炽灯在外套部件的支架一般用不锈钢丝点焊成所需形状而制成。

u

镍、铁和铜合金被广泛用于保险丝、封玻璃的合金、双金属片和导丝,受热控制弯曲的金属片被引入某些高压钠u灯中用作启动器件。

为了在放电灯光谱中产生辐射带,大量的金属使用在蒸气状态下,如镝、镓、钬、铟、汞、钪、钠、铊、钍、铥和锡等。

u

3)电极

电极传导电能进入放电灯,并提供维持电流的电子。

由于要求在高温下(高达2000C)工作,电极所用材料必须有低蒸气压,不仅要确保其本身的寿命,而且要阻止灯本身的过度污染(端部发黑),此外这些材料必须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抗碰撞性,如需要的话,还要有足够的延展性以允许复杂电极几何外形的制造。

到目前为止,钨具有最重要的商业用途,尽管钽、镍和铁也被使用,如氖灯的电极(冷阴极)就是用纯铁制成的。

在温度超过2000C时,钨是丰富的电子发射体,但在许多长寿命的放电灯中,这样高的温度是无法被接受的,因此,必须找到加强电子发射的方法。

一种解决方法是用含钍钨来制造电极,这种材料中的氧化钍粒子提供钍源,钍源扩散到电极表面最热点,通常是电极的尖端部,在此它的逸出功降低进而增加电子发射率。

含钍电极被用在一些金属卤化物灯中。

都采用发射材料来显著地加强电子发射,通常是将某种氧化物涂在电极上或组装时放入电极内的形式出现的。

在高压钠灯中,复螺旋的电极用基于钙、钡和钨的综合氧化物所浸渍,通常被称为BCT发射材料,还有一种可选择的发射材料是氧化镱,低压钠灯和荧光灯用的是基于钙、钡和锶的氧化物的发射材料。

5、塑料材料

优点:

多用性和设计的灵活性。

缺点:

降低了抗高温性、抗化学腐蚀性、强度以及紫外线的稳定性不理想。

特性和等级:

两种主要类型:

热塑性塑料(可重新熔融及循环使用),热固性塑料(在工艺中不可逆)。

传统使用热固性塑料的附件如灯座已被热塑性材料特别是聚碳酸酯所取代。

塑料可耐约200C的高温,但在更高温度下,将硬化、脆化且发生颜色的变化,价格较贵,阻燃性好。

应用:

灯具本体、漫射器、折射器、反射器、端盖、灯座、衬套、接线板和松紧螺旋

扣。

1)超高温塑料(160C~200C):

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sulfide)不透明材料,表层能镀铝,常用于小灯具主体和反射器,有较好的阻燃性。

聚醚胺(polyetherimide)

常用于高达180C的环境中,为半透明材料,表面能涂冷光膜,从而能透射红外线与反射可见光(也称冷光束)。

在此温度范围内,还有一些其他材料可应用,如聚醚砜(polyethersulfone),阻燃性好,但随温度升高,硬度下降,且外观为淡黄色,所以不能用于折射器和反射器。

2)高温材料(130C~160C)

玻璃增强聚酯(GRP)热固性塑料,应用于大部分街道照明灯具及泛光照明灯具。

可与铝相媲美,并可组成片状模塑组合物(SMC)或团状模塑组合物(DMC)。

价格低、化学强度高,但易磨损且抗紫外辐射较差,应用于热带环境下,表面在短时间内变得无光泽。

无固有的阻燃性,但可通过添加剂获得此性能。

聚苯并噻唑(polybutyleneterephthalate)(PBT)

热塑性塑料,相当于SMC和DMC,有几乎相同的耐温性能。

应用于大部分荧光灯的灯帽保护套,也用于制作聚光灯和室内装饰灯的灯具,阻燃性好,防紫外辐射也令人满意,同SMC和DMC相比,加工性能好。

透明折射材料的最高工作温度在140C~160C之间。

过去,抗紫外辐射的稳定性是一个问题,但现在聚酯碳酸酯(polyestercarbonate的应用,在街道照明的碗形灯罩上提供了一个令人满意的性能。

3)中温材料(100C~130C)

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在此温度范围内,是主要品种,抗冲击能力强,通常以透明或有彩色形式做成灯具本体、漫射器、折射器、反射器和以阻燃性为先决条件的附件,如灯座。

应用于反射器时,这种材料将被镀铝。

相对于冲压反射器和旋压反射器而言,这类反射器更为节约,而且可生产更为复杂的反射器。

在热气候的紫外辐射下,聚碳酸酯变黄的趋势仍旧是一个问题,这种情况通常在高功率汞放电灯中牵涉到。

在强烈的紫外辐射的场合,要把材料的工作温度限制15C~20C。

聚碳酸酯已经成功地和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混合成一种有光泽的合成材料,可用于装饰性灯罩和灯具本体。

聚丙烯(polypropylene)长久以来被当作“劣质”的工程材料,硬度低、易蠕变及紫外稳定性较差等特性,尽管它有较好的不易损坏的特性。

现在这种材料的紫外稳定性已经有了很大提高,能用于街道照明的伞罩,带来很大的经济性。

一般适用于受力不强的物件,如松紧螺旋扣、紧固板等。

聚酰胺(尼龙,polyamide),聚甲醛(acetal),聚苯醚(polyphenyleneoxide,PPO适用于管索钉,夹子和松紧螺旋扣,阻燃能力较好,但紫外稳定性差。

如果尼龙用在不适合的环境下,将发生褪色现象并且脆化。

4)低温材料(v100C)在此温度范围内,荧光灯照明中考虑到高透明性,折射器和漫射器主要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acrylic,PMMA)和聚苯乙烯(polystyrene)

前者较后者贵,但有较好的抗紫外特性和耐高温特性(前者90C,后者70C)。

两者

均无阻燃性。

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VC)

有较好的阻燃性,但透射系数非常低

ABS、PVC和不透光聚苯乙烯也常用于装饰物,如灯座、盖和低温灯具体,PVC还用

压制导轨系统,除PVC外,其他材料的阻燃性都较差。

5)塑料工艺注模成型是热塑性塑料的一种主要成型方法,特别用在大批量生产中。

注射成型可生产有复杂外形、薄壁且有较好外表层的产品。

其他成型工艺还包括挤压、漫射槽形的滚压、吹塑和真空成形。

产品的形状决定了工艺的难易程度。

挤压和滚压工艺的主要产品有丙烯酸和聚苯乙烯的棱镜板。

通过吹塑和真空技术,可将薄板进一步加工。

最近几年发展了一种新技术—塑料模型制造用的三维造型技术,电脑控制的激光在树脂槽内加工出3-D造型。

用此方法生产的错综复杂的产品可与注模成型产品相媲美,这种技术对于小件复杂反射器或折射器非常有效。

SMC等热固性塑料的制造要经过压力成型过程。

DMC更适用于注模铸造。

6、填料与封接材料

传统材料包括靛类,氯丁橡胶和EPDM泡沫橡胶,以及注塑时反应的聚氯酯泡沫,这

些材料用于常规低温(v140C)区域。

高温区域(>200C)使用挤压或模压或切割的硅树脂。

最新的革新是使用于注塑时反应的方法,能得到无接缝的高质量的密封。

在灯工作数千小时寿命期间内和在相当宽的工作温度范围内,要求灯头焊泥能提供对各种热膨胀系数及其不同的灯用材料之间可靠的机械连接。

用来将金属灯头固定在玻璃泡壳上的材料由约90%的大理石粉充填物,掺杂加入酚醛的、天然的和硅酮的树脂所组成。

为了将陶瓷灯帽固定于熔融石英灯体上,需使用具有更高熔点的焊泥,主要由混有无机粘合剂如硅酸钠的二氧化硅组成。

7、气体

灯用的主要气体都是空气的组成部分,通过分馏的办法得到。

常常用来控制各种各样的物理和化学过程。

还利用气体本身的特殊性能来产生光。

灯工作时,在达到高温的条件下,很多灯用材料的化学活性会大大地增强。

为了避免灯结构材料的严重破坏,必须严格控制氧化和腐蚀现象,这种控制方法是使灯内的工作环境由惰性气体或非活性气体组成。

蒸发和溅射等物理过程常常会缩短灯丝、电极等重要组件的寿命。

当充以惰性气体且气体密度以较大时,这种现象危害的程度会大大减弱。

虽然在某些白炽灯内,可用密度较氩气高的氪气来减少热的传导和更好地抑制钨丝的蒸发,以延长灯的寿命,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通过在灯内充入氩气来达到这个目的。

氮分子具有能遏制灯内带有不同电位的组件之间形成破坏电弧的能力,所以灯泡的充填气体一般由氮或氮和惰性气体氩和氪组成的混合气体。

在气体放电灯中,所用的单分子气体是氩、氖和氙。

作用是帮助放电启动和在主放电区承担缓冲气体的角色。

因为潘宁效应的混合气体能帮助气体放电的启动,因此它对气体放电光源显得尤其重要。

在潘宁效应的混合气体中占99%成分的主要气体亚稳态

能量必须较低,其值应高于掺杂的少量气体的电离电位能,这样才能满足产生潘宁效应的要求。

例如:

99%的氖加1%的氩和少量低气压的汞蒸气,就是很典型的潘宁效应混合气体的实例。

当气体放电发生时,首先激发气体成分的原子到亚稳态,这类激发到亚稳态的原子有相对较长的寿命,一旦它们与混合气体中掺杂的少量气体的原子相碰撞时,其所具有的亚稳态能量就足以将这些原子激发到电离态,从而完成电离过程。

在卤钨灯里,有些气体和蒸气还发挥化学功能。

活性气体例如溴化氢、三溴甲烷、二溴甲烷、一糗甲烷等等掺杂到惰性气体中起充入卤钨灯内,从而使卤钨灯形成钨的输运循环。

另外,金属卤化物气体充入气体放电光源内,能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由于灯的工作温度很高,所以灯内某些重要组件对少量会产生氧化和掺碳的气体的存在十分敏感。

这类气体是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水蒸气。

这些气体是相当普遍的沾污剂,可通过抽真空除气处理尽可能地减小它们的危害和在封离后通过消气剂的作用来缩小它们在灯内的活性。

在大多数灯的填充气体中,这类有害的杂质气体只允许占总的充填气体量的百万分之几。

8、消气剂材料灯泡工作时,某些灯丝和电极一类的组件会达到很高的温度,它们的性能对周围的气体十分敏感。

它们很容易和残留的氧、水蒸气、氢和碳氢化合物起反应,从而影响灯的性能。

因此,应该排除这些残留气体或者将其减少到不影响灯泡性能的水平。

用于除去灯泡封口后残留在泡壳或灯管内杂质气体的材料称为消气剂。

作用主要是依靠某些固体,通常是金属,通过它们的吸收作用、吸附作用和化学反应来收集灯内的残留气体。

其作用过程常常需要某种形式的加热活化。

使用时,可将消气剂制成细丝和薄片状放入灯内,或有选择地沉积在某个组件表面上。

常用作消气剂的金属是钡、钽、钛、铌、锆及它们的某些合金。

消气剂的选用取决于必须除去的气体和灯泡的种类。

有一种非金属消气剂,它能有效地除去灯泡内常用的惰性气体中的微量氧气和水蒸气,长期以来被广泛使用,这种消气剂就是磷。

消气剂通常有两种形式:

蒸散消气剂和体积消气剂。

蒸散消气剂的使用,是在真空器件封离后,通过对活性金属迅速地加热或瞬时蒸散,使它们以薄的沉积或膜的形式出现在选择的组

件上,从而起到消气的作用。

如磷、钡、镁就是这种蒸散消气剂的典型例子。

体积消气常以金属丝、结构件以及半疏松的沉积物的形式置于灯内。

当温度升高时会吸收气体,这种消气剂在灯泡的整个寿命期间都有效。

钛、钽、锆和某些锆-铝合金就是常用

的体积消气剂。

9、玻璃与石英玻璃商用生产的玻璃可以划分为三大类:

纳-钙硅酸盐、铅-碱硅酸磠和硼硅酸盐。

制灯工业中最常用的是钠-钙硅酸盐玻璃,因为这种玻璃只要将炉料的组成稍加改变即可以,用普通的白炽灯、荧光灯以及小功率放电灯的泡壳材料。

普通灯泡和荧光灯管的内部玻璃组件、各类小的白炽灯泡壳,特别是采用楔型灯座的各灯灯泡是用铅-碱硅酸玻璃制造成的。

铅玻璃与-钙玻璃相比,其优点之处在于它有高的电阻率,能防止夹封处发生电解作用。

铅-碱玻璃很容易和钠-钙玻璃泡壳封接,并比它的软化点低,操作温度范围也比它宽,这些因素都有利于灯泡的生产。

常规聚光灯的泡壳和大功率放电灯的外玻壳,因工作温度太高,不宜采用钠-钙硅酸盐

玻璃,而要采用硼酸盐玻璃,它能承受较高的工作温度和想当低的膨胀系数。

普通玻璃不适合制造体积小、功率大的光源。

因此都采用透明的硅石作为泡壳材料,这种材料基本上是纯的二氧化硅,在灯泡工业中俗称“石英玻璃”,虽然它是玻璃状的,但它不是晶体。

石英玻璃一个显著优点是有高的透明度和好的抗热冲击性能,工作温度高(达到900摄氏度),光学透过特性好,不像普通玻璃只能透过少量的小于300nm波长范围的辐射。

纯的石英玻璃的有效透射范围从160nm的紫外线到4000nm的红外

线。

选择灯用玻璃材料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能够和其他材料气密地封接,特别是和金属的气密封接。

要和金属有理想的无应力的气密封接,玻璃应具有以下的性质:

1、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应在相当大的温度范围内和金属的膨胀系数相匹配,特别是从退火温度到室温的范围内。

2、在封接部位必须是可塑的。

3、对空气的腐蚀必须有足够的化学抵抗力。

4、它的电阻率、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必需是令人满意的。

5、必须是完全匀质的,它的性质不随批号而波动。

10、陶瓷

1)光学陶瓷

含二氧化硅的玻璃在高温与高压下易受到碱金属蒸气的侵蚀,因此要求制造能在高温和高

压下耐受化学侵蚀的泡壳材料,告别是高压钠灯的制造中需要这些材料。

现代陶瓷技术的进展,已有可能制成几乎达到理论密度的多晶金属氧化物坏体。

使用这种材料制成的产品基本上是无气孔的,因此可透过绝大部分入射的可见光,再加上它所固有的耐熔性质,使它成为一种制造高温电弧管的有效材料。

氧化铝、普通的尖晶石、氧化镁、氧化铍、氧化锆、氧化钍、氧化钇以及各种稀土氧化物均可成为制造半透明和全透明的陶瓷材料。

目前,在制灯中应用得最广的是氧化铝。

除了各种矿石中含有氧化铝之外,已发现天然刚玉、蓝宝石和红宝石都是较纯净的氧化铝。

它结晶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不完整的立方r相氧化铝,仅在约1000C以下才保持稳定,在这温度以上时就形成另一一种稳定的a相氧化铝,a相氧化铝是所有化合物中性能最稳定的,它几乎不溶于强无机酸,不受大多数金属(包括钠在内)和无水卤素的侵蚀,仅在高温下能和碱类起某些反应。

它的熔点为2050C,具有良好的抗热冲击性能。

多晶半透明氧化铝(PCA)管也可用一般的陶瓷制造方法来生产,广泛用于高压钠灯

(HPS)的制造。

壁厚为1MM的陶瓷管的可见光的总透过率可以超过90%。

全透明的氧化铝陶瓷管直接从熔融的氧化铝生长而形成所需尺寸。

这些管子实际上是纯单晶的蓝宝石。

这种材料虽有极好的耐热性和化学特性,透明度也好,但目前它对可见光的总透过率并不比多晶氧化铝高,另外,其各向异性的热膨胀使得很难获得这种材料的可靠和长寿命的封接。

2)普通陶瓷

虽然普通陶瓷包括有不同万分和性质的材料,但是最普通的陶瓷主要由不同比例的氧化铝和二氧化硅所组成。

按其自身的力学、电学和热学的性质而被选用。

常被用作灯座和灯头,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抗热冲击的能力以及在工作温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和耐潮气的侵蚀等。

传统的电气绝缘陶瓷材料是电瓷,有相当高的介电损耗系数,只是它的抗热冲击性能不错,但其电阻率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降低。

这些缺点使电瓷在很大程度上被皂石材料代替。

皂石价廉,容易由机器生产,它能被做成各种形状以适用于不同灯泡的设计需要。

以铝矾土为基本材料的陶瓷含有铝矾土约90%,用作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的

基板,这类用途的陶瓷表面很有光泽,以免表面吸湿造成电击穿。

11、光控制用材料反射器:

两种类型:

规则反射和镜面反射,只包括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反射光;漫反射,包括所有反射的光。

折射器和漫反射:

在选择光控材料时,不仅要考虑其光学特性,而且要注意该材料的强度、韧性、抗热性和抗紫外辐射以及最终产品生产难易等。

如果发射的红外能量不通过灯的玻璃外壳而耗散,而是反射回灯丝上,那么白炽灯的效率就会大大增加,获得这种效果的一个方法就是在外壳上涂上一层红外反射膜。

在低压钠灯中,掺锡的氧化铟薄膜用来把波长为1500~3000nm的红外线反射回到电弧

腔,以维持所需的工作温度。

这种膜在卤素灯中不能得到所需的温度稳定性,于是采用多层氧化物重叠;一种由氧化钽和氧化硅交替涂敷的46层膜,可用化学蒸气沉积法

涂在卤丝灯的外壳表面。

据估计引入理想的红外反射器的卤互灯的理论效率可达约300%,而实际上现在只能获得约40%的效率。

用多层干涉滤波膜层选择性地反射某些波段而透过剩余部分,可以改变灯所发出的光的颜色。

材料加工工艺

A、材料成形

1、锻压:

锻造、机压、铸造

1)锻造:

俗称“打铁”。

2)机压:

冲压、旋压、挤压冲压:

用压力机械并配用相应的模具制造出所需求的产品工艺,分为裁剪、落料、成形、飞边、拉伸等几种工序。

载剪、落料、飞边是一种分离材料的工艺。

成形、拉伸是一种利用材料的延伸特性而改变产品结构的工艺。

在冲压产品中经常出现需要将以上两种工艺重复使用才能达到所要求的产品效果。

在冲压过程中,材料和模具都影响到产品的品质,包括:

材料的延伸性n

材料的硬度n

材料本身的缺陷n

模具的硬度n

模具的合模间隙n

模具结构的合理性n此工艺广泛用于汽车、电脑、电器、灯具等各行业产品制造,如铁质天花灯。

旋压:

利用材料的延伸性,通过旋压机配用相应的模具并由工人技术的支持达到生产产品的工艺,该工艺对外形难度大的拉伸产品有替代作用,灯具行业主要用于铝杯的制作。

挤压:

利用材料延伸性,通过挤压机械并配有线形模具,压制成我们所需要的产品的工艺。

该工艺被广泛用于铝型材、钢管、塑胶管件的制造,灯具行业有导轨、格栅灯面板等。

3)铸造:

负压铸、浇铸、压铸负压铸:

用于对产品密度要求不高,一些产品的制作工艺用于大型机床的制造。

浇铸:

俗称“翻沙”工艺。

压铸:

利用压铸机械和模具制造所需的产品,对结构复杂,立体程度高的产品应用广泛。

该工艺精确度高,表面流平好,广泛用于汽车、兵器、灯具等行业,但制造成本高。

分为热室压铸和冷室压铸。

热室压铸:

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耐高温性差,冷却时间短,用于锌合金压铸(锌合金熔点380C,密度6.75KG/CM3,用于天花灯、射灯的制造)。

冷室压铸:

手工操作程序多,效率低,产品不良率高,耐高温性好,冷却时间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