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67432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新余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西省新余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西省新余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西省新余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西省新余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江西省新余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江西省新余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江西省新余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江西省新余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江西省新余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江西省新余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江西省新余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江西省新余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江西省新余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江西省新余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江西省新余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江西省新余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江西省新余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江西省新余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新余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

《江西省新余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新余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新余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

欧阳修的《诉衷情·

眉意》中有这样的词句:

“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远山”指的是北宋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眉形画法——“远山眉”,即眉毛细长而舒扬,颜色略淡。

古人常以山水来表达离别之意,歌女画眉作“远山长”,表明了她内心的凄苦之情,因为她“自有离恨”,故而将眉毛化作远山之形。

“花黄”也称“花子”“额黄”,是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

它用彩色光纸、绸罗、云母片、蝉翼、蜻蜓翅乃至鱼骨等为原料,染成金黄、霁红或翠绿等色,剪作花、鸟、鱼等形,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

《木兰辞》中描写木兰得胜归家,换回女儿装的场景为“对镜贴花黄”,说明南北朝时期,在脸上贴装饰物,已然成为一种风尚。

宋代上层妇女也继承前代遗风,在额上和两颊间贴金箔或彩纸剪成的“花子”。

这种“花子”背面涂有产于辽水间的呵胶,用口呵嘘就能粘贴。

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中描写道“小山重叠金明灭”,一说即指女子额前的装饰物有所脱落而造成的或明或暗的效果。

这些装饰物,使得词人笔下的女子更添妩媚动人之态。

“梅妆”也是宋代较为流行的一种贴面妆容,“梅妆”即“梅花妆”。

这种妆扮相传始自南朝,宋武帝的寿阳公主在正月初七醉卧于含章殿下,一朵梅花落在她的额上粘住,三天后才落去,因而作“梅花妆”。

陈允平的《绛都春》中有“梅妆欲试芳情懒,翠颦愁入眉弯”两句,这里词作者专门提到“梅妆欲试”,体现了这种妆扮在当时的流行性。

妆容虽美,但是是却“芳情懒”,欲画而未画,说明这位女子心事重重,自己提不起兴致也更因无人欣赏,故无须白白画这妆容,更能体现出女子内心的孤寂。

  (摘编自梁牧原《妆容与服饰在宋词中的作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眉而写愁绪,能体现古代女子的惆怅心理和孤苦命运。

因此宋词中的“愁绪”很多时候都用对眉的描写来表达。

B.细长而舒扬的“远山眉”是北宋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眉形画法,在宋代词人的笔下,它常常能体现女子的美貌动人。

C.宋词中对于眉毛的描写非常多,一是因为眉毛在面庞上有外在的审美作用,二是因为眉毛能表现人的内心情感。

D.宋词中往往用眉黛代表女子,对眉黛的描写,能表现她们的春愁、孤苦和离恨等细腻丰富的内心情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花黄”作为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制作原料丰富、色彩鲜艳、形状多样,这些装饰物,使得词人笔下的女子更妩媚动人。

B.在南北朝时期,妇女在脸上粘贴装饰物,就已经成为了一种风尚。

《木兰辞》中描写木兰得胜归家,换回女儿装的场景中就有“对镜贴花黄”。

C.“梅花妆”是由南朝宋武帝的寿阳公主首创的一种贴面妆容,她因醉卧时一朵梅花偶然落在额上粘住,从而受到启发而作“梅花妆”。

D.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中,一句“小山重叠金明灭”可以说全是在写女子的妆容,表现的是额前的装饰物有所脱落而造成的或明或暗的效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词中无论是描写女子的眉黛,还是刻画她们的贴面妆容,都有助于体现她们的美貌动人,表现其委婉细腻的情感。

B.“远山眉”“花子”和“梅妆”都曾是宋代流行的妆容,因而被宋代词人写入词作中借以表现女性的形象或思想感情。

C.“梅妆欲试芳情懒,翠颦愁入眉弯”和“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都通过描写女子神情慵懒,无心画妆容,体现出她们内心的孤寂。

  

D.“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与“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中都写到“眉黛”,其作用都是为了表现女子的愁绪。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流浪汉

侯发山

父亲去世后,小康就正式接管了店铺。

店面不大,经营的不是金银珠宝,是相机专卖,尼康啦,佳能啦。

这家伙,也贼值钱,好的,也是成千上万,甚至十几万,不亚于一台小汽车。

小康每天早上来到店门口,总能看到一个流浪汉蜷曲在店外边。

他的年龄大约在六十岁左右,胳膊腿健全,不残疾,长长的头发,像是被膙子给糊住了,一绺一绺的,脸上黑一块紫一块的,好似被紫外线灼伤了的藏族同胞,身上的衣服长一片短一截的,类似时下流行的混搭,自打套在身上怕是没脱下洗过,已经看不清本来的色彩……眼下是秋天,他却穿着羽绒服,还是女式的。

走的近了,还能闻到他身上散发出的那种刺鼻的味道。

这个流浪汉也不傻,只要看见小康来,就知趣地走开了,走得远远的,一整天都不见他的踪影。

难道这个流浪汉打算伺机偷盗?

想到这里,小康着急了。

然而,媳妇正在坐月子,母亲又有病,他白天不在家,晚上总不能守在店里不回去啊?

父亲活着的时候,也不是常常住在店里。

有几个晚上,小康不放心,悄悄踅摸到店铺门口,每次都是看到流浪汉睡在门口,没有什么反常的行为。

但老话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虽然不能排除怀疑,还是把他撵走的好,免得夜长梦多。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这天早上,小康来到时,流浪汉还在门口酣睡。

小康也不理会,越过流浪汉,悄悄打开门,扫地时故意把尘土往他身上扫,即便这样,流浪汉还没有醒,小康就用扫帚去撩拨流浪汉的脸,他这才醒过来,讪讪着走开了。

小康挥舞着扫帚,捂着嘴朝他叫道:

“滚!

滚得远远的。

小康以为,他这一下,流浪汉肯定会流浪到别处了。

第二天清晨,远远地,小康就看见那个流浪汉还在店铺门口,靠着防盗门,半躺半坐,悠闲悠哉的,好像自己是店老板似的,便气不打一处来,走到跟前,抬脚去踢流浪汉,同时把手里半瓶矿泉水泼到流浪汉身上,一边怒吼着:

滚!

滚”那架势,仿佛他跟流浪汉之间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

流浪汉诧异地看着小康,他也并没有杀小康的父亲、夺小康的妻子,不明白他为什么发这么大的火气。

“看什么看?

你聋吗?

再不滚我揍死你!

”小康把矿泉水瓶子朝流浪汉的脸上摔去。

流浪汉下意识地躲了一下,走了。

此后,小康再没见到过那个流浪汉。

大约过了半个月,小康的店铺被盗了,丢了五台索尼高档相机,每台都在一万元以上。

小康的脑海里立马出现了那个流浪汉的影子,他断定是流浪汉在报复。

当警察赶到后,小康就说出了自己的直觉。

怀疑归怀疑,警察要的是证据。

幸亏店铺对面有家面包房,人家在外面装了两个摄像头,有一个刚好照到小康的店门口。

警察打开监控,根据监控拍到的画面,短短时间内便抓获了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交代,他早就盯上了小康家的相机专卖店,因为流浪汉的缘故,才一直没有下手。

面包房的监控录像证明了犯罪嫌疑人所言不虚。

小康一边看监控一边泪流不止:

小偷光顾那几次,每次来都是因为流浪汉睡在门口,他才没有得逞。

有一个晚上,月黑风急,昏黄的路灯像是睁着惺忪睡眼的醉汉,街上少有行人。

那个小偷又鬼鬼祟祟地出现了,拿着刀子威逼流浪汉离开。

流浪汉头一低,不管不顾朝小偷身上撞去。

不怕人横,就怕人不要命,这话不错。

见此情形,小偷也屙稀屎了,转身逃了……

流浪汉为什么要这么做?

面包房老板的话让小康如梦初醒:

小康的父亲在世时,时常买面包给流浪汉!

小康转遍了大街小巷的旮旯角落,没有找到那个流浪汉。

大叔,您在哪儿呢?

店里清闲的时候,小康常常盯着门口自言自语。

(摘编自《天津文学》2017年第5期)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对流浪汉外貌的描写,有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为下文展现人物美好的心灵作了铺垫。

B.小说中小康的父亲虽然没有出场,但是却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为小说留下了含蓄不尽的想象空间,足以使读者浮想联翩,感慨不已。

C.小说以流浪汉为报恩而暗中保护店面为明线,以小康对流浪汉的态度变化为暗线,双线交织,行文错落有致,摇曳生姿。

D.作者善于设置悬念,环环相扣,直到小说结尾才抖开包袱,使真相大白,实在是匠心独运,与相声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5.你觉得小说情节发展上的转折点在哪里?

该情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5分)

6.小说以“大叔,您在哪儿呢”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光明网):

中国拥有3000多家制笔企业,年产年产圆珠笔近400亿支,堪称圆珠笔第一大国。

但令人尴尬的是,这400亿支圆珠笔笔尖上的球座体,从设备到原材料,都高度依赖进口。

明明是制造业大国,为什么连小小的笔尖都无法做到完全自主研发自主生产?

时间流转,尴尬的局面终于发生了变化:

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圆珠笔尖。

圆珠笔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

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二十多道工序。

笔头里面有不同高度的台阶和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

而笔头的关键部位更是要细上加细--在笔头最顶端的地方,厚度仅0.3-0.4毫米。

极高的加工精度,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时又不能开裂,小小“笔尖”着实考验着中国制造。

科研人员们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向世人展现了大国工匠应有的风采,笔尖钢的元素配比参数终于浮出水面。

也正是因为他们贯彻了“工匠精神”,才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

一场关于“笔尖工艺”的硬仗,打倒了一批只会粗制滥造的企业,同时也让真正的精英们站在了行业的制高点上。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而当下,我们正努力走在成为制造业强国的路上。

面对现实的挑战,我国制造业不断寻求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之路。

而在转型提质的过程中,践行“工匠精神”则显得格外关键。

相信在未来,“工匠精神”也定将引领中国制造业走向“以质取胜”的新阵地。

材料二(央视新闻客户端):

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也是中国制造业面临问题的缩影。

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同样任重道远。

中国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说:

“制笔行业现阶段与国外的差距,应该说不完全是技术上的。

现在主要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这些都是有一定差距的。

整个中国的制造业都比较浮躁,而且现在这种形势更是如此。

来自一线的制笔企业负责人陆宪明说,一次去日本制笔企业参观的经历让他难以忘怀:

“在一个日本制笔企业,我看到在笔头的生产线上,一个女工,大概45岁左右,她从工位里面拿出笔头清洗好,推到边上检验台做记录,这么厚的本子,我一看这个本子她大半本记掉了,这样一本东西要从开始记到现在,没有五年十年是不会有这么厚的,说明他们的员工工作的那种专注仔细。

现在中国企业的员工流动比较大,技术含量不够,积累不够,经验不够,这种差距,你就很难培养出那种专心细致的工匠来。

所谓工匠精神确实是需要一种耐心的、踏踏实实的精神,心无旁鹜、专心一意把一件事情做好。

这是我们目前最差的地方。

材料三(新浪网):

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太原主持会议时指出,“去年,我们在钢铁产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

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

这都需要调整结构。

事实上,圆珠笔头问题折射出了中国制造业深层的结构性的问题。

有专家分析认为,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是结构性问题中最为典型的表现。

一方面是技术含量低和附加值低的低端产品生产过剩,另一方面是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

这也正是当下中央提出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

而要进行这样的改革,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从理念入手,从人入手。

许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紧缺。

良好素质的技术工人,不应仅仅是掌握制造技术,而且还应该是有责任心的匠人,是能够对产品终身品质负责的匠人。

但是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我们存在很多问题。

特别是对技术工人重视不够,导致这部分人才严重缺失。

显然,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要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从制造业重塑人力基因入手。

企业首先要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起一种超越世俗商业利益的成就动机。

同时,整个社会要注重人才培养,特别是技术工人的技能培养,畅通其职业发展通道、提高其收入水平、改善其工作环境。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报道了中国3000多家制笔企业曾经面临的尴尬局面,同时指出这局面已改 变,这些企业已能够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笔尖。

B.材料二用日本制笔企业一个女工做记录的事例和中国员工的现状作对比,旨在表 明中国企业的员工在工匠精神方面尚有欠缺。

C.材料三引用总理的话,说明了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以及特殊类高质量钢材仍需进口的问题,突出了中国制造业调整结构的必要性。

D.综合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正在快速发展,但我国要成为制造业强国还需解决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践行工匠精神。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5分)

A.材料说我国制笔企业三千余家,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又用“小小”修饰笔尖,两相对比,突出了我国制笔业高度依赖进口球座体的尴尬。

B.在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看来,我国现阶段制笔行业与国外的差距,不在技术上,而是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

C.笔头分为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个圆珠笔需要二十多道工序,对笔尖的加工精度和材料性能要求极高,而此前中国制造达不到这些要求。

D.我国圆珠笔制造业的新突破启示我们,只要科研人员能够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努力贯彻“工匠精神”,就一定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

E.工匠精神内涵丰富,如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做到极致;

专注仔细,耐心踏实,心无旁鹜;

责任心强,而且能对产品终身品质负责。

9.请结合三则材料,概括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并谈一谈发展对策。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人。

举进士,为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

范仲淹以言事去国,余靖论救之,尹洙请与同贬,欧阳修移书责司谏高若讷,由是三人者皆坐谴。

襄作《四贤一不肖诗》,都人士争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得厚利。

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

庆历三年,仁宗更用辅相,亲擢靖、修及王素为谏官,襄又以诗贺,三人列荐之,帝亦命襄知谏院。

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谏臣三人一日并命朝野相庆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

三人忠诚刚正,必能尽言。

君有过失,不救之于未然,传之天下后世,其事愈不可掩,此之谓彰君过,愿陛下察之,毋使有好谏之名而无其实。

”夏竦罢枢密使,韩琦、范仲淹在位,襄言:

“陛下罢竦而用琦、仲淹,士大夫贺于朝,庶民歌于路,至饮酒叫号以为欢。

且退一邪,进一贤,岂遂能关天下轻重哉?

盖一邪退则其类退,一贤进则其类进。

众邪并退,众贤并进,海内有不泰乎!

虽然,臣切忧之。

天下之势,譬犹病者,陛下既得良医矣,信任不疑,非徒愈病,而又寿民。

医虽良术,不得尽用,则病且日深,虽有和①、扁,难责效矣。

”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开古五塘溉民田,奏减五代时丁口税之半。

进知制诰,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

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

徙知泉州,距州二十里万安渡,绝海而济,往来畏其险。

襄立石为梁,其长三百六十丈,种蛎于础以为固,至今赖焉。

又植松七百里以庇道路,闽人刻碑纪德。

治平三年,丁母忧。

明年卒,年五十六。

乾道中,赐襄谥曰忠惠。

(节选自《宋史•蔡襄传》)

【注】①和:

秦和,古代名医。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谏臣三人一日并命/朝野相庆/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

B.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谏臣三人一日并命/朝野相庆/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

C.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谏臣/三人一日并命/朝野相庆/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

D.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谏臣/三人一日并命朝野相庆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古人在本名以外所取的表示德行或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名字,如苏轼字子瞻;

古代女子不取字。

B.谏官,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

“谏”为“规劝、劝谏”之意。

C.丁口,即男女人口,古代户政名,既是统计人口的基本计量单位,也是派征丁银、徭役的依据单位。

D.丁忧,据儒家传统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遭逢父母去世,须辞官回家守丧,叫丁忧,又叫丁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蔡襄是非分明。

对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和高若讷的恩怨,以及后来余靖、欧阳修和王素的升官,他均作诗表示祝贺。

B.蔡襄忠心劝谏。

他认为一邪被贬退其同类也被贬退,一贤被进用其同类也被进用,这样国家才能安定太平。

C.蔡襄体恤民情。

在福州和泉州为官期间,蔡襄开塘灌田、奏减赋税、立石为桥、植松庇路,切切实实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和好事。

D.蔡襄深受赏识。

他做过留守推官、馆阁校勘,掌管过谏院,担任过福州和泉州的知府以及福建路转运使等官职,死后被赐谥号为忠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鬻书者市之,得厚利。

(2)医虽良术,不得尽用,则病且日深,虽有和、扁,难责效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鸡雏

明瞿佑

壳分混沌①见精神。

凤侣鸾俦暂化身。

傍母浴沙花轻午。

随群啄粟草堂春。

馋猫屋后垂涎久。

饥鹞天边侧目频。

羽翼渐成文彩备。

不陪谈论②亦司晨。

注:

①《天壳》:

“天地如鸡卵,卵中之黄白未分,是混沌也,卵中之黄白既分,是开辟也。

”盘古开天辟地,破壳而出。

②《幽明录》有公鸡陪人聊天,使人学业进步的故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的第一句,突出表现小鸡诞生的不平凡,有如开天辟地,显示出强大的精神力量。

B.诗的第二句,写了小鸡身世(身分来历》的不平凡,无论公鸡、母鸡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的化身。

C.第三句写母鸡中午在沙地上,用水给小鸡洗澡,其乐融融,描绘出一幅和平幸福的图景。

D.第五,六句与第三、四句形成对比,写了鸡雏们面临的险象:

馋猫、饥鹞皆想抓走鸡雏,饱餐一顿。

E.这首诗运用典故、比喻的手法,写了小鸡从破壳到长大成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勇敢”是其中的必备要素。

1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于看淡了世间荣辱,不因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丧气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陈情表》用“,。

”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3)《归去来兮辞》诗中用“,。

”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第Ⅱ卷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经过微烈角逐,来自苏丹的选手赵之行脱颖而出,夺得本届“汉语桥”比赛的总冠军,并荣获“汉语之星”的称号。

②口口相传的语言早已在千年的翻云覆雨中变了味道,而汉字却肩负起贯通古今的使命可以说,汉字就是我们看历史的眼睛。

③在一些城市,行人和非机动车扎堆闯红灯仍蔚然成风,但由于取证困难,交警部门的管理和处罚往往无从下手。

④高考语文试题的选文标准,从主题立意的角度来看,所选文章应该具有比较丰富的阐释空间,而不能一览无余,过于清晰明确。

⑤分析《战狼2》的成功之处,最吸引观众的当属影片展现出的爱国主义情怀,其中影片中出现的国酒茅台和北京吉普车桥段,最为观众津津乐道。

⑥官方数据显示,整个2016年,中国海外并购交易增加137%,在全球并购排行榜上独占鳌头,仅次于英国。

A.②④⑤B.②③⑥C.①③⑤D.①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推行自主招生改革,扩大学校的招生自主权,便于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育人要求,选拔适合本校培养目标的学生。

B.日前,上海遂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向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11亿元人民币,成为国内高校获赠的最大单笔捐款。

C.雄安新区三县重拳出击,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一批违法企业负贵人受到查封整顿、行政拘留、刑事拘留等惩罚。

D.扶贫不是简单的给钱给项目,改良贫困地区的社会文化生态,不仅有助于打破贫困地区代际固化的僵局,更有助干物质脱贫。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学生给一位刚刚病愈后的老师写的信,最后的致敬语是:

敬祝痊安。

B.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C.本报欢迎批评指正。

恳切希望大家都帮助我们,为办好《科学小报》尽一点绵薄之力。

D.别人送给我的东西即使不值钱,我也敝帚自珍,因为礼轻情意重嘛!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菊花的适应性强,它喜爱阳光也耐寒冷,在光照充足的地方,菊花长得更健康、更茁壮;

①,与郁金香等花卉相比,②。

它更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但在潮湿的环境中也能寻觅到它的芳容,无论是用播种还是用扦插的方式,菊花都可成活,③

使其在中国的华南至东北地区均能载植。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家庭出身,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走向。

富裕家庭物质生活优裕,会导致精神生活远远滞后,这样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缺少与人和谐相处的襟怀,一旦走向社会,会因为自身家庭条件优越而损害甚至践踏他人权益。

一个“拼爹”的时代是病态的,一个民众都默许“拼爹”的社会是可悲的。

①物质生活优裕不一定就导致精神生活滞后。

②。

③。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2017年12月传出人教版新编教材准备删除初中历史教材中“卫青霍去病”内容的消息,與论一片哗然,有人认为击溃匈奴,为西汉扫除边患,造就千古功绩的伟大将领不应该从历史书中删除,有人认为删去也很正常,他们的行动具有有强烈的侵略性,现在强调,不利于民族团结的气氛,会引起民族矛盾。

你对删除教材中“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