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代按诗人几个有名的诗人典故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6907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按朝代按诗人几个有名的诗人典故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按朝代按诗人几个有名的诗人典故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按朝代按诗人几个有名的诗人典故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按朝代按诗人几个有名的诗人典故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按朝代按诗人几个有名的诗人典故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按朝代按诗人几个有名的诗人典故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按朝代按诗人几个有名的诗人典故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按朝代按诗人几个有名的诗人典故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按朝代按诗人几个有名的诗人典故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按朝代按诗人几个有名的诗人典故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按朝代按诗人几个有名的诗人典故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按朝代按诗人几个有名的诗人典故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按朝代按诗人几个有名的诗人典故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按朝代按诗人几个有名的诗人典故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按朝代按诗人几个有名的诗人典故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按朝代按诗人几个有名的诗人典故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按朝代按诗人几个有名的诗人典故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按朝代按诗人几个有名的诗人典故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按朝代按诗人几个有名的诗人典故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按朝代按诗人几个有名的诗人典故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按朝代按诗人几个有名的诗人典故解析.docx

《按朝代按诗人几个有名的诗人典故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按朝代按诗人几个有名的诗人典故解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按朝代按诗人几个有名的诗人典故解析.docx

按朝代按诗人几个有名的诗人典故解析

一古典文学

(一)春秋时期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由孔子编辑。

分风、雅、颂三个组成部分,使用赋、比、兴的手法。

《伐檀》《硕鼠》

《论语》,记载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论和行动,由孔子的弟子编纂。

孔子(前551~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六则《侍坐》《季氏将伐颛臾》《荷丈人》

《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比较详细的编年史,记载了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大事,相传是左秋明所作。

《曹刿论战》《之战》

(二)战国时期

《庄子》,庄周及其弟子所作,道家学派著作。

《庖丁解牛》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言行,为孟子及其弟子所著。

孟子(约前372~约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齐桓晋文之事》《鱼我所欲也》《庄暴见孟子》

《荀子》,作者荀况,战国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劝学》

《韩非子》,韩非和后人所作,法家的作品。

韩非,荀子的学生。

《扁鹊见蔡桓公》《智子疑邻》《五蠹》

《吕氏春秋》,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辑而成,杂家的代表作,以儒家、道家思想为主,吸收了墨家、法家等各家的思想。

《察今》《察传》

《列子》,相传是战国时列御寇所作。

《愚公移山》

《战国策》,记载战国时代各国游说之士的策略,作者不可考,由西汉刘向整理而成,共33篇。

《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冯谖客孟尝君》《荆轲刺秦王》

《楚辞》,西汉刘向收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汇集而成,共17篇。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年),楚国浪漫主义爱国诗人,《离骚》为代表作。

《涉江》

(三)汉朝

贾谊,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

《过秦论》《论积贮疏》《淮南子》,西汉刘安及其门客编辑,为杂家著作。

《塞翁失马》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

作者司马迁(约前145~?

年),字子长,西汉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继承父业任太史令。

《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

《汉书》,纪传体史书,东汉史学家班固受诏编写,未完,死于狱中,后由班昭、班彪等完成。

《苏武》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最早的长篇叙事诗,大约产生于汉代末,最早见于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

《孔雀东南飞》(四)魏晋南北朝

曹操(155~220年),字孟德,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

诸葛亮(181~234年)政治家、军事家。

《出师表》

曹植(192~232年),字子建,诗人,曹操的第三子。

《七步诗》

《搜神记》,笔记体志怪小说,作者是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干宝。

《干将莫邪》

陶渊明(365~427年),东晋诗人,字元亮(一说字潜,字渊明),存留120多首诗,其中20多首田园诗,开辟五言诗的新境界。

《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

《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水经》是古代一部记我国河流水道的书,郦道元为之作注。

《三峡》

《张衡传》。

三史《后汉书》,南朝史学家范晔所著,与《史记》《汉书》合称

丘迟,南朝齐、梁间的文学家。

《与陈伯之书》

《木兰诗》,民间叙事诗,北朝乐府民歌中最杰出的作品。

《木兰诗》

吴均,南朝人。

《与朱元思书》

(五)唐朝

唐初文坛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之涣,诗人,歌咏边塞的诗歌最著名。

《凉州词》《登鹳鹊楼》孟浩然,擅长山水田园诗,与王维并称王孟。

《春晓》《过故人庄》

王昌龄,擅长七绝,主要写边塞诗和宫怨诗。

《芙蓉楼送辛渐》

王维,字摩诘,曾官至尚书右丞,故世人称王右丞,其诗有诗、画、音乐合一的特色。

《观猎》《鸟鸣涧》《送元二使至安西》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想象丰富,感情奔放,形象雄奇,语言瑰丽活泼,擅长乐府和绝句,许多诗成为千古绝唱。

存诗近千首。

《夜静思》《送友人》《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望天门山》《秋浦歌》《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杰出现实主义诗人。

曾任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为杜工部。

其诗感情真切,思想深刻,意境深沉,语言准确,存诗1400多首。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江畔独步寻花》《江南逢李龟年》《石壕吏》《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唐现实主义诗人。

其诗深刻反映现实,反映民众的疾苦,感情充沛,语言通俗,雅俗共赏。

存诗近3000首。

《钱塘湖春行》《忆江南》《卖炭翁》《琵琶行(并序)》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世称韩昌黎,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

积极提倡古文运动,恢复古代朴实文风,留下大量文情并茂的文章。

《马说》《师说》《原毁》

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河东解(xie)州人。

积极提倡古文运动,写出大量优秀散文、游记、寓言、诗歌等作品。

《小石潭记》《童区寄传》《捕蛇者说》

杜牡,字牧之,号樊川。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江南春绝句》《阿房宫赋》

岑参,诗人,是写边塞诗的代表人物之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刘禹锡,字梦得,著有《刘梦得文集》。

《陋室铭》

崔灏,著名诗人。

《黄鹤楼》(六)宋朝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著有《范文正公集》。

《岳阳楼记》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自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在散文、诗歌、史传编写、诗文评论方面均有成就。

《醉翁亭记》《伶官传序》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著作以史论、政论为主,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著有《嘉

集》《六国论》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北宋文坛领袖,诗、词、散文有着极高的成就。

倡导诗文革新运动。

著有《东坡全集》《东坡志林》等。

《浣溪纱》《念奴娇?

赤壁怀古》《题西林壁》《石钟山记》《教战守策》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提倡变法。

因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文,人称王文公。

倡导诗文革新运动。

著有《王临川集》等。

《伤仲永》《游褒禅山记》

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政治上反对王安石变法。

花年时间主持编写了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

《训俭示康》《赤壁之战》19了.

李清照,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在散文诗词方面均有成就,后人辑有《漱玉集》。

《武陵春》《如梦令》陆游(1152~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是我国诗人当中创作数量最多的一个,存诗9300多首。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诉衷情》《过小孤山大孤山》

辛弃疾(1140~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存词600多首。

《西江月》《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文天祥(1236~1283年)字宋瑞、履善,自号文山,庐陵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写了许多爱国主义的诗文,被俘不屈,壮烈殉国。

著有《指南录》等。

《过零丁洋》《〈指南录〉后序》沈括,字存中,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所著《梦溪笔谈》是综合性学术专著。

《活板》《采草药》《雁荡山》

柳永,字耆卿,北宋婉约派词人。

《雨霖铃》

周敦颐,字茂叔,著名哲学家。

《爱莲说》

姜夔,南宋词人。

《扬州慢》

(七)元明

关汉卿,号已斋叟,元代杂剧作家,写了60多种杂剧,现存18种。

《窦娥冤》

施耐庵,著有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长篇小说《水浒》,是在民间传说、说书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杨修之死》《群英会蒋干中计》吴承恩,在民间传说、杂剧和其他著作的基础上创作《西游记》,是浪漫主义的长篇神话小说。

《美猴王》

冯梦龙,通俗小说作家,作品以所辑《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最著名。

《灌园叟晚逢仙女》

张溥,明末文学家。

《五人墓碑记》

(八)清朝

蒲松龄,字留仙、剑臣,号柳泉,代表作为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集《聊斋志异》。

《促织》

方苞,散文家,桐城派创始人。

《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

吴敬梓,所做《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优秀长篇讽刺小说。

《范进中举》

曹雪芹,名,字梦阮,好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完成了《红楼梦》前80回,《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的最高峰。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林黛玉进贾府》

全祖旺,文学家、史学家。

《梅花岭记》

龚自珍,散文家,桐城派奠基人之一。

《病梅馆记》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是改良主义思想家、宣传家。

《少年中国说》《谭嗣同》

刘鹗,著有《老残游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明湖居听书》

一、先秦

作家

课文

备注

子(名丘,字仲尼。

)孔.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是我国历史和第一部语录体著作。

我国历史和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左丘明(春秋时鲁国史官)

《曹刿论战》《肴之战》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

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

孟轲(名畸,字子舆。

《鱼我所欲也》《庄暴见孟子》

儒学大师。

《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思想及言行的书。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仁政、民贵、君轻。

庄周

《庖丁解牛》

道学大师。

庄子有在政治和主张无为,在精神和主张自由。

屈原(名平,战国时楚国人)

《涉江》

《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长诗。

《涉江》是“九章”一。

荀子(名况)

《劝学》

《荀子》是诸子散文。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

《愚公移山》

韩非(法家学派的代表。

《五囊》《扁鹊见蔡桓公》

经西汉刘向整理

《邹忌讽齐王纳谏》《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是国别体散文,记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略和言论。

二、两汉

贾谊

《过秦论》《论积贮疏》

西汉文学家。

司马迁(字子长。

).

《鸿门宴》

《信陵君窃符救赵》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历史和第一部记传体通史。

有12本纪(帝王传记)、30

世家(诸侯传记)、70列传(著名人物传记)、10表、8书,共130篇。

被鲁迅称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南朝陈徐陵

《孔雀东南飞》

是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

三、魏晋南北朝

曹操(字孟德,魏武帝。

《观沧海》

曹操,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三曹”:

指曹操、曹丕、曹植(才高八斗)。

诸葛亮(字孔明。

《出师表》

政治家,谋臣

干宝(东晋史学家。

《搜神记》

写神怪灵异的故事。

陈寿

《三国志》

刘义庆

《世说新语》

又名《世说新书》

范晔(南朝宋史学家)

《后汉书》

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四史”。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靖节先生)

《归园田居》《饮酒》

东晋诗人

勰刘.

《文心雕龙》

我国最早的文艺理论著作

四、唐代

王勃(字子安。

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全称为“初唐四杰”。

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

《回乡偶书》

王之涣(字季陵。

《凉州词》

孟浩然

与王维并称“王孟”,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多描写自然景物,诗风清新自然。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梦游天姥吟留别》

诗风宏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畅自然。

李白是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诗仙”之称。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本杜工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代表了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被称为“诗史”。

他首创了即事成篇的乐府诗,直接推动了后来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

被称为“诗圣”。

边塞诗人

以王之涣、王昌龄、高适、岑参为代表,题材多反映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风格悲壮宏伟,笔势豪健。

韩愈(字退之,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

《师说》

唐宋八大家:

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刘禹锡(字梦得。

《陋室铭》

铭:

本来是古代刻在器物上警戒自己或歌颂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和种形式短小、文字简洁的独立的文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琵琶行(并序)》《长恨歌》

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

(《与朱元思书》)

柳宗元(字子厚。

世称柳河东,又称柳柳州。

韩柳:

唐代散文家韩愈和柳宗元的合称。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主张摒弃六朝华而不实的骈丽文,而创作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散文。

杜牧(字牧之。

《阿房宫赋》

赋:

讲究辞藻、对偶、用韵的一种文体。

但也有以散文为主,夹着少数韵语的。

李商隐(字义山。

李杜:

一是指李白和杜甫;二是指李商隐和杜牧(又称小李杜)。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七上)

杨花落尽子规啼,问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七下)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渡荆门送别·李白(八上)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送友人·李白(八上)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行路难·李白(八下)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八下)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月下独酌·李白(九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望春夜喜雨望岳登岳阳楼月夜蜀相登高咏怀古迹兵车行旅夜书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月夜忆舍弟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酬乐天扬州初

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陋室铭

秋词

知人论世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自号少陵野老,生于河南巩县,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

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人称“诗圣”。

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

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他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

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

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

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

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

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李白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

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

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

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

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有《杜工部集》传世。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

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

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

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

杜诗风格,”诗史“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

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

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

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

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

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

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

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

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

有《杜工部集》。

“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

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

在这些人生苦难的描述中,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

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面貌的。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汉族,生于西域碎叶城,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

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

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

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

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

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韩愈云: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调张籍》)。

有《李太白集》。

李清照:

中国宋代词人。

自号易安居士。

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

父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为当时齐、鲁一带知名学者。

母王氏,知书善文。

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

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

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

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

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李清照的《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今仅存四印斋本《漱玉词》1卷,王仲闻有《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本,黄墨谷有《重辑李清照集》,齐鲁书社版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诗人。

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时赐进士出身。

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

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

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

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李清照(公元1084-1151?

),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