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备课第三单元详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66969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下册备课第三单元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备课第三单元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备课第三单元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备课第三单元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备课第三单元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备课第三单元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备课第三单元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备课第三单元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备课第三单元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备课第三单元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备课第三单元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备课第三单元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备课第三单元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备课第三单元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备课第三单元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备课第三单元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备课第三单元详案.docx

《六年级语文下册备课第三单元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下册备课第三单元详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语文下册备课第三单元详案.docx

六年级语文下册备课第三单元详案

当阳桥小学备课表

班级

学科

语文

执教老师

上课内容

第10课十六年前的回忆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

深入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第一课时

一、明确学习目的。

1.默看导读,明确要求

2.导入课题。

毛主席在“咏梅”词中,赞颂了梅花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梅花的品格在无数革命者身上得到具体体现。

李大钊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个,为了革命,他不谓艰险,面对敌人,他大义凛然,表现了革命者无所畏惧的崇高品德。

本课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烈士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写的,这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16周年——李大钊烈士牺牲于1927年,所以文章题目叫《十六年前的回忆》。

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父亲遇难十六周年所写的回忆录中,把我们带到那腥风血雨的年代。

3.简介背景:

1927年,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以武力威胁正在胜利北阀的国民革命军,还下令通缉在北京坚持革命斗争的李大钊同志,但李大钊同志毫不畏惧,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仍然留在北京从事革命工作。

1927年4月9日被张作霖逮捕,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在狱中继续领导党的工作,4月28日被敌人绞死。

二、初读课文,思考:

1.自读课文,让作者永远忘不了的是哪一天?

为什么永远忘不了?

2.本文介绍了谁的什么事?

(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敌人斗争的事迹)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自学生字词,有不会的地方查字典。

1.读准字音。

2.记清字形。

3.理解词语。

四、巩固练习。

1.抽读生字卡,口头组词语。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学习被捕前部分。

1.轻声读这一部分:

2.讨论:

(1)“那年春天”指的是哪一年春天?

这句话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承接第一节,引起下文的回忆)

(2)李大钊被捕之前局势非常危急表现在哪些地方?

(烧掉文件书籍;张作霖要派人搜查;工友阎振三突然被捕)(3)李大钊同志是怎样对待这严重的局势的?

二、学习被捕时部分。

1.说说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李大钊被捕经过的。

2.思考:

(1)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李大钊同志被捕时的紧张气氛?

(2)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我”的惊恐?

(3)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敌人的凶残?

(4)文中哪些词语写出李大钊同志的沉着和对敌人的蔑视?

3.小结

三、学习被捕后部分

1.带着以下问题自学这一部分。

(1)用“————”画出在法庭上李大钊同志的外貌。

(2)用“~~~~”画出在法庭上李大钊同志的神态。

2.思考讨论:

(1)“我”在法庭上见到父亲是,父亲是什么样子的?

他说明了什么?

“没戴眼镜,乱蓬蓬的头发”——李大钊经受敌人的残酷折磨。

“平静而慈祥的脸”——说明父亲对敌人的无所畏惧和对亲人的爱。

(2)李大钊在法庭上见到妻子和孩子都被捕了,但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说明了什么?

(3)说说“安定”“沉着”这两个词在课文中的意思。

(1.“安定”——不动摇。

文中表现出李大钊不为私情所动摇。

2.“沉着“——从容镇定、不慌不忙,文中表现出李大钊同志在法庭上无所畏惧、镇定自若。

四、巩固练习。

1.说说每一部分都讲了哪些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学习第四部分。

(1)轻声读。

(2)语言练习。

(3)画出文中写李大钊同志被害后,全家无比悲痛的句子。

(4)“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昨天是四月二十八“这两句表达了母子俩什么样的感情?

(5)最后三段与开头有和关系?

(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二、总结课文。

1.李大钊同志被捕前到被害时的表现是怎样的?

2.通过李大钊的表现,反映了李大钊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a)对亲人充满慈爱。

b)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

c)对敌人顽强斗争、坚贞不屈。

3.读完课文,你受到哪些教育?

(1)革命先烈英勇献身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2)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完成未完成的事业,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三、巩固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永远忘不了父亲被难日

               局势严重  工作紧张

      十六年前的回忆  不慌不忙  保持严峻

               平静慈祥  安定沉着

               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

作业布置

反思

备课说明:

所有字体五号宋体;上课时间、反思手写;板书设计可手写;一课时一张表,一课一反思;超一周备课。

当阳桥小学备课表

班级

学科

语文

执教老师

上课内容

第11课灯光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加珍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教学难点

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一、导语:

 《灯光》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它是谁写的呢?

(王愿坚)王愿坚是当代著名的作家。

1945年参加八路军。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的编剧就有他一个。

二、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认识生字词)

三、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

即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2.学生自读往事这部分内容,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座互相说一说。

再请几个学生装在全班说说,然后组织学生评议。

四、精读往事部分内容。

1.学生默读这部分内容,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

2.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句子。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和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他把头靠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顾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3.学生就这些重点句子自读质疑,互相讨论。

(1)学生质疑:

为什么看到这上千万盏灯,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万盏灯”——这么多的灯,大放光明,广场周围还有许多“宏伟的建筑”,说明祖国的建设突飞猛进,所以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2)学生质疑:

郝副营长:

“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

(郝副营长的话道出了他的美好的心愿,反映了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他想的是祖国的下一代,希望能够给他们创造一个优越的学习条件。

郝副营长所说的"多好啊!

"是指孩子们在这光亮的灯下学习、生活是多么幸福啊!

憧憬的内容可能是:

等革命胜利后,劳动人民将为建设祖国、为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辛勤工作,不再为地主资本家卖命,他们的子女将有可能在舒适的环境中读书学习,不再像父辈那样被剥夺上学的权利------)

4.重点讨论: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思想、生活实际充分发言,通过讨论,体会到这句话含义深刻,表现了革命先烈不惜牺牲自己性命为后代谋幸福的无私奉献精神。

体会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无数先烈正是为了后代的幸福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

我们生活在这幸福之中,不能忘记牺牲自己性命的先烈们。

五、有感情地朗读回忆往事的这一部分内容。

板书设计

 11、灯光

  广场  灯光  一声赞叹  (多好啊)  幸福生活

  阵地  火光  憧憬未来  (多好啊)  生命换取

作业布置

反思

备课说明:

所有字体五号宋体;上课时间、反思手写;板书设计可手写;一课时一张表,一课一反思;超一周备课。

当阳桥小学备课表

班级

学科

语文

执教老师

上课内容

12课为人民服务

教学目标

1.学会四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彻底、司马迁、鸿毛、兴旺、目标、炊事员、送葬、哀思。

2.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中心论点)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让小学生初步接触这类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教学难点

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

  同学们,《为人民服务》(板题)这篇课文是毛泽东主席在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悼念张思德同志而召开的会议上所作的演讲。

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

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请同学们结合时代背景走进这篇课文,理解课文的深刻含义。

二、朗读课文,以读悟情。

1.教师范读,请学生注意朗读的技巧。

2.小组内读,各小组可自由采取自己喜欢的形式,但是要求每一个人都参与进去,都有锻炼的机会。

3.指名读,检验评价。

三、小组讨论,自学质疑。

  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请同学们自愿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最本篇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各小组将问题汇总。

(同学可能提出的问题: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着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在这句话中,“完全、彻底”两词可不可以去掉?

为什么?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怎样理解?

司马迁是谁?

3.“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这个“目标”是什么?

4.毛主席借追悼会发表演讲,讲了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四、抓住问题,深入理解。

1.划分层次,理清脉络。

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围绕什么中心讲?

分几层意思讲?

每层意思是什么?

师生通过讨论,拟出层次提纲:

①宗旨:

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②死的意义: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③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④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

⑤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划分层次时,也可以分成4层,把第四第五自然段合成一层:

为人民的利益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在文章的第一段中提出本文的中心,即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后面四个段落围绕这一中心展开论述。

2.逐层分析,深入理解。

①这一层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请同学们划出表示中心的句子。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着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启发同学回答“完全”与“彻底”不能去掉,这两个词语说明,革命队伍除了为人民服务,再没有任何别的目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为人民谋利益。

②这一层引用司马迁的话来说明生命的价值,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意思是: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

司马迁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他用二十余年时间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本文引用的话选自《报任少卿书》。

③指出为人民服务就要正视缺点,改正错误。

请同学找出这里举了一个谁的例子来证明上述观点。

④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

这部分要结合时代背景来理解,这篇作品写于1944年9月8日,当时抗日战争尚未结束,革命仍需艰苦奋斗,所以毛主席提出,为了全民族的解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勇气,不怕牺牲,要互相关心,搞好团结。

⑤这段是整个演讲词的总结语,再次号召人民要团结起来,抱成一个整体。

五、再读成诵,以情激情。

  让学生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给组内同学听。

板书设计

12、为人民服务

宗旨:

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重于泰山为人民服务

死的意义:

轻于鸿毛

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

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作业布置

反思

备课说明:

所有字体五号宋体;上课时间、反思手写;板书设计可手写;一课时一张表,一课一反思;超一周备课。

当阳桥小学备课表

班级

学科

语文

执教老师

上课内容

第13课一夜的工作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教学重点

从周总理一夜工作情景中,体会总理的劳苦和简朴,感受总理的伟大人格。

教学难点

抓住对周总理一夜工作的具体分析,进而感受到他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忘我工作的高尚品质。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周恩来总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第一任国家总理。

通过课外阅读,你对周总理有哪些了解?

2.周恩来总理生前喜欢在胸前佩戴一枚“为人民服务”的纪念章,并用自己的行动,完全、彻底地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赢得了全国人民的爱戴。

今天,我们将跟随着作家何其芳同志去亲眼目睹周总理一夜的工作。

(板书课题)

二、引导自读,感悟“一夜”

1.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叙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

(生活简朴、工作劳苦)

2.初读了课文,你对周总理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3.边读边悟,体会感情。

⑴默读课文,文中的哪些描述让你深受感动,把相关的语句划下来。

⑵有感情地读一读划住的句子,在旁边标住自己的感受。

4.交流讨论。

(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评价来引导学生善于运用小学阶段学到的读书方法去阅读课文。

如:

善于抓住文中印象深的场景、人物或细节,说出自己的感受;善于通过重点词语体会它们在表达方面的作用等。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探究阅读,感悟“每夜”

1.周总理这样简朴的生活、劳苦的工作只是何其芳看到的一个晚上吗?

从文中找依据。

2.阅读课后“资料袋”

3.补充阅读

周总理身患重病后,仍然每天坚持工作二十多小时。

经常是一个会还没结束,另一个会又等着他参加。

有一段时间,由于过度劳累,总理的嗓子哑了,医务人员只好在总理去开会前,用药水给他喷喷嗓子。

周总理干起工作来,经常是顾不上吃饭,在他身边工作的同志只好带上点干粮,请总理在途中的汽车上吃;有时这个会刚开完又去参加另一个会,来不及吃饭,工作人员只好用开水泡几块饼干,递给总理,在开会时喝下去,算是吃饭了。

4.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三十年后的今天,读着课文,我们仿佛又看到了周总理伏案工作的身影。

他为国家、为人民鞠躬尽瘁,奉献了毕生的精力。

1976年1月,当周总理逝世的噩耗传来时,举国上下,一片悲哀。

联合国也降下半旗悼念这位世界伟人。

四、指导实践,延伸课外

1.推荐课外阅读书目《伟人之初──周恩来》、《共和国风云录》。

2.召开关于周总理的故事会。

板书设计

   工作劳苦

一夜的工作

      生活简朴

作业布置

反思

备课说明:

所有字体五号宋体;上课时间、反思手写;板书设计可手写;一课时一张表,一课一反思;超一周备课。

当阳桥小学备课表

班级

学科

语文

执教老师

上课内容

口语交际•习作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交际能力,同时培植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2.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评议与欣赏,感受习作的快乐。

3.尝试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重点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评议与欣赏,感受习作的快乐。

教学难点

尝试前后照应的写法。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创设交际情境

1.故事感染激发

郝副营长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了。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正是这样美好的憧憬,这样朴实无华的理想火种,点燃着郝副营长勇往直前的心。

我们没有理由不说,郝副营长的理想是崇高的。

2.激发交流愿望

⑴交流关于理想的名言。

⑵每个人都有自己心慕已久的理想,你有什么理想呢?

二、提升交际能力

1.自我倾诉,组织语言。

(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敏捷性)

说说看,你的理想是什么?

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

理想的种子在你心中生根了,你准备怎样做,让它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呢?

2.指名交流,了解情况。

(在表达的自信上着重评价)

3.师生交流,学习技巧。

(在表达的技巧上着重引导)

⑴教师声情并茂地向学生讲述自己儿时的理想,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如何有中心、有条理的讲述的。

⑵学生倾听、评价教师的发言:

听:

做到全神贯注,用神态做出反应。

想:

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

说:

在理解、尊重对方的基础上积极应对,与教师交流。

4.生生交流,运用技巧

⑴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参与。

对个别在组内交流有困难的学生,采用个别辅导或同桌互助的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⑵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评价时注重评价表达是否自信,态度是否自然大方,表达的内容是否有条理,是否能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⑶推荐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三、全班互动交流

1.指名倾诉自己的理想。

2.师生倾听、评价

小结:

今天,我们倾诉了自己的理想。

让我们共同努力,将这颗理想的火种化成我们人生成长的精神翅膀,让它伴随我们飞向生命的每一天。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大家畅谈理想,发言各有见地,颇为精彩。

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

下面就请同学们敞开心扉,让自己心中的理想流淌于笔端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我的理想》为题,完成一篇习作,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以及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根据本组课文,提示学生可以尝试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三、学生进行习作

1.明确自己理想是什么。

2.为什么有这种理想。

3.该怎么做去实现理想。

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四、习作评改

1.自改自评

a教师出示下水文,留下修改的痕迹。

说一说:

⑴老师修改了什么?

⑵老师是怎么修改的?

b细读自己的习作,修改写错的字、用错的词,写得不通顺或不完整的句子、加错的标点等。

C用符号划出自己认为闪光的地方,并向全班展示读,其它同学倾听、评价。

2.互评互改

a交换作文

⑴用赞赏的符号划出你欣赏的词句,并评评好在哪儿,为什么好?

⑵你认为他的作文哪一部分还不够清楚、不够具体,提出中肯的建议。

b再读作文,全面检查与润色。

3.全班交流

a指名朗读作文。

b师生评议

五、誊抄作文,汇编成册

今天,我们用笔播种了希望。

每个同学的理想都是一粒种子、一个渴望。

这次习作我们就以“种子”为序,将大家的习作汇编成册。

拜读它们,我们仿佛在触摸着一颗颗萌动着的心。

祝愿大家的理想能够早日变为现实。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反思

备课说明:

所有字体五号宋体;上课时间、反思手写;板书设计可手写;一课时一张表,一课一反思;超一周备课。

当阳桥小学备课表

班级

学科

语文

执教老师

上课内容

回顾拓展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首尾呼应的写法,并试着运用。

2.积累革命诗歌。

3.推荐好书,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回顾、交流,学习首尾呼应的写法,并试着运用。

教学难点

积累革命诗歌。

推荐好书,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一、导入

1.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积累本组词语,进行听写或抄写。

二、自学体验:

1.读一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在交流什么?

2.再读《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开头和结尾,体会“首尾呼应”这种写法的好处。

3.课外阅读中,你留意到哪些文章也采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读给大家听。

4.把有这个特点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1.革命战争时期,许多爱国志士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敌人的仇恨与对革命胜利的向往之情。

阅读这些诗歌,透过字里行间,我们会在作者精炼的语言中看到他们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

2.朗读《囚歌》,读懂主要内容。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交流:

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

提出不懂的问题。

(3)背诵《囚歌》。

(4)课外再搜集一首革命诗词,练习朗读、背诵。

四、归纳提升:

1.阅读《课外书屋》。

2.课外找其中一两本读一读。

3.召开“缅怀先烈、继承遗志”读书会。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积累的资料

六、反思总结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反思

备课说明:

所有字体五号宋体;上课时间、反思手写;板书设计可手写;一课时一张表,一课一反思;超一周备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