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会议室设计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66127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种会议室设计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各种会议室设计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各种会议室设计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各种会议室设计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各种会议室设计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各种会议室设计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各种会议室设计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各种会议室设计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各种会议室设计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各种会议室设计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各种会议室设计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各种会议室设计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各种会议室设计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各种会议室设计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各种会议室设计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各种会议室设计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各种会议室设计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各种会议室设计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各种会议室设计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各种会议室设计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各种会议室设计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x

《各种会议室设计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种会议室设计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各种会议室设计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x

电视会议室通常使用广角摄影机,并具有放大缩小功能,以便能取得会议室全景或任一与会者的特写镜头,同时必须把摄影机尽量置于靠近显示器上缘或下缘的地方,使远端会议室能看到所有与会者的正面特写。

 

图一:

以人数来决定电视会议室的大小表示一个人

2.与会者座位安排

通常采用一字排开或小扇形,可取得最佳摄影角度。

但从空间考虑,与会者人数受到较大的限制,大半为4~6人的小型会议室;

而中大型会议室大部分采用U字型,可容纳较多与会人数,但两侧与会者较难取得正面特写,见[图二]。

最差之座位安排为长条型,容易人员画面重叠,无法取得正面特写,而且与会者无法轻易看到远端会议室送过来的图像画面和显示的文件资料。

2.会议室位置

电视会议室应远离吵杂或人员进出频繁的地区,如楼梯间、电梯间、洗手间、工作间等,及容易制造噪音的地方,如空调室、机房、收发室等;

同时避免靠近较特殊的管制地区或高层主管的办公室,以免与会者进出不便或受拘束,感觉不舒适。

会议室最好不要有太多窗户,避免室外光线和吵杂声干扰会议室的视听效果。

而会议室出入口尽量靠近摄影机摆设位置,否则开会时,人员进出将会因运动图象太多而影响画面效果。

3.光源控制

会议室的光源控制非常重要,因为光源直接影响电视画面效果,以下四点建议可改善光源,增进电视会议画面效果。

(1)光源种类

最好选用日光灯,不要用灯泡,因日光灯较柔和且光线分布均匀,效果较佳;

同时避免混合使用日光灯和黄色灯泡,因为如此会致使摄影机混淆不同光源之颜色,因而产生不可预期的效果。

如果必须混用,建议请专业灯光师特别设计。

(2)光源强度

会议室的亮度至少需要500lux,但以750~1000lux效果最佳,一般办公室之亮度大部分在此要求范围内(专业摄影机销售店之光度计可当作参考工具)。

(3)窗户布置

最好采用无窗户之会议室,若避免不了,则以深色布窗帘遮蔽窗户,不要使用易透光之百叶窗。

因室外自然光会干扰光源,使摄影机的白平衡功能失调,因而无法正确设定。

同时必须避免摄影机取景范围内有窗户,否则室外光源会迫使摄影机光圈关小,造成黑影。

(4)阴影控制

使用光源分散器安装于天花板灯具上,使光线能均匀分布到会议室各处;

灯具最好安置于与会者之前上方,并且使用淡色会议桌,避免产生与会者脸部阴影。

4.音讯控制

电视会议室内的回音反射杂波对会议之音响效果影响甚大,所以建议以下列方式将杂波(Noiselevel)控制在50dBSPL以内。

平时可利用SPL测试器距会议桌约0.6米处测量之。

(1)麦克风系统

通常两人共用一支具方向性麦克风,麦克风之间距约为麦克风和与会者距离的三倍,整套系统应以最少量麦克风且能满足会议室需求为原则,尽避免使用过多麦克风而造成不良影响。

(2)室内装璜

靠窗之墙面必须以具吸音效果之窗帘(布幔)隔绝窗外杂音,其中以绒布皱褶窗帘或布幔效果最佳。

地板最好铺地毯,避免人员走动产生太多杂音;

同时尽量不要采用大理石墙面,因大理石容易反射杂讯,影响声音效果。

不过最好的办法还是采用具有回音自动消除器的电视会议系统。

(3)自动回音消除

一般的回音消除器只针对数字网路传输线上所造成的回音,而声效回音消除器主要针对室内的回音和杂讯消除;

如我国华平公司的AUDEC回音消除技术。

它除了可消除网路上的回音外,并运用一套相当有效的数学运算模式,迅速比较所有进入麦克风系统的声音和远端会议室传过来的声音,去除所有重复音、回音和杂讯,使双方均可听到相当清晰的原音。

5.会议室装璜

装璜费用可大可小,但效果不一,为达到于经济性、效益性以及美观上的需求,除了上述有关建议外,须注意下列几点事项:

(1)颜色

尽量采用中性且不易反光的颜色,蓝色系是不错的选择,根据实验证明,浅蓝色使会议室和与会者看起来朝气蓬勃,太深的颜色感觉较无生气。

(2)背景

最好用单一颜色且不易反光的材质,不要采用无结构性而且颜色复杂的背景;

同时避免太暗的背景和纹路复杂的木质墙面。

(3)物品摆设

与会者身后不要摆太多不必要的物品,墙面上亦不要挂容易反光的装饰物或镜子,避免干扰摄影机的取景动作,造成视讯系统不必要的负担。

根据以上五个主要规划设计方向,用户可依不同的电视会议需求及应用方向,规划出最适应的电视会议室,充分满足所有与会者的要求。

不过最重要的乃是谨慎选择功能齐备且易于操作控制的电视会议系统设备,并尽量利用现有的会议室与视听周边系统,以最少投资组合出最佳之电视会议室。

1.3装修工程参考

在图像终端设备定型后,会场的合理设计是决定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总体设计要求如下:

3.灯光:

会议室应避免采用自然光源,采用三基色(RGB)人工光源。

对主要摄像点要安装专用光源。

4.会议室地面:

要求铺地毯。

5.顶上吊天花板:

要求采用吸音材料,颜色不作要求。

6.墙壁装修:

要求采用吸音毯进行软包装,颜色推荐使用米黄色。

7.吸音毯:

用5m或者2m宽的材料,用5cm~10cm宽木条固定,另外用木板做1m高的墙围,木板和墙围的颜色均采用原木颜色。

8.门:

采用木门,并软包装,尽量避免进出时发出声响。

9.窗:

采用两层玻璃,窗帘用厚绒布,颜色推荐使用深蓝色。

10.桌椅:

主席台会议桌和椅子推荐采用浅咖啡色。

11.设备的摆放:

摄像机位置的安排应注意与各其它设备(背投、音响等)保持一定距离,避免电磁干扰。

摄像机不可逆光安装。

会议终端用专用机柜存放。

12.会议室的电源:

为保证会议室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以减少经电源途径带来的电气串扰,应采用三套供电系统。

一套供电系统作为会议室照明供电;

第二套供电系统作为整个终端设备、控制室设备的供电,并采用不中断电源系统(UPS);

第三套供电系统用于空调等设备的供电。

各终端设备供电都要求采用电源总控制模式,便于系统的管理及维护。

一、会议室的环境系统

2.1会议室的大小

会议室的大小与电视会议设备,参加人员数目有关。

空间大小:

可根据会议通常所参加的人数多少,在扣除第一排座位到前面的监视器的距离外(该距离是为提供摄像必要的取景距离),按每人2m2的占用空间来考虑,甚至可放宽到每人占用2.5m2的空间来考虑,15—30人的小会议室须30—60m2,30—50人的中型会议室须60—100m2。

高度:

天花板的高度应大于3m,一般在4m左右。

2.2会议室的环境

会议室内的温度、湿度应适宜,通常考虑为18~22℃的室温,60%~80%湿度较合理。

电视会议室内摆放有电视会议设备,这些设备对温度、湿度都有较高的要求,保持室内的合适温度、合适湿度是保证会议系统可靠稳定运行的基本条件。

为保证室内的合适温度、合适湿度,会议室内可安装空调系统,以达到加热、加湿、制冷、去湿、换气的功能。

会议室的环境噪声级要求为40dB(A),以形成良好的开会环境。

若室内噪声大,如空调机的噪声过大,就会大大影响音频系统的性能,其它会场就难听清该会场的发言,更严重的是,当多点会议采用“语音控制模式”时,MCU将会发生持续切换到该会场的现象。

注意:

南方地区应着重注意防潮,因触摸屏、工控机主板、内存槽等宜受潮失效。

北方地区应着重注意防静电,可通过保护地线的正确连接消除人体静电、电器静电和金属物品静电的影响,避免静电对单板的损坏。

2.3会议室音响效果

根据声学技术要求,一定容积的会议室有一定混响时间的要求。

一般说来,混响的时间过短,则声音枯燥发干;

混响的时间过长,声音混淆不清。

因此,不同的会议室都有其最佳的混响时间,如混响时间合适则能美化发言人的声音,掩盖噪声,增加会议的效果。

具体混响时间的计算公式如下:

T=0.161V÷

{-S×

[2.3lg(1-A)]+4M×

V}

式中各字母含义如下所述。

V:

房间容积(m3)

S:

房间内总表面积(m2)

A:

室内平均吸声系数

M:

空气衰减系数

T:

混响时间(单位为s)

会议室内的高度大约在4m的情况下,根据上式可以得出如下的参考数据:

1.容积小于200m3时的最佳混响时间为0.3s~0.5s。

2.容积在200m3~500m3范围内时的最佳混响时间为0.5s~0.6s。

3.容积在500m3~2000m3范围内时的最佳混响时间为0.6s~0.8s。

三、会议室的工程建设

3.1会议室的布线

视频会议系统应采用暗敷方式布线,会议室和控制室之间应预先埋设地槽或管子。

布设时,在不影响美观的情况下尽可能走最短路线。

视频、音频、通信电缆与电源线应分开布放。

布线时还要考虑布放备用线,以防线缆损坏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

1.通信设备布线

(1)SDH光端机:

SDH光端机E1接口采用75Ω同轴电缆连接,按国标长度在120m内,中兴通讯视讯设备最长支持300m(采用线径Φ4以上的同轴电缆)。

考虑到电缆老化会导致信号衰减,连接不稳定的等后果。

建议E1通信电缆布线长度控制在200m内,线径至少在Φ3以上;

(2)DDN通信设备,卫星MODEM,RS449,其他数字通信设备(DCE)的V.35等数据通信接口:

与之相连的多股双绞电缆长度一般在30m内;

(3)IP网:

终端通常通过HUB连到网上,终端与HUB距离不超过100米。

(4)MCU机架:

建议MCU机架安装在主会场的控制室内,MCU侧要预留的主要是通信接口电缆,如E1,ISDN,V35等接口电缆。

2.电视机的AV端子视频电缆:

与摄像机视频电缆一致,为75Ω同轴电缆,总线长不宜超过75m。

3.话筒线:

带屏蔽层立体声电缆,总长不宜超过75m。

数量视实际需要而定,另外,需多布放50%~100%的备用线。

4.音响设备电缆有两种:

一种是两芯带屏蔽层立体声电缆,一种是分左右声道的75Ω同轴电缆。

音频电缆的布线根据音响设备的音频接口而定,也可以做两种准备而同时布放两种类型的电缆,音频电缆的长度不宜超过75m。

3.2会议室的布局

会议室布局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到观看效果的好坏。

1.控制室与会议室设备间的连线长度不能大于20m,若无条件可以不设控制室,但要在会议室设备旁边安排操作员座位。

2.主席台的座位距离会议室前端应不小于3.5m,会议桌的间距以舒适为主。

3.电视机的放置位置:

电视机应放在相对于与会者中心的位置,最好将电视机置于会议室最前面正对人的地方,距离地面高度大约1m左右;

人与电视机的距离大约为四至六倍屏幕高度;

各与会者到电视机的水平视角不大于60°

4.电视屏幕的大小根据视频会议的数据速率、参加会议人数、会议室的大小等因素决定。

(1)小型会议室:

采用29英寸至34英寸的电视机即可;

(2)大型会议室:

以大屏幕等离子电视机为主,。

5.摄像机的位置:

摄像机的放置位置与电视机的位置基本相同。

6.扬声器的位置:

扬声器的位置可放置在会议室的四角,距离墙壁至少1m。

7.麦克风的位置:

麦克风放在主席台上。

8.麦克风和扬声器间的距离至少在3m以上,并且要尽量避免麦克风的接收方向朝向扬声器的辐射方向。

9.其他设备:

根据会议的需要,灵活的布置会议需要的其他设备,如:

电子白板、录像机、传真机、打印机等。

10.图像显示方式:

会议室画面的显示可分为单屏和双屏两种显示方式,不同的显示方式其终端设备略有差别。

11.整体环境颜色:

影响画面质量的另一因素,是会场四周的景物和颜色,以及桌椅的色调。

一般忌用“白色”、“黑色”之类的色调,这两种颜色对人物摄像将产生“反光”及“夺光”的不良效应。

所以无论墙壁四周、桌椅均采用浅色色调较适宜,如墙壁四周米黄色、浅绿、桌椅浅咖啡色等,南方宜用冷色,北方宜用暖色。

12.摄像背景:

摄像背景不适挂有山水等景物画,否则将增加摄像对象的信息量,不利于图像质量的提高。

可考虑在室内摆放花卉盆景等清雅物品。

增加会议室整体高雅,活泼,融洽气氛,对促进会议效果很有帮助。

下图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会议室的布置图:

整个会议室的显示设备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主席台后的投影(或背投电视),它负责为与会代表提供本会场和另一会场的图像显示,一个是主席台前的4台电视,它们分为两组,负责为主席台领导显示本会场图像和另一会场图像。

图像采集设备也分为两组,主摄像机安装在会场中央,实时采集主席台图像,另一组全景摄像机安装在会议室右前部,对会场全景进行拍摄。

两组摄像机均应为受控摄像机,可由会议电视设备进行控制。

扬声器在会议室的前后各安装一对,为了获得更好的声音效果,要求距墙壁和电视机至少一米。

3.3会议室标牌及背板要求

标牌:

分会场标牌应严格按照规定制作并排放,尺寸为________,字体为_______,颜色为___________,

以下为标牌模板,摆放位置如上图如示。

背板:

应按照集团公司VI进行设计布置,建议用蓝底,白色图标和字,避免使用反光材料,以下为背板模板。

3.4显示设备要求

一般设置两台显示设备,尺寸根据会议室面积进行相应配置,一台显示集团主会场画面,另一台显示当地会场画面(当主会场发送双流时,此台显示设备可以接受双流信号)。

如会场为小型会场,可设置一台投影设备,如环境允许尽可能选择背投方式,以使摄像头可安放在显示墓前以正对与会者。

显示设备需选择支持1080P高清格式的高清电视,基本建议采用50英寸以上。

见以下示图:

3.5会议室的照明

会议室照明系统是会议室的基本必备条件。

好的照明系统能使视频会议的逼真度和清晰度大大提高。

(1)灯区安排

会场灯区:

在距离会议室最前端2.5m处开始安装(监视区内不必安装)。

纵向每隔1m装一排,横向每隔1m装一排,每个点上装两个灯。

主席台灯区:

主席台前安装一排射灯,在距离会议室最前端2m处开始安装。

横向每隔1m装一个,只装一排。

该装置为可选项,可根据会议室实际情况自行选择。

(2)灯光照度要求

灯光光源:

一般采用人工光源的冷光源,诸如三基色灯。

摄影区的照度:

诸如人的脸部应为500LUX(为了防止脸部光线的不均匀,三基色灯应当旋转适当的位置,这在视频会议安装调试时确定)。

监视器及投影机周围的照度:

50LUX~80LUX之间,否则将影响观看效果。

文件图表照度:

不大于700LUX,否则文件、图表的字迹不清晰。

1.在视频会议的灯光照度方面应避免自然光和热光源。

因此,视频会议室的所有窗户都要使用深色窗帘遮挡。

2.为了减小照明灯的镇流器噪声对会议音响的不良影响,会议室所有照明灯的镇流器应集中安装于会议室外面。

会议室的照明安排如下图所示:

灯光要求采用三基色白光照明灯具,会议室窗帘配合要求采用遮光窗帘,避免自然光在会议中进入会议室。

要求如下:

请采用荧光灯间接地以45度角照射,避免阴影以保证色彩和光线的效果

不要混用荧光灯和白炽灯

避免使用自然光

灯光照度是会议室的基本必要条件。

摄像机均有自动彩色均衡电路,能够提供真正自然的色彩,从窗户射入的光(色温约5800K)比日光灯(3500K)或三基色灯(3200K)偏高,如室内有这两种光源(自然及人工光源),就会产生有蓝色投射和红色阴影区域的视频图像;

另一方面是召开会议的时间是随机的,上午、下午的自然光源照度与色温均不一样。

因此会议室应避免采用自然光源,而采用人工光源,所有窗户都应用深色窗帘遮挡。

在使用人工光源时,应选择冷光源,诸如“三基色灯”(R、G、B)效果最佳。

避免使用热光源,如高照度的碘钨灯等。

会议室的照度,对于摄像区,诸如人的脸部应为500LUX,为防止脸部光线不均匀(眼部鼻子和全面下阴影)三基色灯应旋转适当的位置,这在会议电视安装时调试确定。

对于监视器及投影电视机,它们周围的照度不能高于80LUX,在50~80LUX之间,否则将影响观看效果。

为了确保文件、图表的字迹清晰,对文件图表区域的照度应不大于700LUX。

摄像头要求:

与显示设备位于同一位置,安装高度根据采用摄像头在最大俯视角度应相对与会者就坐高度为参考,一般应以最下采集边缘在与会者面前会议桌中部为佳。

摄像头最高采集边缘线需保证将会场背板图及与会者全景放入一个区域内。

3.6会议室供电、接地系统

1.供电系统

会议室的供电采用三套供电系统。

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会议室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减少经电源途径带来的电气串扰。

会议室的供电系统图如下图所示。

会议室供电系统

三套供电系统的交流火线分别采用三相火线中的各一相。

第一套供电系统作为会议室大楼照明供电;

第二套供电系统作为整个视频会议终端设备、控制室设备的供电,并采用不间断电源系统(UPS);

2.接地系统

接地是电源系统中比较重要的问题。

接地规则如下:

(1)交流电源的保护地:

安装在交流三芯电源插座(接线板)的中间一芯上。

可用万用表测量电源插座三芯间的交流电压差来简易判断交流电源中地线的有效性:

“地线——火线”电压差约220V,“零线——火线”电压差约220V,“地线——零线”电压差约0.5V~4V。

“地线——零线”交流压差小于0.5V时,应怀疑其地线和零线是否短接在一起,交流电零线上的回流将会影响数字通信脉冲信号;

“地线——零线”交流压差大于4V时,应怀疑其保护地线安装连接的可靠性,需用地阻仪测试其保护地线的地阻值,单独接地时应小于4Ω,联合接地时应小于0.3Ω。

(2)会议室所需的地线:

宜在会议室设置的接地汇流排上引接。

单独设置接地体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若设置单独接地体有困难,也可与其它接地系统合用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应大于0.5Ω。

采用联合接地的方式时,保护地线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中的第五根线(即交换、传输等通信设备的机架保护地线),它应与传输设备机架的保护地共地,而与交流电流的零线必须严格分开,否则零线不平衡电流或不正常的地线将会影响设备输出信号的脉冲波形,造成通信连接的不稳定。

(3)安装UPS时要特别注意美国标准的UPS对市电输入有“左零右火”的要求,欧洲标准对市电输入的要求为“左火右零”。

若输入不对,其稳压后输出口的保护地线可能丢失,输出的交流电源插座中“零线——地线”间交流压差可能在100V左右。

四、各类型会议室设计参考

4.1大型会议室

会议室在250M²

以上,参会人员达到100人以上。

用于总部召开的覆盖全国范围的大型行政工作会议。

以下为总部会议室配置

Ø

主/辅摄像设备、麦克风

专业声音收集设备

会议终端设备

辅助电视机、录象机

大屏幕液晶电视

专业音响设备

专业光源

音响、灯光、播放综合控制设备

影响画面质量的另一因素,是会场四周的景物和颜色、以及桌椅的色调。

要求采用米黄色吸音处理墙体,忌用“白色”、“黑色”之类的色调,这两种颜色对人物摄像将产生“反光”及“夺光”的不良效应。

所以无论墙壁四周、桌椅均采用浅色色调较适宜,如墙壁四周米黄色、浅绿、桌椅浅咖啡色等,南方宜用冷色,北方宜用暖色,使所提供的视频电平近似0.35V。

摄像背景(被摄人物背后的墙)不宜复杂,否则将增加摄像对象的信息量,不利于图像质量的提高。

可以考虑在室内摆放花卉盆景等清雅物品,增加会议室整体高雅,活泼,融洽气氛,对促进会议效果很有帮助。

从观看效果来看,监视器的布局常放置在相对于与会者中心的位置,距地高度大约一米左右,人与监视器的距离大约为4-6倍屏幕高度。

各与会者到监视器的水平视角应不大于60度。

所采用的监视器屏幕的大小,应根据会议电视的数据速率,参加会议的人数,会议室的大小等几方面的因素而定。

对小型会议室,只需采用29寸至34寸的高清液晶电视加投影机即可,但要求投影机尽可能采用背投方式,以避免与正中布设的摄像头相干扰;

大型会议室应以投影结合大屏幕高清液晶显示器为主,可在酌情选择电视机的大小,最好将电视机置于会议室最前面正对人的地方。

摄像机放置的最佳位置应与监视器的位置基本相同,扬声器的位置可放置在会议室的四角,实际中常常是挂在四周的墙上。

以下为集团要求大型主席台式会议室布局:

4.2中型会议室

会议室在150M²

--250M²

,参会人员达到50人左右。

主要用于行政工作协调会议。

以下为中型会议室配置

以上U型会场可根据现有会场环境进行选择

4.3小型会议室

会议室在50M²

--150M²

,参会人员达到30人左右。

主要用于常见的业务协调会议。

以下为小型会议室配置

主摄像设备、麦克风

4.4圆桌会议室

会议室在50M以下,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