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牧业病毒疫病.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69311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6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畜牧业病毒疫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中国畜牧业病毒疫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中国畜牧业病毒疫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中国畜牧业病毒疫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中国畜牧业病毒疫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中国畜牧业病毒疫病.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中国畜牧业病毒疫病.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中国畜牧业病毒疫病.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中国畜牧业病毒疫病.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中国畜牧业病毒疫病.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中国畜牧业病毒疫病.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中国畜牧业病毒疫病.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中国畜牧业病毒疫病.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中国畜牧业病毒疫病.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中国畜牧业病毒疫病.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中国畜牧业病毒疫病.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中国畜牧业病毒疫病.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中国畜牧业病毒疫病.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中国畜牧业病毒疫病.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中国畜牧业病毒疫病.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畜牧业病毒疫病.docx

《中国畜牧业病毒疫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畜牧业病毒疫病.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畜牧业病毒疫病.docx

中国畜牧业病毒疫病

一类病毒疫病

中国畜牧业病毒疫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于2008年12月11日发布第1125号公告,发布了新版的《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1999年发布的农业部第96号公告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于2009年1月19日发布第1149号公告,发布了农业部会同卫生部组织制定的新版《人畜共患传染病名录》。

一类动物疫病(17种)

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非洲马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鲤春病毒血症、对虾白斑综合征

口蹄疫

口蹄疫是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其特征是在口、舌、唇、鼻、蹄、乳房发生水泡,并溃烂形成烂斑。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

1病原学

口蹄疫病毒为微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成员。

该病毒具多型性和变异性,目前已发现7个型,每一个型又可分为若干亚型。

各型之间不能产生交叉免疫,感染某型病毒后的康复动物或免疫某型病毒疫苗后的动物,仍可感染其他型病毒。

病毒须冷藏和冷冻保存,500C以上逐渐失活;pH<6.0或>9.0时可失活;在2%氢氧化钠、4%碳酸氢钠和2%柠檬酸下失活;在有机物存在下,可抵抗碘伏、四铵盐、次氯酸盐和酚等消毒剂;在pH中性的淋巴结和骨髓中存活较久,但在pH<6.0肌肉中失活。

在污染的饲料和环境中存活1个月以上,但存活时间与温度和pH值有关。

2流行病学

FMD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1514年的意大利,1897年德国人Loeffler和Frosch首次确定了病原FMDV,该病毒是人类发现烟草花叶病毒后发现的第一个动物病毒。

1922年法国人Vallee将分离自法国Osie和德国Allemagne的病毒确定为O型和A型FMDV;1926年德国人Waldmann发现了C型FMDV;1948年英国人Brooksby确定了南非1型(SAT1)、南非2型(SAT2)和南非3型(SAT3),它们

分别为1931年采自博茨瓦纳、1931年采自津巴布韦和1937年采自津巴布韦的病毒样品;1954年英

国人Brooksby于1953年分离自巴基斯坦的样本中发现了Asia1型病毒。

目前,FMDV被分为O、A、C、

Asia1、SAT1、SAT2和SAT3共7个血清型,型间无交叉免疫反应。

根据FMD的流行史可将其分为流行、地方流行、散发或无疫,新西兰是世界上唯一从未发生过FMD的国家。

OIE1990—2008年的统计结果表明,全世界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认定为无FMD国家,按地理分布划分,北美和大洋洲保持无FMD状态,亚洲、非洲和南美洲为流行重疫区,欧洲为地方性流行或散发。

世界FMD参考实验室(WRLFMD)2000—2006年间对送检的FMDV样品的鉴定分析结果表明,本世纪初呈世界流行的FMD主要是O、A、Asia1、SAT1和SAT2血清型,各型占送检样品的比率依次为67.29%、16.51%、4.84%、6.18%和5.12%。

O型FMD发病率最高,A型和SAT型FMDV基因及抗原变异率高。

偶蹄动物,包括牛科动物(牛、瘤牛、家养水牛、牦牛)、绵羊、山羊、猪及所有野生反刍和猪科动物易感,驼科动物(骆驼、单峰骆驼、美洲驼、美洲骆马)易感性较低。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为潜伏期感染及临床发病动物。

感染畜呼出物、唾液、粪便及尿液,乳及精液(临床症状出现前4天的),pH6.0以上的肉及副产品均可带病毒。

康复期动物及活疫苗免疫动物也可带毒(病毒在牛口咽处可达30个月,水牛则更长,绵羊为9个月)。

非洲岬水牛(Capebuffalo)是南非血清型的主要贮藏宿主。

易感动物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和伤口感染病毒,牛易通过呼吸道,猪易通过消化道感染。

通常以直接或间接接触(飞沫)方式传播,或通过人或犬、蝇、蜱、鸟等动物媒介,或经车辆、器具等被污染物传播。

如果环境气候适宜,病毒可随风远距离传播。

本病呈烈性传播,对畜牧业危害相当严重。

成年动物死亡率低于5%,但幼畜因心肌炎可导致死亡率高达50%以上。

长期存在本病的地区其流行常表现周期性,每隔1~2年或3~5年暴发一次。

发生季节随地区而异,牧区常表现为秋末开始,冬季加剧,春季减轻,夏季平息。

而农区季节性不明显。

3临床症状

潜伏期2~14天。

《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为14天。

病初体温升高,口角流涎增多,口腔(舌、唇、颊和齿龈部)黏膜上出现水泡,趾间、蹄冠及球部、乳头和乳房的皮肤上发生水泡,跛行不愿站立。

2~3天后水泡破裂,露出红色糜烂区,体温下降。

成年牛感染症状缓和,母牛可致流产。

乳犊感染水泡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肠炎和心肌麻痹,突然死亡,病死率高。

绵羊蹄部水泡明显,口腔黏膜变化轻微,常突发急性跛行;山羊多见口腔呈弥烂性口炎,蹄部病变较轻;羔羊常因心肌炎死亡。

猪以蹄部水泡症状为主,水泡破裂后表现出血并形成糜烂,如无细菌感染,1周左右痊愈;严重时蹄壳脱落,常卧地不起。

鼻镜、乳房也可见到水泡。

哺乳仔猪常因急性胃肠炎和心肌炎而突然死亡,病死率可达60%~80%。

壮龄骆驼发病较少,老、弱、幼的发病较多,但经过良好。

4病理变化

除口腔、蹄部有明显水泡、糜烂病理变化外,反刍动物的喉头、气管、食道、前胃等有时也可看到水泡、糜烂。

幼龄动物急性死亡时,可见心肌变性和出血;慢性经过而死亡的动物,心肌有灰白至灰黄色条纹状病变,呈虎斑心外观。

5诊断

5.1依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5.2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是本病确诊的依据。

在国际贸易中指定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病毒中和试验。

替代方法有补体结合试验。

病原鉴定: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补体结合试验。

  病毒分离:

接种犊牛甲状腺原代细胞,猪、小牛和羔羊肾原代细胞,幼仓鼠肾(BHK一21)和IB—RS一2细胞系或吮乳白小鼠。

血清学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病毒中和试验。

核酸识别试验,例如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原位杂交技术,是快速且敏感的诊断方法。

样品采集:

上皮组织,最好是未破裂或新破裂的水泡皮,至少应采1克。

置于pH7.2~7.4运输保存液中,冷藏(冻)保存并送检。

或用食管探杯(猪用喉拭子)采集食道/咽(OP)黏液,立即按1:

1加保存液后置一40~C(干冰或液氮容器)保存运输。

5.3 鉴别诊断

临床症状易混淆的疫病有:

水泡性口炎、猪水泡病、猪水泡疹。

其他应鉴别的疫病:

牛瘟、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蓝舌病、牛乳房炎、牛丘疹性口炎、牛病毒性腹泻一黏膜病。

6 防治

6.1预防

平时对家畜加强检疫,常发地区要定期进行预防接种。

预防免疫接种,牛可用矿物油和氢氧化铝佐剂灭活疫苗,猪可用油佐剂灭活疫苗,免疫保护率一般为80%~90%,接种疫苗后lO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持续期为6个月。

注射方法、用量及注射以后的注意事项,必须严格地按照疫苗说明书执行。

免疫所用疫苗的毒型必须与流行的口蹄疫病毒型别一致,否则无效。

注射后有时会出现副反应,必须事先做好护理和治疗的准备工作。

6.2处理

发生口蹄疫时,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有关规定,采取紧急、强制性、综合性的控制和扑灭措施。

发生疫情后,应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包括发病家畜种类、发病数、死亡数、发病地点及范围,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疫结果,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当地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接到疫情报告后,应立即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由发病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布封锁令,对疫区实行封锁,禁止疫区内相关动物及其产品的流动,关闭疫情区内的相关动物及其产品交易市场。

扑杀并无害化处理所有病畜和同群畜及其产品;消毒栏舍、场地及所有受污染物体(器具、车辆、衣物等);污水、污物和粪便等必须严格消毒和无害化处理。

封锁区内健康动物实行紧急免疫接种,并对受威胁区的易感动物实行免疫接种,建立免疫带。

最后l头病畜死亡或扑杀后14天,并经过彻底消毒,可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解除封锁。

猪水泡病

猪水泡病是由猪水泡病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蹄冠、蹄叉以及偶见唇、舌、鼻镜和乳头等部位皮肤或黏膜上发生水泡为特征。

OIE将其列为A类疫病。

1病原学

猪水泡病病毒(Swinevesiculardiseasevirus,SVD)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一个成员,与人柯萨奇病毒(HumancoxsaekievirusB5,CV-B5)在理化特性、生物学特性及血清学关系等方面相似,因而将其归入CV-B5。

SVD1966年在意大利首次发现,1968年分离证实了SVDV。

本病毒须冷藏和冷冻保存。

56℃1小时可灭活,在pH2.5~12.0内稳定;对消毒药有较强的抵抗力。

在有机物存在下,可被1%氢氧化钠加去污剂灭活。

在无有机物存在下,可用氧化剂、碘伏、酸等消毒剂加去污剂消毒。

对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腌、熏加工不能使其灭活。

火腿中可存活180天,在香肠和加工的肠衣中可分别存活1年和2年以上。

2 流行病学

猪是惟一的自然宿主,不分年龄、性别、品种均可感染。

传染源为病猪、康复带毒猪和隐性感染猪,病畜的水泡皮、水泡液、粪便、血液以及肠道、毒血症期所有组织含有大量病毒。

感染猪的肉屑及泔水;污染的圈舍、车辆、工具、饲料及运动场地均是危险的传染源。

本病病毒易通过宿主黏膜(消化道、呼吸道黏膜和眼结膜)和损伤的皮肤感染,孕猪可经胎盘传播给胎儿。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冬、春两季。

散养发病率低,集中圈养发病率高;一般不引起死亡。

3临床症状

潜伏期为2~7天;有的可延至更长,《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为28天。

根据病毒株、感染途径、感染量及饲养条件的不同,本病可表现为亚临床型、温和型和严重水泡型。

临床症状易与口蹄疫混淆。

发病初期,猪群中有些猪突然跛行(在硬质地面上表现明显),关节痛疼,不愿站立、采食,尤以小猪感染最为严重。

病猪体温升高2~4℃,水泡破溃后即降至正常体温。

蹄冠、蹄叉、鼻盘出现水泡,口腔、舌及乳头上皮很少有水泡;水泡破溃后形成糜烂,蹄壳松动或脱落;通常发病后1周内恢复,最长不超过3周;某些毒株不引起症状或仅引起较缓和的症状。

4病理变化

病猪除口腔、鼻端和蹄部有水泡及水泡破溃后形成溃疡灶外,内脏无明显变化。

5诊断

5.1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5.2实验室诊断

在国际贸易中,指定方法有病毒中和试验;替代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验。

病原鉴定: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直接补体结合试验或细胞培养分离病毒(猪源细胞培养)。

血清试验:

病毒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样品采集:

虽然猪水泡病病毒比较稳定,但采样时也应和口蹄疫病毒样品一样,置于pH7.2~7.4运输保存液中送检。

用于病毒分离应采集水泡液、水泡皮(至少1克置pH7.2~7.450%甘油PBS中)、抗凝全血样品(在发热期采集)和粪样。

用于血清试验应采集发病猪及同群猪的血清样品(1~2毫升)。

5.3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口蹄疫、水泡性口炎和猪水泡疹鉴别。

6防治

6.1预防

对常发病地区的猪只,可采用疫苗免疫接种的方法进行预防。

禁用未经煮沸的泔水喂猪。

6.2处理

发生疫病时,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有关规定处理。

采取紧急、强制性的控制和扑灭措施(参照口蹄疫处理办法)。

猪瘟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以发病急、高热稽留和细小血管壁变性引起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等变化为特征。

OIE将其列为A类疫病。

1病原学

猪瘟病毒(Hogcholeravirus)又称为典型猪瘟病毒(Classicalswinefevervirus,CSFV),是黄病毒科(Flavividae)、瘟病毒属(Pestivirus)成员。

本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既能在冷冻条件下存活,也能在烟熏烤晒加工的肉品中存活;但不耐热,仅部分毒株可抵抗56℃温度。

pH<3.O或pH>11.O可灭活;对乙醚、氯仿、β-丙烯内脂敏感;能被2%氢氧化钠、1%福尔马林、碳酸钠(4%无水或10%结晶碳酸钠+0.1%去污剂)、离子和无离子去污剂、含1%碘伏的磷酸灭活。

2流行病学

该病发生于亚洲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中美及南美、非洲及部分欧洲国家。

在自然条件下,猪、野猪是猪瘟病毒惟一宿主。

其他动物有抵抗力。

猪不分年龄、性别和品种均易感。

一年四季都可发生。

先是一头或几头猪发病,以后逐渐增多,经1~3周达到高峰,发病率80%~100%。

治疗无效,病死率极高。

呈流行性或地方流行性。

病毒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感染。

也可经眼结膜、伤口、输精感染及胎盘垂直传播。

直接接触感染动物的分泌物、排泄物、精液、血液而感染;或通过农场访问者、兽医及猪的贸易活动传播;通过污染的栏舍、器具、车辆、衣物、设备及采血针头间接传播;用未煮沸的泔水喂猪也可导致传播。

传染源为病猪、愈后带毒和潜伏期带毒猪。

病、死猪的所有组织、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持续毒血症并数月排毒的先天性感染的仔猪;带毒的猪源细胞苗及自然弱毒株均可成为传染源。

3临床症状

猪在胎儿期接触到猪瘟病毒有可能终身感染,潜伏期一般为几个月。

仔猪接触病毒后潜伏期为7~10天,通常在感染后5~10天具感染性,但慢性感染病例一般在3个月后才具感染性。

急性型:

高热稽留(41~42℃)。

食欲减退,偶尔呕吐。

嗜睡、挤堆。

呼吸困难,咳嗽。

结膜发炎,两眼有脓性分泌物。

全身皮肤黏膜广泛性充血、出血。

皮肤发绀,尤以肢体末端(耳、尾、四肢及口鼻部)最显著。

先短暂便秘,排球状带黏液(脓血或假膜碎片)粪块;后腹泻排灰黄色稀粪。

大多在感染后5~15天死亡,小猪病死率可达100%。

慢性型:

体温时高时低,呈弛张热型。

便秘或下痢交替,以下痢为主。

皮肤发疹、结痂,耳、尾和肢端等坏死。

病程长,可持续1月以上,病死率低,但很难完全恢复。

不死的猪,常成为僵猪。

多见于流行中后期或猪瘟常发地区。

温和型:

多年来一些地区散发一种所谓“无名高热”症,经研究证明多为猪瘟。

因其潜伏期长,症状较轻不典型,病死率一般不超过50%,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称为“温和型”猪瘟。

病猪呈短暂发热(一般为40~41℃,少数达41℃以上),无明显症状。

母猪感染后长期带毒,受胎率低、流产、死产、木乃伊胎或畸形胎;所生仔猪先天感染,死亡或成为僵猪。

4 病理变化

急性型:

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全身性出血、淤血,尤以(耳根、颈部、胸腹下、四肢内侧)皮肤、淋巴结、喉头、膀胱、肾、回盲处明显。

脾不肿大,边缘有暗紫色稍突出表面的出血性 梗死,为猪瘟特征性病变,但一般不常见,仅50%~70%病例出现梗死病变。

常见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周边出血显著,杂有贫血变化,呈红白相间的大理石状,多见于颌下、颈部和腹腔淋巴结。

  

  慢性型:

主要为坏死性肠炎,一般在回盲瓣口、盲肠及结肠黏膜上形成同心轮状的纽扣状溃疡,突出于黏膜面,颜色黑褐,中央凹陷。

通常无出血及炎性病变。

全身性淋巴组织萎缩。

仔猪常见胸腺萎缩,肋软骨连接处外生骨疣。

5 诊断

5.1依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5.2实验室诊断

在国际贸易中,指定诊断方法为过氧化物酶联中和试验(NPLA)、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FAVN)、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无替代诊断方法。

病原鉴定:

采病猪器官组织经冰冻切片,进行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验,或细胞培养分离病毒,结合免疫荧光或过氧化物酶法检测病毒。

以单克隆抗体确诊鉴定。

血清学试验:

过氧化物酶联中和试验、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样品采集:

用于鉴定病原应采扁桃体(最合适的样品)、(咽、肠系膜)淋巴结、脾、肾、远端回肠、活病畜血液(经EDTA抗凝)。

上述样品置冷藏条件下(但不能冻结)尽快送至实验室。

用于血清学试验应采疑似康复畜、母猪生下的疑似先天感染仔猪及被监测猪的血清样品。

5.3鉴别诊断

应与非洲猪瘟(临床不能区分,须采样送检)、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沙门氏菌病、猪丹毒、急性型巴氏杆菌病、其他病毒性脑脊髓炎、链球菌病、链球菌病、钩端螺旋体病、香豆素中毒等病区别。

6 防治

本病尚无治疗方法。

感染猪须扑杀、动物尸体应销毁。

在猪瘟流行的地区,使用猪瘟弱毒疫苗能有效地减少经济损失,但却不能有效地消灭猪瘟。

在无猪瘟或进行猪瘟根除计划的地区,应禁止使用猪瘟疫苗免疫。

6.1预防

猪场应贯彻自繁自养的方针,建立种公猪及种母猪血清监督系统和有效的生猪认证及记录系统,并与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兽医建立有效的联系,防止引进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提高猪群的抵抗力。

检疫工作应特别抓住屠宰场和生猪的市场、收购、运输、仓库以及病猪肉品的处理等环节。

泔水等应煮沸消毒后喂猪。

严禁将猪瘟病猪或污染病毒的物品带进猪场。

在猪瘟流行地区可采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或与猪丹毒、猪肺疫制成的二联苗或三联苗免疫接种。

6.2处理

发生猪瘟的地区或猪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采取紧急、强制性的控制和扑灭措施。

发生疫情后,应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包括发病猪数、死亡数、发病地点及范围、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疫结果,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主管部门。

由当地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由县级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布封锁令,对疫区实行封锁,控制疫区内猪及其产品的流动。

扑杀病猪及同群猪,并无害化处理。

严格消毒场地、猪舍、用具;污水、污物要严格消毒和无害化处理。

对疫区、受威胁区的健康猪一律采用猪瘟疫苗进行紧急免疫接种,注射时每头猪要换一个针头,并可适当增加剂量至2~5头份,但不得应用二联苗或三联苗。

详细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上、下游地区传染情况。

对疫区以及周边地区进行监督。

最后1头病猪死亡或扑杀后,经过1个潜伏期的观察,并经彻底消毒,可报请原发布封锁令的政府解除封锁。

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是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

以高热、皮肤发绀、内脏器官严重出血及高死亡率为特征。

OIE将其列为A类疫病。

1病原学

非洲猪瘟病毒是非洲猪瘟病毒科的惟一成员,过去曾划归虹彩病毒科。

本病毒能耐低温,但对高温较敏感,60℃20分钟、55℃30分钟均可灭活。

能在范围很广的pH值中存活,在pH<3.9或pH>11.5的无血清介质中能被灭活。

血清能增加病毒抵抗力,如pH13.4,无血清存在时仅存活21小时,有血清存在可存活7天。

对乙醚、氯仿敏感。

8‰的氢氧化钠30分钟,含2.3%有效氯的次氯酸盐30分钟,3‰福尔马林30分钟,3%正苯基苯酚,以及碘化合物能灭活。

在血液、粪便、组织及鲜肉和腌制干肉制品中存活很长时间。

可在媒介昆虫中复制。

2流行病学

非洲猪瘟1910年发现于东非,现流行于非洲撒哈拉以南国家。

欧洲伊伯利亚半岛和撒丁岛曾经报道。

南美及加勒比海四国也曾发生,但已被消灭。

我国从未发生此病。

猪、疣猪、豪猪、欧洲野猪和美洲野猪对本病易感。

易感性与品种有关,非洲野猪(疣猪和豪猪)常呈隐性感染。

传播途径为经口和上呼吸道感染,短距离内可发生空气传播。

健康猪与病猪直接接触可被传染。

或通过饲喂污染的饲料、泔水、剩菜及肉屑;生物媒介(钝缘蜱属软蜱);污染的栏舍、车辆、器具、衣物等间接传染。

病猪、康复猪和隐性感染猪为主要传染原。

病猪在发热前1~2天就可排毒,尤其从鼻咽部排毒。

隐性带毒猪、康复猪可终生带毒,如非洲野猪及流行地区家猪。

病毒分布于急性型病猪的各种组织、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

钝缘蜱属软蜱也是传染源。

3临床症状

潜伏期为5~15天。

《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非洲猪瘟的感染期为40天。

急性型:

突然高烧达4l~42℃,稽留约4天。

食欲不振,脉搏加速,呼吸加快,伴发咳嗽。

眼、鼻有浆液性或黏脓性分泌物。

早期(48~72小时)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白细胞总数下降至正常的40%~50%,淋巴细胞明显减少,幼稚型中性粒细胞增多。

皮肤充血、发绀,尤其在耳、鼻、腹壁、尾、外阴、肢端等无毛或少毛处,呈不规则的淤斑、血肿和坏死斑。

呕吐,腹泻(有时粪便带血)。

怀孕母猪可发生流产。

发病后6~13天死亡,长的达20多天。

家猪病死率通常可达100%,幸存者将终生带毒。

亚急性型:

症状较轻,病程较长。

发病后15~45天死亡,病死率30%~70%。

怀孕母猪流产。

慢性型:

呈不规则波浪热,呼吸困难,体重减轻。

有时表现肺炎、心包炎。

皮肤可见坏死、溃疡、斑块或小结;耳、关节、尾和鼻、唇可见坏死性溃疡脱落。

关节呈无痛性软性肿胀。

病程达2~15个月,病死率低。

4病理变化

急性型:

血管内皮细胞严重受损,导致各器官组织发生严重的充血、出血、水肿、坏死、梗死等。

淋巴结肿胀,边缘呈红色。

尤以肾、肠系膜等淋巴结出血严重,呈紫红色,如血瘤状。

脾充血肿大,呈黑色。

喉头、膀胱黏膜以及内脏器官表面点状出血。

四肢及腹部皮下点状淤血。

心包积液,胸水、腹水增多。

肺小叶、肠系膜、腰下部、腹股沟有不同程度水肿。

少毛、无毛部位呈紫红色水肿,如耳、鼻、四肢末端、尾、会阴、腹股沟部、胸腹侧及腋窝等处。

亚急性和慢性型:

淋巴结、脾、肝窦的网状内皮组织增生是一种特征性的变化,还可能看到与急性型相类似的病理变化。

5诊断

5.1依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5.2实验室诊断

在国际贸易中检测的指定诊断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替代诊断方法有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病原分离鉴定:

血细胞吸附试验(接种原代猪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或骨髓细胞,绝大多数非洲猪瘟病毒株会产生猪红细胞吸附现象)、猪接种(分别对猪瘟免疫猪和未免疫猪接种,以区分猪瘟与非洲猪瘟,通常验证无非洲猪瘟地区的初次暴发)、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原)、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病毒基因组)。

血清学试验:

群特异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免疫印迹试验(确诊)、对流免疫电泳试验(敏感性低,仅做感染猪群的筛选)。

样品采集:

用于病原鉴定应采集血液(应在发热初期采集,用肝素按10IU/毫升或EDTA按0.5%添加抗凝)、脾脏、扁桃体、肾脏、淋巴结(采集2~5克,置2~4℃保存或送检,但不能冻结)。

用于血清学试验应采集血清(感染后8~12天,处在恢复期猪的血清)。

5.3鉴别诊断

应与猪瘟(临床及剖检不易区别,应采病料送检)、猪丹毒、猪沙门氏菌病、猪巴氏杆菌病鉴别。

6 防治

我国无本病发生,但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严禁从有病地区和国家进口猪及其产品。

销毁或正确处置来自感染国家(地区)的船舶、飞机的废弃食物和泔水等。

加强口岸检疫,以防本病传人。

一旦发现可疑疫情,应立即上报,并将病料严密包装,迅速送检。

同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采取紧急、强制性的控制和扑灭措施。

封锁疫区,控制疫区生猪移动。

迅速扑杀疫区所有生猪,无害化处理动物尸体及相关动物产品。

对栏舍、场地、用具进行全面清扫及消毒。

详细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上下游地区的疫情调查。

对疫区及其周边地区进行监测。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又名蓝耳病)是由猪生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引起的,以成年猪生殖障碍、早产、流产、死产和产木乃伊胎及仔猪呼吸异常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

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

1病原体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respiratoryandreproductivesyndromevirus,PRRSV)为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成员。

病毒在37℃12小时毒力下降50%,37℃48小时,56℃45分钟丧失感染力。

4℃1个月、一70℃4个月感染力不受影响,感染猪的肺组织Hank's液匀浆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