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人们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6820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1世纪人们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1世纪人们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1世纪人们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1世纪人们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1世纪人们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21世纪人们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21世纪人们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21世纪人们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21世纪人们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21世纪人们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21世纪人们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21世纪人们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21世纪人们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21世纪人们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21世纪人们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1世纪人们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docx

《21世纪人们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世纪人们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1世纪人们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docx

21世纪人们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21世纪人们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社区与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赵忠心

  在21世纪,家长要对子女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应明确现代社会需要人们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这个问题不弄清楚,就无法对子女实施素质教育。

  对于人个体的发展,不论是什么时代的儿童都要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自己成为道德高尚、智力发达、情趣高雅的人。

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说,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由于生存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对社会成员个体的素质有不同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社会成员在素质上提出了新的要求。

  21世纪,对新一代社会成员在素质上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呢?

要弄清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有哪些本质的特征。

这些本质特征,决定社会成员的素质。

考察一个人的素质是高还是低,不是看他在学校的考试成绩,也不单是看他的文凭,最权威的衡量标准是看他能不能适应现存的社会生活。

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就是高素质;反之,不适应社会生活的,就是低素质。

因此,我们对自己的子女进行素质教育,必须从市场经济社会的本质特征出发,认识未来对孩子在素质上提出的新要求。

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去培养孩子的素质,那是盲目的,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材来,孩子进入未来的社会,将难以生存,更何谈有什么自我发展能力。

  那么,21世纪的人们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

在孩子小时候,家长应当进行哪些方面的教育呢?

  第一,21世纪是开放的社会,要求人们具备社会交往的能力。

  21世纪,市场经济将进一步发展。

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以对内对外的开放为前提。

开放是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所谓"开放",就是沟通、交流。

从内容上说,包括物质、精神、文化、科技诸方面的沟通与交流;从地域上说,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沟通与交流。

要参与社会生活,适应社会生活,未来的社会成员就必须具备社会交往能力。

不仅要善于与自己有共同利益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也要善于与自己利益不一致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为此,家长们要从孩子小时候创造条件,让孩子与家庭以外的人沟通、交流,比如,要打开家庭"城堡"的大门,请进来,走出去,让孩子早一点儿进入社会群体,在和别人交往的实践中增长交往能力。

  第二,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社会,要求人们具备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不仅是自然界的现象,也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21世纪的社会生活中,竞争不仅是普遍的社会现象,也是非常激烈的、尖锐的。

竞争,对于任何人来说将是不可能逃避的。

只有积极参与竞争,才有可能生存。

所谓"竞争"就是相互争胜。

而要取得竞争的胜利,除了需要增强个人的竞争实力以外,善于与别人合作将是至关重要的。

单枪匹马、孤军奋战,不会在事业上有什么作为和成就的。

竞争就会有胜利有失败。

为了让我们的孩子们勇敢地迎接21世纪市场经济社会竞争的挑战,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家长要从小鼓励孩子争强好胜、拼搏进取,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训练他们能够经受挫折、失败的心理品质。

  第三,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要求人们具备获取、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

  由于社会生活的开放,国内国外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将大大加强。

传播的信息渠道增多,传播的信息量增大人们随时随地就可以接触到大量的信息。

特别是交通、通讯的高度现代化,社会的信息化程度还不断提高。

社会的信息化,也促使家庭的信息化,孩子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接触到许多信息。

家长要培养、训练孩子掌握获取信息的能力,能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及进捕捉有用的信息。

在大量信息潮水般涌来的时候,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积极的和消极的信息同时涌向孩子们。

而孩子们对信息的感受能力很强,对信息的"筛选"能力却很差,这样就很容易对积极或消极的信息兼收并蓄,受到不良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和毒害。

因此,家长们要从孩子小时候就对他们进行道德观、价值观、伦理观的教育,提高分辩是非、善恶、美丑和抵制腐蚀的能力。

  第四,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社会,要求人们具备高度的文化科学素质。

  市场经济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科技之争。

商品的质量、经营管理水平,都可以说是文化科学的显现。

就个人而言,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实际上也是文化科学素质的竞争。

具有高度的文化科学素质,才会拥有很强的竞争实力,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获胜。

有的家长看到社会上有的没有什么文化的人发了财时,就误认为市场经济社会不需要文化科学知识;看到目前社会上还存在着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倒挂的现象,就对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意义产生了怀疑。

这是没有认识到市场经济社会本质特征的反映。

家长必须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和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用现代文化科学知识武装他们的头脑,并且培养他们好学的精神和会学能力,以增强他们在竞争中的实力。

  第五,21世纪将是充满生机的社会,要求人们具备发展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

  市场经济实行的是自由竞争,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

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地更新自己、充实自己、发展自己,新生事物是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具有巨大的生命力,是不可战胜的。

要在竞争中获胜,必须不断地发展、创新、开拓、进取。

任何保守、僵化、停滞不前、固步自封,都会失去竞争的优势。

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中,不仅需要人们具有社会适应能力,也要人们具有不断开拓、进取、创新的精神。

因此,家长们从孩子小时候,就要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培养爱学习、终生学习的时代精神和创新的能力。

  第六、21世纪是法制社会,要求人们具备高度的法制观念和道德水平。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日益成熟,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职能作用越来越小,而代之以进行调控的是法律,人们清楚地看到,我国的法制建设正在加紧进行,法制越来越健全、完善。

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更想自由的生活和工作,没有强烈的法制观念将会四处碰壁、寸步难行。

  道德和法律一样,都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都对人们的行为起着约束和调节的作用。

它们的区别在于:

道德强调的是自觉,法律带有强制性,要做到能够自觉地遵守法律,必须具有高度的道德水平。

我们做父母的,要从孩子小时候,就对他们进行法律和道德教育,要他们知法、守法,自觉地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活动;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把他们培养成为道德高尚、知法守法的现代人。

摘自《家教博览》

听美国人讲素质教育课

  桌被围成"U"字形的教室中,学生们被5个人分成一组,辅导员要求每个人都在小组中把自己的优点说出来,然后小组中选取一个代表介绍本组情况,没有提及的地方其他人还可以作补充。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课堂游戏,它是国内引进的由美国太平洋研究院开发的《走向卓越的捷径》课程中的一个内容。

  

  

  课程举办者介绍,该课程创办者美国人卢·泰思有句话,普通人和卓越人士的区别就在于树立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步骤和方法。

这套课程本身运用了认知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等最新科学成果,让中学生们认识到人生的道路是有选择的,教会他们树立较高目标,掌握实现目标的科学方法,获得前进的持续能量和创造力。

?

quot;冲破障碍、信念的力量、你的自我形象、绩效与自尊相吻合、断言、激励自己、警觉机会、走正确的道路上"等内容都是围绕这一思想树立的。

  

  

  听课前,记者还对这种内容较"务虚"的课程能否受到中学生欢迎持有疑问,但学生们课后的反映却出人意料。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初三毕业生沈汉对记者说,课上有个游戏是让你用四条线把九个点连结起来。

如果你用常规思维局限于图形内就解决不了这道难题,而一旦突破这个定式你甚至用三条线就能把它连起来。

现在总谈素质教育,但学校里没有这方面好的课程,而这门课却给我很新颖的感觉,以这个游戏为例,它对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很有好处。

使孩子聪明十要点

北京日报 齐万厂

  一、对孩子的新奇念头、想像力、别出心裁的做法,要给予鼓励。

  二、积极引导和鼓励孩子提问,把这看作是教育孩子的手段之一。

  三、创造一种新气氛,使孩子在集体中受到人们的重视。

  四、使孩子懂得自尊,敢于谈自己的想法和对事物的看法。

  五、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教育孩子对人、事、景要观察细微。

  六、培养孩子进行创造的勇气和信心。

  七、尽量鼓励孩子对事物进行新的探索,不能停留在已经明白的事物上。

  八、应当避免孩子的惧怕心理,防止恐吓孩子,防止禁锢孩子智力的活动。

  九、应当倾听孩子的话,琢磨他的内心世界,掌握积极向上的因素。

  十、对孩子成长与教育,不应用旧的观点或方式,应多采用鼓励和奖励的方式和方法。

做个称职的现代父母

  一、创造情境:

培养一种家庭风气,或确立一个成长的方向,让子女受到熏陶。

家庭的风格、特色是一种情境,家长用理性的态度面对孩子的行为,会使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生活习惯也可以形成一种情境,家长应和孩子一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修正观念:

孩子并非父母的私有财产,父母不应对孩子的事全权做主,以免伤了孩子的本性。

许多望子成龙的父母希望子女补偿自己从前的缺憾,这往往招致紧张的亲子关系。

用引导代替控制,用商量代替命令,用选择代替指定,是现代父母必备的观念。

把标准放低一点,无损于孩子的未来。

  三、变换立场:

调整自己的角色,把子女当做好朋友去了解、尊重与鼓励。

孩子有行为偏差时,如果站在他的立场去理解,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及处理方式。

变换立场的出发点是对子女的了解与关心、爱护,但切忌过了头,变成溺爱。

  四、放松态度:

给孩子以亲切、温暖的感觉,让他们自在地成长。

要避免亲子间沟通的障碍,父母应善意回应孩子;宽容孩子已犯的错误;善于把负面状况转向正面。

这样的教养态度才不会造成与孩子的隔阂,才不会增加孩子的压力。

面向21世纪世界教改发展的新特点

  一.当今世界教改发展的新特点

  21世纪是和平与发展的世纪;是高新技术开发的世纪;是终身教育学习社会化的世纪;是国际日益合作与激烈竞争并存的世纪;是智战与商战交织在以智取胜的信息化世纪。

在总体特点把握之下,回顾当今世界面向21世纪的教改发展脉络,大致有两大细目要点:

  1.全方位:

纵横配套大兵团作战。

纵向而言,即从学前教育到中小学,从高教到成教,从继续教育到老年教育,改革方案和措施遍及整个纵向的教育战线;横向而言,普通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四大板块各类教育均在教改之列;并使其纵横交叉浑然一体,呈现出世界教改的全方位特点,具有大教育指导的教育改革大战略性的时代特点。

  2.大目标:

以提升国民素质为教改的大目标已为世界各国所共识。

素质教育取向已成为一种世界普遍认可的教育大目标。

国际教育界对21世纪的人才构成提出了所谓的三张教育护照标准,即未来人才应掌握"三张通行证",一张是知识性的,一张是职业性的,第三张是一个人应具备的专业和开拓能力。

许多国家为了适应未来世纪的发展特点,把教改重点放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上。

  二.当今世界教改发展的大背景从世界总体化背景看,面向21世纪的世界教育改革正处于全球和平与发展的人类历史时期。

在这相对稳定的国际大环境中,商战与智战成为当代两大竞争热点。

从宏观时人背景上看有如下几个跨世界的个性背景:

  1.经济的跨国竞争化:

经济跨国化竞争的国际化趋势,要求各国教育要培养面向世界的人才,培养跨国经济时代人才模式是经济大背景所需的跨世纪的人才模式,因此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必须带有强烈的经济特色。

  2.时代的信息国际化:

以信息为依据预测和智慧,将变得比仅仅是获取和收集信息更为重要,这是信息国际化的教改所处的时代大背景。

  3.竞争的整体综合化:

综合国力作为具有国际标准的参照系,成为当今教改一个最直接的素质指标。

八个指标是:

国家的经济力量;政府水平;基础设施;科技水平;国际化水平;金融水平;管理水平;人的素质水平。

八个指标当中影响最广的起基础作用的是教育素质。

因此,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一场教育素质的竞争。

  三、当今世界教改发展的总态势世界教改发展的三大态势:

  1.以国际商战这一原动力为基点的世界教改发展的总体态势;

  2.以国际智战这一原动力为基点旨在素质提升的世界教改发展的总体态势;

  3.以国际信息战这一原动力为基点旨在教育信息化的世界教改发展的总体态势。

当今世界教改的信息化基点,主要是以电脑为龙头的信息化。

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推动教育界电脑日益普及化,二是推动信息共享的教育网络运用机制系统,三是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高含量的新型教学法。

当今世界各国教改都以上述信息化三个层面拟定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方案,并形成世界教改的第三个发展总态势。

父亲说:

要为孩子创造既宽松又科学的学习环境;儿子说爸爸是他的启蒙老师和朋友

16岁"差生"上北大

金晓

  这几天,浙江兰溪的16岁少年伍晓盼已坐在北京大学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开始了崭新的学业生活。

  大学里那种自由、随意但又严谨的学习方式,伍晓盼其实在小学里就已追寻并进行过成功的尝试了。

因为,在许多家长眼里,伍晓盼是一个令人羡慕的神童,而在一些学校领导的眼里,他是一个轻视校纪校规、不把学校当回事、经常性脱课并自以为是?

quot;差生"。

可熟识他的老师都说晓盼智聪心慧、勤奋好学,是极具反叛意识、挑战传统应试教育的先行者。

  生于1984年的伍晓盼,上幼儿园时,其父母亲就常把他留在家里,教他背古诗,以训练记忆力。

4岁那年,认字不多的晓盼居然能一字不漏地背出长达88行的白居易名篇《琵琶行》。

6岁时他进了兰溪市云山小学。

但与同学们明显不同的是晓盼一开始就经常性脱课,可成绩却都名列前茅。

  原来,毕业于浙师大政治系的父亲伍荣贵在家里为儿子开起了"小灶",并且想法很现实,如果家里教得好,还不如在家学习,一是省却接送的烦累;二是节约了时间;三是可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到了三年级时,父亲给儿子一下子找来四、五、六年级的课本,但看着孩子还小,父亲没有作任何强制性的要求,就连学习计划也没有制定过,一切随着儿子的意愿,要学哪门课,看哪本书,做不做作业,甚至跳过前面学后面四、五、六年级的课程都行。

学习对晓盼来说是一种非常随意、轻松进而变得快乐的事。

伍荣贵决心因势利导让儿子获得一种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就是跳跃式学习,即对一般性的知识掌握简单带过,着重了解整个知识体系,继而全面吃透基础知识。

于是,从这之后,父亲总是超前地给他准备好更高年级的教材,让他自由跳跃。

  四年级时,晓盼大部分时间在家里自学,只是期中、期末考试去一下。

按部就班地一年级一年级升上去,对晓盼来说是一种拖累,因此,从四年级直跳六年级便是自然的事了。

  1995年9月,晓盼进入兰三中初中部,初一他还耐心在学校正常上课学习,初二下学期起,便又开始在家自学。

这期间,他破例参加了由兰溪市教研室命题的初三数理化和英语竞赛,结果获得英语特等奖、数学和化学一等奖、物理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由此,未读过初三的晓盼被兰一中破格录取,同时也破例获得兰溪市教育基金会的第三届学生"金信奖"。

  整个高一学年,晓盼又基本上在家自学,高二时参加浙江省第四届高中生物竞赛获得二等奖,同时获得"复旦大学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学金"及20分的高考加分。

  在今年的高考中,晓盼也未负众望,以兰溪市理科第三名618分的高分被北京大学基础医学专业录取。

  尤其可喜的是晓盼德智体全面发展,虽然在学校的时间并不长,却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

  谈起儿子这种不同于常人的求学方式,伍荣贵说,作为家长,关键是要为孩子创造一个既宽松又科学的学习环境,不能施以孩子接受不了的压力,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自觉性,也要注意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

总之,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只要有实效性,都可进行尝试。

对此,晓盼说,父亲是给他帮助最大的人,是他的启蒙老师和朋友。

  

  伍晓盼和父亲共同走过的这一段不平常的求学之路,实在是对中国传统教育的一种挑战和启示。

从美国作文课看素质教育

  一位名叫德优的女教师,面对班上混乱局面,微笑地布置给同学们一道作文题:

"我们要来找出自己希望从事的职业,针对未来的职业写一份报告,而且每个人都要访问一个真正从事那行业的人,作一份口头报告。

"

  这道作文题,使十三四岁的孩子感到惊讶,但他们还是遵照老师的要求去努力完成。

此种作文可以培养和锻炼5种能力:

一、抉择能力。

经过慎重考虑,选择、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理想;二、思维能力。

如确定何职业,如何从现在起为实现未来理想而努力学习,是需要作许多独立思考的;三、写作能力。

即写一?

quot;针对未来的职业"的文字报告;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即访问一位与自己未来职业相关的人;五、口头表达能力。

即在班上向老师和同学作口头报告。

这样,做、写、说、思便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美国的作文课,不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写作任务,可以到图书馆查资料,可以调查访问,给学生充分思考和准备的余地。

美国的作文课,关注人生,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与他们自己的利益和命运息息相关。

美国的作文课,与社会、与生活是沟通的,注意处理好作文与生活源头的关系,并且追求真实和实用。

这些都是中国的作文、作业所欠缺的。

  中国的作文总的来看,显得纸上谈兵,好像只是玩弄文字技巧而已,谈不上关注学生自己的发展或国家民族的命运,对真正表达学生思想、感情、品德、人生观和价值观相去甚远。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学习美国作文的人文性、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和趣味性。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学的落脚点,所以它有可能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点。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国学校常常把平时作业与考场考试等量齐观。

"同样的作文题《我的父亲》,中国教育是课堂交稿,逼得有的孩子们临时胡编乱造;而美国是一周内交稿,让孩子们去采访父亲、母亲、祖父,乃至伯伯、叔叔、邻居和同事,使孩子们更深刻地了解了父亲,一篇生动而深刻的调查报告或纪实文学出来了。

"可见,美国教师深谙作文法则和教学规律,这些法则和规律很好地体现在教学、作业设计和完成作业的要求诸方面。

而让学生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应用文,既避免了说假话、空话,又有相当的难度,日后工作也能派上用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美国的作文教学,对于我们学校各科教学改革是有诸多启示的。

目前正在实施的"减负",将为学生接触社会与实践、为素质教育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未来社会学习方式的六大变革

  现在,学习的概念和内涵已随着社会的信息化步伐而逐步扩大延伸。

随着学习观念的变革,未来学习方式将出现六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由单纯追求数量型到追求数量+结构型;二是由勤奋型到勤奋+方法型;三是由封闭型到封闭+开放型,即由过去的坐在家里读书,主要靠书本获取是接知识和各种信息转变为面向社会和生活实践,从中获得直接经验和最新信息;四是由慢速型到慢速+快速型;五是由吸收型到吸收+释放型,边吸收边释放的方式既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又有益于肖化理解;六是由手工型到手工+机械型,即借助电脑等机器协助和代替人们的智力活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十一世纪的人才什么样

  根据一份调查结论,21世纪的人才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创造能力。

具有立足于自己工作基础上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力。

  2、学习能力。

具有学习并能及时、高质量吸取掌握别人研究成果的能力。

  3、合作能力。

个人的能力将在与其他相关人员能力的组合中获得实现。

  4、竞争能力。

新的竞争力体现在合作中,而不再是直接的完全面对面的竞争。

  5、抗挫折能力。

在激烈竞争中,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6、消费能力。

消费能力可以体现个人的主体价值。

  如何评价自己是否具备21世纪人才所需的素质?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邹东涛最近提出"十"字型人才的新概念。

  他把人才分为四种:

第一种是"一"字型人才,这种人才的知识面虽然比较宽,但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创新;第二种是"1"字型人才,这种人才在掌握某一项专业知识方面比较深,但知识面又太窄;第三种是"T"字型人才,这种人才知识面比较宽,但此类人才的弱点是不能冒尖,缺乏创新;第四种?

quot;十"字型人才,这种人才既有较宽的知识面,又在某一领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更重要的是敢于出头、冒尖、有创新意识。

  邹东涛认为:

"十"字型人才就是创新型人才,这种创新是建立在各种学科的融合和渗透的基础上的。

高层次的自然科学人才,应具有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高层次的人文社会科学人才,也应具有较高的自然科学素养。

这绝不是过去简单的"文理结合",而是要通过掌握自然科学的前沿支持,并对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进行"潜革新、潜促进"。

摘自《北京晨报》

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教育观念决定教育行为。

围绕转变家教观念问题,近些年来做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但按素质教育要求,一种全新的家教观念远未在广大家长头脑中确立。

  "子女成才,家长有责"的家教责任观。

亲情是一家一户的,孩子是国家的。

子女成才造福整个民族,孩子犯罪危害整个社会,那种"孩子是我的"私有家教观必须转变。

家长不仅应对孩子奠定接受中小学教育的基础负责,而且应对孩子的一生负责。

  现代家庭素质教育观。

要努力为孩子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以及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充分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那种"重智轻?

quot;、"重知识轻能力"的片面家教观念必须转变。

  "不唯龙凤,但求成才"的现代家教人才观。

高级人才只是佼佼者,"龙"、"凤"永远是少数,只要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最大贡献就是人才。

家庭教育的根本价值所在是为子女成才奠定良好基础。

  为子女成为未来创造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的现代家教质量观。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努力为孩子成为未来创造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是衡量现代家庭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

  孩子是主体的现代家教主体观。

家长是实施教育的主体,孩子是接受教育的主体。

孩子是活生生的人,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的兴趣,充分激励他们学习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那种以家长为绝对权威、逼迫孩子按家长意愿去学习与发展的错误家教观念必须转变。

  衡量家教观念转变的唯一标准是家教行为实践。

提高对家教的认识是基础,注重家教行为实践的转变是根本。

针对21世纪现代教育的要求与当前家教误区,应着力帮助家长认识与掌握的实施家庭素质教育的主要规律有:

  家长与孩子同是家教主体的规律。

孩子的主体地位要求家长要充分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与自尊,充分调动、激发孩子学习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无视孩子的主体性,一味追求家长权威,不会有成功的家庭素质教育。

  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同步培养的规律。

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发展体现为巨大的动力作用,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只有同步培养、协调发展,才有成功的家庭素质教育。

  从儿童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规律。

违背孩子的年龄特点与智力基础实际搞拔苗助长,违背孩子的兴趣、逼迫孩子按家长的意愿发展,都不会有成功的家庭素质教育。

(作者系辽宁教育研究院研究员)

(摘自《光明日报》,作者:

赵伟士)

与众不同的家庭教育

原浙江省湖州市城郊人民法院院长余书泉

卜爱军采访笔记

  简介:

余红,1987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同年分配在上海华山医院工作。

1990年赴美留学,先后在德克萨斯、北卡纳诺里、芝加哥几所大学攻读、科研、当住院医生,于1999年获博士学位和终身医生执照,现受聘于纽约州一所著名医院。

留美10年间,在全美几家权威医学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1992年应邀以最年轻的与会学者身份出席休斯敦全美肿瘤医学大会,并宣读论文。

  余红出生在一个母亲是大学教师,父亲是部队军人的家庭中,由于工作上的需要,父母曾分居长达22年。

在此期间,母亲对她的家庭教育为她以后的成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这种与众不同的家庭教育是:

  培养自立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

  余红的母亲在余红小学二、三年级时就开始有意识地让余红帮助做一些家务,如挑水、扫地、生煤炉、抱弟弟,并加以适当的赞扬。

慢慢地余红开始自觉地做一些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