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学自然学科科教版备课二年级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66667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4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小学自然学科科教版备课二年级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上海小学自然学科科教版备课二年级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上海小学自然学科科教版备课二年级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上海小学自然学科科教版备课二年级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上海小学自然学科科教版备课二年级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上海小学自然学科科教版备课二年级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上海小学自然学科科教版备课二年级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上海小学自然学科科教版备课二年级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上海小学自然学科科教版备课二年级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上海小学自然学科科教版备课二年级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上海小学自然学科科教版备课二年级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上海小学自然学科科教版备课二年级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上海小学自然学科科教版备课二年级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上海小学自然学科科教版备课二年级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上海小学自然学科科教版备课二年级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上海小学自然学科科教版备课二年级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上海小学自然学科科教版备课二年级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上海小学自然学科科教版备课二年级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上海小学自然学科科教版备课二年级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上海小学自然学科科教版备课二年级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小学自然学科科教版备课二年级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海小学自然学科科教版备课二年级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小学自然学科科教版备课二年级上Word文档格式.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小学自然学科科教版备课二年级上Word文档格式.docx

应该怎样向别人清楚地描述物体的正确位置?

从而使学生产生确定物体位置的学习需求。

*通过讨论与交流,应使学生明白,确定物体的位置不能缺少参照物和方向这两个要素。

这里学生能以前、后、左、右、远、近等方向词语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即可。

*阅读:

教材第2页的小资料。

在图上怎样表示方向?

教材第2页的学校平面图,在学校平面图上标出东、西、南、北。

自选校园中某一个物体为参照物,说说体育馆的位置。

*思考:

怎样用东、西、南、北来表示前面游览图中某个物体的位置?

*绘制:

画一张自己学校或自己小区的简易平面图,并根据平面图说说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中应使学生知道,教材中呈现的是

在图上表示方向的一般规定,例如正规的地图等都是这样表示方向的。

如有特例,会加以特别标识。

*让学生再次描述游乐场游览图中某个物体的位置,主要训练学生应用东、西、南、北等方向词语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材中提供的“学校平面图”仅是一个范例。

通过观察与交流活动,使学生不仅能看懂图,更能启迪他们去学画平面图。

对于学生画平面图,评价的要求不要太高,只要能让人看懂图意就行。

板书设计:

它们在哪里

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先要以某一物体为

参照物,再观察这个物体在参照物的什么方向。

可以用前、后、左、右等方位词描述物体位置。

 

1-2欢乐总动员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游乐设施运动路线的观察与比较,发现它们有不同的特点。

2.通过观察、比较,学会根据物体运动方向的变化特点对运动形式进行分类。

3.通过交流,学会简单描述直线运动、圆周运动、摆动的特点,并能用不同的方法让无体验不同的路线运动。

2.教学重点:

比较直线运动、圆周运动、摆动等运动形式的特点

3.教学设计:

观察、比较游乐设施的运动路线

1.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各种游乐设施的运动路线不同。

2.通过交流,学会简单描述直线运动、圆周运动、摆动的特点。

各种游乐设施的图片或录像

以不同的形式运动

能根据自己对运动形式特点的理解,让同一物体沿不同的路线运动。

网球、乒乓球或其他小物体

游乐场里的设施是怎样运动的。

游乐设施运动路线的特点。

*记录:

各种游乐设施的运动路线,并比较相同与不同。

*分类:

根据运动路线是否改变以及变化的情况进行分类。

分类的结果及理由。

旋转木马运动的录像或图片。

旋转木马的运动过程包括哪些运动方式。

列举自己还知道的直线运动、圆周运动、摆动的例子。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游乐设施的运动方向又没有改变?

运动方向是怎样改变的?

帮助学生发现其运动特点。

*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记录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并要求学生说出分类的理由。

*准备一些不同运动形式的例子,例如录像或图片,供学生观察并讨论。

使网球以不同的形式运动的方法。

讨论的结果。

*实验:

验证设想并记录。

介绍新方法。

*要保证物体作直线运动对学生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可以启发学生:

给它做一个直的轨道行吗?

*引导学生关注别人的想法,增强向别人学习的意识

欢乐总动员

运动路线

直线运动圆周运动摆动

如:

跳楼机如:

摩天轮如:

海盗船

第2单元动植物传后代

2-1奇妙的种子

1.通过观察、比较,知道许多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和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2.通过设计对比实验,了解设想和实施种子发芽的实验,观察、比较种子发芽前后的变

化。

3.通过长周期观察,培养探究种子萌发的兴趣和持续观察、记录的耐心。

知道许多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并自己尝试发豆芽

教学难点:

尝试在一定条件下发豆芽

了解种子的种类

1.通过介绍,了解种子的种类、特点。

2.通过交流,知道植物不同,种子也不同,并体会到植物可以通过种子繁殖后代。

多种植物的种子(如稻谷、蚕豆、绿豆、黄豆、西瓜籽、南瓜籽等)

比较不同的豆芽

1.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种子发芽前后变化(如:

黄豆、绿豆、蚕豆的豆芽)的不同。

2.通过介绍,了解种子不同长出的豆芽也不同。

黄豆、绿豆、蚕豆等发出的豆芽;

水稻等植物的照片

活动三:

发豆芽

1.通过观察,知道许多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以及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2.通过设计对比实验,提高设想和实施种子发芽的实验的能力。

透明塑料盒、土、海绵、棉花、水、不透明杯子

认识黄豆、西瓜、南瓜等植物。

这些植物是怎么来的?

植物妈妈找宝宝。

*小结:

许多植物都是通过种子传后代的。

*指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农作物。

*在游戏过程中,指导学生认识不同植物的种子,引发学生对种子产生兴趣。

*注意:

可以不出现“繁殖”一词。

识别书上不同的三种豆芽。

这些豆芽有哪些不同?

在活动作业第6页上记录下观察

到的不同之处。

三者在根、茎、叶等方面各有不

同。

*指导学生用简单的词语,如长短、粗细等

进行记录。

*引导学生在交流时充分表达自己意见。

怎样使种子变成豆芽?

*设想:

让种子发芽的简单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并予以完善。

*长周期观察:

实施自己设想的方案,并填写活动作业第6页和第7页的记录表。

*尊重学生的经验,并鼓励学生设法证明自己的观点。

*交流时,鼓励学生提出质疑,不断完善方案。

*督促学生检查发芽中的种子,并做好记录。

奇妙的种子

不同种子长出的豆芽也不同。

2-2种子的萌发和生长

1.通过交流,知道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

2.通过观察,了解种子萌发的一般过程。

3.通过比较、分析,知道不同种子的萌发过程既有不同的地方,也有相似的地方,并体会耐心的观察和记录对于科学研究很重要。

交流比较种子萌发的过程

了解种子萌发的过程

1.通过交流,进一步认识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

3.通过交流,知道种子萌发需要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种子萌发的过程的资料

比较不同种子发芽的情况

1.通过观察,发现黄豆、绿豆、蚕豆虽然有不同的萌发时间,但有着相似的萌发过程。

2.通过长期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体会长期的耐心观察、记录对于科学研究很重要。

黄豆、绿豆、蚕豆萌发记录表及其实物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展示:

种子萌发成果展览会。

黄豆、绿豆、蚕豆的萌发情况。

*引导学生共同讨论以何种方式举办成果展览会。

*引导学生关注别人的实验记录中有哪些地方和自己的不同,以及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

*比较:

这些种子萌发过程的相同之处和

种子萌发过程的不同。

三类种子虽然萌发的时间不同,

但有着相似的萌发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豆芽各部分分别对应植物的哪一部分。

*鼓励学生关注植物细微的变化,引导学生用所记录的数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鼓励学生课后尝试其他种子能否发芽。

种子的萌发

不同种子萌发的时间不同,但萌发过程相似。

2-3动物宝宝

1.通过资料收集与介绍,知道常见动物有卵生和胎生这两种繁殖方式。

2.通过多次观察、比较,发现动物子代的形态通常与亲代既有相似又有不同。

3.通过观察,感受动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知道动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卵生和胎生

比较动物的子代和亲代之间的异同

了解卵生和胎生

2.能举例说明常见动物有卵生、胎生两种繁殖方式,并能简单说出卵生和胎生的区别。

各种动物不同繁殖方式的媒体资料

为狗宝宝找妈妈

1.通过多次观察、比较,发现动物子代有许多特性和亲代很相似。

2.在观察的过程中,体会相似的特性是从亲代继承来的。

幼犬及对应成年犬的图片、猫妈妈和小猫的媒体资料

寻找动物子代和亲代之间的不同

1.通过多次观察、比较,发现动物子代和亲代之间有不同以及动物子代个体之间有不同。

2.通过观察,感受动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了解:

不同的动物如何繁殖后代。

录像中的这些动物产下后代的方

式有什么不同?

根据产下后代的不同方式,在活

动作业第8页上写下更多的动物

名称。

*指导学生认识动物产生后代的方式有像鸡一样生蛋的,有像羊一样直接生小羊的。

*听故事:

狗宝宝和狗妈妈失散的故事。

帮助狗宝宝找妈妈。

帮助狗宝宝找到妈妈的依据。

狗宝宝这些与狗妈妈相同的地方

是怎么来的?

狗宝宝继承了妈妈的很多特点。

*设置故事情景,引发学生兴趣。

*指导学生指出小狗与狗妈妈之间的相同点。

*可以不出现“遗传”一词,用“继承”加以描述。

书上三只猫在毛色、色斑位置、眼睛形状、耳朵形状等方面的特点。

三者在以上这些方面的不同。

把不同点记录下来。

你还发现了哪些方面的不同?

*在了解小动物与其父母之间有相似处之后,着重指导学生寻找三只猫之间的不同点。

*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寻找更多的不同点。

动物宝宝

常见动物有卵生和胎生这两种繁殖方式。

动物子代和亲代之间存在不同。

2-4我像谁

1.通过多次观察、比较,发现子女与父母既有相似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

2.通过比较,了解头发曲直、酒窝有无等外貌特征基本遗传自父母,在个体之间存在差

异。

发现子女的很多外貌特征遗传自父母

慧眼识宝宝

1.能抓住肤色、眼睛的形状及颜色、头发的颜色等要素,仔细观察人的外貌特征。

2.通过多次观察、比较,发现子女有许多外貌特征和父母很相似。

3.通过交流,体会这些特征继承自父母。

各种家庭成员照片

小小展览会

通过联系自己与佳人进行比较,了解子女有很多特性遗传自父母。

家庭成员照片

寻找家庭成员的不同

1.通过比较,发现子女和父母之间还有很多地方不一样。

2.通过对比,发现人在头发曲直、酒窝有无等外貌特征方面存在个体差异。

教材上父母和孩子的照片。

*判断:

这些父母的孩子分别是哪一个?

你判断的根据是什么?

孩子有许多特性是从父母那里继

承来的。

*指导学生从各方面观察父母和孩子的相同点。

*让学生充分说明自己判断的依据,比如根据肤色、头发颜色等。

*展览会:

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自己和父母哪些地方长得相似。

除了长相外,你还有什么方面像

父母?

*在介绍家庭成员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对自己家人的热爱。

图片上的小朋友不同的面部特征。

他们各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你和父母除了有相似之处,还有

哪些不同之处?

把自己以及父母长相的特点记录

在活动作业第9页上。

*拓展:

在班级里调查四种遗传特征各类

型的人数,找出哪种类型人数较多。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上小朋友之间的不同之处,引发学生对个体差异的兴趣,鼓励学生说说个体之间还有哪些不同之处,比如:

卷舌、平舌,耳朵的不同,牙齿的不同等。

*由学生之间的差异,过渡到对比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差异,同时指导学生学会记录。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也可做张调查表,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发现班级成员之间的共同点。

我像谁

子女与父母既有相似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

头发曲直、酒窝有无等外貌特征基本遗传自父母。

第3单元三天气变化

3-1观察天气

1.通过描述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和设计天气现象符号,进一步认识常见的天气现象,并

能区分晴天、多云、阴天。

2.通过两次观察、比较同一朵云,发现云的形状、位置等都会发生变化,培养学生仔细、

耐心观察的能力。

观察不同的云和两次观察、比较同一朵云,发现云是在变化的

对晴天、多云、阴天的区分

3.活动设计:

观察云

1.通过连续观察、比较同一朵云,发现云的形状、位置等都会发生变化。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彩笔

了解常见的天气

1.通过观察,进一步认识常见天气现象的特征。

2.通过设计天气符号以及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培养学生表达和质疑的能力。

晴天、多云、阴天、雨、雪、风等天气现象的照片

*绘画:

平时所见的云。

天上的云。

观察的结果。

你的画和你的观察

结果有什么差别?

一朵云是否会发生变化?

选一朵云,连续观察它的形状和

云的变化。

完成活动作业第12页

相关内容。

观察的情况。

*活动前要求学生带好活动作业以便后面的记录。

*引导学生发现:

云是各种各样的。

*活动前教师要讲清观察的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

如果观察云的位置变化,要选好参照物。

*注意观察的连续性,提醒学生将观察开始和结束时云的形状画下来。

*学生交流的角度各有不同,可多请几个学生回答,相互补充,总结出云是在不断变化的。

*本活动让学生先通过观察云的多少,判断天气状况,再进一步通过云的变化判断天气的变化。

根据云的多少,说说今天的天气。

说说其他天气现象。

*设计:

根据天气特征,设计天气符号,完成活动作业第12页相关内容。

大家设计的天气符号有什么不

同?

说说你的理由。

云的多少不同,天气不同。

我们

可以根据云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

*帮助学生区分当天是晴天、多云还是阴天。

*学生在描述天气现象的时候,可出示相关的照片,帮助其描述得更加准确。

通过描述一些天气现象的最显著特征,让学生进一步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为画天气符号做准备。

*设计的符号应简洁,并能表示天气的特征。

观察天气

我们可以根据云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

天气现象

晴天

多云

阴天

刮风

雷电

符号设计

3-2观测风

1.通过设想各种感知风的方法,培养求异思维能力。

2.通过设想、制作测风工具,体验简单设计的过程,初步培养解决问题和动手的能力。

3.通过观测、记录风的活动,感知风的大小和方向在变化。

利用提供的材料设计、制作测风工具并进行观测

感觉风的大小与方向

1.通过交流,了解借助感官和身边的物体感知风,体会风有大小和方向。

2.通过设想各种感知风的方法,培养求异思维能力。

制作测风工具

1.通过设想、制作测风工具,让学生体验简单设计的过程。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棉线、小木棒、橡皮泥、底板

观测、记录风的大小

1.通过利用自己制作的测风工具观测风的大小和方向,进一步感知风,体会风有大小和方向。

2.通过记录测风的数据,进一步培养记录的能力和简单分析数据的能力。

测风仪、记录纸

怎样知道现在有没有风?

到校园里用各自的方法感觉风的

存在。

描述自己感觉风的方法和实际的

感受。

风有大小和方向。

*教师可选择一个有风的日子,让学生在操场上活动,引导学生借助周围的物体观察风,并感受风的大小和方向。

*鼓励学生讲出感觉风的各种方法。

*引导学生关注风的大小和方向。

知道风向和风力的方法。

利用小棒、布条、底座等材料设

计测风工具。

测风工具的设计方案。

*制作:

利用小棒、布条、底座等材料制

作一个测风工具。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设想一些办法。

*鼓励学生产生多种设计方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利用自制的测风工具观测和记录

风的方法。

讨论结果。

利用自制的测风工具观测风,每

隔两分钟观测并记录一次,完成活动作业第13页相关内容。

观测结果及新的发现。

风的大小和方向会发生变化。

*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小棒的三种颜色判别风的大小:

当布条与顶端红色持平,风力为最大;

与黄色持平为较大;

与蓝色持平,风力最弱。

*观测前,教师应提醒学生在窗台前观测风时要注意安全。

*学生观测时,教师应巡视,对于没有掌握观测方法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

观测风

风有大小和方向。

风的大小和方向会发生变化。

3-3观测气温

1.通过比较各种获知气温的方法,发现用温度表观测气温是最可靠的方法。

2.通过讨论和测量,掌握正确使用温度表的方法,并知道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气温是不

同的。

用温度表测量气温,发现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气温的差异

学习温度表的读数方法

了解、比较测量气温的方法

1.通过比较各种获悉气温的方法,知道用温度表测量气温是最可靠的方法。

2.通过讨论,激发学生探究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气温情况的欲望。

温度表

用温度表测气温

1.通过观察,初步了解温度表的构造,能说出温度表中的红色液柱是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的。

2.通过利用温度表测量气温的活动,初步学习正确使用温度表。

3.通过实地测量,发现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气温不同。

介绍百叶箱

活动目的

1.通过介绍,初步了解百叶箱的构造和用途。

2.通过了解,体会科学观测与记录的重要性。

介绍百叶箱的图片

知道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气温是

否相同的方法。

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选择最佳

方法。

利用温度表测量气温是一种最可

靠的方法。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图片或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说理由。

*教师要提醒学生耐心倾听,并记录学生的方法,便于之后的比较。

使用气温表测量气温

如何正确使用气温表?

温度表红色液柱是怎样变化的?

*活动:

测量和记录不同地点的气温。

*结论:

不同地点气温有所不同。

*指导学生在读数时视线与液面保持水平。

*可让学生用温度表在不同的温度中测量后再进行思考。

*指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归纳。

在什么地方测量,最能代表校园的气温。

*布置任务:

测量并记录一周天气情况。

*了解百叶箱。

*介绍天气预报的测量方法。

*介绍百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