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编写ActiveX控件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67292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VC++编写ActiveX控件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VC++编写ActiveX控件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VC++编写ActiveX控件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VC++编写ActiveX控件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VC++编写ActiveX控件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VC++编写ActiveX控件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VC++编写ActiveX控件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VC++编写ActiveX控件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VC++编写ActiveX控件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VC++编写ActiveX控件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VC++编写ActiveX控件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VC++编写ActiveX控件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VC++编写ActiveX控件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VC++编写ActiveX控件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VC++编写ActiveX控件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VC++编写ActiveX控件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VC++编写ActiveX控件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VC++编写ActiveX控件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VC++编写ActiveX控件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VC++编写ActiveX控件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

《VC++编写ActiveX控件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VC++编写ActiveX控件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VC++编写ActiveX控件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

Returntype:

返回值类型。

两种:

固有方法,自定义方法。

Parameterlist:

参数列表。

参数名称和参数类型:

参数类型包含很多高级数据类型。

2.3添加控件事件

切换到“ActiveXEvents”选项卡中,点击右边的“AddEvent…”会弹出对话框:

事件外部名称。

事件内部名称。

比外部名称多了个前缀“Fire”。

固有事件,自定义事件。

固有事件一般是鼠标移动,双击等等事件,这些事件都由系统消息触发;

自定义事件则是完全由用户定义的一个函数,但这个函数需要用户在源文件中调用(在内部调用,对于控件的使用方来说,就相当于在调用的地方此事件被触发,而内部传入的参数,则是此事件产生的消息附带信息)。

总述:

通过“类向导”工具,为控件添加属性、方法和事件后,VC++会自动在相应的文件里面生成代码,比如内部方法属性和外部方法属性之间的映射,消息的建立,消息的声明,等等。

如果用户要对引进行深入研究,还需要对程序的结构比较熟悉,知道各部分代码的作用,知道哪些地方的代码是系统自动生成的,哪些代码需要用户手动加入的。

VisualC++开发环境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有个缺点也很明显,就是代码结构比较乱,感觉没有VS2005和后面的VisualStudio系列要好。

但是由于VC6.0作为一个比较经典的开发环境,而且网上的有关C++的程序设计基本上都是基于VC6.0的,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学习,便于自己读懂网上的代码并进行消化吸收。

2.4生成ocx文件并调试

直接编译用户加入了自定义代码的项目,然后在项目的Debug目录下面会生成一个ocx文件,这个就是此控件的注册文件了。

控件的调试工具仍然是“ActiveXControlTestContainer”。

假设我们在控件中加入了一个事件:

固有事件——“MouseMove”鼠标移动事件;

用户自定义事件——ocxClick事件(此事件是通过“WM_MOUSEMOVE”消息来触发的,返回的是鼠标当前位置的x坐标)。

运行“ActiveXControlTestContainer”并插入当前控件,当鼠标在上面移动的时候,可以看到MouseMove产生了事件了。

同时可以通过“Control”-》“InvokeMethod”来对控件的方法进行测试,测试的方法就是你输入参数,它返回计算结果(下面以自定义的方法funHello为例)。

3.控件的使用方法

3.1注册控件

ocx控件的安装方式有很多种,这里介绍最简单的一种。

步骤:

1.将需要安装的OCX控件文件复制到某个目录,例如C盘根目录下。

2.进入开始,点击运行。

3.在出现的框中键入regsvr32C:

/xxxx.ocx。

(XXXX为控件名,C:

/为目录)

4.点击确认后等待出现提醒注册成功即可。

3.2ActiveX控件的调用

ActiveX作为一种通用的COM组件,可以被不同语言调用的。

3.2.1通过VC++调用

利用VC6.0建立一个MFC的基本对话框应用程序

在完成程序向导后。

执行下面的步骤:

1.执行“工程”-》“添加到工程”--》“ComponentsandControls…”。

2.在弹出的文件浏览对话框中,找到RegisteredActiveXControls文件目录下的你刚才注册的控件,比如“OcxDemoControl”,然后点击“Insert”按钮即可将此控件添加到控件工具条集合中。

3.将控件工具条上新增加的OCX控件拖入到应用程序主窗口中。

完成上面的步骤后,就可以像使用普通控件一样在VC中使用此控件了(右击此控件,可以查看此控件的“事件”和“属性”,就是你在编写控件源码时的那些“外部名称Externalname”)。

3.2.2通过C#调用

其实这个才是重点,因为跨语言调用ActiveX技术最被笔者看好的地方。

用VisualStudio2005新建一个C#.NET的Windows窗口程序,然后在工具箱面板上,右击“选择项”,选择COM组件,找到你注册的ActiveX控件:

确定后,那个OcxDemoControl控件就加载到工具箱里面了。

可以直接拖动这个控件到C#.NET应用程序的主窗口上去了,然后就像使用普通控件那样使用此控件了。

比如,本文中的ActiveX控件的自定义事件中,是通过鼠标移动来触发,那么在应用程序中,只要鼠标移动到控件上,那么就会触发此自定义事件,并获取当前鼠标位置的橫坐标。

4.最后一些Tip

1)在自定义控件时,可在控件源码的OnDraw()函数中设置控件的外观(也就是控件被拖入到应用程序中时呈现的样子,一般默认是一个白色的方框内切椭圆的样式)。

2)用C#来使用ActiveX的事件时,事件所产生的数据都包含在Event变量中,只需要用个点运算符就可以取出来了。

5.展望

控件函数的返回值类型那么多,那么复杂,如果要用得好,还需要对那些OLE数据类型进行好好学习,这个等今后需要时再慢慢学习吧。

第一品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

祗树给孤独园。

与大比丘众。

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世尊。

食时。

著衣持钵。

入舍卫大城乞食。

于其城中。

次第乞已。

还至本处。

饭食讫。

收衣钵。

洗足已。

敷座而坐。

第二品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

在大众中。

即从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着地。

合掌恭敬。

而白佛言。

希有世尊。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善付嘱诸菩萨。

世尊。

善男子。

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应云何祝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

善哉善哉。

须菩提。

如汝所说。

汝今谛听。

当为汝说。

应如是祝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

愿乐欲闻。

第三品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

诸菩萨摩诃萨。

应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若卵生。

若胎生。

若湿生。

若化生。

若有色。

若无色。

若有想。

若无想。

若非有想。

非无想。

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

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何以故。

若菩萨有我相。

人相。

众生相。

寿者相。

即非菩萨。

第四品妙行无住分

复次。

菩萨于法。

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所谓不住色布施。

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须菩提!

菩萨应如是布施。

不住于相。

何以故?

若菩萨不住相布施。

其福德不可思量。

于意云何。

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

南西北方。

四维上下。

虚空可思不。

菩萨无住相布施。

福德亦复如是。

不可思量。

菩萨但应如所教祝

第五品如理实见分

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如来所说身相。

即非身相。

凡所有相。

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

则见如来。

第六品正信希有分

须菩提白佛言。

颇有众生。

得闻如是言说章句。

生实信不。

莫作是说。

如来灭后。

后五百岁。

有持戒修福者。

于此章句。

能生信心。

以此为实。

当知是人。

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

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闻是章句。

乃至一念生净信者。

如来悉知悉见。

是诸众生。

得如是无量福德。

是诸众生无复我相。

无法相。

亦无非法相。

若心取相。

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若取法相。

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是故不应取法。

不应取非法。

以是义故。

如来常说。

汝等比丘。

知我说法。

如筏喻者。

法尚应舍。

何况非法。

第七品无得无说分

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

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言。

如我解佛所说义。

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龋不可说。

非法非非法。

所以者何。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第八品依法出生分

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

以用布施。

是人所得福德。

宁为多不。

甚多。

是福德即非福德性。

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若复有人。

于此经中。

受持乃至四句偈等。

为他人说。

其福胜彼。

一切诸佛。

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皆从此经出。

所谓佛法者。

即非佛法。

第九品一相无相分

须陀洹能作是念。

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陀洹名为入流。

而无所入。

不入色声香味触法。

是名须陀洌须菩提。

斯陀含能作是念。

我得斯陀含果不。

斯陀含名一往来。

而实无往来。

是名斯陀含。

阿那含能作是念。

我得阿那含果不。

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来。

是名阿那含。

阿罗汉能作是念。

我得阿罗汉道不。

实无有法名阿罗汉。

若阿罗汉作是念。

我得阿罗汉道。

佛说我得无诤三昧。

人中最为第一。

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我不作是念。

我是离欲阿罗汉。

我若作是念。

世尊则不说须菩提。

是乐阿兰那行者。

以须菩提实无所行。

而名须菩提。

是乐阿兰那行。

第十品庄严净土分

如来昔在然灯佛所。

于法有所得不。

如来在然灯佛所。

于法实无所得。

菩萨庄严佛土不。

庄严佛土者。

即非庄严。

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

应如是生清净心。

不应住色生心。

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譬如有人。

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

是身为大不。

甚大。

佛说非身。

是名大身。

第十一品无为福胜分

如恒河中所有沙数。

如是沙等恒河。

是诸恒河沙。

但诸恒河尚多无数。

何况其沙。

我今实言告汝。

若有善男子。

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

得福多不。

若善男子。

乃至受持四句偈等。

而此福德。

胜前福德。

第十二品尊重正教分

随说是经。

乃至四句偈等。

当知此处。

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

皆应供养。

如佛塔庙。

何况有人。

尽能受持读诵。

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

即为有佛。

若尊重弟子。

第十三品如法受持分

尔时。

当何名此经。

我等云何奉持。

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

以是名字。

汝当奉持。

佛说般若波罗蜜。

则非般若波罗蜜。

如来有所说法不。

如来无所说。

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

是为多不。

诸微尘。

如来说非微尘。

是名微尘。

如来说世界。

非世界。

是名世界。

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如来说三十二相。

即是非相。

是名三十二相。

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

其福甚多。

第十四品离相寂灭分

尔时须菩提。

闻说是经。

深解义趣。

涕泪悲泣。

佛说如是甚深经典。

我从昔来所得慧眼。

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

信心清净。

则生实相。

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是实相者。

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我今得闻如是经典。

信解受持。

不足为难。

若当来世。

其有众生。

得闻是经。

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此人无我相。

无人相。

无众生相。

无寿者相。

我相即是非相。

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

离一切诸相。

则名诸佛。

如是如是。

不惊不怖不畏。

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如来说第一波罗蜜。

非第一波罗蜜。

是名第一波罗蜜。

忍辱波罗蜜。

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

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

我于尔时。

无我相。

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

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应生嗔恨。

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

于尔所世。

菩萨应离一切相。

应生无所住心。

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

应如是布施。

如来说一切诸相。

又说:

一切众生。

即非众生。

如来是真语者。

实语者。

如语者。

不诳语者。

不异语者。

如来所得法。

此法无实无虚。

若菩萨心。

住于法而行布施。

如人入暗,则无所见。

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

如人有目。

日光明照。

见种种色。

当来之世。

能于此经受持读诵。

则为如来以佛智慧。

悉知是人。

悉见是人。

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第十五品持经功德分

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

以身布施。

若复有人,闻此经典。

信心不逆。

何况书写受持读诵。

为人解说。

以要言之。

是经有不可思议。

不可称量。

无边功德。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

为发最上乘者说。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

广为人说。

如来悉知是人。

皆得成就不可量。

不可称。

无有边。

不可思议功德。

如是人等。

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乐小法者。

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则于此经。

不能听受读诵。

在在处处。

若有此经。

所应供养。

则为是塔。

皆应恭敬。

作礼围绕。

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第十六品能净业障分

受持读诵此经。

若为人轻贱。

是人先世罪业。

应堕恶道。

以今世人轻贱故。

先世罪业则为消灭。

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

于然灯佛前。

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

悉皆供养承事。

无空过者。

于后末世。

能受持读诵此经。

所得功德。

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

百分不及一。

千万亿分。

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有受持读诵此经。

我若具说者。

或有人闻。

心则狂乱。

狐疑不信。

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

果报亦不可思议。

第十七品究竟无我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

云何应住?

云何降伏其心?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当生如是心。

我应灭度一切众生。

灭度一切众生已。

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如来于然灯佛所。

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佛于然灯佛所。

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

汝于来世。

当得作佛。

号释迦牟尼。

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

作是言。

如来者。

即诸法如义。

若有人言。

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实无有法。

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于是中无实无虚。

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所言一切法者。

即非一切法。

是故名一切法。

譬如人身长大。

如来说人身长大。

则为非大身。

菩萨亦如是。

若作是言。

我当灭度无量众生。

则不名菩萨。

无有法名为菩萨。

是故佛说。

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若菩萨作是言。

我当庄严佛土。

是不名菩萨。

如来说庄严佛土者。

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

如来说名。

真是菩萨。

第十八品一体同观分

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

如来有肉眼。

如来有天眼不。

如来有天眼。

如来有慧眼不。

如来有慧眼。

如来有法眼不。

如来有法眼。

如来有佛眼不。

如来有佛眼。

恒河中所有沙。

佛说是沙不。

如来说是沙。

如一恒河中所有沙。

有如是等恒河。

是诸恒河所有沙数。

佛世界如是。

尔所国土中。

所有众生,若干种心。

如来悉知。

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

是名为心。

过去心不可得。

现在心不可得。

未来心不可得。

第十九品法界通分分

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

是人以是因缘。

此人以是因缘。

得福甚多。

若福德有实。

如来不说得福德多。

以福德无故。

如来说得福德多。

第二十品离色离相分

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

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

如来说。

具足色身。

即非具足色身。

是名具足色身。

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

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诸相具足。

即非具足。

是名诸相具足。

第二十一品非说所说分

汝勿谓如来作是念。

我当有所说法。

莫作是念。

若人言。

如来有所说法。

即为谤佛。

不能解我所说故。

说法者。

无法可说。

是名说法。

慧命须菩提白佛言。

于未来世。

闻说是法。

生信心不。

彼非众生。

非不众生。

众生众生者。

如来说非众生。

是名众生。

第二十二品无法可得分

为无所得耶。

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乃至无有少法可得。

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二十三品净心行善分

是法平等。

无有高下。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修一切善法。

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言善法者。

如来说即非善法。

是名善法。

第二十四品福智无比分

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

如是等七宝聚。

有人持用布施。

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

受持。

于前福德。

百千万亿分。

第二十五品化无所化分

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

我当度众生。

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若有众生如来度者。

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

如来说有我者。

则非有我。

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

凡夫者。

如来说则非凡夫。

第二十六品法身非相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