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戒毒案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68534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功戒毒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成功戒毒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成功戒毒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成功戒毒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成功戒毒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成功戒毒案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成功戒毒案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成功戒毒案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成功戒毒案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成功戒毒案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成功戒毒案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成功戒毒案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成功戒毒案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成功戒毒案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成功戒毒案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成功戒毒案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成功戒毒案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成功戒毒案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功戒毒案例.docx

《成功戒毒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功戒毒案例.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成功戒毒案例.docx

成功戒毒案例

成功戒毒案例

【篇一:

成功戒毒案例】

戒毒成功的案例1:

一名瘾君子经过多番的努力,最终戒毒成功,其中在戒毒期间,社会的关怀和家人的支持都成为了该瘾君子在戒毒过程中最大的动力。

希望有一天,爸爸可以陪我们一起去喝茶。

这是小明(化名)和小芳(化名)一直以来潜藏在心底的期盼。

所幸的是,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在国家民政部日前公示的第三届全国优秀社会工作案例评选结果中,横沥镇隔坑村社区服务站的瘾君子重生记戒毒人员案例拟获优秀奖。

事实上,社工郑美珠跟进该个案阿军(化名)已有近3年。

最初,阿军反应迟钝、又黄又瘦;而如今,除了瘦一点,其他都跟正常人一样,不仅工作稳定,甚至偶尔会跟家人一起去喝早茶。

不断强调保密原则取得案主信任

郑美珠是横沥镇隔坑村社区服务站的社工督导助理。

回忆起2011年初首见阿军时,郑美珠说,当时他刚吃完药,脸色又黄又瘦,反应迟钝同一句话要问三四遍才回答。

那年阿军38岁,已有20多年的吸毒史,多次进出强戒所、劳教所。

2006年底,最后一次劳教回来后,因患有,强戒所不再收留阿军,所以阿军一直在社区戒毒。

2007年2月,开始饮用美沙酮;但至郑美珠接手时,阿军仍有吸毒行为。

阿军和妻子阿兰(化名)育有一儿一女(小明和小芳),但家庭关系较差,两个孩子几乎不与阿军交流,阿兰也颇有怨言,甚至一度想放弃。

第一次见到郑美珠时,阿军十分戒备。

郑美珠便不断强调社工的保密原则,她告诉阿军,社工不是政府派来的矫治人员,终于慢慢取得了阿军的信赖。

家人的配合至关重要

戒毒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家人的配合非常重要。

幸运的是,阿军的家人都很配合,也十分支持社工的帮扶计划。

在社工介入后的前期戒毒阶段,为了切断阿军与粉友的接触,郑美珠建议阿兰聘请一名陪护人员24小时跟着阿军。

此前,家人每天只给阿军20元,作为饮用美沙酮和抽烟的费用;自从聘请了陪护人员之后,这20元钱改由陪护人员保管,杜绝阿军重新吸毒。

此外,为了改善家庭关系,郑美珠让阿兰及子女转变对阿军的态度,重新接纳他,并且多给予他表扬和称赞。

有一次,在阿兰开的小卖部前,一位顾客把单车停在了门口,另一位顾客觉得有点碍事,阿军便主动上前把单车推到了墙角。

这次做得好,阿兰夸奖道。

从那以后,阿军的表现越来越好了。

有一天,阿兰回家晚了,阿军便帮她洗了菜,还炒了一个青菜。

虽然阿兰觉得味道不怎么好,但她却十分开心。

在与小明和小芳的交流中,郑美珠得知,两个孩子最大的期望就是:

希望有一天,爸爸可以陪自己一起去喝茶。

郑美珠将这一消息反馈给阿军,阿军很受激励。

踏实工作,月入4000元

经过3个多月的戒瘾与身体调养,阿军告诉郑美珠,自己身体状况明显变好,想找一份工作赚钱,不再增加家人的负担。

在家人的支持下,阿军找工作十分顺利。

从2011年11月开始,阿军在亲戚家的养猪场帮忙,每天工作6小时,主要是跟车去镇内的一些酒家收潲水喂猪,每月有2000元的收入。

目前,阿军工作比较稳定,每天去各酒店饭馆潲水卖给其它养猪场,月收入也增至约4000元。

更重要的是,阿军的家庭关系有了较大改善。

现在,阿军偶尔还会跟家人一起去喝早茶,这让小明和小芳十分开心。

而在晚上因戒毒失眠时,阿兰也会耐心地跟阿军一起看电视,陪伴他度过难熬的时间!

戒毒成功的案例2:

作为一名常年与戒毒人员打交道的人民警察,一名戒毒者成功戒断毒瘾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好的肯定和鼓舞。

此次回访,我们见到了3年都不曾再沾染毒品的芳芳。

交流中我们提出想请她作为成功戒毒的案例,回女所做一次现身宣讲时,她一口应下,并说道:

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也不能坚持下去。

如果我的事例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成功戒毒,我愿意做一辈子这样的好事。

20岁染上毒瘾

真没想到还能再见到你,转眼我都快40岁了。

芳芳的一声轻叹,让大家不由自由都陷入了对似水流年的感伤。

不知不觉中,她也将走入不惑之年。

匆匆那年已成过往,饱经风霜的眼神里更多的是云淡风轻。

仅有小学的她,16岁就跟着母亲收菜卖菜,学习如何做些小本生意,日子过得简单而单纯。

18岁后她便离开家,开始自己一个人打拼,她卖过菜,卖过水果,生意做得有声有色,日子过得红火惬意。

然而年轻人的天性就是爱玩,她亦然。

经常跟朋友出入酒吧、歌厅迪吧,喝酒、打牌、蹦迪是她的日常消遣,直到有一天,朋友跟她分享了一个吃了就什么都会有的的好东西后,她沉迷了,即使知道那是毒品,但好奇驱使她深陷其中,那一年,她20岁。

从踏入毒品圈子后,生活变得一塌糊涂不再专注于自己的小本生意,怕父母发现自己吸毒不敢回家,有限的积蓄渐渐化作一缕白烟渺渺消散,仅靠零散的打工和朋友的资助维持毒瘾。

虽然曾经为了爱情,努力让自己摆脱毒瘾,但最终在婚姻破裂后,再次回到原点,直到被强制隔离戒毒。

如花似水的20岁,温润如玉的30岁,她人生中最美的时光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被白粉湮没在岁月的长河里。

回想起曾经沉迷毒品的日子,后悔二字都难以弥补过往的遗憾和伤痛。

父亲去世时自己还在戒毒

我爸去世的时候,我还在女子戒毒所,家里人都瞒着我,直到后来打电话回家才晓得,我竟然连他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父亲,就是她心底永远的痛,也是她心底永远无法弥补的愧疚,她瞬间的泪如雨下让我们有点不知所措,又是一场迟到的悔恨和天人永隔的遗憾。

都说父爱如山,不善言辞的父爱更是隐忍而深沉。

她的父亲是攀钢的工人,因为工作繁重长期不在家中,母亲一边忙于卖菜维持生计,一边照顾3个孩子。

常言百姓爱幺儿,作为家里的最小的独女,她无疑也是备受宠爱的,可惜父母文化水平有限,难以给予他们过多的管束和,两个哥哥和她都只读完小学,便匆匆融入社会。

当得知她吸毒时,父亲暴跳如雷,打也打了,骂也骂了,甚至连不知情的母亲一起责骂,最后只能暗暗抹泪,劝她戒掉毒瘾,不要误了自己。

两年的时间可以发生很多事,她的父亲就在这期间因脑瘤去世,作为最后一个知情人,她的伤痛深入骨髓,没能见父亲最后一面,她愧疚不已,可再多的眼泪也无法挽回逝去的亲情,唯有铭记。

谈话间,她接了两个电话,都是她大嫂打的,告诉她已做好饭等她回去,言语间,能感觉到她对大嫂的尊敬和依赖。

她说,因为自己吸毒,两个哥哥对她不理不睬,唯有大嫂一直对她关怀备至,照顾周到。

大嫂的关爱就如同一束阳光让她备感温暖,唯有坚持戒毒才是对这份不离不弃的爱最好的回报。

37岁的她想当妈妈

她曾有一段婚史,结婚3年也是她跟毒品告别的3年,为了不让前夫知道自己的吸毒史,他们一起到浙江打工,日子虽然辛苦,但两个人在一起就是幸福,他们精打细算,谋划着未来。

可惜她一直无法受孕,隔阂也由因衍生,最终导致他们分道扬镳。

现在的老公在一家工地上班,虽然不太有主见,但人踏实无恶习,日子就这么过着也挺平静。

经历了太多的眼泪和疼痛,谈一场无关风月的爱情,拥有一份烟火香味的平淡生活,她觉得很满足。

她有一个愿望,就是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

由于长期吸食毒品,身体机能受损,一直无法生育的她计划到大医院做一次全面的检查,即便她已37岁,早已被纳入高龄产妇的行列,但她依然有着做妈妈的强烈渴望,她说,我现在好不容易有一个稳定的家,有一个不介意我过去的丈夫,唯一想要的就是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孩子。

孩子是每个女人心底最柔软的温暖,已为人母的我们更是深有体会。

也许,有了孩子,母性的力量能驱使她在拒毒这条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从戒毒所出来,不知不觉都快4年了,自由的感觉真好。

现在的她有种说不出的轻松与惬意,不用再为筹措毒资辗转难眠,不用再因毒品的折磨而日夜颠倒,不用再因鸣笛的警车而担惊受怕。

这一次,她真正成了一个自由人。

提到尿检,她自信满满,随便检查,一定没有问题。

如此肯定和坚定的语气,让我们为之侧目,当拿到尿检呈阴性的检查单时,我们一路而来的担忧也在此时烟消云散,欣慰已不足以形容我们的心情。

为了戒毒,她很少回老家,换了新手机号,断绝了跟以往所有毒友的往来。

她说,因为毒品我失去太多了,我要为我妈争口气,死去的人我已经无法弥补,但我不能让活着的人再为我操心。

现在的生活多好,虽然平淡但很真实,最重要的是自由。

一米阳光透过树枝细碎的洒在四周,与那头耀眼的金发交相辉映,春意无限。

戒毒成功的案例3:

当得知被录取做仓管工作时,阿文兴奋得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他顺利戒毒后找到的第一份工作。

阿文是戒除心瘾,回归家庭与社会案例的主人公,这一案例近日荣膺2015珠海市社会工作优秀案例奖,而使阿文成功戒毒,重新踏上阳光大道的是欣心社工服务中心的社工、心理咨询师赵衍科。

26岁退伍后染上毒瘾

拱北地区的吸毒戒毒人员最多的,也是最复杂的。

这里的禁毒戒毒任务重大而艰巨,也是最难以见成效的。

据统计,吸毒人员经历脱毒处理后的,回到社会上复吸率达90%,戒除毒瘾难在戒除心瘾。

欣心社工服务中心自去年起承接了拱北社区戒毒人员的心理康复项目,使社区戒毒者远离毒品,回归家庭和社会,阿文就是一个戒毒成功的案例。

阿文今年26岁,珠海本地人,家境较好,曾经当过兵,退伍之后结识了一群出来混的朋友,很快他就沾染上毒品,并且开始贩毒。

很快阿文因涉毒贩毒被拘役,出来后要定期去派出所验尿,接受不定期检查。

如果阿文一旦被发现有复吸情况,就会被公安方面执行为期两年的强制戒毒。

社工介入助其远离毒品

2014年10月,赵衍科了解到阿文目前存在的心理障碍:

对毒品的恐惧伴随着对的恐惧,对自我的不接纳,和父母兄弟等家人的关系也很糟糕。

由于内心冲突不断,使得阿文没有信心走出家门,正常进入社会。

赵衍科根据阿文的情况,对阿文开展了一对一的个案帮扶,为他设立了心理疗程。

第二次心理辅导以后,阿文有了较明显的变化。

在这次咨询中,赵衍科对阿文作了放松和浅催眠式的冥想,引导他看到内心冲突的来源,并对冲突情绪做了处理。

此后,阿文的冲突矛盾感大为减轻,开始感受到内心的力量。

而在现实生活中,变化很快发生了。

两周后阿文兴奋地告诉工作人员,他出去找工作了,而且当场被录取,在一家大超市里做仓管方面的工作。

之后的几个月,阿文的变化越来越明显,并得到家人和单位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此时,赵衍科对于阿文的戒毒情况,放心了一半。

呼吁社会包容戒毒者

作为心理咨询师,赵衍科明显感觉到戒毒者这个人群被社会边缘化和特殊化,即使戒毒者真的戒毒成功,也很难完全回归社会。

因为这个社会根本不信任他们,使得戒毒者心怀戒惧,难以真实地面对社会。

在赵衍科看来,一个戒毒者就是一个正常人。

心理咨询师并不关心服务对象是否吸毒,是否复吸,他关心的是服务对象内心的孤独与恐惧、童年经历和内心冲突等等。

赵衍科说:

在我们接触到的戒毒者中,九成以上在心理辅导中呈现出很深的孤独感,同时和父母亲在心理层面上处于断裂状态,我们接触到的都是人格层面的问题,而不是心理问题。

通过阿文的案例,我们看到,当内在的满足感增强的时候,对毒品的依赖感下降。

所以采用心理治疗技术,长期有针对性地帮戒毒者戒除心瘾,是很有意义的。

看过戒毒成功的案例的人还看了:

【篇二:

成功戒毒案例】

有现实中吸毒染上毒瘾的人成功戒毒的案例吗?

-知乎提问登录加入知乎有现实中吸毒染上毒瘾的人成功戒毒的案例吗?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这个问题提出来的初衷其实是好奇究竟什么样的人可以凭借自己的毅力克服自己的戒断心瘾,忍受自己的戒断反应,不再碰毒品。

提出这个问题的时…显示全部关注者7363被浏览184130290条评论分享邀请回答关注问题写回答1223个回答默认排序4163人赞同了该回答3月17日更新:

我的原答案只是讲了点经历,并没有详细探讨毒瘾尤其是心瘾的本质。

感谢大家对这点简单的叙述也给出那么多赞还把答案置顶了,我还是再开一篇专栏文章多谈一点毒瘾的本质吧,希望能让更多的人警醒,而且不仅仅是情绪上反感,也是通过理智去警醒。

欢迎点击查看:

========================原答案========================

本人没吸过毒,不过曾在戒毒中心干过几年咨询工作,接触过大量资深瘾君子。

在我看来,不管是所谓的软性毒品还是硬性毒品,一旦吸毒成瘾,那就是终生成瘾。

这不像某些疾病感染,还可以把病原体彻底清除,进而病愈;吸毒成瘾,是对大脑神经系统造成了永久性的改变,只把体内的毒品成分和代谢物清除是没用的,因此并不存在所谓「根除毒瘾」这回事。

有些人在第一次戒断后如获新生,多少抱有一种「我痊愈了」的侥幸心态,那是他们没有经验,过于天真。

这样的人,往往最容易复吸。

正因如此,我们从来不会恭喜某人「你成功戒毒了」,只会说「你已远离毒品xx月/年,值得祝贺,请继续努力」。

回到题主的问题:

如果题主是想知道有没有人吸毒成瘾之后能够戒断,并且长时间乃至直到去世都不复吸?

这样的人自然是有的。

但对于海洛英一类成瘾性较高的毒品来说,能走到这一步的可以说是少之又少,而且这需要结合个人的智慧与毅力,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以及长期的戒毒治疗,几乎缺一不可,绝不是说单靠意志上「能抗」就能做到的。

如果题主是想问,有没有人吸毒成瘾之后可以彻底清除毒瘾,进而「成功戒毒」?

那么我的答案是:

没有。

任何想戒毒的成瘾者都必须清楚明白的认识到,毒瘾是终生的事,戒毒也是终生的事,永远不能松懈。

没有这个认识、不能贯彻这个认识的患者,是无法长期远离毒品的。

p.s.发现这个题目下面颇有一些无知者无畏的典型,比如某个在我的答案下留言说我扯谈的,他的发言是这样的:

================================================================================

其实以前我就在某人口中的「世界第一强国」工作,而且因为是私立诊所,确实见过一些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长期跟毒瘾奋斗,前来接受治疗。

总统当然是不可能,但是一些专业人士啊,市政府官员啊,小有名气的前运动员啊,偶尔也是能见到的。

有的人在染上毒瘾之后,彻底毁掉了自己的事业,从此一蹶不振,也有的人在染上毒瘾之后,还能戒毒并维持一定程度的工作,这并不是不可能,但其背后的艰辛和痛苦,也只有在心理咨询、小组治疗这些私密场合,他们才会稍微透露一二。

这些人还算是幸运的,至少有保险或者有积蓄,能得到一些相对「高端」的治疗。

不过这里说的「高端」也只是有更好的居住环境,更多的心理复健活动,更多的跟咨询师一对一时间,如此而已。

药物依然是那些全世界都在用的药,比如最对最常见的阿片类成瘾就是用美沙酮类药物(说是药物,其实就是一种危害稍微小些的毒品,不是逼于无奈决不会开给你),还有就是全身麻醉超快速脱毒(很少见,只解决最开始的戒断症状),这些手段对缓解戒断症状有一定作用,但对成瘾问题本身还是然并卵。

你再有钱都是这样,并没有什么神丹妙方,戒毒该受的煎熬,你照样要受着。

在这些中产、中上层人士以外,还有数量远比他们更多的底层吸毒者。

那些底层吸毒者,家破的家破,人亡的人亡,没死的很多只能流落街头,或者走上犯罪的道路,最后被关到监狱里。

到了监狱里的倒是会被强制戒毒(过程极其痛苦),但这些人的身体也都基本完蛋了,等出来了,没有长期的戒毒治疗,也很容易复吸。

在美国,丙肝属于那些底层吸毒者的「标配」,各类细菌感染更不用说,有艾滋的也不少见。

毒品问题,在美国从来都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医疗和监狱体系都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可笑的是,在太平洋另一边的人和媒体往往看不见这些,他们只会看到美国多么强大,美国社会(尤其是娱乐圈)对毒品的的态度又是多么的随意,诸如此类。

出于自身的无知,通过各种假设和想当然给自己找借口,把吸毒行为无害化、合理化、甚至浪漫化,这就是很多人沉沦毒品的原因之一。

遗憾的是这种思维依然很常见,禁毒教育依然任重道远。

4163422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匿名用户2113人赞同了该回答谢谢很多很多朋友的评论,有鼓励的,有写一些相似的经历的。

我是一个很喜欢分享自己生活的人,也很喜欢听别人讲故事。

你们的评论我每一条都有看,太多了我选择性的回复,抱歉没有时间一一回复辣。

答主现在过得很好,在上大学,学设计类专业。

很感谢自己的母亲一直把我带在身边。

其实童年的阴影对我来说还是有很大影响的。

比较没有安全感。

童年的时候总是睡在父亲房间里等他回家,不知道有多少夜是自己等得迷迷糊糊睡着了。

由于小学以前母亲也不在身边的关系,所以很缺乏安全感,有时候还有点被害妄想症。

不过我正在克服这些,怕黑就开灯呗,怕走夜路就给好朋友打电话。

自认为自己是一个比较坚强的女孩子。

很多的建议我也有记在心里,我也会一直加油,希望以后能开一间自己的工作室。

养猫养狗一生一世一双人哈哈哈哈(扯远了

我过的很好,希望有相同经历的朋友也能过的好。

我还会继续看评论并回复你们,生活还要继续,祝安。

----------------------------------------------------------------------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犹豫了很久。

我很久没有提起一个人,很久没有躲在被窝里偷偷地哭,很久没有想起种种童年回忆。

我的父亲,现在还在戒毒所,关于毒品,我虽然没有感同身受,却也已经是等同于亲身经历了。

彼时是他第三次进入戒毒所,我不清楚他到底是什么时候走上这条不归路,但是我差不多可以推测他的毒龄已有10年以上。

从我小学三年级,家里人瞒着我他进了戒毒所开始,他就一直反反复复屡教不改。

我父亲是个怎样的人呢,据我爷爷奶奶形容就是浪荡不羁,风流史很多,从小就闯了不知道多少祸,永远是吊儿郎当的样子的人。

我两个姑姑都是他的妹妹,说我父亲年轻的时候撩妹高手,长得很帅,身边有一群狐朋狗友。

我想我妈估计就是那个为爱痴狂的傻子,和这么一个渣男在一起。

我妈问我无数遍,你觉得你爸是个好人吗,我只说,如果我是你,我不会看上他这种男人。

没错我父母在我三岁就离异了,我一直都是被我母亲带在身边,我不敢想象如果我父亲带着我,我现在会怎么样。

我三年级的时候,突然有一天,我爷爷奶奶告诉我,你爸爸去外地了,恐怕很久才能回来。

我说他去干嘛了,他们只说他去外地工作了。

我很高兴,因为从小我父亲没有什么工作,游手好闲,他居然也有点志气了,会挣钱了。

于是别人问我你爸爸干嘛的,我总说他在外地上班呢,要很久才能回来。

期间他给我写了一封信,父亲的字很漂亮,真的好看,让我好好读书,以后出人头地。

具体的我也早已忘了,只记得我满心欢喜地回了一封信。

让他多挣点钱,回来陪我玩。

他的拳击在市里得过奖,他体育很好,老是嘲笑我这个女儿没有运动细胞一点都不像他。

我小的时候很佩服我父亲。

但凡是我们小时候,一定觉得父母都是很高大的形象吧。

等我五年级的时候他出来了,我以为他从外地回来了,不过我转了学,住在我妈地方,见不到他。

可能因为从小到大他没有带过我,没有好好教育过我,所以没有很深厚的感情,没有别人眼里的严父形象,我一点儿也不怕他。

只是有的时候挺想他的。

偶尔会打电话。

寒假的时候我会回老家,于是能和他碰面。

我没钱了不一定会告诉我母亲,但一定会告诉他。

他给钱很大方,但是有的时候手头紧,身上有时候就一两百。

我很难想象一个成年人身上只有两三百,毒品真的是祸害人。

他总说,只要他有能力,一定把我带回他身边。

他那段时间有一个女朋友,比我也就大十几岁。

我其实很不舒服。

有一天他女朋友告诉我,你知道吗你爸在吸毒。

我很震惊,但是也觉得像我爸这样的人,也可以想象。

她说你劝劝他吧,他就你一个女儿。

我说吸的是什么,她说冰毒。

我就在网上找资料,冰毒。

我很害怕,我不知道怎么劝他,我那时候才十几岁,都说吸毒的人六亲不认,我怕我劝他,他也不听。

寒假一过,我回母亲那儿了,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我初二的时候,他又进去了。

我一开始不知道。

是后来从我母亲口中得知的。

一家人本来打算一直瞒着我,以为我还是和小时候一样好骗。

我和我母亲有一次吵架吵得很凶,她突然就指着我说你要是觉得在我这儿待不下去,你去戒毒所找你爸啊你。

我当时愣住了,因为我没反应过来,她说什么?

戒毒所?

难道我前两天打我爸电话手机关机,是因为他吸毒被抓了吗?

怎么被抓的?

是不是小的时候那次,也是被抓进去了?

我姑姑说他第二次进去的时候,他们把我父亲送上去戒毒所的车,给了他点钱,告诉他如果还有下次,没人救你了。

我姑姑和我说起来的时候,说那里面很苦,定时给我父亲寄些钱,希望他好好改正,吃点好的。

他第二次出来后,又犯上毒瘾。

有一次我去看他,到了住处他和他朋友说,赶紧把东西藏好,不能让我女儿看见。

我就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了。

我就知道他还会有进去的一天。

后来他打给我电话两次,都是问我要钱,我很害怕,不敢给。

因为我知道他要拿着这些钱干什么,一定是去吸毒。

可我才高中啊,身上也没有多少钱,我也不敢告诉母亲,我怕她多想。

后来有一天,我带着弟弟去看他,他很瘦,瘦的像就一副骨架在我面前,头发也很乱,胡子也长了,整个人看上去很陌生。

和他说话,他听不见似的,要说很大声,此时的他已经吸毒七八年了吧,我觉得这东西真的会破坏器官。

他记忆力很差,记不住数字,和他打电话他说话总在抖,连拿着手机打字他的手都是抖的。

那天晚上我和弟弟打算住在他地方,他要出门,突然问我弟弟要钱,我弟弟才八岁。

我阻止他,我让我弟不要给钱。

我父亲挥起手就甩我巴掌,我意识到情况不对,就和他说你敢打我我就告诉爷爷奶奶,他又开始打我。

有多疼我都忘了,下手很重很重,可是我的害怕早就让我忘记疼痛了。

我马上拿起手上的手机给我姑姑打电话,她在电话里很紧张,让我给我父亲听电话。

我父亲拿起我的手机就骂我姑姑,马上把我手机给摔到地上。

然后继续打我,你们可以想象犯了毒瘾的人,丧失理智的人红着眼一边骂你,一边像打个仇人一样,我当时有多痛。

心理上的阴影更加巨大。

他打得我连声音都不敢发出来,走的时候说你要是敢给我逃出去,我拿着菜刀也会砍你你信不信。

一个父亲居然能对女儿做出这种事情,我对毒品恨之入骨,对他也只有憎恨了。

当初可能觉得可怜,当他一次又一次问我要钱,为了毒品骂我打我,我已经对他没有任何亲情可言了。

那天晚上我带着我弟弟从那个出租屋逃了出去,幸好那个门不能从外反锁,我几乎是跑着拉着我弟逃的。

我已经不敢相信刚刚打我的人他是我父亲。

高三的时候为了不影响我高考,家里人也是打算瞒着我的。

但父亲两三个月没有联系我问我要钱,我觉得不可思议,所以我猜到他去哪儿了。

但我已经没有什么感触了,已经麻木了。

第一次我还小,我以为他真的是去挣钱。

第二次我懂事儿了,有时候想起他很难过,会哭。

第三次,我已经知道他戒不掉了,这辈子恐怕是反反复复恶性循环。

等他出来我快工作了吧,我知道他一定还会问我拿钱,也许还会毒瘾上头的时候做很过分的,甚至可怕的事情。

有什么办法呢,我爷爷奶奶是他父母,都认了,我能不认吗?

我能做的是让自己变得优秀,强大到不需要靠任何人过生活。

过年的时候,他们让我给我爸写封信。

姑姑:

你爸今天从那里头打了电话来,问我们你过年来过没,我说来过。

他说里头日子不好过每天都吃不饱饭睡不好觉。

他还说让你写封信给他,他很想你,也很高兴你考上了大学。

爸爸,不是我不想写信给你。

我不知道怎么告诉你从小到大,从第一次知道你吸毒,从第一次知道你进了戒毒所,我的感受。

恨,还是恨的。

哪怕是过了无论多少年,我都恨你。

如果问我爱不爱你,小时候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你来看我的运动会,我当时很自豪,我有个会打拳击的爸爸来看我运动会,那时候我是爱你的。

而现在,作为一个女儿,心灵恐怕早被你伤害的满目疮痍,对毒品留下了一辈子的阴影。

我要告诉所有的碰了毒品的人,请你们远离你的家人,你的家人因为你吸毒也饱受折磨,请你们不要害己还害人。

我不相信毒龄超过五年的人能戒毒。

我也没指望我父亲这辈子能戒掉了。

我还要告诉没碰毒品的人,远离你身边肮脏的圈子,好好生活,一辈子也不要去碰这种东西。

它会让你变得禽兽不如。

谢谢有人能把我的故事看完。

过几天打算给我父亲写封信了。

2113373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更多41个回答被折叠()下载知乎客户端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下载知乎客户端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

【篇三:

成功戒毒案例】

毒品就像深渊,将沾染它的人们困在其中无法自拔,家庭、事业、金钱都变成了浮云。

戒掉它,除了依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