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下语文教案(表格)第二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66548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二下语文教案(表格)第二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下语文教案(表格)第二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下语文教案(表格)第二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下语文教案(表格)第二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下语文教案(表格)第二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下语文教案(表格)第二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下语文教案(表格)第二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下语文教案(表格)第二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下语文教案(表格)第二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下语文教案(表格)第二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下语文教案(表格)第二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下语文教案(表格)第二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下语文教案(表格)第二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下语文教案(表格)第二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下语文教案(表格)第二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下语文教案(表格)第二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二下语文教案(表格)第二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部编版二下语文教案(表格)第二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二下语文教案(表格)第二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二下语文教案(表格)第二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并结合朗读,出示有关词语卡片:

“足迹、曾、泥泞、脚窝、年迈、荆棘、花瓣、晶莹、四处寻觅、需要”,认读词语。

3.开火车朗读词语卡片,并理解词语:

(1)可以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足迹、曾、脚窝、”。

(2)教师讲解“泥泞”。

4.朗读短语:

弯弯的小路长长的小溪蒙蒙的细雨

温暖的春风晶莹的露珠年迈的大娘

(提示:

“的”要读得轻而短)

5指导读好诗中的几个长句子:

三、学习第一、二诗节,品读感悟雷锋精神。

1.过渡: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让我们先沿着长长的小溪去寻找吧!

2.抽生读第一诗节,教师以评导读,体会“寻找”时急切的心情。

重点指导好第二个“你在哪里”,语气更为强烈。

3.品读、感悟第二诗节。

(1)教师范读第二段,学生聆听教师是怎么有感情地朗读的。

(2)学生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画面:

读着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并边交流边朗读边指导、评议。

(4)触摸雷锋的心灵:

再想象,雷锋这样做,他心里是怎样想的呢?

(通过学生的想象和点评,体会雷锋叔叔“心中有他人,处处为他人

着想”。

)(引导学生边感受边感情朗读)

4.背诵第一、二诗节。

(自由准备、个别配乐背诵、集体配乐背诵)

四、生字书写指导:

1.出示要书写的字“雷、锋、泥泞、叔、冒”,小组交流:

你怎么记住这些字?

哪个字比较难写?

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背诵第一、第二诗节。

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标上诗节序号,把诗句读正确、流利。

抽生分节朗读。

开火车朗读词语卡片,并理解词语:

抽生读第一诗节,教师以评导读,体会“寻找”时急切的心情。

品读、感悟第二诗节。

学生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

设计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学反思

审核人签字:

审核时间:

xxxxxxxxxxxxxx电子备课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2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诗歌“语疏而意远”,如何感动学生。

文中最后一句的意思及“雷

锋叔叔”的含义。

引导法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卡片中的词语。

听写词语:

冒着、雷雨、雷声、打雷

2.理解词语:

(1)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年迈、四处寻觅”。

(2)教师讲解“荆棘”。

(3)联系生活理解“晶莹”。

并拓展练习“晶莹的()”。

二、感情朗读第三、四诗节,在口语交际中进一步体会雷锋精神。

1.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诗节。

2.展示有感情地朗读。

(配乐)

3.进行口语交际,体会雷锋精神。

4.配乐背诵第三、四诗节。

5、小结填空:

我们在(),找到了()的脚窝,在(

),找到了(),那是雷锋叔叔留下的足迹。

三、学习第五诗节,寻找身边的活雷锋。

雷锋叔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感动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他们号召全国人民“学习雷锋好榜样”,并把每年的“3月5日”定为“学雷锋日”。

于是在我们身边涌现了许许多多的活雷锋。

2.师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诗节。

3.生结合“学习小伙伴”的提示,想想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通过交流,使学生懂得这里的“雷锋叔叔”不是特指的,而是千千万万向雷锋学习的“活雷锋”。

并拓展到上文的“雷锋叔叔”,也许不是真正的雷锋,也是那些活雷锋。

4.找身边的雷锋,练写诗句。

(学生写诗,教师巡回指导。

(2)交流、点评。

四、总结全文,背诵诗歌。

同学们,让我们也加入到学雷锋的行列中去,让雷锋精神发扬光大。

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配乐朗诵全文。

五、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剩余六个生字:

“需、迈、迷、迹、滴、洒”,观察,提出书写要点,教师重点范写指导。

(1)走之儿的“点”稍靠右,“横折折撇”的折度要小而流畅,“平捺”要有轻重变化,弧度稍平。

(2)“滴”:

认清右下“同字框”的内部是“古”。

2.学生练写,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写字姿势。

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年迈、四处寻觅”

联系生活理解“晶莹”。

背诵第一、二诗节

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诗节。

进行口语交际,体会雷锋精神。

配乐背诵第三、四诗节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冒着抱着泥泞

雷锋叔叔,

你在哪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背着踏着荆棘

活雷锋

6千人糕

1.会认本课“糕、特”等16个生字,会写“能、味”等9个生字。

2.掌握多音字“的”的读音。

认识本课生字。

教授法

一、揭题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新课文《千人糕》。

(板书课题)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问题想问?

(学生自由举手回答)

3.教学“糕”字,“米”字旁的字与粮食有关。

二、读文识字,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要求:

标出自然段序号;

画出生字词语;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记。

(2)小组内互相检查读文情况,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

2.识字。

(1)小组内由组长带领用生字卡片认读生字,注意读准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字;

注意读好零声母的字“熬”。

(2)组内自主识字交流:

这些生字哪些你已经认识了?

是怎么记住的?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字:

①多音字组词识记:

de(红红的)dí

(的确)

②同偏旁识记:

糕——糖蔗——菜——劳

③熟字换偏旁:

待——特消——销

3.教师检查字词。

出示词语,开火车读,指名读、男女生交换读等。

4.再读课文,这次要比刚才读得更好、更流利

三、学习课文第1~6自然段

1.自由读第1~6自然段,想一想这几个自然段在讲什么事情。

2.分角色表演这一段话。

(1)画出文中表示疑问的句子。

(2)指导读好疑问句。

3.思考下列问题,从文中找出答案。

(1)什么是千人糕?

(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

(2)千人糕是什么样子的?

(比桌子还大?

味道很特别吗?

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呢?

(互相讨论)

四、书写指导

1.学习“能、味、买”三个字生字。

(1)能:

左右能宽,左下部的“月”字撇画要改为竖画,右边两个“匕”字分写上下格,下“匕”略大。

(2)味:

右边“未”字,上横短,下横长,注意与“末”字区别、

(3)买:

起笔横勾居上居中,末笔要写成长点,而不是捺画。

2.学生练习书写,师生共同评价。

练习组词说句子。

齐读课题,质疑

自学生字

个别认读

集体认读

指名认读生字

边听边想:

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书写生字

6千人糕

6千人糕

1.能够读通课文,知道“千人糕”要经过哪些劳动才能做成。

2.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知道“千人糕”要经过哪些劳动才能做成。

一、复习导入

1.词语积累。

(1)听写词语。

(2)找近义词。

好奇特别急忙

2.回顾上节课中的问题。

二、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千人糕,但是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我们还没有找到答案,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研读第7~11自然段

1.指名读第7~9自然段。

(1)出示问题:

千人糕是怎样做成的?

(2)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出示句子:

千人糕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

①大米是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

②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

③糖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

甘蔗、甜菜也要先种出来;

熬制时需要工具和火……

④米糕做好后,需要包装、送货、销售。

(3)从千人糕的制作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

(没有工人叔叔和农民叔叔以及所有人的合作,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我们是很难吃上这香甜的“千人糕”的。

2.读第10、11自然段。

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1)比较词语:

普通——普普通通(普普通通比普通程度上要深些,在上面的句子中强调了米糕的普通)

(2)指名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一块普通的糕,都要经过成千上万人的劳动,那么,一个不平凡的东西不更是如此吗?

看来,世界上任何一样东西都要许多人共同劳动,才能创造出来。

(3)练习说话。

以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样东西为例,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说说这东西也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出来的。

(4)小结:

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我们需要的东西五花八门,而这一切需要许许多多的人共同努力,互相协作,才能得到。

三、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指名说说学习过这篇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米糕是怎样做成的?

将下列句子按顺序排一排。

()把大米磨成粉,加上糖做成米糕。

()工厂里的工人将米糕进行包装。

()农民种出稻米。

()放在商店里进行销售。

照样子,写一写。

平常——平平常常

普通——()

平安——()

高兴——()

包装、送货、销售……

大米+糖=千人糕

7一匹出色的马

1.认识本课“郊、泛”等14个生字,会写“匹、波”等8个生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识字写字。

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和家人一起散步的经历,散步时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我们来请两位同学来讲一讲吧。

(点名学生回答)

2.同学们的故事十分有趣,我们今天也来学习一篇有趣的故事《一匹出色的马》。

二、有哪位同学知道“出色”是什么意思?

(学生自由回答)请同学们用出色来说一句话。

(点名学生造句)大家想知道这匹出色的马是什么吗?

那么们一起来读课文吧。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学生轻声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字音。

遇到生字拼读困难时,可以借助拼音朋友的帮忙反复朗读。

2.识记生字。

(1)读准字音。

课文中的生字宝宝想考考你们,看看谁认识它们。

(课件出示词语)

(2)指名读,齐读。

注意区分前鼻音、后鼻音和三拼音节。

易读错的字可相机指导拼一拼,然后指名读、开火车读。

(3)交流识字方法:

相机指导,“郊、波、纹”等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葱、毯”等可用图片帮助理解记忆,其他生字可以采用组词认读的方法识记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读通读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指名轮读课文。

把各组选派的代表,指定顺序,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选最佳“朗读小能手”。

3.交流阅读收获。

让学生再次自由读全文,想想自己了解了哪些知识,读后让学生从不同方面交流。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在郊外他们看到哪些自然景色?

(2)妹妹求抱抱时,爸爸妈妈是怎么做的?

(3)“一匹出色的马”指的是什么?

(4)妹妹前后有哪些变化?

4.提出疑难问题,存疑,让学生再继续细读课文想想、议议。

将下列汉字注音正确的打“√”,错误的改正过来。

()()

读课文,回答问题。

(1)本文写“我”和、、一起到散步时的事情。

(2)“一匹出色的马”是指。

读完课文,你有什么疑问?

请写下来。

7一匹出色的马

郊、波、纹

7一匹出色的马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想象和游戏带给我们的快乐感受。

2.理解课题“一匹出色的马”指的是什么。

理解课文内容。

1.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生词的认读识记情况。

二、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匹出色的马》。

细读第1~3自然段,积累词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你觉得春天的郊外美丽吗?

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学生自由读文。

3.全班反馈交流,画出体现春天的郊外美丽的句子。

4.读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

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

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1)读这些句子,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出示图片)

(2)你在郊外游玩的时候还会看到怎样的美丽景色?

(小组交流)

(3)仿照上面的句子,练习说话。

(4)词语积累扩展。

①画出文中表示“绿色”的词语,抄一抄,并照样子说一说。

②体会“恋恋不舍”的意思。

三、分角色朗读第4~7自然段,体会妹妹的变化

1.小组指派代表,分角色朗读。

(1)指导朗读时应读出感情,妹妹的话要读出哀求、撒娇的语气,爸爸的话要,读出鼓励的情感,妹妹的最后一句话要读出愉快、得意的语气。

(2)互相评议,谁读得最好,评为“朗读之星”。

(3)小组开火车读。

2.体会妹妹的变化。

(1)出示句子:

当我们往回走的时候,妹妹求妈妈抱她:

“我很累,走不动了,抱抱我。

想一想:

此时妹妹的心情是怎样的?

为什么妹妹会求妈妈抱她?

(2)出示句子:

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

①此时妹妹的心情是怎样的?

(高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蹦蹦跳跳、笑着说)

②为什么妹妹会从“求”到“高兴”?

(因为妹妹得到了一匹出色的马)

③妹妹的“马”是从哪里来的?

这匹马是一匹怎样的马?

(爸爸在一株柳树下拾到的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

④为什么爸爸会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

你觉得这匹马怎么样?

人写一封信吧!

注意信的书写格式,试着写一写。

(1)照样子,写词语。

葱葱绿绿

()()

(2)句中把田野比作,写出了田野的和的特点。

(3)请用“念念不舍”一词造句。

(4)妹妹求爸爸抱她的时候,爸爸是怎样做的?

在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

(5)爸爸把又长又细的柳条说成是“一匹出色的马”的目的是。

又长又细的柳条

妹妹求抱抱高兴

语文园地二

1、认识生字词,熟读生词,了解常见职业名称。

2、根据情境,练习写话。

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认识生字词,熟读生词。

一、我会认读

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吗?

能不能简单的给我们介绍一下。

(指名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1、出示课本上的生字。

老师领读生字,学生跟读,开火车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出示生词,学生自由读生词,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生词认读情况,相互纠错正音。

3、请“小老师”带读词语。

4、解释词语意思。

结合图片,看图理解词语的意思。

5、全班一起齐读词语,每个词读三遍。

二、我会写话

(一)照样子写一写

1、出示课本短文景物:

田野、云、大树

示例:

天上的云

雪白雪白的

好像一群小绵羊

2、你喜欢哪些景物?

为什么喜欢它?

请同学来说一说。

景物:

风景,花草树木,山峰,河流,建筑等都属于景物。

3、指名同学说自己喜欢的景物,引导学生说“…像…”的句子。

提示:

鲜花——蝴蝶

小河——飘带

月亮——白玉盘

……

4、写一写。

拿出练习本,把自己最喜欢的风景,用上“…像…”的句式,写一写,写一句即可。

5、作品展示。

挑选优秀的作品放到投影下进行展示。

(二)介绍我的好朋友

1、说说你的好朋友是谁。

小组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的好朋友是谁?

长什么样子?

你们经常在一起做什么?

2、指名学生起来说一说自己的好朋友。

引导学生以“他是谁?

”这个思路组织语言。

3、出示课本示例。

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按照出示的例子,自己也介绍一下自己的好朋友吧!

4、作品展示。

三、我的发现

1、出示句子,学生自由读句子。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分别圈出两组句子中的“特别”“经过”。

这两句话带点的词语的意思相同吗?

分别是什么意思?

学生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思考问题。

3、指名说说自己的答案,教师讲解。

特别:

第一句中特别强调“很、十分、非常”;

第二句中的特别强调“与众不同”。

经过:

第一个经过是“花费、集结”的意思;

第二个经过是“路过、走过”的意思。

4、小结

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尽相同,理解词语的意思,必须把它放进语言环境里,才能理解得更准确。

介绍父母的工作

引导学生说“…像…”的句子。

小组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的好朋友是谁?

用“特别”和“经过”说话

语文园地二

小河——飘带

月亮——白玉盘

……

语文园地二

1.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

2.了解谚语这种语言形式,培养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

3.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味。

了解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