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学习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686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7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学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学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学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学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学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学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5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学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5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学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5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学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5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学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5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学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5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学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5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学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5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学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5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学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5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学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5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学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5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学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5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学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5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学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学习资料.docx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学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学习资料.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学习资料.docx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学习资料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全)

语言学概论

一、知识题(填空与选择):

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

2、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3、瑞典、挪威、丹麦三个国家使用同一个语言。

4、口语和书面语包括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

5、口头交际活动有两个因素:

语言和言语。

6、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开创了20世纪现代语言学的新局面。

7、语言系统是由语音系统、语汇系统、语法系统、语义系统组成。

8、在任何语言中,音调变化都是语调的主要构成因素。

9、音强变化在许多语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10、音质是由声波的形式决定的。

11、音质是声音四要素中最重要的。

12、人体的发音器官包括发音的动力源、发音体、共鸣腔。

13、口腔、鼻腔和咽腔是人类共鸣腔。

14、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是语音的自然属性。

15、[e][ε][a][u][o][][ɑ]八个音被称作定位元音或标准元音。

16、辅音的音质决定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17、音位变体分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18、音素之间存在着对立关系和互补关系。

19、韵母分成韵头、韵腹、韵尾。

20、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有同化、异化、脱落、弱化、增音。

21、同化又可分顺同化和逆同化。

22、从音位理论的角度看,最小的音段是音位。

音位的组合又可进一步划分为音节、音节组合、语句。

23、汉藏语系包括汉语、藏语、苗语。

印欧语系一般都是非声调语言,包括英语、法语、俄语等。

24、声调可从调值和调位两方面来分析。

25、重音可分为词重音和句重音。

26、语汇学包括语汇的类聚系统和语汇的构造形式。

27、根据音节的数量将词分成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

根据包含语素的数量将词分成单纯词和合成词。

28、古语词包括历史词语和文言词语。

根据词的不同来源分成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和外来词。

29、语法分为词法部分和句法部分。

30、语法单位通常分成语素、词、词组和句子。

31、语法手段分成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

32、语法范畴分成词法范畴和句法范畴。

33、句子的类型包括:

句型类、句式类、功能类和简繁类。

34、语言形式包括:

语汇形式和语法形式。

35、词义由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组成。

36、同义词可分等义词和近义词。

反义词包括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

37、歧义包括词汇歧义和组合歧义。

38、文字的字符包括意符、音符和记号三大类。

39、文字起源于图画、契刻、结绳。

40、语言的起源说包括神创说和人创说。

41、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演变的两大特点。

42、普通话是汉民族标准语。

二、名词解释:

1、口语:

口语是语言的有声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产生的基础,相对于书面语是第一性的。

2、书面语:

书面语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之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相对于口语是第二性的,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3、语言:

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为社会所公认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

4、言语:

是个人说的行为(说话)和结果(所说的话)。

5、符号:

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6、能指:

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

7、所指:

是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

8、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是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

9、语言符号的强制性:

指语言符号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不能任意改变的。

10、聚合关系:

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

11、组合关系:

在语言结构的同一层级上组合起来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

12、普通语言学:

指从理论上研究人类各种语言所共有的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的一门语言学分支学科。

13、理论语言学:

指从理论上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等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以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个别语言学和一般语言学。

14、应用语言学:

指运用语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其他学科领域的各种问题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可分为狭义应用语言学和广义应用语言学。

15、传统语言学:

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16、结构主义语言学:

指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它旨在语言系统本身的规律。

17、语音的生理属性:

指发音器官发音动作、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18、语音的物理属性:

指物体受外力的作用,发生振动,从而使周围的空气也发生震荡,形成一种音波。

音波传到人的耳朵里,使鼓膜发生相应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于是人们就产生了声音的感觉。

语音的物理属性可从音高、音长、音强、音质四个方面分析。

19、音位:

就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它是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0、音质音位:

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

21、非音质音位:

通过音高、音强、音长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

22、音位的条件变体:

指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同属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

23、音位的自由变体:

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

24、区别特征:

具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语音特征。

25、调位:

利用音高差别来区别意义的非音质音位。

26、重位:

利用音强等方面的差别来区别意义的非音质音位。

27、时位:

利用发音长短来区别意义的非音质音位。

28、音渡:

语音单元在前后过渡、相互联接时,会因为自身性质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过渡和联接方式,这些方式叫做音渡,又叫音联。

29、元辅音分析法:

以元辅音为基本分析单位,如把以元音作为核心的音节他为V、C—V、V—C、C—V—C四种基本类型,所采用的就是这种分析方法。

30、声韵调分析法:

以“声母”,“韵母”、“声调”为基本分析单位,按照这种分析法,汉语的音节可以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

31、同化:

语流里两个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似的现象。

32、异化:

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的现象。

33、语流音变:

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的现象。

34、韵律特征:

又叫做“超音质特征”或“超音段特征”,指的是语音中除音质特征之外的音高、音长和音强方面的变化。

35、连续变调:

声调语言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组合在一起时,音节的调值有时会发生变化而与单念时不同的现象。

36、语汇的任意性:

指任何语言的词语,特别是意义单一的词,发什么音表什么义在初始阶段大多是任意的。

如汉语管某一种东西叫“书”(shu),英语管书叫“book”这都是任意的。

词语和命名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37、语汇的理据性:

指语言中有相当多词语,其音义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特别是“同源词”和“复合词”。

同源词如“帐”“涨”“胀”等与“张”不但语音近似,且意义有某种联系。

复合词如汉语的“雨衣”是“下雨时穿的衣服”,英语的“raincoat”就是“rain”“coat”组合的意义。

它们都是可以论证的。

38、语汇的普遍性:

指只要客观事物中有某种概念,语言中就一定会有某个相应的词语来表达它,这是所有的语言都具有的。

如客观事物中有山、河等,各民族的语言中都有相应的词来表现。

39、语汇的民族性:

指各民族语言的词语对客观事物的表达与概念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的不同。

词语往往反映某个民族对事物的独特认识,不同语言的词语不一定反映完全相同的概念,因而可能在对象、范围、褒贬等方面存在极大差异。

40、语汇的活跃性:

指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旧词语逐渐消失,新词语不断产生。

如汉语在若干年前使用的频率极高的一些词语像“人民公社”,现在已消失殆尽;而像“下海”“上网”等词却是最近才产生的。

从这个角度可以说语汇是语言结构系统要素中最易变和最活跃的。

41、语汇的稳定性:

指语汇的变化不是随心所欲的,它要受到社会约定和语汇系统的严格制约,有极强的稳定性。

社会约定的制约指的是很多词语的声音、意义和结构形式一旦形成就基本固定下来,不能随意改变。

语汇系统的制约指的是某些系统性强的基本词语一般都处在一定的语义集合关系即语义场中,不能随意去破坏。

42、新造词:

又称新词,指过去没有而新创造出来的词。

新事物不断涌现,会通过新造词表现出来。

各个历史时期、每种语言都会有新造词。

如汉语“苏区”在某个特定时期是新造词,“下海”是这个时期的新造词。

43、古造词:

是指古代就已经产生,但又不算基本语汇,现在偶尔还使用的词,也是一般语汇的一部分。

古语词包含两小类:

一类是现实生活中已经消失的事物或现象的名称如汉语“状元”;另一类是古代的事物或现象还存在,但已经由别的词语替代,如“余”(我)。

44、常用语汇:

指使用频率高的语汇,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被称为“最常用词”。

45、非常用语汇:

指使用频率低的语汇。

46、通用语汇:

指全社会都普遍使用的词语。

基本语汇、常用语汇都是通用语汇,一般语汇中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的绝大部分也是通用语汇。

47、专用语汇:

指只在某些领域或只是一部分人使用的词语,主要指“科技术语”和“行业语”这两类。

除此之外,某个帮派使用的“隐语”、特定阶级的习惯语和禁忌语也都可以算作某种专用的语汇。

48、简缩词语:

简缩名词是由比较长的专有名词或一般词组简缩而成的一种很像词的结构。

各种语言都有大量的简缩词语,如汉语的“北大(北京大学)”等。

有些简缩词久而久之成为凝固形式,就成了词。

49、成词语素:

指在某些情形下可以直接形成为词,即可以单用的语素。

如“他走了”中的“走”就是一个成词语素。

50、不成词语素:

指不能单独成词,即不能单用的语素。

如“一子(剪子)”就是不成词语素。

51、自由语素:

指的是既可以单独成词,有时又可以单独说出来的某种语素如“他最近好吗?

—好”,答句中的“好”就是单说形式的自由语素。

52、不自由语素:

指能单独成词但不能单说,或者不能形成词的语素就是不自由语素,或者叫黏着语素。

如“了”等。

53、定位语素:

指在最小的合成结构中的位置是固定的,或者总是前置,或者总是后置。

如“了”只能在一个组合形式后面,不可能在前面;词缀“老一”只能在另一个语素的前面,如“老师”。

54、不定位语素:

是在最小的合成结构中位置不固定的语素,它们既可前置,也可后置。

如“笔”可以构成“毛笔”“笔杆”。

55、实义语素:

指有实在的词汇意义,或者说本身直接负载了词汇意义的语素。

如“灯”。

56、虚义语素:

指一般不具有实在的词汇意义的语素,或者说语素本身不直接负载意义,但与其他成分组合成词或者更大的单位时,才能使词或者更大的单位获得某种新的意义。

如“的(吃一吃的)”。

57、虚词语素:

没有实在意义的成词语素,如英语“WITH。

58、词根语素:

有实在意义,既可直接形成名词、动词等实词,又可作为位置不固定的主干成分构成别的词的成词语素。

如英语“BLUE”。

59、构词语素:

即在词中位置固定,不作为词的主干成分,但又参与构造不同意义新词的词缀性语素。

如英语“ANTIBODY”KR“ANTI—”。

词缀性语素也有某种意义,但不如词根语素实在,往往是一种抽象的类义。

60、构形语素:

即在词中位置固定,但既不是词的主干,也不参与构造新词,并且不改变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类别,只改变词的语法范畴意义的词尾性语素。

61、直接成词:

就是由一个语素直接形成单纯词。

当这种成分没有独立使用的时候是语素,独立使用的时候是词。

能够直接成词的语素必须是成词语素。

自由不定位实义语素形成实词,黏着定位虚义语素形成虚词。

62、转化成词:

就是由一个或多个语素转化为另一个语素形式再形成单纯词,大致分“变性成词”和“变形成词”两种情况。

63、变性成词:

就是语素转变词性而成另一类词。

比如一个成词语素本来表示动作行为,即语法功能上是动词性的,但在形成词的时候,却不但形成动词,也可以形成名词。

64、逆序成词:

就是把原来只有合成词形式而没有单纯词形式的词反向截取其中一个语素再形成单纯词。

相对词性发生变化的叫逆序成词。

65、复合构词:

就是词根语素加上词根语素构成一个新词。

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又叫复合式合成词,即“复合词”。

66、附加构词:

就是词根语素加上词缀语素构成一个新词。

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又叫附加式合成词,即“派生词”。

67、重叠构词:

就是词根语素通过重叠形式而构成一个新词。

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又叫重叠式合成词,即“重叠词”。

如“爸爸”。

68、语法构词:

是形态丰富的语言中附加词尾而使词产生变化的一种语法现象,如英语的“一S(动词第三人称单数)”。

这些语素附着在词的后面并不产生新词,也不改变词类,只起某种语法作用,广义的语法构词还包括附加表示词类特征的后缀形式。

69、离合词:

就是形式上或人们的感觉上像词,但在结构的组合性和意义的搭配性上接近词组的可以插入某些成分的语汇单位。

70、词组词:

就是形式上或人们的感觉上像词,但在结构的组合性和意义的搭配性上接近词组的中间可以进行较大扩展并且插入成分后整个组合的意义基本保持不变的语汇单位。

71、词的理性意义:

指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一定对象的概括反映,除此之外,词义还包括人们对一定对象的主观态度和其他附加色彩。

72、词的通俗意义:

指人们对事物所具有的一组非本质特征的反映,这种词的理发意义可以称之为通俗意义。

73、词的科学意义:

指人们对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反映,这种词的理发意义可以称之为科学意义。

74、词的非理性意义:

是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因而又叫做词义的“附加色彩”。

词的非理性意义主要指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

75、词的感情色彩:

指人们在反映现象的同时,还可能表现出上对该现象的主观态度,从而在词的理发意义上增添了一层附加色彩,这种词义所带的对现实现象的主观态度就是“感情色彩”。

76、词的形象色彩:

指由词内部的组成成分所引起的对事物视觉形象或听觉形象的联想。

77、义素分析:

就是把词语的义项进一步分析为若干义素的组合,以便说明词义的结构、词义之间的异同以及词义之间的各种关系。

78、语义场:

指若干具有共同的类属义素的词语构成的聚合体,类属义素是指反映事物所属类别的语义特征。

79、历时语法:

指的是从语法发展变化的角度纵向地、动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些语法现象在特定时间过程中产生和消失的原因和规律。

80、共时语法:

指的是从某一时期存在的语法现象的角度横向地、静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一语言在特定空间范围内的语法表现形式和语法规则系统。

81、组合规则:

就所有的语法成分之间的关系而言,从线性的不同位置看都是相互如何搭配的关系。

82、聚合规则:

是指就所有的语法成分之间的关系而言,从线性的不同位置看都是相互能不能替换出现的关系。

83、语法形式:

语言中不管是语音的表现形式,词形的变化形式,还是成分的组合的和类别形式,凡是能够体现一类意义或有共同作用的形式。

84、语法意义:

语言中不管是词语意义,还是结构意义,凡是通过一类形式或共同功能所获得的意义。

85、语法手段:

根据某些语法形式的共同特点,把语法形式归并为几个基本类别。

这种语法形式的类就叫做“语法手段”。

86、语法范畴:

根据某些语法意义的共同内容,把语法意义概括为几个基本类别。

这种语法意义的类就叫做“语法范畴”。

87、词法手段:

通过词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

88、句法手段:

通过结构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

89、词形变化:

就是指通过词的形态变化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词形变化有包括附加、屈折、异根和零形式四种情况。

90、词的轻重音:

通过词的某个部分重读或轻读而产生一定意义的形式。

一般说轻重音中重音形式更重要,所以也可以叫作“重音移动”。

91、词的重叠:

指通过词或词中某个语素的重复使用而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92、附加:

在词的前面、中间或后头加上词缀。

93、屈折:

词的内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化。

94、异根:

换用不同的词根构成相同意义的词。

95、零形式:

相对与词形变化的词的原形形式。

96、虚词:

即通过使用虚词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语言中凡是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的词就是虚词。

因为虚词不依附于某个词,其语法意义又不是通过虚词本身表示的,而是在它与别的词发生关系时才产生的,所以使用不同的虚词就是一种句法手段。

97、语类选择:

通过选择句法结构中以组合的词类或词组的类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98、语序:

是通过句法结构中词的位置顺序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99、语调:

通过整个句子的音高、重音、停顿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语调实际上已经是表达层面上的一种语法手段了。

100、词法范畴:

主要由词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

101、句法范畴:

主要由结构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

102、性:

在某些语言中表示人或事物有关性属的一组特征。

103、数:

表示事物数量的一组特征。

104、格:

表示名词与其他词的语法结构关系的一组特征。

105、有定无定:

表示名词指称性质的一组特征。

106、体:

表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行为进行的状况的一组特征。

107、层次分析法:

把复杂词组逐层切分,一直切分到词为止,或者从词开始逐层组合,一直到复杂词组为止的方法。

108、向心词组:

指整个词组的功能相当于词组的中心语功能的词组,如偏正词组的功能与中心语相同,如“木头房子”等于“房子”就是向心词组。

109、离心词组:

指整个词组的功能不等于词组中任何成分的功能的词组,如汉语的“的”字词组的功能既不等于“的”前的成分,也不等于“的”。

110、关系意义:

句子通常是由词语组合而成的,词语在组合时总要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由这些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是“关系意义”。

111、语气意义:

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人情绪的意义。

 

112、语义角色:

根据谓词和变元之间不同关系的语义关系,可以把变元分若干个类型,这种变元的类型一般称之为“语义角色”。

113、降级述谓结构:

述谓结构中的变元可以带有修饰或限定性的成分,以表示变元某个方面的特征,充当这类成分的述谓结构就是降级述谓结构。

114、语义指向:

句子中某个成分在语义上指向哪儿,或者说同哪些成分发生语义联系就是这个成分的语义指向。

115、蕴含:

就说话本身所表达的意义而言,如果有句义甲就必然有句义乙,就说甲蕴含乙。

116、歧义:

指同一形式的语言符号序列可能表达不同意义的现象。

117、文字:

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118、表意文字:

全部字符都是意符的文字。

119、表音文字:

全部字符都是音符的文字,表音文字习惯上又称为拼音文字。

120、意音文字:

一部分字符是意符,一部分字符是音符的文字。

121、音节文字:

全部字符都只跟语言单位中的音节相联系的文字是音节文字。

122、音位文字:

既有代表辅音音位的字符,也有代表元音音位的字符的文字是全音位文字,平时就称为音位文字。

123、辅音文字:

全部字符只跟辅音音位相联系的文字是辅音音位文字,平时就称为辅音文字。

124、词语文字:

全部或绝大多数字符都只跟语言中的词语相联系的文字。

125、语素文字:

全部或绝大多数字符都只跟语素相联系的文字。

126、假借字:

自源文字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表示无法用图形来表示的词语,都采用了假借已有同音或音近的字符来替代的办法,这就是“假借法”,这些字就叫假借字。

127、字符:

也就是文字符号,是文字的最基本的单位,也就是直接跟某种语言单位相联系的符号。

128、意符:

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

129、他源文字:

在已有的别的文字的基础上创制的文字。

130、自源文字:

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

131、单纯字符:

不能再分解为更小的字符的字符。

132、复合字符:

由单纯字符组合而成的字符,也包括由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再组合而成的字符。

133、渐变性:

指语言是逐步发展演变的,不允许采取突变的方式一下子发生巨大的变化。

134、不平衡性:

指在语言内部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以及在不同的地域之间,语言发展演变的速度和方向是不一致的。

135、地域方言:

指同一种语言由于语音、语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差异而在不同的地区形成的地域分支或变体。

136、亲属语言:

指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种语言。

137、语言的谱系分类:

指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语言的亲属关系对世界上的语言进行分类,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归在一起,把没有历史同源关系的语言互相分开,这种分类叫语言的“谱系分类”。

138、语系:

是谱系分类中最大的类,凡是有亲属关系的语言都属于同一个语系。

139、社会方言:

在一个语言社会中,不同的人说话可能会使用不同的语言变体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不同的语言变体和特点又同说话人的社会特征相关联,同一定的社群联系在一起,这种语言或方言内部同一定的社会特征和社群相关联的变体和特点被称之为社会方言。

140、通用语:

在存在方言分歧的社会里,人们为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际,往往会选择一种方言作为各方言区之间的交际工具,这种语言就叫“通用语”。

141、标准语:

在语音、语汇和语法方面有明确规范的民族共同语就叫“民族标准语”。

142、国语:

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为了维系整个国家内部各民族之间的联系,还需要有共同的交际工具,有人把这种一个国家内各民族所共同使用的语言叫做“国语”。

143、双语现象:

指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社会现象。

144、双言现象:

指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方言或分别使用共同语和方言的社会现象。

145、语言转用:

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和融合而产生的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指的是一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转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

146、语言混用:

有不同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来源于不同语言的成分可能混合在一起,产生一种与这些语言都不同的新的交际工具的现象。

147、非克里奥耳化:

当克里奥耳语和作为它的基础的那种语言并存于一个社会之中时,如果基础语言有较高的社会声望,说克里奥耳语的人就可能根据基础语言来不断调整、校正自己的语言,使克里奥耳语向着基础语言的方向发展,结果使两种语言越来越接近,甚至使克里奥耳语变为基础语言的一种变体。

这种现象就叫“非克里奥耳化”。

148、语言规划:

社会对语言文字问题所作出的有组织的、有意识的管理、调节和改进

149、语言规范化:

对语言中产生的变化,既不能一概接受,也不能全盘否定,而是必须对它们作出评价和选择,这就是语言规范化。

150、思维:

是人们认识现实世界的过程,或者说是人动脑筋去想的活动;大致说来,思维分为三大类:

感性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思维。

语言是人类思维最重要的工具。

151、感性思维:

狭义的感性思维只指运用感觉器官感受外界事物的活动,是一种直观思维。

广义的感性思维还包括唤起表象并在想象中对表象加工改造的活动。

152、抽象思维:

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复杂逻辑形式进行的思维活动叫做抽象思维,也称理性思维,逻辑思维,或者统称思维活动。

153、发散思维:

指随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而产生的综合心理活动,如感情、意志、美感和相关的文化传统意识等。

154、“语言相关论”:

美国人类学家萨丕尔和语言学家活尔夫认为语言决定思维,由于其核心内容是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所以被称为“语言相关论”。

这种观点的合理之处在于指出了语言对思维活动存在一定的影响。

但过于极端。

155、文化语言学:

从文化到语言这头看,通过考察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可能帮助我们了解不同语言的特点,这种研究就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