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3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68215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3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3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3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3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3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3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3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3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3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3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3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3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3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3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3篇.docx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3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3篇.docx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3篇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3篇)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

  平凡人见证奇迹,英雄缔造奇迹。

87天,627英里,一个退休老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决定出发,以其精神力量挽救生命垂危的老友,随即克服大量难以想象的困难徒步穿越英格兰,以其执着和勇气将不可能变为现实,用实际行动塑造了一段传奇。

  然而,当我们跟随《一个人的朝圣》的作者蕾秋·乔伊斯的笔触,抛开纷杂与浮华,一步步揭开明亮的光环下所隐藏的真相时,却渐渐发现故事的主人公哈罗德不仅仅是普通人中最不起眼的一个,甚至,按当下的流行说法,他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一位loser,木讷寡言的他不过是凭着一份最单纯的初衷,以最为质朴的方式在回报一份埋藏在心底多年的良善与歉疚。

正如那个《阿甘正传》里的阿甘,成功是因为简单。

  终其一生,即便是在完成了627英里的徒步旅程后,哈罗德都没有真正学会如何面对他人的无助,于是,生性善良的他就只得按捺住悲伤,别过脸去逃避现实,也由此在继“没人要的儿子”之后成为“失败的丈夫”和“缺位的父亲”。

人生如同一个错综复杂的迷宫,每个岔口的不同选择都指向千差万别的结果。

在荒凉的晚景中最不经意的回望,也能瞥见灰暗来路上与你擦肩而过的那一千万种其他可能。

  于是,那些蛰伏的思绪渐渐奔涌,那颗早已日渐麻木的心也开始悸动。

正如著名诗人狄伦·托马斯的诗句:

不要温顺地走入那个良夜,老年应当在日暮时燃烧咆哮;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在路上的哈罗德因为一个简单的目的出发,却从萍水相逢的路人身上找寻到了自己的其他可能性,终于在花甲之年收获了想要的人生。

  627英里,不仅是用脚迈过的距离,是地理上的穿越,更是用心灵和回忆丈量的旅程,是真正的人生之旅。

也许是当身体放归大自然时,心灵更容易找到最本真的记忆,更容易从逝去的岁月中寻回隐匿的自我;也许是因为扩大的视角、开放的交流容易让人在接受和思辨中学到更多。

旅途中的哈罗德不仅渐渐读懂了人生,学到了只追求最珍贵的亲情、爱情、友谊,而放弃其他一切外物,更学会了接纳自己,从而感悟到“给予和接受都是一份馈赠,既需要谦逊,也需要勇气”。

  作者以明暗交织的写法将哈罗德的身体之旅与心灵之旅相结合,交替表现,而当哈罗德站在旅程的终点时,其空间上的旅行更像是作为心灵之旅的背景而存在,或者说,是心灵之旅投影到现实空间的一个映射。

当那个愈加自信、笃定、坚强的哈罗德重新站在妻子莫琳面前时,找回幸福的婚姻只是情理中的必然。

  也许,你依然要说,《一个人的朝圣》只是虚构的故事,627英里终究不是现实。

可是,请记住,“虚构的故事也有其意义”,就像加油站女孩所说的“如果我们都不趁着现在偶尔疯狂一下,日子就没什么盼头了”。

来吧,接受“不可能”,一杯执着加几滴疯狂,生活会更加充实而快乐。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2

  寒假在家翻了翻家里的书柜,找到了这本《一个人的朝圣》,之前在kindle上看到了许多推荐,我对他的感觉好像就像是我们听说的虔诚的教徒在祷告这样的印象,但当我打开这本书,却不是我认为的那样。

  这本书的作者是蕾秋·乔伊斯(RachelJoyce),英国资深剧作家。

写了二十年的广播剧本,也曾活跃于舞台剧界,拿过无数剧本奖。

《一个人的朝圣》是她的处女作,已畅销三四十个国家,入围20__年“布克奖”。

  作为一名作家的处女作,就荣获布克奖,真的是对一名作家最好的鼓励。

  布克奖被认为是当代英语小说界的最高奖项,也是世界文坛上影响最大的文学大奖之一。

从1969年开始颁发,每年颁发一次。

最初只有英国、爱尔兰,以及英联邦国家的英文原创作家有资格入围参评,20__年起,全世界所有用英语写作的作家都可以参评布克奖。

荣获布克奖几乎已经成为"最好看的英文小说"代名词,是广受世界瞩目和讨论的小说奖。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在酿酒厂干了四十年销售代表的六十岁退休老人,名叫哈罗德·弗莱,他这一生没有升迁,既无朋友,也无敌人,生活平静,与妻子的关系也渐行渐远,日复一日。

一天他收到一封告别信,来自患了癌症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

在哈罗德年轻时,是奎妮帮了他,因此他一直记得这件事,震惊、悲痛之下,哈罗德写了回信,在寄信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了自己的人生,自己已经60多岁了,但是自己的生活过得是一团乱麻,经过了一个又一个邮筒,越走越远,他想着,走下去,我总能到达终点,最后,他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

这六百多英里的旅程也是他穿越时光隧道的另一场旅行。

87天,627英里,只凭一个信念:

只要他走,奎妮就会活下去。

之歌信念使他坚持了下来,并且在一路上他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义,超越了自己。

在别人不理解的时候,如何坚持自己的意见。

  这本书承认人的脆弱与不堪,但却依然有着感动人心的救赎的力量存在,而不说我们应该怎样克服自己的弱点、逃避自己的局限,不用所谓的“勇敢”、“光明”、“讨人喜欢”的一面来武装自己,压抑下不安来博得他人的认可、关注与崇拜。

弱点也可以带来光明,阴影也并没有那么不堪。

就像我们这些平凡的人一样,并没有什么非凡的成就,只是如尘埃一样,低落到地里。

我们中也许有人为了生活,获得很卑微,很可怜,但是人一生中总要有一个点事可以释放自己的光芒的。

也许只是一封信、一个决定、不再逃避以及路上的坚持,就有了一场救赎和这个感人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是我们感动,有时候会怀疑自己,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哪什么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大多数人说的就一定对吗?

乌合之众这个词是有一定的________的。

那么对于我们平凡的人来说,追求人生,追求优秀,追寻人生的意义。

感受爱与快乐,温暖我们的人生。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3

  在一片碧绿的草原上,牛羊正咀嚼着青草,一条连接着金丝布里奇与贝里克的一条公路像一根白色的线,穿过这匹绿布。

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正拄着一根拐棍,行走在这条公路上。

他就是哈罗德·弗莱。

此刻,他正走着,走着,走向那遥远的地平线……

  虽然这是我前段时间读的——《一个人的朝圣》。

尽管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但我却仍记忆犹新。

  这本书讲述了主人公哈罗德徒步走过627英里去看望身患癌症的老友奎妮。

二十年前哈罗德的儿子戴维自杀,哈罗德酗酒后,跑到工厂把老板最喜爱的玻璃玩偶给砸了。

在得知情况后,杰妮默默地替哈罗德背黑锅,离开了工厂。

在收到来自身患绝症的奎妮的信之后,哈罗德同一个加油站女孩谈论了关于信仰的问题,萌生了徒步走去看奎妮的想法。

于是,一个千里跋涉的故事开始了。

  合上书,一个大大的问号爬上我的心头。

哈罗德不是想去看奎妮吗?

按常理考虑,癌症病人剩下的日子不多了,应该尽早去看望的啊!

而哈罗德却花了87天从627英里外徒步走来,最后仅仅只是匆匆见了奎妮一面,奎妮就离世了。

这又是为什么呢?

  风,用它轻捷柔软的手指,拨开了书页,一串加油站女孩说的话映入我的眼帘——“我并不是说,要信教什么的。

我的意思是,去接受一些你不了解的东西,去争取,去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些事情。

”看到这里,我心里那个大大的问号正在舒展,变成一个大大的叹号。

是啊,去争取,去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些事情,这就是每个人心中应有的信仰!

哈罗德相信,只要自己走,奎妮就会等他,延长她的生命,改变她的命运,使奎妮多活几个星期。

  每一个星期,哈罗德总会打电话给疗养院,只为传达一个信息:

请让奎妮等我,哈罗德,我正在走去的路上!

而每天,奎妮总是躺在床上,看着南方的天空,心里始终相信:

哈罗德一定会过来看我的,我等着他。

正是这份信仰的力量,使奎妮坚守着,更好地活着,也让哈罗德坚持着走来,让他俩相见。

  尽管只见了奎妮最后一面,但是他,哈罗德的好好活下去,珍惜与自己的妻子莫琳所剩无几的时光的信仰从此却在他的心底扎根,逐渐成熟,充实了他的生活,挥之不去。

这次徒步的朝圣之旅对于哈罗德来说,改变了他与他的妻子的生活,是一次灵魂的洗礼,虽然它是发生在垂暮之年。

哈罗德通过这次旅行,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生命是如此的短暂,生命是多么的宝贵,妻子默默地在背后照料他的生活起居,自己应该停下来,好好陪伴她安度晚年。

  如果当初,哈罗德没有走路看奎妮,而是坐车,那么奎妮不会多活几个星期,更不会有我们现在看到的如此缤纷多彩的故事。

只是,生活没有如果。

但是如果拥有信仰,就可以把一切如果变成现实,不再是人们幻想的东西,正如陈奕迅的那首歌《相信自己无极限》——“我相信我做好自己,我相信我就是奇迹,我相信我心底,会有更大的天地,要相信自己无限极。

”就让信仰在我们的心底播种,扎根,成长,最后收获幸福的果实吧!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4

  《一个人的朝圣》这本书令人吃惊的是,这本书并不那么有关宗教。

开篇,老夫老妻哈罗德与莫琳的日常生活画卷向我们展开:

哈罗德呆滞而刻板地过了一生,几乎是碌碌无为的典范;而莫琳总是忙忙碌碌,马不停蹄地打理着各项琐事,似乎不厌其烦,但她的一词一句里又透着无尽对丈夫以及现状的不满。

陌生与疏离填充了老年生活中天伦之乐所在的位置。

但就在这个时候,哈罗德的旧友奎妮病危,来信告别,在给奎妮寄回信的路途中,哈罗德决定要徒步跨越整个英格兰去见奎妮。

他怀揣着一个近乎可笑的执念:

只要他徒步走去见奎妮,她就能活下来。

  老人家就这么出发了,没带手机和任何徒步装备,没做任何事先准备,就这么笃定地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他穿着帆船鞋一路向北,从迈出第一步开始,就始终相信着自己的目的地历历在望。

“或许这就是世界所需要的,少一点理性,多一点信念。

”一路上有人支持有人质疑,有人加入有人退出,来来往往,只有哈罗德自己的坚持始终如一。

孑然一身开始征程的他,最终也是独自一人抵达了终点。

  合上书,我心里只有对哈罗德更加深刻的崇敬。

信仰不是宗教的专有名词,神圣也并非宗教的专属定语。

人的存在即是伟大的,人的信仰更使人的存在焕发光彩。

那么信仰是什么呢?

信仰其实很简单:

坚信“只要一直往前,就一定能够抵达终点”。

但要想坚持这个信念,其实并不容易。

这需要超人的毅力与勇气,足够的耐心与执着,以及直面一切、怀抱一切的胸襟,一路披荆斩棘,方才所向披靡。

  朝圣这个词,本就带着浓浓的宗教神秘色彩;一个人的朝圣,似乎更显形单影只,像是孤独的信徒带着旁人眼中的傲慢,带着独属于己的执着,直直朝着心中的灯塔走去,不回头、不停留。

于是,我带着近乎崇敬的心理,翻开了这本书的扉页。

  “去接受一些你不了解的事物,去争取、去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些事情。

”给哈罗德徒步启发的加油站女孩如是说。

  你会发现,在旅途过程中,你总会忘记哈罗德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

和过去几十载的自己相比,他充满了朝气与自信,在辽阔无垠的土地上大步流星地前行,正如他自己所说,“好像他等了一辈子,就是为了走这趟”。

这不仅仅是新的旅途,更是心的征程。

随着故事逐渐展开,我们知道哈罗德并不是为了奎妮而奔波,更是为了他的妻子莫琳、他已逝的儿子戴维、给予他信念的加油站女孩以及一路上所有善良友好的陌生人,当然,也是为了他自己。

在跨越英格兰的同时,他也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在到达最终目的地时,也回到了最初的起点——在那儿,有他最美好的初恋回忆,有着蓬勃的希望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有着对生活最原始的热爱之情——而现在,他也将如此继续自己的生活。

  尽管困难,但我相信,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罗德。

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虔诚地朝圣,向着光明的方向,大步流星地前进,与前进。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5

  我想,在我们已知的宇宙里,没有任何事物之间是没有距离的。

不同事物间唯一的区别是,这段距离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计量单位去度量?

一纳米或是一光年?

  前些天的丽水,白天晴朗无霾,夜晚星空璀璨。

我抬看寻找夜空中最明亮的星。

对于此时此刻的我,它是如此晶莹剔透地悬于天际;可对于这颗星,也许它早就在亿万年前就已怦然陨灭了。

这亿万年的两两相望,就是唾手可得又遥不可及距离。

这些天,同样让我感慨的,是这一样一段距离——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用他颤颤巍巍的双脚,度量了87天,627英里的距离。

这段距离,度量了一段遗失了20年的亲情、爱情和友情,也度量了一个普通女人,弥留之际,不普通的逝去。

度量了人心,也度量了生命。

  上购买《一个人的朝圣》这本小说时,我并未在意。

它不过是我为凑满书单满减优惠的一个临时添头。

因为这些年的图书市场上,有太多打着“朝圣”旗号的劣质“鸡汤”了。

今天是这个大师,明天是那位大姐,后天则摇身国外,变作了某某“上师”。

我从来都不觉得,一个灵魂最神圣的部分是外界授予的。

它来自于内心的觉醒、来自于痛苦的磨砺,更来自于生命的觉悟。

结果,没想到,《一个人的朝圣》用近乎清新而细致的情节,贴切地吻合着我对“神圣”的理解。

  故事围绕着一个叫作哈罗德的退休老人讲起,讲到他已分床多年的老伴、名存实亡的婚姻,讲到他曾千般爱怜的儿子、貌合神离的亲情,讲到他已分别多年的同事、随风消散的友谊。

讲到一封信、讲到朴素单纯的信念、讲到临时起意的远行、讲到喧嚣嘈杂的媒体……男主人公哈罗德得知一位老同事癌症弥留后,以一份质朴的信念踏上了从英格兰西南角向英格兰东北角的徒步远行。

他告诉自己,只要自己用双脚坚持走完这段路,那位久未谋面的老同事、老朋友,就一定会康复起来。

  一路上,除了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老人也一次次与脑海中尘封已久的记忆相遇。

每一段记忆都是一个离别已久的故人,每一次重逢都让人动容不已。

慢慢地,这一个又一个相遇彼此相缀,让这段贯穿英格兰对角线的距离不再是一个关于陡步伤痛、放弃坚持、甚至宗教信仰的俗套故事。

  我想,故事告诉我的,正是距离。

那些此时此刻看时亲密无间的距离,极有可能被生命的变故、被偶尔的争吵,甚至就被平静的时间所撕裂。

就像我看到的那颗明亮的星星,尽管在我们彼此相望的时刻我们光芒汇聚脉脉含情,但那光芒汇聚的焦点却已可能是它亿万年前的一刻光华而已。

  可是……对,可是——所有被疏远的距离,都不是不能够丈量的。

  生命并不害怕距离,甚至距离是生命体现它本质所需要的一部分。

那些被疏远的感情,其实有彼此相望的身影;那些被拉开的梦想,其实有彼此相惜的眷恋;那些被撕扯的回忆,其实有彼此重逢的期待。

万有引力不是告诉我们,这主观或客观上,看似分离彼此的一段段距离,不正牵着深深的吸引吗?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

生命是需要一些距离的,而有一天当我安静地躺在岁月尽头回望时,唯一让我不致感到生命虚度的就是,我有没有用双脚、用身心、用感情、用信念,走近她,亲身丈量过她的距离。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6

  “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这句话出自周国平散文,奇妙的是,它和英国小说《一个人的朝圣》的主题非常吻合。

  《一个人的朝圣》是英国资深剧作家蕾秋·乔伊斯的小说处女作,获得20__年度英国最佳新人小说奖。

主人公哈罗德·弗莱,在酿酒厂工作40年后默默退休,没有升迁,既无朋友,也无敌人。

他和妻子住在乡间,夫妻疏离,日子就像一潭死水。

许多年来,哈罗德一直麻木地生活着。

在他幼年时离家出走的母亲,花天酒地放荡不羁的父亲,曾经很爱他而如今对他满怀愤恨的妻子,对生活失望抑郁自杀的儿子,还有一个在20年前真挚待他而被他的懦弱辜负的朋友……所有的这些,哈罗德以为自己早就遗忘。

直到那个早晨,那封信,来自20年素未谋面的老友奎妮。

她已经癌症晚期,写信告别。

哈罗德的回信客套而空泛,在寄信的路上,哈罗德却心潮起伏难以平静——那些人,那些往事。

一封信太不够了,一定还要再做些什么。

哈罗德经过一个又一个邮筒,越走越远。

最后,他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

1个人,87天,627英里——哈罗德穿越时光隧道的朝圣之路。

  这本小说出自剧作家之手,但是它却并不注重戏剧张力,故事简单人物平凡,打动人心的是字里行间的安静和细腻,就像春天的第一场雨,秋天将落未落的叶,就像该书的宣传语:

“有关自我发现、爱的回归、日常生活的信念以及万物之美”。

哈罗德只是一个普通人,他的错误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可能会犯的错。

在路的彼端,在时光的尽头,在人生的末尾,拂去岁月的蒙尘,那一点一滴的遗憾,正是普通人的渺小与孤独牵引我内心的温柔。

这世上有许多人每天做的事就是不断将一只脚放到另一只脚前面,日子久了,生活显得暗淡无光,然而每个人的生活又是独特的,每个人都走在不同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在追寻自己的圣地。

  哈罗德的行为后来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很多人参与了进来,然而没有人知道哈罗德走路去看奎妮的原因。

是爱情故事,或是奇迹,是善举,甚至是勇气?

都只是凭空猜测,哈罗德了然于心的事实和他人自以为了解的情况大相径庭。

哈罗德的妻子罗琳,她起初很愤恨,事实上因为儿子戴维的死亡,她已经恨了哈罗德很多年,而现在随着哈罗德的突然离去,罗琳痛苦、迷惘、挣扎,她第一次试着站在哈罗德的角度看问题,小说最后一段:

“两个身影就这样拉着对方的手,站在海边,在笑声中摇晃。

”罗琳仍然不明白哈罗德这一趟徒步旅行的原因。

但是这有什么要紧呢,这并不妨碍他们又一次牵起对方的手。

  “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但正因为由己及人地领悟到了这种孤独,我们内心才会对别人充满最真挚的爱。

”“世上有多少个朝圣者,就会有多少条朝圣路。

每一条朝圣的路都是朝圣者自己走出来的,不必相同,也不可能相同。

只要你的确走在自己的朝圣路上,你其实并不孤独。

”这两句话同样出自周国平散文。

不同国家的作者,不同体裁的__,不同文化的背景,却不约而同地给读者传达了同样的理念。

这就是文学跨越时空、跨越国界、跨越民族的普世价值。

我们都是靠自己孤独的朝圣加入人类的精神传统,而我们其实不孤独。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7

  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随着阅读的深入,越发觉得精彩,发人深省。

  全书从60多岁的退休老人哈罗德收到一份昔日好友奎妮的来信开始讲述。

奎妮与哈伦德已经有20年没有联系,信上奎妮告诉哈罗德自己患上了癌症,将不久于人世,这封信是专门来和他道别的。

看到信的那一刻,哈罗德非常吃惊,往事也随之涌上心头,他觉得应该为奎妮做点什么,为了让奎妮恢复健康或活得更久,他决定从所住的金斯布里奇徒步走到贝里克郡,全程600多公里。

哈罗德没有告知妻子莫琳,没有携带生活必需品和徒步所需装备,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裸走”,因为哈罗德坚信只有这样才能对奎妮的健康有所帮助。

在没有借助任何交通工具情况下,哈罗德耗时87天,成功走到了奎妮的疗养院,见到了奎妮最后一面。

  刚开始上路,哈罗德非常介意自己的外表和别人的眼光,中间也经历了几次动摇,但因为沿途陌生人、家人的鼓励、肯定而得以坚持,突然有一天,他似乎想明白了,开始享受以地为床以天为被的惬意,并乐意接受别人有限的食物和帮助,同时吸引了大批的追随者。

徒步的过程,是哈罗德包括他的妻子莫琳的自我反思的过程,也是他们关系的修复过程,更是他们彼此心灵重建的过程。

全书以哈罗德的行程为主线,穿插哈罗德、莫琳和奎妮的回忆,采用顺叙和倒叙想结合的方式展开。

全书的人物关系主要有哈罗德和他的父母、哈罗德和莫琳、哈罗德和戴维、哈罗德和奎妮以及哈罗德在徒步过程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

人物关系彼此间看似没有交集,却彼此交错、环环相扣。

  通过回忆,我们知道主人公哈罗德从小便被父母遗弃,没有得到过父母的爱,也没有学会夫妻相处之道。

这为他在处理与莫琳的关系以及养育自己的儿子戴维时种下了恶果。

虽然他明白儿子戴维需要他的爱,他也很爱自己的儿子,但是却没法用语言和行动表达,也导致了戴维从小对他的不尊重和无视,特别是在戴维患上忧郁症后,他想帮又帮不上忙的无力感和挫败感使他愤怒。

对戴维的爱的表达的缺失,引发了莫琳的抱怨和冷漠,使夫妻关系也降到了冰点。

在哈罗德平凡一生中,唯有奎妮的出现曾给他的生活带来一丝涟漪,而这份友情又因为奎妮的突然离开戛然而止。

全书通过哈罗德、莫琳和奎妮的回忆,还原事实真相,原来是哈罗德在丧子之后精神一度崩溃,对酿酒厂进行了一番打砸,而奎妮替他背了黑锅,被酒厂解雇。

全书无意中也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描写了哈罗德的情感遭遇,如父母的无情和奎妮的无私,戴维出生前,他和莫琳的恩爱以及戴维出生后,夫妻间的冷淡等等。

  合上书本,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让我不由的想起了自己的生活,很多时候,我们不正是和哈罗德一样吗,一生碌碌无为、波澜不惊却一路向前,曾经的很多美好,在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中被丢弃、被撕裂,但我们已经习惯甚至麻木。

或许我们也需要一些尝试、一些改变,一些不一样的体验,给生活一个停顿,停下来,好好检视自己的内心,听听自己的声音,遵从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并尝试表达最真实的自己,永远相信“去接受一些你不了解的东西,去争取,去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些事情,如果有信念,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8

  主要内容简介:

哈罗德·弗莱(HaroldFry),六十五岁,在酿酒厂干了四十年销售代表后默默退休,没有升迁,既无朋友,也无敌人,退休时公司甚至连欢送会都没开。

他跟隔阂很深的妻子住在英国的乡间,生活平静,夫妻疏离,日复一日。

一天早晨,他收到一封信,来自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

她患了癌症,写信告别。

震惊、悲痛之下,哈罗德写了回信,在寄出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了自己的人生,经过了一个又一个邮筒,越走越远,最后,他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

87天,627英里,只凭一个信念:

只要他走,老友就会活下去!

这是哈罗德千里跋涉的故事。

从他脚步迈开的那一刻起,与他六百多英里旅程并行的,是他穿越时光隧道的另一场旅行。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书评:

  这本书是在苏州诚品书店所购,书的腰封极尽赞誉之词,封面图片清新淡雅、悠远深长,当即收入囊中。

  故事并不复杂,一个普通的退休老人——哈罗德·弗莱,和感情冷淡接近破裂的妻子平静地生活英国的乡村,因为接到多年前同事的来信,他在悲痛震惊的情绪下回了信,然而在回信的.路途中,他作出了从英格兰最南部徒步穿越英格兰、到苏格兰西部去看望和鼓励同事的决定,并立即付之行动。

整本书细腻地描绘了他的徒步经历和他的心路旅程。

  “朝圣”,XX百科里这么说:

“是一项具有重大的道德或灵性意义的旅程或探寻。

”用这个词语来代指哈罗德·弗莱的旅程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哈罗德·弗莱的旅程,最初的困难只是:

从未经历过的野外自然环境、糟糕的身体状况、难以承受的经济条件,伴随而来是不断涌入脑海的悲惨回忆。

他的亲人、家庭给他一生带来的痛苦创伤:

离家出走的母亲、不闻不问的父亲、聪明但抑郁自杀的儿子、关系破裂的妻子,身体在行走中,他的思绪却在翻腾。

他在回忆、在反省、在自责、在渐悟,然后思想在改变,生活最终也将改变。

  他在行走中,完成了逃离、迷茫、思索、探寻、醒悟这样一个心灵朝圣的过程。

  看完书,掩卷长叹,也许生活就是这样,在平淡中经历不平凡,原来平凡人也可以尝试不平凡的事,也可以完成不平凡的历程。

正如文中所说,或许这就是世界所需要的,少一点理性,多一点信念。

我们会经历一些痛苦的事件,当它来临时,我们会难以置信,会不断挣扎,然后会被现实打倒,直到终于接受事实。

但即使这样,我们依然可以去相信、去接受一些不了解的东西,去争取、去相信自己可以改变的一些事情。

  我感动于哈罗德·弗莱的勇气,撕开那些尘封多年的往事,就好象揭开已经结疤但底下仍发炎化脓的伤口,鲜血淋淋,痛苦万分。

然而唯有这样才能改变,凤凰浴火,涅槃而生。

这正是给我的最大启示和思考,生命无常,人生苦短,每个人的人生、每个家庭,或多或少会遇到困难,困难在我们没有防备时撞击而来,我们甚至会被它撞击的痛苦摔倒,可是我们终将要学会爬起来。

  掩卷之余,我陷入沉思,我的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我想要的是什么,我希望家人得到什么,我曾经做错什么,我现在应该怎么做。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9

  来到松原已经有半年了,书买了很多。

但是却没有一本读完。

这本《一个人的朝圣》是唯一一本一鼓作气读完的书。

不知道是现下的书的品质参差不齐还是我的欣赏水平不断提高。

总之,入眼的书越来越少。

  起初,没有太多的感觉,甚至刚读开头的时候,因为过于平淡,几次都想放弃。

可是,这本书,无关爱情,无关金钱权势的勾心斗角,是一个人孤独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