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68825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8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届高三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届高三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届高三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届高三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届高三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届高三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届高三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届高三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届高三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届高三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届高三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届高三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届高三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届高三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届高三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届高三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届高三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

《届高三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

届高三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

【考点10】遗传的基本规律

一、选择题

1.(2009江苏生物7)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白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2.(2009江苏生物10)已知A与a、B与b、C与c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

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

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3.(2009辽宁理综6)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F2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性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

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A.1/4B.1/6C.1/8D.1/16

4.(2009山东理综7)人类常染色体上β—珠蛋白基因(A+)既有显性突变(A)又有隐性突变(a),突变均可导致地中海贫血。

一对皆患地中海贫血的夫妻生下了一个正常的孩子,这对夫妻可能

A.都是纯合子(体)

B.都是杂合子(体)

C.都不携带显性突变基因

D.都携带隐性突变基因

5.(2009上海生命科学14)用豌豆进行遗传试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

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

C.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6.(2009上海生命科学29)小麦的粒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

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

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表现型有

A.4种B.5种C.9种D.10种

7.(2008上海生物17)金鱼草的红花(A)对白花(a)为不完全显性,红花金鱼草与白花金鱼草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F2中红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A.1/4B.1/2C.3/4D.1

8.(2008江苏生物13)人类Rh血型有Rh+和Rh-两种,分别由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R和隐性基因r控制。

Rh+的人有Rh抗原,Rh-的人无Rh抗原。

若Rh+胎儿的Rh抗原进入Rh-母亲体内且使母体产生Rh抗体,随后抗体进入胎儿体内则引起胎儿血液凝集和溶血;若这位Rh-母亲又怀一Rh+胎儿,下列对这两胎儿的相关基因型及血液凝集和溶血程度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①相关基因型与父亲的一定相同

②相关基因型与父亲的不一定相同

③两胎儿血液凝集和溶血程度相同

④第二胎儿血液凝集和溶血程度比第一胎儿严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2007广东生物29)某人发现了一种新的高等植物,对其10对相对性状如株高、种子形状等的遗传规律很感兴趣,通过大量杂交实验发现,这些性状都是独立遗传的。

下列解释或结论合理的是

A.该种植物细胞中至少含有10条非同源染色体

B.没有两个感兴趣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C.在某一染色体上含有两个以上控制这些性状的非等位基因

D.用这种植物的花粉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可以显示所有感兴趣的性状

10.(2007上海生物5)Rh血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一对夫妇的Rh血型都是Rh阳性,已生3个孩子中有一个是Rh阳性,其他两个是Rh阴性,再生一个孩子是Rh阳性的概率是

A.1/4B.1/3C.1/2D.3/4

11.(2008上海生物30)丈夫血型A型,妻子血型B型,生了一个血型为O型的儿子。

这对夫妻再生一个与丈夫血型相同的女儿的概率是

A.1/16B.1/8C.1/4D.1/2

12.(2008广东生物10)

20080822

正常双亲产下,头矮生雄性牛犊。

以下解释不可能的是

A.雄犊营养不良

B.雄犊携带X染色体

C.发生了基因突变

D.双亲都是矮生基因的携带者

13.(2007广东理基47)下列最有可能反映红绿色盲症的遗传图谱是(注:

□○表示正常田发,■●表示患病男女)

二、非选择题

14.(2009北京理综29)(18分)鸭蛋蛋壳的颜色主要有青色和白色两种。

金定鸭产青色蛋,康贝尔鸭产白色蛋。

为研究蛋壳颜色的遗传规律,研究者利用这两个鸭群做了五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问题:

(1)根据第1、2、3、4组的实验结果可判断鸭蛋壳的色是显性性状。

(2)第3、4组的后代均表现出现象,比例都接近。

(3)第5组实验结果显示后代产青色蛋的概率接近,该杂交称为,用于检验。

(4)第1、2组的少数后代产白色蛋,说明双亲中的鸭群混有杂合子。

(5)运用方法对上述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可判断鸭蛋壳颜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定律。

15.(2009重庆理综31)(16分)小鼠基因敲除技术获得2007年诺贝尔奖,该技术采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杂交等手段使小鼠体内的某一基因失去功能,以研究基因在生物个体发育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

例如现有基因型为BB的小鼠,要敲除基因B,可先用体外合成的突变基因b取代正常基因B,使BB细胞改变为Bb细胞,最终培育成为基因敲除小鼠。

(1)基因敲除过程中外源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可利用重组质粒上的______检测。

如果被敲除的是小鼠抑癌基因,则可导致细胞内的_______被激活,使小鼠细胞发生癌变。

(2)通过基因敲除,得到一只AABb小鼠。

假设棕毛基因A、白毛基因a、褐齿基因B、黄齿基因b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要得到白毛黄齿新类型小鼠,用来与AABb小鼠杂交的纯合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杂交子代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让F1代中双杂合基因型的雌雄小鼠相互交配,子代中带有b基因个体的概率是_____,不带B基因个体的概率是___________。

(3)在上述F1代中只考虑齿色这对相对性状,假设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属“X-染色体”伴性遗传,则表现黄齿个体的性别是_______________,这一代中具有这种性别的个体基因型是_______。

16.(2009安徽理综31)(21分)某种野生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已知紫花形成的生成化学途径是:

A和a、B和b是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础,A对a、B对b为显性。

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1紫花:

白花=1∶1。

若将F1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植株中紫花:

白花9∶7。

请回答:

(1)从紫花形成的途径可知,紫花性状是由对基因控制。

(2)根据F1紫花植株自交的结果,可以推测F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其自交所得F2中,白花植株纯合体的基因型是。

(3)推测两亲本白花植株的杂交组合(基因型)是或;用遗传图解表示两亲本白花植株交的过程(只要求写一组。

(4)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中,若中间产物是红色(形成红花),那么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5)紫花中的紫色物质是一种天然的优质色素,但由于B基因表达的酶较少,紫色物质含量较低。

设想通过基因工程技术,采用重组的Ti质粒转移一段DNA进入细胞并且整合到染色体上,以促进B基因在花瓣细胞中的表达,提高紫色物质含量。

右图是一个已插入外源DNA片断的重组Ti质粒载体结构模式图,

请填出标号所示结构的名称:

17.(2009福建理综27)(15分)

某种牧草体内形成氰的途径为:

前体物质→产氰糖苷→氰。

基因A控制前体物质生成产氰糖苷,基因B控制产氰糖苷生成氰。

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1)在有氰牧草(AABB)后代中出现的突变那个体(AAbb)因缺乏相应的酶而表现无氰性状,如果基因b与B的转录产物之间只有一个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不同,则翻译至mRNA的该点时发生的变化可能是:

编码的氨基酸,或者是。

(2)与氰形成有关的二对基因自由组合。

若两个无氰的亲本杂交,F1均表现为氰,则F1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3)高茎与矮茎分别由基因E、e控制。

亲本甲(AABBEE)和亲本乙(aabbee)杂交,F1均表现为氰、高茎。

假设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F2中能稳定遗传的无氰、高茎个体占。

(4)以有氰、高茎与无氰、矮茎两个能稳定遗传的牧草为亲本,通过杂交育种,可能无法获得既无氰也无产氰糖苷的高茎牧草。

请以遗传图解简要说明。

18.(2009广东生物37)(10分)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

某种鸟羽毛的颜色由常染色体基因(A、a)和伴Z染色体基因(ZB、Zb)共同决定,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黑鸟的基因型有种,灰鸟的基因型有种。

(2)基因型纯合的灰雄鸟与杂合的黑雌鸟交配,子代中雄鸟的羽色是,此鸟的羽色是。

(3)两只黑鸟交配,子代羽毛只有黑色和白色,则母体的基因型为,父本的基因型为。

(4)一只黑雄鸟与一只灰雌鸟交配,子代羽毛有黑色、灰色和白色,则母本的基因型为,父本的基因型为,黑色、灰色和白色子代的理论分离比为。

19.(2009海南生物21)填空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杂交育种是通过品种间杂交,创造新变异类型而选育新品种的方法。

其特点是将两个纯合亲本的通过杂交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

(2)若这两个杂交亲本各具有期望的优点,则杂交后,F1自交能产生多种非亲本类型,其原因是F1在形成配子过程中,位于基因通过自由组合,或者位于基因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进行重新组合。

(3)假设杂交涉及到n对相对性状,每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彼此间各自独立遗传。

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从理论上讲,F2表现型共有种,其中纯合基因型共有种,杂合基因型共有种。

(4)从F2代起,一般还要进行多代自交和选择,自交的目的是;选择的作用是。

20.(2009天津理综7)(14分)人的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的。

下表为A型和O型血的红细胞表面抗原及其决定基因,下图为某家庭的血型遗传图谱。

血型

红细胞裂面A抗原

抗原决定基因

A

IA(显性)

O

i(隐性)

据图表回答问题:

(1)控制人血型的基因位于(常性)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

(2)母亲血型不合易引起新生儿溶血症。

原因是在母亲妊娠期间,胎儿红细胞可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剌激母体产生新的血基抗体。

该抗体又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红细胞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可引起红细胞破裂。

因个体差异,母体产生的血型抗体量及进入胎儿体内的量不同,当胎儿体内的抗体达到一定量时,导致较多红细胞破裂,表现为新生儿溶血症。

①Ⅱ-1出现新生儿溶血症,引起该病的抗原是。

母婴血型不合(一定/不一定)发生新生儿溶血症。

②Ⅱ-2的溶血症状较Ⅱ-1严重。

原因是第一胎后,母体已产生,当相同抗原再次剌激时,母体快速产生人量血型抗体,引起Ⅱ-2溶血加重。

③新生儿胃肠功能不健全,可直接吸收母蛋白,当溶血症新生儿哺母乳后,病情加重,其可能的原因是。

(3)若Ⅱ-4出现新生儿溶血症,其基因型最有可能是。

21.(2009浙江理综31)(18分)正常小鼠体内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编码胱硫醚r-裂解酶(C酶),体液中的H2SG酶催化产生。

为了研究G酶的功能,需要选育基因型为B-B-的小鼠。

通过将一条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去除,培育出了一只基因型为B+B-的雄性小鼠(B+表示具B基因,B-表示去除了B基因,B+和B-不是显隐性关系)请回答:

(1)提供正常小鼠和一只B+B-雄性小鼠,欲培育B-B-雌性小鼠。

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培育过程(遗传图解中表现型不作要求)。

(2)B基因控制G酶的合成,其中翻译过程在细胞质的上进行,通过tRNA上的与mRNA上的碱基识别,将氨基酸转移到肽链上。

酶的催化反应具有高效性,胱硫醚在G酶的催化下生成H2S的速率加快,这是因为。

(3)下图表示不同基因型小鼠血浆中G酶浓度和H2S浓度的关系。

B-B-个体的血浆中没有G酶而仍有少量H2S产生,这是因为。

通过比较B+B+和B+B-个体的基因型、G酶浓度与H2S浓度之间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

22.(2008海南生物22)(10分)芽的分生组织细胞发生变异后,可表现为所长成的枝条和植株性状改变,称为芽变。

(1)为确定某果树枝条的芽变是否与染色体数目变异有关,可用观察正常枝条与芽变枝条的染色体数目差异。

(2)桃树可发生芽变,已知桃树株型的高株(D)对矮株(d)为显性,果形的圆(A)对扁(a)为显性,果皮毛的有毛(H)对无毛(h)为显性。

现从高株圆果有毛的桃树(DdAaHh)中,选到一株高株圆果无毛的芽变个体(这一芽变是由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发生突变造成的)。

在不考虑再发生其他突变的情况下,未芽变桃树(DdAaHh)测交后代发生分离的性状有,原因是;芽变桃树测交后代发生分离的性状有,原因是。

(3)上述桃树芽变个体用技条繁殖,所得植株群体性状表现如何?

请用细胞分裂的知识解释原因。

23.(2008广东生物36)(8分)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属于,乙病属于。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伴Y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E.伴X染色体遗传病

(2)Ⅱ-5为纯合体的概率是,Ⅱ-6的基因型为,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

(3)假如Ⅲ-10和Ⅲ-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患乙病的概率是,不患病的概率是。

 

解析

一、选择题

1.D。

【解析】A中因为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为实现亲本杂交,应在开花前去雄;B研究花的构造必须研究雌雄蕊的发育程度;C中不能根据表现型判断亲本的纯合,因为显性杂合子和显性纯合子表型一样D是正确的。

2.D。

【解析】考查遗传概率计算。

后代表现型为:

2×2×2=8种。

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2×1/2×1/2=1/8。

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4×1/2×1/4=1/32。

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2×1/2×1/4=1/8。

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4×1/2×1/2=1/16。

3.B。

【解析】假设红花显性基因为R,白花隐性为r,F1全为红花Rr,F1自交,所得F2红花的基因型为1/3RR,2/3Rr,去掉白花,F2红花自交出现白花的比例为2/3×1/4=1/6

4.B。

【解析】本题比较新颖,学生要能够通过题目认识到A和a均是A´通过基因突变而得到的A´的等位基因。

一对皆患地中海贫血的夫妻生下了一个正常的孩子(有中生无),所以地中海贫血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

所以正常者的基因型是aa或A+a,而其父母双方又是患者,所以父母的基因型可能是Aa和Aa或Aa和AA+(杂合体),所以这对夫妻可能都是杂合子(体)。

5.C。

【解析】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人工授粉前后应套袋。

6.B。

【解析】F1(R1r1R2r2)自交出现的基因中按显性基因的个数分类4、3、2、1、0共五种。

7.A。

【解析】结合不完全显性考查杂合子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问题,属于考纲理解层次,难度较小。

F1的基因型为Aa,表现型为粉色,F1自交产生的F2中AA的个体为红花,所占的比例为1/4。

8.D。

【解析】结合免疫考查基因的分离规律,属于考纲综合应用层次,难度较小。

Rh+为显性,所以Rh-的母亲怀有Rh+的胎儿,其父亲可能为纯合也可能为杂合,第二次怀有这样的胎儿,母体内已存在Rh抗体,相同的抗原再次刺激机体,发生二次免疫反应,会更加强烈。

9.ABD。

【解析】由题干中“这些性状都是独立遗传的”,可知控制10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位于10对同源染色体上,A、B合理,C错误;由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和特点可知,D也合理。

10.D。

【解析】考查对基因分离定律的理解与应用,属于考纲综合运用层次,难度较小。

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的Rh血型中,父母都是Rh阳性而孩子中有Rh阴性的,因此Rh阳性为显性性状,父母都为杂合子Aa,Aa×Aa后代表现型理论值为Rh阳性∶Rh阴性=3∶1,因此再生一个孩子是Rh阳性的概率为3/4。

11.B。

【解析】以实例分析考查考生对基因分离定律的理解与应用,属于考纲综合运用层次,难度较小。

由题可知,A型血丈夫和B型血妻子生了一个O型血儿子,说明儿子的基因型是ii,丈夫的基因型是Ai,妻子的基因型是TBi,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基因型为IAi的孩子的概率为1/2×1/2=1/4,其为女儿的概率为1/2。

12.B。

【解析】雄犊营养不良、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双亲为矮生基因的携带者都有可能导致该矮生雄性牛犊的出现,正常雄性牛犊无论是否矮生其细胞内均含X染色体。

13.B。

【解析】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图谱判断,A项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项是隐性遗传,C项不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因为女性患者后代中有正常男性),D项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所以只有B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4.【答案】

(1)青;

(2)性状分离/3︰1;(3)1/2/测交/F1相关的基因组成;(4)金定;(5)统计学/基因分离。

【解析】

(1)

(2)第1组和第2组中康贝尔鸭和金定鸭杂交,不论是正交还是反交,后代所产蛋颜色几乎为青色。

第3组和第4组为F1自交,子代出现了不同的性状,即出现性状分离现象,且后代性状分离比。

第3组,青色∶白色=2940∶1050,第4组,青色∶白色=2730∶918。

都接近于3∶1。

所以可以推出青色为显性性状,白色为隐性性状。

(3)由上述分析可知康贝尔鸭(白色)是隐性纯合子,第5组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种杂交称为测交,用于检验F1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试验结果显示后代产青色蛋的概率约为1/2。

(4)康贝尔鸭肯定是纯合子,若亲代金定鸭均为纯合子,则所产蛋的颜色应该均为青色,不会出现白色,而第1组和第2组所产蛋的颜色有少量为白色,说明金定鸭群中混有少量杂合子。

(5)本实验采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知鸭蛋壳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

15.【答案】

(1)标记基因/原癌基因;

(2)aaBB;AaBB、AaBb;12/16(3/4);4/16(1/4);(3)雄性(♂);xBY、xbY。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两大遗传定律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及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

(1)作为质粒的一个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标记基因,以检测外源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

癌变的产生就是原癌基因由抑制态变激活态。

(2)根据题意AABb基因敲除小鼠的表现型是棕毛褐齿,现要得到白毛黄齿新类型小鼠(aabb),应选取用与AABb小鼠杂交的纯合亲本的基因型是,用图解表示:

亲本:

AABb×______→子代:

aabb。

则此亲本必含有a基因,而又是纯合的基因型只能为aabb或aaBB,而aabb是要培育的新品种不可能有,所以只用选用基因型为aaBB的亲本,亲本:

AABb×aaBB→子一代:

1/2AaBb、1/2AaBB。

F1代中双杂合基因型AaBb的雌雄小鼠相互交配即自交,由于是常染色体遗传,即Bb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1/4BB、2/4Bb、1/4bb,带有b基因个体的概率是3/4,不带B基因个体的概率是1/4。

(只考虑B和b这一对基因的计算,用基因分离定律)也可两对同时计算用自由组合定律,AaBb自交得1/4AAX1/4BB、1/4AAX2/4Bb、1/4AAX1/4bb、2/4AaX1/4BB、2/4AaX2/4Bb、24AaX1/4bb、1/4aaX1/4BB、1/4aaX2/4Bb、1/4aaX1/4bb、可得带有b基因个体的概率是12/16,不带B基因个体的概率是4/16。

(3)假设齿色性状的遗传属X染色体伴性遗传,则亲本都为褐齿,基因型为XBXb 和 XBY,则F1代的基因型为XBXb、XBXB、XBY、XbY,其中XbY为黄齿是雄性个体,雄性个体基因还有XBY。

16.【答案】

(1)两;

(2)AaBb/aaBB、Aabb、aab;(3)Aabb×aaBB//AAbb×aaBb/遗传图解(只要求写一组);(4)紫花∶红花∶白花=9∶3∶4;(5)①T-DNA/②标记基因/③复制原点。

【解析】本题是基因对形状的控制、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基因工程三个知识点的综合题。

根据图解可以确定紫色花这种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如下:

AB(紫色)Abb(白色)aaB(白色)aabb(白色)。

后代表现型的比例是1∶1,一定是测交,由于是两对基因控制,应该是一对基因测交,另一对基因不会白线出性状分离,所以是AAbb×aaBb或Aabb×aaBB。

让AaBb基因型的进行自交,雌配子四种(AB、Ab、aB、ab)雄配子四种(AB、Ab、aB、ab),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得到9AB(紫色),3Abb(白色),3aaB(白色),1aabb(白色),因此紫色对白色是9:

7。

如果中间产物表现出红色,那基因型为Abb表现为红色。

17.(15分)【答案】

(1)(种类)不同/合成终止(或翻译终止);

(2)有氰∶无氰=1∶3(或有氰∶有产氰糖苷、无氰∶无产氰糖苷、无氰=1∶1∶2);(3)3/64;(4)AABBEE×AAbbee

AABbEe

后代中没有符合要求的aaBE或aabbE的个体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的有关知识。

⑴如果基因b与B的转录产物之间只有一个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不同,则翻译至mRNA的该位点时发生的变化可能是:

编码的氨基酸(种类)不同(错义突变),或者是合成终止(或翻译终止)(无义突变),(该突变不可能是同义突变)。

⑵依题意,双亲为AAbb和aaBB,F1为AaBb,AaBb与aabb杂交得1AaBb,1aaBb,1Aabb,1aabb,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氰︰无氰=1︰3(或有氰︰有产氰糖苷、无氰︰无产氰糖苷、无氰=1︰1︰2)。

⑶亲本甲(AABBEE)和亲本乙(aabbee)杂交,F1为AaBbEe,则F2中能稳定遗传的无氰、高茎个体为AAbbEE、aaBBEE、aabbEE,占1/4×1/4×1/4+1/4×1/4×1/4+1/4×1/4×1/4=3/64。

⑷以有氰、高茎(AABBEE)与无氰、矮茎(AAbbee)两个能稳定遗传的牧草为亲本杂交,遗传图解如下:

AABBEE×AAbbee

AABbEe

后代中没有符合要求的aaB_E_或aabbE_的个体,因此无法获得既无氰也无产氰糖苷的高茎牧草。

18.(10分)【答案】

(1)64;

(2)黑色/灰色;(3)AaZBW/AaZBZB;(4)AaZbW/AaZBZb/3:

3:

2。

【解析】考查考生对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和伴性遗传学核心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考查考生在理解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基本上,从表格中正确获取相关生物学信息,应用遗传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

本题考查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的运用等知识。

⑴根据表格内容可知,黑鸟的基因型有AAZBZB、AAZBZb、AaZBZB、AaZBZb、AAZBW、AaZBW6种,灰鸟的基因型有AA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