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总体施工方案T型简支梁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67746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总体施工方案T型简支梁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桥梁总体施工方案T型简支梁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桥梁总体施工方案T型简支梁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桥梁总体施工方案T型简支梁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桥梁总体施工方案T型简支梁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桥梁总体施工方案T型简支梁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1页
桥梁总体施工方案T型简支梁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1页
桥梁总体施工方案T型简支梁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1页
桥梁总体施工方案T型简支梁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1页
桥梁总体施工方案T型简支梁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1页
桥梁总体施工方案T型简支梁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1页
桥梁总体施工方案T型简支梁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1页
桥梁总体施工方案T型简支梁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1页
桥梁总体施工方案T型简支梁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1页
桥梁总体施工方案T型简支梁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1页
桥梁总体施工方案T型简支梁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1页
桥梁总体施工方案T型简支梁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1页
桥梁总体施工方案T型简支梁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1页
桥梁总体施工方案T型简支梁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1页
桥梁总体施工方案T型简支梁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梁总体施工方案T型简支梁Word下载.docx

《桥梁总体施工方案T型简支梁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总体施工方案T型简支梁Word下载.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桥梁总体施工方案T型简支梁Word下载.docx

2.技术标准

2.1设计荷载:

公路-

级;

人群荷载:

3.5kpa;

2.2地震设计: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按0.1g设计;

2.3设计安全等级:

二级;

2.4基本风压:

W0=0.75KN/m2;

2.5设计基准期:

100年

2.6环境类别:

类;

2.7设计洪水水位:

按排涝水位控制;

2.8桥梁最小净空:

≥50cm;

2.9桥面横坡:

1.5%。

3.主要材料

3.1混凝土

3.1.1预制预应力混凝土T梁、铰缝、桥面铺装均采用C50混凝土;

3.1.2盖梁、墩柱、台身、搭板采用C30混凝土;

3.1.3桩基采用C25混凝土;

3.2普通钢筋及钢材

普通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和HPB300级钢筋,技术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

,全桥钢板采用Q235B钢符合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

3.3防水层采用YN高分子聚合物防水涂料。

3.4预应力钢筋采用高强度、低松弛,规格为Φs15.2mm,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的预应力钢绞线,其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的规定。

4.桥梁工程特点

本桥跨越竹埠港渠道,按城市正交桥设计,原渠道与道路两次相交且距离较近,设计将原渠道局部进行改道整合后一次过路,相应桥位置在道路桩号K17+880处,桥梁为预制装配式桥梁。

桥梁在中央分隔带和机非分隔带断开,分成三幅修建,以两跨30m跨径简支T梁跨越渠道,可以满足河流排洪要求。

桥梁基础采用桩基,桥台设计采用单排钻孔灌注桩接盖梁埋置式桥台,桥墩采用桩柱接盖梁桥墩。

桥梁为2跨30m跨径简支T梁,全长67m,全宽56.29m,分三幅桥修建,西、中、东幅桥宽分别为12.78m、24.28m、13.79m,预制梁高2m,设置8cm后浇砼结合层。

桥台采用桩基接盖梁结构,桩基直径1.5m;

桥墩采用桩柱接盖梁桥墩,桩柱直径1.5m。

桥梁附属构造

桥头搭板

桥梁与路基衔接处均设置搭板,搭板长度采用8m。

伸缩缝

在桥墩顶部主梁间设置60型止水伸缩缝。

人行步道、机非分隔带及护栏

本桥梁为城市桥梁,桥梁上、下行外侧设人行步道,外侧栏杆采用美观的装饰栏杆,扶手采用钢栏杆。

人行道底部过管线,人行步道立缘石高55cm。

利用桥梁上、下行内侧及机非分隔带两侧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防撞护栏。

机非分割带内侧护栏上根据电气设计设置路灯,相应护栏内预留管线孔洞。

桥面防水及排水

在横坡下坡侧设置泄水孔,排除桥面水。

耐久性设计

本工程环境类别为

耐久性基本要求:

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中的有关条文执行;

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

环境等级

环境条件

最大水灰比

最小水泥用量(kg/m3)

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

最大氯离子含量(%)

最大碱含量(kg/m3)

温暖或寒冷地区的大气环境、与无侵蚀的水或土接触的环境

0.55

275

C25

0.3

3

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的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有关强制性条文执行;

钢筋砼的抗渗等级:

对于桥梁桥台一下的钢筋混凝土,其抗渗等级不得小于W6;

桥梁伸缩缝对应位置的伸缩缝现浇混凝土、盖梁及帽梁混凝土、墩柱混凝土以及桥面系的混凝土桥面铺装、防撞护栏混凝土均应保证混凝土表面密实,无气泡;

5.主要工程数量

5.1下部结构

分部工程

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

单位

数量

备注

地基与基础

灌注桩

29

桥台

6

墩柱

7

盖梁

5.2上部结构

桥跨承重结构

预应力混凝土T梁

现浇横隔板、湿接缝

40

桥面系

防水层

m2

2254

桥面铺装

伸缩装置

m

39.71

防护栏、栏杆

400

人行道梁板

m3

152

5.3附属结构

182

护坡

3515

三、施工部署

1.施工通道

本桥路工程位于K17+880,与道路正交。

由于K17+960往南一侧,河塘尚未移交,暂不能施工,固桥梁施工通道由K17+540处进入,经K17+740右侧施工通道进入施工现场。

2.施工平面布置

施工场地布置在靠近0台路基上,桩号K17+655-K17+850,长195m,宽24m,面积4680m2,包括T梁预制场、存梁区、钢筋加工区、材料仓库等,见《预制场建设施工图》1号图。

3.施工用电和用水线路布置

3.1施工用电从竹埠港泵站接入,距离桥梁施工现场约100m。

本桥梁工程预计施工用电最大负荷为250KV·

A,竹埠港泵站配电负荷为1250KV·

A,能够满足桥梁用电需求。

3.2施工用水从项目部用水接入,作为桥梁施工的养护用水,约200m。

4.废水及泥浆排除

废水及泥浆排除按照湘潭市关于环保和城市管理的相关要求,设置多级沉淀池。

经沉淀后的中水通过竹埠港河渠排入湘江,泥浆用专用车辆装运至弃土场丢弃,确保环境不受污染。

四、施工准备

1.试验检测

本桥梁工程试验检测为委托检测,试验单位为。

2.测量控制网布置

2.1仪器的校定

工程开工前,所有进入工地的仪器均统一进行检测和校定,确保仪器的误差控制在充许范围内,减少整个施工中的系统误差。

2.2测量控制网

本桥梁主线为直线,由于施工场地比较宽阔,在施工场地附近建立好测量控制点,控制网用索佳SET2C全站仪测设,测量计算将全部采用计算机程序化计算,控制网经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方可采用。

对设计单位的测量交底桩与水准点进行复核。

为了确保控制网的可靠性,将根据现场条件把控制点都选定在施工作业影响范围以外的地方,用混凝土护桩。

各控制点选在合适的位置,通视良好,能够满足施工需要。

控制点选定后,经过实测和导线闭合的平差计算后,确定控制点坐标和高程。

另外,在施工期间控制点将定期进行复核。

2.3加密水准点

按照施工规范加密引测临时水准点。

测量结果必须符合±

20

/mm。

并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定期复测。

临时水准点采用1m长的Φ20钢筋埋入土中,四周用混凝土保护并用油漆写上编号。

临时水准点经专业监理工程师复测后方可使用。

五、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1.钻孔灌注桩

全桥共计29根桩,桩径1.5m,桩长25m。

采用冲击钻冲击成孔方式成孔。

1.1施工工艺流程图

1.2施工工艺

1.2.1施工准备

施工前应进行场地平整,清除杂物,钻机位置处平整夯实,准备场地,同时对施工用水、泥浆池位置,动力供应,施工便道,做统一的安排。

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用全站仪现场进行桩位精确放样,在桩中心位置钉以木桩,并设护桩,放线后由主管技术人员进行复核,施工中护桩要妥善看管,不得移位和丢失。

1.2.2护筒的制作与埋设

护筒因考虑多次周转,采用10mm钢板制成。

护筒内径比桩径大20-30cm,埋置护筒要考虑桩位的地质和水文情况,为保持水头护筒要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1.5m,无水地层护筒宜高出地面0.3-0.5m,为避免护筒底悬空,造成蹋孔,漏水,漏浆,护筒底应坐在天然的结实的土层上(或夯实的粘土层上),护筒四周应回填粘土并夯实,护筒平面位置的偏差应不超5cm,倾斜度偏差小于1%。

护筒埋置深度:

在无水地区为2倍的护筒直径,在有水地区入土深度为水深的1倍(无冲刷之前)或者确保护筒在施工期间稳定的深度为止。

在岸滩上埋设护筒时应在护筒底口下及四周围填粘土,并分层夯实,可用锤击、加压、震动等方法下沉护筒。

1.2.3钻机就位

钻机选用冲击钻机。

钻头采用十字型冲击钻头。

钻机安装就位时,底座用枕木垫实塞紧,安装时,顶端暂时用风绳固定平稳,待八字支架安装完毕后即可拆除风绳。

确保在钻孔过程中,钻机(架)平稳,不发生位移和沉陷。

1.2.4泥浆制备

泥浆在冲击钻孔中起护壁和悬浮钻碴的作用。

应备用足够的造浆优质粘土。

制备泥浆应选用塑性指数IP>10的粘性土或膨润土,泥浆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对不同土层泥浆比重可按下列数据选用:

粘性土和亚粘土可以就地造浆,泥浆比重1.1-1.2。

粉土和砂土应制备泥浆,泥浆比重1.5-1.25。

砂卵石和流砂层应制备泥浆,泥浆比重1.3-1.5。

粘度:

一般地层的泥浆粘度为16-22S,松散易坍地层泥浆粘度为19-28S。

含砂率:

含砂率大,会降低粘度,增加沉淀,磨损钻具。

新制泥浆的含砂率不宜大于4%。

胶体率:

胶体率高,则粘土颗粒不易沉淀,悬浮钻碴的能力高,否则反之。

泥浆胶体率不小于95%。

PH值:

PH值过小,失水量会急剧上升,PH值过大,泥浆滤液将渗透到孔壁的粘土中使孔壁表面软化,粘土颗粒之间的凝聚力减弱,造成裂解而使孔壁坍塌。

PH值应大于6.5,一般以8-10为适当。

PH值偏小时,可根据试验在泥浆中投放适量的NaOH或Na2Co3。

钻孔

地层

泥浆性能指标

相对密度

粘度击(s)

含砂率(%)

胶体率(%)

失水率(ml/30min)

泥皮厚(mm/30min)

静切力(Pa)

酸碱度(PH)

易坍

1.2~1.4

22~30

≤4

≥95

≤20

≤3

3~5

8~11

完整

基岩

1.1~1.2

18~20

1.2.5钻孔

冲击钻孔,为防止冲击振动使邻孔壁坍塌或影响邻孔刚灌注的混凝土的凝固,应待邻孔混凝土达到2.5MPa抗压强度后,一般经24h后,方可开钻。

开孔阶段:

在护筒底口标高以上1米左右开孔,开孔前应在孔内多投放一些粘土,并加适量粒径不大于15cm的片石,顶部抛平,用低冲程冲砸(钻机冲程0.5~1.0m),泥浆比重1.6左右。

钻进出护筒口以后,再回填粘土和碎石(粘土和碎石比例为1:

1),继续以低冲程冲砸。

如此反复二、三次,待冲砸至护筒底口以下3—4米时,方可加高冲程正常钻进。

4—5米后,则采用取渣筒,勤取钻渣。

钻进中应随时注意,保持孔位正确。

钻进时起落钻头速度要均匀。

不得过猛或骤然变速,以免碰撞孔壁或护筒,或因提速过快而造成负压引起坍孔。

钻孔时要察看钢丝绳回弹和回转情况。

要注意掌握少松绳的原则,但也不能过于少松。

以免落空锤,损坏机具。

在不同的地层,采取不同的冲程。

在淤泥及夹砂互层,及时投放粘土和小片石,以低冲程冲进,冲程为0.5~1米,必要时反复冲砸。

在砂夹卵石层,只投粘土以中等冲程冲砸,冲程2~3m。

粘土层只投入适量碎石,宜用中、低冲程,冲程为1~2m。

碎石可防止吸钻现象。

基岩宜用高冲程,冲程3~5m,不得超过6米。

岩面倾斜较大,或高低不平,最易偏孔,可回填坚硬片石,低锤快打,造成一个平台后,方可采用较高冲程。

抽渣或停钻后再钻时,应由低冲程逐渐加高到正常冲程。

钻头直径磨耗不应超过1.5cm。

应经常检查,及时用耐磨焊条补焊,并常备两个钻头轮换使用、修补。

为防止卡钻,一次补焊不宜过多,且补焊后在原孔使用时,宜先用低冲程冲击一段时间,方可用较高冲程钻进。

当孔内泥浆含渣量增大,钻进速度减慢,一般每进尺0.5~1.0m抽渣一次,每次抽4~5筒或抽至泥浆内钻渣明显减少,无粗颗粒,比重降至正常为止。

取渣筒用5~10毫米厚的钢板卷制成直圆柱形状其直径为孔径的60%~80%,高度为1.5~2.0米,下端为碗形活门。

为控制泥浆比重和抽渣次数,需及时用取样罐放到需测深度,取泥浆进行检查,及时向孔内灌注泥浆或投碎粘土。

抽渣后应测深一次,再分批投碎粘土,直到泥浆比重达到正常为止。

为保证孔形正直,钻进中,应常用检孔器检孔,检孔器可用钢筋制成,其高度为桩孔直径的4~6倍,直径与钻头直径相同。

更换钻头前,必须经过检孔,将检孔器检到孔底,通过后才可放入新钻头。

如检孔器不能沉到原来已钻到的深度,或钢丝绳拉紧的位置偏移护筒中心时,则考虑可能发生了弯孔,斜孔或缩孔等情况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钻孔达到设计标高后,应对孔位、孔径、孔深和孔形等进行检查,孔位偏差不应大于10厘米,斜度不可大于1%。

1.2.6清孔

清孔的目的是清除钻渣和沉淀层,减少孔底沉淀厚度,防止桩底存留过厚沉渣而降低桩的承载力,为灌注水下混凝土创造良好条件,使测深正确,灌注顺利。

钻孔达到要求标高后,先用取渣筒取渣,然后采用泥浆管道直插孔底,压入新鲜泥浆进行清孔,直到满足规范要求。

1.2.7钢筋笼制作及吊装

钢筋笼采用加工场统一加工,制作时均需在型钢焊制的骨架定位平台进行,以保证制作的钢筋笼的整体直度及主筋焊接接长时的对位度,钢筋笼分二节制作。

钢筋笼用炮车运至现场。

采用2台25T吊车配合安装,现场在孔口采用挤压连接器连接下放,缩短孔口操作时间,避免塌孔事故的发生。

当底节骨架下降到孔口上只有一个箍圈时,用钢管将骨架临时支承于孔口,此时可吊来第二节骨架进行连接,连接完毕后,稍提骨架,抽去临时支承,将骨架缓慢下放。

注意不要碰撞孔壁。

下放钢筋笼时,在钢筋笼内部间隔一定距离焊十字撑,以提高钢筋笼的刚度。

钢筋笼顶部通过钢筋与护筒口焊接相连,以预防钢筋笼在砼灌注过程中上浮。

1.2.8水下砼灌注

灌注砼前,检测孔底沉淀厚度,大于规范要求时,须再次清孔。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送至现场。

运至灌注地点时,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合格后,卸入料斗中,当地形受限时,可用输送泵配合灌注。

浇注前要复核导管长度,进行必要的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

导管底部至孔底有40cm的距离,且首批砼的数量由计算确定,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1米的需要。

连续灌注和灌注砼的质量保证桩基的首要条件,在灌注砼之前认真做好一切浇筑准备工作。

初灌砼时用的大斗容量必须满足第一批下料后导管的首次埋置深度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首批混凝土的数量按规范要求的公式进行计算,具体为:

V≥πD2/4(H1+H2)+πd2/4(h1)

式中:

V—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M3)

   D—桩孔直径(M);

   H1—桩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一般为0.4M;

   H2—导管初次埋置深度(M)

   d—导管内径(M);

   h1-桩孔内混凝土埋置深度H2时,导管内混凝土柱平衡导管外(或泥浆)压力需的高度(M),即h1=HWυW/υc

  HW—桩孔内泥浆的深度(M);

   υW—桩孔内泥浆的重度(KN/M3);

   υC—混凝土拌和物的重度(取24KN/M3)。

灌注时,先将漏斗用水湿润,向内灌一盘1:

2的水泥砂浆,再用砼将漏斗装满,使下去的砼确保能埋住导管至少1m以上,然后拨球,在导管内砼顺管下落的同时,随即迅速将漏斗内以及搅拌运输车内的砼注入导管,以增加导管的埋深,防止导管内进水。

为防止钢筋笼被砼顶托上升,在灌注下段砼时应尽量加快,当孔内砼面接近钢筋笼时,应保持较深的埋管,放慢速度,当砼进入钢筋笼1~2m后,应减少埋入深度。

灌注过程中不得停顿,以保证桩的质量。

灌注时及时拆除埋深了的导管,经常用测深锤检测孔内混凝土面位置,管底应在混凝土面下2~4米,最深不得超过6m,及时调整导管埋深,不要埋置过浅或过深,以免造成质量事故。

溢流出的泥浆应引至泥浆池,禁止随意排放,污染环境。

灌注到桩顶,应使桩顶标高高于设计标高80cm~100cm,防止顶部浮浆较多,出现“虚桩”,造成接桩难度大,因此施工中按超灌1米控制。

灌注过程中对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进行检查,设有专人随时测量砼面的高度,计算导管的埋置深度,做好灌注记录,记下灌注过程中的灌注时间、盘数、方量、导管埋深和故障处理时间等情况,同时认真做好砼试块并按要求养护。

1.2.9拆除护筒、验桩

将护筒周围的土方挖除后即可拔除护筒。

护筒拔出后将桩头上的浮浆和松散部分全部凿除,直至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和表面无松散现象。

桩头凿除后,采用超声波动测法对桩身质量进行检测,确保每根桩的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1.3冲击钻成孔常见事故的处理和预防措施见下表。

常见事故的处理和预防措施

序号

事故现象

事故原因

处理和预防

1

桩孔不圆,取渣筒下入困难

1、钻头的转向装置失灵,冲击时钻头未转动;

2、泥浆粘度过高,冲击转动阻力太大,钻头转动困难;

3、冲程太小,钻头得不到充分转动或转动很小

1、发现孔不圆,可用碎石粘土回填钻孔重新冲击;

2、经常检查转向装置的灵活性。

3、调整泥浆的粘度和比重;

4、用短冲程和长冲程交替冲击修整孔形

2

钻孔偏斜

1、孔内探头石、漂石大小不均,钻头受力不均;

2、基岩面形状较陡;

3、钻进时钻塔移位

1、钻遇基岩时采用短冲程,并使钻头充分转动,加快冲击频率,进入基岩后采用长冲程钻进,若发现孔斜,应回填重钻;

2、发现探头石后,应回填碎石或将钻塔稍移向探头石一侧,采长冲程猛击探头石,破碎后再钻进

3、经常检查钻塔是否发生位移及时调整

冲击钻头被卡提不起来

1、钻孔不圆,钻头被狭窄部位卡住;

2、未及时补焊钻头,钻头直径逐渐变小使补焊后的钻头入孔冲击被卡;

3、上部孔壁坍落物卡住钻头;

4、在粘土层中冲程太长,泥浆粘度过高,以致钻头被吸住;

5、放绳太多,冲击钻头倾倒顶住孔壁

1、应正确判断卡钻的原因,不要盲动,防止越卡越紧;

若孔不圆、钻头向下有活动余地,可向下活动并转动至孔径较大处提起钻头,处理时可用打捞钩或打捞活套助提;

2、使用合乎规格的钻头;

3、向孔内泵送性能良好的泥浆,清除坍落物,替换孔内的粘度过高的泥浆;

4、及时修补钻头,若孔径已变小,应严格控制钻头直径并在孔径变小处反复冲刮孔壁以增大孔径;

5、使用专用工具将顶在孔壁上的钻头拨正

4

钻头脱落

1、钢丝绳在转向装置连接处被磨断或在靠转向装置处被扭断或绳卡松脱;

2、转向装置与顶锥的连接处脱开;

3、冲锥本身在薄弱截面折断

1、用打捞活套打捞;

2、用打捞钩打捞;

3、用冲抓锥来抓取掉落的冲锥;

4、勤检查易损部位和机构

5

钢筋笼上浮

1、混凝土灌注速度及间歇时间不恰当;

2、清孔不彻底;

3、灌注过程中导管埋深过大,混凝土面初凝;

4、混凝土质量不合格,混凝土离析、坍落度偏差过大;

5、钢筋笼及导管下放偏位。

1、控制混凝土灌注速度,初始灌注时应放慢速度,当钢筋笼有足够埋深时适当加快灌注速度。

同时减少灌注间歇时间;

2、清孔彻底,符合规范要求;

3、勤检查勤测量,控制导管埋深在2-6m;

4、现场检测每一车混凝土质量,离析及坍落度不满足要求,不得灌注;

5、下钢筋笼及导管时严格控制,不得偏位。

2.墩柱

2.1墩柱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样搭设脚手架钢筋骨架制作及吊装安装侧模浇注砼砼养生拆模

2.2施工工艺

2.2.1本桥梁1#台为柱式桥墩,墩柱直径为1.5m。

施工前,位于桩基墩身区域应先凿毛,冲洗干净。

桩基与墩台身的连接钢筋如有锈蚀,应进行除锈处理。

用全站仪复核墩身中心位置,其最大偏差不得超过10mm。

施工时,先整理好场地,用CKC脚手架搭好施平台,安装钢筋骨架并交验。

柱式模板为两块半圆型模板拼制而成,用胶垫和工螺栓固定在一起。

当模板就位后,用风缆稳定,并通过测量仪器精确定位(见下图)。

验收合格后,浇筑混凝土。

本桥立柱总根数为7根,最长立柱长度为4.16m,按设计要求一次性浇筑完成;

浇筑上层混凝土前凿除下层混凝土表面浮浆并清洗干净。

2.2.2混凝土在现场用吊车配吊斗吊入模内,浇筑时设置串筒,将混凝土导入底部,防止混凝土下落时离析。

混凝土浇筑时分层振捣,分层高度不超过30cm。

混凝土浇筑完毕,表层混凝土收水硬化后即对混凝土采用塑料布包裹密封养生,养生最少保持7天或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天数。

3.桥台、盖梁

3.1施工工艺流程

桥台施工工艺流程图

3.2施工工艺

3.2.1基坑开挖

桥台施工在桩基施工完毕并经检测合格后,进行桥台施工。

按设计图纸准确放样后,即可进行基坑开挖。

本桥梁工程桥台位置处于干处,直接采用明挖基坑。

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开挖,并辅以人工清底找平,基坑的开挖尺寸根据桥台的尺寸,支模及施工操作的要求等因素进行确定。

基坑的开挖坡度以保证边坡的稳定为原则,根据地质条件,开挖深度,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当基坑壁坡不易稳定或放坡开挖受场地限制,或放坡开挖工作量大不经济时,可按具体情况采取加固坑壁措施。

基坑顶面应设置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的措施,如截水沟等。

3.2.2桥台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