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训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68218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训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训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训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训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训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训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训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训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训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训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训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训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训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训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训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训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训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训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文四:

风筝的用途很多。

据说风筝的最初的用途是用于军事,可用来测量距离,传递情报。

后来,风筝的功能由军事用途转为娱(yú

)乐。

近代,风筝作为体育项目和健身活动开始普及。

不仅(jǐn)如此,风筝还是人们喜爱的工艺品。

1.短文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_________”画出来。

2.短文讲了风筝有哪些用途?

请简要地写在下面。

短文五:

有位著名作家到某地旅店投宿。

人家早告诉他此地蚊子特别厉(lì

)害。

他在服务(wù

)台登记房间时,一只蚊子正好飞来。

他对服务员说:

“早听说此地蚊子十分聪明,果如其然,它竟会预先飞来看好我的房间号码(mǎ),以便夜晚光临,饱餐一顿。

”服务员听了不禁大笑。

结果这一夜他睡得很好,因为服务员也记住了房间号码,认真地做了一切该做的事。

1.“果如其然”可以用另一个词替换,请你写下来。

2.短文中“做了一切该做的事”,指的是什么事?

参考答案及评定方法如下:

短文一的第一个问题,画准句子,3分。

学生应画出“中国长江的洪涝灾害、频繁的台风、黄河断流、大海的赤潮,还有北京的沙尘暴”。

画错不给分,多画的扣1分。

短文一的第二个问题,3分。

学生应写出“我们的地球怎么了?

”。

多写或少写不得分。

短文二的第一个问题,3分。

学生应答出“豪猪、穿山甲、仙人掌、棕榈树”“保护自己、减少水分蒸发、保护果实”。

答错第一处扣2分,答错第二处扣1分。

短文二的第二个问题,填空,3分。

学生应写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一流”。

填错不给分。

短文三的第一个问题,3分。

学生应写“1914”“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

写错一处即不得分。

短文三的第二个问题,简写填空,4分。

学生可以写出“为设想而奔走”“组织庆祝活动”和“给许多人写信”。

只要学生填写的内容涉及到三个方面即得分,不必要求与正确答案的表述用语一致。

语句不通酌情扣分。

短文四的第一个问题,填空,3分。

学生应写出“风筝的用途很多”,画错不得分。

短文四的第二个问题,4分。

学生应写出“军事、娱乐、体育、健身、工艺品”。

画错不得分。

短文五的第一个问题,3分。

学生可写出“果然”。

写错不给分。

短文五的第二个问题,5分。

学生只要写出“灭蚊”等词即可得分。

种太阳

太阳花是一种草本植物花,它的茎是绿色的,很粗,就靠它吸收地下的养分供花生长。

它的叶子很小很小,弯弯的,就像一个没有熟的小香蕉。

它的花也很小,有红色的,黄色的,还有白色的。

它的花既比不上水仙清雅,也不如君子兰高贵,平常极了。

太阳花的生命力极强。

听爸爸说,太阳花不要根也能栽活。

我起初不相信,拔起一株太阳花剪掉它的根,插进花盆里做实验。

过了几天,我拔起那株花,它的底部已经长出了三四根胡须似的小根。

太阳花还很耐旱。

有一次,一连好几天我忘了给月季花和太阳花浇水。

月季花已失去了往日的娇艳,太阳花却依旧精神抖擞,并向月季花微微点头,好像在笑月季花的娇嫩。

太阳花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而它向人们要求的却极少极少。

一棒泥土,一束阳光,它就能开花,就能吐香,就能为大地增添生机。

1、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6分)

低贱——削减——无精打彩——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平常——依旧——极少——

3、用“﹏﹏”画出各自然段的中心句。

4、第一自然段分别写了太阳花的()、()和(),说明太阳花既(),也(),()极了。

5、仿照文中的句子,用“……既……也……说句话。

(2分)

6、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写下来,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3分)

喜欢的话:

喜欢的原因:

7、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想法?

爱的故事

一个失去双亲的小女孩和奶奶相依为命,一天夜里,房子起火,奶奶被烧死了。

在一片火海中,小女孩哭叫着,却无法逃离死亡的威胁。

突然,一个男人冲进火海,他再出现时,手里抱着小女孩,他把孩子交给前来迎接的人们,男人便消失在夜色中。

镇政府召开群众集会,商议谁来抚养这个小女孩。

一个教师说,她收养孩子,保证孩子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一个农夫说,他收养孩子能让孩子在农场健康生活;

一个富人说,他能给孩子金钱和金钱所能买到的一切东西。

其他人也纷纷发言,述说能抚养这个孩子的种种理由。

小女孩一直沉默无语,眼睛看着地板,没有表情。

这时,一个男人从大厅后面走来,他步子很慢,似乎忍受着巨大的痛苦。

他来到小女孩面前,张开了双臂。

人群一片哗然,他手上、胳膊上布满了可怕的伤疤。

小女孩立刻叫出声来:

“()”双手抱住了那男人的脖子,把脸埋进了男人的怀里,抽泣了一会儿,然后,抬起头,笑了。

……

(1)仔细读文,数一数全文共有()个自然段。

(2)文章中的()、()、()等都要收养小女孩,说明他们都具有()。

(3)是谁救了小女孩?

读明白后把小女孩叫出的话用你的语言写在段中空白处。

(4)你认为小女孩最后一定会和()回家了,因为()

袋鼠

袋鼠是世界上很稀有的十分有趣的动物。

它的毛是灰褐色的,样子十分像老鼠,头上面竖着对十分灵敏的小耳朵。

耳朵下,一对闪闪发亮的大眼睛向外凸,显得神采奕奕。

雌鼠腹前挂一个育儿袋。

它的两条前腿又细又短,两条后退又粗又长,善于跳跃。

它的那条大粗尾巴很硬,和那两条后腿组成了一个三角板凳,稳稳当当地支撑着整个身体。

袋鼠()样子很特别,()活动起来也别具一格,它走路时,像个跛子,后腿一蹬地,前腿就向前一步,后腿也跟着慢慢地走,有时也飞快地跑。

它跑步时,把前腿往里一缩,后腿就一跳一跳地跑起来。

此时,它的尾巴上下摆动,像秤杆一样起舵的作用,可有意思了!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神采奕奕___________别具一格___________

3、短文是围绕:

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写的,具体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写袋鼠的特点。

4、写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抄写你喜欢的句子。

大雾中的小红点

早晨,我推开窗户,好大的雾呀,眼前的一切都消失了,高耸的房屋,整齐的树木……自然界里所有的东西似乎全被大雾吞没(mò

i)了。

我走在上学的路上,耳边响着汽车的喇叭声和自行车的铃声,看到的却只是它们淡淡的轮廓。

我只得摸索着向前走,每走一步都很小心,好不容易来到了十字路口,要过马路了,我的脚刚迈出人行道,这时前面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同学被汽车的喇叭声一惊,吓得退回了人行道,我的脚也不由自主地缩了回来。

怎么办呢?

我茫然了。

忽然,一个亲切的声音响在我耳边:

“小朋友,我送你过马路。

”我回头一看,大雾中一个约六、七十岁的老人站在我身后,左手握着一只手电筒。

还没等我回答,他那只有力的右手已经搀住了我走下了人行道。

顿时,我有了一种安全感,放开大步,向前迈进。

很快,我平安地过了马路,一踏上街沿,刚才拉紧我的手松开了,随着一声“再见”,这位不知名的老人便(bià

npiá

n)消失在浓雾中,再找,就只能看见一个小红点在移动。

我继续向学校走去,发现在许多路口都有着好多同样的小红点,不久,它们消失了。

但是,我相信,今后一定还会看到他们的,不仅在上海,在全国各地,都会看到那闪闪的红点的。

1.为文中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括号里打“√”。

2.文中的“小红点”指什么?

结尾的“红点”又是指什么?

3.按地点变换的顺序为文章分段,用“||”表示。

4.用段意合并的方法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5.填空。

归纳文章中心意思。

本文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鸟岛

青岛湖的鸟岛是鸟的天下。

每年5月,大批的鸟从南方飞来,于是,小岛上挤满了各种各样的鸟。

一眼望去,岛上密密麻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数也数不清。

窝里窝外,到处是玉白色、青绿色、淡灰色的各种鸟蛋。

一个月后,各种各样的毛茸茸的小鸟陆陆续续地破壳而出。

这是鸟岛上最热闹的季节。

1.这段话中共有()句话。

第二句写()多,第三句写()多,第四句写()多,第五句写()多。

这段话是围绕第()句话写的。

2.文中有些词语是表示多的意思,我能写出三个()、()、()。

3、第一句话和后面几句话之间是()关系。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

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藤椅上品茶。

我指着条幅问爷爷:

“书怎么可以煮呢?

书放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了说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嘛

爷爷看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

“你知道唐代诗人杜甫吧?

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透不可。

其实,这就是‘煮书’。

这样,他做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

所以他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

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

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到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

肚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1.从短文中找出与下面意思相近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A.指心里不明白,不相信。

()

B.形容运用自如,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

C.形容开阔或通达,一下子就明白了。

2.阅读短文后填空。

(1)使“我”感到奇怪的问题是。

(2)“我”认为“煮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爷爷说的“煮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煮书”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写出你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疑惑不解)

(得心应手)

(豁然开朗)

(1)使“我”感到奇怪的问题是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啊!

(2)“我”认为“煮书”是把书放在锅里煮。

而爷爷说的“煮书”是指读书时反复诵读品味,积累妙词佳句。

(3)“煮书”的好处是能深入体会文章的情感,还可牢记好词好句,说话和写文章不会犯愁。

(略)

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只有多读书,而且要读透,领会文章的内容,就可以不断地积累好词佳句,不断地增长知识,只有这样写文章说话才得心应手。

太阳(节选)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

1.加()的句子在文章中起()作用。

2.照样子,用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3.在文中没标点符号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4.这段话写了太阳和地球上的()、()、人类生活关系密切。

镇定的女主人

在印度,一天,有一位太太请客。

大家围着桌子坐着,一面吃喝,一面说笑。

忽然女主人把女佣人叫来,低声吩咐了几句话。

女佣人听了脸色发白,急忙跑了出来。

不一会儿,女佣人端了一碗热牛奶,匆匆穿过客厅,把牛奶放在了阳台上。

客人都觉得很奇怪,可女主人仍然有说有笑。

又过了一会儿,女佣人把阳台的门紧紧关住,大声地吐了口气。

女主人说:

“好了,现在大家都安全了。

客人问女主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说:

“刚才我们桌子底下有一条眼镜蛇,不过,我现在已经把它关在门外了。

客人都吓了一跳。

“眼镜蛇来的时候,我不敢惊动它,也不敢告诉你们,只好假装没有事。

因为眼镜蛇最喜欢喝牛奶,所以我让人把一碗热牛奶放在阳台上。

它一闻到牛奶味,就会跟去。

女佣人看见眼镜蛇到阳台上去喝牛奶,就马上把门关起来了。

一位客人说:

“你怎么知道眼镜蛇就在桌子底下的?

”她说:

“我能不知道吗?

眼镜蛇就盘在我的脚上呀!

另一位客人说:

“你为什么不喊我们帮忙呢?

“我一喊,你们必定会慌乱起来。

大家一动,蛇受了惊,只要咬一口,我的命就完了。

大家听了,都很佩服女主人的镇定。

1、读准下面带点的多音字,在正确的读音下面打“√”。

假装(jià

jiǎ)吓一跳(xià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镇定:

(1)压;

抑制。

(2)安定。

(3)较大的市集。

(4)把守、防守。

(5)用冰等使东西凉。

佩服:

(1)佩带。

(2)古代系在衣服上的装饰品。

(3)敬佩,服气。

慌乱:

(1)没有条理。

(2)不安宁。

(3)随意、任意。

(4)战争、骚乱

3、比一比,再组词。

端()吩()奶()

瑞()分()仍()

慌()惊()盘()

谎()掠()盆()

4、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

(1)写出意思相近的词。

吩咐()急忙()奇怪()

慌乱()喜欢()帮忙()

必定()佩服()仍然()

(2)写出意思相反的词

安全()镇定()关闭()

5、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

女主人叫来了女佣人。

女主人把女佣人叫来了。

(1)大雪笼罩了山川、田野和村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女佣人关紧了大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打开了前面的车灯。

(4)太阳照亮了大地。

6、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忽然女主人把女佣人叫来,低声吩咐了几句话。

(联系下文内容,你能说出女主人是怎样吩咐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女主人仍然有说有笑。

(“仍然”是什么意思?

这里为什么要用“仍然”?

(3)“我能不知道吗?

”(“我”究竟知道还是不知道?

7、根据文章内容,把下面一段话补充完整。

听了女主人的吩咐,女佣人端了一碗热牛奶,匆匆穿过了客厅,把牛奶放在阳台上。

眼镜蛇最喜欢喝牛奶。

它()。

女佣人(),就马上把门关起来。

这时,女主人说:

“()。

一、阅读《绝招》片段,回答问题。

奶奶要过竹板,说:

“过去奶奶一个人要做二十来个人的饭,还要调换花样,不往快里练,成吗?

小柱子说起刚才比绝招的事,问奶奶:

“三胖和二福的绝招也是练出来的吗?

奶奶说:

“有的人,生来就特别,别人比不上,三胖长得胖,气量比别人大;

人家二福那是练出来的,你没见他,天天跑几里地去体育场学武术?

小柱子觉得奶奶说得在理,看来想拿出绝招,只有练。

练点什么呢?

晚上小柱子躺在炕上还在想,想着想着终于有了主意。

1、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有的人,生来就特别。

A:

与众不同,不普通。

B:

格外C:

特地D:

尤其

(2)三胖长得胖,气量比别人大。

才识和品貌的高低。

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C:

一次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2、奶奶的话归纳了两种有绝招的办法,一种是,一种是。

奶奶的绝招是,她是出来的。

奶奶的话说明了的道理。

3、文中的三胖的绝招是,二福的绝招是指。

4、请把“过去奶奶一个人要做二十来个人的饭,还要调换花样,不往快里练,成吗?

”换个说法:

5、你想练一种什么绝招?

通过什么方法来练习?

二、仔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山苏花

当春姑娘第一次降临人间的时候,花娘娘也领着她的孩子——牡丹、荷花、菊花、腊梅和山苏花来到大地上。

她嘱咐孩子们要争取在人间开放出最美丽的花朵。

于是牡丹、荷花、菊花、腊梅都争先恐后,要力争向人间献出第一枝鲜花。

但是山苏花却没有这个决心,她想:

“何必抢着第一个开花呢,迟开早开还不是一样开。

何况大地上从来就没有开过花,要做一个发明家,我可没有这种兴趣。

在花姊妹中牡丹是优胜者:

她在春光明媚的时节,就向人间献出了一枝枝鲜红的、雪白的、碧绿的鲜艳花朵。

山苏花见了惊奇的赞叹道:

“啊呀!

真了不起,我要是有这么一朵花该多美呀!

……可是春天的光辉已经被牡丹夺去了。

我等到夏天再说吧!

夏季来到了,太阳向大地撒下了万道金光。

山苏花不满地说:

“哎呀呀,这么厉害的太阳怎么得了!

谁要在夏天开花,准得被晒死!

”可是荷花这时候却向人间献出了她美丽的蓓蕾。

于是山苏花又赞叹地说:

“我真傻呀,在夏天开花该多好啊!

……唉,迟了,只有等待秋天了!

金色的秋天到了。

云淡风轻,天高气爽,山苏花一味赞赏着秋天的风光,有些陶醉了,她渐渐眯上眼睛,沉睡在金黄色的大自然的怀抱中。

直到秋菊缤纷的时候,她才睁开矇眬的眼睛。

她又叹息道:

“唉!

多倒霉,又错过好机会啦!

……算了,干脆到冬天再说吧!

可是在严冬,只有坚强的腊梅冒着凛冽的风雪,给人间送来芳香。

山苏花却蜷缩着身躯,埋藏在枯草丛里。

冬去春来,一年又一年地过去了。

一直到今天,我们还没有看见过山苏花开花哩。

1.抄写下面的词语。

春光明媚云淡风轻天高气爽争先恐后

2.通过读文,我知道()在春天开放,()在夏天开放,()在秋天开放,()在冬天开放。

()不开花。

3.仔细阅读短文,照例在文中选择词语填空。

花朵(美丽)

风雪()秋菊()金光()腊梅()

3.找到文章中描写不同的花开放的句子。

用“”画出来。

短文第二自然段到第四自然段是按

的顺序描写的。

4.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争先恐后:

一味:

5.一直到今天,我们还没有看见过山苏花开花哩。

这是为什么呢?

说说你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