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改革发展 铸就农业新篇章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67138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0年改革发展 铸就农业新篇章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30年改革发展 铸就农业新篇章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30年改革发展 铸就农业新篇章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30年改革发展 铸就农业新篇章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30年改革发展 铸就农业新篇章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30年改革发展 铸就农业新篇章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30年改革发展 铸就农业新篇章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30年改革发展 铸就农业新篇章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30年改革发展 铸就农业新篇章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30年改革发展 铸就农业新篇章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30年改革发展 铸就农业新篇章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30年改革发展 铸就农业新篇章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30年改革发展 铸就农业新篇章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30年改革发展 铸就农业新篇章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30年改革发展 铸就农业新篇章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30年改革发展 铸就农业新篇章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30年改革发展 铸就农业新篇章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30年改革发展 铸就农业新篇章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30年改革发展 铸就农业新篇章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30年改革发展 铸就农业新篇章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0年改革发展 铸就农业新篇章Word下载.docx

《30年改革发展 铸就农业新篇章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0年改革发展 铸就农业新篇章Word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30年改革发展 铸就农业新篇章Word下载.docx

按照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和“减轻、规范、稳定”的原则,从正税清费,到减(免)征,直至2005年,比全国提前一年全面取消农牧业税。

至此,全区农牧民税费累计减负总额达17.3亿元,人均减负139.5元,亩均减负60.9元,减负额度达75.7%,实现了“村村减负,户户受益”的目标。

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完善。

连续多年实施的粮食直补、小麦良种补贴、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减轻了农牧民负担。

从2003年至2007年,连续5年实行粮食直补政策,累计拨付粮食直补资金17.19亿元。

2006年实施农资综合补贴政策以来,按实际种植小麦面积每亩补贴31元的标准,共落实补贴资金2.89亿元。

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县市已达81个,享受农机补贴政策的农机户和农机服务组织达到了6839个。

目前,新疆又出台了小麦生产最低保护价,并继续对粮食种植实施直补政策,加上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农民每交售1公斤小麦收入1.9元左右。

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我区棉花良种推广补贴面积1080万亩,补贴资金达到1.59亿元。

(二)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1978年以来,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重申了“抓紧粮食生产,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确立了“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指导思想。

特别是“十五”以来,我区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发展这个中心,全面展开以棉花、粮食、特色林果、畜产品四大基地建设为重点的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形成了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三足鼎立”的良好局面。

2007年,全区粮食面积2069万亩,总产由1978年的370.01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867.04万吨,从1984年开始,结束了吃调进粮的历史,在此之后坚持粮食总量保持平衡有余,粮食单产由106.75公斤提高到419.16公斤,人均占有粮食在450公斤以上;

全区棉花面积2674万亩,总产由1978年的5.5万吨增加到290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比重达38.2%,棉花种植面积、单产、总产、收购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位;

全区油料面积265.1万亩,总产由1978年的10.33万吨增加到40.30万吨;

甜菜面积265万亩,总产由1978年的16.37万吨增加到586.93万吨;

林果总面积突破1300万亩,林果产品产量达到411.98万吨;

全年牲畜出栏4108.28万头,肉类总产160.58万吨,牛奶产量196.23万吨,水产品产量8.89万吨。

(三)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农田基本建设步伐加快。

30年来,根据新疆“绿洲生态、灌溉农业”的特点,自治区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始终坚持“以兴修水利为重点”的方针,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广大农区开展农田基本建设。

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全疆范围内,掀起了“以治水改土为中心,实行山、水、田、路、林综合规划建设”的群众性建设高潮,建设符合“五好”(好渠道、好道路、好林带、好条田、好居民点)标准的新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电力、交通、通讯建设得到加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农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截止2003年底,全区地方共建成391座水库,干、支、斗、农四级渠道24.27万公里,其中防渗渠9万公里,各类渠系建筑物515575座,配套机电井34084余眼,农田灌溉面积3429.1万亩,旱涝保收面积2319.9万亩。

从1988年起,开始大规模农业综合开发,到目前,完成改造中低产田41万公顷,开垦宜农荒地26.2万公顷,改造草场3.4万公顷,建设人工草料基地1.9万公顷,营造防护林和经济林3.1万公顷,新增灌溉面积26.2万公顷,改善灌溉面积35.1万公顷。

到2007年,全疆925个乡镇全部实现了供电;

正规公路通车里程已达5.99万公里,比1978年增长2.5倍,其中高级次高级公路2.73万公里,较1978年增长4.7倍。

“十五”期间,投资50亿元改建农村公路1.9万公里,改善了178个乡镇、1100个行政村的交通条件;

全区农村沼气用户达到12.8万户,每年沼肥产量达到320万吨,在蔬菜、果树、棉花等生产中使用沼肥面积超过10万亩。

通过近年来农村沼气的建设,全区实现年节煤240万吨(标准煤),年户均节支500元,减排CO2419万吨。

农业基地建设力度加大。

多年来,我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按照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大力推进棉花、粮食、特色林果和畜产品四大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到2007年,我区共建成国家级粮食基地县12个,自治区级粮食基地县24个,国家优质棉生产基地38个,国家级甜菜基地5个,自治区级果树基地县20个,细毛羊基地县26个。

新疆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基地;

番茄种植、加工规模最大,出口最多的生产基地;

中国三大啤酒大麦生产基地之一以及北方最大的甜菜制糖生产基地。

随着农业基地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不仅带发展、带动了我区一大批农业产业化企业,同时有利的促进了我区农业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

改革发展以来,新疆农业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全疆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73.3%,名列全国第二名,农机装备动力向轮式、大马力方向发展,配套农具的品种、性能日趋多样化,特色农业作物机械从无到有,农机化作业领域不断拓宽。

2007年农业机械总动力975.85万千瓦,比1978年增长4.86倍;

农用拖拉机拥有量45.36万台,比1978年增长21.57倍。

其中:

大中型拖拉机12.59万台,大中型配套农机具21.13万部,大中型农机具配套比为1:

1.68;

小型拖拉机32.75万台,小型配套农机具48.52万部,小型农机具配套比为1:

1.48。

全区机耕、机播、机收率分别达到96.54%、87.79%、35.56%。

随着信息网络以及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我区农业信息化水平快速提高。

全区99%的地州(市)、75%左右的县(市)农业部门设置了农业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农村信息员队伍发展到4000人。

全区925个乡镇中,818个乡镇开通了互联网,655个乡镇可接入宽带;

农村用户电话为每百人10.7部;

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2.8%和92.5%,覆盖人口1500万人;

远程教育县、乡、村覆盖率分别占其总数的84%、71%、31%。

(四)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迅猛。

粮经草比例日趋合理。

1978年以来,自治区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制定的“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把确保粮食稳定增长作为不可动摇的战略目标,到1984年,新疆摘掉了吃调进粮的“帽子”,并且变缺粮区为余粮区,每年调出部分粮食支援兄弟省区,从而为调整产业结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之后,随着一黑一白战略的实施以及四大基地的建设,到2007年,我区粮经草比例已由1978年的1:

0.21:

0.08;

调整到1:

1.73:

0.17。

2007年与1978年相比,粮食面积调减1412.6万亩,占总播面积的比重由76.5%下降到31.4%,而粮食总产达到867.04万吨,较1978年增长了2.3倍,其中小麦951万亩;

玉米793.4万亩;

水稻106.4万亩;

经济作物增加3456.4万亩,占总播面积的比例由23.5%上升到68.6%,产值和产量都大幅度增长。

优势特色农业发展迅猛。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优化,我区优势、特色农业呈现出发展速度快、势头猛的态势,初步形成了四大优质特色农业产业带,即南疆的棉花、园艺作物产业带;

吐哈盆地的葡萄、哈密瓜产业带;

天山北坡的棉花、特色经济作物及高产玉米产业带;

北疆其它地区的优质粮食、油料和甜菜产业带。

2007年,全区棉花种植面积2673万亩,亩产皮棉217斤,总产量达到5800万担。

杏种植面积237万亩、香梨种植面积70万亩、葡萄种植面积214万亩、石榴种植面积30万亩、枸杞种植面积25万亩、番茄种植面积127.6万亩、西甜瓜种植面积120万亩。

其中工业番茄产量462万吨,加工番茄制品52万吨,约占世界番茄制品总量的21%,出口量占国际贸易量的1/4,啤酒花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枸杞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

设施农业异军突起。

我区设施农业始于70年代初,但发展较为缓慢,80年代,随着乌市南山塑料薄膜温室(加温)及南疆塑料薄膜日光温室(不加温)等推广普及,推动了我区设施农业的发展,已基本形成了南疆五地州生产反季节蔬菜、瓜果,东疆两地区生产反季节西瓜、甜瓜、葡萄,北疆乌鲁木齐、昌吉、伊犁等地生产反季节蔬菜、食用菌、花卉的设施农业生产格局。

截止2007年底,全区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62.6万亩,其中温室34.7万亩,拱棚27.9万亩,生产反季节蔬菜、瓜果200万吨,其中反季节蔬菜177万吨,同比增加38万吨,番茄、辣椒、黄瓜等果菜占到了60%以上。

全区设施农业实现总产值31.14亿元,总纯收入达到17.77亿元,同比增加3.08亿元,设施农业从业人员人均纯收入3384元,农民通过设施农业人均实现纯收入177.7元。

外向型农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

近年来,我区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在外向型农业有一定基础的伊犁河谷、塔城盆地、喀什、阿克苏、阿勒泰等地,加快建设面向中亚及周边国家的农产品出口商品基地,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保鲜设施的扶持力度,通过提高农产品质量、强化国际营销、提高境外市场开拓能力等举措,有力的促进了我区外向型农业发展。

出口市场从香港、日本、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逐步发展到目前50多个国家和地区,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已成为我区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国。

2007年全疆农产品累计出口价值5.96亿美元,其中通过霍尔果斯口岸出口到中亚市场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就达5万吨以上,从巴克图口岸向哈萨克斯坦出口的水果、蔬菜达2万吨以上。

在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同时,我区积极引进外资,截至2008年,我区农业合计引进外资达6688.55万美元,其中国际金融组织贷款3983.55万美元,外国政府贷款1200万美元,接受国外援助1505万美元,资金利用率达到100%。

(五)农业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科技贡献率稳步提高。

农技推广体系发展壮大。

截至2007年,全区共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930个,农业技术人员9912人。

区级4个,人员总数117人;

地(州、市)级28个,人员总数1111人;

县(市)级168个,人员总数3813人;

乡(镇)级730个,人员总数4871人。

30年来,在各级农技人员的不懈努力与耕耘下,我区累计研究、制定、推广各类农业技术上百项,其中重大农业技术二十余项,为新疆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与保障。

种子管理事业蒸蒸日上。

到2007年,全区共有种子管理站123个,种子管理工作人员2934名。

建成室内检验室8638平方米,配备种子检验仪器设备1133台,种子质量检验双认证机构13家,检验面积覆盖南、北疆,年田检面积20万亩,年室内检验达40万批次。

近几年,我区年种子检验数量达11231.14万公斤以上;

年生产各类作物种子产量合计295000万公斤;

年种子加工量24153万公斤;

年烘干种子3823.5万公斤;

年出口西甜瓜种子1000多吨,玉米种子15万吨左右,棉花种子9万吨左右。

我区先后从美国、荷兰、丹麦、德国、南斯拉夫等国及黑龙江、河北、天津、山东、河南等省区引进20多种作物的优良品种1541个(不含兵团和各科研部门引入的原始材料),其中小麦676个,玉米343个,水稻69个,棉花53个,各种油料作物82个,其它作物318个。

30年来,全区审(认)定了主要农作物品种578个,登记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87个,累积推广优良品种作物面积达135000万亩,全区主要农作物品种更换或更新品种4—5次,良种覆盖面积达90%。

粮、棉、油、糖良种累计推广应用品种32个,棉、糖、玉米平均单产居全国第一,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达125亿元。

多熟制促进了耕作制度的变革。

我区发展多熟制的历史较长。

上世纪80年代,南疆通过推广小麦唐山6898搭配早熟玉米京早8号,即两早配套技术,实现了一年两熟和大面积亩产吨粮,解决了当时的粮食问题。

90年代以后,通过地膜栽培、拱棚烤盖等保护地栽培技术的推广,进一步优化了多熟制模式,使传统的两早配套,延伸到搭配早中熟或中熟玉米品种,提高了丰产潜力,促进了增产。

通过拱棚烤盖技术,延伸到生产反季节西甜瓜、蔬菜等,实出了高产高效。

进入本世纪以后,多熟制高效种植模式发展势头更加迅猛,喀什、和田、吐鲁番等地通过推广间作套种立体栽培,由一年两熟变为三收或多收,由单一的粮食作物间作套种,发展到间作套种瓜类、果类、菜类及其特色经济作物,形成了成熟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春提早蔬菜—瓜类—搭配大田蔬菜再搭配秋延晚蔬菜、瓜棉套种,果经、果粮经间作等高效模式,不仅产量大幅度提高,而且经济效益取得成倍增加,在一定规模上实现亩收益过万元。

截止到2007年,全区累计推广多熟制综合栽培模式796.5万亩,累计实现吨粮田以上面积496.7万亩,亩产超过1.2吨的面积311.9万亩。

通过多熟制的推广,实现新增纯利润10.03亿元,新增粮食124.47万吨,新增饲草料1274.4万吨。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得到全面普及。

我区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应用始于1980年,由于覆盖生产的效果显著以及地膜覆盖技术的不断完善,到目前为止,此项技术不但应用于蔬菜栽培,也相继用于大田作物、果树、林业、花卉及经济作物的生产。

据统计,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使蔬菜增产30-70%,瓜类增产30-50%,皮棉增产30-40%,甜菜等增产50%左右。

地膜覆盖栽培新技术的试验成功和广泛推广应用,开创了我区科技兴农的新时期,也为新疆的农业增产做出了贡献。

测土配方施肥方兴未艾。

1978年后,随着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不断高涨,全区化肥用量连年激增。

1985年全区施用化肥11.76万吨(折纯,下同),1995年全区施用化肥43.59万吨,2006年更是达到了76.12万吨。

为保护耕地,提高肥料利用率,保障农产品质量,国家于2005年启动了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截至目前,全区项目补贴资金落实7105万元,项目县58个。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使我区肥料利用率提高近5个百分点,每亩实现新增产值30元,直接受益农户120余万户。

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成效显著。

改革发展30年来,我区的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取得了巨大成就。

全区共建成12个国家级农业有害生物预警监控区域中心站、12个优质棉基地有害生物测报站和40多个区域性测报站,85%以上的县市建立了病虫监测站,共有测报技术人员824名。

随着测报设备及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对象已由70年代的10余种扩大到目前的120多种。

2000年以来,共在全疆制作、发布电视预报1000多期,从预报的准确率来看,我区农作物病虫害长期预报准确率已提高到85%以上,中期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短期预报准确率达到95%以上。

1978年以来,我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面积累计达9.0亿亩次,共挽回产量1322.74万吨。

节水灌溉初显硕果。

为切实解决我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所造成的农业灌溉用水紧张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我区开始发展节水灌溉,到2007年,我区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积达到3000余万亩,地方建成高效节水面积近400万亩。

其中农业部“膜下滴灌技术集成(农民购买膜下滴灌设备补贴)试点项目2005、2006、2007三年累计建设项目区面积1.3万亩,示范带动面积11.38万亩,项目累计投入724.85万元。

目前新疆农田实施的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渠道防渗、膜上灌、喷灌、微灌、蓄水保墒、覆盖保墒及抗旱品种选育等。

其中棉花膜下滴灌技术,不仅提高了水、肥、药利用率,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用量,而且节水率高,促进了农民增收,全疆棉花膜下滴灌亩均净收益为8675元,膜下滴灌较地面灌亩均增收240元。

改革发展30年来,伴随着农业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新疆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农业科技贡献率由1978年的10%提高到2007年的40%以上。

(六)农业教育培训深入开展,农民整体素质显著提高。

农业教育体系日益完善。

新疆农业广播电视教育事业始于1981年。

27年来,通过农业广播电视教育累计培养中专生13万人;

开展合作高等教育招生6843人,毕业2360人;

实施“绿色证书教育培训”6.4万人;

参与实施“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共培训青年农民4.9万人次;

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导性培训36.8万人;

实施“阳光工程”培训5.4万人。

目前我区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已形成了完整的自治区、地(州)、县(市)、乡(镇)四级办学体系,基本构建起了天网(广播、电视、卫星)、地网(教育培训基地、互联网)、人网(四级办学体系)三网合一的教育培训网络,为广大农民搭建起了科技教育培训服务的平台。

农业职业教育、继续教育。

(没数据)

农民培训深入开展。

从1990年到2007年,全区通过科技之冬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近17万期,培训各族农牧民2600余万人次,对提高我区农牧民科技素质和促进农牧区经济发展都起到了很大作用。

农民致富培训。

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到2007年底,全区农村劳动力共有433.6万人,外出务工劳动力157.7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36.4%;

农民人均劳务收入346元,占人均收入的9.9%。

科技入户、农民书屋。

农村劳动力转移。

(七)龙头企业蓬勃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

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到2007年底,新疆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168家,其中发展国家、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86家,其中国家级16家。

国家、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2007年资产总额达370.84亿元,固定资产达135.72亿元,年销售收入达290.36亿元,实现净利润10.70亿元,上缴税金9.03亿元。

农业产业化基地面积已占到全疆耕地总面积的42%,农业产业化带动基地种植面积2542万亩,带动订单农户185.87万户,户均增收600—800元。

在龙头企业的引领下全区各地初步形成了十大优势产业布局,即以喀什、和田、阿克苏地区为主的杏子产业区;

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为主的香梨产业区;

以和田、喀什、阿克苏地区为主的核桃产业区;

以和田、喀什为主的石榴产业区;

以吐鲁番、哈密、喀什地区为主的商品瓜产业区;

以吐鲁番、哈密地区为主的制干葡萄产业区;

以昌吉回族自治州为主的高档酿酒葡萄产业区;

以天山北坡经济带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盆地为主的工业番茄产业区;

以乌鲁木齐市和地(州)所在城市为中心的设施园艺产业区;

以昌吉回族自治州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区。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初显活力。

到2007年底,全区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73个,农民经纪人17.3万名,成员人数达39万人,带动非成员农户42.2万人。

全区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58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农产品总金额65982.6万元,统一购进生产资料11958.1万元,培训成员和农民人数85453人。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涉及了粮食、棉花、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农机等各个领域和产加销各个环节,为新疆农民发展优势特色农业、高效外向型农业、创汇农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八)市场监管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逐步提升。

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认定,产品认证逐步规范。

到2007年,我区检测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39个、认证产品384个、规模540.16万亩;

认证绿色食品201个、面积103.9万亩;

认证有机食品44个。

各项农产品认证工作的开展,有效的提升了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截至2007年,通过认证的产品累计为社会提供安全食品及食品原料总量达2200万吨。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初步形成。

目前已有部级检测中心3个,自治区农产品监督检验中心已经编委批准,正在抓紧筹建。

乌鲁木齐、阿克苏、昌吉、喀什、博州等9个地(州、市)农业部门已经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开展了初步的检测工作。

有近40个县市已批准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中心),其中近10个县市配备了农药残留速测仪等简单仪器。

还有少数龙头企业、批发市场、超市建立了检测室(点)。

乌鲁木齐市已初步建立市、区(县)、乡镇三级检验检测网络体系,覆盖了全市七区一县。

生产基地、大型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主要超市已开展了经常性检测工作。

农村市场建设逐步规范。

根据“依托产业建市场,发展市场兴产业”的思路,到2007年全区已建成粮油、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等农副产品专业市场350个。

其中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140个,其中19个农产品批发市场被批准为农业部定点市场。

市场总建筑面积达到167万平方米,市场年成交额不断提高,2006年达到109亿元;

全自治区农产品市场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有25个。

农资打假工作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