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三碳和碳的氧化物带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68064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三碳和碳的氧化物带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三碳和碳的氧化物带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三碳和碳的氧化物带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三碳和碳的氧化物带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三碳和碳的氧化物带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三碳和碳的氧化物带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三碳和碳的氧化物带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三碳和碳的氧化物带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三碳和碳的氧化物带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三碳和碳的氧化物带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三碳和碳的氧化物带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三碳和碳的氧化物带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三碳和碳的氧化物带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三碳和碳的氧化物带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三碳和碳的氧化物带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三碳和碳的氧化物带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三碳和碳的氧化物带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三碳和碳的氧化物带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三碳和碳的氧化物带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三碳和碳的氧化物带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三碳和碳的氧化物带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三碳和碳的氧化物带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纳米泡沫和碳纳米管属于同种物质

B.碳纳米泡沫是一种单质

C.碳纳米泡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

D.碳纳米泡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还原氧化铜

考点二: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倡导“低碳”生活,从一点一滴做起。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节约用电,随手关灯B.循环使用教科书

C.用洗脸水冲厕所D.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2.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淡化海水

C.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但可以作为植物的气体肥料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两者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3.在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中,设计了下面四个小实验,对它们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Ⅱ为对照实验,说明水不能使石蕊变红

B.实验Ⅲ为对照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

C.实验Ⅰ只说明了石蕊遇酸变红色,与本实验没有任何关系

D.实验Ⅳ为验证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而且生成了酸

4.研究二氧化碳性质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在T形三通管中放入干、湿两条紫色石蕊纱布条,并向内缓慢通入二氧化碳。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干布条不变红,说明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

B.湿布条下部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C.干布条不变红,湿布条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D.将变红的湿布条取出,片刻后又变回紫色,说明石蕊与氧气发生了反应

5.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比较,完全正确的是(  )

A.组成:

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性质:

CO2、CO都有可燃性

C.用途:

CO2可用于灭火;

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危害:

CO2会导致酸雨;

CO会引起中毒

6.二氧化碳气体是一种奇妙的物质。

请根据你的知识和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3%。

(2)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BC(填字母)。

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增强 

 

B.森林面积锐减 

C.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作为能源

(3)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

科学家提出我们应该提倡低碳生活,你认为下列措施属于低碳生活的是A(填字母)

A.上班座公交车或骑车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B.大量砍伐树木建造房屋

7.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后,对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提出实验改进: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操作为:

①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 

②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③从b端通入氮气 

④将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④①③②①,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H2O+CO2=H2CO3.

Ⅱ.另一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对“二氧化硫能否与水反应生成酸”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回答有关问题.

【查阅资料】常温下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气体,易溶于水.

【假 

设】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设计实验】

(1)小雨同学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他认为,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则证明假设成立.

(2)小涛同学认为小雨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密.小涛同学用紫色石蕊试液将白色滤纸染成紫色,干燥后做成三朵紫色的小花,然后按下列图示进行实验,在(I)、(Ⅱ)、(Ⅲ)中分别观察到变色和不变色的两种现象.

小涛同学认为,若Ⅲ(填序号)中的紫色小花变色,则证明假设成立.

【交流反思】小明同学对小涛同学的实验方案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了酸”,其理由是SO2也可能使干燥的紫色小花变红(或SO2也可能具有酸性).三位同学讨论后补充了一个实验,使探究活动获得了成功,你认为这个实验应该是将干燥的紫色小花投入到盛有SO2的集气瓶中,紫色小花不变红色(或将SO2气体通过盛有紫色小花的瓶中,紫色小花不变红色)(简述实验步骤和现象).

【结论】通过上述实验得出:

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考点三:

二氧化碳的制取

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主要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B、加入石灰石C、产生二氧化碳D、收集二氧化碳

2.正确选择实验仪器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仪器常用于实验室制气体,请根据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 

的名称:

长颈漏斗。

(2)实验室需纯净的氧气用于铁丝燃烧实验,从 

A-E 

中选择的制取和收集的装置是AE(或BE)(填字母序号)

(3)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小丽制取并收集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小丽应选择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填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从A-E 

装置中选择的收集装置应该是C(填字母序号)。

(4)若要用F装置检测CO2,在F装置中盛放的试剂名称是澄清石灰水,CO2 

应从c(填“b”或“c”) 

端通入,实验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

(1)如图是科学家正在研究的二氧化碳循环利用技术:

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高温条件下,除生成甲醇(CH4O)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H2+CO2CH3OH+H2O。

甲醇中所含氢、氧元素的化合价与水中的相同,甲醇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2)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C(填序号)

A.该技术符合低碳经济的理念

B.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

C.该技术有助于缓解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4.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1)装置 

中生成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用装置 

作为发生装置的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2)当打开 

K,反应一段时间后:

烧杯中的现象是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

处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C 

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处使紫色石蕊变红的物质是H2CO3(填化学式)。

(3)某同学将上述实验进行改进,设计如图2所示:

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 

到的现象是②③棉球不变色,④棉球先变红色,①棉球后变色,此现象可同时得到二氧化碳的两条性质。

(4)图3可用来测量生成 

CO2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CO2溶于水,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没有( 

填“有”或“没 

有”) 

明显影响。

5.为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25g贝壳,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请计算:

(1)这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2)25g贝壳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多少?

备战2020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三:

碳和碳的氧化物参考答案

【答案】A

【答案】D

【答案】C

【答案】

(1)0.03%;

(2)BC;

(3)温室效应;

A。

【答案】【设计实验】

(1)红;

(2)Ⅲ;

【交流反思】SO2也可能使干燥的紫色小花变红(或SO2也可能具有酸性);

将干燥的紫色小花投入到盛有SO2的集气瓶中,紫色小花不变红色(或将SO2气体通过盛有紫色小花的瓶中,紫色小花不变红色).

【解答】

(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

故答案为:

长颈漏斗;

中选择的制取和收集的装置是AE或BE;

AE(或BE);

(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C;

(4)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

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

F装置中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检验,CO2 

应从长管进入;

澄清石灰水;

c;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3H2+CO2

CH3OH+H2O;

-2;

(3)AC。

(1)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用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打开活塞,固体和液体接触产生气体,关闭活塞,试管内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故可通过活塞的开闭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故填:

CaCO3+2HCl═CaCl2+H2O+CO2↑;

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2)D烧杯中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B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是因为二氧化碳和石蕊试液中的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

H2CO3。

(3)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②③都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

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都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使①④棉球变红色,并且④比①先变红,通过此现象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②③棉球不变色,④棉球先变红色,①棉球后变色。

(4)图3可用来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CO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没有明显影响。

防止 

CO2溶于水;

没有。

(1)80%;

(2)8.8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