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呼吸专题3.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68744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合呼吸专题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光合呼吸专题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光合呼吸专题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光合呼吸专题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光合呼吸专题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光合呼吸专题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光合呼吸专题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光合呼吸专题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光合呼吸专题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光合呼吸专题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光合呼吸专题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光合呼吸专题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光合呼吸专题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光合呼吸专题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光合呼吸专题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光合呼吸专题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光合呼吸专题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光合呼吸专题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光合呼吸专题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光合呼吸专题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光合呼吸专题3.docx

《光合呼吸专题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合呼吸专题3.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光合呼吸专题3.docx

光合呼吸专题3

光合呼吸专题3

1.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无氧呼吸能产生ATP,但没有[H]的生成过程

B.有氧呼吸过程中生成的[H]可在线粒体内氧化生成水

C.某些微生物可利用氧化无机物产生的能量合成有机物

D.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可在叶绿体基质中作为还原剂

2.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温度之间的关系及叶绿体色素对不同波长光线吸收的相对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中A点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B.由乙图可以看出,植物体5℃时的状态可用甲图中B点表示

C.丙图中的F曲线(实线)可以表示叶黄素对不同波长光线的吸收

D.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时,应选用无色透明的塑料大棚

3.新采摘的玉米味道比较甜的原因是子粒中蔗糖的含量较高。

采摘一天后玉米子粒中50%的游离蔗糖被转化成淀粉,采摘几天后的玉米子粒失去甜味;采摘后立即冷冻可以保持玉米子粒的甜味。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玉米子粒中的蔗糖是子粒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

B.蔗糖转化为淀粉是通过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实现的

C.冷冻处理抑制了相关酶的活性,减少了淀粉的生成

D.蔗糖转化成淀粉后子粒的呼吸速率增加,利于储存

4.如图表示温度对某种藻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测定净光合产氧速率时,各温度条件下CO2的浓度必须相同

B.测定呼吸耗氧速率时,必须在无光条件下进行且供O2充足

C.若连续光照,则35℃时该藻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最大

D.若连续光照而温度保持在40℃,则该藻有可能死亡

5.如图是夏季连续两昼夜内,某野外植物C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

S1~S5表示曲线与x轴围成的面积。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B点和I点,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同

B.图中DE段不是直线的原因是夜间温度不稳定,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

C.如果S1+S3+S5>S2+S4,表明该植物在这两昼夜内有机物的积累为负值

D.图中S2明显小于S4,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CO2浓度

6.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3和4过程产生的[H]都能与氧气结合产生水

B.绝大多数生物体都能进行的过程是3

C.5过程产生的ATP可供给绿色植物各项生命活动之需,但不包括碳反应

D.2过程需多种酶参与,且需ATP供能

7.将某种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以该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总量与呼吸作用CO2的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20

25

30

35

40

45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为20℃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为40℃时,最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C.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5℃的条件下,该植物能正常生长

D.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温度均保持在45℃的条件下,该植物能正常生长

8.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表。

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O2的释放量

O2的吸收量

a

10

0

b

8

3

c

6

4

d

7

7

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或乳酸

B.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少

C.c条件下,种子消耗的葡萄糖最少

D.d条件下,产生的CO2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9.如图表示温室内光照强度(E)与作物光合速率的关系。

温度、水分和无机盐条件均适宜,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当E

B.当B

C.当E>C时,可采取遮光措施,保证作物的最大光合速率

D.如遇连阴天,温室需补光,选用白光最有效

10.关于叶绿素提取的叙述,错误的是()

A.菠菜绿叶可被用作叶绿素提取的材料

B.加入少许CaCO3能避免叶绿素被破坏

C.用乙醇提取的叶绿体色素中无胡萝卜素

D.研磨时加入石英砂可使叶片研磨更充分

11.甲图是某绿色植物细胞内生命活动示意图,其中1、2、3、4、5表示生理过程,A、B、C、D表示生命活动产生的物质。

乙图是温度影响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研究结果。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A表示________________,D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CO2由2过程产生到5过程利用,至少穿过________层磷脂分子层。

(2)从乙图中可以看出,光合作用速率最大时的温度为______。

在15℃时,光合作用速率为呼吸作用速率的________倍。

假设每天光照12h,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温度是________。

分析图中柱状图变化,可看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酶所需要的____________不同。

12.下面是测定植物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某实验小组同学以菠菜为材料,对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进行了探究。

取新鲜的菠菜叶片置于如图装置,可探究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点)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如果要利用此装置探究菠菜叶片的有氧呼吸,则应该对该装置进行________处理,同时将装置中的CO2缓冲液换成________溶液。

(2)图二是利用通气法来测定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装置(装置中通入空气中的CO2浓度不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

将适量叶片置于同化箱中,在适宜温度和一定光照强度下,让空气沿箭头方向缓慢流动,并用CO2分析仪测定M、N两处气体中CO2浓度的变化。

①若图二中M、N两处气体CO2浓度相同,则叶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将该同化箱放在黑暗条件下,测定M、N两处CO2浓度的差值,可反映出________的大小。

(3)在图三中,将对称叶片的一部分(U)遮光,另一部分(V)不遮光,并设法使两部分之间的物质不发生转移。

用适宜光照射6h后,在U和V的对应部位截取等单位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为MU和MV(单位:

mg)。

则该植物叶片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________mg/(h·s)。

13.下列是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等生理作用的有关图解(光合速率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CO2吸收量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为甲、乙两种植物在最适温度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示意图。

其中甲与乙比较,A点时细胞呼吸强度较高的是________,B点时影响甲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而影响乙的是____________;与甲比较,乙更适于生长在____________环境中。

取等量甲、乙叶片进行光合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观察到乙的滤纸条上以滤液细线为起点的第一条色素带宽度大于第二条,而甲则相反。

据此推测,叶绿素b与叶绿素a的含量比值高的是________叶片。

(2)图Ⅱ表示甲植物在不同CO2浓度下的CO2吸收量。

请分析图中D点时叶肉细胞内的代谢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点时叶绿体内的ADP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Ⅲ表示栽种甲植物的温室中CO2浓度的变化情况。

其中________(填“F”“G”或“H”)点叶肉细胞内的代谢情况与图Ⅱ中D点相似。

若此时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的C5含量将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

14.下图一表示空气中的CO2含量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图二表示一天24h蔬菜大棚内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水平虚线为实验开始时大棚内的CO2浓度)。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图中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有________,此时细胞中能产生[H]的部位有________。

图二中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是________。

(2)经过24h后,大棚内植物有机物的含量会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据图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二中A点所进行的生理反应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一中限制N点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N点时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ADP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

(5)若将叶面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体积、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一定相同

B.甲、乙两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在一段时间后都将逐渐下降

C.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CO2浓度较乙低,则甲叶片的呼吸作用强度一定比乙低

D.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CO2浓度较乙低,则甲固定CO2的能力较弱

(6)某同学做“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后,绘制了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的分离情况(如图三所示),据图分析,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________(填序号),主要吸收蓝紫光及红光的色素是________(填序号)。

另一同学由于研磨绿叶过程中粗心大意,漏加了某些试剂或药品,导致实验结果不理想(如图四所示),请指出该同学漏加的试剂或药品是________。

15.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

作出假设:

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影响。

实验步骤:

(略)

实验结果:

某植物在不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O2释放量(mL)

CO2浓度

灯泡的功率(单位:

W)

20

50

75

100

200

300

0.1%

3.4

16.0

28.2

40.5

56.5

56.5

0.03%

2.3

11.2

19.8

27.6

27.5

27.5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方案中确定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在种植蔬菜时,棚内还种植了一些蘑菇,结果发现蔬菜的产量有了明显提高。

请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说明其中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表中测得的O2释放量并非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这是因为: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为某植物在25℃时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曲线。

与c点比较,b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____(填“高”“低”或“基本一致”);若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请在图中画出30℃时(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相应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关系的大致曲线(要求在曲线上标明与图中a、b、c三点对应的a′、b′、c′三点的位置)。

16.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若干个)开展了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实验研究,实验开始时打开活塞开关,使水柱液面平齐,然后关闭活塞开关,8小时后,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容器

植物

部位

光质(光照强度相同且适宜)

温度(℃)

两侧水柱高度差(mL/8h)

1

天竺葵

25

240

2

天竺葵

25

30

3

紫罗兰

25

160

4

紫罗兰

25

20

请根据以上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探究性实验课题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最好选择的容器标号是____________。

(2)若容器1的烧杯中加入的是CO2的缓冲液,U型管左侧液面的变化是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是________mL/h。

为了更准确地测定,应对实验结果进行校正(排除非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果校正装置的实验结果是左侧液面比右侧液面低,则校正之后的净光合速率比原来________(大或小)。

(3)利用图示装置测量天竺葵植株的呼吸速率,实验思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某新能源研究兴趣小组尝试用木薯块根的淀粉制备燃料酒精,他们用酶将木薯淀粉降解成单糖。

查阅资料后,安装的酒精发酵装置、采用的发酵条件如图所示。

(1)向发酵瓶中加入5g酵母菌开始实验,发酵初期,通气阀①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并在A通气口处打气,以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通气阀②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天,取出少量发酵液,滴加含有__________________的浓硫酸溶液来检测酒精。

(3)检测后发现,尽管酵母菌菌种合适、淀粉酶解物充足、操作正确,发酵温度和pH适宜,但酒精含量(+)比预期低。

他们展开了讨论,认为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设计实验对此因素进行探究并预测实验结果(用表格形式呈现;用“+”表示酒精量,最高含量为“+++++”)。

(4)请对预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18.图1为光强度一定时,大豆植株在不同O2浓度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曲线,其中甲曲线表示空气中CO2浓度为a时测得的结果,乙曲线表示空气中CO2浓度为b(b

请据图回答问题。

(1)据图1所示,随着O2浓度的升高,大豆植株对CO2的吸收速率逐渐________,这种影响在外界CO2浓度较________时对大豆的生存构成的威胁更大。

因此在农业生产上,我国古代人民就提出要“正其行,通其风”,结合曲线图,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曲线的形成除了与光合作用有关外,还与植物的________有关。

(3)图1中A点代表的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表明:

在强光下,O2参与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光氧化,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使其产生的________减少。

(5)图2所示,当光强度为c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两图,要提高大豆产量,所需的最适外界条件是适宜光照、较高CO2浓度、________和________。

19.某研究小组测得在适宜条件下某植物叶片遮光前吸收CO2的速率和遮光(完全黑暗)后释放CO2的速率。

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下(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是指单位面积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CO2的量)。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照条件下,图形A+B+C的面积表示该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光合作用________________,其中图形B的面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图形C可推测该植物存在另一个________的途径。

CO2进出叶肉细胞都是通过____________的方式进行的。

(2)在上述实验中,若提高温度、降低光照,则图形________(填“A”或“B”)的面积变小,图形________(填“A”或“B”)的面积增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图是有关棉花成熟绿叶组织的相关图解,其中图1表示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图2表示在某光照强度和适宜温度下,光合作用强度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甲、乙分别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想使叶绿体内C3的含量快速下降,可以改变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反应中O2的生成发生在类囊体的薄膜内,产生的O2扩散到邻近的线粒体中被利用至少要经过________层生物膜。

(2)图2中在________点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C点和D点相比,叶绿体中[H]的含量________(填“较低”“相等”或“较高”)。

参考答案

1.A

【解析】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完全相同的,都产生少量的ATP和[H],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指在线粒体内膜上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氧气氧化生成水,故A项错误、B项正确;硝化细菌可利用氧化环境中氨气产生的能量合成糖类等有机物,故C项正确;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产生的[H]在暗反应阶段叶绿体基质中作为还原剂还原C3化合物,故D项正确。

2.C

【解析】丙图中的F曲线应表示叶绿素对不同波长光线的吸收,E曲线可表示叶黄素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

3.C

【解析】玉米的子粒没有光合能力,其中的蔗糖是从含有叶绿体的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合成后运输至子粒的;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是固定二氧化碳进而生成葡萄糖的过程,蔗糖转化为淀粉是二糖合成多糖的过程,不属于光合作用;冷冻过程会抑制相关酶的活性,使淀粉的生成速率减慢;蔗糖转化成淀粉后有利于物质的储存,但是不利于呼吸消耗。

4.D

【解析】40℃时净光合产氧速率等于呼吸耗氧速率,即光合作用产物仍有剩余,因此连续光照而温度保持在40℃,该藻不可能死亡。

5.D

【解析】图中B点和I点,代表C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相等,即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同,A正确;影响野外植物呼吸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夜间温度有起伏,故曲线不是一条直线,B正确;S2+S4代表白天有机物的净积累量,S1+S3+S5代表夜间有机物的消耗量,当S1+S3+S5>S2+S4时,植物不能正常生长,C正确;野外植物,两昼夜内CO2浓度变化是非常小的,导致两昼夜净光合作用总量不同的原因最可能是光照强度,即前一天阴天,而第二天艳阳高照,D错误。

6.A

【解析】图示1过程为光反应,该过程产生的[H]为NADH,不与O2结合产生水。

7.C

【解析】题表中光照下CO2吸收总量代表真正光合速率,黑暗中CO2释放量代表呼吸速率。

在20℃条件下,真正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能够正常生长,A项错误。

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为35℃时有机物积累最多,B项错误。

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5℃时,该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量=12×3.25-24×1.5=3(mg),故该植物可以正常生长,C项正确。

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温度均保持在45℃时,该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量<0,不能正常生长,D项错误。

8.B

【解析】a条件下没有消耗氧气,产生了CO2,呼吸产物不会是乳酸,A项不正确;b条件下,氧气消耗为3,可计算出葡萄糖消耗为0.5,无氧呼吸产生CO2为5,可计算出消耗葡萄糖为2.5,B项正确;全为有氧呼吸时,消耗葡萄糖最少,C项不正确;d条件下,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CO2全部来自线粒体,D项不正确。

9.D

【解析】当E>C时,光照强度增强,光合速率降低,因此可采取遮光措施,保证作物的最大光合速率;如遇连阴天,温室需补光,选用红光或蓝紫光最有效。

10.C

【解析】本实验选材是新鲜的绿叶,故A对。

加入少许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故B对。

叶绿体中的色素有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等,故C错。

研磨时加石英砂的目的是使研磨更充分,故D对。

11.

(1)3和4丙酮酸ATP和[H]8

(2)30℃3.520℃最适温度

【解析】

(1)甲图中4、5分别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其中4发生在类囊体的薄膜上;1为呼吸作用第一阶段,2为呼吸作用第二阶段,3为呼吸作用第三阶段,3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A为丙酮酸,D为ATP和[H],线粒体中产生的CO2到叶绿体需经过两层叶绿体膜和两层线粒体膜,即8层磷脂分子层。

(2)光合速率最大即光照下吸收CO2量+黑暗中释放CO2量的值最大,发生在图中30℃时;15℃时,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为2.5+1=3.5,是呼吸速率的3.5倍;每天光照12h,适合植物生长的温度应是光照12h有机物净积累量与黑暗12h消耗的有机物量的差值最大的温度,即图中的20℃;从柱形图可以看出,光合速率最高点和呼吸速率最高点不同,说明二者的最适温度不同。

12.

(1)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任意写两种即可)遮光NaOH

(2)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叶片呼吸作用速率

(3)

【解析】

(1)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等,题图装置可以探究这几种因素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为了避免实验时光合作用的影响,应在黑暗条件下探究菠菜叶片的有氧呼吸,同时把装置中的CO2缓冲液换成NaOH溶液。

(2)M和N处的CO2浓度相同,则说明同化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