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判断题库及答案共235题Word文件下载.docx
《考研政治判断题库及答案共235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政治判断题库及答案共235题Word文件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要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2
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23
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所以,公有制企业职工的所有收入都是按劳分配的收入。
2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经济体制。
25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公有制、按劳分配和劳动人民当家作主。
26
实施西部大开发就是要象当年开垦“北大荒”一样的进行西部大开荒。
27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基本国策,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则是目前的权宜之计。
28
三权分立制度不适合我国国情。
29
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因而在政治上也必须实行三权分立。
30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在共产党执政的前提下,各民主党派通过参加国家政权和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等途径,与共产党进行政治合作、民主协商、互相监督的政党制度。
3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增强各民族的团结。
3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一部分。
33
在政党关系上,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类似于资产阶级国家的多党制。
34
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下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绝不能搞西方式的多党轮流执政、两院制、三权鼎立,绝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35
依法治国,就是国家立法,公民守法。
36
法治的概念是民主和法制相结合,而同人治相对立。
37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政治权利不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列宁却说:
“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
”()
38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目标是使党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民主化和法制化。
39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
40
政治体制改革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1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42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43
资本主义民主的形式要比社会主义民主完备一些,因此资本主义民主高于社会主义民主。
44
社会主义民主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45
人权高于主权。
46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 )
47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包括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8
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
49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5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最高行政机关、最高立法机关。
5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
52
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制度在本质上是各阶级分掌政权、实现“主权在民”原则的有效机制。
5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国家的权力机关。
54
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
55
我国民主党派参政作用表现在参加政府、成为执政党之一。
56
任何一种民主的本质、内容和形式,都是随着本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
57
民主的形式是多样性的,没有统一的标准。
58
资本主义自由解决了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实际行使自由权利的问题。
59
民主、自由、人权,核心是民主。
60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要与本国的国情相适应。
61
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同我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斗争中的一个创造。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没有多少关联。
63
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
64
当今时代,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65
物质文明搞好了,精神文明自然就上去了。
66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67
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68
和谐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
69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
70
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
71
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需要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支撑。
72
民族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
73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利益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74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褒荣贬辱的新风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75
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消极影响。
7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因此,在市场经济中人们的经济行为可以不受道德的规范。
77
哲学社会科学是现代国家的一种战略性资源,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78
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
79
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教育应该产业化。
80
经营性文化产业是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81
要坚持党管新闻、党管媒体的原则,始终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82
文学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
8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等价交换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
84
先进文化是以先进生产力为基础的,因此,在我国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情况下,不应提出建设先进文化的目标。
85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处在不同的层次,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不能强求指导思想的一元化。
86
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的认识上,有一种说法:
“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
”
87
以德治国是对依法治国的否定或取代。
88
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建设企业文化。
89
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因为科学技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
90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不和谐的。
9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党需要提高的执政能力之一。
92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因而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93
稳定的社会就是和谐社会。
9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9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无差别无矛盾的社会。
9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消除人民内部矛盾。
97
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也就最终完成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
98
广大人民群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主体。
9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100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不会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
10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
102
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就要提倡多样化,不必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
103
节能低耗、循环利用自然资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104
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
105
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形态。
106
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是古今中外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
10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108
“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国的领土上,都可以实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并存。
109
祖国统一后,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中央政府就不能对其事务进行干涉。
110
实现祖国统一,在力求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同时,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111
“一国两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112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中“两种制度”的地位和作用是等同的。
113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台湾的陷阱,对台湾人民没有任何好处。
114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不容外国干涉。
115
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可以保留军队。
116
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在香港的终结。
117
台湾问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118
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保留军队。
119
高度自治意味着中央政府在任何事务上都不能干涉香港、澳门政府。
120
“一国两制”改变了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性质。
121
如果条件不成熟,台湾的统一问题可以无限期的拖延下去。
122
《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了。
123
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时代主题,是制定正确发展战略和内外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
124
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毛泽东坚持新的世界大战既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制止的两点论。
125
1964年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
126
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是实现世界和平的前提条件,保持世界和平则是各国共同发展的重要基础。
127
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128
冷战结束后的长时期内,不发生新的世界大战是可能的。
129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已经确立世界多极化的格局。
130
在世界格局多极化与单边主义的斗争中,军事力量仍然是关键因素。
131
世界多极化格局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32
世界多极化格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133
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中的合作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
134
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是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前的较长过渡时期内世界力量对比的基本态势。
135
经济全球化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
136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维护和平、消除战争。
137
我们需要世界各国共担风险的经济全球化。
138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全球化。
139
经济全球化是美国诱使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丧失主权的“陷阱”。
140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只适用于解决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不适用于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14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12月中缅谈判中首次提出的。
142
我们在处理国家关系中,应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为最高准则。
143
恐怖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144
新安全观强调维护大国的权威。
145
新安全观要求各国积极参加地区安全论坛,倡导多边安全对话。
146
新安全观强调维护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威。
147
新安全观是多维的安全观。
148
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们坚持小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
149
主张和平只是社会主义的义务和要求。
150
二战后形成的以马尔塔体系为基础的两极格局,结束了资本主义大国主宰世界以及国际格局以欧洲为中心的历史。
151
对当今世界时代主题的客观分析和科学把握是决定我国外交政策宗旨的基础。
152
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决定我国外交政策宗旨的重要因素。
153
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是决定我国外交政策宗旨的基本出发点。
154
看哪些国家和中国友好,哪些国家不友好是确定我国外交政策宗旨的依据。
( )
155
少数发达国家利用“人权”等问题干涉他国内政的现象还很严重,这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至今一个都没有解决,天下仍不太平的原因之一。
156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劳动者阶层的事业。
157
新时期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但其本质特点始终未变。
158
公务员阶层在我国处于领导地位。
159
农民工也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160
我国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主人翁地位是由宪法规定和保证的。
16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脑力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的增加,工人阶级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变化。
162
当代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符合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
163
私营企业主是工人阶级的天然盟友和可靠同盟军。
164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
165
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166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支基本依靠力量。
167
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168
私营企业存在剥削,因此私营企业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利益损害者。
169
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170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切实依靠知识分子,这是因为知识分子思想觉悟比较高。
171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要坚持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172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新形势下必须巩固和发扬。
173
新时期,我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实质是在一个共同目标下是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
174
新时期,统一战线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175
爱国主义是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两者互不相干。
176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问题不存在了。
177
现在,我国民族问题的性质变了,不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而是人民内部矛盾。
178
宗教在我国将长期存在。
179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限制政策。
180
我国宗教没有必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81
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是指每个公民有信仰宗教、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182
我国宗教可以在宪法和法律范围之外为活动。
183
宗教可以用行政手段消灭。
184
人民解放军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185
人民解放军只负责捍卫国家安全,不参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186
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防和军队建设。
187
真正实现民族平等的关键是汉族对少数民族的帮助与支持。
188
工人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是建党的根本条件。
189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是新社会阶层( )
190
在当代中国,人民的范畴包括一切同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力量( )
19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19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明显变化,政治地位下降。
( )
193
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19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农民群众,这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
195
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和核心力量。
196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是我国出现的新阶层。
197
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主要应该看他们是否信仰宗教。
198
民族自治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之一。
199
新时期,我党领导的统一战线要实现全国最广泛的团结也包括结成反帝反霸统一战线的国际友人。
200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的主体是大陆范围内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
201
新形式下我军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革命化和年轻化。
202
新时期,邓小平提出的我军建设的总目标是市场化。
203
204
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它只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205
中国共产党从登上历史舞台开始,就同时肩负着消灭阶级压迫和实现民族独立的双重使命。
206
吸收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等以外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入党有可能改变党的性质。
207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全体党员,不仅要求党员在思想上入党,而且要求党员首先在组织上入党。
208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质在于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
209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10
为了谁、依靠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211
坚持党的领导是为了更好地改善党的领导。
212
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组织路线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
213
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的根本因素。
214
掌握一支人民的武装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215
能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216
党风问题是关系到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问题。
217
当前腐败现象是实现对外开放政策的必然产物。
218
腐败的产生有其复杂而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
219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
220
组织建设是党的各项建设的重要保证,必须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
221
我们必须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看待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问题。
222
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223
一个政党过去先进,就等于现在先进;
现在先进,就等于永远先进。
224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根本上决定着党的前途和命运。
225
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理论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着重于从组织上建设党。
226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27
中国共产党要真正担负起民族振兴的崇高历史使命,必须把全民族各个阶层优秀分子积极吸纳到党内来。
228
“两个先锋队”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始终成为第二个先锋队,是党真正成为第一个先锋队的政治前提。
229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
230
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