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68570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9课时加减法的练习

教材来源: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内容来源: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主题:

加减法练习

课时:

共12课时,第9课时

授课对象:

一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正确、较迅速地计算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初步渗透辨证统一的思想,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学重点】:

加深学生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

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按数的顺序填数。

1()34()

5()()21

()()3()()

(学生口答)

2、数的组成。

□5□5

231□223□

3、5以内加法练习。

出示1234

把数字卡片放在方格的上面并移动,做口算1+1,1+2,1+3,1+4。

再把卡片放在下面并移动,做口算2+1,3+1,4+1,将数字卡片换成其他的,分别练习5以内的加法。

4、5以内减法练习

分别用5减去比它小的数,依次练习。

二、指导练习

1、P29页的第6题。

看图把算式填完整。

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再把算式补充完整。

2、请你用5-3和2+3各编一个小故事。

(1)先让每个同学在自己组里编故事,再请人在全班编故事。

(2)评一评:

谁编得最好?

有什么优点?

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3、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第29页的第7题。

全班进行评价。

引导学生观察每组算式有什么关系,渗透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三、数学小游戏:

回家

每个同学发一个数学小卡片,在黑板上贴上数字1、2、3、4、5,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卡片的得数,把这些小卡片送回家,看谁送得又对又快。

四、听算

教师说算式,学生直接写得数,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1+34-25-14-32-11+1

2+13-23-12+23+14-1

1+42+35-25-35-43+2

(全班集体订正,对做得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小结】: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10课时0的认识

教材来源: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内容来源: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主题:

0的认识

课时:

共12课时,第10课时

授课对象:

一年级学生

设计者:

曹燕燕刘君洁韩丽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0的两种含义,能较工整的书写0。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与人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0的两种含义。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能正确的书写0。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

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师: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谁?

看他的表情是怎样变化的?

猜一猜,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同时出示教材第30页的挂图。

二、探究新知

1、教学第一种含义:

什么也没有。

盘子里有2个桃子,问:

用几表示?

学生举起数字卡片2。

盘子里有1个桃子,问:

用几表示?

学生举起数字卡片1。

盘子里1个桃子也没有,问:

用哪张卡片表示?

有吗?

师:

什么也没有,用“0”来表示。

(板书:

对0的认识)

(板书:

0)并领读“0”。

2、发散思维,充分想像。

(1)老师竖起2根手指问学生读几。

(2)老师握起拳头,这时一个指头出没有伸出来,谁知道可以用几表示?

(3)请说一说有关0的物体。

3、揭示第二种含义——起点。

(1)出示直尺图

师:

表示什么也没有时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

在几的前面。

(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后数就越大;反过来,数越大,离0就越远)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用直尺量东西,这时0就表示起点。

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哪个数,达到的数越大,东西就越长。

强调:

量东西长短时,0就是起点

(2)学生活动,体会“起点”

师:

见过运动会上赛跑吗?

运动员跑步的起点就相当于“0”。

见过跳远吗?

0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

教师可以示范性的量,说出大概远近。

强调:

尺子的0起点要对齐跳远起跳的0起点

学生活动:

说一说在测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发散思维,充分联想

想:

生活中还有什么用0表示起点?

4、教学书写0

(1)学生说说怎样写好0?

应该注意什么?

(2)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与教师一起书写。

(3)学生写0,在书中第30页描红,另请两位同学上台写,写完后,全班评出优缺点。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31页的第1题

2、完成第31页的第2题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有什么感受?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小结】: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11课时有关0的加减法

教材来源: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内容来源: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主题:

有关0的加减法

课时:

共12课时,第11课时

授课对象:

一年级学生

设计者:

曹燕燕刘君洁韩丽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初步理解并掌握有关0的加减法的计算。

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学会0的加减法计算。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函数思想。

【教学重点】:

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弄懂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昨天,我们学习了有关0的知识,有谁还记得,0表示什么?

大家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师:

既可以表示起点,也可以表示没有。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

0的加减法)

二:

探索新知

1、出示教材第30页小鸟图第1幅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有三只小鸟正在鸟窝里聊天)

(2)出示第2幅图:

三只小鸟从鸟窝里飞走了。

问:

你又看到了什么?

这时鸟窝里还剩下几只小鸟?

飞走的3只小鸟是从几只小鸟里面飞走的?

(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

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并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好。

(4)还剩下几只小鸟?

有谁能列出算式?

板书:

3-3=0

(5)谁知道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2、出示教材第30页青蛙图,学生认真观察。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有4只小青蛙正在荷叶上休息)

(2)出示第二张荷叶图问:

这张荷叶上有几只青蛙?

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

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并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好

(4)这两张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

谁能列出算式?

板书:

4+0=4

(5)谁知道:

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6)完成想一想:

5-0=□

3、观察上面的三个算式:

3-3=04+0=45-0=5

你发现了什么?

(各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归纳得出:

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零,任何数与零相加或相减等于它本身。

三、巩固练习:

1、老师左手拿5支粉笔,右手一支也没有,两手一共有多少支粉笔?

(学生口答算式)

2、完成第30页的做一做。

(全班集体评价)

3、第31页的第3题。

要求:

同桌的两个同学先互相说图意,然后再列式计算。

评价要求:

先同桌互评,再全班进行集体评价。

四、综合练习:

1、P31的第5题。

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对做的又对又快的同学给予鼓励。

2、第31页的第4题。

要求每个同学先说说每幅图的意思,然后再列式计算,最后集体评价。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0的加减法,知道了相同的数相减得0,一个数和0相加,还得这个数,一个数减0还得这个数。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小结】: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12课时整理和复习

教材来源: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内容来源: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主题:

整理和复习

课时:

共12课时,第12课时

授课对象:

一年级学生

设计者:

曹燕燕刘君洁韩丽丹

【教学目标】:

1、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利用加法表和减法表的排列规律,提高自己的计算水平,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整理复习,探索发现加法表和减法表的排列规律,进一步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拓展合理推理的能力和初步的概括能力。

3、培养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学习习惯,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与人合作,在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正确并熟练地进行口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

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

加法表减法表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提示课题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上一节复习课,复习0~5的认识及加减法,大家高兴吗?

二、联系实际,巧设情景

1、复习序数

出示情境图。

放学啦,三位好朋友一起回家,看他们在说什么呢?

小绿说:

我家住在第三层,到我家去做作业吧!

小蓝说:

我家在他家下面一层,到我家去吧!

小红说:

我家在他家上面一层,到我家去吧!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红小蓝分别住第几层吗?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小组交流汇报。

2、复习数的组成

我们已经学过5以内数的组成,你们还知道哪些数的组成呢?

指名上台展示,师板书。

三、主动探究,寻找规律

1、加法表

(1)小朋友喜欢玩游戏吗?

我们来做小小邮递员的游戏,谁来当邮递员呢?

先算出得数是几,再把信送到黑板上的几号信箱吧

(2)小朋友们看,黑板上的信都是5以内的加法算式,这些算式排在一起你有什么感觉呢?

怎样排列比较好?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重新整理)

观察整理好的加法表,说一说横看竖看斜看,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算式的特点和规律,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

2、减法表

投影减法表,遮住部分算式。

(1)补充表格

表中出现了一些减法算式,还有一些没有写出来。

大家仔细观察,看他是怎样排列的,然后根据表中的规律按顺序把其余的算式补充完整。

(2)寻找规律。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发现的排列规律,顺着算式某一行的顺序,让学生很快说出算式的得数。

(3)熟练减法计算

教师任意指定算式让学生接得数。

四、巩固练习,发散思维

1、口算

小朋友真了不起!

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了。

出示5以内加减法算式卡片,学生抢答。

2、完成第33页练习七的习题

五、拓展思维,课堂小结

()+()=5()+()=3

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会解决真么多的问题。

老师相信你们不仅能学好数学,还能用好数学,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小结】: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

(一)

第一课时认识立体图形

教材来源: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内容来源: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主题:

认识图形

(一)

课时:

共2课时,第1课时

授课对象:

一年级学生

设计者:

曹燕燕刘君洁韩丽丹

【教材】课本32-38页

【课程标准】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 体、圆柱和球。

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内容分析】

认识物体和立体图形这节课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确实是比较难于理解和掌握的。

作为教师也不太好教,因为圆柱体有粗细长短之分,学生往往会把它分成不同类型,长方体与正方体又有许多类似,学生又会把它们归为同一类,我们既要学生会辩别又不能告知它们的特点。

作为教师就要想方设法突破这些难点,在这里我把上课所得略作小结。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

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 体、圆柱和球。

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目标检测设计】

目标一检测:

采用学生表情、学生演示、学生板演、师生问答、练习作业和总结汇报。

目标二检测:

采用学生演示、师生问答、练习作业和总结汇报。

通过学生课上表现和交流情况,检测目标三。

【学习过程】

一、设疑激情:

1、说学具:

1)师:

同学们,瞧谁来了?

(出示课件:

带音乐的机器人)

2)生:

对!

机器人想和我们共同学习,还给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什么礼物吗?

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个人都说说。

(学生以组为单位说出礼物名称)

3)汇报:

哪个勇敢的小朋友能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

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有不同的吗?

(组内小朋友轮流说学具)

2、提要求:

这么多学具中,你们能把“相同的”放在一起吗?

四个小朋友共同试试看。

二、操作感知

A:

分―――提示概念

1)活动:

按教师提的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2)汇报:

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师:

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

(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3)揭示概念

师:

每种物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在电脑分出的各类实物中出示名称: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4)活动

教师板书:

球 问:

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拿对了吗?

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

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篮中)

B:

摸―――感知长方体

a:

感知长方体

(1)活动:

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2)汇报:

师:

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

你是怎么感觉到的?

(学生口答)

b:

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①活动:

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 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

②汇报:

学生仿照长方体的汇报,依次说:

正方体:

方方的,6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

圆柱:

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

球 :

光光的,能滚动

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老师:

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看一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c:

比较

①电脑出示第33页的做一做的第一幅图

师:

看了叮当带来的这幅图:

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大家吗?

(学生讨论)

②电脑出示圆和球的滚动图

师:

圆柱和球能滚动,但它们滚动的一样吗?

d:

形成表象

师:

去掉长方体的花外衣,你还认识它吗?

(电脑依次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师:

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依次分四种图形)一样吗?

e:

出示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物体(板书:

认识物体)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f:

联系实际说一说在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

三、活动1、数一数(电脑出示)

数一数刚才的机器人分别用了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学生可以独立地数,也可以自由组合)

2、搭学具

(1)活动:

看看你们组的学具,说说准备搭个什么?

然后再分工,由谁来搭,谁来传递,谁来讲解。

讨论好了,就用你们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开始工作吧!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2)各小组汇报:

四:

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各种形状的物体,还用它们装扮了我们的生活。

五、布置作业

  第36页的第2题

认识物体和立体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球

【教学反思】

在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教学中,最难是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区别。

于是我同时举起两个实物,先展示相同的正方形面都是方方的,再两手同时同方向转动两个物体看谁先发现其中的小秘密?

一听找小秘密大家又来劲了,很快有学生说一个怎么转看起来都是方方的,也有说一个有时是方方的但有时是长长的,而且长的要多,方的要少。

此时我及时告知像这样的有两个面是方方的另外的都是长长的形状也是长方体。

 

第4单元认识图形

(一)

第2课时我会拼图

教材来源: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内容来源: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主题:

我会拼图

课时:

共2课时,第2课时

授课对象:

一年级学生

设计者:

曹燕燕刘君洁韩丽丹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辨认和区别这几种图形。

2、通过拼摆,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计算机软件、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

让学生指出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

长方体有几个面?

正方体有几个面?

二、新授。

1、取出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2、取出三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3、取出八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教师:

通过学生自由拼摆,让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4、取出四个长方体,(学生操作)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一种拼成长方体,一种拼成正方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35页面下方的“做一做”。

2.完成教科书P37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3。

完成教科书P37第5题。

4.完成教科书P38第7题。

5.完成教科书P38第6、8题。

四、课外实践作业

利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拼出你所喜爱的图形。

【教学反思】

《我会拼图》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讲是一堂比较抽象的课,他们还不能深刻去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

为了让学生掌握好本节课的知识,我制作了一个较为生动有趣的课件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让他们深刻感受到平面图形是由立体图形的表面抽象出来的,让他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知识都与我们数学是息息相关的,培养他们多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一课时6和7的认识

教材来源: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内容来源: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主题:

6和7的认识

课时:

共12课时,第1课时

授课对象:

一年级学生

设计者:

曹燕燕刘君洁韩丽丹

【教材】

教科书第42页6和7的数数和认数以及序数和书写的内容。

【课程标准】

引导观察法、操作认识6和7。

【内容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是学生已经认识了0~5各数之后进行的,是一次数的扩展。

教材中提供给学生数数的资源比较明显、丰富,数椅子数、课桌数、数人数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数。

人数的内容为了有利于学生从图抽象出数和发展6和7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教材安排了主题图——集合圈——点子图——抽象出数——用小棒摆一摆。

【学情分析】

班上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起点相差比较大,大部分学生在幼儿园甚至更小的时候,已经会数甚至会读、写20以内各数,有一部分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进行20以内数的加减,对6、7的认识早已不在话下,但学生对数概念的建立还是不完整的、比较肤浅的,如果随机抽取一个数,让学生数出相应的物体,相当一部分会有困难。

还有在认识1~5的序数意义时,有一些不足,有一部分学生对几和第几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

还有班上学生观察能力比较弱,需注意培养。

【学习目标】

1.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和7。

2.知道7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3.掌握6和7的组成。

【目标检测设计】

目标一检测:

采用师生问答、总结汇报和家庭作业。

目标二检测:

采用学生口头回答和课后问题。

目标三检测:

通过学生课上表现和交流情况。

【学习过程】

一、复习

师:

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数字?

生:

0、1、2、3、4、5(学生齐数)。

二、导入新课

师:

你想知道更多的数字吗?

你想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吗?

猜一猜我们今天学习什么?

(板书:

6、7的认识)

学生活动:

领读、齐读。

[设计说明: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新授

(一)教学数数

师:

(出示主题图)图上有些什么?

生:

图上有人、桌子、椅子、黑板等。

师:

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人?

生:

……(学生报得数)。

师:

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

生:

先数教室里面打扫卫生的同学和老师,5添上1是6。

再数从外面走进来的一位同学,一共7人。

师:

还可以怎样数?

生:

6人,再数一位老师,是7人。

师:

数一数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

你们是怎样数出椅子的数量的?

生:

先数已放好的6把椅子,再数又搬来的1把。

6个再添1是7。

师:

谁会从1数到7,从7数到1?

(指名回答)

学生活动:

同位互相数一数。

师(小结):

小朋友,我们要做一个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吗?

我们刚才按顺序数数的。

在数数中我们发现:

数5以后再数1个就是6个,接着6再数1个就是7,7比6多1,6比5多1。

[设计说明:

充分利用教材主题图提供的资源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去数。

对学生进行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

(二)教学认数

师:

同学们再数一数第42页下面的人物图和点子图,看分别有多少个。

生:

……(学生报得数)。

教学活动:

贴出数字卡片6和7。

学生活动:

齐读并从数字卡片中找6和7。

师:

仔细观察一下数字6和7的形状分别像什么?

(指名回答)

学生活动:

同桌互相说一说。

(6的字形像哨子,7的字形像镰刀)

师:

请你分别数出6根和7根小棒。

学生活动:

学生自己分别数一数,摆在桌子上。

师:

用你手中6根和7根小棒分别摆一摆,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学生活动:

学生摆一摆,并到投影器前面演示摆的图形。

[设计说明:

用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培养学生思维空间并加深6和7的认识。

(三)教学数序

教师活动:

(用计数器)先拨1个珠子。

学生活动:

齐数1、2、3、4、5。

师:

5个珠子再添1颗是几?

生:

5添1是6(齐读)。

师:

6个珠子再添1颗是几?

生:

6添上1是7(齐读)。

师:

(用直尺图)只写出0、1、2、3、4、5、()、(),你知道填什么?

6和7应该写在什么地方?

生:

填6和7,6写在5的后面,7写在6的后面。

师:

谁能从1正数到7,从7例数到1?

学生活动:

指名数,拍手数。

师:

5的后面是谁?

6的后面是谁?

7的前面是谁?

学生活动:

6、7、6抢答。

[设计说明:

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