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四首》公共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67018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四首》公共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古代诗歌四首》公共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古代诗歌四首》公共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古代诗歌四首》公共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古代诗歌四首》公共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古代诗歌四首》公共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古代诗歌四首》公共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古代诗歌四首》公共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古代诗歌四首》公共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古代诗歌四首》公共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古代诗歌四首》公共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古代诗歌四首》公共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古代诗歌四首》公共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古代诗歌四首》公共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古代诗歌四首》公共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古代诗歌四首》公共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古代诗歌四首》公共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古代诗歌四首》公共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四首》公共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古代诗歌四首》公共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四首》公共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代诗歌四首》公共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现在请同学们自由的大声朗读诗歌。

(仿读,读准字音,重音、节奏。

3.指名说说读诗的感受,并试着读出自己的感受,师鼓励肯定。

【设计意图】营造情境和引导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三)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了解“意象”。

1.赏析诗中的意象。

(1)介绍“意象”的概念。

古诗中的意象,可以这样理解:

象:

诗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

意:

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

意象就是融入了作者情感的景和物。

诗人的思想感情,借意象来表达、传递。

(2)介绍本诗写作背景。

得知好友王昌龄仕途屡遭挫折,被贬龙标,李白深表同情和关切,写诗遥表关怀,希望带去一点慰藉,分担他的愁苦。

李白在诗中选取了哪些景和物呢?

(杨花、子规、明月等)

(3)杨花和子规是什么?

有什么特点?

(杨花,柳絮,是漂泊无依的形象。

子规即杜鹃,啼声哀切,“杜宇声声不忍闻”。

(4)景物纷繁,作者选取它们是随手拈来还是有意挑选呢?

如果你是李白,猜一猜他选这些意象的原因。

用“我选这些意象的原因是……”的句式表达。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特选杨花和子规,不仅因为它们能点明暮春时节,还由于它们能烘托凄凉、悲惋的氛围,以寄寓作者叹飘零、感离恨的特定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其中的叹息感伤之情。

3.师生共同总结诗歌意象的内涵和它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四)学习《天净沙·

秋思》

1.学生自读诗歌,找到诗中描绘的意象。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汇报学习成果)

2.本诗一词一景,把多个意象直接组合在一起,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描绘了一幅萧瑟悲凉的深秋晚景图)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诗中意象的理解,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第一人称来描述这个画面。

其他同学随他的描述来体悟诗情(表现了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与惆怅)

3.有感情地朗读。

渲染情境:

干枯的藤、衰老的树,树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

小小的桥、潺潺的流水,近处坐落着几处人家。

古旧的道路、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

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思家怀乡的漂泊人还远在天涯。

师生共同朗读《天净沙·

秋思》。

(低缓忧伤)

4.当堂背诵积累。

古诗不仅要欣赏,更需要积累。

请同学们背诵这两首古诗。

(当堂练背,试背。

没背好的课后背诵并默写)

【设计意图】加深对诗歌中意象的内涵和作用的理解。

(五)拓展积累

你还知道哪些诗歌中的典型意象?

举出具体的诗句为例,分析这种意象寄寓的是作者怎样的情感。

举例如明月、蝉、柳、红豆等。

【设计意图】更进一步地加深对诗歌中意象的内涵和作用的理解。

(六)布置作业

朗读课本后“积累与拓展”第五题中的诗句,课下搜集整理其他借明月抒发思乡怀友之情的诗句,并按照作者的生平经历分类(如遭贬流放、战乱流离、在外求学……)。

【设计意图】阅读积累更多诗歌,并搜集整理中加深对古诗中意象的含义与作用的理解。

(第2课时)

1.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观沧海》和《次北固山下》,在情境中读懂诗歌内容,了解“诗言志”,体会诗人情感。

2.引导学生勾连比读曹操的其他代表性的诗歌,培养学生归纳、积累诗歌的意识。

1.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观沧海》和《次北固山下》,读懂诗歌内容,了解“诗言志”,体会诗人的情感。

在勾连曹操的其他诗歌中归纳并初步体会以曹操为代表的汉魏之际的雄健深沉的诗风。

同学们,翻开厚重的中国古代诗歌史,我们会认识很多光彩夺目的诗人名家,品读到他们谱写的人生之歌,那或悲伤或喜悦的诗词曲赋,千百年来依然打动人心。

今天,让我们走进两位诗人,聆听他们的心语。

【设计意图】明确课堂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介绍两位诗人的生平经历,走近诗人。

2.初步感知诗歌内容,并朗读与诗人相对应的诗,体会诗中蕴含的感情。

(三)走进诗歌

1.学生读诗,设题点将,翻译诗句,理解内容。

2.教师补充说明曹操写作《观沧海》的背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诗歌中的意象和所表达情感之间有什么联系;

再进一步鼓励男女生赛读,看哪一组更能读出诗的壮景与豪情。

(可能男生更有优势)

3.《次北固山下》──教师补充说明在古代由于交通与通讯不便造成的游子群体和他们刻骨的乡愁;

引导学生边读边梳理王湾在诗中的游子经历和游子心情;

在此基础上引导男女生赛读,看哪一组更能读出思乡怀亲之情。

(可能女生更有优势)

4.自由竞背,小组多种形式表演背诵。

【设计意图】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懂诗歌的意象、故事和情感。

(四)趣味拓展

1.故事新编──将诗人、诗题、诗句趣味串联,在忠于原诗的基础上适当想象,写成一则故事,100字左右。

(战后凯旋、游子思乡)

2.手绘插图──反复诵读诗歌,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写在诗的题目旁,并在诗歌所写的景物中,选取一个你认为最能传达诗人情感的(如碣石、沧海、乡书、归雁等),在诗题的右侧空白处手绘一个小的景物插图。

【设计意图】在情境中进一步引导学生读懂诗歌的意象、故事和情感。

(五)课堂小结

从知人论世角度将“诗言志”的概念教给学生,增进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设计意图】了解知人论世,增进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建议

一、总体建议

1.教学时间:

2课时。

2.要注重朗读。

以朗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在熟读感知的基础上鼓励当堂背诵。

注意各篇作品的感情基调不一样,所以朗读的感情表达也各有所区别。

3.在读懂的基础上有所感悟。

不提出欣赏的过高要求,但又要着力培养学生再造想象的能力和联想的能力,其中已包含了欣赏的成分。

这看起来是相互矛盾的,其实不然。

因为在本阶段培养上述两种能力,旨在加深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并巩固学生对诗句的记忆,而不要涉及意象和意境的理论知识,也不要引导学生求索过深。

教师一定要掌握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这个原则,使学生学得有兴味,愿意多读一些古代诗歌。

至于诗词格律,讲与不讲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

4.讲解相关知识。

作者生平就依注释讲,原则上不另作介绍(曹操的生平与《观论海》的理解有关,可适当介绍)。

课文的几首古代诗歌都是同时代的代表性作品,透露出“建安风骨”“盛唐气象”等时代精神,可在学生理解的范围内适当讲解时代背景,但不要介绍文学史(学生积累不足,很难真正把握)。

二、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朗读背诵。

学习古代诗歌,比学习现代文更需要朗读背诵。

提示朗读背诵的要求,提示方法、技巧,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产生画面感,以形象思维带动理解、分析。

朗读要读准字音,读出诗句节奏,句读要正确。

例如“潮平——两岸—阔”“海日——生—残夜”,——代表长顿,—代表短顿,“阔”和“生”是单音节,语言节奏不能读错。

同时,对仗句上下句的词语音节应是一致的。

读得准确了,就便于理解诗意。

当然这只是基本要求,还有更高的要求,就是读出诗作的思想感情;

同时还要读得响亮,有感情,读出诗中的美来。

通常只管提朗读背诵的要求,不管过程和方法,是不可取的。

2.抓住每篇作品的要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实施教学。

这是学生在初中语文课上首次学习中国古代诗歌,要注意教学的基础性:

一是与小学相衔接,了解读过哪些古代诗歌,了解学生现有的水平;

二是教学时尽量做到通俗易懂,不要随意拔高学生接受的标准。

教学古代诗歌尽量做到“实”一些:

注重朗读和背诵,这是学生接受古代诗歌的基本门径,也是学生在小学就已经打好的基础;

注重激发联想和想象,把课本上的语言文字变成学生脑海中的鲜明形象或画面;

注重引导学生初步赏析古代诗歌,谈谈个人的感受或看法;

注重“知人论世”教学法,给学生讲作品相关的背景知识,或由学生自行查找资料共同交流;

适当讲授一些文体知识,让学生了解一下不同时代不同体裁的古代诗歌的特点。

可以提示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继承、学习,学习古诗文是现代中学生增进文化素养必由之路;

提示学生学习古代诗歌重在朗读背诵,默读体会,赏析探究。

导入不必过长过久。

可以简介作者,概述诗作内容,提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此给予学生必要的“台阶”,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

《观沧海》描写沧海宏观景象,抒发豪情壮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遥”字深意——遥想、遥祝,“杨花”“子规”——点明时令,“我寄愁心与明月”——关键句,精彩句,“与”,给予意;

《次北固山下》通常的理解是颔联和颈联最精彩,学生更容易明了颔联,故颔联应成为品味的重点,抓住“阔”“正”二字,此外,“客”“归”是领会诗人表情达意的关键字;

秋思》一是要想象景,抓住一些起修饰作用的形容词(“枯”“老”等);

一是要体会情(“思”),抓住“断肠人”,并体会“枯”“老”等词语中的情绪色彩。

3.在朗读、背诵和理解的基础上完成练习,并交流感受。

学生的初读体验有时是非常奇特而珍贵的。

要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达。

老师不应该以自己的阅读体验取代学生的阅读体验。

“思考探究”一、三、四题都属于这类练习,需要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形成各式各样的鲜明的画面。

学生的个人体会,可以是联想、想象式的,也可以是解说分析式的;

可以关乎整篇,也可以赏析精彩诗句;

可以分析思想内容,也可以分析写作方法,甚至可以运用刚学到的诗歌体裁知识,分析具体作品的某些特点。

这些都应当鼓励。

当然也要防止学生的不规范思维和不负责任的表达。

学生的乱想乱说,表明学生没有正确把握诗句和诗意,所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非常重要。

课后练习大多点出了诗歌在风格特征上的关键点,教学中可以参考。

此外,要适当介绍古代诗歌体裁常识。

本课诗作体裁各不相同,四言、五言、七言和散曲兼备,可以稍微介绍它们的体裁常识。

视学情可以讲一些律诗的篇章句法知识。

诗歌意象知识暂不涉及,以俟将来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目标

一、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结合朗读展开想象,感受诗歌。

要发挥联想和想象,边朗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以便进入诗中的情境;

同时,还要填补画面中未写明的内容,即艺术空白。

二、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初步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这几首诗各含有不同的情感。

一要结合写作背景,如读《观沧海》要结合曹操统一北方之后,想进一步统一全国的雄心壮志来体会;

二要结合景物描写来体会,如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要结合对“杨花”“子规”“明月”的描写以及它们的象征意义来理解。

三、初步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常识,学习欣赏古诗。

注意“初步”二字,不必求深,不要离开本课诗歌介绍太多知识,重在感受诗歌,激发兴趣。

《古代诗歌四首》课文解析

一、整体把握

1.《观沧海》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

九月,他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

乐府诗本是合乐的,可以歌唱。

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就是为了合乐而加的,与诗的思想内容没有联系。

除了这两句之外,诗的正文可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是动态;

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这一层全是写实景。

第三层(最后四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这首诗于苍凉中又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这首诗首句点出闻讯的时节——暮春,“杨花”给人以飘忽不定的感觉,而子规的啼声近似“不如归去”,二者合起来便有了伤感的气氛,应该读得轻而缓慢。

第二句点题,“闻道龙标”也要轻读;

“过五溪”要重读,五溪在当时是偏远之地,要传达出诗人为朋友的不幸而悲伤的感情。

第三四句意思关联很紧:

“我寄愁心与明月”是诗人的奇想,为什么会有此奇想?

下句便是回答。

读时两句间须有稍长停顿,以制造悬念,突出下句在全诗中的作用——诗人安慰朋友的千言万语都浓缩在这句话里。

这首诗的后两句最为人称道。

清代沈德潜评论这首诗说:

“即‘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怀’意,出以摇曳之笔,语意一新。

”说它新,就新在诗人想象奇特上。

诗人和王昌龄天各一方,不能当面向他倾诉自己的关怀,但明月当空,千里可共,于是自然想到让明月把他的“愁心”带到夜郎去。

这是将明月人格化,把它看成友好的使者,它了解诗人此刻的心情,愿意承担这项使命。

在文学作品中,借明月来抒发怀人感情是一种常见的手法,如曹植诗《七哀》: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谢庄的《月赋》:

“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比李白早些的张若虚诗《春江花月夜》: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但把明月看成能知人意、达人情的使者,在李白之前似乎还不曾有过。

3.《次北固山下》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

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

开头两句点题。

“青山”当指北固山,在镇江之北,面临长江,三面环水。

诗人此刻在船上,“客路”即驿道,既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到的,可见这是诗人的想象,表明船到镇江后,他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

“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

“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潮平”一语,又是为颈联中“江春”一语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

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系之!

何况诗人离家日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旅食他乡,见到此景,情何以堪?

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归雁来给他传递家书了。

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4.《天净沙·

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这篇作品在布局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

前三行全是写景,没有提到抒情主人公,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他眼中所见;

“古道”是他的经行地;

“瘦马”是他所骑;

而“西风”正吹在他身上。

把这些细节联结在一起,就会出现这样一个境界:

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

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

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

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

看来,这是个异乡人,他将投宿何方呢?

在作了这样的铺垫之后,作者才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

异乡人望了一眼即将西沉的夕阳,不禁叹道:

“断肠人在天涯。

”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乡愁何等浓重。

古人说:

“凡景语,皆情语。

”这篇作品除最后一句外,全都是景语,而字字都是扣着“情”来写的,这就是它艺术上的动人处。

二、素养提升

古代诗歌的教学任务,在初中阶段,应调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朗读、背诵作品,理解作品大意,初步赏析艺术手法,激发他们对古代诗歌的热情,浸润于古典作品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

1.对小学教学有所继承并有所发展。

学生在小学就已经学过不少古代诗歌,其学习方法较为简单,以朗读和背诵为主,对诗歌大意有初步的认知,而对作品的艺术特点则缺乏了解。

现在进入初中学段,要在这种学习方式的基础上加强朗读和背诵。

但另一方面,本单元的古代诗歌教学又应有别于小学教学。

不能停留在以诵读为主要手段使学生感知诗歌大意的层面,而要更进一步,使学生对诗的情境有所体认,对诗的思想情感内容有所感悟,对艺术手法有所领悟。

下面以课后“思考探究”习题为例加以申说。

《观沧海》:

小学能达到第二任务“想象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说说你产生了怎样的感觉”;

而对第一任务“体会这首四言古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则回避。

可以看出:

小学读诗重在感受和体验,初中读诗既感受体验,又理解辨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引导学生体会“杨花”“子规”的深意,这是初中教学才有的任务。

《次北固山下》:

边读边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情景,体会上下句对偶的精妙。

小学能完成前一任务,初中能完成后一任务。

秋思》:

小学生通过教师引导,能体会到诗歌的基本氛围,但对于“组合富有特征的事物”这一艺术手法的把握则是初中的学习内容。

也就是说,小学古代诗歌教学以启发形象思维为主,初中则是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兼顾(还添加对古诗文体的认知);

或者说,初中教学融合了小学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同时又更加扩大而深入。

借此强调,一方面要通过朗读、背诵引入古代诗歌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体验,适时申说;

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过多、过细地讲授,避免单纯理性地理解作品,避免过深地分析艺术手法。

有些教学任务应延缓,待日后完成。

2.要提供必要的知识(写作背景、欣赏方法等),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对古代诗歌的理解。

引导学生了解诗中的基本情境。

例如《次北固山下》,“次”表明北固山不过是诗人长途旅行中的一个行经地,他还要乘驿车到别处去;

此时正值岁末,人们大都回家团聚,而他依然在外奔波。

这就是基本情境,了解这一点,对诗的内容才能有所感悟。

对某些重要的诗句,要提供一点背景常识作为感悟的基础。

例如,读《观沧海》中“日月之行”四句,就要告诉学生:

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荡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

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

没有这样宏伟的抱负,没有这样阔大的胸襟,他怎能写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诗句呢?

鼓励学生运用联想理解诗句。

例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写白日和黑夜、新年和旧年的交替,气象阔大,无妨让学生在理解诗人本意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联想,要相信学生中总会有说得好一些的。

联想也是有感悟的一种表现,有联想才能把诗读“活”。

3.把握好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度。

这里说的是初中古代诗歌教学的主体性的问题。

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理解诗意和艺术手法,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引导学生参与,不可只做旁观者;

二是但求初步理解,产生兴趣,不求过深过细。

不提倡不顾学生的水平,而无度地拔高教学目标。

一要激发学生有所感、有所悟,珍视学生的初读体验。

例如读《观沧海》《天净沙·

秋思》,实行体验式教学,学生的答案可能各有不同,都应加以鼓励;

如果发现有的答案“离谱”,也应鼓励,同时温和地纠正。

不要采用灌输式的教法,强令学生接受教学参考书的标准理解。

二要实现稍高于学生现有水平的教学目标,主要内容有:

初步了解一些文体知识,训练初步的欣赏能力,理解作品中的某些意象的文化内涵(如“杨花”“子规”)等。

三、问题探究

1.本课涉及哪些古代诗歌体裁?

了解诗歌体裁知识也是学习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观沧海》是四言诗,这是历史最悠久的一种诗体,盛行于先秦时代。

《诗经》集四言诗之大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绝句,《次北固山下》是五律,它们都要遵循格律。

秋思》是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这篇作品的具体名称。

散曲的不同曲牌,对于句式、字数、平仄也都有相应的要求,只是不像格律诗那样严苛,允许添衬字,有的曲牌还可以增句,押韵也稍灵活,平仄韵通押。

下面以《次北固山下》和《天净沙·

秋思》为例,简单说明相关的格律问题。

《次北固山下》的四联: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对偶联)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前”“悬”“年”“边”是押韵的字,都是平声韵。

秋思》的平仄(“△”为可平可仄):

△平△仄平平,

△仄平平仄△。

△平△仄,

△平△仄平平。

2.如何理解这四首古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1)各篇景物描写特点不同,决定情感不同特点。

例如《观沧海》是以宏观视角观看天地、大海的,写的都是大景象,因此场面宏大,体现一种壮阔、宏伟的气象,表达一种壮美、豪迈的情感;

又如《次北固山下》也有壮阔景象,课后“思考探究”第三题提示学生体会“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感受,当然是体会诗人的感受,其中包含着开阔的胸怀、雄放的激情、立志功名的志气等(当然还有其他诗句所传达的思乡之情)。

(2)关键词语传达出景中情。

例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提到“杨花”“子规”,点明了“龙标”“五溪”“夜郎”等,也写了“明月”,这些都是客体意象,那么情呢?

“愁心”一词最关键,给这些客体意象涂上了一层忧郁的色彩;

再如《天净沙·

秋思》中景物描写所带的修饰词“枯”“老”“昏”“古”“瘦”等,本身就传达一种衰落、颓败情境的特点,再加上“断肠人”,痛苦、低落情感的表达水到渠成,情与景融洽无隙。

《古代诗歌四首》练习说明

一、思考探究

(一)反复诵读《观沧海》,体会四言古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想象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说说你产生了怎样的感觉。

设计意图:

此题意在结合四言诗的体裁特点,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诗作的景物描写,体认诗人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诗中选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